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护理

合集下载

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及健康宣教

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及健康宣教

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及健康宣教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它会在水痘初次感染后潜伏在体内,当免疫力下降时再次活跃,引发疱疹病变。

带状疱疹可以通过接触病人皮肤的带状区域来传播,病情一般表现为皮肤疼痛、疱疹、发热等症状。

针对带状疱疹的护理和健康宣教非常重要,本文将介绍其护理的必要性和宣教的重要性。

个人防护措施:护理人员在接触带状疱疹患者时应佩戴手套和口罩,以防止交叉感染。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直接接触病人的疱疹病变部位。

病情观察与控制:定期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包括病变扩展、发热程度等。

控制病情的发展,采取药物治疗和适当的休息。

疼痛管理:确保病人的疼痛得到有效控制,可以使用止痛药物或局部外用药物减轻疼痛。

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安心: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抚,减轻患者的焦虑和不适感。

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保证患者的休息和睡眠质量。

了解带状疱疹的症状和传播途径:向带状疱疹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带状疱疹的典型症状和传播途径,如避免接触病变部位等。

个人卫生教育:强调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如勤洗手、保持身体清洁等。

提供洗手方法和指导,教育患者正确洗手的步骤和时间。

预防措施:向患者及其家属宣传水痘疫苗的重要性,提醒及时接种水痘疫苗以预防带状疱疹的发生。

疼痛管理教育: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止痛药物,如何根据疼痛程度来调整用药剂量等。

定期复诊:强调定期复诊的重要性,跟踪病情发展,并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和护理。

护理带状疱疹患者和进行健康宣教对于疾病的控制和预防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可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和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讨论带状疱疹患者护理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方面: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频繁洗手,确保手部清洁,以避免感染其他部位。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频繁洗手,确保手部清洁,以避免感染其他部位。

避免搔抓疱疹区域:搔抓可能导致疱疹溃破,增加感染风险和疼痛感。

避免搔抓疱疹区域:搔抓可能导致疱疹溃破,增加感染风险和疼痛感。

避免搔抓疱疹区域:搔抓可能导致疱疹溃破,增加感染风险和疼痛感。

带状疱疹护理

带状疱疹护理

带状疱疹护理
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及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是延髓后神经潜伏的病毒激活所致,中医称"缠腰蛇"。

该病好发于春秋二季,成年人患病较多。

该病病变局限,病程有自限性,感染后可获得终身免疫。

【护理常规】
1.休息与运动卧床休息,避免劳累,保暖,防止感冒。

2.饮食护理食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饮食,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酒。

3.用药护理应用抗病毒药物有肾毒性,定期检查肾功,多饮水。

有些患者创面已愈合,但可能会遗留神经痛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镇痛药。

4.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安慰,减轻精神负担。

5.病情观察与护理疱疹疼痛明显者可局部冷敷患部,避免高温。

加强眼的护理,房间光线宜暗,避免强光照射引起角膜反应,出现流泪不适。

滴眼液患者,及时用无菌棉棒清除眼角分泌物,保持眼周围清洁。

6.基础护理保持皮肤清洁,穿棉质宽大的衣服,减少对皮损区的摩擦,定时更换衣服,保持清洁。

7.去除和避免诱发因素护理避免劳累,保暖,防止感冒,勿到人员多的地方,防止交叉感染。

【健康教育】
1.休息与运动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力。

2.饮食指导宜清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酒。

3.用药指导按照专业医师的指导用药,切勿自行用药。

4.心理指导保持心情愉快。

5.康复指导保持皮肤清洁,定时更换衣服,有些患者创面已愈合,但可能会遗留神经痛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镇痛药。

6.复诊须知定期门诊复查,若有不适随时就诊。

带状疱疹的护理常规

带状疱疹的护理常规

带状疱疹病人护理常规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
疱疹和以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

