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学导案(16-17修改)
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导学案2

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导学案2八班级历史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导学案【教学目标】1、把握基本学问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及其实质。
2、引导同学分析三大改造的缘由、实质和意义、缺点。
3、熟悉到,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在过渡过程中,我党制造性的开拓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重点、难点】三大改造的形式、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学问链接】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农村土地改革后农村消失的部分新状况:1.土地买卖,土改后部分农夫因天灾受损,或没有力量耕作等出卖自己的土地。
2.少数农夫卷入租佃关系。
租出土地的以富农为最多。
3.高利贷重新消失。
债主全部是中农。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为恢复、进展国民经济,首先实行了没收官僚资本的措施,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同时还接管了一些帝国主义在华企业,把他们转变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还合理调整工商业,是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进展。
但是,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是在近代进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新中国成立后,它的进展不利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
所谓“公私合营”,是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即国家资本主义。
全行业公私合营是指整个行业实行公私合营,企业的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支配,资本家对企业的资产按固定的利率领取定息。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前,实行利润安排就是“四马分肥”,大致是资本家的红利占20。
5%,国家所得税占34。
4%,工人福利占15%,公积金占30%。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实行了定息制度: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根据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额,发给股息,年息为5%,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削减了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便于使资本家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
1966年,国家停止发放定息。
【学法指导】联系生活,合作探究,阅读课外资料,理解历史大事,学习用历史观点分析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 017

课文导读:
【巩固练习】(学以致用,小试牛刀!)
1、2010年4月12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华盛顿举行的核安全峰会上讲话。标志我国拥有核武器的事件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飞成功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D.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2010年6月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大会上强调指出:要大力发展空间和海洋科学技术。我国在大力发展空间技术方面,成功发射的第一艘载人飞船是()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017
课题: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课型:新授执笔:李涛审核:定稿:2011年5月
【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知道"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以及"863"计划的制定。
【重点难点】(有的放矢,百发百中!)
1、重点:建国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杰出科学家的事迹。
提示: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人物、地点、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圈、划、写、记)
注意:在做知识梳理时,要认真书写,可别写错别字哟
二、合作探究(排忧解难,共同进步!)
教师点拨
1、根据课本的内容,请你介绍一下我国的科技成就
2、本课提到的邓稼先、袁隆平等杰出科学家,他们具备哪些优秀品质?谈谈你如何看待。
【课外阅读】(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1959年6月,苏联片面撕毁中、苏双方在1957年10月签订的关于国防新技术的协定,拒绝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样品和生产原子弹的技术资料。1961年7月16日,中央作出《关于加强原子能工业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自力更生,突破原子能技术。1962年11月,中央决定成立以周恩来为首的专门机构,领导核武器的试制和核工业建设工作。经过全国各地区、各部门以及参加核试验的广大指战员、科技人员、职工的通力协作,艰苦奋斗,进行了上千次科学实验,攻克了技术难关,研制了两万多台关键设备,终于在1964年10月16日在中国西部地区成功地爆炸了我国自行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它是我国国防建设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同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指出:中国进行核试验,发展核武器,是被迫而为的。中国掌握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为了打破核讹诈,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八年级历史下册_初级中学导学案_岳麓版17

设计教师:执教教师:上课班级:
教学内容
国防建设
学习目标
1、人民海军建立的时间、领导人。
2、人民空军建立的时间,领导人。
3、第二炮兵部队创建的时间。
