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理解性默写题目

木兰诗理解性默写题目
木兰诗理解性默写题目

《木兰诗》理解性默写测试姓名计分班级

一、理解性默写

1、《木兰诗》

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

2、《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预备情形的几句是:

3、《木兰诗》中写爷娘、姐姐、弟弟迎接木兰归来的诗句是:

4、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

5、《木兰诗》中简写木兰奔赴战场的两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6、《凉州词》诗云: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

7、《木兰诗》写征途遥远行军神速的语句是:

8、《木兰诗》中体现木兰战功卓著的是:

9、《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

10、《木兰诗》中描写木兰辞别父母踏上征途情景、思念亲人的诗句是:

11、写战争激烈紧张的句子是:

12、诗中描写边塞战地夜景的两句是:

13、突出木兰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德的句子是:

14、描写战争惨烈的句子是:

15、《木兰诗》中描写战事频繁而惨烈,经历了长期战斗岁月而木兰最终英雄般凯旋的句子是(共10字):

15、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

16、

二、找出并解释句中的通假字

1)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2)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三、思考与探究

1、《木兰诗》中哪些地方写的详细?哪些地方写的粗略?

详写:

①②③④;

②略写:①

2、说一说木兰是个怎样的人?

3、结尾一段是吟唱,以兔为喻,赞扬了什么?

3、你对木兰从军一事是如何评价的?请简要回答。

4、你认为木兰替父从军,千百年来这一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原因是什么?①

5、“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这句诗的作用是写出木兰停机叹息,表现()。

6、“军书十二卷”这里的“十二”是表示多数,请联系所学内容再举两例:

7、

8、“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这几句运用修辞手法是(),表现了木兰(、和)的性格。

《木兰诗》理解性默写(答案)

一、理解性默写

1、《木兰诗》

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2、《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预备情形的几句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3、《木兰诗》中写爷娘、姐姐、弟弟迎接木兰归来的诗句是: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4、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5、《木兰诗》中简写木兰奔赴战场的两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6、《凉州词》诗云: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7、《木兰诗》写征途遥远行军神速的语句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8、《木兰诗》中体现木兰战功卓著的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9、《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

10、《木兰诗》中描写木兰辞别父母踏上征途情景、思念亲人的诗句是: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11、写战争激烈紧张的句子是: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2、诗中描写边塞战地夜景的两句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13、突出木兰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德的句子是: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14、描写战争惨烈的句子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5、《木兰诗》中描写战事频繁而惨烈,经历了长期战斗岁月而木兰最终英雄般凯旋的句子是(共10字):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6、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二、找出并解释句中的通假字

1)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帖”通“贴”,粘贴

2)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火”通“伙”,伙伴

三、思考与探究

1、《木兰诗》中哪些地方写的详细?哪些地方写的粗略?详写:

①从军的缘由②离别思亲③辞官④团聚的欢乐;略写:①军旅生活。

2、说一说木兰是个怎样的人?木兰是个勇敢、坚毅、不慕高官厚禄、热爱家乡的人。

3、结尾一段是吟唱,以兔为喻,赞扬了什么?用隐喻描写出木兰的乔装巧妙,作战勇敢。

4、你对木兰从军一事是如何评价的?请简要回答。略。

5、你认为木兰替父从军,千百年来这一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原因是什么?①在国家危难之际,她冲破阻挠,代父从军,令人敬佩;②在战场上有英雄气概。

6、“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所用的修辞手法是对偶,

这句诗的作用是写出木兰停机叹息,表现异常,设置悬念。

7、“军书十二卷”这里的“十二”是表示多数,请联系所学内容再举两例:壮士十年归,同行十二年。

8、“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这几句运用修辞手法是对偶,表现了木兰孝顺、勇敢、当机立断的性格。

