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磷酸阿糖腺苷对带状疱疹的治疗作用

合集下载

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使用说明书精编版

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使用说明书精编版

……………………………………………………………医药资料推荐…………………………………………………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使用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称: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英文名称:Vidarabine Monophosphate for Injection【成份】单磷酸阿糖腺苷【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冷冻干燥灭菌粉末。

【适应症】用于治疗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口炎、皮炎、脑炎及巨细胞病毒感染。

【规格】100mg【用法与用量】临用前,每瓶加2ml灭菌生理盐水溶解后肌内注射或缓慢静脉注射,或遵医嘱。

成人按体重一次5~10mg/kg,儿童按体重一次5mg/kg,一日一次。

用药过程中密切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及时处理。

【不良反应】可见注射部位疼痛。

极少情况下,有出现神经肌肉疼痛及关节疼痛,偶有见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或骨髓巨细胞增多现象,停药后可自行恢复,为可逆性,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不良反应程度与给药量和疗程成正相关。

【注意事项】如注射部位疼痛,必要时可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解除疼痛症状。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不可与含钙的输液配伍。

不宜与血液、血浆及蛋白质输液剂配伍。

别嘌呤醇可加重本品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不宜与别嘌呤醇并用。

与干扰素同用,可加重不良反应。

【药物过量】一般剂量低于每日每kg体重10mg用量时,所产生的副作用轻微或不明显。

当超过每日每kg体重10mg用量时,可见食欲不振、头晕、耳鸣、全身乏力、恶心等,上述反映与治疗本身的因果关系尚未确定。

【药理毒理】本品为抗脱氧核糖核酸(DNA)病毒药,其药理作用是与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聚合酶结合,使其活性降低而抑制DNA合成。

单磷酸阿糖腺苷进入细胞后,经过磷酸化生成阿糖腺苷二磷酸(Ara-ADP)和阿糖腺苷三磷酸(Ara-ATP)。

抗病毒活性主要由阿糖腺苷三磷酸(Ara-ATP)所引起,Ara-ATP与脱氧腺苷三磷酸(dATP)竞争地结合到病毒DNAP上,从而抑制了酶的活性及病毒DNA的合成,同时抑制病毒核苷酸还原酶的活性而抑制病毒DNA的合成,还能抑制病毒DNA末端脱氧核苷酰转移酶的活性,使Ara-A渗入到病毒的DNA中并连接在DNA链3′-OH位置的末端,抑制了病毒DNA的继续合成。

阿糖腺苷

阿糖腺苷
阿糖腺苷(Vidarabine)药品的其他名称:Adenosine,药品的商品名称:腺嘌呤阿糖苷。性 状: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微溶于水,其磷酸盐易溶于水。有抗单纯疱疹病毒 HSV1 和 HSV2 作用,在性病临床上用以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也用于治疗免疫抑制病人的带状疱疹 水痘感染。但对巨细胞病毒则无效。本品的单磷酸酯有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作用。 中文名称:阿糖腺苷 [1] 中文别名:9-beta-D-阿拉伯呋喃糖基腺嘌呤 英文名称:vidarabine CAS:5536-17-4 EINECS:226-893-9 分子式:C10H13N5O4 分子量:267.2413
代理中检所/EP/BP/USP/LGC/TRC/DR/TLC/MC/SIGMA/BACHEM/STD 等品牌 1.依托考昔杂质 2.托匹司他杂质 3.依鲁替尼杂质 4.艾帕列净杂质 5.伊格列净杂 质 6.吡非尼酮杂质 7.阿普斯特杂质 8.达格列净杂质等等,更多杂质请直联系 深圳斯坦德化工有限公司,
药品名称:阿糖腺苷 用法用量 ⑴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1 日量为 15mg/kg,按 200mg 药物、500ml 输液(预热至 25~40℃) 的比率配液,作连续静脉滴注,疗程为 10 日。 ⑵带状疱疹 10mg/kg,连用 5 日,用法如上。 药理作用: 阿糖腺苷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对疱疹病毒及带状疱疹病毒作用最强,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牛痘病毒、乙肝病毒次之,对腺病毒、伪狂犬病毒和一些 RNA 肿瘤病毒有效。对大多数 RNA 病毒无效。经细胞酶磷酸化生成三磷酸阿糖腺苷,可与三磷酸脱氧腺苷竞争性抑制病毒的 DNA 多聚酶,并结合进病毒的 DNA 链,三磷酸阿糖腺苷也抑制核糖核苷酸还原酶,从而 抑制病毒 DNA 的合成。 适应症: 有抗单纯疱疹病毒 HSV1 和 HSV2 作用,用以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也用于治疗免疫抑 制病人的带状疱疹和水痘感染。但对巨细胞病毒则无效。该品的单磷酸酯有抑制乙肝病毒复 制的作用。 不良反应: ⑴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厌食、便秘、腹泻、体重减轻等较常见。中枢系统反应,如 震颤、眩晕、幻觉、共济失调、精神变态等,也偶见。尚有氨基转移酶升高,血胆红素升高、 血红蛋白减少、红细胞压积下降、白细胞减少等反应。 ⑵用量超过规定时,出现的反应较严重。 ⑶局部应用可引起刺激性疼痛,滴眼用易致结膜炎或过敏反应。 ⑷该品不可皮下注射和肌内注射,有脑水肿及肝肾功能不良者慎用。 ⑸动物试验有致畸胎或致突变作用,因此孕妇及婴儿禁用。 制剂: 注射液(混悬液):200mg(1ml);1000mg(5ml)。加入输液中滴注用。注射用单磷酸阿糖 腺苷:每瓶 200mg。眼膏:3%。 注意事项: ⑴大量液体伴随该品进入体内,应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⑵该品不可静脉推注或快速滴注。 ⑶配得的液不可冷藏以免析出结晶,别嘌呤醇有黄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使阿拉伯糖次黄嘌 呤的消除减慢而蓄积,可致较严重的神经系统性反应。该品与腺苷脱氨酶抑制剂(如喷司他 丁,Pentostatin)合用可提高其抗病毒活性。