4、“精兵之路”的含义。
5、民兵和预备役的作用。学习ຫໍສະໝຸດ 点人民海军建立的时间、领导人
人民空军建立的时间,领导人
学习难点
民兵和预备役的作用
学习内容及预见性问题
t
方法与措施
课前导学:
1、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部队和空军部队先后建立,海军第一支部队——①________1949年4月23日成立于②____________。由③____________任海军司令员。1949年11月,中央军委从陆军抽调官兵组成空军部队,④____________任空军司令员。
2、1956年,根据中央和毛主席的决策,⑤____________主管国防尖端武器的研究可生产。60年代以来,中国先后研制出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独立掌握核武器及空间技术的国家。
3、1966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创立。10月,我国首次⑧____________试验成功。80年代以来,人民解放军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实现由⑨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由⑩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的转变,成为抵抗侵略,保卫祖国的坚强柱石。
A、进行解放战争B、参加抗美援朝C、进行抗日战争D、进行北伐战争
6、中国人民第一支海军诞生于()
A、上海B、北京
C、广州D、泰州
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导学案

八年级历史学案(初稿/定稿)1.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不准确的是()A.在国际上产生很深远的影响B.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C.在与印度等国家的交往中多有体现D.只适用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2.2006年新年来临之时,胡锦涛主席发表了题为《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新年贺词,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这与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的哪一原则的基本思想保持了一致?()A.一国两制 B.民族区域自治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科教兴国战略3.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A.1953年 B.1955年 C.1971年 D.1972年4.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这是周恩来总理说于()A.访问印度和缅甸时 B.日内瓦国际会议上C.万隆会议上 D.第26届联合国会议上5、下列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是()A.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B.独立自主C.互不侵犯 D.平等互惠第十六课外交事业的发展学习目标:1、能列举20世纪70年代的重大外交成就,了解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2、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国取得重大外交成就的原因,培养分析能力,认识到新中国国力的提高,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尼克松访华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学习难点: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
自主学习: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年10月25日,第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等23国提案,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的席位。
二、中美关系正常化1.年1月1日,中美发表《中美建交公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美国承认只有一个,是中国的一部分。
从此,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三、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1.,简称APEC。
它是亚洲太平洋地区最重要的政府间合作组。
年,第九届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及相关会议在中国举行。
合作探究:1、美国怎样敌视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怎样改善关系?2.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什么时候、什么会议上得到恢复?3、结合教材第80页第一段小字部分,分析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
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套导学案范文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设计人:【课程标准】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1、了解第一届中国人民协商会议、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等知识要点2、阅读资料概括表达毛泽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所题文字的历史含义和现实意义,开国大典的盛况,祖国大陆统一的实现3、感悟新中国是在经历了百余年的屈辱、抗争和探索之后,才建立起来的,我们一定要热爱祖国,把她建设得越来越繁荣富强【学习重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学习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达成共识。
1、阅读教材第一段归纳第一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时间、地点和内容。
2、学生观看第2、3页记载开国大典盛况的4幅插图,开展“接力讲述开国大典盛况”的活动。
(可以按照时间、地点、人物、重要讲话、庆典议程等基本要素分解提问、回答)3、简答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4、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背景、时间和意义?二、互动提高:这节课你有收获吗?和你同组的同学比一比,看谁学得更好。
比一比:谁掌握的知识更多?(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年月在召开。