唐诗宋词理解性默写

唐诗理解性默写 1、《商山早行》中运用意象叠加写出早行之景的两句是,。 2、《无题》中表达爱情坚贞不渝的诗句,。 3、《九日齐山登高》中表达作者喝酒登临、自我勉励的句子是, 。 4、《西塞山怀古》中作者告诫唐朝统治者警惕隐忧的句子是,。 5、《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洲》中写风雨对花无情摧残的诗句是,。 6、《左迁至兰关示侄孙湘》中表达韩愈为国事不惜残年的两句是,。 7、《旅夜书怀》中写出月夜下天地广阔的诗句,。 8、《将进酒》中李白表达对功名利禄不屑只愿长醉的两句是,。 9、《将进酒》中表达对自己才能自信的诗句,。 10、《燕歌行》中写将士出征时金鼓齐鸣,旗帜飞扬的两句是,。 11、《山居秋暝》中写山间明月清泉的诗句---------------,---------。 12、《春江花月夜》中写人生短暂江月不变的诗句是,。 13、《春江花月夜》中写月光在帘中和捣衣砧上徘徊的诗句,。 14、《滕王阁》诗中写滕王不再,长江自流的两句是,。 宋词理解性默写 1.在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通过描写女主人的服饰用反衬手法写出其孤独之情的句子是,。 2. 在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中,描写抒情主人公独立小桥,冷风吹衣,在疏林弯月的背景中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意境的句子 4. 在李煜《浪淘沙令》 (帘外雨潺潺)中以梦的短,写现实之长;以梦的欢,写现实 词人长叹水流花落,春去人逝,故国一去难返,无由相见的句 子 5.在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中描写了女主人公居室的幽深空旷的句子 句被王国维称为“有我之境”,即以我观物故物皆著为之色彩。 6.在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夕阳看得见故乡却看不见(写景)的句子是 7.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中描写秋风凄凉,关山江河冷清,余晖照耀的句子 减唐人高处”。 8. 《定风波》(苏轼)词中描绘了这样一个有趣而又充满哲理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边是料峭春风,丝丝的冷意;一边是山头斜照,些些的暖意,在写景中传达出人生的哲理:寒冷中有温

木兰诗理解性默写

一、理解性默写 1、《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2、《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预备情形的几句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3、《木兰诗》中写爷娘、姐姐、弟弟迎接木兰归来的诗句是: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4、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5、《木兰诗》中简写木兰奔赴战场的两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6、《凉州词》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7、《木兰诗》写征途遥远行军神速的语句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8、《木兰诗》中体现木兰战功卓著的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9、《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 10、《木兰诗》中描写木兰辞别父母踏上征途情景、思念亲人的诗句是: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11、写战争激烈紧张的句子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2、诗中描写边塞战地夜景的两句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13、突出木兰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德的句子是: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1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5、《木兰诗》中描写战事频繁而惨烈,经历了长期战斗岁月而木兰最终英雄般凯旋的句子是(共10字):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6、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二、找出并解释句中的通假字 1)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帖”通“贴”,粘贴 2)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火”通“伙”,伙伴 三、思考与探究 1、《木兰诗》中哪些地方写的详细哪些地方写的粗略详写:①从军的缘由②离别思亲③辞官④团聚的欢乐;略写:①军旅生活。 2、说一说木兰是个怎样的人木兰是个勇敢、坚毅、不慕高官厚禄、热爱家乡的人。 3、结尾一段是吟唱,以兔为喻,赞扬了什么用隐喻描写出木兰的乔装巧妙,作战勇敢。 4、你对木兰从军一事是如何评价的请简要回答。略。 5、你认为木兰替父从军,千百年来这一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原因是什么①在国家危难之际,她冲破阻挠,代父从军,令人敬佩;②在战场上有英雄气概。 6、“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所用的修辞手法是对偶,这句诗的作用是写出木兰停机叹息,表现异常,设置悬念。 7、“军书十二卷”这里的“十二”是表示多数,请联系所学内容再举两例:壮士十年归,同行十二年。 8、“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这几句运用修辞手法是对偶,表现了木兰孝顺、勇敢、当机立断的性格。

人教版高二语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高二语文理解性默写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1.屈原《湘夫人》开头为全诗定下感情基调的写景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洵《六国论》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陆游《书愤》记述两次抗金胜仗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孟浩然《夜归鹿门歌》表现诗人隐居处境况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卒章显志,体现全诗主旨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杜牧《阿房宫赋》结尾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圆序》中说明因大自然美景召唤而相聚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杜甫《蜀相》概括诸葛亮一生丰功伟绩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表现宇宙永恒,生命代代相传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杜甫《登岳阳楼》描写洞庭湖水浩瀚壮阔,无边无际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测试及答案

