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及健康宣教ppt

合集下载

《带状疱疹》ppt课件

《带状疱疹》ppt课件
带状疱疹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 统时,可引起脑炎,表现为头 痛、呕吐、意识障碍等。
其他并发症
如肺炎、心肌炎、肝炎等,严 重者可危及生命。
案例分享与讨论
案例一
患者男性,50岁,因右侧胸背部疼痛 伴皮疹3天就诊。查体可见沿右侧肋 间神经分布区域的红斑、丘疹和水疱 ,呈带状排列。诊断为带状疱疹。经 抗病毒、止痛等治疗后痊愈。
实验室检测方法
病毒分离培养
采集患者疱液或咽拭子样本进行 病毒分离培养,通过观察细胞病 变效应和病毒特异性抗原的检测
来鉴定带状疱疹病毒。
核酸检测
利用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样 本中的带状疱疹病毒DNA进行检 测,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血清学检测
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带状疱疹 病毒特异性抗体来判断感染情况 。常用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包括酶 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
大疱型带状疱疹
水疱直径大于1cm,疱壁紧张 ,不易破溃。
出血型带状疱疹
水疱内容为血性,或形成血痂 。
坏疽型带状疱疹
皮疹中心发生坏死,结成黑色 痂皮,不易剥离。
常见并发症及其危害
神经痛
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可 持续数周至数月,甚至数年。
角膜炎
带状疱疹累及眼部时,可引起 角膜炎,严重者可导致失明。
脑炎
外用药物治疗
如外用抗病毒药膏、消炎止痛药膏等,可缓解局部症状。
物理治疗
如紫外线照射、红外线照射等物理治疗方法,有助于促进疱疹消 退和减轻疼痛。
个性化治疗方案设计
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年龄、 身体状况等因素制定个性化治疗
方案。
对于重症患者或合并其他疾病的 患者,需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 括抗病毒、免疫调节、局部治疗

带状疱疹健康讲座课件

带状疱疹健康讲座课件

增强免疫力
总结词
增强免疫力是预防带状疱疹的关键措 施之一。
02
详细描述
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 睡眠等方式,提高自身免疫力,降低 感染带状疱疹病毒的风险。
01
03
饮食均衡
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
保证睡眠
每晚保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有 助于恢复体力和免疫力。
耳部并发症
带状疱疹病毒会影响耳部神经,导致耳痛、 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
眼部并发症
带状疱疹病毒会影响眼部神经,导致眼痛、 眼红、流泪等症状。
肺部并发症
带状疱疹病毒会影响肺部,导致肺炎、咳嗽 等症状。
后遗症表现
神经痛
带状疱疹病毒会影响神经,导致神经 痛,表现为剧烈的疼痛和刺痛感。
肌肉萎缩
带状疱疹病毒会影响肌肉,导致肌肉 萎缩和无力。
皮肤感觉异常
带状疱疹病毒会影响皮肤感觉神经, 导致皮肤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睡眠障碍
带状疱疹病毒会影响睡眠,导致失眠、 睡眠质量差等症状。
预防与处理方法
预防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避免接触带状疱疹病毒。
处理方法
及时就医,接受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治疗,减轻症状和预防并 发症的发生。
05 带状疱疹的预防保健知识
疼痛管理
采取适当的疼痛缓解措施,如 冷敷、热敷等。
健康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带状疱疹的 预防和日常护理知识。
定期复查
对于病情较重或治疗困难的患 者,需定期就诊复查,以便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
04 带状疱疹的并发症与后遗 症
并发症类型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护理PPT课件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护理PPT课件

护理措施
2.疼痛护理 A. 尽量减少刺激因素如物理摩擦、 挤压等,穿宽松的棉质衣服。 B. 指导患者运用分散注意力或学会放松技术来缓解疼痛,如看 电视、听音乐、深呼吸等。 C. 艾灸患处,注意防烫伤。
护理措施
3.睡眠指导 A.睡前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必要时遵 医嘱予镇静安眠药。 B.尽量采取健侧卧位,减少局部刺激。
护理措施
8.疾病和康复知识指导 告知带状疱疹和后遗神经痛的相关知识,介 绍治疗目的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
6
健康宣教
健康宣教
1. 注意休息 2. 适当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 3. 遵医嘱按时用药 4. 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就诊及复査
健康宣教
注意休息,劳逸结合,不可过度劳累, 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根据自 己的兴趣爱好、条件选择适、消炎 A. 水疱未破T卜用炉甘石洗剂、阿 昔洛韦乳會 B. 破溃后一3%硼酸溶液湿敷,或 0.1%黄连素溶液湿敷 C. 合并眼部损害一外用阿昔洛韦眼 膏、阿昔洛韦滴眼液
相关治疗
物理治疗: 可选用红外线治疗仪(频谱)照射,以 缓解其疼痛,促进皮损干涸和结痂。
5
护理措施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4.用药护理 遵医嘱用药,观
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护理措施
5.皮肤护理
护理措施
6.饮食指导 A. 每日控制总热量,三餐合理分配,保 证营养均衡,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高优 质蛋白、高维生素如鸡蛋、鱼肉; B.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姜、蒜、葱、 辣椒等,不可食海鲜类食物。
护理措施
7.情志护理 A. 耐心聆听患者的疼痛感受,关心安慰患者。 B. 指导保持情志舒畅,利于疾病康复。
别病人可持续几年
2
临床表现

