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移动原理
化学平衡和平衡移动原理

平衡状态
1
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的正 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 度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2
在平衡状态下,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但 不为零。此时,反应并未停止,而是以一定的速 度在动态平衡中持续进行。
通过检测环境中各种物质的化学平衡状态,可以评估环境质量,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化学平衡与生命过程
生物代谢
酶促反应
药物作用机制
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涉及许多 化学平衡,这些平衡的维持对 于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 重要。例如,酸碱平衡、离子 平衡等对于维持生物体内环境 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酶促反应是生物体内化学反应 的重要部分,这些反应通常在 化学平衡状态下进行。通过研 究酶促反应的化学平衡,有助 于了解生物体的代谢过程和生 理功能。
02
平衡移动原理
勒夏特列原理
当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时,平衡将向 着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具体来说,如果改变温度、压力或浓 度等条件,平衡将向着使这些条件恢 复原状的方向移动。
平衡移动的方向
如果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将向着减少反应物浓度的方向 移动,即正向移动。
如果增加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将向着减少生成物浓度的方向 移动,即逆向移动。
化学平衡和平衡 移动原理
目录
• 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 • 平衡移动原理 •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 化学平衡的应用 • 化学平衡的实验研究
01
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
平衡常数
平衡常数是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 值。它反映了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的限度。
平衡移动原理

条件变化 增大c(A) 增大c(C) 反应特征
p C (g) +q D (g) △H=+Q kJ· -1 mol
化学反应速率
υ正
加快 加快 减慢 减慢 加快 加快
υ逆
加快 加快 减慢 减慢 加快 加快
υ正与υ逆的关 系
υ正 > υ逆 υ正 < υ逆 υ正 < υ逆 υ正 > υ逆 υ正 > υ逆 υ正 = υ逆 υ正 < υ逆
2.从正、逆反应速度是否相等判断:
过 程 分 析
化学平衡 状 态 υ正=υ逆
结 果 原 因
υ正≠υ逆
方 向 向右移动 不 移 动 向左移动
υ正>υ逆
外界条件改变 引起速率变化
υ正=υ逆
υ正<υ逆
平衡移动原理(只改变一个条件) 结果分析
3.从浓度商和平衡常数分析:
对于一个一般的可逆反应:mA + nB pC + qD, P q 在平衡状态时,平衡常数 c (C ) c ( D )
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 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⑴只有压强的变化引起反应物质的浓度变化时,化学 平衡才有可能移动; ⑵平衡移动过程中速率的变化情况(结合平衡移动方 向分析) ⑶对于某些物质,压强的变化可能改变其聚集状态;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注意] ①对于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相等的反应,改变压强对 平衡无影响; 例:对如下平衡 A(气) + B (气) 2C (气) + D (固)
2SO2(g)+O2(g) 2SO3(g) 达到平衡后改变下述条件,SO3气体平衡浓度不改变 的是( ) B
A、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 mol SO2(g)
化学平衡移动

(改变温度,同时增大或减小V正 、V逆)
催化剂:
同等程度改变速率,但是仍然V正 影响不移动
=
V逆,平衡无
(1)对平衡 N2+3H2 容下加入氮气,平衡向
2NH3, △H<0 ,如果在恒温恒 正反应方向 移动。
如果在恒温恒容下加入氨气呢? 逆反应方向
加入氩气又怎么样呢? 平衡不移动
练习与实践
4.已知化学反应2A(?)+B(g) 2C(?) 达到平衡,当增大压强时,平衡向逆反 应方向移动,则 (D )
A.A是气体,C是固体 B.A、C均为气体 C.A、C均为固体 D.A是固体,C是气体
7.密闭容器中mA(g)+nB(g) 而变化的曲线如下图。则: 增大 (1)增大压强,A的转化率 ____ 平衡向 正反应方向 移动,
v正 v逆
v v逆 v正
t1 t2 t
t t1 t2 •若对一正反应吸热的可逆反应平衡后降低温度, 画出平衡移动过程中的 v - t 图。
速度-时间图: •对于mA(g)+nB(g) pC(g)+qD(g),改变压强时 有如下图变化,则压强变化是 增大 (增大或 减小),平衡向 逆 反应方向移动,m+n < p+q (>、<、=) 。
v
v逆
v正
v v逆 v正
t t t1 t2 t1 t2 •若对以上反应已知m+n>p+q,平衡后降低压强 时,画出相关的 v – t 图。
速度-时间图: •对于反应A(g)+3B(g) 2C(g)+D(g)(正反应放热) 有如下图所示的变化,请分析引起平衡移动的 因素可能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v v逆 v正
