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 方程求根Matlab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Matlab数学实验报告4

Matlab数学实验报告4
-.3856-1.563*i
2.x =
xm/(1+exp(-r*t)*(xm-x0)/x0)
3.x1 =
-1247/179
x2 =
1069/179
4.x =
C1*exp(b^(1/2)*a^(1/2)*t)+C2/exp(b^(1/2)*a^(1/2)*t)
y =
b^(1/2)/a^(1/2)*(C1*exp(b^(1/2)*a^(1/2)*t)-C2*exp(-b^(1/2)*a^(1/2)*t))
请在练习本上写清详细过程设警方对司机酒后驾车时血液中酒精的规定为不超过80mgml现有一起交通事故在事故发生3小时后测得司机血液中酒精含量是56mgml又过了两个小时后测得其血液中酒精含量降为40mgml试建立数学模型协助警方判断
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MATLAB实验报告
指导老师:
实验时间:
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验七、练习
学号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实验题目
数组与矩阵输入
评分
一、设计(实习)目的:
1会用matlab求解方程(组);
2会用matlab求解微分方程(组)。
二、实验内容:
1、求解方程 ,并保留4位有效小数。
2、求解微分方程
3、解方程组 的解。
4、求解微分方程组 的通解。
5、死亡时间的确定
在凌晨1时警察发现一具尸体,测得尸体温度是29 ,当时环境温度21 ,一小时后尸体温度下降到27 ,试建立数学模型,用matlab求解,协助警方估计死者的死亡时间。
1.x=solve('x^3+2*x-2=0');
x=vpa(x,4)

