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定义、病因及分类

产后出血的定义、病因及分类

1.定义胎儿娩出后24小时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称产后出血,包括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后至产后2小时和产后2小时至24小时3个时期。出血多发生在前两期。产后出血在我国是产妇首位死亡原因。

2.病因及分类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1)子宫收缩乏力:影响子宫收缩和缩复功能的因素均可引起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常见因素有:①全身因素:产妇精神过度紧张,对分娩恐惧;临产后镇静剂、麻醉剂或子宫收缩抑制剂过多使用。②产科因素:产程延长,体力消耗过多;产科并发症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高征、合并贫血、宫腔感染、盆腔炎等均可引起子宫肌水肿或渗血。③子宫因素: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巨大胎儿;子宫肌壁损伤(剖宫产史,肌瘤剔除手术后,产次过多、过频造成子宫肌纤维损伤);子宫肌肉发育不良或病变(子宫畸形或肌瘤等)。(2)胎盘因素:按胎盘剥离状况可分为以下类型。①胎盘滞留、胎盘嵌顿、胎盘剥离不全;②胎盘粘连或植入;③胎盘部分残留。(3)软产道损伤:较少见,严重时引起产后出血,需手术及时修补。常发生于阴道手术助产(如产钳助产、臀牵引术等)、巨大儿分娩、急产;软产道组织弹性差,产力过强。阴道手术助产操作不当或未及时检查发现软产道撕裂伤时,均可导致产后出血。(4)凝血功能障碍:任何原发或继发的凝血功能异常均可引起产后出血。产科并发症如胎盘早剥、死胎、羊水栓塞、严重的先兆子痫可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凝血功能障碍引起出血。产妇合并有血液系统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凝血功能障碍可引起产后切口及子宫血窦出血。

产后出血定义、原因及处理方法

产后出血 一、定义: 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是一种严重的分娩期并发症,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 二、病因: 1、子宫收缩乏力: (1)全身性因素:产妇精神过度紧张,产程延长或难产、产妇体力衰竭,临产后使用过强镇静剂、麻醉剂,合并急慢性全身性疾病等。 (2)局部因素:子宫收缩过度膨胀使肌纤维过度伸展,如:双胎妊娠、羊水过多、巨大儿等;子宫肌纤维退行变性,如多产、感染、刮宫过度等。子宫本身的病理改变,如子宫发育不良、畸形或合并子宫肌瘤。子宫平滑肌水肿、渗出,如妊高症、高度贫血、子宫胎盘卒中等。因前置胎盘引起子宫下段收缩力减弱,血窦不易关闭也可引起产后出血。 2、胎盘因素胎盘剥离不全、胎盘滞留、胎盘嵌顿、胎盘粘连或植入、胎盘胎膜部分残留。 3、软产道损伤包括会阴、阴道、宫颈裂伤及子宫下段的裂伤。常见原因有:①胎先露异常、阴道手术助产、急产、宫缩过强、巨大胎儿;②助产手法不当;③会阴及阴道因炎症、静脉曲张、水肿等致弹性降低,分娩过程中易发生裂伤,

导致产后出血。 4、凝血功能障碍原发或继发性凝血功能障碍均可引起产后切口和子宫血窦难以控制的出血,其特点为血液不凝。较少见, 但后果严重。(1)产科并发症:如重度子痫前期、严重感染、重度胎盘早剥、羊水栓塞、死胎滞留太久等。(2)全身出血倾向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肝炎等。 三、临床表现: 各种原因所致的产后出血共同的临床表现是阴道流血 过多,严重时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产后出血多发生在胎儿娩出后2小时内。不同原因所致的产后出血其临床特点各异。(1)宫缩乏力:90%的产后出血由此引起,阴道流血多发生在胎盘娩出后2h内。出血呈阵发性,色暗,有凝血块。腹部检查发现宫底升高、质地软,呈袋装,轮廓不清。按摩子宫或应用宫缩剂后子宫变硬,阴道流血停止或减少。 (2)胎盘因素:出血量较多且色暗,子宫收缩好。胎儿娩出后10min内发生的出血常由胎盘部分剥离、植入或剥离后滞留引起,完全性胎盘粘连及植入往往无阴道流血。胎盘胎膜残留引起的流血发生在胎盘娩出后,是导致产后2h以后发生阴道流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胎盘娩出后应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尤其要注意胎膜边缘是否有断裂的血管以除外副胎盘残留的可能。

产后出血试题(学习资料)

妇产科产后出血考试题(2015.03.25) 一、选择题(30分) 1、引起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 A、产道裂伤 B、胎盘剥离不全 C、宫缩乏力 D、胎盘植入 E、滞产 2、产后出血的定义正确的是( ) A、胎儿娩出24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400ml B、胎儿娩出24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ml C、胎儿娩出12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400ml D、胎儿娩出12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ml E、胎儿娩出12h内,剖宫产分娩者出血量≥1000ml 3、一孕妇非孕期体质量50kg,该孕妇妊娠末期总血容量大约为() A、4900ml-5000ml B、4000ml-4500ml C、3900ml-4000ml D、5900ml-6000ml E、3500ml-3900ml 4、常用估计产后出血量的方法有() A、称重法或容积法 B、休克指数法 C、血红蛋白测定 D、监测生命体征、尿量和精神状态 E、监测体温法 5、下列哪种情况不是先兆子宫破裂的症状体征() A、子宫下段有压痛 B、两侧圆韧带极度紧张 C、血尿 D、产妇阵痛难忍 E、阴道流血 6、一产妇,阴道分娩后12小时测心率120次/分,血压90/52mmHg,您估计该产妇产后出血量约为() A、500-1000ml B、1000ml-1500ml C、1500ml-2000ml D、2500ml-3000ml E、3500ml-4000ml 7、一产妇产前血常规WBC6.8×109/L HGB130g/L,阴道分娩后6小时复查血常规WBC10.2×109/L HGB110g/L,您估计该产妇产后出血量约为()