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及健康宣教

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及健康宣教

编辑课件
28
健康教育
◆疾病相关知识 ◆饮食指导 ◆安全防护:生活指导
用药指导 运动指导
编辑课件
29
创伤、疲劳、恶性
• 病毒感染
肿瘤、病后虚弱、 使用免疫抑制剂等
疾 病
• 常见诱因

• 系统药物治疗:阿昔洛韦

• 愈后较持久免疫力
知 识
编辑课件
30
饮食指导
1. 指导患者健康、合理饮食 。宜清淡、易消化的高维生 素、高蛋白、高热量、富纤 维素、低脂饮食。如: 瘦肉 、鸡蛋、黑木耳、大豆、玉 米等。
编辑课件
31
饮食指导
• 2.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如:火龙果、香蕉、梨 、苹果、橘子
• 3.肝经郁热型:宜进食清热解毒之品,如:菠萝、苦瓜、 西瓜、绿豆。忌食辛辣刺激,油炸、烧烤、高脂肪饮食, 忌海鲜发物,如:猪肉、牛肉、羊肉、鱼腥虾蟹、葱、蒜 、胡椒、辣椒等。
编辑课件
32
生活起居
• 1、保持病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每日定 时开窗通风,保持环境安静、舒适。
编辑课件
35
用药指导
• 3 、严格按照医嘱的剂量、时间、方法服药,并 观察用药疗效和不良反应。
• 4、了解常用药物的不良反应,在服药期间若出现 恶心、呕吐、腹泻、乏力、失眠等,应及时报告 医生。
编辑课件
36
运动指导
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不可过度劳累;选择 空气良好的地点坚持 体育锻炼,流通气血 ,增强体质,养成良 好生活习惯。根据自 己的兴趣爱好、条件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 动,如慢跑、散步、 太极拳等。
编辑课件
34
用药指导
• 1、中医治则予以清肝泻火,解毒止痛,汤剂方选龙胆泻 肝汤,每天一剂,取汁450毫升,分三次口服。静脉滴注 :丹参以活血化瘀,喜炎平以清热解毒。口服:三七通舒 胶囊以活血化瘀,百癣夏塔热片以消除异常粘液质。外敷 青黛散以清热消肿止痛收敛水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事项:告知患者照射期间不得私自调节仪器,防止灼伤、 烫伤、电击、砸伤等不良事件发生。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 定义:带状疱疹在发疹前、发疹时以及皮损痊愈后均可伴有神 经痛,称为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皮损消退后(通常4周后)神 经痛持续存在者,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疼痛护理
• 1、穿宽松棉质衣物,防止衣服过小、过紧磨擦患处增加疼痛。 • 2、评估疼痛的程度。 • 3、分散注意力,心理支持及家人陪伴。 • 4、协助病人采用保护性体位以减轻疼痛。 • 5、遵医嘱应用止痛药及营养神经药。
觉神经轴索下行 → 神经支配区域 → 水疱 / 神经痛
临床表现
典型表现
1. 前驱症状:发疹前部分病人可有轻度乏力、低热、纳差等症状, 皮肤自觉灼热感或神经痛。
2. 皮损特点:潮红斑,丘疹,水疱,各簇水疱群间皮肤正常。皮损 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一侧,不超过正中线 。
3. 好发部位:三叉神经、颈神经、肋间神经和腰骶 支配区域内。
饮食指导
• 2.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如:火龙果、香蕉、梨、苹 果、橘子
• 3.肝经郁热型:宜进食清热解毒之品,如:菠萝、苦瓜、西瓜 、绿豆。忌食辛辣刺激,油炸、烧烤、高脂肪饮食,忌海鲜发 物,如:猪肉、牛肉、羊肉、鱼腥虾蟹、葱、蒜、胡椒、辣椒等 。
生活起居
• 1、保持病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每日定时开 窗通风,保持环境安静、舒适。
• 1、我们要充分理解患者,多与患者沟通,做好疏导工作,使其 心情调和。
• 2、给患者讲解的相关知识,使其树立信心,配合治疗。 • 3、 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亲朋好友给予情感支持。 • 4、鼓励病友间相互交流治疗体会,提高认知,增强治疗信心。 •
出院指导
• 注意休息 • 适当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 • 遵医嘱按时用药 • 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就诊及复查
用药指导
• 1、中医治则予以清肝泻火,解毒止痛,汤剂方选龙胆泻肝汤, 每天一剂,取汁450毫升,分三次口服。静脉滴注:丹参以活血 化瘀,喜炎平以清热解毒。口服:三七通舒胶囊以活血化瘀, 百癣夏塔热片以消除异常粘液质。外敷青黛散以清热消肿止痛 收敛水泡。
• 2、西医治疗以抗病毒、抗炎、营养神经、止痛为主。静脉滴注 :更昔洛韦抗病毒,甲钴胺营养神经;肌注:甲硫维生素B1, 维生素B12营养神经;口服:强的松以抗神经炎症、预防后遗神 经痛,西咪替丁护胃。
• 2、治疗期间嘱患者多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每天 6-8小时,睡前可烫热水脚、喝热牛奶、听轻音乐等。
生活起居
• 3、勤换衣裤,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易感人群。(小孩、老 人、大手 术后及免疫疾病缺陷的人群)。
• 4、每日清洗皮肤,保持清洁,干燥. 取健侧卧位,勤剪指甲, 宽松衣物避免搔抓及摩擦,以防止水疱破溃及继发感染。
带状疱疹的护理
概念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 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的皮肤病,常伴有或遗留明显的神经痛。
水疱
发病机制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呼吸 血液 → 水痘 / 呈隐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感染 → 病毒潜伏于脊髓后根道神经节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内