Matlab数值实验求代数方程的近似根(解)教程

Matlab数值实验求代数方程的近似根(解)教程

Matlab数值实验求代数方程的近似根(解)教程一、问题背景和实验目的二、相关函数(命令)及简介三、实验内容四、自己动手一、问题背景和实验目的求代数方程的根是最常见的数学问题之一(这里称为代数方程,主要是想和后面的微分方程区别开.为简明起见,在本实验的以下叙述中,把代数方程简称为方程),当是一次多项式时,称为线性方程,否则称之为非线性方程.当是非线性方程时,由于的多样性,尚无一般的解析解法可使用,但如果对任意的精度要求,能求出方程的近似根,则可以认为求根的计算问题已经解决,至少能满足实际要求.本实验介绍一些求方程实根的近似值的有效方法,要求在使用这些方法前先确定求根区间,或给出某根的近似值.在实际问题抽象出的数学模型中,可以根据物理背景确定;也可根据的草图等方法确定,还可用对分法、迭代法以及牛顿切线法大致确定根的分布情况.通过本实验希望你能:1. 了解对分法、迭代法、牛顿切线法求方程近似根的基本过程;2. 求代数方程(组)的解.二、相关函数(命令)及简介1.abs( ):求绝对值函数.2.diff(f):对独立变量求微分,f 为符号表达式.diff(f, 'a'):对变量a求微分,f 为符号表达式.diff(f, 'a', n):对变量 a 求 n 次微分,f 为符号表达式.例如:syms x tdiff(sin(x^2)*t^6, 't', 6)ans=720*sin(x^2)3.roots([c(1), c(2), …, c(n+1)]):求解多项式的所有根.例如:求解:.p = [1 -6 -72 -27];r = roots(p)r =12.1229-5.7345-0.38844.solve('表达式'):求表达式的解.solve('2*sin(x)=1')ans =1/6*pi5.linsolve(A, b):求线性方程组 A*x=b 的解.例如:A= [9 0; -1 8]; b=[1; 2];linsolve(A, b)ans=[ 1/9][19/72]6.fzero(fun, x0):在x0附近求fun 的解.其中fun为一个定义的函数,用“@函数名”方式进行调用.例如:fzero(@sin, 3)ans=3.14167.subs(f, 'x ', a):将 a 的值赋给符号表达式 f 中的 x,并计算出值.例如:subs('x^2 ', 'x ', 2)ans = 4三、实验内容首先,我们介绍几种与求根有关的方法:1.对分法对分法思想:将区域不断对分,判断根在某个分段内,再对该段对分,依此类推,直到满足精度为止.对分法适用于求有根区间内的单实根或奇重实根.设在上连续,,即,或,.则根据连续函数的介值定理,在内至少存在一点,使.下面的方法可以求出该根:(1) 令,计算;(2) 若,则是的根,停止计算,输出结果.若,则令,,若,则令,;.……,有、以及相应的.(3) 若 (为预先给定的精度要求),退出计算,输出结果;反之,返回(1),重复(1),(2),(3).以上方法可得到每次缩小一半的区间序列,在中含有方程的根.当区间长很小时,取其中点为根的近似值,显然有以上公式可用于估计对分次数.分析以上过程不难知道,对分法的收敛速度与公比为的等比级数相同.由于,可知大约对分10次,近似根的精度可提高三位小数.对分法的收敛速度较慢,它常用来试探实根的分布区间,或求根的近似值.2. 迭代法1) 迭代法的基本思想:由方程构造一个等价方程从某个近似根出发,令,可得序列,这种方法称为迭代法.若收敛,即,只要连续,有即可知,的极限是的根,也就是的根.当然,若发散,迭代法就失败.以下给出迭代过程收敛的一些判别方法:定义:如果根的某个邻域中,使对任意的,迭代过程,收敛,则称迭代过程在附近局部收敛.定理1:设,在的某个邻域内连续,并且,,则对任何,由迭代决定的序列收敛于.定理2:条件同定理 1,则定理3:已知方程,且(1) 对任意的,有.(2) 对任意的,有,则对任意的,迭代生成的序列收敛于的根,且.以上给出的收敛定理中的条件要严格验证都较困难,实用时常用以下不严格的标准:当根区间较小,且对某一,明显小于1时,则迭代收敛 (参见附录3).2) 迭代法的加速:a) 松弛法:若与同是的近似值,则是两个近似值的加权平均,其中称为权重,现通过确定看能否得到加速.迭代方程是:其中,令,试确定:当时,有,即当,时,可望获得较好的加速效果,于是有松弛法:,松弛法的加速效果是明显的 (见附录4),甚至不收敛的迭代函数经加速后也能获得收敛.b) Altken方法:松弛法要先计算,在使用中有时不方便,为此发展出以下的 Altken 公式:,是它的根,是其近似根.设,,因为,用差商近似代替,有,解出,得由此得出公式;;,这就是Altken 公式,它的加速效果也是十分明显的,它同样可使不收敛的迭代格式获得收敛(见附录5).3. 牛顿(Newton)法(牛顿切线法)1) 牛顿法的基本思想:是非线性方程,一般较难解决,多采用线性化方法.记:是一次多项式,用作为的近似方程.的解为记为,一般地,记即为牛顿法公式.2) 牛顿法的收敛速度:对牛顿法,迭代形式为:注意分子上的,所以当时,,牛顿法至少是二阶收敛的,而在重根附近,牛顿法是线性收敛的.牛顿法的缺点是:(1)对重根收敛很慢;(2)对初值要求较严,要求相当接近真值.因此,常用其他方法确定初值,再用牛顿法提高精度.4. 求方程根(解)的其它方法(1) solve('x^3-3*x+1=0')(2) roots([1 0 -3 1])(3) fzero('x^3-3*x+1', -2)(4) fzero('x^3-3*x+1', 0.5)(5) fzero('x^3-3*x+1', 1.4)(6) linsolve([1, 2, 3; 4, 5, 6; 7, 8, 0], [1, 2, 3]')体会一下,(2)(5) 用了上述 1 3 中的哪一种方法?以下是本实验中的几个具体的实验,详细的程序清单参见附录.具体实验1:对分法先作图观察方程:的实根的分布区间,再利用对分法在这些区间上分别求出根的近似值.输入以下命令,可得的图象:f='x^3-3*x+1';g='0';ezplot(f, [-4, 4]);hold on;ezplot(g, [-4, 4]); %目的是画出直线 y=0,即 x 轴grid on;axis([-4 4 -5 5]);hold off请填写下表:在某区间上求根的近似值的对分法程序参见附录1.具体实验2:普通迭代法采用迭代过程:求方程在 0.5 附近的根,精确到第 4 位小数.构造等价方程:用迭代公式:,用 Matlab 编写的程序参见附录2.请利用上述程序填写下表:分析:将附录2第4行中的分别改为以及,问运行的结果是什么?你能分析得到其中的原因吗?看看下面的“具体实验3”是想向你表达一个什么意思.用 Matlab 编写的程序参见附录3.具体实验3:收敛/发散判断设方程的三个根近似地取,和,这些近似值可以用上面的对分法求得.迭代形式一:收敛 (很可能收敛,下同)不收敛 (很可能不收敛,下同)不收敛迭代形式二:收敛不收敛不收敛迭代形式三:不收敛收敛收敛具体实验4:迭代法的加速1——松弛迭代法,,迭代公式为程序参见附录4.具体实验5:迭代法的加速2——Altken迭代法迭代公式为:,,程序参见附录5.具体实验6:牛顿法用牛顿法计算方程在-2到2之间的三个根.提示:,迭代公式:程序参见附录6 (牛顿法程序).具体实验7:其他方法求下列代数方程(组)的解:(1)命令:solve('x^5-x+1=0')(2)命令:[x, y]=solve('2*x+3*y=0', '4*x^2+3*y=1')(3) 求线性方程组的解,已知,命令:for i=1:5for j=1:5m(i, j)=i+j-1;endendm(5, 5)=0;b=[1:5]'linsolve(m, b)思考:若,或是类似的但阶数更大的稀疏方阵,则应如何得到?四、自己动手1.对分法可以用来求偶重根附近的近似解吗? 为什么?2.对照具体实验2、4、5,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3.选择适当的迭代过程,分别使用:(1)普通迭代法;(2)与之相应的松弛迭代法和Altken 迭代法.求解方程在 1.4 附近的根,精确到4位小数,请注意迭代次数的变化.4.分别用对分法、普通迭代法、松弛迭代法、Altken 迭代法、牛顿切法线等5种方法,求方程的正的近似根,.(建议取.时间许可的话,可进一步考虑的情况.)。