产后出血定义、原因及处理方法

产后出血 一、定义: 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 就是 一种严重得分娩期并发症,就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得首位原 因、 二、病因: 1、子宫收缩乏力: (1)全身性因素:产妇精神过度紧张,产程延长或难产、产妇体力衰竭,临产后使用过强镇静剂、麻醉剂,合并急慢性全身性疾病等。 (2)局部因素:子宫收缩过度膨胀使肌纤维过度伸展,如:双胎妊娠、羊水过多、巨大儿等;子宫肌纤维退行变性,如多产、感染、刮宫过度等、子宫本身得病理改变,如子宫发育不良、畸形或合并子宫肌瘤。子宫平滑肌水肿、渗出,如妊高症、高度贫血、子宫胎盘卒中等。因前置胎盘引起子宫下段收缩力减弱,血窦不易关闭也可引起产后出血、 2、胎盘因素胎盘剥离不全、胎盘滞留、胎盘嵌顿、胎盘粘连或植入、胎盘胎膜部分残留。 3、软产道损伤包括会阴、阴道、宫颈裂伤及子宫下段得裂伤。常见原因有:①胎先露异常、阴道手术助产、急产、宫缩

过强、巨大胎儿;②助产手法不当;③会阴及阴道因炎症、静脉曲张、水肿等致弹性降低,分娩过程中易发生裂伤,导致产后出血。 4、凝血功能障碍原发或继发性凝血功能障碍均可引起产后切口与子宫血窦难以控制得出血,其特点为血液不凝。较少见, 但后果严重。(1)产科并发症:如重度子痫前期、严重感染、重度胎盘早剥、羊水栓塞、死胎滞留太久等。(2)全身出血倾向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肝炎等、 三、临床表现: 各种原因所致得产后出血共同得临床表现就是阴道流血过多,严重时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产后出血多发生在胎儿娩出后2小时内。不同原因所致得产后出血其临床特点各异。 (1)宫缩乏力:90%得产后出血由此引起,阴道流血多发生在胎盘娩出后2h内。出血呈阵发性,色暗,有凝血块。腹部检查发现宫底升高、质地软,呈袋装,轮廓不清。按摩子宫或应用宫缩剂后子宫变硬,阴道流血停止或减少。 (2)胎盘因素:出血量较多且色暗,子宫收缩好。胎儿娩出后10min内发生得出血常由胎盘部分剥离、植入或剥离后滞留引起,完全性胎盘粘连及植入往往无阴道流血。胎盘胎膜残留引起得流血发生在胎盘娩出后,就是导致产后2h以后发生阴道流血得主要原因之一。在胎盘娩出后应仔细检查胎盘胎膜

产后大出血的定义

产后大出血的定义: 胎儿娩出后24小时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称产后出血,包括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后至产后2小时和产后2小时至24小时3个时期。出血多发生在前两期。产后出血在我国是产妇首位死亡原因。 产后大出血的发生因素: 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 (1)子宫收缩乏力:影响子宫收缩和缩复功能的因素均可引起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常见因素有: (2)①全身因素:产妇精神过度紧张,对分娩恐惧;临产后镇静剂、麻醉剂或子宫收缩抑制剂过多使用。 ②产科因素:产程延长,体力消耗过多;产科并发症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高征、合并贫血、宫腔感染、盆腔炎等均可引起子宫肌水肿或渗血。 ③子宫因素: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巨大胎儿;子宫肌壁损伤(剖宫产史,肌瘤剔除手术后,产次过多、过频造成子宫肌纤维损伤);子宫肌肉发育不良或病变(子宫畸形或肌瘤等)。 (2)胎盘因素:按胎盘剥离状况可分为以下类型。①胎盘滞留、胎盘嵌顿、胎盘剥离不全; ②胎盘粘连或植入;③胎盘部分残留。 (3)软产道损伤:较少见,严重时引起产后出血,需手术及时修补。常发生于阴道手术助产(如产钳助产、臀牵引术等)、巨大儿分娩、急产;软产道组织弹性差,产力过强。阴道手术助产操作不当或未及时检查发现软产道撕裂伤时,均可导致产后出血。 (4)凝血功能障碍:任何原发或继发的凝血功能异常均可引起产后出血。产科并发症如胎盘早剥、死胎、羊水栓塞、严重的先兆子痫可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凝血功能障碍引起出血。产妇合并有血液系统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凝血功能障碍可引起产后切口及子宫血窦出血。 产后大出血的急救护理: (1)一旦患者出现产后大出血,护理人员一定要镇定、果断、工作有序。在迅速主动采取止血措施的同时通知医生。 (2)迅速有效地补充血容量,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必要时使用留置针头。密切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皮肤颜色、表情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正确掌握静脉输液的速度,以免输液过快、过多而发生肺水肿。 (3)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及时地吸氧,采取面罩法给氧,流量4 L/min~6 L/min。吸氧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吸氧的效果。 (4)经手按摩子宫底,刺激子宫收缩,从而使子宫壁血窦闭合。在按摩过程中将子宫腔内积血压出,以免影响子宫收缩,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5)协助医生边抢救边查原因,进行及时有效地止血,做好各种检查和抽血交叉配血的相关工作。如果保守治疗效果差,积极协助做好相关术前准备。 (6)取平卧位,必要时取头低足高位,有利于下肢静脉血回流,注意保暖,预防并发症。 (7)给以心理护理,耐心解释,解除患者紧张、恐慌的不良情绪,以友善的态度、娴熟的技术赢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争取抢救时机。 (8)产后注意加强营养,并做好抗感染治疗及纠正贫血。 健康教育: 1、加强产褥期康复技巧宣教,教会产妇按摩子宫和检查子宫恢复的方法,指导产妇对会阴部伤口进行自我护理,按时进行复查,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2、产褥期禁止盆浴、性生活,勤换内衣,保持皮肤清洁,做好个人卫生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关键词】产后出血;原因分析;综合预防 产后出血是产科的急症和重症,是引起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一旦发生,如处理不及时,可影响产妇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至今产后出血仍居我国孕妇死亡的首位。因此,防止产后出血的发生重在预防,为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和预防措施,现将4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2年1月~2004年12月,分娩总数为3660例,其中双胎妊娠23例,三胎妊娠1例,院外分娩9例,发生产后出血44例,包括院外转入1例,我院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19%(43/3626)。发生于产后2h内者34例,占79.07%,2h以后者9例,占20.93%。初产妇35例,经产妇8例,有2次以上流产史者32例。子宫收缩乏力25例,胎盘因素14例,软产道裂伤2例,凝血功能异常1例,心理因素1例。分娩方式:剖宫产21例,阴道分娩(包括产钳助产、臀助产、臀牵引)22例。采用容积法和面积法测量产后出血。容积法:胎儿娩出后立即在产妇臀部垫一聚血盆,接生完毕用量杯测量并记录,产后2h在产房内观察亦用此方法。面积法:7cm×9cm的八层纱布浸透为20ml血,每2h观察并记录1次。两法记录的出血量总和就是24h 出血量。 2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2.1 子宫收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