10 《木兰诗》二课时 (一) 卿卿复卿卿,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⑴木兰当户织⑵不闻机杼声⑶惟闻女叹息 ⑷问女何所忆⑸昨夜见军帖⑹军书十二卷 ⑺愿为市鞍马⑻旦辞爷娘去⑼万里赴戎机 ⑽关山度若飞⑾朔气传金柝 二、一词多义: ⑴市①愿为市鞍马⑵机①万里赴戎机 ②东市买骏马②不闻机杼声 ⑶帖①昨夜见军帖 ②对镜帖花黄 三、划分朗读节奏: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四、默写填空: ⑴木兰替父从军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⑵描写宿营地空寂荒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⑶概括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⑷形象概括木兰从离家出征至凯旋回朝全过程的句子是_____。 ⑸“_______,______。”用夸张的修辞方法描写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⑹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_________。 五、选择题: ⑴选出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B.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 C.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 D.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 ⑵对第3段中的“不闻……但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采用对比手法,反映战争紧迫。 B.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切怀念。 C.采用对比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刻思念,极大地丰富了女英雄的形象。 D.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与亲人分离极其悲痛的心理。 ⑶对“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一句中的“大”字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高中新课标推荐背诵72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之燕歌行

13、燕歌行 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chuāng)金伐鼓下榆关,旌旆(jīng pèi)逶迤(wēi yí)碣石间。 校尉①羽书②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féi),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zhù)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jì)北空回首。 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d iāo)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古文化常识】 ①校尉:校尉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武官官职。校,军事编制单位;尉,军官。校尉为部队长之意,战国末当已有此官,秦朝为中级军官,汉朝时达到鼎盛时期,其地位仅次于将军。文中借指统兵的将帅。 ②羽书:即羽檄,古代插有鸟羽的紧急军事文书。 【理解默写】 1.在高适的《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写汉将带兵出征时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刻画了一位临战轻敌的统帅形象,为下文的战败被困作反衬。 2.在高适的《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战士们在前方杀敌的出生入死与汉将在军帐中的轻歌曼舞作对比,控诉了汉将不懂得体恤士兵,为下文写战败埋下了伏笔。 3.有战争就会有别离,甚至是生死离别。在高适的《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描写思妇和征夫分别后对对方的思念,从侧面折射出战争的残酷。 4.在高适的《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一实一虚,既写出了战士们打仗的辛苦,又写出了家中妻子对远征战士的思念之情。 5.在初唐时期,在战场上建立功业是很多人追求的目标,奔赴边塞为国建功也一度成为一种社会风气,高适的《燕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就是很好的证明。此外,对于敢于为国效力人,最高统治者表现出来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直接推动了这种风气的形成。 6.在高适的《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通过前方的急报侧面写出了敌人进攻速度之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则直接描写了敌军侵袭时的来势汹汹。 7.在高适的《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边塞黄昏时风景的描写,渲染了一种悲壮的气氛,暗示着战争的失败。

《木兰诗》理解性默写、简答

《木兰诗》赏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下】 题型:【理解性默写】【简答题】 一、理解性默写: 1、《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预备情形的几句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木兰诗》中简写木兰奔赴战场的矫健,行军神速两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3、《凉州词》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 5、突出木兰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德的句子是: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6、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7、《木兰诗》中概括写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8、《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凯旋而归后的强烈愿望诗句是: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二、简答题: 1、品味“开”、“坐”、“脱”、“著”、“理”、“帖”这6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答:开”“坐”“脱”“著”“理”“贴”这6个词的表达作用是木兰多年女扮男装之后终于可以还原女儿身的的复杂的心情以及回到家乡看到旧物之后对往日的怀念及安全返回家中重新生活时激动的心情.从木兰诗看来,木兰具有朴素 善良、骁勇刚强的巾帼英雄的形象,歌颂了她深明大义、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和不慕荣利的崇高品德,充满了浓烈的浪漫主义气息。 2、分析“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这两句诗的表达作用。 答:不仅写出了伙伴惊讶情态,还从侧面写出了木兰的英雄气概。

3、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这首诗通过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4、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答:花木兰形象: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5、结尾一段吟唱附文,以兔为喻,赞颂了什么? 答:赞颂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长期征战的谨慎和机敏。 6、“爷娘闻女来…阿姊闻妹来…小弟闻姊来…”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排比;更能突出家人闻归讯的喜悦心情。 7、结合全诗内容分析木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答:本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艺术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祖国,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 8、分析本诗详略是如何处理的? 答:诗歌对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离别、辞官还家、家人团聚的内容写得详。对出征前的准备及十年的征战内容则写得简略。这样处理详略,不只为了求得行文的变化,使结构疏密有致,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刻画人物,同时也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 9、写木兰的征途和战地生活时,诗中渲染了怎样的气氛?这跟表现木兰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关系? 答:写征途,渲染悲凉气氛,借以烘托木兰思念亲人的感情;写战地生活,渲染紧张森严的气氛,借以烘托木兰的豪情壮志。

