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罗那高铁区域规划与城市更新

合集下载

巴塞罗那介绍 城市规划

巴塞罗那介绍 城市规划

前面提到在Cerdà的 设计中八角形街区实际上 只有两侧有建筑物,而我 们现在看到的却是扎扎实 实的闭合街区。一座紧挨 着另一座的雄伟大楼包围 着中心的庭院或广场(后 来经常是胡乱建设的住 宅),而不是Cerdà想象 中有自由的风穿过的低密 度城市花园。经济的增长 不可避免地带来人口密度 的增加,这种中空的闭合 街区是一种由老城借鉴而 来的妥协。南方湿热的空 气可以通过中心的庭院向 上流通,而在广场上聚会、 聊天、购物的生活习惯, 似乎已经流淌在西班牙人 的血液中。
Cerdà心目中的理想城市。
巴塞罗那一直都没有忘记 Cerdà的精神。借着1992年 奥运会的机会,又一轮城市 更新开始了,改扩建目标主 要集中在沿海区域。这一次 奥林匹克村的街区无论平面 布置规整还是杂乱,均采用 了经典的Cerdà式八角形, 其中比较典型的三个住宅区 建筑进深大大减低,八角形 中心是广大的绿地和广场, 算是终于实现了Cerdà最初 的设计吧。
分析城市——巴塞罗那
指导教师:雷平
班级:建筑141班 学生:谢嘉荷 学号:6001114015
LOGO
巴塞罗那
巴塞罗那的城市 规划充满艺术设计的 天赋创新能力,城市 建筑与空间的设计非 常有特色。在较好地 保存了独特的城市肌 理的同时,充满现代 化特色。
巴塞罗那城市简介
巴塞罗那位于西班牙东北部的
地中海岸,是西班牙第二大城 市、最大的工业中心。人口约 175万,在西班牙具有主要的经 济地位。 这里气候宜人、风光 旖旎、古迹遍布,素有“伊比利 亚半岛的明珠”之称,是西班牙 最著 名的旅游胜地。
它是西班牙的文化古城,有 “ 地中海曼哈顿”之称。

巴塞罗那城市特点
是西班牙地中海之滨一座美丽的城市 是西班牙最大的港口 又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 是西班牙最富裕的加泰罗尼亚地区的首府

巴塞罗那城市市场更新与改造探索

巴塞罗那城市市场更新与改造探索

巴塞罗那城市市场更新与改造探索作者:刘玥頔来源:《公关世界》2021年第15期摘要:市场是城市生活最质朴的体现,也是城市中最具生活化的公共场所之一。

而巴塞罗那作为城市公共市场发展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它的市场改造承载着城市的历史与文化,满足了居民良好的交往与交流,改善了城市面貌。

本文将通过对巴塞罗那公共市场的发展及设计案例进行研究,探索市场更新与改造思路与策略。

关键词:城市更新,公共空间,城市活力一、巴塞罗那公共市场的发展与演变巴塞罗那市场历史悠久,它的公共市场模式世界闻名。

从露天集市到逐步演变成为市政设施,当地的居民始终愿意在市场里采购日常所需,市场也成为了城市里最热闹最生活化的空间,可以说,延续传统的公共市场已然成为这座城市的标志。

在漫长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巴塞罗那市场是如何顺应城市的变化而成为当地不可缺少的公共空间,可被大致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在11-19世纪初,巴塞罗那形成了中世纪城内的露天市场。

露天市场多位于城门或教堂位置,沿着道路向四周蔓延,丰富的公共活动带动了露天市场的繁荣。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露天市场实际使用情况并不乐观,它的存在阻碍了交通,也成为了拥挤城市的卫生滋生场所。