数值计算方法方程求根

数值计算方法方程求根

数值计算⽅法⽅程求根数值计算⽅法实验报告实验内容:⽅程求根实验室:专业班级:学号:姓名:2.⽤MATBAB软件,⽤⼆分法求⽅程f(x)=x^3+4*x^2-10=0在区间[1,2]内根的近似值,为使误差不超过10^-5时所需要的⼆分次数。

function bisection_time(tolerance)a=1;b=2;k=0;while(abs(b-a)>tolerance)c=(a+b)/2;fa=a^3+4*a^2-10;fb=b^3+4*b^2-10;fc=c^3+4*c^2-10;if((fa==0)|(fc==0))disp(k);elseif(fa*fc<0)b=c;k=k+1;elseif(fc*fb<0)a=c;k=k+1;elseif(fb==0)disp(k);endendsoluntion=(a+b)/2;disp(soluntion);disp(k);运⾏结果1.36523176.取x0=1.5,⽤⽜顿迭代法求f(x)=x^3+4*x^2-10=0的跟的近似值function new(tolerance)x0=1.5;k=0;a=x0^3+4*x0^2-10;b=3*x0^2+8*x0;x1=x0-a/b;while(abs(x0-x1)>tolerance)x0=x1;k=k+1;a=x0^3+4*x0^2-10;b=3*x0^2+8*x0;x1=x0-a/b;enddisp(x1);disp(k);运⾏结果1.3652338.弦割法求⽅程f(x)=x^3-3*x^2-x+9=0在区间[-2,-1]内的⼀个实根近似值Xk,使|f(x) |<=10^-5. function xuange(k)x0=-2;x1=-1;t=0;a=x1^3-3*x1^2-x1+9;b=x0^3-3*x0^2-x0+9;x2=x1-a*(x1-x0)/(a-b);while(abs(x1-x0)>k)x0=x1;x1=x2;a=x1^3-3*x1^2-x1+9;b=x0^3-3*x0^2-x0+9;x2=x1-a*(x1-x0)/(a-b);t=t+1;enddisp(x1);disp(t)运⾏结果-1.52510269.⽤艾特肯算法求⽅程f (x )=x^3+4*x^2+10=0在区间[1,2]内的根的近似值(取X0=1.5,g (x )=410x ,精确到|Xk+1-Xk|<=10^-5,并与第2,3,6题的相应结果进⾏⽐较。