阿糖腺苷

阿糖腺苷

• 谢谢! 谢谢!
结果讨论
• 单磷酸阿糖腺苷的溶解实验表 明其在水中溶解,在乙醇中难 溶。在合成过程中,阿糖腺苷 与三氯氧磷在低温下反应,过 量的三氯氧磷水解会产生大量 的氯化氢,用有机溶剂提取后, 水相呈强酸性,如不控制PH, 产品难以得到。
结果讨论
• 采用常规的缚酸剂三乙胺吸收生成的氯化 氢,并控制较低的温度下将单磷酸阿糖腺 苷水溶液加入至乙醇中,使得三乙胺盐酸 盐溶解于乙醇中,而难溶于乙醇的单磷酸 阿糖腺苷则结晶析出,精制后得到成品。 • 本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原料易得,后 处理简单等优点,适宜于大规模生产。
单磷酸阿糖腺苷的制备
方法一:阿糖腺苷磷酸化 阿糖腺苷磷酸化 • 1材料 • 1.1仪器 • CHN-O.RARID元素分析 仪(德国Heraeus公司), UV3100紫外分光光度计 (日本岛津司) NEXUS870 红外光谱仪(美国Nicolet公 司),DRX一500核磁共振 仪(瑞士Broker公司), PYRIS,DSC,TGA, DTA热分析仪(美国 Perkin.Elmer),LCQ液 质联用仪(美国Firmigan公 司)。 • 1.2原料或试剂 • B~D阿糖腺苷(原料药,广 东清平制药有限公司);三 氯氧磷(纯度≥99%,江苏 常余化工有限公司,优级 品);吡啶(AR);乙腈(AR)。
总结
• 结果单磷酸阿糖腺苷经紫外、 核磁、质谱等证实。结论本 法原料易得,操作简单,总 收率高,是理想的工业化生 产路线。
• 在低温条件下用三氯氧磷使阿糖 腺苷磷酸酯化,水解后加入溶剂 分离磷酸三乙酯,水相中加入三 乙胺为脱酸剂,并控制反应温度 于乙醇中结晶析出单磷酸阿糖腺 苷,粗品收率90%,常规方法精 制纯化后得成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阿昔洛韦分散片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阿昔洛韦分散片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阿昔洛韦分散片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目的观察和评价单纯口服阿昔洛韦分散片以及联合静脉滴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

方法136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5例,男39例,女36例,采用单磷酸阿糖腺苷0.2g,加入0.9%氯化钠250mL 静脉滴注,1次/d,口服阿昔洛韦分散片0.2g,5次/d,7d为1疗程;对照组61例,男32例,女29例,单纯口服阿昔洛韦分散片0.2g,5次/d,共7d。

于治疗前、后记录每天就诊时水疱面积,有无新发水疱及皮疹结痂数,疼痛减轻程度,脱痂的时间。

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80.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81,P<0.05),治疗组止痛、结痂、脱痂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

结论静脉滴注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口服阿昔洛韦分散片治疗带状疱疹起效快,疗程短,能快速缓解疼痛,安全性好。

