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模型动物实验培训课件
动物医学-病理生理学《心衰》课件

心力衰竭与心功能不全
(Cardiac insufficiency & heart failure)
❖ 心功能不全
从代偿直至失代偿的整个过程
❖ 心力衰竭
出现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属于心功能不全 的失代偿阶段。
第二节 心力衰竭的病因和诱因
(Causes and predisposing factors of heart failure)
❖ 支气管黏膜充血
气道阻力↑
❖ 肺间质压力增高刺激肺毛细血管旁感受器, 反射性引起浅快呼吸 (J反射)
肺水肿
心力衰竭细胞
呼吸困难的表现形式: ❖劳力性呼吸困难
(dyspnea on exertion)
机理:
❖ 回心血量增多,加重肺淤血 ❖ 心率加快,舒张期缩短 ❖ 机体活动时需氧量增加
主动脉 肺动脉 右心房 三尖瓣
主要表现
❖ 颈静脉充盈或怒张 ❖ 肝肿大及肝功能损害 ❖ 胃肠道淤血所致的食欲不振等 消化道症状 ❖ 心性水肿:全身水肿
三、 以肺循环淤血为主的征候群
(Pulmonary congestion)
出现肺循环淤血征,见于左心衰竭。
肺淤血的主要表现: 呼吸困难(dyspnea) 呼吸困难的机制:
❖ 肺淤血、水肿→肺顺应性↓→对支气管牵引 力↑(牵张反射)
特点为:
❖ 心输出量 (cardiac output,CO)减少
❖ 心室充盈(ventricular filling)受损 ❖ 心率(heart rate)增快
临床表现
❖ 无力
❖ 可视粘膜苍白 ❖少尿 ❖ 心源性休克
二、 以体循环淤血为主的征候群
(Systemic congestion)
出现体循环淤血征,见于右心衰竭及 全心衰竭。
急性右心衰实验

实验局限性及未来展望
• 实验使用了小规模动物模型,尚未进行临床试验。 • 实验结果可能受其他因素影响,需要进一步验证。 • 未来,我们希望进行更大规模的研究,将实验结果应用到临床实践中。
感谢致辞
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改善急性右心衰患者的生活质 量做出更大的贡献。
急性右心衰实验
欢迎来到本次急性右心衰实验的演示。通过深入研究,我们旨在探索新的治 疗方式以改善急性右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
实验目的
发现新的治疗方法
通过实验,我们希望发现针对急性右心衰的新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确定有效的药物
我们的目标是确定针对急性右心衰最有效的药物,以便医生可以更好地为患者进行个体化的 治疗。
实验结果
1 药物A显著改善症状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药物A对急性右心衰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缓解患者的症状并改善心 功能。
2 药物B无明显改善作用
相比之下,药物B在急性右心衰的治疗方面表现不佳,对症状和心功能的改善效果有限。
3 药物C潜在治疗效果
药物C在实验中显示出潜在的治疗效果,但仍需进一步研究以确定其安全性和疗效。
实验分析
药物A 药物B 药物C
显著改善,安全性高 效果一般,需副作用监测 潜在效果,需进一步验证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药物A对急性右心衰的治疗效果最佳,药物B效果一般,而药物C存在一 定的潜在治疗效果。
实验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药物A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对急性右我们也需要注意实验局限性,并进一步研究和验证这些药物的安全性和长期疗效。
了解疾病机制
通过实验,我们希望深入了解急性右心衰的疾病机制,以便开发更精确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 案。
心肌缺血和高血压及心衰模型课件

4. 呼吸机辅助呼吸:
呼吸机设臵为:潮气量为20mL/kg体重,呼吸 频率为50-60次/分,吸呼比为1∶1。吸入氧 浓度为100%。
5. 开胸,进行 LAD 结扎:
如果出现心律失常,用利多卡因
观察心脏运动一小段时间,约5min左右, 如果出现心律失常,可以在心脏表面滴 少量的利多卡因或直接心脏按摩,多数 心律失常能够恢复。
3.气管插管:将鼠头略向后仰,用台灯照射鼠颈部,一手 用镊子将鼠舌向外牵拉,另一手用带管芯的16G静脉 留臵针(剪去尖端)向上挑舌根,这时即可看见不断开 合的声门,将管对准声门向前探,但不要接触到周围组 织,待声门开放时,将管送入,拔出管芯。在管口试,判 断是否在气管中,不是则将插管退出少许,如果3次都 没有插管成功,就应放弃。插管成功后将插管固定.
心血管疾病动物模型
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动物模型: 冠状动脉阻断法、药物法、电刺激法 高血压疾病动物模型:
肾动脉缩窄法、肾包扎法等
心力衰竭动物模型:
冠状动脉结扎法、主动脉缩窄法等
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
饲喂高脂、高胆固醇饲料
心肌缺血研究心 肌梗死的重要方法, 对临床进一步揭示冠 心病的发病机理及对心肌缺血损伤防治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
1
造模原理
目前认为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主要是冠 状动脉内急性血栓形成。85 %以上的心肌 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伴有粥样斑块 出血、急性血栓形成而阻塞了冠脉所致;或 冠状动脉痉挛导致管腔急性闭塞、血流中断, 局部心肌缺血、坏死。
2
模型复制方法
(1)冠状动脉结扎法 (2)药物法 (3)血栓法 (4)介入法
(四)继发性高血压 常见的有 1.肾性高血压 :急、慢性肾炎,肾癌,多囊肾, 肾动脉狭窄等;
实验19急性右心衰竭病理模型制备