高中语文文言文《陈情表》的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高中语文文言文《陈情表》重点句子默写 1.《陈情表》中写李密命运不好小时不幸的两句是“- ------,---- ---。” 2. 李密用“- ------,--- ----。”来概括自己的坎坷命运,同时为《陈情表》奠定了悲凉的情感基调。 3.《陈情表》用“-- -----,---- ---。”两句表现他孤独的长大成人。 4.《陈情表》用“----- --,------ ---。”两句表现他的家门不兴旺晚得儿子,缺少幸福。 5.《陈情表》用“------ ---,----- ----。”两句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6.《陈情表》中表现李密家里家外都无人照应的句子是:“-- -------,------- --。” 7.《陈情表》用“-- --------,--- ---。”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8.《陈情表》中形象表现李密形单影只,孤独生活的句子是: “----- -----, -- --- -。” 9.《陈情表》中李密写他的祖母常年有病不能自理的两句是“-- ----,---- --”。 10.《陈情表》中作者用“----------,-----------,----------,-----------。”四句写出他的进退两难。 11.《陈情表》用“--- ------,---- ------。”写出李密身份虽低但却得到重用。

12.《陈情表》中李密写他的祖母在世间的时间很少,已在弥留之际的两句是------ ---,--- -------。” 13《陈情表》中李密用“----- -,--- ----。”两句写出了他的祖母已活不长随时可能死亡的状况。 14.《陈情表》中李密用“---- ------,------- ---。”写明母孙二人命运一体实难相离的请辞原因。 15.《陈情表》中李密从年龄的角度说明可以暂时不应命的原因的两句是------ ---,----- -----。” 16.《陈情表》中晋成公绥《<乌赋>序》中的典故写明人因尽孝心的两句是--- ------,----- -----。” 17 陈情表中李密用“-----------------,--------------------。”两句要求晋武帝的怜悯他的现状并准许他的要求。 18 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表达他将不惜性命地为国出力和报答皇帝大恩德两句是 “-------- ---------,--------------------。” 19.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说明了在前朝任职的目的而打消晋武帝疑虑的两句是“---------- -------,------------ --------。”

最全木兰诗测试题及答案

《木兰诗》测试题 班次:姓名: 二、二、字词句积累 三、(一)、看拼音写汉字或看汉字写拼音 五、(二)、重点字词解释 (三)、通假字 1、对镜帖花黄:通译为: 2、出门看火伴:通译为:(四)、古今异义词

(五)、一词多义 (六)、词类活用 燕山胡骑:当窗理云鬓:愿为市鞍马: (七)、重点句子翻译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5、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八)、理解性默写 1.《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 2.《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预备情形的几句是: 4.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

5.《木兰诗》中简写木兰奔赴战场的两句: 6.《凉州词》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 7.《木兰诗》中写征途遥远行军神速的语句是: 8.《木兰诗》中体现木兰战功卓著的是: 9.《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 10.《木兰诗》中描写木兰辞别父母踏上征途情景、思念亲人的诗句是: 三、内容及写法理解 1.你从文本中可以看出木兰是个怎么样的人 2.文章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举2例。 3.“旦辞爷娘去……黄河流水鸣溅溅。”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 4.品味“开”、“坐”、“脱”、“著”、“理”、“帖”这6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5.分析“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这两句诗的表达作用。 四、拓展阅读: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

