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及其

合集下载

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

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

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化学反应是物质转化过程中的基本现象,而反应速率则是描述反应进行快慢的指标。

化学平衡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达到一定比例的状态。

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它们相互影响并决定着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

一、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物增加的量。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速率的变化会导致化学平衡的移动。

根据Le Chatelier原理,当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如果外界条件发生变化,系统会倾向于通过改变反应速率来重新达到平衡。

例如,对于一个可逆反应A ⇌ B,如果增加了反应物A的浓度,反应速率会增加,系统会倾向于向生成物B的方向移动,以消耗过量的A,重新达到平衡。

相反,如果减少了反应物A的浓度,反应速率会减小,系统会倾向于向反应物A的方向移动,以增加A的浓度达到平衡。

二、化学平衡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化学平衡状态下,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保持稳定,反应速率为零。

但是,当系统处于非平衡状态时,平衡的位置会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

根据速率方程式,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

因此,在化学平衡附近,反应速率较慢,因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相对较低。

而当反应物浓度发生变化,使得系统偏离平衡时,反应速率会增加,以迅速恢复平衡状态。

三、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的调控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的调控对于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工业生产中,通过调节反应条件和添加催化剂等手段,可以控制反应速率和平衡位置,以实现高效率的生产。

1. 温度的调控:温度是影响反应速率和平衡位置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提高温度会加快反应速率,但对于可逆反应来说,温度的升高也会导致平衡位置向生成物方向移动。

因此,在工业生产中,需要根据具体反应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温度条件。

2. 压力的调控:对于气相反应来说,压力的变化会对反应速率和平衡位置产生影响。

增加压力会增加气相反应的反应速率,但对于可逆反应来说,也会使平衡位置向生成物方向移动。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知识归纳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知识归纳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知识体系一、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速率(v)⑴定义:用来衡量化学反应的快慢,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⑵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反应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⑶计算公式:v=Δc/Δt(υ:平均速率,Δc:浓度变化,Δt:时间)单位:mol/(L·s)说明:①反应速率为正值,是反应某一段时间间隔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②要防止错误地用单位时间内物质的物质的量或质量的变化来计算化学反应速率。

③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起始浓度、反应一定时间后的浓度和浓度的变化三个量中,只有浓度的变化一定符合它们在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系数关系。

④同一个化学反应的速率,可选用其中任何一种物质来表示,其数值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但都是该反应的速率,且各物质表示的速率比等于它们在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系数比。

例如反应aA + bB →gG + hH,V(A)∶V(B)∶V(C)∶V(D)= a∶b∶g∶h因此,只要已知一种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就可以求出其它物体表示的反应速率。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①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取决于反应物的结构和性质。

例如将表面积大小相同的镁片和铁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里,可以观察到镁跟盐酸反应的速率比铁跟盐酸反应的速率快,这是由于镁的还原性比铁的还原性强缘故。

②同一个化学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速率不同。

影响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Ⅰ浓度: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反应的速率;减少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减小反应的速率。

注:对于固体和纯液体物质,它们的“浓度”可视为常数。

因此上述“反应物”系指气体物质或溶液。

Ⅱ压强: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气体体积缩小,使反应物的浓度增大),可以增大反应的速率;减小压强(气体体积增大,使反应物的浓度减小),可以减小反应的速率。

注:对于无气体(只有固体、液体或溶液)物质的化学反应,压强与其反应速率无关。

化学平衡的控制和反应速率的测定原理

化学平衡的控制和反应速率的测定原理

反应速率与浓度的 关系:反应速率随 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但当浓度增加到一 定程度后,反应速 率将不再增加。
反应速率与浓度 的关系:反应速 率与浓度的变化 成正比,即反应 速率与浓度的对 数成正比。
反应速率与浓度 的关系:反应速 率与浓度的平方 成正比,即反应 速率与浓度的平 方根成正比。
反应速率与浓度 的关系:反应速 率与浓度的倒数 成反比,即反应 速率与浓度的对 数成反比。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增加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少反应物浓度,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机制: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当反应物浓度增加时, 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例:增加氨气浓度,平衡向生成氢气和氮气的方向移动;减 少氢气浓度,平衡向生成氨气的方向移动。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验证:通过实验测定不同浓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验证浓 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反应速率的测定原 理
反应速率定义: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
反应速率单位: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单位为mol/(L·s)或mol/(L·min)等
反应速率与反应历程的关系:反应速率与反应历程有关,不同反应历程的反应速率不同 反应速率与反应条件的关系:反应速率受温度、压力、催化剂等反应条件的影响
实验室中常用的化学平 衡控制方法:温度控制、 压力调节、浓度调节等。
实验室中常用的反应速 率测定方法:化学发光 法、分光光度法、电化 学法等。
化学平衡控制和反应速 率测定的实际应用:研 究化学反应机理、优化 化学反应条件、提高化 学反应产率等。
实验室中的化学平衡控 制和反应速率测定的注 意事项:确保实验安全 、准确测量实验数据、 合理控制实验条件等。