实验19 急性右心衰竭病理模型制备【目的】本实验要求掌握急性右心衰竭模型的制备方法。
观察复制过程中机体出现的表现,理解其发生机制。
1.材料健康成年兔;呼吸换能器,高灵敏度压力换能器,血压换能器,生物信号处理系统,微量注射泵,流量头;氨基甲酸乙酯,生理盐水,液体石蜡。
2.方法2.1 系统连接和参数设定血压换能器接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1通道,时间常数为直流,滤波频率100Hz,灵敏度12Kpa(90mmHg);高灵敏度换能器接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2通道,时间常数为直流,滤波频率30Hz,灵敏度25cmH2O,呼吸换能器接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3通道,时间常数为直流,滤波频率100Hz,灵敏度95ml;采样频率800Hz。
2.2 手术和插管2.2.1 兔称重、麻醉固定按1g/kg体重剂量耳缘静脉注射200g/L 氨基甲酸乙酯麻醉家兔。
仰卧固定。
颈部剪毛,作正中切口,切口5~7cm,钝性分离颈部组织、肌肉。
分离气管、左侧颈总动脉。
行左侧颈总动脉插管、右颈外静脉插管、气管插管。
2.3 实验观察2.3.1 观察记录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或右心房内压),呼吸曲线,监听呼吸音。
2.3.2 以10ml/min的速度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0ml。
每2min标记一次。
观察记录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或右心房内压),呼吸曲线,监听呼吸音。
2.3.3按0.5ml/kg体重剂量由耳缘静脉注射37℃的液体石蜡,用微量注射泵控制在2~3min (0.5ml/min)注射,观察中心静脉压、血压、呼吸、呼吸音的变化。
待呼吸加强时,停止注射,观察血压是否下降20mmHg,中心静脉压是否持续升高,如是,停止注射液体石蜡。
否则继续注射。
2.3.4 血压下降20mmHg稳定5~10min后,以1ml/min的速度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直至动物死亡。
连续观察记录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或右心房内压),呼吸曲线,监听呼吸音。
2.3.5 待动物出现明显的心衰血流动力学变化后,处死家兔并尸检。
心衰模型动物实验 ppt课件

阿霉素
超声
EF HR FS
1.建立心力衰竭 动物实验模型
2.进行心功能评估 并记录相关指标
3.选取符合实验要 求的动物模型
超声
水浸
6.统计数据 分析资料
5.再次评估实验 对象心功能
4.进行应激 刺激
最后:了解应激对心力 衰竭患者心功能的 影响
心衰模型动物实验
一:选择Wistar大鼠做为心力衰竭模型
超声评估 心功能
大 鼠
心
功
能
对照组D
的
10只不做处理
影
响
心衰模型动物实验
超声对应激后模型大鼠心功的评估
在6周后分别评估A、B、C、D四组大鼠的心功能。腹腔注射10%水 合氯醛麻醉,仰卧位固定,胸部备皮,涂耦合剂,选用9MHz高频矩 阵探头,将扫描深度调为4cm垂直于胸壁。并与胸骨成10-30度夹角, 显示沿二尖瓣口至心尖方向的左室长轴像。在B超左室长轴像的引 导下,取得满意的胸骨旁左室长轴二维图像后,在乳头肌水平(左 室内径最大处)将M样取线垂直于左室后壁,获得M型超声心动图, 测定左室舒张末内径(LVIDd,LVIDs)及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 IVSs)和左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d,LVPWs)。应用心功能计 算公式计算出射血分数(EF%)及左 室短轴分数(FS%)。每组数据连续取3个心动周 期的平均值,超声检查的操作由具有专业技术的 人完成。
心衰模型动物实验
B型超声下声像图
M型超声声像图
参考文献:1.吴伟春;王浩跃;罗富良《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对不同心肌肥 厚模型大鼠心功能的研究》;《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ISTIC 2007年6期
2.李梅秀;田国忠;欧叶涛 《大鼠阿霉素慢性心衰模型的制备与心 衰指标的判定 》[期刊论文] -解剖学研究.2005.03.006
《心衰模型动物实验》课件

