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新闻客户端发展分析报告》完整版
友盟2015年Q2、Q3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趋势报告:用数据构建用户使用场景

报告要点:一、移动互联网行业生态-移动设备概况(1)活跃设备量10.8亿,增幅放缓截止至2015年第三季度,国内活跃设备数量已经达到10.8亿,与2014年第三季度相比增长20%,活跃设备增幅进一步放缓,移动用户群体趋于稳定;与此同时,新老设备的更迭周期正在不断缩短。
(2)Android活跃设备依旧占比较高,Winphone平台数量下降目前在国内的活跃设备中,Android设备依然是大多数移动用户的选择。
从Q2至Q3季度的数据来看,Android设备目前占有量依旧超过六成,小众的Win phone平台的占比以及绝对值均有所下降。
(3)移动设备网络连接:Wi-Fi仍是主要连接方式目前,移动设备连入互联网的主要方式仍依托于Wi-Fi网络,结合目前Wi-Fi新兴技术来看,各类围绕Wi-Fi而展开的服务尚有极大的拓展空间。
相比iOS设备,Android设备使用移动互联网的占比略高。
同时,通过Android设备使用移动网络的方式可以看出,4G网络的使用量正在逐渐增大。
(4)国内Android手机品牌竞争激烈与iOS设备的集中程度不同,Android设备品牌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态势,通过与去年同期对比我们了解到:国产品牌竞争激烈:在排名前十的Android品牌中,仅有三星一家外资品牌,其余均为国产品牌产品。
且与去年同期相比,华为,小米(红米),Vivo等大多数品牌市场占有率均有明显上升。
排名在前十名外的品牌中,国产品牌依旧占据相当大的比重,传统移动设备外资品牌如摩托罗拉、诺基亚、LG等品牌占比保持较低水平。
(5)Android应用运行分辨率环境随着大屏幕手机(5吋及以上)的用户不断增多,Android应用所在的分辨率环境也有了很大变化:720P依然是目前Android应用运行环境中占比最大的分辨率,占总活跃Android设备近30%。
同时,720P分辨率也是目前市面5吋以下屏幕的主要分辨率。
与大屏手机份额增长同步,1080P分辨率环境占比已有明显的增长趋势,预计未来会成为720P环境的替代环境。
201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数据来源:来自于权威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监测平台Trustdata
19
2,800 2,500 2,200 1,900 1,600 1,300 1,000
2015年陌陌DAU跌幅过半 年底呈现逐步企稳态势
17.6%
时长占比TOP20应用
8.5%
3.9% 3.5% 3.0% 1.9% 1.7% 1.7% 1.7% 1.7% 1.3% 0.9% 0.8% 0.7% 0.7% 0.6% 0.6% 0.5% 0.5% 0.5%
7.1%
6.9%
6.9%
6.8%
6.8%
月度覆盖率移动应用TOP21~40
6.4% 6.1% 5.7% 5.7% 5.6% 5.5%
数据来源:来自于权威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监测平台Trustdata
2015年移动互联网用户平均每日使用时长逐步降低 降幅近三成
乐视手机移动终端保有量占比
0.03%
2015年6月
0.07%
2015年7月
0.09%
2015年8月
0.15%
0.19%
0.29%
0.43%
2015年9月
2015年10月
2015年11月
2015年12月
数据来源:来自于权威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监测平台Trustdata
每人每日平均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时长(分钟)
272.0
264.3
261.9
260.1
253.4
2015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一资料.doc

2015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日发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第一章:调查介绍:一、调查方法(一)网民个人调查1.1调查总体中国有住宅固定电话(家庭电话、小灵通、宿舍电话)或者手机的6岁及以上常住居民。
◇样本规模用户调查总体样本30,000个,其中,住宅固定电话用户、手机用户各15,000个,样本覆盖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调查总体细分调查总体划分如下:子总体A:被住宅固话覆盖人群【包括:住宅固定电话覆盖的居民+小灵通用户+学生宿舍电话覆盖用户+其他宿舍电话覆盖用户】;子总体B:被手机覆盖人群;子总体C:手机和住宅固话共同覆盖人群【住宅固话覆盖人群和手机覆盖人群有重合,重合处为子总体C】,C=A∩B。