为群集疱疹,带状分布、单侧性发病、疼痛剧烈
护理措施:
(一)常规护理
1.保持病室内空气清新,温度、湿度适宜。

2.积极治疗疱疹,防止破损、溃烂发生。

3.局部如有破损应及时换药、保护创面不受感染。

(二)疼痛护理
1.同情安慰病人,使病人感到温暖。

2.分散注意力,年老病人让其家属陪伴。

3.穿宽大衣裤,防止衣服过小摩擦患处增加疼痛。

气温高时可暴露患处,免去衣服摩擦。

4.协助病人采取保护性体位以减轻疼痛。

5.遵医嘱应用止痛药及营养神经药。

(三)眼部护理(主要针对头面部带状疱疹的病人)
1.眼部分泌物多时可外用生理盐水冲洗眼部,如有角膜溃疡禁用冲洗,可用棉签擦除分泌物每日2-3次,防止眼睑粘连。

2.角膜、结膜受累时,注意做好眼部护理,嘱病人不宜终日紧闭双眼,应活动眼球,并交替抗生素眼药水和抗病毒眼药水滴眼,每2小时1次。

3.洗脸毛巾要保持清洁,勿让污水溅入眼内。

4.角膜疱疹有破溃,要防止眼球受压,滴药时动作轻柔。

5.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告知患者需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本病经治愈后不再复发,解除其后顾之忧,积极配合治疗,并介绍治疗的效果及皮肤不会出现永久性疤痕,避免接触儿童或未出过水痘或带状疱疹的人群。

带状疱疹病人标准化护理流程。

一例带状疱疹病人的个案护理

一例带状疱疹病人的个案护理

一例带状疱疹病人的个案护理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好发于成人,尤其是春秋季节。

本病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显著升高。

带状疱疹的症状主要包括沿神经节段分布的疱疹和严重的神经痛。

在治疗带状疱疹时,除了遵循医嘱服用抗病毒药物外,良好的护理同样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例带状疱疹病人的个案护理。

首先,我们要了解带状疱疹的护理原则。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饮食护理:患者应忌口辛辣刺激性食物,如生葱、生蒜、浓茶、咖啡、辣椒、芥末等,同时避免饮酒。

多摄入优质蛋白质,如牛奶、豆浆等,以提高免疫功能。

2.皮肤护理:保持皮损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和搔抓。

可以使用炉甘石洗剂收敛皮疹。

在发病早期避免洗澡,以防搓破水疱继发感染。

3.休息与情绪调节:保持良好的作息和情绪,避免过度紧张、焦虑、压力大和愤怒。

这些负面情绪和劳累都可能导致病情加重。

4.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避免穿紧身、化纤的衣物,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接下来,我们根据以上护理原则,进行个案护理。

病人,男,56岁,因带状疱疹就诊。

就诊时,病人背部有明显的水疱和神经痛。

1.饮食护理:告知病人及家属忌口辛辣刺激性食物,多摄入优质蛋白质。

为病人提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以保证身体所需营养。

2.皮肤护理:为病人清洁皮损部位,保持局部干燥。

指导病人使用炉甘石洗剂收敛皮疹,并避免摩擦和搔抓。

3.休息与情绪调节:关心病人的心理状况,耐心解答病人及家属的疑虑。

指导病人保持良好的作息和情绪,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

4.穿着护理:为病人提供宽松、舒适的衣物,避免穿紧身、化纤的衣物。

5.疼痛缓解:对于疼痛剧烈的病人,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

同时,指导病人采用局部冷敷或按摩等方法缓解疼痛。

经过两周的治疗和护理,病人的病情明显好转,水疱干涸,神经痛症状减轻。

继续遵循护理原则,加强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

总之,在带状疱疹的治疗过程中,个案护理起着重要作用。

遵循护理原则,关注病人的需求,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有助于减轻病人的痛苦,促进康复。

医院管理皮肤科带状疱疹护理常规

医院管理皮肤科带状疱疹护理常规

医院管理皮肤科带状疱疹护理常规带状疱疹又称“缠腰火丹”、“串腰龙”、“蜘蛛疮”,是由具有亲神经性的水痘一带状抱疹病毒引起的,皮损特征为在红斑上出现成群的丘疹、水疱,呈带状分布,伴明显神经痛。

当人体感染该病毒后会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内,在免疫功能减退时发病,患病后可获得对该病毒的终身免疫,偶有复发。

一、收集资料进行护理评估,实施护理程序。

二、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1、保持病室安静,利于患者充分休息。

床单位干净整齐,用物专人专用。

2、定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遵医嘱定时监测血常规、肝肾功等, 以了解药物作用及副作用情况。

3、饮食、睡眠及二便的护理指导患者选择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膳食,忌辛辣刺激食物;戒酒限烟;足量饮水,保持二便通畅; 保证充足的睡眠。