2.1.1 原因分析双胎妊娠、巨大胎儿、羊水过多等孕妇,因子宫过度膨胀,胎儿娩出后易发生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待产过程中产妇过度紧张、疲劳等易引起不协调性子宫收缩、继发性宫缩乏力,结果使产程延长,造成滞产、难产、产后宫缩乏力而发生产后出血。 2.1.2 预防措施①医护人员在孕妇待产过程中,关心体贴孕妇,助产士根据每个产妇的具体情况,确定护理重点,进行分娩期健康教育,对过度紧张或不合作的产妇,必要时给予度冷丁或安定等药物,介绍并实施无痛分娩技术,让产妇在待产过程中保持良好心理状态;鼓励并协助孕妇在宫缩间歇时少量多餐进食高热量、易消化吸收食物,如牛奶、肉粥、面条等,以保持充足体力。②存在有产后宫缩乏力危险因素者,分娩前建立静脉通道,胎儿头娩出后常规宫底注射催产素20u;产时出血超过200ml者,再加催产素20u静脉滴注。③阴道分娩产妇,脐带处理完毕30min内协助早接触、早吸吮30min,剖宫产产妇予母婴脸早接触,增加母婴感情,让产妇拥有一种为人母的满足感,利于稳定产妇情绪。早接触、早吸吮可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④产妇分娩后常规留产房观察2h,15~30min观察生命体征,宫缩及阴道流血量1次,及早发现出血倾向,产后出血约80%发生于产后2h内,因此,产后2h是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时机。 2.2 胎盘因素所致产后出血 2.2.1 原因分析前置胎盘,胎盘嵌顿、滞留、粘连、植入、残留,多次宫腔操作使内膜损伤,子宫内膜炎等,常使蜕膜发育不全

产后出血课后练习题

产后出血-课后练习题 1.产后出血的定义是(C) A. 胎儿经阴道娩出后12小时内阴道流血量≥500ml B.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500ml C.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500ml D.胎盘娩出后12小时内阴道流血量﹥500ml E. 胎盘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500ml 2.不属于子宫收缩乏力原因的是:(A) A.膀胱充盈 B.胎位异常 C.产妇精神过度紧张 D.临产后产妇体内前列腺素过多 E.临产后应用大剂量镇静药 3.女性,25岁,G1P1,阴道分娩一足月男婴后,产妇阴道少量流血4小时,色鲜红。检查:产妇神清,心率90次/分,血压100/68mmHg,阴道内较多鲜红色血液,宫底达脐下2指、质硬。产妇阴道流血最可能的原因是(C) A.胎盘滞留 B.凝血功能障碍 c.软产道裂伤 D.子宫收缩乏力 E.羊水栓塞 (4~5题共用题干) 初产妇,35岁,妊娠40周,胎膜早破。因活跃期停滞而给予卡前列甲酯栓置阴道后穹窿。2小时后,产妇突感下腹撕裂样剧痛,子宫收缩消失。检查》全腹拒按,阴道流血、呈鲜红色,胎心消失。 4.引起产妇下腹剧痛的原因最可能是(C) A.先兆子宫破裂 B.子宫收缩过强 c.完全性子宫破裂 D.重型胎盘早剥 E.子宫痉挛性狭窄环

5.该病例阴道流血,胎心消失的原因最可能的是(B) A.先兆子宫破裂 B.完全性子宫破裂 c. 子宫收缩过强 D.重型胎盘早剥 E.子宫痉挛性狭窄环 (6~7题共用题干) 初产妇,28岁,妊娠40周,胎膜早破阴道分娩一巨大儿后产妇气急、烦躁不安伴阴道流血、色暗红、无血凝块。检查:产妇神清,鼻翼扇动,心率110次/分,脉细数,血压80/58mmHg,阴道内较多不凝之暗红色血液,宫底达脐上2指、质软;血小板30×109/L,纤维蛋白原1.5g/L。 6.患者术后阴道流血最可能的原因是(A) A.胎盘滞留 B.胎盘剥离面出血 c.软产道损伤 D.子宫收缩乏力 E.羊水栓塞 7.首选检查是(B) A.阴道探查 B. 盆腔B型超声检查 C.腹腔镜检查 (8~10题共用备选答案) A.阴道流血色鲜红,可伴血块 B. 阴道流血色暗红,可伴血块 C.阴道流血色褐色,无血块 D. 阴道流血色暗红,不凝 E.阴道流血色鲜红,不凝 8.胎儿娩出后,软产道损伤引起的阴道流血最可能的是( A ) 9.胎儿娩出后,胎盘滞留的阴道流血最可能的是( B ) 10.胎儿娩出后,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阴道持续流血最可能的是( E )