02
心脏压力超负荷模型
通过在心脏上附加额外重量或注射药物等方式,使心脏承受过度的压力,引发心衰。
对模型动物的心脏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心肌细胞肥大、纤维化等病理改变。
通过超声心动图、磁共振成像等技术测定模型动物的心功能指标,如射血分数、心室扩大等。
观察模型动物的生存率,以评估心衰的严重程度。
检测模型动物血液中的生物标志物,如B型利钠肽(BNP)和肌钙蛋白等,以评估心衰的严重程度。
心衰模型动物实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动物模型的适用性和可靠性问题、实验结果的泛化问题等。此外,动物实验还涉及到伦理和法律等问题,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针对心衰模型动物实验的优缺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首先,加强动物模型的研发和优化,提高模型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其次,加强实验方法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最后,加强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的结合,推动心衰防治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优点
缺点
改进方向
05
心衰模型动物实验的应用与展望
Chapter
探索心衰的发病机制
通过心衰模型动物实验,可以深入研究心衰的发病机制,了解心衰的发展过程和影响因素。
评估心衰治疗效果
通过对比不同治疗措施对心衰模型动物的影响,评估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和优缺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药物研发与筛选
心衰模型动物实验可用于新药的研发和筛选,通过观察药物对心衰模型动物的治疗效果,评估药物的潜在疗效和安全性。
心衰模型动物实验
目录
心衰模型动物实验概述心衰模型动物的选择与制备心衰模型动物实验的设计与实施心衰模型动物实验的结果与讨论心衰模型动物实验的应用与展望
01
心衰模型动物实验概述
Chapter
心力衰竭的药理学治疗的小动物模型研究

一些药物可以调节细胞因子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 ,从而保护心脏的功能和结构。
04 展望与未来研究方向
新型药物的研究与开发
总结词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心力衰竭治疗的重要方向。
详细描述
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各种新型药物,包括靶向治疗药物、免疫调节药物和细胞治疗药物等,以探索更有 效的治疗方法。这些新型药物可能针对心力衰竭的特定机制,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副作用。
小动物模型通常在数周或数月内即可观察到 明显的病理变化,缩短了实验周期。
小动物模型在心力衰竭研究中的局限性
01
种属差异
小动物与人类的生理和病理特征 存在差异,可能导致实验结果难 以直接应用于临床。
伦理问题
02
03
实验条件要求高
使用小动物进行实验可能涉及伦 理问题,需要遵循相关伦理规范 和法律法规。
炎症反应
心力衰竭时,炎症反应被激活, 导致心肌细胞损伤和心室重构。
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现状
利尿剂
用于减轻水钠潴留,缓解呼吸困难和水肿等症状。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 善心肌重构。
β受体拮抗剂
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重 构。
抑制心肌纤维化
一些药物可以抑制心肌纤维化的发生 ,防止心肌组织的硬化和重构,从而
改善心脏的舒张功能。
药物治疗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药物治疗可以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性,从而降低血压和 减轻心脏的负担。
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
药物治疗可以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降低心率和血压,从而改 善心功能。
心力衰竭衰竭的实验研究PPT课件