标签:单磷酸阿糖腺苷;阿昔洛韦分散片;带状疱疹;治疗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神经而引起的急性神经皮肤炎症性疾病,神经为本病的特征之一,儿童少发,而且随着患者发病年龄的增加,疼痛越明显,40%以上的患者容易留下后遗神经痛,以三叉神经受累时常见[1],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

临床如能及时对该病准确治疗,可很快控制症状并取得良好的疗效,避免后遗神经痛的发生[3]。

我科于2012年8月~2014年3月采用口服阿昔洛韦分散片联合静滴单磷酸阿糖腺苷比较单纯口服阿昔洛韦分散片治疗带状疱疹,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36例患者均为我科2012年8月~2014年3月门诊接诊并能完成治疗,配合随访的患者,符合入选标准的带状疱疹,诊断标准参照张学军《皮肤性病学高级教程》[4]。

13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5例,男39例,女36例,年龄18~82岁,平均(42.6±23.5)岁,病程(4.28±3.7)d。

单磷酸糖腺苷作用和使用禁忌有哪些

单磷酸糖腺苷作用和使用禁忌有哪些

单磷酸糖腺苷作用和使用禁忌有哪些对于很多人来讲注射单磷酸糖腺苷都是常见的情况,因为很多的疾病使用单磷酸糖腺苷治疗效果极其显著。

但是为了保证我们使用的安全和放心,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一定要弄清楚单磷酸糖腺苷作用和使用禁忌,这样才能防止意外的情况发生。

下面我们一起详细了解下单磷酸糖腺苷作用和使用禁忌。

★单★磷酸糖腺苷作用:
单磷酸糖腺苷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和其它病毒性感染如带状疱疹、单纯疱疹、生殖器疱疹等,此外在手足口病及儿童水痘方面也有一定的疗效。

★使用单磷酸糖腺苷的禁忌:
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的使用禁忌是尚不明确。

但是其在使
用之时也是存在着注意事项的,如注射部位疼痛,必要时可加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解除疼痛症状。

而且可见注射部位疼痛。

极少情况下,有出现神经肌肉疼痛及关节疼痛,偶有见血小板减少或骨髓巨细胞增多现象,停药后可自行恢复,为可逆性,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不良反应程度与给药量和疗程成正相关。

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疏松块状物或粉末,有引湿性。

用于治疗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口炎、皮炎、脑炎及巨细胞病毒感染。

★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的用法用量:
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临用前,每瓶加2ml灭菌生理盐水溶解后肌内注射,缓慢静脉注射或遵医嘱。

成人按体重一次5~10mg/kg,一日一次。

用药过程中密切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及时处理。

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的使用禁忌是尚不明确的,毕竟在其用药以来,还未发生药物禁忌使得人们受到危险的事项发生,所以请患者朋友们需在医生的亲手指导下使用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来治疗,切忌私自使用。

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带状疱疹58例疗效观察

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带状疱疹58例疗效观察
中 图 分 类 号 : 7 21 R 5. 2 文献 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 0 1 8 7 ( 叭2 0 — 7 7 0 10 — 14 2 )6 0 2 — 1 9 . % . 照 组 为 8 . %, 相 比差 异 有 明 显 性 ( < . ) 50 0 对 5 0 2组 0 P O0 。 5 见 表 1 。
评 价疗 效 结 果观 察组 治 愈率 为 7 . %, 照组 为 9 . , 组 相 比差异 有显 著性 ( . ) 观察 组 总有 效率 为 9 . % , 70 对 5 50 2 0 % 00 。 5 50 0 对 照 组 为 8 . %. 5 0 2组 相 比差 异 明 显 ( < .5 。观 察 组 止 疱 时 间 、 痛 m  ̄ 、 疹 干 枯 时 间 、 药 时 间短 于 对 照 组 , 0 P 00 ) 止 - 疱 j - 用 2 组 相 比差 异 显 者 f 0 5。单 磷 酸 阿 糖 腺 苷 治 疗 带状 疱疹 临床 疗 效 显 著 。 R .) 0 关键词 : 状疱疹 ; 磷酸阿糖腺苷 ; 带 单 阿昔 洛 韦
炉 甘 石 治 疗 。 昔 洛 韦 片 , . / 5次 / , 阿 02 b g  ̄, d 口服 ; 的 松 片 ,O g' , 强 l m / 3次/ ,  ̄ d 口服 ; 甘 石 洗 剂 , 涂 , / 。 察 组 同 炉 外 6次 d 观 时 以单 磷 酸 阿 糖 腺 苷 3 0 + .%生 理 盐 水 2 0 l 脉 滴 注 , 次/ 。2组 均 以治 疗 7 0 mg 09 5m 静 1 d d为 1 疗 程 , 个 治疗 2 疗 程 后 个
注 : 察 组 与 对 照 组 比较 , P 00 观 :< .5 3 讨 论
阿 昔 洛 韦 片 ,. 次 , 02 5次/ , 服 ; 的 松 片 , 次 1mg3 d口 强 每 0 , 次 /. d 口服 ; 甘 石 洗 剂 , 涂 , 炉 外 6次,。 观 察 组 同时 以单 磷 酸 d 阿 糖 腺 苷 30 g 09 0 m + .%生 理 盐 水 2 0 l 脉 滴 注 , 次 ,。2 5m 静 1 d 组 均 以治 疗 7 d为 1 疗 程 . 个 治疗 2个 疗 程 后 评 价 疗 效 。 1 疗 效 标 准 按 《 肤 性 病 学 》 《 床 皮 肤 病 学 》 I 3 皮 …、临 拟 定 疗 效 标 准 。痊 愈 : 痛 完 全 消 失 。 疹 全 部 结 痂 , 新 生 疱 疹 。 疼 疱 无

