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共20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课件 (共23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课件 (共23张PPT)

3、国民革命失败
1、经过及标志:
(1)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2)1927.4.18 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代 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3)1927年汪精卫“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失败的标志 (4)1927年秋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与南京 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标志着国 民党一党专政统治的建立。
比较 社会性质 革命性质 名称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革命任务 主要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
群众基础 革命前途
反侵略反封建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三民主义
缺乏 资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
广泛 社会主义
最大的不同:领导阶级的不同
一、五四运动:
1、原因:
国际:
(1)一战期间日本成为主要侵华国家。
组织: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
国际: 共产国际的帮助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标志: 中共“一大”的召开 时间: 地点: 1921年7月23日 上海、浙江嘉兴南湖游船
代表:
内容:
各地选派的13名代表和共产国际的马林
①规定党的名称 ②奋斗目标 ③确定中心工作 ④选举领导机构
意义: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 就焕然一新了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 一新,“新”在哪里?
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新的奋斗目标: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革命纲领: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代表的阶级利益:不仅代表工人阶级利益,还代表中国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 貌焕然一新”,下列不能体现其“新”的 是
1、条件:前提、群众基础、领导、军队、根据地

人教版必修一: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课件 (共26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课件 (共26张ppt)

二 二 .. 中国共产党诞生 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
2.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
【学习要求】阅读教材67至68页子目“中国共产党诞生”第二、 三段。(时间、地点、人物、内容、意义。5分钟) (1)时间: 1921年7月23日 (2)地点: 上海——浙江嘉兴南湖 (3)人物: 毛泽东、董必武、张国焘等13人 (4)内容: (1)确定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
【思考】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中国的外交失败说明了什么道理? 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国力弱,当时中国不是一个主权独 立的国家。
说明:弱国无外交
1.了解五四运动的史实和意义
1.五四运动的背景
【学习要求】阅读下列材料归纳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从经济、政治和思想三个角度概括,2分钟) 材料一:军阀之间为争权夺利混战不断,四处可见“城头变 政治:北洋军阀黑暗统治,社会矛盾激化 换大王旗”。百姓在兵荒马乱中被大肆劫掠,惨不忍言。 材料二: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新建厂矿有六百 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辛亥革命前产业工人达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工人阶级队 50万 -60万人;1919年产业工人达200万,手工工场工人和店 伍壮大 员已增至1200万。 材料三:《新青年》杂志发行量达到16000份。广大青年受 思想: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 到民主和科学的洗礼,责任意识爱国情怀空前高涨。
出版《劳动》周刊。
二.了中国共产党诞生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
【学习要求】阅读教材67页子目“中国共产党诞生”第一段。 (从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概括。3分钟)
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内部
阶级: 无产阶级的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
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组织: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

高中历史 人教版 必修一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共30张PPT)

高中历史 人教版 必修一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共30张PPT)
高中历史 人教版 必修一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共30张PPT)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高中历史 人教版 必修一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共30张PPT)
高中历史 人教版 必修一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共30张PPT) 高中历史 人教版 必修一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共30张PPT)
材料3:1916年~1919年5月,北洋政 府共借外债100多次,债权国包括: 日、美、英、法、德、俄、比、荷 等国,以中国的银行、矿山、交通 、税收、国库券、期货为担保。
高中历史 人教版 必修一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共30张PPT)
高中历史 人教版 必修一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共30张PPT)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控制;民族 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高中历史 人教版 必修一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共30张PPT)
高中历史 人教版 必修一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共30张PPT)
一、五四风雷
背 景
材料:“新文化运动沉重打击了封 建的思想文化,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它促使人们加紧追求救国救民 的真理,为伟大的五四运动作了思 想的先导,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 国的传播开辟了导路”
1、政治: 军阀统治黑暗 阶级矛盾激化
高中历史 人教版 必修一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共30张PPT)
2、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
进一步发展
导火线 巴黎和会 外交失败
背 景
3、思想: 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阶级; 资产阶级队伍 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高中历史 人教版 必修一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共30张PPT)

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课件(49张ppt)