高中化学——勒夏特列原理定义及相关知识点练习

勒夏特列原理:定义: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勒夏特列原理又叫平衡移动原理。
注意事项:(1)平衡向“减弱”外界条件变化的方向移动,但不能“抵消”外界条件的变化。
(2)增大并不意味着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只有V正>V逆时才可以肯定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3)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并不一定提高,生成物的体积分数也并不一定增大(因为反应物或反应混合物的总量增大了),增大一种反应物的浓度会提高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
(4)存在平衡且平衡发生移动时才能应用平衡移动原理。
习题:1.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硫酸工业中,增大O2的浓度有利于提高SO2的转化率B.对2HIH2+I2平衡体系增加压强使颜色变深C.开启啤酒瓶后,瓶中立刻泛起大量泡沫D.滴有酚酞的氨水溶液,适当加热溶液(氨气不挥发)后颜色变深2.下列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Fe(SCN)3溶液中加入固体KSCN后颜色变深B.棕红色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C.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应,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E.合成氨工业中通入过量氮气可提高H2转化率3.下列事实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①氯化铁溶液加热蒸干最终得不到氯化铁固体②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③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④常温下,将1mL pH=3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至l00mL,测得其pH<5⑤钠与氯化钾共融制备钾Na(l)+KCl(l)=熔融K(g)+NaCl(l)4.下列事实中能应用勒沙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A.往硫化氢水溶液中加碱有利于S2-的增加B.加入催化剂有利于氨氧化的反应C.高压不利于合成氨的反应D.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1.解析:A、硫酸工业中,增大O2的浓度平衡向生成三氧化硫的反应进行,因此有利于提高SO2的转化率,适用于勒夏特列原理;B、对2HIH2+I2平衡体系增加压强,反应速率加快,但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因此平衡不移动。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2.0 9.2 16.4 35.5 53.6 69.4
结果:增大压强,NH3含量增加,平衡向右移动
6000C, 反应2SO3(g)
2SO2(g)+O2(g)的实
验数据
压强 / MPa
0.1
0.5
1.0
10
SO3的分解率/﹪
26.3
14.2
10.5
4.6
结果:增大压强,SO3含量增加,平衡向左移动
v N2 + 3H2
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 合成氨反应
四. 对2HI(g)
B
H2(g)+I2(g)平衡体
系, 增大
平衡体系的压强可使颜色变 深
例:对于反应2A+B
2C,在反应过程中
C的百分含量随温度变化如图,则
C%
a
b
0
T0
T
(1)T0对应的V正与V逆的关系是 相等
。
(2)正反应为 放 热反应。
(3)a、b两点正反应速率的关系是b>a 。
改变反应条件时平衡移动的方向
改变反应条件
平 衡移 动
平衡移动结果
增大反应物浓度
①
减小反应物浓度
正向移动 逆向移动
反应物浓度减少 反应物浓度增大
增大压强
②
减小压强
向气体体积缩小 的方向移动
向气体体积增 大的方向移动
压强减小 压强增大
③ 升高温度 降低温度
向吸热方向移动 温度降低 向放热方向移动 温度升高
对平衡体系中的固态和 纯液态物质,其浓度可 看作一个定值,增加或 减小固态或液态纯净物 的量并不影响V正、V逆 的大小,所以化学平衡 不移动。
工业上往往根据上述原 理,通过适当增加相对 廉价的反应物或及时分 离出生成物的方法提高 产量、降低成本。例如, 在硫酸工业中常通入过 量的空气使二氧化硫充 分氧化,以得到更多的 三氧化硫。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提醒:若没有特殊说明,压强的改变就默认为改变容器容积的方 法来实现,如增大压强,就默认为压缩气体体积使压强增大。
(1)前提条件: 反应体系中有气体参加且反应 。
(2)结论: (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 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速率减小
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
到平衡的时间
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
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
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2、某一可逆反应,A+B
C,在一定
条件下达平衡,C的含量与时间,温度关系如
图所示,则:
(1):T1__>_T2
(2):正反应为__放_热反应
C%
T2 T1
t1
t2
t
在高温下,反应 2HBr(g) H2(g) + Br2(g)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要使混合气体颜色加 深,可采取的方法是