单磷酸阿糖腺苷与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比较

单磷酸阿糖腺苷与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比较

单磷酸阿糖腺苷与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比较杨婷婷;张铁楠【期刊名称】《医药前沿》【年(卷),期】2022(12)9【摘要】目的:对比单磷酸阿糖腺苷与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3月在北京市丰台区中医医院皮肤科治疗的94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

对照组使用伐昔洛韦治疗,观察组使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

对比两组的临床有效率、治疗指标起效时间、皮损积分及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不良反应、T细胞亚群及炎性因子。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2%,高于对照组的7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痛时间、止疱时间、完全结痂时间、皮损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的皮损积分、VAS疼痛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4^(+)/CD8^(+)、IL-6、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较伐昔洛韦好,皮损消退时间短,能快速缓解疼痛,减轻皮损损伤,改善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降低后遗神经痛概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总页数】3页(P58-60)【作者】杨婷婷;张铁楠【作者单位】北京市丰台区中医医院<南苑医院>皮肤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2.1【相关文献】1.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伐昔洛韦治疗肿瘤患者带状疱疹疗效观察2.单磷酸阿糖腺苷与泛昔洛韦治疗糖尿病患者带状疱疹疗效比较3.单磷酸阿糖腺苷与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比较4.盐酸伐昔洛韦片和阿昔洛韦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比较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阿糖腺苷与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对比分析

阿糖腺苷与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对比分析

2020年6月 第12期临床用药论坛阿糖腺苷与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对比分析温宝来山东省蒙阴县人民医院感染科,山东 临沂 276200【摘要】目的:研究阿糖腺苷与更昔洛韦在带状疱疹治疗上的临床疗效。

方法:从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间,我院接收的带状疱疹患者中抽选56例进行随机分组实验,采用硬币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两组,两组各2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更昔洛韦对带状疱疹进行治疗,实验组同样在常规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阿糖腺苷进行治疗,对照两组患者水疱抑制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以及结痂时间,据此评价两种药物对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

结果:实验组患者水疱抑制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以及结痂时间相对更短。

结论:使用阿糖腺苷的实验组患者其水疱抑制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以及结痂时间均更短,由此可见阿糖腺苷在带状疱疹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更为显著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阿糖腺苷;更昔洛韦;带状疱疹;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75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12-0084-02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皮肤病。

带状疱疹患者其水泡易发于躯干、下肢、头面部以及臀部等部位,患处起初有烧灼感并引发相关部位神经痛,随着病情发展患处开始出现粟米粒大小的丘疹,并快速发展为水疱,水疱内组织液相对清澈,水疱周边基底皮肤有红晕。

人感染水疱-带状疱疹病毒后不一定马上发病有些患者呈现出隐性感染的状态,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开始对相关区域进行侵害并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

该病好发于春秋两季,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并造成感染,患者在出现相应症状后病情发展相对迅速,烧灼感、疼痛感比较明显,多数患者还会有一定的全身症状,包括低热、淋巴结肿大、食欲减退等。