matlab实验四

matlab实验四

实验目的(1) 利用计算机完成控制系统的根轨迹作图。

(2) 了解控制系统根轨迹作图的一般规律。

(3) 利用根轨迹进行系统分析。

实验步骤(1)运行matlab 。

(2)练习根轨迹的相关函数。

rlocus(sys) rlocus(sys,k) r=rlocus(sys)[r,k]=rlocus(sys) (3)实验内容1)给定如下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作出它们的根轨迹,并完成给定要求。

()()()21++=s s s ks G要求:准确记录根轨迹的起点、终点和根轨迹的条数。

确定根轨迹的分离点与相应的根轨迹增益。

确定临界稳定时根轨迹增益k 。

(1) num=[1];den=conv([1 0],conv([1 1],[1 2])); sys=tf(num,den); rlocus(sys)-1、0终点为无穷远∞。

(2) num=[1];den=conv([1 0],conv([1 1],[1 2])); sys=tf(num,den);rlocus(sys);[kd,pd]=rlocfind(sys)Select a point in the graphics window selected_point =-0.4207 - 0.0000ikd =0.3849pd =-2.1547-0.4247分离点为-0.4207,增益为0.3849(3) num=[1];den=conv([1 0],conv([1 1],[1 2])); sys=tf(num,den); rlocus(sys);[k,p]=rlocfind(sys)Select a point in the graphics window selected_point = 0.0153 - 1.4136i k =6.0566 p =-3.0051 0.0026 + 1.4197i()()()()164112++-+=s s s s s k s G 要求:确定根轨迹与虚轴交点并确定系统稳定的根轨迹增益k 。

matlab求微分方程的解 实验报告四

matlab求微分方程的解 实验报告四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通系电1,力过根保管据护线生高0不产中仅工资2艺料22高试2可中卷以资配解料置决试技吊卷术顶要是层求指配,机置对组不电在规气进范设行高备继中进电资行保料空护试载高卷与中问带资题负料2荷试2,下卷而高总且中体可资配保料置障试时2卷,32调需3各控要类试在管验最路;大习对限题设度到备内位进来。行确在调保管整机路使组敷其高设在中过正资程常料1工试中况卷,下安要与全加过,强度并看工且25作尽52下可22都能护可地1关以缩于正小管常故路工障高作高中;中资对资料于料试继试卷电卷连保破接护坏管进范口行围处整,理核或高对者中定对资值某料,些试审异卷核常弯与高扁校中度对资固图料定纸试盒,卷位编工置写况.复进保杂行护设自层备动防与处腐装理跨置,接高尤地中其线资要弯料避曲试免半卷错径调误标试高方中等案资,,料要编试求5写、卷技重电保术要气护交设设装底备备置。4高调、动管中试电作线资高气,敷料中课并设3试资件且、技卷料中拒管术试试调绝路中验卷试动敷包方技作设含案术,技线以来术槽及避、系免管统不架启必等动要多方高项案中方;资式对料,整试为套卷解启突决动然高过停中程机语中。文高因电中此气资,课料电件试力中卷高管电中壁气资薄设料、备试接进卷口行保不调护严试装等工置问作调题并试,且技合进术理行,利过要用关求管运电线行力敷高保设中护技资装术料置。试做线卷到缆技准敷术确设指灵原导活则。。:对对在于于分调差线试动盒过保处程护,中装当高置不中高同资中电料资压试料回卷试路技卷交术调叉问试时题技,,术应作是采为指用调发金试电属人机隔员一板,变进需压行要器隔在组开事在处前发理掌生;握内同图部一纸故线资障槽料时内、,设需强备要电制进回造行路厂外须家部同出电时具源切高高断中中习资资题料料电试试源卷卷,试切线验除缆报从敷告而设与采完相用毕关高,技中要术资进资料行料试检,卷查并主和且要检了保测解护处现装理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matlab求微分方程的解-实验报告四