1.2抽样方式CNNIC针对子总体A、B、C进行调查,为最大限度地覆盖网民群体,采用双重抽样框方式进行调研。
采用的第一个抽样框是固定住宅电话名单,调查子总体A。
采用的第二个抽样框是移动电话名单,调查子总体B。
对于固定电话覆盖群体,采用分层二阶段抽样方式。
为保证所抽取的样本具有足够的代表性,将全国按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分为31层,各层独立抽取样本。
省内采取样本自加权的抽样方式。
各地市州(包括所辖区、县)样本量根据该城市固定住宅电话覆盖的6周岁以上人口数占全省总覆盖人口数的比例分配。
对于手机覆盖群体,抽样方式与固定电话群体类似,也将全国按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分为31层,各层独立抽取样本。
省内按照各地市居民人口所占比例分配样本,使省内样本分配符合自加权。
为了保证每个地市州内的住宅电话号码被抽中的机会近似相同,使住宅电话多的局号被抽中的机会多,同时也考虑到了访问实施工作的操作性,在各地市州内住宅电话号码的抽取按以下步骤进行:手机群体调研方式是,在每个地市州中,抽取全部手机局号;结合每个地市州的有效样本量,生成一定数量的四位随机数,与每个地市州的手机局号相结合,构成号码库(局号+4位随机数);对所生成的号码库进行随机排序;拨打访问随机排序后的号码库。
2015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分解

2015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CNNIC发布第37次2016年1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
《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半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
同时,移动互联网塑造了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互联网+”行动计划不断助力企业发展,互联网对于整体社会的影响已进入到新的阶段。
半数中国人接入互联网手机网民占比超九成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中国居民上网人数已过半。
其中,2015年新增网民3951万人,增长率为6.1%,较2014年提升1.1个百分点,网民规模增速有所提升。
《报告》同时显示,网民的上网设备正在向手机端集中,手机成为拉动网民规模增长的主要因素。
截至2015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有90.1%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
只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1.27亿人,占整体网民规模的18.5%。
“.CN”域名注册保有量居全球第一国际出口带宽创新高截至2015年12月,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N”总数为1636万,年增长为47.6%,占中国域名总数的52.8%,“.CN”域名已超过德国国家顶级域名“.DE”,成为全球注册保有量第一的国家和地区顶级域名(ccTLD)。
同时,为满足活跃的国际互联网交流需求,2015年年度国际出口带宽创新高。
截至2015年12月,中国国际出口带宽为5,392,116 Mbps,年增长30.9%,标志着中国国际通信网络能力的显著提升。
无线Wi-Fi普及迅速移动互联网更贴近生活随着政府和企业大力开展“智慧城市”与“无线城市”建设,公共区域无线网络迅速普及。
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带动家庭无线网络使用,网民通过Wi-Fi无线网络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1.8%,较2015年6月增长了8.6个百分点。
2015年中国手机APP市场研究报告

2015年中国手机APP市场研究报告截止2015Q2,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6.57亿人,智能手机用户规模为6.01亿人,庞大的用户基础推动了中国手机APP的快速发展。
APP承载了各种便捷的移动服务,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第三方应用商店成为手机应用的主流下载渠道近58.7%的中国手机网民以第三方手机应用商店为主要应用下载渠道,另外,有22.3%的手机网民使用的是终端厂商预装应用商店。