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课件(49张ppt)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第二篇章
创建政党 明确使命
中共诞生
中共 一大 中共 二大
第二篇章 中国共产党诞生
标志: 时间: 地点:
中共一大
1921年 7月23日
上海
浙江嘉兴南湖游船
《建党伟业》里陈独秀关于工人的演讲
在这个世界上,什么样的人最高贵呢?我的回答 是,劳工最高贵,我们穿的衣,我们吃的粮,我们住 的房,哪一样不是劳动者所创造的呢?大家拼命干活, 却吃不饱,穿不暖,住不踏实,这合理吗?对,不合 理,所以我们应该团结起来发动罢工,在厂主、资本 家面前展示我们的力量,夺回我们应有的权利。工友 们,未来劳工所拥有的将是整个世界。劳工万岁!
第三篇章
国民大革命基础之国共合作
革命基础:国共合作
原因
①中共意识到敌人强大,必须建立统一战线。 (1923年6月中共三大) ②孙中山思想的转变 ③共产国际的指导
国民党一大 1924年 广州
形成标志:
合作方式:
党内合作
“党内合作”,即共产党员、青 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 国民党改造成为各革命阶级的联盟。
(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1949)
(1919-
第一篇章
五四风雷之思影响
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
项目 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
新民主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
无产阶级(中共)
领导阶级
新领导 新思想 新前途 新基础
指导思想
革命前途 群众基础
三民主义
马克思主义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薄弱
广泛
联系 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领导阶级的不同 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课件(共26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课件(共26张PPT)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3、1927.7.15汪精卫发动“7·15”反革命政变
(失败的标志)
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原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帝国主义的干涉破坏; 早年的中国共产党缺乏斗争经验,共产国际代表和 陈独秀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对革命和军队的 领导权。 教训: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 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意义: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新的革命面貌
新的领导阶级 新的指导思想
新型的政党 新的奋斗目标
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 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 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二七惨案 发生地点
教训:无产阶级单枪匹马无法战胜强大的 敌人,必须组成革命统一战线。
国民革命运动
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
二、运动概况
1 第一阶段
(1)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等。
(2)中心:北京 (3)特点:青年学生走在反帝斗争的前列
二、运动概况
1 第一阶段
2 第二阶段
(1)中心:上海 (2)特点:各界广泛响应,工人阶级发挥了
主力军作用。 (3)结果:北京政府罢免曹、章、陆的职务
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三、历史意义
1 运动性质
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的革命运动
三、历史意义
1 运动性质 2 运动特点
青年学生为先锋,工人阶级为主力军 ,先进 知识分子领导
三、历史意义
1 运动性质 2 运动特点 3 运动作用
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标志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1、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2、你们应该培养对自己,对自己的力量的信心,百这种信心是靠克服障碍,培养意志和锻炼意志而获得的。 3、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5、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 的威力。6、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7、意大利有一句谚语:对一个歌手的要求,首先是嗓子、嗓子和嗓子……我现在按照这一公式拙劣地摹仿为:对 一个要成为不负于高尔基所声称的那种“人”的要求,首先是意志、意志和意志。8、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0、发现者,尤其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发现者,需要勇气才能无视他人的冷漠和怀疑,才能坚持自己发现的意志,并把研究继续下去。11、我的本质不是我的意志的结果, 相反,我的意志是我的本质的结果,因为我先有存在,后有意志,存在可以没有意志,但是没有存在就没有意志。12、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 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13、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14、意志的出现不是对愿 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水平上。15、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鬓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16、即使 遇到了不幸的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17、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18、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 去。19、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20、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21、意志坚强,就会战胜恶运。22、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 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才能取得胜利。23、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24、疼痛的强度,同自然赋于人类的意志和刚度成正比。25、能 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26、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的一代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 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27、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28、立志不坚,终不济事。29、功崇惟志,业广惟勤。30、一个崇高 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居为壮举;在它纯洁的目光里,一切美德必将胜利。31、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32、您得相 信,有志者事竟成。古人告诫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只有当勉为其难地一步步向它走去的时候,才必须勉为其难地一步步走下去,才必须勉为其难地去达到它。33、 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34、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35、一个人所能做的就是做出好榜样,要有勇气在风 言风语的社会中坚定地高举伦理的信念。36、即使在把眼睛盯着大地的时候,那超群的目光仍然保持着凝视太阳的能力。37、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 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38、一个有决心的人,将会找到他的道路。39、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 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41、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42、生命里最重 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与坚持来完成它。43、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我在沙漠中曾亲眼看见,匆忙的旅人落在从容的后边;疾驰的骏马落在后头, 缓步的骆驼继续向前。44、有志者事竟成。45、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46、意志目标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47、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 48、思想的形成,首先是意志的形成。49、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50、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做出决定。我终 生的等待,换不来你刹那的凝眸。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与你躲过雨的屋檐。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真正的爱,应该超越生命的长度、心灵的宽度、灵魂的深度。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课件(共24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课件(共24张PPT)
请行大思罢考工:,(迫1使)路中矿共当局为承什认么了要工合人提作出?的为大什部么分条要件与,国最民终 党合作? (取得2)了中胜利共。与19国23民年党2月为4日什,么京能汉合铁路作2?000怎0多样名合工作人?举行总
国共合作势在必行 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残酷镇压。工人运动陷入低
(3)合作有何影响?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927—1937年) 第二次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共找到自己的革命道路)
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
本课小结
五四 运动
新开端 新觉醒
中共 诞生
新政党 新面貌
国共合作 国民大革命
新高潮 新问题
——毛泽东
思考:毛泽东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1921.7 上海----中共诞生
【探究二】结合课本知识归纳,中国共产党建党的条件有哪些?
2、中共“一大”的召开
1)时间: 1921.7.23 2)地点: 上海→浙江嘉兴南湖 3)各地代表:共13人
党名:中国共产党 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4)内容 中心工作: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领导机构: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 3、意义: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 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1922年中共二大: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表明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同中 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
人独、立农性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利:革命有了统一的组织形式 弊:易使中共放弃革命领导权
三、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1、背景 2、国民党一大 1924年1月 广州
标志:国共合作实现;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展开 3、国民大革命(1924-1927)