19-20世纪,巴塞罗那市场发展进入到第二阶段,即出现了作为城市设施的现代广场。

市场被安置在特定的区域,以建筑形态出现,独立于街道,它保证了居民有充足的食品供应,良好的商业环境,稳定居民的生活情趣,树立了良好的城市形象。

铸铁材料和玻璃重新定义了建筑结构,使空间获得更大的跨度,同时考虑了采光、通风,并且根据空间尺度划分活动区域,组织交通流线,实现了设计的整体性。

新市场建筑开始蓬勃发展,公共空间也成为了国家意识的表达工具。

市场发展的第三阶段为20世纪初至中后叶。

为解决市场供应不均衡,高效组织货物仓储与运输,在政府的主导下,巴塞罗那开始集中设立中央市场,并加以监管。

为了保证市场能合理健康保障各区域居民的生活需求,巴塞罗那进行了区域规划,重新建立新的道路网络系统,零售市场分布其中,区域市场系统基本成型。

巴塞罗那公共空间改造及对我国的启示

巴塞罗那公共空间改造及对我国的启示

巴塞罗那公共空间改造及对我国的启示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巴塞罗那公共空间改造的案例,并分析其对我国城市公共空间改造的启示。

巴塞罗那,作为欧洲最具活力和创新性的城市之一,近年来在公共空间改造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本文将从巴塞罗那公共空间改造的背景、过程、成果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对我国城市公共空间改造的借鉴意义。

通过对巴塞罗那公共空间改造案例的研究,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城市公共空间改造的先进理念和实践方法,还可以为我国城市公共空间改造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巴塞罗那公共空间改造的背景与过程巴塞罗那作为欧洲现代城市更新与再生的典范,其公共空间改造的历程可以追溯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城市复兴计划。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城市扩张,巴塞罗那市中心的老城区及其周边区域面临了诸如环境污染、工业遗址闲置、公共空间匮乏等一系列问题。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并且响应社会经济结构变迁的需求,巴塞罗那市政府启动了一系列有远见的城市更新战略。

进入九十年代,为了筹备并成功举办1992年夏季奥运会,巴塞罗那迎来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城市更新契机。

奥运会不仅带动了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升级和建设,更催化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整体优化与重塑。

最为显著的是对海滨地带的重新规划,将原本被工业设施占据的海岸线转变成了如今世界闻名的巴塞罗那海滩和休闲区,极大地提升了市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旅游吸引力。

在此过程中,巴塞罗那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理念,将原有的大型道路改造得更为适合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同时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例如对老城区的街道巷弄进行了精细化改造,增设绿地公园和广场,使得公共空间更加亲民、宜居。

巴塞罗那还在城市规划中引入了智慧城市的概念,借助科技手段优化城市管理和服务,进一步强化公共空间的智能化和可持续性特征。

通过对废弃工业用地的功能置换,打造出如波里诺地区那样的新兴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既激活了老旧城区的经济活力,又为市民创造了更多的高品质公共空间。

城市规划案例超详细西班牙巴塞罗那

城市规划案例超详细西班牙巴塞罗那

城市规划重视社 会福利和公共服 务设施的布局和 建设,以满足居 民的基本需求。
巴塞罗那城市规 划注重提高公共 交通和步行友好 的环境,以促进 居民的健康和出 行便利。
城市规划强调文 化多样性和包容 性,保护和传承 历史文化遗产, 为居民提供丰富 的文化活动和场 所。
巴塞罗那城市规 划注重社区参与 和居民福祉,通 过规划手段促进 社区凝聚力和活 力。
城市经济发展成果
旅游业:巴塞罗那 成为全球最受欢迎 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为城市带来巨大的 经济收益。
国际贸易:巴塞罗 那拥有重要的国际 贸易地位,港口和 机场等交通枢纽促 进了与世界各地的 贸易往来。
高科技产业:巴塞 罗那积极发展高科 技产业,吸引了众 多国际知名企业在 此设立研发中心和 总部。
金融业:巴塞罗那 成为欧洲重要的金 融中心之一,拥有 完善的金融体系和 多元化的金融机构 。
城市社会文化规划
教育资源与人才培养
城市规划中注重教育资源的均衡 分布,提高教育质量
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居民 职业技能和素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鼓励和支持高等教育机构与当地 企业合作,培养符合城市发展需 求的人才
加大对创新教育和艺术教育的投 入,培养具有创造力和文化素养 的人才
社会福利与公共服务可持续发展,注重保护生态 环境和历史文化遗址。
添加项标题
政策措施:巴塞罗那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鼓励绿色 出行、推行垃圾分类等,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添加项标题
监管机制:巴塞罗那市政府建立了完善的监管机制,对城市管理 进行监督和评估,以确保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交通规划与基础设施
城市交通系统:巴塞罗那拥有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地铁、公交和有 轨电车等。