该病目前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可选药物比较多,主要以抗病毒治疗为主,当前对带状疱疹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多选择免疫激活以及抗病毒治疗并行的方式,更昔洛韦是常见的抗病毒药物,也是带状疱疹治疗过程中的常用药,阿糖腺苷是一种嘌呤腺苷,对DNA病毒具有较好的抗病毒作用,本文将在带状疱疹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比两种抗病毒药物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磷酸阿糖腺苷对带状疱疹的治疗作用
发表时间:2016-05-23T11:28:51.58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2期作者:乔根弟
[导读] 包头市第八医院单磷酸阿糖腺苷注射液对带状疱疹有显著的治疗作用,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包头市第八医院内蒙古包头 014040
摘要:目的观察单磷酸阿糖腺苷对带状疱疹的临床治疗作用。

方法选择带状疱疹病例42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治疗组),B组(对照组)均为21例,在相同对症及辅助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单磷酸阿糖腺苷注射液。

对照组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利巴韦林注射液。

结果采用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单磷酸阿糖腺苷注射液,能有效控制患者病情的扩散,缓解症状,且无后遗效应及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注射液对带状疱疹有显著的治疗作用,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关键词:带状疱疹;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作用
带状疱疹(herper zoster)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水疱为特性,一般均为伴有明显的神经痛[1]。

且患者常表现出低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症状,神经痛以及红斑基础上的簇集性水疱为其主要的特征。

感染部位和引起的疾病多种多样,并且有潜伏感染的趋势、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收集2013年6月-2014年8月,我院门诊或住院的带状疱疹患者共42例,其中男性26例(61.90%),女性16例(38.10%),平均年龄(47±S20d),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在治疗组的21例患者中,有疲倦、低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者18例(85.71%),患处有神经痛者15例(71.43%),其中伴有剧烈疼痛者8例(38.09%),皮疹、水疱及水疱融合形成溃疡患者总计19例(90.48%),头面部等处引起角膜炎、结膜炎等2例(9.52%),面部、耳部耳外道等处出现症状者7例(33.33%),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情严重程度等临床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注射液,成人按体重5-10mg/kg,加入250ml 的0.9%g/ml氯化钠注射液中,缓慢静脉滴注,或0.2g单磷酸阿糖腺苷注射液,用2ml灭菌注射用水溶解后,肌肉注射,每天一次;对照组给予0.6g利巴韦林注射液,加入150ml的0.9%g/ml氯化钠注射液中,缓慢静脉滴注,或0.2g利巴韦林注射液,肌肉注射,每天一次。

两组患者均采用连续用药7天为一个疗程。

在此基础上,两组患者均示临床实际症状及病患者的严重程度同时给予维生素B1、B6、B12或甲钴胺等B族维生素,口服或肌肉注射,并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或卡马西平等口服止痛药;示情况给予糖皮质激素,局部涂擦外用抗病毒制剂、止痛剂等,伴有感染的患者,可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辅助治疗,个别出现眼部损害的患者,合理使用抗病毒滴眼剂等;其他对症治疗方法及措施均相同。

2 结果
止痛、痛觉消失或明显减轻、结痂、水泡塌陷、干燥、痊愈、无水疱及皮疹,或创面已经结痂,无疼痛或仅有局部轻微不适、肋间神经痛、食欲不振等症状,治疗组均有明显的改进。

在疗效判断中,治愈加有效病例,示为总有效率。

两组患者用药后,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1。

同时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组偶见治疗部位疼痛、不适,个别患者出现神经肌肉疼痛,停药后或对症治疗,症状逐渐减轻或自行消失。

3 讨论
单磷酸阿糖腺苷为抗脱氧核酸(DNA)病毒药,其药理作用是与病毒的脱氧核酸聚合酶结合,使其活性降低而抑制DNA的合成,从而达到抗病毒的作用[2]。

带状疱疹是由于机体免疫机能低下,皮损广泛而引起的病毒性感染,多发生于腰腹和面部,并伴有神经痛、个别患者会出现剧烈的神经疼痛[3]。

通过对比观察,从中发现:采用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单磷酸阿糖腺苷注射液,能有效控制患者病情的扩散,缓解症状,且无后遗效应及严重不良反应。

与此同时,我们在积极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维生素B1、B6、B12或甲钴胺等B族维生素来促进纤维修复,营养神经,并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卡马西平等止痛药,以减轻神经疼痛、来缓解病患者的心理及生理环境,促进疗效,必要时皮肤局部用药等。

总之,单磷酸阿糖腺苷注射液,作为一种新型抗病毒药,对带状疱疹病毒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马志忠等,带状疱疹临床路径及其释义.临床路径支流药物释义,皮肤科分册,2013:86-91.
[2]申汉舟等,带状疱疹的药物治疗观察.中国医学创新,2009,6(3):18.
[3]杨桂琴,单磷酸阿糖腺苷对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作用.中外健康文摘,2013,10(7):1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