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区域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比较
鄂尔多斯市推动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鄂尔多斯市推动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基地之一,被誉为“中国煤都”、“中国稀土之都”等称号。
然而,长期以来,鄂尔多斯市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煤炭等资源开采、加工和销售,资源型城市的特征十分明显。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资源型城市在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上也面临着重大的变革。
在这样的背景下,鄂尔多斯市正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实现从资源型城市向现代化产业城市的转型。
具体来说,鄂尔多斯市正在深入实施推进优化煤炭行业、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区域协调发展等战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以下是具体措施:一、优化煤炭行业鄂尔多斯市在优化煤炭行业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
首先,鄂尔多斯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减少对煤炭行业的依赖,推动煤炭产业向多元化发展。
在煤炭资源开采方面,鄂尔多斯市加快开拓新的二次探测和开采技术,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和回收率;同时,鄂尔多斯市推广清洁煤技术,加强煤炭坑塘治理,保障生态环境;此外,鄂尔多斯市加快推进煤电联产、煤化工等行业的优化升级,推动煤炭行业向高效、环保、绿色方向转型。
二、发展新兴产业鄂尔多斯市正积极发展新兴产业,这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
鄂尔多斯市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等产业。
鄂尔多斯市加快打造煤化工基地、新能源基地、稀土深加工产业等多个现代产业基地,推动产业升级和产业转型。
同时,鄂尔多斯市加强对创新型企业和创新人才的扶持,并加大对专利、技术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三、加快区域协调发展鄂尔多斯市将区域协调发展作为重要战略来实施。
主要措施是建设鄂东地区经济开发区,发挥其在资源整合、产业协同、区域联动等方面的作用,吸引更多的产业投资和人才。
此外,鄂尔多斯市推进“三区一带”战略(即经济服务区、城市建设区、环境保护区和国家西电东送带),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人文、环保等多方面的平衡协调。
鄂尔多斯市产业结构调整分析及对策研究

灰 关 联 度 为 = 喜 ( )
为:
1 =O. 5 41 4 3 9 2 = 0. 8 7
( 公 式 3 )
计算 出三次产业与地 区生产总值 的关联度分别
3 = 0. 8 73 6
2 )使 用 均值 化 法 ,将 原 始数 据 进行 无 量 纲化 处
6 ) 计算 灰关 联权
训 一
灰 关联 权重 为 ”
鲁“
( 公式 4 )
下两方 面 : 一方 面, 鄂尔多斯市的经济发展 强烈地依 赖于煤炭资源。 煤炭的开采和输 出是鄂尔多斯市经济 的主要 特点 , 煤 炭行业 的兴盛 与否 直 接决定 了鄂 尔多
斯 市经 济的发 展与停 滞 。 2 0 1 2年 以煤 炭采掘 和初 加工 为主 的第二 产业 生产 总值 占当年鄂 尔多斯 市 G D P 的 6 0 . 5 2 %。 煤炭价格的下降直接影响了第二产业的生产 总值 , 从 而对整 个经 济 的发展 产 生 了不利 的影 响 。另
“ 鄂尔 多斯 模 式 ” 的重新 审 视 。 本 文着 力 于研 究鄂 尔 多斯 市 的经济 形 势 , 采 用 灰
3 )计算 每 个 时刻 点 上 比较数 列 与参 考 数 列 的绝
对差 , 见 表 3所示 。
表 3绝 对 差序 列的计 算 结果
4 ) 计 算 灰关 联 系数
=
2 0 1 3 年第 1 1 期
囝
经 济市 场
产业 , 第 二 产业 对 于鄂 尔多 斯市 总 产值 的关 联 性优 于 随 着 国 内外 对煤 炭 需 求 的 大 幅下 降 以及 国家对
o 8 o 5 o 4
善姜
鄂尔多斯市经济转型的SWOT分析

鄂尔多斯市经济转型的SWOT分析1. 简介鄂尔多斯市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一个以采矿和能源开发为主的城市。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新能源产业的迅猛崛起,鄂尔多斯市的传统产业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
本文将对鄂尔多斯市经济转型的SWOT分析进行探讨,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2. SWOT分析2.1 优势(A)2.1.1 资源优势鄂尔多斯市地处中国的北部、西北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天然气等能源资源,这一优势为其转型提供了重要的资源支撑。
同时,这些资源是全球所需要的能源之一,为其打造新能源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2.1.2 地理优势鄂尔多斯市地理位置优越,南北贯通黄河,东西向依托京沪高铁和京藏高速公路,交通十分便利。