(二)疼痛的护理1、了解患者疼痛的特点带状疱疹的疼痛多发生在夜间,疼痛的发作时间一般持续在数分钟之内,发生突然,程度剧烈。

当疼痛发作时,护士要及时来到患者身边,了解病情,与患者沟通,安慰患者, 给予鼓励。

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药。

2、遵医嘱物理治疗,如局部冰敷或氮凝激光照射、频谱电疗等, 均有消炎、止痛效果。

3、睡前遵医嘱口服镇静药.可促进睡眠,减轻患者紧张感。

(三)心理护理1、患者入院时热情接待,向患者介绍环境,减轻因陌生环境带来的紧张感。

2、与患者进行沟通,观察言行,了解性格,评估患者心理,便于制订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

3、向患者讲解带状疱疹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案及预后情况,减轻患者的焦虑,使患者信任医护人员、树立信心、配合治疗。

(四)皮损的护理1、保持创面的清洁根据皮肤损害的处理原则处理皮损,当水疱的疱壁陈旧、增厚时,可将疱壁清除掉,并每日用无菌生理盐水清创,遵医嘱行氮斜激光照射等。

2、根据皮损的不同形态选择相应的外用药,如炉甘石洗剂、硼酸溶液、莫匹罗星软膏、阿昔洛韦滴眼液等。

3、如果累及眼部,应严密观察眼部病情的变化,避免用手揉眼及不洁物接触双眼,遵医嘱定时滴用抗病毒眼药如阿昔洛韦滴眼液,重者用无菌纱布覆盖患眼,避免强光刺激。

带状疱疹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带状疱疹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带状疱疹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引言带状疱疹,也称为Zoster病毒性疾病,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引起的一种疾病。

带状疱疹通常表现为一侧沿着神经节分布的红疹和疱疹的带状疼痛。

本文将介绍带状疱疹的护理诊断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护理诊断1. 皮肤完整性的破裂风险目标:预防皮肤感染和炎症•评估皮肤的完整性,特别是疱疹病灶的破损程度。

•保持皮肤干燥,避免过度摩擦。

•避免使用粗糙和刺激性的衣物、毛巾等物品。

•教育患者定期更换衣物和床上用品。

•观察疱疹病灶,及时发现任何感染迹象。

•饮食要均衡,尽量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2. 疼痛目标:减轻和管理疼痛•评估疼痛的程度和特点,包括疼痛的位置、性质和强度。

•提供适当的药物治疗,如镇痛药、抗病毒药物等。

•建议患者采用舒适的体位,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用力。

•提供温热疗法,如热敷或冷敷,以缓解疼痛。

•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帮助患者应对疼痛。

3. 感染风险目标:预防并控制感染•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水清洁皮肤等。

•避免与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密切接触,如孕妇、儿童和老年人。

•搭配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等,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观察任何感染迹象,如红肿、渗液等,并及时采取措施。

4. 神经功能障碍目标:促进神经恢复和功能的改善•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如感觉丧失、肌力减退等。

•提供营养丰富的饮食,以促进神经恢复和功能的改善。

•提供物理治疗,如康复运动、按摩等,以增加神经的血液循环和营养供应。

•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帮助患者应对神经功能障碍。

护理措施1. 皮肤完整性的破裂风险的护理措施•保持疱疹病灶区域的清洁和干燥。

•使用温和的皂液清洁病灶周围的皮肤,避免过度搓揉。

•避免使用含酒精或有刺激性的清洁剂。

•避免佩戴过紧的衣物,以减少对病灶的摩擦。

•定期更换床上用品和衣物,保持干燥和清洁。

•观察病灶区域是否存在感染迹象,如红肿、渗液等,及时采取措施。

2. 疼痛的护理措施•提供适当的药物治疗,如非处方的止痛药或外用的止痛药。

带状疱疹的护理措施

带状疱疹的护理措施

带状疱疹的护理措施关键信息项:1、皮肤护理方法2、疼痛管理措施3、饮食注意事项4、心理护理要点5、日常活动指导6、用药规范7、病情观察要点11 皮肤护理111 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温水轻轻清洁带状疱疹部位的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清洁剂或肥皂。

清洁时动作要轻柔,以免擦破水疱导致感染。

112 避免搔抓:叮嘱患者切勿搔抓带状疱疹的皮疹,因为搔抓可能会导致水疱破裂,增加感染的风险,还可能引起疤痕形成。

113 衣着选择:建议患者穿着宽松、柔软的棉质衣物,以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和刺激。

114 局部处理:若水疱未破裂,可外用炉甘石洗剂以减轻瘙痒;若水疱破裂,应使用碘伏消毒,然后涂抹抗生素软膏预防感染。

12 疼痛管理121 药物治疗:按照医嘱使用止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镇痛药等。