机体受到某种刺激或抵抗力下降 → 潜伏病毒被激活→沿感
治疗
局部治疗:干燥、消炎
1水疱未破—外用炉甘石洗剂、阿昔洛韦乳膏 2破溃后—3%硼酸溶液湿敷,或0.1%黄连素溶液湿敷 3合并眼部损害—外用阿昔洛韦眼膏、阿昔洛韦滴眼液
治疗
物理治疗: 可选用红外线治疗仪(频谱)照射,以缓解其疼痛,促进皮损 干涸和结痂。
湿敷
将湿敷液倒入治疗碗内至1/3处,戴手套,折纱布6-8层浸没于湿 敷液中,取出,双手稍用力将其拧至不滴水为宜,展开紧贴皮 损部位放置,面积略超过皮损1-2厘米,每15-20分钟更换纱布 一次,总湿敷时间1-2小时。
皮肤护理
• 多休息,适当运动。. • 水疱期对破溃的水疱尽量保持其完整性,水疱过大时,可用无菌注射
器抽取液体,切勿弄破水疱,避免感染。 • 外用炉甘石洗剂或阿昔洛韦软膏,达到止痒、收敛、消炎目的。 • 水疱破溃有渗液者,通过湿敷减少创面渗出,预防细菌感染。
心理护理
• 中医认为此病因情志不遂,肝郁气滞、郁而化火,经感毒邪而 发病。因此本病的发展与患者的情志密切相关。患者常因疼痛 难忍与对疾病知识的缺乏,而性情急躁,护理人员应该及时进 行情绪梳理。
健康教育
◆疾病相关知识 ◆饮食指导 ◆安全防护:生活指导
用药指导 运动指导
创伤、疲劳、恶性肿

• 病毒感染 • 常见诱因
瘤、病后虚弱、使用 免疫抑制剂等
病 相 关
• 系统药物治疗:阿昔洛韦
知 识
• 愈后较持久免疫力
饮食指导
1. 指导患者健康、合理饮食。宜清 淡、易消化的高维生素、高蛋白、 高热量、富纤维素、低脂饮食。如: 瘦肉、鸡蛋、黑木耳、大豆、玉米 等。
注意事项:皮损范围大可分批做湿敷,面积不超过全身面积的 1/3,胸部一般不做湿敷,面部、会阴的湿敷液与用具要分开使 用。
红外线治疗仪的使用
接通电源,选择工作状态:调至弱档,每个部位照射30分钟, 将仪器头部直接面对患处,照射距离10-20厘米,以患处感觉温 和舒适为宜;涉及眼部照射时嘱患者闭眼或遮挡眼部,照射完毕 ,关闭电源开关,拔下电源插头。
用药指导
• 3 、严格按照医嘱的剂量、时间、方法服药,并观察用药疗效 和不良反应。
• 4、了解常用药物的不良反应,在服药期间若出现恶心、呕吐、 腹泻、乏力、失眠等,应及时报告医生。
运动指导
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不可过度劳累;选择空气良 好的地点坚持体育锻炼,流 通气血,增强体质,养成良 好生活习惯。根据自己的兴 趣爱好、条件,选择适合自 己的运动,如慢跑、散步、 太极拳等。
神经的
肋间神经
颈神经
临床表现
特殊表现 1眼带状疱疹 2耳带状疱疹 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护理诊断
• 疼痛 • 皮肤完整性受损 • 焦虑 • 知识缺乏 • 潜在并发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治疗
治疗原则:抗病毒、止痛、消炎、防止并发症 全身治疗 局部治疗 物理治疗
治疗
全身治疗:
应用抗病毒、止痛、营养神经等药物,重者(疼痛剧烈、皮疹 在头面部、老年患者)可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和增强免疫力 的药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