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要点

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要点 发表时间:2013-01-04T14:18:41.3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0期供稿作者:张广萍[导读] 若流血多者应立即查明原因,及早处理,仔细检查胎盘胎膜娩出是否完整,软产道有无损伤及血肿。 张广萍 (吉林省梅河口市妇幼保健院吉林梅河口 135000)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0-0270-02 【摘要】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以上。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居产妇四大死亡原因之一。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在我国目前居首位。可分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关键词】产后出血原因护理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以上。80%以上发生在产后2小时之内随失血速度及产妇体质不同而异。短时间内大量失血可发生失血性休克.严重者可危及产妇生命。产后出血的原因可分为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 1 子宫收缩乏力 1.1 全身因素:产妇精神过度紧张,产程时间过长或难产,造成产妇体力衰竭;临产后过多地输入镇静剂、麻醉剂、解痉剂。产妇合并有急慢性的全身性疾病。 1.2 局部因素(1)子宫过度膨胀如:多胎妊娠。巨大儿,羊水过多,使子宫纤维过度伸展,失去弹性。(2)子宫肌水种,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或严重贫血。(3)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如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或子宫畸形,影响子宫肌的正常收缩。(4)胎盘早剥所致子宫胎盘卒中,以及前置胎盘均可以引起产后出血。 2 软产道损伤 2.1 为产后出血的另一个原因。产力、产道、胎儿方面的因素急产、胎儿过大,软产道组织弹性差,产力过强。往往可致胎儿尚未娩出时宫颈和阴道已有裂伤。 2.2 保护会阴不当由于助产手术操作不当,也可致会阴阴道裂伤。会阴侧切过小,致胎儿娩出时,形成会阴裂伤。 3 胎盘闪素 3.1 胎盘龆5分剥离或剥离后滞留,胎盘嵌顿,防碍宫缩。 3.2 胎盘粘连多次人工流产易致子宫内膜受损而发生感染,子宫内膜炎可导致胎盘粘连。 3.3 胎盘胎膜残留因过早牵拉脐带及过早用力揉挤子宫所致。 3.4 胎盘植入,部分胎盘植入,因胎盘部分剥离、部分未剥离,导致子宫收缩不良,血窦不能关闭而引起子宫出血,而完全性植入则因未剥离而不出血。 4 凝血功能障碍 4.1 妊娠并发症常有重度妊高症、重型胎盘早剥、羊水栓塞、死胎滞留过久,影响凝血功能,发生DIC。 4.2 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皿,重型肝炎等。 5 护理要点 预防: 5.1 加强孕前保健对妇产科门诊就医或孕前咨询检查的育龄妇女,发现暂不能、不宜或不愿生育者,应认真进行避孕宣教,避免或减少人工流产术,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 5.2 重视产前检查是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做好产前检查绝大多数产后出血可以避免。识别高危因素,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及各种并发症,尤其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合并肝炎,贫血,血液病,多胎妊娠,羊水过多等孕妇有针对性地加强健康教育,促进孕妇到有抢救条件的医院分娩,以便及早处理。 5.3 对入院待产的孕妇应加强心理护理待产孕妇的主要心理问题是担心分娩时疼痛,产程是否顺利,母子能否平安,从而产生恐惧,焦虑的负性心理,导致产程延长、产妇疲劳、体力衰竭,易诱发产后出血。因此,护理人员应向其讲解分娩的经过及分娩过程中的配合,疼痛的性质等,给予积极性言语,减轻或消除其负性心理,增强对分娩的信心。 5.4 正确处理分娩过程第一产程密切观察产妇的情况注意休息及营养的补充,严密观察产程进展,避免产程延长,合理使用镇静剂,以利于产妇休息和加速第一产程进展。第二产程:指导产妇适时正确使用腹压,对高危因索的产妇,做好及早处理的准备,适时做会阴侧切术,提高接生技术,当胎肩娩出后,即静脉滴注催产素,以加强子宫收缩,减少出血。第三产程:是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准确估计产后出血量,胎盘未剥离前,不可过早牵拉脐带或按摩子宫,等待胎盘自己剥离。若流血多者应立即查明原因,及早处理,仔细检查胎盘胎膜娩出是否完整,软产道有无损伤及血肿。 5.5 产后护理:产后2小时是产后出血发生高峰期,故应重点监护。密切观察产妇的一般情况,生命体征,阴道流血,宫缩情况,医务人员定期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020年产后出血定义、原因及处理方法(课件)

2020年产后出血定义、原因及处理方法(课件) 产后出血 一、定义: 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 是 一种严重的分娩期并发症,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 因。 二、病因: 1、子宫收缩乏力: (1)全身性因素:产妇精神过度紧张,产程延长或难产、产妇体力衰竭,临产后使用过强镇静剂、麻醉剂,合并急慢性全身性疾病等. (2)局部因素:子宫收缩过度膨胀使肌纤维过度伸展,如:双胎妊娠、羊水过多、巨大儿等;子宫肌纤维退行变性,如多产、感染、刮宫过度等。子宫本身的病理改变,如子宫发育不良、畸形或合并子宫肌瘤.子宫平滑肌水肿、渗出,如妊高症、高度贫血、子宫胎盘卒中等。因前置胎盘引起子宫下段收缩力减弱,血窦不易关闭也可引起产后出血.......感谢聆听

2、胎盘因素胎盘剥离不全、胎盘滞留、胎盘嵌顿、胎盘粘连或植入、胎盘胎膜部分残留。 3、软产道损伤包括会阴、阴道、宫颈裂伤及子宫下段的裂伤。常见原因有:①胎先露异常、阴道手术助产、急产、宫缩过强、巨大胎儿;②助产手法不当;③会阴及阴道因炎症、静脉曲张、水肿等致弹性降低,分娩过程中易发生裂伤,导致产后出血. 4、凝血功能障碍原发或继发性凝血功能障碍均可引起产后切口和子宫血窦难以控制的出血,其特点为血液不凝.较少见,但后果严重。(1)产科并发症:如重度子痫前期、严重感染、重度胎盘早剥、羊水栓塞、死胎滞留太久等。(2)全身出血倾向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肝炎等。......感谢聆听 三、临床表现: 各种原因所致的产后出血共同的临床表现是阴道流血过多,严重时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产后出血多发生在胎儿娩出后2小时内。不同原因所致的产后出血其临床特点各异。 (1)宫缩乏力:90%的产后出血由此引起,阴道流血多发生在胎盘娩出后2h内。出血呈阵发性,色暗,有凝血块。腹部检查发现宫底升高、质地软,呈袋装,轮廓不清。按摩子宫或应用宫缩剂后子宫变硬,阴道流血停止或减少。

产后出血试题[1].-精心整理

妇产科产后出血考试题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30分) 1、引起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 A、产道裂伤 B、胎盘剥离不全 C、宫缩乏力 D、胎盘植入 E、滞产 2、产后出血的定义正确的是( ) A、胎儿娩出24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400ml B、胎儿娩出24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ml C、胎儿娩出12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400ml D、胎儿娩出12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ml E、胎儿娩出12h内,剖宫产分娩者出血量≥1000ml 3、常用估计产后出血量的方法有() A、称重法或容积法 B、休克指数法 C、血红蛋白测定 D、监测生命体征、尿量和精神状态 E、监测体温法 4、一产妇,阴道分娩后12小时测心率120次/分,血压90/52mmHg,您估计该产妇产后出血量约为() A、500-1000ml B、1000ml-1500ml C、1500ml-2000ml D、2500ml-3000ml E、3500ml-4000ml 5、一产妇经阴道分娩后6小时复查HGB62g/L,欲使该患者HGB达到80g/L,应给该产妇输注同型红细胞悬液至少为() A、1.5U B、2.U C、3U D、4U E、5U 6、一产妇,阴道分娩后8小时测心率100次/分,血压116/73mmHg,您估计该产妇产后出血量约为() A、500-1000ml B、1000ml-1500ml C、1500ml-2000ml D、2500ml-3000ml