历史必修Ⅰ人教新课标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课件(共36张)

历史必修Ⅰ人教新课标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课件(共36张)

学生 _____
内除国贼 “外争主权,_________” 二十一条 “废除_________”“拒 绝在和约上签字”
第二阶段
工人阶级
3.结果:取得初步胜利。 军阀政府 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陆、章三人的职务。 (1)_________ (2)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意义: 反帝反封建 的革命运动。 (1)性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___________
三、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1.国共合作: (1)背景。 ①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中国 ②1923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与_____ 国民党 合作的决定。 _______
(2)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工农运动 蓬勃发展,国民革命运动高潮 (3)影响:反帝反封建的_________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
课程 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标准 2.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 史实 1.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第一次 国共合作的基本史实和国民革命的历史功绩 2.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重点
难点
一、五四风雷 1.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 2.过程: 中心 第一阶段 北京 上海 _____ 主 力 口 号
得永恒的青春。当这种人生追求成为一代青年的孜孜实践,迎
来的,就是生机盎然的青春中国。
——《人民日报》
探究思考: (1)结合材料一、二,分析五四运动孕育的“五四精神”的内容 是什么。
提示: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具
体来说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

人教版必修一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课件(32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课件(32张PPT)

2 概况
地 时点 间: :1上9海21→年南7湖月中23共日一——大3的1日内容
人员:13名代表出席,代表全国57名党员
(1)确定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 (2)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3)确定党的中心任务:组织工人阶级,领导 工人运动; (4)成立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 记
工人阶级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取消二十一条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学生罢课,示威游行 罢课,罢工,罢市
学生被捕,引发高潮 释放,罢免,拒签
4 意义
(1)性质: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2)特点: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标 志着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3)作用: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4)地位: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 目的
打倒列强,除军阀(反帝反封建)
国民革命歌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2 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
3 成果
歼灭部分军阀势力、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国民 政府迁到武汉
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名称
相 社会性质 同 革命任务 点 革命性质
领导阶级
不 指导思想 同 发展前途 点 群众基础
革命范畴
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比较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反级
无产阶级
三民主义
马列主义
走资本主义道路
走社会主义道路
3 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1.第一次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必要性: 敌强我弱,必须联合其他阶级建立统一战
⑴原因: 线。(二七惨案的教训;中共三大决定) 可能性:①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②孙中山同 意与共产党合作;③共产国际的帮助
⑵合作基础:新三民主义(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
⑶合作方式:党内合作 ⑷实现标志:国民党一大(1924.1,广州)
材料二: 教材P68页『学思之窗』——《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 国代表大会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共为什么要与国民党合作? ⑴必要性: 敌强我弱,必须联合其他阶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⑵可能性: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孙中山同意与共产党
合作;共产国际的帮助
2.采取怎样的合作方式? 党内合作 3.材料中所阐述的路线方针是否有缺陷?为什么? 忽视了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为大革命的失败埋下隐患。
主要差别是什么?二大为什么修改现阶段的奋斗目标?说明了什 么? ①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打倒列强,除军阀 (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②因为一大制定的奋斗目标是错误的,当时掌握政权的是北洋 军阀而不是资产阶级。
③说明中共二大对我国社会性质、革命性质、革命任务已经有
比较明确的认识
材料一:1923年2月4日,京汉铁路20000多名工人举行总罢工, 遭到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残酷镇压。
②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发挥重要作用。 ③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什么是五四精神?
(1)开放精神,“五四”运动不仅是开放意识的积极 成果,而且是开放意识的新觉醒。
(2)民主精神和科学精神,是那种前所未有的民族意 识的觉醒和忧患,苦苦寻找能使中国真正走向独立和 发展道路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一、五四运动(1919年)
1.背景
国 ①一战期间,日、美加紧侵华 际 ②俄国十月革命 指明方向
民族矛盾尖锐
国 ①北洋军阀黑暗统治
阶级矛盾尖锐 (根因)
内 ②民族工业的发展 工人阶级壮大(阶级)
③新文化运动
思想解放(思想)
④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导火线)
(1)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 出了哪些正义要求?
蒋介石(Chiang Kai—shek)
汪精卫
(新3)的动代摇理了人帝;国主义统湖治南中江 西国福的建 根基孙,列强开始寻找 (4)革命阵营内部发广西生危广机东 ,蒋介石传、汪精卫反革命
吴1面92佩7貌年孚先1月后武暴汉兵露民力众2。0万欢庆北伐胜利和兵广力州20万国芳民政府迁都武汉
国民革命的失败
标志: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北字洋。巴(政黎这府和在近会被代的迫中《国于凡屈尔6辱月赛外和交2 8史约日上》是释上第签放一字次被。)捕 学 生
4.性质、特点、意义
⑴性质: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⑵特点(各阶层作用): ①青年学生—先锋;②工 人阶级—主力军;③先进的知识分子—领导 ⑶意义: ①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分封建的爱国运动, 促进了民族的觉醒。
⑹国民革命失败

