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练习题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 历史 第五单元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同步作业

2020年春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同步作业一、选择题1.中国、印度、缅甸的三国总理在1954年共同倡导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独立自主C.“和平演变”D.“求同存异”2.1971年10月28曰《人民日报》社论指出,美帝国主义企图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宣告彻底破产,这是一切维护正义的国家的胜利,是全世界人民的胜利。
该社论评述的是()A.“求同存异”方针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3.“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的,而不是来立异的。
”这段50年前万隆会议上的经典之词出自于()A.周恩来B.毛泽东C.刘少奇D.陈毅4.下图所示漫画《吊高球》反映的历史是()A.美国对新中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B.中美关系缓和C.美国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D.蒋介石阻止了中美交往5.“它的成功召开是亚非人民团结合作、求同存异、协商一致的结晶”,“它”指的是()A.一届政协B.一届人大C.万隆会议D.日内瓦会议6.下列关于第一次亚非会议说法不正确的是()A.1955年召开B.没有帝国主义国家参加C.我国派周恩来出席D.是在印度召开的7.针对万隆会议上出现的矛盾与分歧,中国代表团提出了()。
A.四项基本原则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双百”方针D.“求同存异”方针8.在新中国成立的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庄严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这一宣告在外交上突出体现为()A.结束了旧中国屈辱的外交B.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C.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D.坚持和平外交的既定方针9.周恩来恰如一名睿智的大国棋手,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外交大棋局中纵横捭阖,谈笑风生,使新中国外交突破重围,朋友遍天下。
下列与下图相符的周恩来外交语言是()A.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D.各国之间一定能找到共同点1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同步训练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一、单项选择题1. 同学们在自主学习时搜集了一组我国领导人参与重大活动的照片。
为这组照片确定一个最恰当的主题,应该是()A. 人类命运国际和平B. 亚非崛起民族独立C. 制度演进中国作用D. 世界舞台中国角色2.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有权利做自己的发展之梦,但是做好自己的梦,必须让别国也能睡好觉。
以下外交政策和活动中,体现了上述观点的是()A. “一国两制”B. 互不干涉政策C. 独立自主原则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周恩来在会议上提出:“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这次会议是()A.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B. 万隆会议C. 联合国第26届大会D. 日内瓦会议4.“它是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活动,冲破美国的鼓励和遏制政策,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它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主张世界各国在相处中相互监督,实行对等的约束和自我约束,具有法律性和道义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文中的“它”指“求同存异”的方针B. 表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C. 文中的“它”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 “它”在万隆会议时提出,促成会议圆满成功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后,获得了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赞同,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首次提出这“五项原则”的是()A. 毛泽东B. 周恩来C. 尼赫鲁D. 吴努6.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在国际上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A.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发表求同存异方针D. 提出“一国两制”7.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表述正确的是()A. 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B.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C. 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8.《论语•子路》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思想。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后作业(含答案)

5.16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后作业一、单选题1.(2021•垦利区模拟)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成果丰硕。
中国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是()A.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C.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2021•河南二模)1954年6月,周恩来同印度总理尼赫鲁进行了会谈。
尼赫鲁说:“如果把我们最近签订的协议中的五条原则适用于东南亚国家,那么就会创造一个很大的没有战争恐惧的和平区域。
”材料中的原则指的是()A.捍卫主权B.独立自主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求同存异3.(2021•河南模拟)1952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准备实行“一五”计划,国内需要大量资金,国际上需要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
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改变外交方针政策,不再强调意识形态的革命外交方针,将和平外交政策具体为五项行动准则。
下面最符合材料意思的是()A.经济政策决定外交政策B.外交政策受国内情况影响C.意识形态是外交政策出发点D.和平外交是基本国策4.(2021•河南模拟)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中国将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
……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国家。
这表明,中国的外交政策()A.出发点是处理好同其他国家的关系B.主要针对周边国家C.有利于中国同周边国家结盟D.坚持和平友好发展原则5.(2021•黔东南州一模)2020年6月某日,在喀喇昆仑加勒万河谷地区,印度边防部队悍然越线挑衅,引起冲突,4名解放军官兵在冲突中牺牲。
我军奋起反击,一举击溃驱离来犯者。
印军溃不成军,丢下大量越线和伤亡人员,付出了惨重代价。
印度边防部队非法越界违反了中印两国之间早就达成的指导相互关系原则()A.独立自主原则B.“求同存异”原则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互惠互利原则6.(2021•河南四模)万隆会议之前,除朝鲜、蒙古和越南三个社会主义国家外,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亚洲民族主义国家是印度、印尼、缅甸,巴基斯坦、阿富汗5国。
历史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同步测试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同步测试能力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为了推动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周恩来提出的方针是()A.平等互利B.求同存异C.和平共处D.互不干涉内政2.从中国政府代表团在万隆会议上所起的作用中可以看出()①中国政府热爱和平②中国已成为世界强国③周恩来具有杰出的外交才能④帝国主义势力已不堪一击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3.中国与哪两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越南、柬埔寨B.泰国、印度C.印度、缅甸D.缅甸、泰国4.我国政府在与哪国政府的代表谈判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印度B.印度尼西 C.缅甸D.越南5.第一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是()A.印度B.缅甸 C.苏联D.美国6.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是()A.1953年B.1954年C.1955年D.1956年7.关于亚非会议表述错误的是()A.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B.共同探讨了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的问题C.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D.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8.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A.是印度代表团首次提出的B.处理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C.只适用于亚非发展中国家D.解决民族争端的原则二、材料分析题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