E、<500ml 7、有利于预防产后出血的措施有() A、预防性使用止血剂 B、加强产前保健 C、预防性使用宫缩剂 D、延迟钳夹脐带和控制性牵拉脐带 E、预防性使用麦角新碱 8、某产妇胎盘娩出后持续阴道流血多时,色暗红,有凝血块,可能出血原因是( ) A、软产道损伤 B、DIC C、子宫胎盘卒中 D、子宫收缩乏力 9、产后出血的一般处理包括() A、按流程进行求助和沟通 B、建立两条可靠的静脉通道 C、通知血库和检验科做好准备 D、进行基础的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 E、交叉配血 10、不属于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是() A、胎盘胎膜残留 B、继发性子宫收缩乏力 C、胎盘附着面复旧不全 D、胎盘附着面血栓脱落 E、剖宫产后子宫切口感染或裂开 二、填空题(15分) 1、产后出血的病因可分为 。 2、重症产后出血情况包括 。 3、根据子宫破裂的原因,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类。 三、名词解释(10分) 1、胎盘植入 2、活跃期延长及活跃期停滞

产后出血处理原则

一产后出血的定义 胎儿娩出后 24h内产妇的出血量超过 500ml者为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 PPH)。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成功控制产后出血、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的关键。现将产后出血的诊断和处理分别叙述如下。 1 产后出血的诊断 产后出血的诊断包括出血量的估计和病因的诊断两部分。 1·1 产后出血量的估计: 分娩过程中由于阴道出血的同时伴随着宫腔内羊水的流出,往往很难判断出血和羊水的比例;另外,流出的血往往分布在手术巾、床单以及纱布上,因此出血量很难准确估计,有时估计的失血量为实际失血量的一半。正确测量产后出血量是防治产后出血的关键。 1·1·1 目测法: 根据分娩过程中的失血量、铺巾上的血液浸润程度以及消耗纱布的量等估计出血量。目测法与估计者的经验有关,有很强的主观性。估计的出血量往往比实际出血量少。 1·1·2 容积法: 用弯盘或产妇专用的接血容器收集阴道出血,并用量杯定期测量后统计出血量的方法。 1·1·3 面积法: 按事先测量过的血液浸湿面积10cm×10cm 为10ml, 15cm×15cm 为 15ml。1·1·4 称重法: 将分娩后所用的敷料的重量减去分娩前所用的敷料重量为失血量,按血液比重1·05g 换算为 1ml。除了以上直接测量外,如果出血量较多,已经发生失血性休克,根据孕妇的生命体征可以判断失血量。通常妊娠期孕妇的血容量会较妊娠前增加 30%~60%,如果产后出血量接近妊娠期增加的血容量,产妇仍可耐受而不发生明显的产后血容量下降。 (1)如果收缩压≤80mmHg,脉压≤25mmHg 或心率≥140 次/min,表示血容量不足,失血量>800ml。

产后出血的病因及临床表现有哪些.doc

产后出血的病因及临床表现有哪些 1.胎盘、胎膜残留多发生于产后l0日左右,粘附在宫腔内的残留胎盘组织发生变性、坏死、机化,形成胎盘息肉,当坏死组织脱落时,暴露基底部血管,引起大量出血。临床表现为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延长,以后反复出血或突然大量流血。检查发现子宫复旧不全,宫口松弛,有时可触及残留组织。 2.蜕膜残留蜕膜多在产后一周内脱落,并随恶露排出。若蜕膜剥离不全长时间残留,也可影响子宫复旧,继发子宫内膜炎症,引起晚期产后出血。临床表现与胎盘残留不易鉴别,宫腔刮出物病理检查可见坏死蜕膜,混以纤维素、玻璃样变的蜕膜细胞和红细胞,但不见绒毛。 3.子宫胎盘附着面感染或复旧不全子宫胎盘附着面血管在分娩后即有血栓形成.继而血栓机化,出现玻璃样变,血管上皮增厚.管腔变窄、堵塞。胎盘附着部边缘有内膜向内生长.底蜕膜深层的残留腺体和内膜亦重新生长,使子宫内膜得以修复,此过程需6—8周.若胎盘附着面感染、复旧不全引起的出血,多发生在产后2周左右.表现为突然大量阴道流血,检查发现子宫大面软,宫口松弛,阴道及宫口有血块堵塞。 4.剖宫产术后子宫伤口裂开多见于子宫下段刮宫产

横切口两侧端。近年广泛开展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横切口裂开引起大出血的报道已不罕见.应引起重视。引起切口愈合不良造成出血的原因主要有: (1)子宫下段横切口两端叨断子宫动脉向下斜行分支,造成局部供血不足。术中止血不良,形成局部血肿或局合感染组织坏死.致使切口不愈合. (2)横切口选择过低或过高:①过低,宫须侧以结缔组织为主.血供较差,组织愈合能力差,且靠近阴道,增加感染机会.②过高,切口上缘宫体肌组织与切口下缘子宫下段肌组织厚薄相差大,缝合时不易对齐.愈合不良。 (3)缝合技术不当:组织对位不仕;手术操作粗暴;出血血管缝扎不紧;切口两侧角部未将回缩血管缝扎形成血肿:缝扎组织过多过密,切口血循环供应不良等,切口均可愈合不良. 以上因素均可在肠线溶解脱落后,血窦重新开放,多发生在术后2—3周,出现大量阴道流血,甚至引起休克. 5.其他产后子宫滋养细胞肿瘤、子宫粘膜下肌癇等均可引起晚期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教学说课

精心整理2011年湖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 授课教师:缪芳 参赛单位: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参赛时间:2011年06月03日 ● ● ● ● ● 2 3. 4. ● 1.产后出血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 2.宫缩乏力及胎盘因素致产后出血的诊断及处理。 ●教学难点:产后出血的处理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科书、多媒体、板书