巴塞罗那“超级街区计划”对我国参与式社区规划与治理的启示

巴塞罗那“超级街区计划”对我国参与式社区规划与治理的启示

Key words superblock (superilla) plan; living street; participatory planning; community governance; tactical urbanism; Barcelona1引言“超级街区计划”(Superblock,加泰罗尼亚语为Superilla)是巴塞罗那市政府近年来重点推进的一项城市可持续发展计划。

该计划通过广泛调动街区单元范围内的居民和商户,围绕宜居生活、绿色出行和生物多样性三大发展目标,共同对街区的道路空间的使用权及要素进行重新分配和设计,从而推动城市各要素和市民日常生活向可持续发展转型。

自巴塞罗那首个完整的“超级街区计划”在波布伦诺社区(Poblenou)实施后,曾经被小汽车占用的道路空间变成了支持多样化交通出行和满足居民娱乐社交的公共场所,这种极具视觉冲击感和创新性的道路改造理念和实际行动吸引了多家知名媒体的追踪报道,并纷纷呼吁其他国际大都市推行类似的“超级街区计划”,还路权于市民[1]。

与之不同的是,城市规划、社会学和环境生态学等领域的学者则以谨慎的态度对“超级街区计划”的实施成效和潜在问题进行批判研究。

Jacopo 等人通过对“波布伦诺社区超级街区计划”利益相关参与者(政府部门、项目团队、社区机构、居民)进行回访,提出“超级街区计划”作为一种细致介入社区层面的参与式道路改造工程,政府需要支付大量时间和资金成本来回应各利益相关者的诉求以及行政部门协作过程的复杂性[2];Honey 和Jordi 对波布伦诺社区改造后的公共空间活力度和社会融合度进行测量后发现,“超级街区计划”的实施容易引发绅士化进程,以及机动车交通流量短期内向邻近道路转移的问题[3];Adriana 等人则调查了“超级街区计划”各种战术性小型行动推动城市系统结构性问题(例如可持续交通、气候变化挑战和环境污染治理)改善的效用性[4]。

西班牙巴塞罗那城市规划特点汇总PPT课件

西班牙巴塞罗那城市规划特点汇总PPT课件

6
3巴塞罗那旧城改造与保护
BarcCeomlopannay Logo
西班牙巴塞罗那城区扩充与老城区复兴同步推进,在改造老
城的同时,也解决了大规模的社会问题,包括住房、教育、空 间共享、城市规划及交通问题。
7
3巴塞罗那旧城改造与保护
对于老城区的保护,巴塞罗那有三 条戒律可供借鉴: 一、绝对保护原物 二、在保护原物的大前提下适当加 以改善和扩建 三、以改建为主,保护为辅,但以 不伤害原有风貌和格局为基本原则。
LBaOrcGeloOna
Barcelona 巴塞罗那
1
目录
BarcCeomlopannay Logo
1、巴塞罗那城市规划特点 2、巴塞罗那建筑特色 3、巴塞罗那文化特色 4、巴塞隆那的旅游特色 5、巴塞罗那美食特色 6、巴塞罗那足球特色
2
BarcCeomlopannay Logo
1、巴塞罗那城市规划特点
4
BarcCeomlopannay Logo
2、巴塞罗那的城市特点
是西班牙地中海之滨一座美丽的城市 是西班牙最大的港口 又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 是西班牙最富裕的加泰罗尼亚地区的首府
BarcCeomlopannay Logo
5
3巴塞罗那旧城改造与保护
BarcCeomlopannay Logo
3
1、巴塞罗那简介
巴塞罗那位于西班牙东北部的 地中海岸,是西班牙第二大城 市、最大的工业中心。人口约 175万,在西班牙具有主要的经 济地位。
这里气候宜人、风光旖旎、古 迹遍布,素有“伊比利亚半岛 的明珠”之称,是西班牙最著 名的旅游胜地。
它是西班牙的文化古城,有 “地中海曼哈顿”之称。
39
BarcCeomlopannay Logo