matlab求微分方程的解-实验报告四

matlab求微分方程的解-实验报告四《matlab与数学实验》实验报告实验序号:实验四日期: 2015年 5 月 25 日班级132132002姓名彭婉婷学号 1321320057 实验名称求微分方程的解问题背景描述实际应用问题通过数学建模所归纳而得到的方程,绝大多数都是微分方程,另一方面,能够求解的微分方程也是十分有限的,特别是高阶方程和偏微分方程(组).这就要求我们既要研究微分方程(组)的解析解法(精确解),更要研究微分方程(组)的数值解法(近似解).实验目的本实验将主要研究微分方程(组)的数值解法(近似解),重点介绍 Euler 折线法.实验原理与数学模型MATLAB7.11.0主要内容(要点)1. 求微分方程0sin2')1(2=-+-xxyyx的通解.2. 求微分方程xeyyy x sin5'2''=+-的通解.3. 求微分方程组⎪⎪⎩⎪⎪⎨⎧=-+=++yxdtdyyxdtdx在初始条件0|,1|====ttyx下的特解,并画出解函数()y f x=的图形.4. 分别用 ode23、ode45 求上述第 3 题中的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数值解(近似解),求解区间为[0,2]t∈.利用画图来比较两种求解器之间的差异.5. 用 Euler 折线法求解微分方程初值问题⎪⎩⎪⎨⎧=-=1)0(,12'32yyxyy的数值解(步长h取0.1),求解范围为区间[0,2].选做:6. 用四阶 Runge-Kutta 法求解微分方程初值问题⎩⎨⎧=-=1)0(,cos'yxeyy x的数值解(步长h取0.1),求解范围为区间[0,3].迭代法实验过程记录(含基本步骤、主要程序清单及异常情况记录等)1.求微分方程0sin2')1(2=-+-xxyyx的通解.程序:clearsyms x yy=dsolve('(x^2-1)*Dy+2*x*y=sin(x)','x') 答案:y =-(C2 + cos(x))/(x^2 - 1)2.求微分方程xeyyy x sin5'2''=+-的通解.程序:clearsyms x yy=dsolve('D2y-2*Dy+5*y=exp(x)*sin(x)','x ')simplyify(x/y)weijiao答案:y =(exp(x)*sin(x))/6 - (sin(3*x)*exp(x))/8 + (sin(5*x)*exp(x))/24 + C4*cos(2*x)*exp(x) + sin(2*x)*exp(x)*(cos(x)/4 - cos(3*x)/12 + 1/6) + C5*sin(2*x)*exp(x)3. 求微分方程组⎪⎪⎩⎪⎪⎨⎧=-+=++00y x dt dy y x dt dx在初始条件0|,1|00====t t y x 下的特解,并画出解函数()y f x =的图形.程序:clearsyms x y t[x,y]=dsolve('Dx+x+y=0','Dy+x-y=0','x(0)=1','y(0)=0','t')ezplot(x,y,[0, 1])(t 的取值,t 是与x,y 相关的,如果不给范围,则会默认为一个较大的区间) simplify(x)simplify(y)答案:x =exp(2^(1/2)*t)/2 + 1/(2*exp(2^(1/2)*t)) - (2^(1/2)*exp(2^(1/2)*t))/4 +2^(1/2)/(4*exp(2^(1/2)*t))y =2^(1/2)/(4*exp(2^(1/2)*t)) -(2^(1/2)*exp(2^(1/2)*t))/4图形:4. 分别用 ode23、ode45 求上述第 3 题中的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数值解(近似解),求解区间为t .利用画图来比较两种求解器之间的差异.[0,2]先编写函数文件verderpol.m:clearfunction xprime=verderpol(t,x)xprime=[-x(1)-x(2); x(2)-x(1)];再编写命令文件cleary0=[1;0];[t,x] = ode45('verderpol',[0,2],y0);x1=x(:,1);x2=x(:,2);plot(x1,x2,'b-')hold ony0=[1;0];[t,x]=ode23('verderpol',[0,2],y0);x1=x(:,1);x2=x(:,2);plot(x(:,1),x(:,2),'r-');图形:两种求解器之间的差异:ode45大部分场合的首选算法ode23使用于精度较低的情形但在此题中并没有体现出差异。