(完整版)《唐诗宋词选读》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1.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点明时间、地点和天气的诗句是,。 2.李白的《送友人》中点出告别的地点的诗句是,。 3.《春江花月夜》,是说人生易老,一代一代无穷无尽地递变着,而江月却年复一年没有什么变化。 4.李商隐的《无题》中诗人使用比喻,捧出一腔鲜血写下了自己生死不渝的、坚贞的盟誓,后又用来赞美献身事业,奉献不止的精神的诗句,。 5.范仲淹《苏幕遮》中借草地的绵延感叹故乡遥远的是。,。6.范仲淹《苏幕遮》中借酒来抒发浓烈的思乡愁绪的是。,。7.柳永的《八声甘州》“、,、”与温庭筠的《望江南》“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意境相似。 8.《商山早行》中由十个名词构成,蕴含六种景物,,把早行情景写的历历在目,称得上“意象俱足” 9.《旅夜书怀》中“,”两句,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诗人的境况和情怀:象江岸细草一样渺小,象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10.杜甫在《旅夜书怀》中用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相应的诗句是:,。11.《旅夜书怀》中“,”两句,写诗人因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政治抱负,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12.《旅夜书怀》中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的诗句是:,。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这里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 13.《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两句,写登楼所见。极写柳州城楼之高,上与大荒相连相接,诗人的愁思正浓,无处排遣。 14.《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两句,描绘在柳州城楼上所见的风雨中的近景,来表现了诗人遭贬以后忧恐烦乱的心境。 15.《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两句,写诗人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远谪到南粤荒僻之地,已经够寂寞孤独了,而音讯又难于通达,这又使诗人增添了一重悲凉,余韵袅袅,余味无穷。 16.《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两句,仰观则重岭密林,烟雨迷濛,遮断千里之目;俯察则江流曲折,蜿蜒而去,有似九回之肠。景中寓情,愁思无限。17.《春江花月夜》中“,”两句,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 18.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描写了一幅境界深远的图画: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与此相应的诗句是:,。,。 19.《春江花月夜》中“,”两句,描写了一幅意境优美的江月图:月光闪耀着千万里光辉,明月朗照在茫茫的春江之中,波光荡漾,清明澄澈。 20.《春江花月夜》中“,。,。”四句,写在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托物寓情,白云飘忽,“扁舟子”的行踪不定。一种相思,

木兰诗理解性默写

木兰诗理解性默写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木兰诗》理解性默写 1.描写木兰勤劳孝顺的诗句是:(),()。(),()。 2.《木兰辞》中写木兰替父从军的句子是: (),()。(),()。 3.描写出征前的准备的诗句是:(),(),(),()。 4.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 (),(),(),()。 5.《木兰辞》中描写晓行夜宿之苍凉悲壮境界的句子是:(),()。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6.木兰诗描写木兰奔赴战场时矫健英姿的句子是:(),()。 7.《木兰诗》中(),()表现了木兰奔赴边关,跨越重重关隘去打仗的英姿。 8.《木兰辞》中写征战之奋勇的句子: (),()。 9.描写北方战场寒冷,环境艰辛的诗句是: (),()。 10.描写边塞夜景,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句子是:(),()。 11.描写木兰军营中苦寒生活的句子是: (),()。 12.写木兰从军后艰苦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 (),()。 13.《木兰辞》中写宿营之戒备警惕、亦点出战地生涯之艰苦卓绝的句子:(),()。 14.描写战事频繁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 15.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 16.写木兰经历战争持久、出生入死的激烈紧张战斗的句子是:(),()。 17.《木兰辞》中以衬托手法写木兰生还之不易(或写战事频繁,从军岁月漫长)的句子:(), ()。 18.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诗句是:(),()。 19.表现木兰不慕高官厚禄的高尚品质,也反应北朝人民热爱和平,追求安定生活的诗句是: (),(), ()。 20.《木兰辞》中写木兰归心似箭的句子: (),()。 21.写木兰一家人高高兴兴迎接他回家的情景的句子是:(),()。(),()。(),()。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理解性默写题精选(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五理解性默写题精选 1.《归去来兮辞》中诗歌正文照应小序中“皆口腹自役”的一句是“-----------------,--------------------。” 2.《归去来兮辞》诗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诗“-----------------,--------------------。” 3. 《归去来兮辞》诗中陶渊明用“-----------------,--------------------。”是对历史和现状的对比否定了过去肯定了现在。 4、《归去来兮辞》用“-----------------,--------------------。”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5、《归去来兮辞》写陶渊明回家后看到的自然环境的两句是“-----------------,--------------------”。 6归去来兮辞中写陶渊明回到家中精神得到了自然的寄托身形得到了得到了很大的安慰的两句是“-----------------,--------------------。” 7 《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两句因自然形象的概括了自己的入世和出世对仕宦道路做了适当的终结。 8 《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回到田园中回到田园谈及劳动的内容是“-----------------,--------------------。” 9 《归去来兮辞》诗中用“-----------------,--------------------。”两句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而得到精神满足。 10 《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两句表达了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决心。 11 《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两句表明人生短暂要随顺自然的人生态度。