十大城市更新案例

十大城市更新案例

十大城市更新案例在城市规划和发展的过程中,城市更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城市更新能够提高城市的功能、改善城市环境,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下面,将介绍十个成功的城市更新案例。

第一,纽约市的时代广场。

时代广场是著名的商业和旅游中心,它的更新与改造使得这里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繁华中心。

第二,伦敦的金丝雀码头。

这里曾经是港口和工厂区,但在经过改造之后,现在成为了一处时尚的购物区。

第三,巴塞罗那的博物馆区。

这里曾经是一个废弃的工业区,现在通过改造成为一个文化、艺术和旅游的重要区域,吸引了众多游客和艺术爱好者。

第四,上海的外滩。

外滩以其优美的沿岸景观和图案化的建筑成为了代表中国特色的重要地方,它的改造成为了上海城市更新的标杆之一。

第五,西班牙巴伦西亚的城市公园。

城市公园的规划和建造使得城市的绿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大大提高,改善了城市的空气质量,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娱乐和休闲场所。

第六,悉尼的达令港。

达令港的改造将码头区变为一个兼顾商业、文化、娱乐和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城市综合体。

第七,伯明翰的海法街。

作为英国最大的城市更新项目之一,海法街的改造使得原工业区变为了一个商业和住宅区,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第八,南京的夫子庙景区。

夫子庙景区的改造使得原定为购物中心的建筑变为了夫子庙文化区的中心,打造了一处充满文化气息和历史感的旅游胜地。

第九,北京的798艺术区。

798艺术区由原工厂区改造而来,它集文化、艺术、娱乐和商业于一体,成为北京一个充满现代艺术气息的地标建筑。

第十,芝加哥的密歇根大道。

密歇根大道的改造成为了一项重大的城市更新工程,将原来的停车位改为了人行道和绿地,使得城市变得更加宜居和可持续。

总的来说,城市更新在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十大城市更新案例展示了在城市规划和发展中,城市更新是如何促进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的。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更新与城市活力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更新与城市活力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更新与城市活力城市是现代社会的核心和经济发展的驱动力。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如人口增长、环境破坏和社会不平等等。

为了保持城市的活力和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中的城市更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城市更新对城市活力的影响,并介绍一些城市更新的实践案例。

一、城市更新的概念和意义城市更新是指通过重新利用和改善既有城市区域,提高城市的可持续性和适应性,以满足居民和经济的需求。

它涉及到重新规划和重新开发城市内的土地和建筑物,以实现城市的更新和改造。

城市更新的主要目标是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城市竞争力,并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更新对城市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城市更新可以改善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供更好的交通、教育、医疗和文化等服务,吸引人才和资本的流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创新。

其次,城市更新可以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增加社区的凝聚力和社会和谐。

最后,城市更新可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城市的记忆和文化传统,提高城市的文化吸引力和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城市更新的实践案例1. 巴塞罗那:巴塞罗那是一个成功的城市更新案例。

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前后,巴塞罗那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更新和重建,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和国际竞争力。

通过修复历史建筑、开辟公共空间、改善交通设施等措施,巴塞罗那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现代城市。

2. 新加坡:作为一个城市国家,新加坡一直以来致力于城市更新和规划。

通过引入绿化空间、建设高品质住宅、改善社区设施等手段,新加坡建立了一个宜居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新加坡的城市更新案例可以为其他城市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3. 伦敦:伦敦的城市更新着重于提升城市的可持续性和适应性。