(2)参加政治协商会议的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民族、人民团体代表等这说明了;(3)大会的内容:①制定《共同纲领》内容:确定了新中国的名称、新中国的性质;《共同纲领》性质:起了作用,②大会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大会确定了、、、。
(4)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任命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5)新中国成立的意义①标志着革命取得胜利;②标志着中国人民时代已结束③中国人民是国家主人(7)年月西藏以方式解放的。
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为首的代表团与中央政府谈判。
三、问题大盘点:请你归纳和回忆本节所学内容,认真想一想,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没有解决,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导学案全册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学前指导】教学目标:1.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思考问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有哪些规定?起了什么特殊的作用?【自主学习】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背景:革命即将胜利。
2、召开: 1949年9月在举行。
3、会议通过的主要决议:⑴通过了具有国家临时宪法作用的《》。
⑵决定新中国的国名为;北平为首都,改名为;采用公元纪年;以《》为代国歌;为国旗;在天安门广场建立。
(3)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二、开国大典:新课标第一网1、准备:10月1日上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中南海召开第一次会议(内容见课本)。
2、举行: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在隆重举行。
3、意义:它宣告了的诞生。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对中国的统治和的局面,实现了人民梦寐以求的。
三、西藏和平解放: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继续追击盘踞在、、和的国民党残余军队,很快就扫清了各地残敌。
2、时间:年5月。
3、意义: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除和少数海上岛屿外,中国领土全部获得解放。
【合作探究】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下图是位于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材料二: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抗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摘自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请回答:(1)新中国成立后,在哪次会议上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2)“三年以来”指的是什么时期以来?(3)“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分别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以来?(4)诵读碑文,无数人民英雄的历史伟绩历历在目,我们中学生应怎样继承和发扬先烈怎样的革命精神?【巩固达标】1、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准备工作的会议是()A、中共七大B、政治协商会议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第一届全体会议2、刘爷爷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代表,他参与和表决了这次会议通过的所有文件和决定;下列各项属于这些文件和决定的是()①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③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④确定了国旗、国歌和首都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③④Xk b1.C om3、下列哪项不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决议()A、采用公元纪年法B、以《共同纲领》作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C、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D、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4、今年,我们隆重举行了国庆60周年大典。
八年级下册历史导学案(全册)

⼋年级下册历史导学案(全册)第⼀课中华⼈民共和国的成⽴学习⽬标:⼀、知识第⼀届中国⼈民协商会议、开国⼤典、西藏和平解放⼆、⽅法阅读资料概括表达⽑泽东为⼈民英雄纪念碑所题⽂字的历史含义和现实意义,开国⼤典的盛况,祖国⼤陆统⼀的实现三、情感感悟新中国是在经历了百余年的屈辱、抗争和探索之后,才建⽴起来的,我们⼀定要热爱祖国,把她建设得越来越繁荣富强学习重点:第⼀届中国⼈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典学习难点及突破策略:新中国成⽴的历史意义是本课难点通过回忆⾰命史和当时国际形势分析进⾏分析。
学习过程:⼀、阅读质疑,⾃主探究:1、阅读教材归纳第⼀次中国⼈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时间、地点和内容。
2、学⽣观看开国⼤典盛况的插图,开展“接⼒讲述开国⼤典盛况”的活动。
(可以按照时间、地点、⼈物、重要讲话、庆典议程等基本要素分解提问、回答)3、简答新中国成⽴的历史意义?4、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背景、时间和意义?⼆、多元互动,合作探究⼩组问题⽼师的问题:(1) 为什么把《义勇军进⾏曲》定为国歌?(2) 在⾸都天安门⼴场建⽴⼈民英雄纪念碑的⽬的是什么?你能说出碑⽂的三个时间的含义吗?站在⼈民英雄纪念碑前,你想到了什么?三、堂清练习,⽬标探究1.确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曲》为国歌的会议是()A.第⼀届中国⼈民政治协商会议B.重庆政治协商会议C.中共“⼋⼤”D.中共七届⼆中全会2.下列选项属于第⼀届中国⼈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选举⽑泽东为中央⼈民政府主席③以北平为⾸都并改名为北京④采⽤公元纪年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3.第⼀届中国⼈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的中央⼈民政府主席是()A.⽑泽东B.朱德C.周恩来D.刘少奇4.新中国成⽴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的是()A.《共同纲领》B.《宪法》C.《中华⼈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民共和国⼟地改⾰法》5.下列对中华⼈民共和国的成⽴,表述不正确的是()A.新中国的成⽴,开辟了⼈类历史新纪元B.新中国的成⽴结束了⼀百多年来被侵略奴役的屈辱历史C.新中国的成⽴,壮⼤了世界社会主义⼒量D.新中国的成⽴表明全国⼤陆全部解放6.今年(2011年)是中华⼈民共和国建国多少周年?()A.30周年B.40周年C.62周年D.59周年7、祖国⼤陆获得统⼀,各族⼈民⼈民实现了⼤团结的标志是( ) A.三⼤战役B.渡江战役C.西藏和平解放D.中华⼈民共和国的成⽴8、新中国成⽴的意义是什么?四、迁移应⽤,拓展探究组织学⽣进⾏讨论对“中国⼈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句话的理解?板书设计准备开国⼤典新中国成⽴西藏和平解放政治协时间国际意义时间和意义商会议过程国内意义学后反思:第⼆课⼈民政权的巩固学习⽬标:⼀、知识建国初期稳定经济秩序的措施抗美援朝《中华⼈民共和国⼟地改⾰法》⼆、⽅法分析稳定经济秩序的措施、抗美援朝、⼟地改⾰对巩固⼈民政权的意义。