化学反应的平衡移动

化学反应的平衡移动

化学反应的平衡移动在化学反应中,平衡是指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或分压达到一定的比例,使反应达到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

平衡的移动是指改变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浓度等,导致反应平衡位置的改变。

本文将探讨化学反应中平衡移动的原因、影响因素以及与平衡移动相关的应用。

一、化学反应的平衡移动原因化学反应的平衡移动是基于Le Chatelier原理,即“系统在受到扰动时,会产生使该扰动缓解的变化”。

根据这个原理,当化学反应受到外界条件的改变时,系统会通过移动平衡位置来缓解这种扰动。

具体而言,以下是一些导致平衡移动的原因:1. 温度变化:改变反应温度会影响反应速率和平衡位置。

一般而言,通过增加或降低温度,反应平衡位置可以相应地向生成物或反应物方向移动。

2. 压力变化:只对气态反应有效,改变反应体系的总压力会导致反应平衡位置的变化。

通过增加或减少总压力,反应平衡位置可以向分子数较多的一方移动。

3. 浓度变化:改变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会导致反应平衡位置发生变化。

增加反应物浓度会使反应平衡位置向生成物方向移动,而增加生成物浓度会使反应平衡位置向反应物方向移动。

4. 催化剂的使用:催化剂可以影响反应速率,但对反应平衡位置没有直接的影响。

二、影响化学反应平衡移动的因素除了上述的原因外,还有其他因素可以影响化学反应平衡移动。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因素:1.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态:固态反应物和生成物不会因体积的变化而引起平衡移动,而气态和溶液态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则会受到压力和浓度的影响。

2. 反应的平衡常数:平衡常数描述了反应体系在平衡状态下物质浓度之间的比例。

平衡常数越大,反应偏向生成物的概率越大;平衡常数越小,反应偏向反应物的概率越大。

3. 反应速率:平衡是反应速率相等时达到的,因此改变反应速率会导致平衡位置的移动。

例如,通过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或降低生成物的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导致平衡位置向生成物方向移动。

三、平衡移动的应用1. 工业应用:平衡移动的原理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

化学反应的平衡原理

化学反应的平衡原理

化学反应的平衡原理化学反应是物质转化和变化的过程,其中的平衡原理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压力、温度等性质保持稳定,不再发生明显变化。

化学反应的平衡原理是基于两个重要概念: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一、反应速率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被转化为生成物的速率称为反应速率。

反应速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浓度、催化剂等。

根据速率方程,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与反应物浓度的指数关系有关。

反应速率的增加会导致反应物的快速转化,而反应速率的减小则会降低反应的进行。

二、化学平衡在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反应会逐渐向前进行,但在某一时刻达到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本质是反应速率的正反两个方向相互抵消,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速率与生成物转化为反应物的速率相等。

在化学平衡下,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浓度、压力、温度等性质保持稳定。

三、平衡常数和平衡表达式平衡常数是描述反应平衡程度的一个物理量,用于反映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关系。

对于一般的化学反应,可以根据平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得到平衡表达式。

平衡表达式中的系数代表了物质的摩尔比例,而指数则代表了物质的浓度。

平衡常数与温度有关,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值也不同。

四、影响平衡反应的因素1. 温度:温度的改变会影响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子动能,进而影响反应速率和平衡位置。

一般来说,温度升高会使反应速率增加,但对于吸热反应而言,温度升高会使平衡位置向右移动,生成物浓度增加;而对于放热反应而言,温度升高会使平衡位置向左移动,反应物浓度增加。

2. 压力:压力的改变主要针对气体反应。

增加压力会使气体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增加,从而提高反应速率。

对于气体反应而言,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不对称时,改变压力会影响平衡位置,使其向摩尔比例较少的一侧移动。