计算方法-方程求根实验

计算方法-方程求根实验

实验四 方程求根实验一. 实验目的(1)深入理解方程求根的迭代法的设计思想,学会利用校正技术和松弛技术解决某些实际的非线性方程问题,比较这些方法解题的不同之处。

(2)熟悉Matlab 编程环境,利用Matlab 解决具体的方程求根问题。

二. 实验要求用Matlab 软件实现根的二分搜索、迭代法、Newton 法、快速弦截法和弦截法,并用实例在计算机上计算。

三. 实验内容1. 实验题目(1)早在1225年,古代人曾求解方程020102)(23=-++=x x x x f 并给出了高精度的实根368808107.1*=x ,试用Newton 法和弦截法进行验证,要求精度610-=ε,并绘制方程的图形。

答:A.Newton 法:a .编写文件Newton.m 、func4.m 内容如下所示:b.运行,如下所示A为矩阵,由上面可知,对于初值为5,运行7次即可得到所需的精度,验证结果为古人给出的解释正确的;c.作图,编写下面的文件photo1.m.然后运行即可:注意下面中的x矩阵即为刚才计算出来的x系列,k为迭代的次数:a.编写文件Chord.m内容如下所示:b.运行结果如下所示:由上表可知,在精度为10^-6时有7位有效数字,古人的结果还是正确的c.作图,在上面运行后,即运行newton法时写的photo1.m文件即可出现图像:可以看到图中两条曲线基本重合; (2)取5.00=x ,用迭代法求方程x e x -=的根,然后用Aitken 方法加速,要求精度为结果有4为有效数字。

答:a. 编写文件func7.m 和Aiken.m ,内容如下所示:b .运行:具有四位有效数字 (3)用快速弦截法求解方程01)(=-=x xe x f ,要求精度为610-=ε,取6.05.010==x x ,作为开始值,并绘制1)(-=x xe x f 的图形。

答:对照可知,书本后面的程序已经正确,运行即可:下面为快速弦截法的主程序文件:函数文件如下:运行如下:作图,编写下面的文件:运行该文件就可以y=x*exp(x)-1函数和插值函数的图:可以看到两条直线基本重合在一起了,扩大图片可以看到两条直线是不重合的:2. 设计思想要求针对上述题目,详细分析每种算法的设计思想。

matlab实验四报告

matlab实验四报告

实验四MATLAB数值运算一、实验目的掌握MATLAB 的数值运算及其运算中所用到的函数,掌握结构数组和细胞数组的操作。

二、实验内容:(1) 多项式运算。

(2) 多项式插值和拟合。

(3) 数值微积分。

(4) 结构数组和细胞数组。

三、实验步骤:1. 多项式运算(1) 多项式表示。

在MATLAB 中,多项式表示成向量的形式。

(2) 多项式的加减法相当于向量的加减法,但须注意阶次要相同。

(3) 多项式的乘、除法分别用函数conv 和deconv 实现(4) 多项式求根用函数roots(5) 多项式求值用函数polyval2. 多项式插值和拟合有一组实验数据如附表1-1 所示。