八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全)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程标准】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1、了解第一届中国人民协商会议、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等知识要点2、阅读资料概括表达毛泽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所题文字的历史含义和现实意义,开国大典的盛况,祖国大陆统一的实现3、感悟新中国是在经历了百余年的屈辱、抗争和探索之后,才建立起来的,我们一定要热爱祖国,把她建设得越来越繁荣富强【学习重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学习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达成共识。
1、阅读教材第一段归纳第一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时间、地点和内容。
2、学生观看第2、3页记载开国大典盛况的4幅插图,开展“接力讲述开国大典盛况”的活动。
(可以按照时间、地点、人物、重要讲话、庆典议程等基本要素分解提问、回答)3、简答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4、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背景、时间和意义?二、互动提高:这节课你有收获吗?和你同组的同学比一比,看谁学得更好。
比一比:谁掌握的知识更多?(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年月在召开。
(2)参加政治协商会议的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民族、人民团体代表等这说明了;(3)大会的内容:①制定《共同纲领》内容:确定了新中国的名称、新中国的性质;《共同纲领》性质:起了作用,②大会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大会确定了、、、。
(4)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任命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5)新中国成立的意义①标志着革命取得胜利;②标志着中国人民时代已结束③中国人民是国家主人(7)年月西藏以方式解放的。
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为首的代表团与中央政府谈判。
三、问题大盘点:请你归纳和回忆本节所学内容,认真想一想,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没有解决,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历史下册学导案
课题:第16课当人类还是野蛮人的时候
班级: ____学生姓名: ____
【学习目标】列举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的代表,了解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
讲述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知道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社会形成原因及特点【学习重点】人类的种族、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
【学习难点】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和种族的形成过程
【学习过程】
一、课前测试
谜语:有一样事物,早上是四条腿走路;中午是两条腿走路,晚上是三条腿走路,你能猜出她是
二、自主学习
(一)人类的起源:
1、起源:人类起源于哺乳动物中的。
2、始祖:踞今约500万-100万年前的非洲是人类的始祖。
3、现代人:踞今约三四万年前的是现代意义上的人类。
(二)人类的种族:
1、三大人种:、和。
2、形成原因:由于生活在不同的,逐步有了肤色、发色和面目特征等差别,形成了今天的种族。
(三)原始社会组织:
1、母系氏族:
特点:①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亲戚关系以计算。
②的权力位于权力之上。
原因:①在石器时代,妇女的更稳定,男人要看运气。
②妇女所具有的生育功能使她们拥有较高的地位。
代表:古希腊神话中大地女神的故事。
2、父系氏族:
:时间:大约在踞今约一万年前出现以后,母系氏族社会开始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
特点:的权力开始超过女人的权力。
原因:出现后男人天生的体力优势在劳动中显现出来。
代表:古希腊神话中的故事。
3、生产生活:简陋,生活艰苦,平均寿命很短。
三、合作探究
1. 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有什么特点?
2.我们一般都跟随爸爸姓,为什么姓氏的“姓”,却是“女”字旁呢?你知道中国百家姓中
的姓氏“女”字旁有哪些吗?
3.现在为什么还有男女社会地位的差异?
四、巩固训练与中考链接
1.今天人类已知的直系祖先是()
A.埃及古猿
B.森林古猿
C.腊玛古猿
D.南方古猿
2.四个同学就造成人类种族差异的主要原因进行辩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A.进化早晚不同
B.饮食习惯不同
C.自然环境不同
D.生活习俗不同
3.下列社会组织中出现最早的是()
A.母系氏族
B.父系氏族
C.部落
D.奴隶社会
4、目前世界上主要的三大人种中不包括:
A.黄种人 B.黑种人 C.白种人 D.红种人
5、有关母系氏族的表述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B.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这一时期
C.妇女的生育功能使她们在生活中拥有较高地位 D.亲戚关系以父系计算
6、男人的权力开始超过女人是在:
A.原始社会B.母系氏族C.农业出现后D.国家出现后
7、古希腊神话中大地女神该亚(Gaea)的传说,从侧面生动地反映了时期的社会现状。
A.原始群居B.母系氏族 C.父系氏族D.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
8、请回答:(1)图1、2、3分别是什么种族的人?你是怎样判断出来的?
(2)你能说出他们主要分布哪些地方吗?