3. 浓度:浓度的改变也会影响反应速率和平衡位置。

增加反应物的浓度会使反应速率增加,但不会改变平衡位置,因为反应物的增加会加速反应的进行。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平衡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平衡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平衡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平衡是化学领域中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探讨速率和平衡的概念、影响速率的因素以及如何调节平衡的方法。

一、速率和平衡的概念1. 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生成的量。

反应速率受反应物浓度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2. 平衡: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

平衡反应中,正向反应与逆向反应的速率相等。

二、影响速率的因素1. 反应物浓度:反应物浓度越高,碰撞频率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2. 温度: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增加,反应速率增加。

3. 催化剂: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活化势垒,提高反应速率。

三、调节平衡的方法1. 改变浓度:根据Le Chatelier原理, 增加浓度使平衡向反应物一侧移动,减少浓度使平衡向生成物一侧移动。

2. 改变温度:改变温度可以改变平衡位置。

一般而言,增加温度使可逆反应向反应物一侧移动,降低温度则使平衡向生成物一侧移动。

3. 使用催化剂:催化剂不参与反应,但可以使反应速率增加,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缩短。

四、应用实例1. 硝化反应:2NO₂(g) + O₂(g) ⇌ 2NO₃(g)这是一种与大气污染相关的反应。

通过增加催化剂如V₂O₅,可以加速该反应的速率,减少大气中的NO₂浓度。

2. 酸碱中和反应:HCl(aq) + NaOH(aq) ⇌ NaCl(aq) + H₂O(l)控制酸碱溶液的浓度可以改变平衡的位置,从而调节反应的速率。

3. 乙醇酯化反应:CH₃CH₂OH(l) + CH₃COOH(l) ⇌CH₃COOCH₂CH₃(l) + H₂O(l)通过提高反应物浓度以及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加反应速率并提高产率。

总结: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平衡是化学研究中重要的概念。

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调节平衡对于实现所需反应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在反应物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等方面的调节,可以实现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控制,并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知识点归纳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知识点归纳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知识点归纳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知识点归纳一、化学反应速率1.化学反应速率(v)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快慢的指标,它表示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量的变化。

2.表示方法化学反应速率可以通过单位时间内反应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3.计算公式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为v=Δc/Δt(υ:平均速率,Δc:浓度变化,Δt:时间),单位为mol/(L·s)。

4.影响因素化学反应速率受到反应物的性质和反应所处的条件的影响。

二、化学平衡1.定义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状态。

2.特征化学平衡的特征包括逆、等、动、定、变。

3.判断平衡的依据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1.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规律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少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而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则不会引起平衡移动。

2.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规律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向着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3.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规律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会使平衡向着体积缩小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平衡向着体积增大方向移动。

需要注意的是,改变压强不能使无气态物质存在的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气体减压或增压以及溶液稀释或浓缩都遵循化学平衡移动的规律。

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等同的,因为它们对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相同,所以平衡不会移动。

但是使用催化剂可以影响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

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指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或浓度,平衡会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化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化学反应速率指的是反应物转化为产物的速度,而化学平衡则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反应的前进和逆反应达到相互抵消的状态。

本文将探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

一、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消耗量或产物的生成量。

通常表示为物质浓度的变化速率,具体公式为:反应速率= ΔC/Δt其中,ΔC表示反应物浓度或产物浓度的变化量,Δt表示时间的变化量。

化学反应速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浓度、催化剂和表面积等。

其中,温度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根据反应速率理论,温度升高10摄氏度,反应速率大约增加两倍。

这是因为温度的升高会增加反应物的动能,提高分子碰撞的频率和能量,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浓度也会影响反应速率。

一般来说,反应物浓度越高,分子碰撞的概率越大,反应速率也越快。

当浓度较低时,分子碰撞的频率较低,反应速率会减慢。

催化剂是能够提高反应速率的物质,但不参与反应本身。

催化剂能够通过降低反应物分子之间的活化能,加速反应速率。

催化剂在反应结束后可以循环使用,因此只需少量添加即可。

表面积也是一个影响因素。

反应物粒子的表面积越大,与其他反应物相互作用的机会越多,反应速率也会增加。

这是因为粒子表面上的分子碰撞更频繁,反应更容易发生。

二、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在封闭系统中,正反应和逆反应达到相互抵消的状态。

在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保持不变,但反应仍在进行。

化学平衡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通常使用双箭头(↔)表示正反应和逆反应。

化学平衡受到温度、压力和浓度的影响。

温度的变化可以改变反应平衡。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Le Chatelier's principle),温度升高会使平衡向反应物生成的方向移动,而温度降低则使平衡向产物生成的方向移动。