A、减小压强
B、缩小体积 C、升高温度 D、增大H2浓度
( BC )
4 、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使用催化剂
V正、V逆都增大,且增大的幅度相等 平衡不移动(但到达平衡时间缩短)
4.恒温下, 反应aX(g) bY(g) +cZ(g)达到平 衡后, 把容器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且达到
新平衡时, X的物质的量浓度由0.1mol/L增
大到0.19mol/L,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b+c B. a<b+c
A
C. a=b+c D. a=b=c
3、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Co(H2O)62++4Cl-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及图像分析_图文

D.达到平衡后,增加A的质量有利于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 移动
真题集训把脉高考
题组1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B
2.(2011·高考海南卷)氯气在298 K、100 kPa时,在1 L水中可 溶解0.09 mol,实验测得溶于水的Cl2约有三分之一与水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估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式计算); (3)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将向________ 移动; (4)如果增大氯气的压强,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将________(填 “增大”、“减小”或“不变”),平衡将向________移动。
A
B
3.可逆反应mA(s)+nB(g)
eC(g)+fD(g),反应过程中保持
其他条件不变,C的体积分数在温度(T)和压强(P)的条件下
随时间(t)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达到平衡后,若使用催化剂,C的体积分数将增大
B.达到平衡后,若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化学方程式中n>e+f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及图像分析_图文.ppt
教材回顾夯实双基
构建双基
反应方向
正
体积缩小 体积扩大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减弱
体验高考
B
思考感悟 某一可逆反应,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若化学反应速率改 变了,平衡一定发生移动吗?相反,若平衡发生移动了,化学 反应速率一定改变吗? 【提示】 化学平衡移动的本质是由v(正)=v(逆)改变为v(正) ≠v(逆),此时平衡就会发生移动。因此速率改变,平衡不一定 移动,如加催化剂会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对于反应 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可逆反应,改变压强会同等程度改变正 逆反应速率等,这些条件的改变只能改变反应速率大小,但不 能使平衡发生移动;相反,平衡移动,说明反应速率一定改变了。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总结

化学均衡系列问题化学均衡挪动影响条件(一)在反响速率(v)-时间( t )图象中,在保持均衡的某时辰t1改变某一条件前后,V 正、 V 逆的变化有两种:V 正、 V 逆同时突变——温度、压强、催化剂的影响V 正、 V 逆之一渐变——一种成分浓度的改变对于可逆反响: mA(g) + nB(g)pc(g) + qD(g) + (正反响放热 )反响条件条件改变v 正v 逆v 正与 v 逆关系增大反响物浓度加速不变v 正> v 逆减小反响物浓度减慢不变v 正< v 逆浓度增大生成物浓度不变加速v 正< v 逆减小生成物浓度不变减慢v 正> v 逆m+n> p+q加速加速v 正> v 逆m+n< p+q加压加速加速v 正< v 逆压m+n= p+q加速加速v 正= v 逆m+n> p+q减慢减慢v 正< v 逆强m+n< p+q减压减慢减慢v 正> v 逆m+n= p+q减慢减慢v 正= v 逆升温加速加速v 正< v 逆温度降温减慢减慢v 正> v 逆催化剂加速加速加速v 正= v 逆均衡移图示动方向选项正反响方向B 逆反响方向C 逆反响方向B 正反响方向C正反响方向A逆反响方向A 不挪动E 逆反响方向D 正反响方向D 不挪动F逆反响方向A 正反响方向D不挪动E【总结】增大反响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化学均衡向正反响方向挪动;减小反响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化学均衡向逆反响方向挪动。
增大压强,化学均衡向系数减小的方向挪动;减小压强,均衡会向系数增大的方向挪动。
高升温度,均衡向着吸热反响的方向挪动;降低温度,均衡向放热反响的方向挪动。
催化剂不改变均衡挪动(二)勒夏特列原理(均衡挪动原理 )假如改变影响均衡的一个条件,均衡就会向着减弱这类改变的方向挪动。
详细地说就是:增大浓度,均衡就会向着浓度减小的方向挪动;减小浓度,均衡就会向着浓度增大的方向挪动。
增大压强,均衡就会向着压强减小的方向挪动;减小压强,均衡就会向着压强增大的方向挪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标展示,有的放矢
近几年江苏及全国高考试卷考查情况分析:
特别 注意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因素(如浓度、压强或温
度),平衡就向着能够减减弱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不是抵消!!!