请分别用拟合(二阶至三阶)和插值(线性和三次样条)的方法来估测X=9.5 时Y 的值。

以下是实现一阶拟合的语句。

x=1:10y=[16 32 70 142 260 436 682 1010 1432 1960]p1=polyfit(x,y,1) %一阶拟合y1=polyval(p1,9.5) %计算多项式p1在x=9.5时的值练习:比较二阶三阶和插值(线性和三次样条)的方法估测X=9.5时的Y的值。

一阶拟合结果:y1 = 1.4232e+003二阶拟合结果:y1 = 1.6712e+003三阶拟合结果::y1 = 1.6820e+003线性插值结果:Y1 = 1696三次样条插值结果:Y1 = 16823. 数值微积分(1) 差分使用diff 函数实现。

(2)数值积分使用trapz函数实现使用复合梯形公式计算(3) 可以用因变量和自变量差分的结果相除得到数值微分。

(4) cumsum函数求累计积分,trapz 函数用梯形法求定积分,即曲线的面积。

4. 结构数组与细胞数组(1) 结构数组的创建。

(2) 结构数组的操作。

(3) 细胞数组的创建。

(4) 细胞数组的操作。

1、求多项式“商”及“余”多项式 a=[1 0 1];b=[1 2];c=[1 1];d=[1 0 1 1];h=conv(a,b);i=conv(h,c);[j,k]=deconv(i,d);>> j=poly2sym(j)j =x + 3>> k=poly2sym(k)k =2*x^2 - x – 12、利用 polyval 找出多项式 在[-1,4]间均匀分布的 5个离散点的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实验报告
ZHUHAI CAMPAUS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班级2012电气2班学号xxxxxxxxxx姓名陈冲指导教师张凯成绩
实验题目(实验四)方程求根实验地点及时间JB501 2013/12/31(3-4节)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程序语言来编辑函数。

2.学会用MATLAB编写resecm.m以及Newtoniter.m函数分别实现二分法、牛顿迭代法求解。

二、实验环境
Matlab软件
三、实验内容
1、以书中第11页题目1和第154页题目16为例编辑程序来实现计算结果。

2、使用MATLAB进行编写:
第一步:编写resecm.m函数,代码如下
第二步:编写Newtoniter.m函数,代码如下
第三步:利用上述函数编辑命令:(可见实验结果中的截图)1.在此之前先建立一个名为f.m的M文件,代码如下
function y=f(x);
y=x^3-x-1;
再编代码:
clear all;
resecm(‘f’,1,2,0.01)
得到结果:ans=1.3247
2.再建文件名为li6_4fun.m的M文件,代码如下
function y=li6_4fun(x);
y=x^3+2*x^2+10*x-20;
和dili6_4fun.m的M文件,代码如下
function y=dili6_4fun(x);
y=3*x^2+4*x+10;
再编代码:
得到结果:x=1.3688
若在语句中添加format long;语句,且精确到14位,则结果为
x=1.36880810782137
四、实验题目
1、用二分法求方程310x x --=在[]1,2内的近似值,要求误差不超过310-。

16、早在1225年,有人曾求解方程32
210200x x x ++-=(见前述题1)并给了高精度的实根* 1.368808107x =,试用牛顿法求得这个结果。

前述题:1、试取01x =,用迭代公式
1220210k k k x x x +=
++,0,1,2,...k = 求方程32210200x x x ++-=的根,要求准确到310-。

五、实验结果
六、总结
通过这次实验,我掌握了用Matlab软件实现求根的技巧,牛顿迭代法会比二分法更加精确。

此外,用format long语句会更加精确。

要注意符号不要缺,打代码过程一定要严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