语文七年级下册 木兰诗测试及答案

《木兰诗》测试题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机杼.鞍鞯 ..胡骑.金柝.策勋. 赏赐.理云bìn pèi头扑shuò雄cí 可汗 ..燕.山鸣溅溅 ..阿zǐ ..鸣啾啾 相扶将.磨刀huòhuò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当户 ..织2、不闻.机杼.声3、惟.闻4、何所忆. 5、何所思.5、军帖 ..卷 ..7、十二 ..6、军书 8、愿为市 ....鞍马9、旦.辞爷.娘去.10、胡骑 11、赴戎机 ....12、关山度.若飞13、朔.气传金柝 14、策勋 ..尚书郎..15、百千强.16、不用 17、出郭.相扶将 ..18、著.我旧时裳19、对镜帖.花黄 20、火.伴21、扑朔 .. ..22、迷离 23、傍地走 ...24、安.能 三、指出下列句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并翻译。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 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5、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6、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7、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8、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四、填空。 ①.《木兰诗》选自朝(人名)编的《》,这是 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的女英雄形象。 ②.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 ③.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

④.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 ⑤.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⑥.写木兰一家人高高兴兴迎接她回家的情景的句子: ⑦.诗中的“”一句,十分概括地描写了战争的旷日持久,激烈悲壮。 ⑧.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一句诗文。意思是 ⑨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 ⑩表现木兰不贪图富贵利禄的句子 ⑾表现木兰归乡心切的句子 五、阅读第六自然段,完成下列习题。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段意 2、给文段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3、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动词填写 ①描写爷娘:②描写阿姊: ③描写小弟:④描写木兰: 4.选文中连用四个“我”的作用是什么? 5.品味“开”、“坐”、“脱”、“著”、“理”、“帖”这6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6.分析“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这两句诗的表达作用。 7、从本文中看出木兰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8、本段有一个成语是,现在意思是 8、古代的巾帼英雄你还知道有哪些? 9、木兰的精神流传千古,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具有什么意义?

《唐诗宋词选读》理解性默写与答案

《唐诗宋词选读》理解背诵默写 1.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点明时间、地点和天气的诗句是,。2.李白的《送友人》中点出告别的地点的诗句是,。 3.《春江花月夜》,是说人生易老,一代一代无穷无尽地递变着,而 江月却年复一年没有什么变化。 4.李商隐的《无题》中诗人使用比喻,捧出一腔鲜血写下了自己生死不渝的、坚贞的盟誓,后又用来赞 美献身事业,奉献不止的精神的诗句,。 5.范仲淹《苏幕遮》中借草地的绵延感叹故乡遥远的是。,。6.范仲淹《苏幕遮》中借酒来抒发浓烈的思乡愁绪的是。,。 7.柳永的《八声甘州》“、,、”与温庭筠的《望江南》“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意境相似。 8.《商山早行》中由十个名词构成,蕴含六种景物,,把早行情景写的历历在目,称得上“意象俱足” 9.《旅夜书怀》中“,”两句,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诗人的境况 和情怀:象江岸细草一样渺小,象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10.杜甫在《旅夜书怀》中用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反衬出他 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相应的诗句是:,。 11.《旅夜书怀》中“,”两句,写诗人因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政治 抱负,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12.《旅夜书怀》中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的诗句是:,。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这里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 13.《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两句,写登楼所见。极写柳州城楼之高,上与大荒相连相接,诗人的愁思正浓,无处排遣。 14.《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两句,描绘在柳州城楼上所见的风雨中的近景,来表现了诗人遭贬以后忧恐烦乱的心境。 15.《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两句,写诗人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远谪到南粤荒僻之地,已经够寂寞孤独了,而音讯又难于通达,这又使诗人增添了一重悲凉, 余韵袅袅,余味无穷。 16.《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两句,仰观则重岭密林, 烟雨迷濛,遮断千里之目;俯察则江流曲折,蜿蜒而去,有似九回之肠。景中寓情,愁思无限。 17.《春江花月夜》中“,”两句,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 江潮连海,月共潮生。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 观。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 18.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描写了一幅境界深远的图画: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 徊中天,像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与此相应的诗 句是:,。,。 19.《春江花月夜》中“,”两句,描写了一幅意境优美的 江月图:月光闪耀着千万里光辉,明月朗照在茫茫的春江之中,波光荡漾,清明澄澈。 20.《春江花月夜》中“,。,。”四句,写在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托物寓情,白云飘忽,“扁舟子”的行踪不定。一种相思, 1

《木兰诗》理解性默写

《木兰诗》理解性默写 1.《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准备情形的几句是: ,,, 。 2.《木兰诗》中反映木兰出征路线,征程遥远,军情紧急,行军神速的几句是: ,。, 。 3.《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后对亲人的思念的几句是:

,。, 。 4.《木兰诗》中既表现军务紧急,行军迅速,又突出木兰矫健雄姿的两句是: ,。 5.《木兰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军旅生活悲壮严酷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名句 是: ,。6.《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名句 是 : ,。