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相互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关系。
”材料二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
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按照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奉行了什么样的外交政策?(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3)材料一和材料二相矛盾吗?二者的关系是怎样的。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练习试题: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邓小平在1984年5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这句话的含义是( )A.中国不支持美国,也不支持苏联B.中国不支持苏联,也无需苏联支持C.中、美、苏要友好平等D.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周恩来同志是新中国外交事业的主要奠基者之一,卓有成效领导了党和国家外事工作。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以其超凡的政治智慧和卓越的外交艺术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独立自主原则B.共同发展原则C.互不侵犯原则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1954年《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中说:“如果这些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基础。
”声明中提到的原则应该适用于( )①发展中国家②发达国家③弱小落后国家④资本主义强国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至今仍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
下列选项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的是(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B.互不侵犯C.平等互利D.求同存异5.周恩来如一名睿智的大国棋手,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谈笑风生,使新中国外交突破重围,朋友遍天下。
下列表述中,属于周恩来在下图所示会议中的外交语言的是(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B.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C.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D.向苏联老大哥学习6.《论语》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名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的一种行为准则。
下列新中国外交方面的史实中,最契合这种精神的是( )A.提倡不结盟B.提出并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出席日内瓦会议D.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7.1954年12月,时任缅甸总理的吴努应周恩来总理邀请回访中国时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很坦率地讲,我们对中国很恐惧。
但是周恩来访问缅甸后,大大消除了缅甸人的这种恐惧。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基础练习一、填空题1.1953年,____________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处理中印关系的原则。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____________,互不干涉内政,____________,和平共处。
3. ______年,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____________,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4.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________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5.1949年,_________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二、选择题1. 由中国提出的,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的是()A.互不干涉内政原则B.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原则()2. 新中国首次提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A.1949年开国大典时B.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C.1955年万隆会议期间D.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3.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以其超凡的政治智慧和卓越的外交艺术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独立自主原则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互不侵犯原则D.互惠互利原则4.印度首都新德里有一条美丽的大街被命名为“五项原则街”。
下列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的是()A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B .和平共处C .互不侵犯D .荣辱与共5.岁月留痕,照片是研究历史的珍贵资料。
如下图所示记录的是周恩来参加()A. 西安事变发生后的谈判B. 中印双边谈判C. 亚非会议D. 第26届联合国大会6.有史以来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有色人种的首届洲际大会”的是()A.日内瓦会议B.万隆亚非会议C.第26届联合国大会D.上海APEC会议7. “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 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同步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一、选择题1.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包含着智慧与努力。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使会议成功的外交活动是A.参加日内瓦会议B.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C.访问印度、缅甸D.参加万隆(亚非)会议2.周恩来恰如一名睿智的大国棋手,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大棋局中纵横捭阖,谈笑风生,使新中国外交突破重围,朋友遍天下。
下列表述与下图中周恩来演讲内容相符的是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B.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C.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D.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3.1955年,来自亚洲、非洲的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印度尼西亚举行了第一次亚非会议,周恩来总理在会上提出著名的“求同存异”方针。
这次会议是()A.华盛顿会议B.开罗会议C.万隆会议D.雅尔塔会议4.世界好,中国才能好。
中国好,世界才更好!在20世纪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终于“就座了属于她的席位”。
成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主要动力。
“就座了属于她的席位”指中国A.重返联合国B.加入亚太经合组织C.创办上海合作组织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5.“有力推动了亚非国家的联合自强,鼓舞了广大发展中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开启了南南合作与不结盟运动的序幕。
”这段文字描述的国际会议是A.雅尔塔会议B.日内瓦会议C.万隆会议D.开罗会议6.《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载:“它是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活动,冲破美国的孤立和遏制政策,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它)超越意识形态相社会制度,主张世界各国在相处中互相监督,实行对等的约束和自我约束,具有法律性和道义性。