这是因为平衡位置会随着反应热力学性质的变化而改变。

压力的变化对涉及气体的反应有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逆:只有可逆反应才能建立化学平衡 (2)动:动态平衡(正逆反应仍在进行)
(3)等: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 (4)定: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 不变,各组分的含量一定。 (5)变:条件改变,原平衡被破坏,在新 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
二、平衡移动原理
浓度、温度、压强发生改变
原平衡 条件改变 原平衡被破坏 自发 新平衡
志 ③ 各物质的浓度不变
④ 各物质的转化率不变
⑤ 对于气体计量数和前后不相等的反应, 压强保
特 持不变······
征 ⑥对于有颜色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颜色不变。 标 ⑦对于吸热或放热反应,绝热体系的温度不变。 志 ⑧对于同物质而言,断裂化学键的数目与生成化学的
数目相等。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在反应中保持体系压强不变,充入He,反应的速率?
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质上是通过改变气体反 应物的浓度来实现的,也就是说压强只对有气体参与 的反应的速率才有影响。
8、 如下图所示,相同体积的a、b、c三密闭容器, 其中c容器有一活塞,a、b两容器为定容容器,起始 向三容器中都加入相同量的SO2和O2使三容器压强相 等,一定条件下发生2SO2+O2 ⇌ 2SO3的反应。问:
2、压强: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少 的方向移动;···高压比低压先达平衡
改变压强的几种形式:①改变体积②充入惰 性气体(恒容不移动;恒压向气体增大方向 移动)③充入反应物(恒压最终和原平衡一 样;恒容正移
练习1、温度一定时,在密闭容器中有平衡
体系:N2O4(g)
2NO2,向容器中在加
入等量的N2O4,再达平衡时c(NO2)与c(N2O4)
5、下列事实中,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化学反应的速率?
⑴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中放入大小相同的锌片与镁条,
产生气体有快有慢;
反应物的性质
(2)熔化的KC1O3放出气体很慢,撒入少量的二氧化锰 后很快有气体产生; 催化剂 (3)锌粉与碘混合后,无明显现象,当加入几滴水时,立
即有紫红色蒸气产生 ; 催化剂
(4)无色的KI晶体与白色的HgC12粉末混合时,无明显现 象,若将其加入水中,立即有红色的HgI2生成; 溶剂
若温度与压强均未改变,则 VB=______x=______;若温度不变压强变为 9/10P,则Vc=______,x=_____。
数形结合类
1、把除去氧化膜的 Mg 条,投 入到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发 现 H2 的产生速率(v)与时间 (t)的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 v • t1 ~ t2 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 ; • t2 ~ t3 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 t1 t2 t3 t 是:_________。
2C(g)+2D(s)
消耗 A 就要减少A的浓度
平衡向右移动
原平衡 C(A) = C 1
减弱
原平衡被破坏
C(A) = C 2
消除
C1 <
新平衡
C(A) = C 3 C3 < C2
A(g)+3B(g)
2C(g)+2D(s)
讨论:
当减小 C 的浓度时, 平衡将怎样移动?
A(g)+3B(g)
2C(g)+2D(s)
(5)集气瓶中充满C12和H2的混合气体,在瓶外点燃镁条
时发生爆炸
光和热
(6)铁片与稀硫酸制取氢气时,滴加少量CuSO4溶液,
可加快产生H2的速率。 构成原电池
6、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 N2+3H2 ⇌2NH3;△H<0达到平衡,当单独改变下列条件后,
有关叙述错误是 ( )CD
A.加催化剂,v正、v逆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 相等
⑹、温度、体积一定时,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⑺、条件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⑻、温度、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⑼、百分组成 B2% = C2% = D2%
例2.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
A2(气)+B2(气)
2AB(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1) A2、B2、AB的浓度不再变化
D、a>b
3、温度的影响 升温向吸热方向移动,高温比低温先达平衡
练习3、可逆反应3X(g)
3Y(?)+W(?)
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当升高温度时气体
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有变小趋势,则下列
判断正确的是B(D