●授课对象: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2007级临床医学系本科班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 1.引言2分钟 产后出血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 下面,我将给大家讲一个病例。 小时, 亡的原因 中居首位。少数严重病例,虽抢救成功,但可出现垂体功能减退即席汉氏 综合征。 2)产后出血的病因:子宫收缩乏力(Uterineatony)

软产道损伤(Genitaltractlaceration) 胎盘因素(Retainedplacentaltissue) 凝血功能障碍(Coagulationdefects) 其中子宫收缩乏力占70%,软产道损伤占20%,胎盘因素占10%,凝血 功能障碍占1%。 e子 B软产道损伤见于a宫颈、阴道、会阴撕裂:急产、阴道手术产、软产 道弹性差、水肿或疤痕等b剖宫产子宫切口延伸或撕裂:胎位不正、

胎头位置过低等c子宫破裂:前次子宫手术史d子宫内翻:多 产史、子宫底部胎盘、第三产程处理不当宫缩乏力见于 C胎盘因素见于a胎盘异常: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帆状胎盘血管前置 等b胎盘剥离不全c胎盘剥离后滞留d胎盘粘连,常见于产次 植入 DIC:3 4)测量失血量的方法:称重法、容积法、面积法。 称重法:量(ml)=(胎儿娩出后接血敷料湿重g-接血前敷料干重g) /1.05(血液比重g/ml) 容积法:用产后接血容器收集血液后,放入量杯测量失血量。

产后出血处理原则

一产后出血的定义 胎儿娩出后24h内产妇的出血量超过500ml者为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 PPH)。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成功控制产后出血、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的关键。现将产后出血的诊断和处理分别叙述如下。 1 产后出血的诊断 产后出血的诊断包括出血量的估计和病因的诊断两部分。 1·1 产后出血量的估计: 分娩过程中由于阴道出血的同时伴随着宫腔内羊水的流出,往往很难判断出血和羊水的比例;另外,流出的血往往分布在手术巾、床单以及纱布上,因此出血量很难准确估计,有时估计的失血量为实际失血量的一半。正确测量产后出血量是防治产后出血的关键。 1·1·1 目测法: 根据分娩过程中的失血量、铺巾上的血液浸润程度以及消耗纱布的量等估计出血量。目测法与估计者的经验有关,有很强的主观性。估计的出血量往往比实际出血量少。 1·1·2 容积法: 用弯盘或产妇专用的接血容器收集阴道出血,并用量杯定期测量后统计出血量的方法。 1·1·3 面积法: 按事先测量过的血液浸湿面积10cm×10cm为10ml, 15cm×15cm为15ml。1·1·4 称重法: 将分娩后所用的敷料的重量减去分娩前所用的敷料重量为失血量,按血液比重1·05g换算为1ml。 除了以上直接测量外,如果出血量较多,已经发生失血性休克,根据孕妇的生命体征可以判断失血量。通常妊娠期孕妇的血容量会较妊娠前增加30%~60%,如果产后出血量接近妊娠期增加的血容量,产妇仍可耐受而不发生明显的产后血容量下降。

(1)如果收缩压≤80mmHg,脉压≤25mmHg或心率≥140次/min,表示血容量不足,失血量>800ml。 (2)根据产后血红蛋白下降的幅度也可以判断产后出血量。如果孕期的血红蛋白正常,红细胞比容和血红蛋白下降30%,表示失血量>1000ml。(3)如果孕妇的尿量<25ml/h,表示失血量>2500ml。 (4)如果有条件监测中心静脉压,补充液体和血液后,孕妇的中心静脉压不升高,表示血容量不足。根据补充的液体量也可推算出失血量。 1·2 病因诊断: 产后出血多为胎盘剥离面的大量出血和/或软产道及邻近结构的损伤所致。宫缩乏力、不同程度的胎盘滞留,包括胎盘粘连及软产道裂伤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其中宫缩乏力约占产后出血的50%,软产道裂伤占20%,胎盘因素占5%~10%,子宫内翻是极罕见的原因。近年来, Zelop等[1]认为胎盘粘连现已超过宫缩乏力成为导致严重产后出血而必须切除子宫的最常见原因。 1·2·1 宫缩乏力: 宫缩乏力所致的出血多发生在胎盘娩出之后,表现为间歇性出血,可混有血块。触诊子宫柔软,轮廓不清,按摩子宫或注射宫缩剂后出血减少或停止。宫缩乏力常常发生在大量应用卤化物类麻醉剂、镇静剂;催产素引产或加用其他增强宫缩的药物等;巨大儿、多胎及羊水过多等引起的子宫过度扩张;多次宫腔操作史及多次妊娠分娩、疤痕子宫等造成的子宫肌层损伤;子宫先天异常;有急、慢性病史或体虚者;前置胎盘附着部位缩复不良及子宫胎盘卒中等。 1·2·2 软产道裂伤: 妊娠时软产道血管丰富而充血,分娩时若发生软产道裂伤,失血量可以很大,特别是当裂伤累及阴道上部、宫颈及子宫时,止血往往较为困难。其原因多为急产、巨大儿、产科手术及会阴组织本身弹性差。包括会阴、阴道、肛提肌的损伤、宫颈裂伤及子宫下段裂伤。软产道裂伤多在胎儿娩出后立即出现阴道流血,呈持续性,检查可见明确裂伤并有活动性出血;外阴血肿:产后未见阴道大量流血,但可有严重的会阴疼痛及突然出现的张力大、有波动感的肿物,表面皮肤颜色有变;阴道下段血肿:症状与外阴血肿相似,上段血肿可有胀痛或排便感;阔韧带血肿:常为宫颈及阴道穹隆部的深撕裂,子宫侧壁的不全裂伤等,出血多时,血液可沿腹