这一优势为其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为其拓展国内外市场提供了便利。
2.2 劣势(D)2.2.1 传统产业结构鄂尔多斯市的传统产业主要是采矿和能源开发,这些行业的发展遭遇了环保政策的限制和国家政策的调整,前景不容乐观。
这一劣势为其经济转型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2.2 人才流失随着优秀人才的外流,鄂尔多斯市的人才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缺乏高素质人才的支撑,鄂尔多斯市的经济转型难以展开。
2.3 机会(O)2.3.1 新能源市场随着全球新能源市场的迅速崛起,鄂尔多斯市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充足的能源资源和地理位置优势,为其打造世界一流的新能源基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3.2 金融政策支持随着国家金融业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进程加速,鄂尔多斯市有望通过金融业的发展,促进其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转型升级。
2.4 威胁(T)2.4.1 全球经济衰退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低迷,国内外市场需求减少,为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带来威胁。
这一因素可能会导致市场萎缩、资源短缺和产品降价等问题的出现。
2.4.2 环保政策限制因环保政策的刚性限制,鄂尔多斯市传统产业的发展遭遇了挑战。
环保问题成为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威胁因素之一。
鄂尔多斯市推动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鄂尔多斯市推动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拥有丰富的煤炭、天然气、石油等资源。
长期以来,鄂尔多斯市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资源开发,而资源型经济的单一依赖和低附加值已经成为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
为了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推动资源型城市产业的转型发展,鄂尔多斯市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发展理念和政策措施。
本文将对鄂尔多斯市推动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研究进行探讨。
一、鄂尔多斯市资源型经济的特点鄂尔多斯市是中国重要的资源城市之一,其主要资源包括煤炭、天然气、石油、石灰石等。
这些资源对鄂尔多斯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也使得鄂尔多斯市成为了内蒙古自治区最富有的城市之一。
长期以来,鄂尔多斯市的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1. 经济结构单一。
鄂尔多斯市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资源开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产业占据了经济的主导地位,而其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2. 能源资源消耗大。
资源型产业在生产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能源资源,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3. 附加值低。
资源型产业产品的附加值低,只有通过简单的加工和生产,无法从根本上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4. 产业链匮乏。
由于长期依赖资源开发,鄂尔多斯市的产业链并不完善,产业结构欠缺协调性和其他产业的补充性。
以上问题成为了鄂尔多斯市资源型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为了促进鄂尔多斯市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鄂尔多斯市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发展理念和政策措施,主要包括:1. 转变发展理念。
鄂尔多斯市政府提出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新发展理念,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合理性,提倡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2. 优化产业结构。
鄂尔多斯市政府将加大对其他产业的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向高附加值产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转型升级。
注重培育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发展。
简述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区域比较方法

简述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区域比较方法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变的能力。