心肌病 心肌损害
心肌舒缩功能障碍
心力衰竭
心肌病:阿霉素心肌病 心肌病仓鼠
Applications
❖整体水平研究 ❖器官组织水平研究 ❖细胞分子水平研究
Advantages
可对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进行研究,包括代偿期、从肥大到衰 竭的过渡期、心肌重构过程以及轻中 度心力衰竭。
左心衰竭
Suitable Animals
• 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家兔 • 胸主动脉降枝缩窄:豚鼠
2. 高 血 压 模 型
(Hypertension Models)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
❖两肾一夹肾性高血压大鼠 (Two-kidney one-clip renal hypertension)
1. 肌肉 LIM 蛋白基因敲除小鼠
(Muscle LIM Protein Gene Knockout Mice)
肌肉 LIM 蛋白调节肌肉分化, 敲除其基因的纯合子将发展为扩张 性心肌病,伴心肌肥大、间质细胞 增生和纤维化,成年小鼠出现心力 衰竭。
2. 肌肉因子 5基因敲除小鼠
( Myogenic Factor 5 Gene Knockout Mice )
高血压外周阻力↑
左心室射血阻抗↑ 左心室压力负荷过重
左心衰竭
(三)容量超负荷模型
(Volume Overload Models)
Establishment
❖ 狗 :建立动静脉瘘或破坏二尖瓣 ❖家兔:主动脉瓣穿孔导致主动脉返流 ❖大鼠:腹主动脉与腔静脉间造瘘
破坏二尖瓣 二尖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穿孔 主动脉返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A组2h;B组4h;C组:6h;D组:单独笼养,饲养 条件和禁水食情况相同,不施加刺激。以上实验操作每 周1次,持续6周。
1/17/2021
心衰模型动物实验
4
心衰模型大鼠刺激及评估流程
40只心衰 模型大鼠
外
实验A组10只
来
2h水浸刺激
刺
激
实验B组10只
4h水浸刺激
六 周 后
对 心 衰
随机分配
实验C组10只
6h水浸刺激
超声评估 心功能
大 鼠
心
功
能
对照组D
的
10只不做处理
影
响
1/17/2021
心衰模型动物实验
5
超声对应激后模型大鼠心功的评估
在6周后分别评估A、B、C、D四组大鼠的心功能。腹腔注射10%水 合氯醛麻醉,仰卧位固定,胸部备皮,涂耦合剂,选用9MHz高频矩 阵探头,将扫描深度调为4cm垂直于胸壁。并与胸骨成10-30度夹角, 显示沿二尖瓣口至心尖方向的左室长轴像。在B超左室长轴像的引 导下,取得满意的胸骨旁左室长轴二维图像后,在乳头肌水平(左 室内径最大处)将M样取线垂直于左室后壁,获得M型超声心动图, 测定左室舒张末内径(LVIDd,LVIDs)及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 IVSs)和左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d,LVPWs)。应用心功能计 算公式计算出射血分数(EF%)及左 室短轴分数(FS%)。每组数据连续取3个心动周 期的平均值,超声检查的操作由具有专业技术的
阿霉素
超声
EF HR FS
1.建立心力衰竭 动物实验模型
2.进行心功能评估 并记录相关指标
3.选取符合实验要 求的动物模型
超声
水浸
6.统计数据 分析资料
5.再次评估实验 对象心功能
4.进行应激 刺激
最后:了解应激对心力 衰竭患者心功能的 影响
1/17/2021
心衰模型动物实验
2
一:选择Wistar大鼠做为心力衰竭模型
人完。
1/17/2021
心衰模型动物实验
6
B型超声下声像图
M型超声声像图
参考文献:1.吴伟春;王浩跃;罗富良《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对不同心肌肥 厚模型大鼠心功能的研究》;《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ISTIC 2007年6期
2.李梅秀;田国忠;欧叶涛 《大鼠阿霉素慢性心衰模型的制备与心 衰指标的判定 》[期刊论文] -解剖学研究.2005.03.006
1/17/2021
心衰模型动物实验
7
超声评估所得心功能数据统计表(x s)
组别 A
动物数 10
B
10
C
10
D
10
EF (%) #
HR (次/min) #
FS(%) #
#
#
#
#
#
#
#
#
#
1/17/2021
心衰模型动物实验
8
1/17/2021
心衰模型动物实验
9
Wistar大鼠生物特性: 1:产仔数多,繁殖能力强,生长发育快 2:性情温顺,抗病能力强; 3:可以通过诱发出现心力衰竭的模型 4:大鼠行为表现多样性,情绪反映敏感, 具有行为情绪的变化特征。
二:心力衰竭模型建立
Wistar大鼠雄性100只,体重200g ,腹腔 注射阿霉素(4 mg/kg),用注射用水配制成 2 mg/ml溶液,即2 ml/kg, 每周注射1次,持 续6周. 6周后用超声对实验大鼠进行心功 能评估(射血分数EF%,心率HR,左室 短轴收缩幅度FS%),选择40只射血分 数为50±5%、心率为427±32次/min、FS为 21±2.5%的大鼠作为实验模型。
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呢? 现在 中国乃至世界心衰患者越来越多。在临 床中,应激是常见的致病因素,我们经 常遇到有心力衰竭患者因受到创伤、手 术、外来刺激等应激的影响,这些外来 刺激是否会导致心衰加重、心功能减低? 为了解应激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 响,通过建立动物实验模型来探讨两者 之间的关系。
1/17/2021
心衰模型动物实验
3
心衰模型大鼠施加外来刺激:
实验方法:将40只心衰模型大鼠
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各10只模型大鼠 。进 流食(足够的牛奶和盐糖水)120h后,单纯供应生理盐 水6h,再禁水2h后,在乙醚麻醉下,将A、B、C三组模 型大鼠的四肢及头部束缚于鼠板上,待麻醉清醒后将鼠
心衰的流行病学统计
组别 数量 每年新增 每年死亡
数据(约)(万人) 患者
人数
地区
(万人) (万人)
世界 2500 200 30
5年死亡率 50%-70%
年花费资 金(亿元)
500
中国
600
1/17/2021
55
9 50%-70%
心衰模型动物实验
150 1
实验大致流程:先建立心力衰竭动物实验模型,然后对其心功能指 标进行应超声评估,接下来选择符合要求的对象进行刺激,再次评 估实验对象心功能,最后统计数据分析资料,了解应激对心力衰竭 心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