要注意药物的剂量、用法和副作用。

122 物理治疗:可采用冷敷、热敷、红外线照射等物理方法缓解疼痛,但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耐受程度选择合适的方法。

123 分散注意力:鼓励患者通过听音乐、阅读、观看电视等方式分散对疼痛的注意力,减轻疼痛的感受。

13 饮食注意131 营养均衡:保证患者摄入充足的营养,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132 增加蔬果摄入:鼓励患者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和促进皮肤修复。

133 避免刺激性食物:叮嘱患者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咖啡、酒精等,以免加重病情。

134 保持水分摄入:督促患者多喝水,以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促进新陈代谢。

14 心理护理141 心理支持:关心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安慰和鼓励,让患者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

142 情绪疏导:帮助患者正确面对疾病带来的不适和心理压力,引导其通过倾诉、放松训练等方式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143 疾病教育:向患者介绍带状疱疹的病因、治疗方法和预后,让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带状疱疹护理常规

带状疱疹护理常规

带状疱疹护理惯例概念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是一种按神经分布,有成簇炎性水疱并伴随神经痛的皮肤病。

护理要点1、休息:发热、全身不适者卧床休息。

一般不鼓励卧床,适当活动,包管夜间充足睡眠,对疼痛剧烈者,睡前半小时遵医嘱给镇静催眠药。

坚持环境宁静。

2、饮食:给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坚持大便通畅,忌牛羊肉、辣椒、酒等。

3、皮肤护理:剪短指甲,防止搔抓、摩擦及肥皂、热水烫洗。

内衣应柔软、全棉。

衣服、被单污染后立即更换,坚持皮肤清洁。

4、眼睛护理:头面部带状疱疹,病毒侵及眶上神经上支者可累及角膜,甚至引起全眼炎至失明。

应加强眼护理:分泌物较多时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以防发生粘连,白日定时滴眼药水;夜间用眼膏。

5、皮损护理(1)皮损仅红斑、丘疹用酞丁胺擦剂、阿昔洛韦软膏,每天3~4次。

(2)有水疱、血疱时,在无菌技术下抽取疱液,保存疱壁,再于皮损处涂氯强油,每天3~4次。

(3)若继发感染,擦红霉素、百多帮软膏,每天3次。

(4)氦氖激光局部照射,每天1次,15min/次,注意呵护患者眼睛(嘱病人防止直视激光。

皮损在面部者,用纱块遮盖眼睛)。

(5)皮损结痂时待其自行脱落。

6、疼痛护理:遵医嘱给镇痛剂,如卡马西平、消炎痛、元胡止痛片。

氦氖激光局部照射,肌注维生素B1、B12。

与病人多交谈,根据病人快乐喜爱,让其听音乐、相声,看电视、小说等,分散注意力。

7、发热护理:遵医嘱给退热剂,体温超出39℃者物理降温。

随时擦干汗液,更换汗湿的衣服与床单,防止受凉,坚持皮肤清洁干燥。

年老体弱者注意大量出汗引起虚脱。

8、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加强支持疗法、给能量合剂、肌苷,酌情静脉用丙种球蛋白。

9、病情观察(1)观察皮损情况:皮损常单侧分布,一般不超出中线。

若皮损泛发,有血疱,且病人精神状况差,提示机体免疫功能极度低下,应考虑体内有潜在恶性肿瘤或其他疾病。

(2)观察体温。

(3)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抗病毒常选用阿昔洛韦等,滴速不宜过快,观察小便及病人自觉症状,如:有无肾区不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带状疱疹护理
发表时间:2015-07-03T14:35:06.840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7期供稿作者:洪美兰
[导读] 适当的治疗方法结合有效的心理、生活饮食、疼痛以及用药及理疗护理对带状疱疹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洪美兰
(福建省厦门市第一医院思明分院福建厦门361003)
【摘要】目的:探讨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我院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126例的临床护理情况。

结果:经过适合的治疗辅以心理护理、生活饮食护理、疼痛护理以及用药及理疗护理等,所有患者全部治愈。

结论:适当的治疗方法结合有效的心理、生活饮食、疼痛以及用药及理疗护理对带状疱疹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带状疱疹;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7-0285-02
带状疱疹,它是由一种名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一种皮肤病,该病毒在人体潜伏期长,它可潜伏在人体神经节内,一旦患者出现感冒、劳累、感染或者抵抗力下降时,病毒会再次生长繁殖,引发受侵染的皮肤和神经产生十分强烈的炎症反应,并且伴随着神经疼痛,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痛苦[1]。