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会因其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差异而存在差异。
因此,为了比较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需要采用一定的区域比较方法。
一种常用的区域比较方法是产业结构转换指数法。
这种方法通过构建一组指标来衡量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
其中,包括产业结构的复杂度、产业结构的多样性、产业结构的灵活性等指标。
通过计算这些指标的数值,可以比较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差异。
例如,如果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复杂度较高,产业结构多样性较大,产业结构灵活性较强,那么可以认为该地区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较强。
另一种常用的区域比较方法是产业结构转换路径分析法。
这种方法通过研究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转换路径,分析产业结构转换的过程和特点。
通过比较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转换路径,可以找出其异同之处,并进一步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因素。
例如,某个地区的产业结构转换路径是由传统产业向高技术产业转变,而另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转换路径是由传统产业向服务业转变,那么可以通过比较这两个地区的产业结构转换路径,揭示出不同地区在产业结构转换中的优劣势。
还可以采用产业结构转换案例研究法进行区域比较。
通过研究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转换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和失败原因,了解产业结构转换的实践经验和教训。
通过比较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转换案例,可以总结出一些普遍适用的规律和方法,为其他地区的产业结构转换提供借鉴和指导。
还可以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区域比较。
通过收集和整理大量的产业结构转换数据,运用统计学和经济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得出不同地区产业结构转换的定量指标和趋势。
同时,也可以运用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的方法,收集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转换的相关信息和案例,从而进行定性分析和评价。
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区域比较方法包括产业结构转换指数法、产业结构转换路径分析法、产业结构转换案例研究法以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等。
鄂尔多斯市推动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鄂尔多斯市推动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鄂尔多斯市是中国重要的资源型城市,其主要经济支柱是煤炭和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
然而,近年来鄂尔多斯市经济增长遇到了瓶颈,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依赖煤炭和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型产业过于严重,导致经济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制约。
因此,推动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已成为鄂尔多斯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资源型城市阶段性特征及其瓶颈资源型城市是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导的城市类型,具有自然资源禀赋较高、资源开发经济效益显著等特征。
但是,由于资源型经济往往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低附加值等问题,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阶段性特征及其瓶颈。
1.初级加工为主导的单一产业结构资源型城市初期,由于开发技术不够成熟,资源的开采和初级加工为主,形成了单一的产业结构。
在此阶段,资源产出量与经济增长关系密切。
2.资源环境利用低效,企业增长慢资源型城市资源的使用效率较低,由于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影响,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限制。
此时,资源开采的速度快于增值的速度,资源资源开采量逐渐减少,使得企业发展的增长速度逐渐变慢。