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处理

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处理 探讨产后常见的出血原因及其采取应对的措施,对于具有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在分娩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密切观察产程,勿使产程过长,避免疲劳,解除紧张情绪,做好产前、产时、产后的宣教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是减少产后出血最有效的手段,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 Abstract:Investigate the causes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and adopt common measures to deal with, for patients with risk factors for postpartum hemorrhage should take effective preventive measures before delivery, close observ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rendering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s too long, to avoid fatigue, relieve tension, good prenatal, intrapartum, postpartum missionary work, so early detection, early prevention and early treatment is to reduce postpartum hemorrhage is the most effective means of reducing maternal mortality. Key words:After vaginal delivery; Bleeding; Rreasons; Responses; Prevention 产后出血是产科分娩常见的最严重并发症,是威胁产妇生命安全的重要原因,是孕產妇主要的死亡原因。做好产后发生出血的预防、监测、急救也是产科医务工作者面临的巨大挑战。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多发原因,其他方面的因素,如胎盘发生滞留或粘连、产道的损伤、胎盘植入及产妇凝血功能发生障碍、DIC等不多见。所以,完善产前准备、产时进行监测,尽早查找出容易引发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及时采取有效的预治,对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1产后出血的概念 产后出血指的是分娩后24h内产妇的出血量≥500ml。由于失血过多引发休克,主要表现为:低血容量造成血压降低、颜面苍白、头晕、肢体湿冷、脉搏纤弱,情况严重可伴有程度不一的意识障碍或心慌、尿量下降等。相关研究资料表明,80.0%以上的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h内。产后发生出血是临床产科常见的重要并发症,若不及时进行积极有效的止血,则会对患者产生严重的影响,极易造成产妇死亡;因此,在产妇分娩后2h内,应对其进行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测,以便观察产后发生出血的情况。 2引起产后出血的因素 2.1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因为子宫肌肉纤维伸展过度,对肌纤维的回缩产生影响,导致宫缩乏力,包含了产程的延长、先兆子痫、妊娠期糖尿病、绒毛膜羊膜炎、胎儿巨大、多胎妊娠、贫血及羊水过多等。患者若胎盘有前置现象,胎盘会附着于子宫的下段,血窦关闭有难度,子宫下段较薄,收缩力量小,极有可能造成胎盘粘黏产后发生大出血。 2.2胎盘发生滞留是产后产妇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胎儿完全娩出以后,因为子宫的收缩力度降低,已经剥离的胎盘未能及时娩出而发生滞留,造成出血。

育儿知识:严重产后出血的定义

严重产后出血的定义 对于妈妈们怀胎十月不容易的说法,我们大家都习以为常。其实分娩的时候更是危险重重。在分娩的时刻,可能会出现很多状况,例如大出血等。但是在产后几天之内妈妈们的身体也是会有意外情况出现的。今天,一起来看看严重产后出血的定义吧。顺便学习学习该如何预防。 严重产后出血是什么 产后出血是一项造成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它是指妈妈们在生完宝宝以后,,24小时内阴道的流血量超过500ml,这是非常严重大的现象,也是俗话说的产后血崩。它的发病率很高是因为主观收集失血量造成的。 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 1、主观因素:妈妈们在分娩时精神过度紧张,家人没有及时安慰,造成对于阴道分娩的恐惧; 2、客观因素:临产后过多使用镇静剂、麻醉剂或子宫收缩抑制剂;合并慢性全身性疾病;体质虚弱等引起子宫收缩乏力。 3、胎盘滞留过久:胎盘应该在分娩完30分钟内排除体外,否则可能会导致胎盘剥离面血窦的关闭,从而造成出血。 4、凝血功能障碍:产妇可能有产妇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如再生性障碍性贫血等。会导致剖腹产后血流不止。 妈妈们如何预防产后出血 1、在分娩前要做好准备工作:产前要保健,如发现情况,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对于一些可能有产后严重出血可能的妈妈要提早住院分娩。 2、提高分娩质量:妈妈们要保持愉悦的心情,形成健康的饮食,听从医生指导顺利分娩。 3、产后观察:护士会在产后12小时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情况、膀胱是否膨胀以免影响子宫收缩,还要注意血压与脉搏的变化。 产后出血不是一件小事情,严重的话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所以产后的妈妈及家属要特别注意。作为产妇保持愉悦的心情,轻松迎接宝宝的到来;作为家属,可以通过一些保健,饮食的方法来帮助妈妈们预防产后出血。 怀孕8周孕囊小怎么办 怀孕8周的时候,已经到了孕两个月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孕囊已经发育得比较大了,可以在b超中看到孕囊了。但是有的时候怀孕8周孕囊会出现偏小的情况。这种情况到底应该怎么办呢?怀孕8周孕囊到底多大算是正常的呢? 孕囊偏小怎么办? 首先,由于情绪紧张等原因导致孕妇月经推迟、排卵期错后、受孕时间晚,从而出现孕囊较实际停经天数小。 例如,停经50天,但检查中却发现孕囊仅有40天左右大小。这种孕囊偏小属正常情况,只要经一周动态检查显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及孕酮值正在逐渐增多,孕囊在继续生长,并且逐渐出现了胎芽和胎心,即说明孕囊偏小是由于排卵期错后、受孕时间晚等生理性原因所致,可继续妊娠。 其次,由于精子、卵子发育不良,孕妇在孕期感染支原体、衣原体、风疹病毒或孕妇在怀孕期间接触到有毒有害物质等原因,导致孕囊发育不良,小于正常月份。出现以上情况的孕妇在妊娠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孕囊会继续长大,但见不到胎芽和胎心,这种情况下的孕囊是不健康的,最终会导致孕妇流产。