为了总结带状疱疹的临床护理措施,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126例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护理,现具体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126例带状疱疹患者,其中男性68例,女性58例,年龄范围41-68岁,平均年龄46.8岁,其中63例患者发病部位为腰腹部,33例为头面部,15例为季肋部,6例为会阴部,还有9例为其他部位。

临床表现为集簇性水泡、局部红斑,呈带状,皮肤疱疹,多伴随剧烈疼痛,发病就诊时间2-10d。

2.临床护理措施
2.1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多伴随着剧烈的疼痛,他们更希望能够安静不动,甚至也不愿言谈,周围的吵杂声也有可能引起患者的疼痛加剧[2]。

因此,家属应在患者疼痛有所减轻时,协助患者进行相关清洁工作,并尽量与患者谈比较有趣的话题,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使其能够保持愉快的心情。

2.2生活饮食护理
指导患者多进行休息,给予其充足的水分以及易消化不油腻的食物,禁止食用海鲜和蛋类等食物,家禽类也应该以清淡为主,不喝或少喝酒,加强营养,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患者在服用止痛药物2h内应卧床休息,避免因头昏而发生意外。

如患者出现眼部、面部或肢体活动不利等,要及时再次就诊,若有胸部或胃肠道不适也应该及时就诊。

同时还可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本病在治愈之后不会再次复发,解除其对疾病的恐惧和后顾之忧,能够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

最后还要告知患者避免接触儿童或未出过水痘或带状疱疹的人群,以免发生感染。

2.3疼痛护理
我院临床上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评估的,它是采用一个长10cm带刻度的游动标尺,让患者在标尺上标出代表当前疼痛程度的位置,一般临床认为0-2cm表示无疼痛感觉或疼痛感觉很小,3-5cm表示中度疼痛感,6-8cm表示重度疼痛感,但尚可忍受,8cm以上表示重度疼痛难以忍受。

当患者VAS值达到8-10cm,患者疼痛难以忍受,此时即使使用镇痛药,止痛效果也不理想。

因此对于带状疱疹患者,家属应该要做到体贴关怀,并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疼痛程度,当患者的疼痛尚能够忍受,即VAS值在6-8cm时,此时若家属及时发现,并给予镇痛药,止痛效果最好。

2.4用药及理疗护理
可选择一些凉血清热,解毒利湿,活血止痛的药物从体内调理。

如服用阿昔洛韦或者泛昔洛韦等,后者效果更好一些,此外口服西咪替丁维生素B1和B12以及肌注干扰素等方法也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对于病情较重者可给予肌注、丙种球蛋白和维生素B12,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每日一次外敷青黛膏活血止通的效果也较好。

最后采用特定电磁波治疗器(TDP)局部照射每日一次,每次三十分钟,也具有非常好的疗效。

2.5局部注意事项
指导患者不要搔抓患处以免水泡破溃感染.预防继发细菌感染;不要摩擦患处,避免水疱破裂,可外用中草药或雷夫奴尔湿敷,促使水疱干燥、结痂;某些患者在皮损完全消失后,仍遗留有神经痛,这时可采取针灸,理疗等缓解疼痛。

3.结果
所有126例患者经过适当的治疗配合细致的心理护理、生活饮食护理、疼痛护理以及用药及理疗护理等,所有患者全部痊愈。

4.讨论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局部皮肤病,该病毒往往具有较长的潜伏期。

儿童初次感染时会发生水痘,治愈后往往不能彻底杀死病毒,它能够长期潜伏在人体的神经节内[3]。

当患者出现感冒、劳累以及感染或者抵抗力下降等,病毒会重新生长繁殖,并沿着神经纤维一直转移到皮肤,导致皮肤和神经均发生较为严重的炎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严重者还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此外它还具有极强的传染性[4-7]。

为了总结急性带状疱疹的临床护理措施,笔者选取了我院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126例急性带状疱疹,经过适合的治疗辅以心理护理、生活饮食护理、疼痛护理以及用药及理疗护理等,所有患者全部治愈。

总而言之,适当的治疗方法结合有效的心理、生活饮食、疼痛以及用药及理疗护理对带状疱疹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薛春香,陈建新.门诊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干预90例观察[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09:4829.
[2]刘佳.铺棉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疗效评价[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
[3]徐归燕.急性带状疱疹患者疼痛的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4,01:41-42.
[4]邢行.熏灸加针刺放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4.
[5]何琼.带状疱疹护理体会[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0,11.
[6]张加英,张俊英.带状疱疹60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
[7]许秀枝.带状疱疹的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