7.《木兰诗》中最能概括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名句 是: ,。8.《木兰诗》中表现父母对木兰荣归故里的喜悦之情的两句是: ,。 9.《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归来后喜不自禁的激情,以及对自己用过的东西的亲切感、自豪感的几句 是: ,,,。10.《木兰诗》中描写木兰“男”换女装的两句是: ,。11.《木兰诗》中说明女子如有施展抱负或才干的机会,并不比男子逊色

的比喻句 是: ,;,? 12.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其原句是: , ;, 。 这一成语常用来比 喻: 。 13.《木兰诗》中运用妙趣横生的比喻讴歌和赞美木兰谨慎、机敏的名句是: ,;,?

14.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 是:, 。 15.《木兰诗》中说明木兰战功显著的句子 是:,。 答案: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旦辞黄 河去暮至黑山头

3.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5.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6.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7.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8.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9.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10.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11.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练习题 (10《木兰诗》) 一、阅读《木兰诗》,完成习题。 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机杼.()阿zǐ()策勋.()雄 cí() 赏赐.()理云bìn() pèi头()扑shuò()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鞍鞯.(jiān)溅溅.(jiān)啾啾.(jiū) B.红妆.(zhuānɡ)霍霍.(huò)可汗.(hán) C.唧唧.(jī)朔.气(shuò)燕.山(yān) D.胡骑.(qí)金柝.(tuò)赏赐.(cì)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对镜帖花黄通义:②日扳仲永通义: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愿为市.鞍马市:买东市.买骏马市:集市 B.出郭.相扶将郭:外城木兰不用 ..尚书郎不用:不愿做 C.朔.气传金柝朔:北方策勋 ..十二转策勋:记功 D.军书十二卷 ...十二卷:十二本赏赐百千强.强:有余 5、下面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但.闻黄河流水(但是)万里赴.戎机(奔赴) B.出郭.相扶将(外城)朔气 ..传金柝(北方的寒气) C.关山度.若飞(度过)愿驰.千里足(奔驰) D.雌兔眼迷离 ..(眯着眼)愿为市.鞍马(集市) 6、对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A.“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 B.“关山度若飞”:跨越飞和山,像飞一样,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C.“朔气传金柝”:朔,指北方。用打更的声音在寒气中传送,表现军旅生活的单调、无聊。 D.“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展示边关将士的英武风采。 7、下面是对木兰的几种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 B.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和对统治阶级战争政策的否定。 C.木兰替父从军不仅表现了古代人民要求男女平等的愿望,而且反映出他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D.木兰替父从军不仅表现了爱国精神,而且表现了古代人民对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的抗议。 8、填空。 ①《木兰诗》选自朝(人名)编的《》,这是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的女英雄形象。 ②诗中的“、”一句,十分概括地描写了战争的旷日持久,激烈悲壮。 ③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一句诗文。 ④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⑤可汗问所欲,________________;愿驰千里足,_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理解性默写

木兰诗理解性默写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木兰诗》理解性默写 1.描写木兰勤劳孝顺的诗句是:(),()。(),()。 2.《木兰辞》中写木兰替父从军的句子是: (),()。(),()。 3.描写出征前的准备的诗句是:(),(),(),()。 4.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 (),(),(),()。 5.《木兰辞》中描写晓行夜宿之苍凉悲壮境界的句子是:(),()。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6.木兰诗描写木兰奔赴战场时矫健英姿的句子是:(),()。 7.《木兰诗》中(),()表现了木兰奔赴边关,跨越重重关隘去打仗的英姿。 8.《木兰辞》中写征战之奋勇的句子: (),()。 9.描写北方战场寒冷,环境艰辛的诗句是: (),()。 10.描写边塞夜景,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句子是:(),()。 11.描写木兰军营中苦寒生活的句子是: (),()。 12.写木兰从军后艰苦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 (),()。 13.《木兰辞》中写宿营之戒备警惕、亦点出战地生涯之艰苦卓绝的句子:(), ()。 14.描写战事频繁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 15.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 ()。 16.写木兰经历战争持久、出生入死的激烈紧张战斗的句子是:(),()。 17.《木兰辞》中以衬托手法写木兰生还之不易(或写战事频繁,从军岁月漫长)的句子:(),()。 18.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诗句是: (),()。 19.表现木兰不慕高官厚禄的高尚品质,也反应北朝人民热爱和平,追求安定生活的诗句是: (),(), ()。 20.《木兰辞》中写木兰归心似箭的句子: (),()。 21.写木兰一家人高高兴兴迎接他回家的情景的句子是:(),()。 (),()。(),()。 22.《木兰辞》中写全家欢迎木兰场面的句子:(),()。阿妹闻姊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木兰诗》练习题及参考答案53904