张国民革命的高潮:北伐黑战争

1、作时间:1926年

23、、兵到力霖对结3长5万象 果江流::域吴歼,灭佩国吴孚民孙、政主孙府力传北从,直京广芳隶革山东州、命迁势张辽至吉力作武从霖汉珠江流域发争前形展
4、影响:(1)工农运河动南 蓬安勃江发苏 展上海;
湖北

势 图
(2)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浙治江 (最大的功绩);
(3)爱国精神、民主与科学精神、社会主义精神三者 的贯穿与联结,中共建党是这种贯穿与联结的成果。
(4)人的觉醒,是人的自我意识的猛烈骚动和确立, 是人的解放。
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党, 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 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 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毛泽东
材料一:一、我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 二、我党纲领如下: 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
消灭阶级差别。…… ——中共一大纲领
材料二: 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 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
(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中共二大纲领 思考:结合材料,指出中共一大和二大确定的党的奋斗目标的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时间 5月4日——6月3日 6月3日——7月初
中心
北京
上海
主力
青年学生
无产阶级
口号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 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方式
罢课
罢免,拒签
北洋政府被迫解除三位亲日派分子的职务
3.结果: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探究一: 如何理解“初步胜利”的含义?
④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组织基础
国际: 共产国际的帮助
2.成立的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
⑴时间:1921年7月23日
⑵地点:上海——浙江嘉兴南湖 ⑶人物:毛泽东、董必武、张国焘、李达等13人 ⑷内容: 名称、奋斗目标、中心任务、中央机构
上海今兴业路(李达家)
中共一大代表
毛泽东
董必武 何叔衡 刘仁静 陈潭秋 王尽美
浙江嘉兴南湖
邓恩铭 包惠僧
李达
李汉俊 张国焘 陈公博 周佛海
3.意义:
①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②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探究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
一新,“新”在哪里?
①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②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 ③新型的政党: 中国共产党 ④新的奋斗目标: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⑤新的革命纲领: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⑥新的革命前途: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
1、毛泽东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①刚刚登上历史舞台的工人阶级迫切需要有一 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一个自己的政党。 ②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2、中国共产党是在怎样的条件下诞生的?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历史条件
①资本主义的发展 ——经济基础
国内
②工人阶级队伍壮大——阶级基础 ③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思想基础
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 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日本在 大战时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
顾维钧在巴 黎和会上
(2)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失败 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因为当时中国不是一个独立 自主的、富强的国家。
(3)中国的外交失败说明了 什么道理? 弱国无外交。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火线)
2.爆发与经过
⑴胜利: 释放、罢免、拒签
关键:工人阶级的力量-----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曹汝⑵霖初步: 陆宗舆 章宗祥
“大对会内的:决没有定推有翻北辱洋中军阀国的,统治;
没有改变 中国社会性质。
本代对表外:拒没绝有赶签走署帝!国主”义。
中国近代著名 外交家顾维钧
中国根政据府出北席洋巴政黎府和的会指代表示,,没中有国在代《表巴拒黎和绝约在》上签
①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独立性;
②国民党改组: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⑸影响: 促成全国性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展开
2.国民大革命(1924~1927)
⑴背景:① “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人民的共同愿望;
②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⑵性质:反帝反封建的人民大革命 ⑶主要革命对象:北洋军阀 ⑷革命任务: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⑸革命高潮:北伐战争(1926~19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