(各写一大洲就可以)
(3)有人说白种人是最优秀的人种,而黑种人是最劣等的人种。
你觉得这种说法正确吗?
9、阅读下列材料:
在这个社会里,生产力低下,物资相当匮乏,人们必须依靠集体才能生存。
他们生活在几十个人组成的小集体中,为采集、狩猎、捕鱼四处奔波,居无定所。
请完成:
(1)材料中描写的是哪一社会的情况?
(2)材料中的“小集体”指的是什么社会组织?
(3)这一社会组织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八年级历史下册学导案
课题: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
班级: ____学生姓名: ____
【学习目标】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了解佛教的产生与传播
【学习重点】亚非文明的突出成就,如古埃及的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和印度种姓制度;
了解佛教的产生与传播
【学习难点】理解《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及佛教广为流传的原因
【中考考点】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学习过程】
一、课前测试(见课件)
二、自主学习
(一)神奇的金字塔——古代埃及
1、地理位置:流域。
2、文明产生:约公元前年,埃及形成统一的国家。
3、文明成果:
用途:的陵墓。
意义:①古埃及文明最著名的历史遗产。
②是当时人们高超的和独特审美情趣的体现。
(二)《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巴比伦
1、地理位置:西亚的流域。
2、文明成果:《》
制定者:古巴比伦王国国王。
地位:是世界上第一部的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
(三)“种姓”的国度——古代印度
1、种姓制度:第一等级为掌管宗教的;
第二等级是掌有军政大权的;
第三等级是指那些从事农、牧、工商业的普通雅利安人;
第四等级是社会最底层的,绝大多数是非雅利安人。
2、佛教:①创立:
时间:世纪。
地点:
创立者:,成道之后称为“”。
②教义:
反对,主张“”
核心:人生一切皆苦,而苦的根源在于。
任务:就是教导人民如何消除人的欲望而避免苦的因果。
③传播:
佛教后来成为世界性的宗教,主要分布于、。
佛教在时传入中国,对古代中国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三、合作探究(见课件)
四、巩固训练与中考链接
1、著名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E国是“尼罗河的馈赠”,其中的“E国”
是指()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中国
D.古印度
2、历史老师展示一张图片(见右图)。
请同学说出该文物的历史价值,
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最准确的是()
A.它和四大文明古国有关
B.它是世界上最精美的雕塑作品
C.它可以放在博物管里供后人参观
D.它保留了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
3、根据印度《梨俱吠陀》的传说,人们把社会成员分成四个等级,其中属于被统治阶级中
的第一等级的是()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4、中国同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一道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这四个
国家()
A.最早有人类居住
B.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C.最早由原始社会进入到奴隶社会
D.对人类的文明贡献最大
5、2007年,位于大庆市世纪大道附近的一座寺院“果成寺”落成,它与少林寺一样都与下
列哪种宗教有关?() A.伊斯兰教 B.佛教 C.基督教 D.犹太教
6、法国总统希拉克参观秦兵马俑博物馆后,在留言本上写道:“不看,不算真正到过埃
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
A.金字塔B.尼罗河C.开罗市D.苏伊士运河
7、构成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四个等级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刹帝利②吠舍③婆罗门④首陀罗
A.③①②④B.③④①②C.②③④①D.④③②①
8、早在时候,佛教就传入中国并对古代中国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
A.战国B.汉朝C.唐朝D.明朝
9、连连看:(请将相对应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金字塔印度河流域古代中国
《汉谟拉比法典》两河流域古代埃及
“种姓”的国度黄河流域古代巴比伦
万里长城尼罗河流域古代印度
10、【2011.鸡西中考】《汉莫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批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它是哪一国家的文明成果()
A.古巴比伦B.古埃及C.古希腊D.古罗马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的标志剃掉,那理发师的手应该
砍掉。
——某古代法典
材料二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在内部逐渐产生了不同的等级,形成
了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
——《世界历史》第一册
请完成:
(1)材料一体现了哪国的法典?这部法典是谁制定的?在世界文明发展中的地位怎样?
(2)材料二中所说的“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具体指什么制度?根据这一制度判断当时的
印度商人属于第几等级?颁布这种严格的等级制度的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