触摸高考,模拟训练
练习7、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____B____。
A.氨水应密封保存存放置于低温处
B.在FeCl2的溶液中加入铁粉以防止氧化 C.生成HNO3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NO2的转化率 D.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Cl2
3、12年江苏·10题:C.N2(g)+3H2(g)
2NH3(g) △H<0,其他
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H2)和氢气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
4、16年江苏·16题:一定温度下,在3个体积均为1.0 L的恒容密闭容
器中反应 2H2(g)+CO(g) 的是
CH3OH(g)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
A .该反应的正反应放热 B.达到平衡时,容器Ⅰ中反应物转化率比容器Ⅱ中的大
⑶浓度的改变不一定会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例:对气体分子数不变的
反应,同等程度地增大或减小各物质的浓度,化学平衡不移动。
⑷反应物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时,增加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反
应方向移动,该物质的转化率降低,其它反应物的转化率升高。
基知考问、网终构建
二.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
问题4:如何画速率-时间关系图?
升高温度 ③ 降低温度
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
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注意: ①影响平衡的因素:浓度、压强、温度三种; ②原理适用范围:只适用于一项条件发生变化 的情况(即温度或压强或一种物质的浓度),当 多项条件同时发生变化时,情况比较复杂; ③平衡移动的结果:只能减弱(不可能抵消) 外界条件的变化。 ④平衡移动:是一个“平衡状态→不平衡状态 →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一定条件下的平衡 体系,条件改变后,可能发生平衡移动。
基知考问、网终构建
三. 平衡移动原理
改变反应条件
平衡移动
增大反应物浓度 向减少反应物的浓度方向移动
减小反应物浓度 向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方向移动 ① 增大生成物浓度 向减少生成物的浓度方向移动
减小生成物浓度 向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方向移动
增大压强 ②
减小压强
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 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问题4:改变压强,平衡是不是一定移动?举例说明
2.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会 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化学平衡 向着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a A(g) b B(g) cb(B)
K= ca(A)
(1)若a>b,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 (2)若a<b,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 (3)若a=b,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
触摸高考,模拟训练
练习3、试结合下列速率—时间关系图对如下反应进行分析:
aA(g)+bB(g)
cC(g)
增大压强 a+b>c 减小压强
增大压强 a+b<c
减小压强
触摸高考,模拟训练
练习4、对已达化学平衡的反应 2X(g)+Y(g) 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
2Z(g)减
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 应方向移动
4、16年全国Ⅲ·27题:采用NaClO2溶液作为吸收剂可同时对烟气进行 脱硫、脱硝,在鼓泡反应器中通入含有SO2和NOx的烟气,反应温度为 323 K,NaClO2溶液浓度为5×10−3mol·L−1 。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 离子浓度的分析结果如下表
精益求精、知能升华
C.甲降低温度,乙不变
D.甲增加0.1 mol H2,乙增加0.1 mol I2
触摸高考,探明方向
近几年高考相关选项正误判断:
1、12年江苏·10题:C.N2(g)+3H2(g)
2NH3(g) △H<0,其他
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H2)和氢气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
2、16年江苏·16题:一定温度下,在3个体积均为1.0 L的恒容密闭容
【注意】①所有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因些改变温度一定会 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②对于放热反应,达到平衡后,某一时刻给体系升温,正、逆反应的 速率都增大,但是正反应速率增大的倍数小于 逆反应速率增大的倍数。 ③对于吸热反应,达到平衡后,某一时刻给体系升温,正、逆反应的 速率都增大,但是正反应速率增大的倍数 大于逆反应速率增大的倍数。