”材料中的“它”最有可能是A.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B.1955年“求同存异”方针C.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7.周恩来恰如一名睿智的大国棋手,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外交大棋局中纵横捭阖,谈笑风生,使新中国外交突破重围,朋友遍天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 下册 第五单元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时练(含答案)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一、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后,率先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 )A.美国B.印度C.苏联D.蒙古2、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 )A.求同存异原则B.互不侵犯原则C.平等互利原则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访问时发表了题为《尊重文明的多样性》的重要讲话,强调不同文明要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在交流中求发展。
这传承了我国的哪一外交方针()A.互不干涉内政原则 B.求同存异方针C.互不侵犯原则 D.不结盟原则4、1991年,我国作为主权国家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下列我国外交政策中最能体现“主权国家”含义的是()A.和平B.不结盟C.多边外交D.独立自主5、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最典型范例是( )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B.抗美援朝的胜利C.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D.与苏联建交6、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叙述不正确的是()A.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与苏联等17国建立了外交关系C.美国等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与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D.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7、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至今仍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
下列选项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的是()A.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互不侵犯C.平等互利D.求同存异8、20世纪50年代召开的“人类历史上有色人种的首届洲际大会”是()A.巴黎和会B.万隆会议C.华盛顿会议D.慕尼黑会议9、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的外交政策是()A.和平外交政策B.外交孤立政策C.扶蒋反共政策D.积极扶助政策10、1955年万隆会议期间,各国代表争相请周恩来签名,这一情景出现的原因是( )A.中国国力强大B.与会各国赞成社会主义C.周恩来“求同存异”方针得到广泛赞同D.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1、中国代表团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这里的“同”包括( )①遭受殖民侵略的经历相同②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要求③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④加强合作、保卫和平的共同愿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2、下列对周恩来重大历史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①任职黄埔军校,培养军事政治人才②参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谈判和重庆谈判③访问印度和缅甸,提出“求同存异”方针④出席万隆会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13、1972年,有人对尼克松说:“从1950年到1971年,华盛顿送上月球的人比派往中国的还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邓小平在1984年5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这句话的含义是( )
A.中国不支持美国,也不支持苏联
B.中国不支持苏联,也无需苏联支持
C.中、美、苏要友好平等
D.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周恩来同志是新中国外交事业的主要奠基者之一,卓有成效领导了党和国家外事工作。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以其超凡的政治智慧和卓越的外交艺术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
A.独立自主原则
B.共同发展原则
C.互不侵犯原则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1954年《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中说:“如果这些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基础。
”声明中提到的原则应该适用于( )
①发展中国家
②发达国家
③弱小落后国家
④资本主义强国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至今仍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
下列选项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的是( )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互不侵犯
C.平等互利
D.求同存异
5.周恩来如一名睿智的大国棋手,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谈笑风生,使新中国外交突破重围,朋友遍天下。
下列表述中,属于周恩来在下图所示会议中的外交语言的是( )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C.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
D.向苏联老大哥学习
6.《论语》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名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的一种行为准则。
下列新中国外交方面的史实中,最契合这种精神的是( )
A.提倡不结盟
B.提出并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出席日内瓦会议
D.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7.1954年12月,时任缅甸总理的吴努应周恩来总理邀请回访中国时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很坦率地讲,我们对中国很恐
惧。
但是周恩来访问缅甸后,大大消除了缅甸人的这种恐惧。
”缅甸消除“这种恐惧”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8.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某次重大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这次会议是( )
A.万隆会议
B.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
C.日内瓦会议
D.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9.下列对周恩来所参加的重大历史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任职黄埔军校,培养军事政治人才
②参加重庆谈判,争取国内和平
③访问印度和缅甸,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④出席万隆会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影响,国际政治舞台上开始有了“中国声音”。
下列属于这一时期中国外交活动的是( )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万隆会议的成功作出重要贡献
B.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被接纳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C.美国在中美建交的《联合公报》中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D.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11.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在多个外交场合展示了自己的风采。
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中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是在哪一年?中印双方一致同意以什么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2分)
(2)图二反映了周恩来总理参加的万隆会议,这次会议的特点是什么?(1分)
(3)图二的这次会议形成了一种什么精神?请简述这种精神的含义。
(2分)
(4)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求同存异”方针中“同”和“异”的含义分别是什么?这个方针对万隆会议起到了怎样的作用?(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