在三大系统运营商应用商店应用数量上,以iOS系统为主的App Store应用商店,其应用数量已达到121万;以Android系统为主的Google Play应用商店,其应用数量超过App Store,达到143万; Windows Phone的应用数量最少,只有30万,但其应用数量增速较快。
2015Q2中国第三方手机应用商店活跃用户规模达4.28亿,环比增长1.9%。
在中国手机应用商店用户活跃度方面,360手机助手在用户活跃度中位列首位,用户活跃度达到41.8%;腾讯应用宝和百度手机助手活跃度紧随其后。
在选择应用商店时,中国手机网民首要考虑的因素是应用商店的知名度,占比68.6%;另外,应用齐全,选择面广以及用户信息安全性高也是手机网民考虑的两大因素,占比分别为61.8%和39.2%。
即时通讯与社交应用最受欢迎,摄影摄像应用用户满意度最高在各类型手机应用的受欢迎程度方面中,中国手机网民更热衷使用即时通讯与社交应用;其次是新闻资讯等信息获取类工具。
在用户满意度方面,摄影摄像类应用用户的满意度第一,为8.5;其次,生活类、新闻类、阅读类的满意度分别为8.3、7.9、7.8。
摄影摄像类应用如美图秀秀等比较符合用户心理,满意度相对最高;而社交类应用频繁进行版本更新后,导致应用不稳定,用户体验并没有更好,满意度不高;影音类应用由于缓冲时间长,容易误触广告并自动下载等问题,满意度相对最低。
在对中国手机网民更新手机应用的原因分析中,希望体验新功能是中国手机网民更新应用的首要原因,占比40.4%;后台自动更新、强迫症主动更新、推送更新分别占比24.0%、15.2%和11.4%。
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数据盘点专题研究报告2015年第3季度

本产品保密并受到版权法保护Confidential and Protected by Copyright Laws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数据盘点专题研究报告2015年第3季度流量资费持续下降以及4G 用户爆发式增长带动移动互联网用户数提升,市场规模稳步增长7.1 7.3 7.4 7.4 7.8 2.2%3.4%1.6%0.2% 4.8%0%1%2%3%4%5%1234567892014Q32014Q42015Q12015Q22015Q3用户规模(亿 人)增长率© Analysys 易观智库 2014Q3-2015Q3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用户规模3,655.1 4,740.3 5,249.9 6,619.4 8,168.1 30.6%29.7%10.7%26.1%23.4%0%5%10%15%20%25%30%35%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2014Q32014Q42015Q12015Q22015Q3市场规模(亿元 人民币)增长率© Analysys 易观智库2014Q3-2015Q3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移动生活服务市场份额持续提升2015年第3季度,移动生活服务市场份额持续扩大,本季度超过20%,达20.5%,旅游、团购和出行领域是增长的主要来源。
Analysys 易观智库分析认为,移动旅游用户使用移动设备即时决策成为常态,在线预定渠道已形成移动端为主、PC 端为辅的格局,同时在线旅游厂商在目的地市场大力开拓本地玩乐产品,提升目的地产品互联网化水平,进一步加强用户移动端使用习惯。
团购市场回归理性竞争,团购用户移动端流量快速提升,移动团购贡献率约达九成。
移动出行市场的增长主要来自于移动出行企业在其它业务线上的拓展,以及原有业务线在用户培养上取得一定成绩。
15.1%12.3%10.8%10.0%9.9%63.9%68.1%67.9%64.8% 64.2%3.7%3.3%2.8%3.3%3.1%2.8% 2.7%3.0% 2.5% 2.3% 14.5%13.6% 15.5% 19.4% 20.5% 0%20%40%60%80%100%2014Q32014Q42015Q12015Q22015Q3流量费移动购物移动营销移动娱乐移动生活服务© Analysys 易观智库2014Q3-2015Q3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结构移动网购占比首超50%,将加速电商广告移动化2,335.83,227.03,566.84,289.95,243.039.0%38.2%10.5%20.3%22.2%0%5%10%15%20%25%30%35%40%45%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2014Q32014Q42015Q12015Q22015Q3交易规模(亿元 人民币)增长率© Analysys 易观智库2014Q3-2015Q3中国移动网购市场交易规模数据说明:基于自主研发的数据监测产品,并根据厂商财报对历史数据进行矫正。
TalkingData-2015移动互联网行业趋势盘点(2015-9)