3.资源价格波动影响财政收入资源产业价格波动大,这会对城市财政收入产生较大影响,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二、鄂尔多斯市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原因1. 鄂尔多斯市资源逐渐枯竭,经济增长下滑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资源开采的不断加深,鄂尔多斯市的资源变得越来越显得稀缺。
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储量和质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使得资源型经济增长的方式发生了变化,需要寻找其他的增长点。
2. 环境污染加剧,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资源型城市一般面临着环境问题,而鄂尔多斯市应对治理环境污染的能力仍有待提高。
环境污染导致城市形象变得越来越糟糕,同时也影响到了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需要进行治理和更新。
3. 相对单一的经济结构导致鄂尔多斯市经济的脆弱性鄂尔多斯市的经济结构制约了它的可持续发展,其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依赖煤炭和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型产业过于严重。
内蒙古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区域比较分析

0 0 3 ( 中国地 质大学 ,北京 10 8 )
『 摘 要]根 据 区域 经 济 学 和 产业 经 济 学 的 理 论 ,概 括 了影
力 ,对 当 地 经 济 的 持 续 、健 康 发 展 至 关 重 要 。 影
响 产 业 结 构 转 换 能 力 的 因 素 很 多 ,一 切 影 响 生 产
越大 。 供 给 推 动 因 素 主 要 包 括 技 术 创 新 能 力 、 积 累
区 域 的 经 济 发 展 与 产 业 结 构 的 转 换 存 在 密 切 的 关 系 ,而 地 区 的 产 业 结 构 转 换 能 力 为 产 业 结 构
的 转 换 提 供 了必 要 的基 础 和 条 件 。 经 过 近 3 0年 的 改 革 开放 和 经济 建设 ,内蒙古 经 济 结构 调整 取 得
的 转 换 动 力 越 大 。 高 的 投 资 与 储 蓄 ,高 的 供 给 弹
性 为 产 业 结 构 的转 换 提 供 了空 问 。
随 着 生 产 的 国 际 分 工 和 国 际 贸 易 的 发 展 , 地
些 新 情 况 、 新 问 题 ,从 全 国 及 内 蒙 古 经 济 发 展 的
大 环 境 看 , 当前 经 济 运 行 呈 现 出一 些 新 特 点 。
维普资讯
20 0 8年 5月
当 代 经 济 管 理
C O N TEM PORA R Y EC O N O M Y & M A N AGEM ENT
第3 O卷 第 5期
Ma .00 y2 8 VOI ONo. . 5 3
内蒙古产业结构转换 能力的区域 比较分析
二 、 产 业 转 换 能 力 iz 的 指 标 选 取 :价 , t 产 业 结 构 转 换 能 力 是 一 个 综 合 概 念 , 任 何 一
“呼包鄂”区域产业结构效益及产业结构转换研究

。 影响因素 技术因素
表 4 产业结构转换能 力评价指标体 系
劳动生产率( ) 1 % X1
城市居民非食品支出 占消费支出的 比重( ) % x1
消 费水 平 和 结 构
农 民非食品支 出占消费支出的 比重 ( ) 3 % X
城 市 居 民人 均 可 支 配 收 入 ( / ) 2 元 人 X
从 表 2可知 , 是各 区的 增 长份 额 分 量 分别 大 一 予产业 结构偏 离 份额分 量 和竞争力 份额 分量 。这是
果 指 数始终 在 1以上 , 三 角地 区结 构 效 果 指数 在 长 1 右波 动 , 明“ 左 表 呼包 鄂 ” 区域 内有 多 个 行业 发 展
由于基 期 区域经 济规 模 是 区 域经 济 发 展 的基 础 , 因 而份额 分 量 在 区 域 经 济 总 增 量 中 占较 大 比重 』 。
农 民家庭人均纯收人 ( 人 ) 4 元/ X
人口
城市化水平 ( X %) 5
人 均 G P D ( 人)7 x
经 济 发 展 水 平 外 贸 水 平 产 业 结 构 现 状
G P年增长率 ( ) 8 D % x 外 贸依存度 ( X 0 %) 1 第二产业 比重 ( X %) 9 全社会 固定 资产投 资率 年增 长率 ( ) 6 % X 工业 资金 利税 率( ) 1 % X2
.
- —
—
1 .— 4 - . - —
表 6 三 主 成 分 因子 表
以 3个 主因子各 自的贡献 率为 权数 进 行加 权 平 均求和可得 因子综 合得 分 : F=0 6 +0 3 F .F . 2 +
00 F 。具 体综合 得分 如表 8 .8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2
中 国 矿 业
劳动生产率 、 每万人在校大学城等指标来衡量 。 从需求角度来看 , 一个地区的需求规模和水平 , 直接拉动该地区的产业结构的变化 。 一个地区的社 会经济发展水平 越 高 , 消 费 层 次 越 高 , 这 说 明 消 费 结构变化的越快 , 对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动的压力就 越大 。 需求因素一般可以用居民城镇收入 、 城镇化 率 、 居民消费水平等指标来衡量 。 从供给因素的角度来看 , 一个地区的供给水平 是受社会的资本量和投资水平影响的 。 可以用投资 率 、 人均 GDP 、GDP 增长率等指标 , 来反映地区的积 累能力 。 用第二产业占 GDP 比重 , 来表示地区产业 结构层次反映供给弹性 。 从对外贸易发展水平的角度来看 , 一个地区的 对外贸易因素 ,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该地区的需求 和供给 , 进而影响了产业结构的变动和转换能力 。 一般情况下 , 可以用外贸依存度来衡量 。