旧平衡 条件改变
v正≠v逆 一段时间后
2)移动方向:
①若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若V正<V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③若V正=V逆, 平衡不移动。
新平衡
3)移动标志: 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发生改变。
触摸高考,模拟训练
练习1、学案P103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CO2(g)+C(s)
增 V(molL-1S-1)
大
V,正
反
应 V正 物 浓 度 V逆
0
V正= V逆
V’逆
平衡状态Ⅰ
t1
t2
t3
V”正 = V”逆 平衡状态Ⅱ
t(s)
触摸高考,模拟训练
练习2、试画出符合下列要求的速率—时间关系图:
增大反应物浓度
增大生成物浓度
减小反应物浓度
减小生成物浓度
基知考问、网终构建
二.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
器中反应 2H2(g)+CO(g) 的是
CH3OH(g)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
A .该反应的正反应放热 B.达到平衡时,容器Ⅰ中反应物转化率比容器Ⅱ中的大
触摸高考,探明方向
近几年高考相关空白填充:
3、16年上海·29题:目前国际空间站处理CO2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将CO2 还原,所涉及的反应方程式为: 已知H2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若温度从300℃升至400℃, 重新达到平衡,判断下列表格中各物理量的变化。(选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基知考问、网终构建
二.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 [深度思考]已知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N2(g)+3H2(g)
2NH3(g) ΔH=-92.4 kJ·mol-1,在反应过程中,反应速率的 变化如图所示,请根据速率的变化回答采取的措施。
t1_________;t2________;t3________;t4_________。
分析:t时刻,一定条件下 该反应已达平衡 此时增大压强一倍 体积减小为一半 c(B)、c(A)增大一倍 若a>b,此时浓度商Qc减小 Qc<Kc(该条件下) 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即平衡向系数减小方向移动
基知考问、网终构建
二.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 问题4:改变压强,平衡是不是一定移动?举例说明
2CO(g)。
(1)在单位时间内消耗了1 mol CO2(g),同时又 消耗了2 mol CO(g),则v(正)__=____v(逆),反 应处于__平__衡____状态。
(2)若向该容器中再充入1 mol CO2(g), 则v′(正) >v′(逆),化学平衡向 正方移向动;
(3)若向该容器中增加C(s),则 v′(正)_____=_v′(逆),化学平衡_____不移动。
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 方向移动
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基知考问、网终构建
二.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 问题5:改变温度,平衡是不是一定移动?举例说明
3.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升高温度,会使化学平衡向着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
Fe(SCN)3+3KCl,改变下列条件平
衡⑴如影何响移化动学:平衡移动的是浓度,而不是质量、物质的量或体积;故增
(减1固)体加或入纯F液eC体l3粉的末量,化向学右平移衡动不移动。 (⑵2对)于加溶入液Na中O进H固行体的离向子左反移应动,改变不参加反应的离子浓度,化学平
(衡3一)般加不入移K动Cl;固体 不移动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
1
目标展示,有的放矢
近几年江苏及全国高考试卷考查情况分析:
1、16年上海·29题:目前国际空间站处理CO2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将CO2 还原,所涉及的反应方程式为: 已知H2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若温度从300℃升至400℃, 重新达到平衡,判断下列表格中各物理量的变化。(选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4.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化学反应的速 率,故化学平衡不移动,但是可以改变达到化学平衡的时间。
触摸高考,模拟训练
练习5、学案P103下列改变一定可以判断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___B_____。 A.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浓度发生改变 B.反应物的转化率发生改变 C.正、逆反应速率发生改变 D.平衡体系中气体混合物的密度发生改变 练习6、学案P103将浓度、压强、温度等条件的改变等某可逆反 应平衡状态的影响填入下表:
练习8、已知:H2(g)+I2(g)
2HI(g);△H < 0。有相同容积的
定容密闭容器甲和乙,甲中加入H2和I2各0.1 mol,乙中加入HI
0.2 mol,相同温度下分别达到平衡。欲使甲中HI的平衡浓度大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