TalkingData移动数据研究中心中国移动互联网产品发展指数中心12亿背后:移动纵深发展,生活需求走上风口2015移动互联网行业趋势盘点China MobileInternet Development Index2015年9月l 移动终端用户日渐饱和,设备规模增速有所放缓2014Q4-2015Q3 中国移动智能终端设备规模设备规模增速(%)移动智能终端设备规模(亿台)移动智能终端规模12.4亿台截止2015年Q2,我国移动智能终端用户规模达11.8亿台,较2014年Q4增长1.2亿台;预计2015年Q3,我国移动智能终端设备规模将达12.4亿台,但整体增速有所放缓。
l 90后以及00后青年的主力地位凸显,是移动互联网主要新生力量00后+90后80后70后60后60后以上移动网民年龄结构2014年12月2015年7月00后、90后用户占比提升截止2015年7月,我国移动智能终端用户中,25岁及以下用户的比例达36.6%,较去年12月有小幅提升,年轻移动网民的主力地位日益凸显。
l 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用户规模增速也最快一线城市用户规模增长稳定,2015年7月与1月相比,增速为35.1%;二线城市用户增长33.2%,增速不及一线及三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用户规模增速最快,达41.5%,高于一线与二线城市。
各级城市用户规模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35.1%一线城市33.2%二线城市41.5%三线及以下城市l 移动设备的品牌集中度下降,国产品牌持续发力Top4品牌占比2015年7月,移动端用户使用的Top4设备品牌的合计份额占整体设备的61.5%,品牌集中度较2015年1月的64.3%有所下降。
其中,苹果设备份额较1月下降5.8%,三星设备份额增长1.4%,小米品牌份额稳定,华为的品牌份额增长1.5%。
移动智能设备品牌占比2015年1月2015年7月苹果三星小米华为其他61.5%T op4品牌占比趋势苹果三星小米华为l Apple Watch,国内设备保有量突破100万Apple W atch 国内设备保有量规模及增速Apple W atch 各类型TOP应用覆盖率社交70.0%28.5%影音14.6% 3.4%金融14.2% 3.7%运动餐饮2.6%3.1%l WIFI仍为移动端主流联网形式,4G的普及率快速提升用户网络环境分布+5.8%4G用户增长迅速,占比由2015年1月的5.2%增长至11.0%;2G3G4GWIFI54.9%WIFI仍是移动端用户最主要的联网方式,占比达54.9%,但比例有小幅下降;l 一线城市用户最活跃,三线及以下城市用户的移动端使用习惯仍在培养过程中各级城市用户平均安装与打开应用款数•一线城市用户每台设备平均安装与打开的应用款数均为各级城市最高;三线及以下城市用户平均安装和打开的应用款数均低于一线、二线城市用户,其移动端的使用习惯仍在培养的过程中。
至 中国移动互联网新闻客户端发展分析报告

2015年1月至10月中国移动互联网新闻客户端发展分析报告Trustdata2015年12月本报告为TrustData制作,报告中所有的文字、图片、表格均受到中国法律知识产权相关条例的版权保护。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使用本报告中的信息用于其它商业目的。
• 研究对象: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 数据来源: TrustData自建的日活跃用户超过3000万(月活跃用户超过1.3亿)的样本集• 统计周期: 2015年1月至10月指标说明:n DAU---日活跃用户量n MAU---月活跃用户量n 月度覆盖率---应用的月活跃用户量占月度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的比例n 日覆盖率---应用的日活跃用户量占日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的比例n 使用时长占比---月度应用使用时长占全网移动应用使用时长的比例2015年新闻类应用的用户规模上升约四成新闻行业DAU覆盖率17%14%11%8%• 这里的新闻类应用包括所有的独立新闻客户端。
微信、微博及浏览器的新闻流量不在统计范围内。
.逾九成用户每日仅打开一款新闻客户端两款应用一款应用两款以上新闻用户每日打开新闻客户端的数量分布一线和二线城市贡献逾六成新闻用户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新闻用户地域分布数据来源:来自于权威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监测平台Trustdata北京、广州及成都位列新闻用户城市分布TOP3新闻用户城市分布TOP20 5.22%4.72%3.97%3.49% 3.48%2.94%2.53% 2.50% 2.45% 2.27% 2.26%1.82% 1.56% 1.56% 1.53% 1.49%1.28% 1.25% 1.23% 