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 , 如何进行产业结构的 调整与优化 , 合 理 组 织 区 域 经 济 , 从 而 实 现 区 域 的 持续 、 稳定 、 协调的发展 , 是当今区域经济研究的重 要内容之一 。 比较和研究地区产业结构转换能力 , 有助 于 认 清 目 前 所 研 究 区 域 的 产 业 结 构 的 水 平 和 发展 潜 力 , 同 时 关 系 到 能 否 实 现 区 域 产 业 结 构 升 级 , 经济的持续 、 稳定和协调的发展 。 鄂尔多斯盆地横跨陕 、 甘 、 宁 、 蒙 、 晋五省区 ,21 个城市 , 面积 37 万 km2, 矿产资源丰富 。 天然气 、 煤 层气 、 煤炭三种资源探明储量均居全国盆地之首 , 石油探明储量居全国第三 , 铀矿资源探明地质储量 居全国第一 , 岩盐探明地质储量居全国第一 。 盆地 石油资源占全国的 15% , 在大型沉积盆地中位居全 国第三位 , 天然气 、 煤炭和煤层气均居各盆地之首 。 那么盆地内 21 个城市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状况 如何 , 直接关系着鄂尔多斯盆地综合开发与合理利
第 21 卷增刊 2012 第 卷8月 21 年
中 国 矿 业
CHINA MINING MAGAZINE
Vol.21,zk August 2012
鄂尔多斯盆地区域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比较分析
朱广娇 ,沙景华
( 中国地质大 学 ( 北京 ) 人 文 经 管学 院 , 北京 100083 )
摘 要:本文根据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的理论 ,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 , 选取 8 个指标对鄂尔多斯盆地区域
产业结构转换能力进行比较和分析 , 根据不同城市产业结构的特征和差异 , 提出提高产业结构转换能力 、 推动地 区产业结构转换升级的对策和建议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 ; 产业结构 ; 转换能力 ; 主成分分析 中图分类号 :F2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4051 (2012 )zk-0221-03
收稿日期: 2012-03-22 朱广娇 (1986- ), 女 , 汉族 , 吉林集安人 , 博士研究生 ; 作者简介: 沙 景 华 (1952- ), 女 , 汉 族 , 教 授 , 博 士 研 究 生 导 师 , 研 究 方 向 : 资 源
产业经济 、 区域经济 、 循环经济 。
用 。 同时 , 也对科学合理的开发盆地内的矿产资源 提供了参考和建议 。
1
影响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一般因素
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是指产业机构适应市场变
化和保持地区经 济 持 续 、 稳 定 、 协 调 增 长 而 向 高 级 化调整 、 演进的可能条件 。 一个地区产业结构转换 能力的高低 , 反映了该地区产业结构的综合素质和 能力 。 地区产业结构的状况和转换能力 , 不仅决定 了该地区在经贸联系和区域分工中的地位 , 而且对 该地区经济的持续 、 稳定 、 健康的发展至关重要 。 影响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因素有很多 , 一切影 响生产要素和部门生产条件的因素 , 最终都会不同 程度的影响产业结构及其转换 。 具体说来 , 影响产 业结构转换的因素 , 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 创 新能力 、 需求因素 、 供给因 素 、 产 业 结 构 现 状 、 对 外 贸易发展水平等因素 。 从创新能力来看 , 一个地区的创新能力越强 , 科学技术水平越高 , 地区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就越 强 。 在实证分析中 , 可以使用科技研究从业人员 、
The Ordos basin reg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ability comparative analysis
ZHU Guang-jiao ,SHA Jing-hua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Economic Management,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ability in the ordos basin 21 cities by the method of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Selects 8 targets to carry on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to those cities industrial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ability.Proposed countermeasure and policy suppestion on how to enhanc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ability and promote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optimization. Keywords :the Ordos basin ;industrial structure ;industrial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ability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