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

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1-06-23T11:46:09.270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3期供稿作者:吕金兰杨立华 [导读] 由于全身因素或子宫局部因素或产程问题等引起的产后出血,近几年有明显上升趋势。 吕金兰杨立华【中图分类号】R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042-02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 500ml,是产科最常见和最危险的并发症,至今仍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1]。及时发现和积极有效的护理是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的关键所在。目前,产后出血的诊治进展很快,对产后出血病人的护理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者为一名助产人员,本文着重对阴道分娩所致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作一总结。 1产后出血的原因 1.1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首位原因,一般情况下,胎儿娩出5~15分钟内胎盘即与子宫壁分离,由于内源性和外源性宫缩物质的作用,是子宫纵横交叉的肌肉强有力的收缩,压迫纤维间的子宫血管,同时胎盘剥离面也迅速缩小,创面的血管和静脉窦得以关闭达到止血目的。有资料可见,子宫收缩乏力占产后出血原因的40%以上,胎盘娩出后出血,应首先检查子宫收缩情况[2]。由于全身因素或子宫局部因素或产程问题等引起的产后出血,近几年有明显上升趋势。 1.1.1全身因素产妇由于精神过度紧张、焦虑、恐惧、疲劳、体力衰竭可引起一系列生理病理反应,致子宫收缩减弱,疼痛敏感,产程延长,出血增多。另外,35岁以上的产妇,母体肥胖,体质虚弱,临产后应用镇静剂、麻醉剂或子宫收缩抑制剂过多使用,孕妇合并慢性全身性疾病如肝炎、贫血、恶性肿瘤等,均是分娩时出血的高危人群。 1.1.2产科因素是导致子宫收缩乏力引发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最常见的是头位难产中的持续性枕后位,由于产妇在宫口开大3~5cm 时就有强烈的便意,过早的长时间用力使产妇体力消耗过大,由于产程延长,可使子宫肌纤维尤其是下段纤维拉长、受压,缩复作用受到抑制[3]。产妇烦躁不安,体力衰竭,严重者出现脱水代谢性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最终发生继发性性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诱发促进分娩施行抬头吸引产钳术也会增加产后出血的危险。由于早产的产妇对分娩有一定的心理恐惧,与足月分娩相比,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较高。一些产科并发症如宫腔感染、盆腔炎、高血压等均可引起子宫肌水肿或渗血,影响子宫收缩。 1.1.3巨大儿、羊水过多,多胎妊娠,剖宫产史,肌瘤挖出术后,多次流产史,子宫畸形或肌瘤等造成子宫肌纤维损伤,弹性差,子宫收缩乏力。其中,由于经济条件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上的开放,使巨大儿、多次流产史成为产后出血相对上升明显的因素。 1.1.4社会心理因素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使产妇尤其是农村产妇的心理压力增加,由于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性别不满意,出现情绪低落、烦躁不安,过度的精神紧张和情绪波动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受体兴奋性增强,对子宫肌的抑制作用导致子宫收缩乏力,增加产后出血量;同时,产妇心情忧郁,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下丘脑发出的冲动减少,垂体后叶素分泌的缩宫素减少,也可导致宫缩乏力,发生产后出血。另外,某些产妇隐瞒生育史、流产史等都是产后出血的隐患。 1.2胎盘因素多次流产、分娩、剖宫产等由于对子宫进行操作,都不同程度损伤子宫内膜及继发感染,患子宫内膜炎的机会增多,子宫内膜生长不良,再次妊娠时胎盘粘连、植入、残留的发生率相应上升,发生产后出血的机率也会大大增加;胎盘宫角附着、副胎盘残留宫腔也使导致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的产妇,如果诊断不及时,延误治疗时机,极易造成严重的产后出血。 1.3 软产道损伤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常发生于急产、产力过强、胎头位置异常的产妇;会阴弹性差、阴道助产操作不当等诸多原因造成软产道损伤,检查会阴阴道时不认真,缝合不仔细,引起产后出血,医护人员有时误认为是子宫收缩乏力所致。 1.4 凝血功能障碍产妇合并有血液系统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可引起产后切口及子宫血窦出血;产科并发症如胎盘早剥、死胎、羊水栓塞、重度妊高症,可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2产后出血的护理 2.1正确处理产程,在整个产程中导乐全程陪伴分娩,大大降低了产后出血发生率,提高了产科质量,是减少产后出血的重要保证[4]。 2.2 加强婚前宣教,做好避孕指导,是每个义务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减少人流次数,从根本上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做好孕期管理,合理营养指导,控制体重;加强孕期保健,定期产前检查和监护,在产前检查中,向孕妇宣教与妊娠、分娩、保健有关的知识,以减轻孕妇的焦虑、恐惧心理;注意对高危孕妇的识别筛选,及时发现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积极予以恰当的预防治疗;护士以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科学态度,认真细致的做好病情观察,以精湛的专业技术,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做好心理护理及相应的保健措施。 2.3 临产后护士对产妇进行全程护理,保证正常饮食和休息,给与精神和心理安慰,对于特别重视新生儿性别的产妇,应进行心理疏导及安慰,分娩后可积极采取加强宫缩的措施,再委婉告之新生儿性别。对临产后的产妇严密观察,如产程进展情况、胎位、胎心等,对产妇合并有血液系统疾病、慢性病及产科并发症者,更应谨慎、仔细,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妥善处理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产妇分娩时切忌无目的的诱发,促进分娩。临床许多医护人员在产妇分娩时习惯给产妇施压腹压,有的甚至利用剧烈的腹压代替胎头吸引术,其后果不仅导致子宫收缩乏力而且易造成肋骨骨折及内脏损伤严重的软产道损伤,人为地增加产后出血的发生。助产人员接生时注意保护会阴,需行会阴切开者一定要掌握好时机。积极主动地处理第三产程,注意识别胎盘剥离征象,正确协助胎盘娩出。如果过早粗暴地挤揉子宫或牵拉脐带,或胎儿娩出后即人工剥离胎盘,子宫收缩机制尚未启动,一则剥离不易不全,二来剥离后血窦不能立即关闭,出血将会明显增强,同时后羊水也有可能从开放血窦进入循环系统而发生羊水栓塞。胎盘娩出后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产道有无损伤。故加强助产人员的基本功训练,提高助产人员的接生技术,是减少产后出血的重要举措。 2.4 有产后出血倾向者,可在胎儿前肩娩出后肌注射宫缩素10u加强子宫收缩。第二产程应建立静脉通道,充分做好输血和急救准备。积极查找出血原因,及时采取止血措施,补充血容量,纠正失血性休克,是治疗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则。有报道称,宫颈钳夹术处理产后子宫收缩不良引起的出血,止血作用迅速、安全、可靠[5]。宫缩乏力是最常见的产后出血原因,应熟练掌握宫缩乏力的护理。首先按摩子宫和使用缩宫剂,最常用的是缩宫素,产后应用缩宫素可使产后出血量减少40%,使产后出血发生率降低,合谷封闭缩宫素与肌肉或静脉注射缩宫素相比更能够迅速有效地刺激子宫收缩。宫缩乏力应用缩宫素时应强调使用剂量,因为缩宫素主要是通过与子宫缩宫素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当缩宫素受体位点饱和后,无限制的加大用量不会有相应的作用,产后2小时内一般不宜超过40u,24小时总量应控制在80~100u。对有出血高压因素者,少量持续静脉点滴比一次大剂量给予更安全有效。另外一种是前列腺素衍生物,如:米索前列醇 200~600ug口服或直肠给药,卡前列甲酯1mg直肠给药或舌下含化,同时静脉补充适量钙剂能收到满意效果,有报道称[5],应用钙剂一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