1.22%数据来源:来自于权威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监测平台Trustdata腾讯新闻和今日头条构成新闻客户端第一阵营网易新闻、搜狐新闻排名紧随其后13.97%新闻类应用月度覆盖率TOP206.77%2.27% 1.81%1.52% 1.16% 0.86%0.34% 0.30% 0.30% 0.29% 0.29% 0.22% 0.19% 0.17% 0.17% 0.15% 0.14% 0.09% 0.08%2015年,老牌新闻客户端网易新闻表现平平腾讯新闻略有涨幅,今日头条大涨约一倍DAU覆盖率变化趋势8%6%腾讯新闻4%今日头条网易新闻2%0%今日头条、腾讯新闻的月度使用时长高居榜首是第三到第二十名总和的3倍之多0.750%0.618%月度使用时长占比TOP200.148%0.089% 0.082% 0.063%0.011% 0.009% 0.007% 0.006% 0.009% 0.004% 0.004% 0.004% 0.003% 0.003% 0.002% 0.002% 0.002% 0.002%数据来源:来自于权威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监测平台Trustdata腾讯新闻及今日头条的新用户月度留存天数分别为6.1天和5.3天远高于网易新闻和搜狐新闻月度留存天数6.1 65.342.72.0 2腾讯新闻今日头条网易新闻搜狐新闻• 这里的月度留存天数指新用户在之后30里重复访问的天数数据来源:来自于权威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监测平台Trustdata借助微信及QQ强大的拉动能力,腾讯新闻的新用户流失率明显优于今日头条今日头条新用户转化为忠实用户的比例是腾讯新闻的2.25倍月度留存率39.86%19.40%31.50%1~539.42%9.75%6~1019.93%9.84%11~2017.24%今日头条9.05% 腾讯新闻21~304.01%• 这里的月度留存率指新增用户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重复使用不同天数的概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1月至10月
中国移动互联网新闻客户端发展分析报告(Trustdata 2015年12月)
2015年新闻类应用的用户规模上升约四成
逾九成用户每日仅打开一款新闻客户端,新闻用户每日打开新闻客户端的数量分
布
一线和二线城市贡献逾六成新闻用户,新闻用户地域分布
北京、广州及成都位列新闻用户城市分布TOP3
腾讯新闻和今日头条构成新闻客户端第一阵营,网易新闻、搜狐新闻排名紧随其
后
2015年,老牌新闻客户端网易新闻表现平平,腾讯新闻略有涨幅,今日头条大
涨约一倍
今日头条、腾讯新闻的月度使用时长高居榜首,是第三到第二十名总和的3倍之
多
腾讯新闻及今日头条的新用户月度留存天数分别为6.1天和5.3天
远高于网易新闻和搜狐新闻
借助微信及QQ强大的拉动能力,腾讯新闻的新用户流失率明显优于今日头条今日头条新用户转化为忠实用户的比例是腾讯新闻的2.25倍
这里的月度留存率指新增用户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重复使用不同天数的概率。
0指未重复使用,即新用户流失;1~5指重复使用天数为1天至5天。
其他以此类推。
新用户在之后30天内重复使用21~30天的可认为成为忠实用户。
网易新闻及搜狐新闻的新用户流失率均超过五成
相较腾讯新闻及今日头条存在明显差距
这里的月度留存率指新增用户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重复使用不同天数的概率。
0指未重复使用,即新用户流失;1~5指重复使用天数为1天至5天。
其他以此类推。
今日头条用户平均每日打开时长超过40分钟,高于其他新闻客户端约60% 基于机器学习的个性化内容投放受到用户的青睐
今日头条DAU已达腾讯新闻的六成半,平均每日使用时长是后者的两倍
今日头条用户平均每日打开4.62次,领先排名第二的网易新闻近两成
腾讯新闻的微信传播能力远高于今日头条超过后者3倍
相较于腾讯新闻,今日头条的用户使用高峰非常明确,分别是上午8点、中午
12点和晚上21点
腾讯新闻的年轻女性用户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新闻客户端为全网的1.15倍
这里的用户占比指使用特定应用的用户同一天还打开了某类应用的比例。
如,腾讯新闻的用户中,同一天打开了美颜/美拍类应用的比例,美颜美拍类应用的用户可认为是年轻女性。
腾讯新闻用户使用视频的比例高于其他新闻客户端及全网用户
这里的用户占比指使用特定应用的用户同一天还打开了某类应用的比例。
如,腾讯新闻的用户中,同一天还打开了视频类应用的比例。
今日头条汽车用户的比例领跑新闻客户端为全网的2.5倍
网易新闻及搜狐新闻用户每日打开股票理财类应用的比例高于其他新闻客户端
网易新闻及今日头条用户使用旅游类应用的比例领跑新闻客户端
网易新闻、今日头条、搜狐新闻、腾讯新闻用户每日打开银行类应用的比例均高
于全网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