城南街道中学13年3月29日命题人:审核:审批: 七年级语文学科质量检测试 (一)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一、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⑴木兰当户织⑵不闻机杼声⑶惟闻女叹息。⑷问女何所忆⑸昨夜见军帖⑹军书十二卷⑺愿为市鞍马⑻旦辞爷娘去⑼万里赴戎机⑽关山度若飞⑾朔气传金柝 二、一词多义: ⑴市①愿为市鞍马⑵机①万里赴戎机⑶买①东市买骏马 ②东市买骏马②不闻机杼声②欲买舟而下 三、划分朗读节奏: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四、默写填空: ⑴木兰替父从军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⑵描写宿营地空寂荒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⑶概括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______。 ⑷形象概括木兰从离家出征至凯旋回朝全过程的句子是_____。 ⑸“_______,______。”用夸张的修辞方法描写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⑹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_________。

五、选择题: ⑴选出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B.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 C.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 D.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 ⑵对第3段中的“不闻……但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采用对比手法,反映战争紧迫。 B.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切怀念。 C.采用对比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刻思念,极大地丰富了女英雄的形象。 D.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与亲人分离极其悲痛的心理。 ⑶对“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一句中的“大”字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表明了可汗的积极性很高。 B“大”就是大规模的意思。 C.显现战争紧张、频繁、涉及范围广。 D.意思是非常、十分。 ⑷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②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④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A.比喻对偶反复夸张 B.对偶对偶排比对偶 C.借代反复排比对偶 D.对偶反复对偶比喻 ⑸对“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写征程的遥远和军情的急迫。 B.写战争到来的悲凉气氛。 C.以宿营地空旷寂凉烘托木兰离家思亲的情怀。 D.写行军旅途的欢快。 ⑹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B.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C.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D.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二)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唐诗宋词选修理解性默写学案

《唐诗宋词选读》理解性默写【唐诗部分】 “风神初振”的初唐诗 《春江花月夜》 1.《春江花月夜》中“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两句,描写了一幅意境优美的江月图:月光闪耀着千万里光辉,明月朗照在茫茫的春江之中,波光荡漾,清明澄澈。 2.《春江花月夜》中“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四句,写在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托物寓情,白云飘忽,“扁舟子”的行踪不定。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 3.《春江花月夜》中“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四句,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然而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悲和泪,而是把“月”拟人化,用“月”来烘托她的怀念之情,悲泪自出。它要和思妇作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 4.《春江花月夜》中“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四句,写思妇与离人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以鸿雁、鱼龙与自己渴望夫妻团聚的急切心情相比,就更显出了思妇的离愁之深。 5.《春江花月夜》中“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四句,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游子的思归之情。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凄苦的寞寞之情。 6.《春江花月夜》中“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四句,写游子的思归之情: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遥远。他那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江树。 7.《春江花月夜》中“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四句,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幽美恬静的境界: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像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 8.《春江花月夜》中“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写一轮孤月,江天无尘,宇宙澄澈,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世界,这就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山居秋暝》 1.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用动静相称的手法写出了山林宁静优美的自然景色。 2.诗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富有生活气息,给幽静的山林增添了生趣。 3.面对世外桃源般的山居环境,诗人情不自禁地用诗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表达了归隐的愿望。 《燕歌行》 1.《燕歌行》中写将士出征时金鼓齐鸣,旗帜飞扬的两句是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2.高适的《燕歌行》中揭露“汉军”中将军和士兵苦乐不均、生死迥异的地位和待遇,暗示了必败的原因的句子是:战士军长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3.《燕歌行》中采用视听结合,表现军容整齐的两句是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4.《燕歌行》中表现边塞荒凉,孤城寂寞战斗艰苦的两句是: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5.《燕歌行》中“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写出了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勋!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 《将进酒》 1.《将进酒》开篇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以黄河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悲凉至极。 2.李白在《将进酒》中自信地发表了人的价值宣言,“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体现了诗人渴望用世的积极心态。 3.李白鄙弃世俗,蔑视富贵,用诗句“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表达自己只想长醉不醒的愿望。 《梦游天姥吟留别》 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3.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