A、Y和W一定都是气体
B、若W为固体,则Y一定是气体
C、Y和W可能都是固体
D、Y和W可能都是气体
问题2:在这两次实验中,合成氨的反应速率增大 的主要原因?
速率定义所求得的是平均速率,而图上的是瞬时速率
1、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 x、y、z三种物质随时间的变 化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 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是:__3_x_+__y______2_z__,反
应开始至2min,z的平均速
率是_0_._0_5_m__o_l_/_L_._m__in____。
2、 根据盐酸与大理石(足量)反应, V(CO2)-t关系图曲线,以下判断正
确的是 ( AD )
A、若温度相同,①反应的盐酸浓度大 于③反应,但H+物质的量相等。
B、②反应时H+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 C、②与①的反应速率相等 D、反应速率由大到小顺序为①②③④
斜率意义——速率
世纪金榜P114 典题例证3
增大反应物 浓度
增大单位 体积内
活化分子数
增大气体 压强
增大 单位时间 单位体积 内有效碰撞 次数
增大化学 反应速率
升高反应 温度
增大 活化分子 百分数
使用 催化剂
3 、许多实验证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反应
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只是因为( A C)
A、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 B、增加反应物的浓度,降低了反应体系所需的能量 C、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反应物分子间有效碰撞次数增加 D、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增加了反应物分子的能量
4、催化剂
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即反
应速率改变但仍然相等),它只改变化学反应达到平 衡所需要的时间,平衡不移动。
速率、平衡理论在化工生产上的应用
进行化工生产条件选择时: 既要考虑反应速率的问题
——反应速率要尽可能地快 又要考虑化学平衡的问题
——平衡要尽可能地向右移动, 即反应物的转化率要尽可能的高,原料 的利用要尽可能的充分
的比值与原平衡相比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不能确 定
(1)容积不变
A
(2)压强不变
C
练习2、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bB (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 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
度是原来的60%,则( A C )
A、平衡正移
B、A的转化率减小
C、B的质量分数增加
反应式:2SO2+O2
2SO3;△H<0
反应特征:
与合成氨相似
速率:高温、高压、催化剂
平衡:低温、高压、氧气过量
综合:适当温度、高压、使用催化剂、氧气过量
实际:高温、常压、催化剂、氧气过量
1、化学反应速率图象分析
注意单位的一致性
化学反应速率是受到浓度条件影响
2、一定温度下,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
中发生下列反应 2HI⇌ H2+I2若C(HI) 由
0.1mol/L降到0.07mol/L时,需要15秒, 那时,么需C(要HI反) 由应0的.0时7m间o为l/(L降到)0.05moCl/L A 5S B 10S C 大于10S D小于10S
物 1.0
质 0.8
的 量
0.6
mol 0.4
0.2
0.9 y
0.7
x
0.2 z
0 12 34 5
时间/min
该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速率分别为:
① VY=0.15mol /(L.S) ② VX=0.6mol /(L.S) ③ VZ=4mol /(L.min) 则该反应进行的最快的是____
比较反应速率快慢, 首先转化为同种物 质表示的速率
分子 相互 运动 碰撞
分子具有 足够能量
活化分子
有合适的取向
有效碰撞 化学反应
4、将一定浓度的盐酸倒入碳酸钙中,若作如下改变的
情况,其中能使最初的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BG)
A、盐酸的浓度不变,而使盐酸的用量一倍 B、盐酸的浓度增大一倍,而使盐酸的用量减少到原来 的一半 C、盐酸的浓度和用量都不变,增加碳酸钙的量 D、盐酸和碳酸钙不变,增大压强一倍 E、加入CaCl2溶液 F、加入CaCl2固体 G、将CaCO3固体用CaCO3粉末代替
(2) 容器中的压强不再随时间变化
(3)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的A2同时生成2n mol的AB (4) A2、B2、AB的浓度之比为1:1:2
(5)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6)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小结:化学平衡的标志
本 ① 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ひ正=ひ逆)
质 标
② 各成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V正 = V逆
V’正 ≠ V’逆
V”正 = V”逆
“自发”的特点。 新平衡与旧平衡的改变。
(1)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浓度、压强、 温度),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2)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温度、浓度、压强)
1、浓度
A(g)+3B(g)
增大A的浓度
P115 (9、10)
3、将A g块状碳酸钙跟足量盐酸反应,反应物 损失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的实线所 示,在相同的条件下,将B g (A<B)粉末状碳 酸钙与同浓度盐酸反应,则相应的曲线(图中 虚线所示)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