通过推行节能减排政策、改善城市交通、发展低碳产业等举措,伦敦成为了一个环保和绿色的城市。

城市更新使得伦敦能够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和未来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塞罗那高铁区域规划与城市更新发表时间:2017-06-16T13:38:48.507Z 来源:《建筑知识》2017年4期作者:张文杰[导读] 高速铁路做为高效的长途交通运输方式,为城市发展带来了促进作用,因而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天津 300251)【摘要】高速铁路做为高效的长途交通运输方式,为城市发展带来了促进作用,因而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很多城市从高速铁路的到来中看到了与其相关的城市更新及公共空间改造机遇,使其更好地融入城市整体结构。

巴塞罗那利用新建高速铁路所提供的城市更新机会,以铁路设施做为公共空间载体,采用更新城市功能和改善公共空间相结合的手段,实现了高密度城市空间发展的新途径。

【关键词】高铁引入;区域规划;公共空间;城市更新【中图分类号】TU9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44(2017)04-0036-031.引言高速铁路相对于其他长途交通方式拥有运输量大、能耗量低、安全性高等一系列优点,因此高速铁路的建设在全球众多城市中展开。

这种高效的交通方式,对带动城市发展、振兴地方经济具有催化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很多城市从与高速铁路网络相连接中看到了火车站周边区域重新开发的机遇,并为此制定出一系列雄心勃勃的计划。

城市期望车站区带动的重新开发可以消除原有铁路设施对城市区域的不利影响,增强外部区域进入城市中心区的可达性,加强其在区域中树立起的地位及形象。

以西班牙为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西班牙铁路系统在西欧国家中是最慢、最陈旧的,但西班牙当局在过去二十余年大力建设高铁,高铁线路逐渐扩展连接国内各个大城市,目前更成为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高铁网络。

各地区各城市都意识到高速铁路是能够刺激经济活力和促进城市更新的潜在工具,并且认识到新基础设施的到来伴随着重大的城市更新和城市再开发项目,使得车站地区成为高效的城市交通组成部分,并更好地融入城市整体结构,缝合铁路设施在城市发展中造成的割裂。

在西班牙各大城市高铁建设案例中,本文选取巴塞罗那为例进行研究。

2.巴塞罗那高速铁路建设与城市更新2.1 巴塞罗那高铁建设巴塞罗那位于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是西班牙第二大城市,也是加泰罗尼亚自治区首府,加泰罗尼亚自治区议会、行政机构、高等法院均设立于此。

巴塞罗那城市及人口规模仅次于首都马德里,也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之一。

马德里-巴塞罗那-法国边境高速铁路是一条由西班牙首都马德里连接至加泰罗尼亚地区首府巴塞罗那,再延伸至西法边境的高铁线路,全长621公里。

2003年马德里-莱里达段先期开通,2006年线路由莱里达延伸至塔拉戈纳,2008年通车的塔拉戈纳-巴塞罗那段落将巴塞罗那连接至西班牙第一大城市马德里,给城市带来了更加快速便捷的交通方式。

2013年,西班牙开通了巴塞罗那到法国西部边境菲格拉斯的高速铁路,西、法两国高铁网络正式汇合。

马德里至巴塞罗那高铁段落自建成起一直是最热门的线路,它为许多长期、经常性往返于两地之间的人们带来巨大福利。

目前线路已经通车运营数年,但围绕巴塞罗那市区内铁路区域的更新改造仍在进行中。

2.2 铁路与城市更新在20世纪80年代的巴塞罗那,为了解决小汽车带来的道路拥堵及应对工业化带来的城市衰退问题,政府出台各项改善城市公共环境的举措,试图创造出与城市交通系统相融合的城市公共空间,并为此进行了一系列努力。

地方政府认为充分利用和改造城市中心既有的铁路设施可以激发城市公共空间更新进程。

结合铁路的改扩建工程,并将关注点集中在铁路设施与周围区域的边界关系处理上,可以借此优化铁路周边区域的功能组织结构,并恢复铁路沿线逐渐退化的邻里关系。

城市中既有铁路曾有一条段落沿海运行,将市区居民与海滩分隔开来,市政府抓住举办奥运会的机会对滨水区域开展了更新重建工程,最终采用将铁路放到地下的方式将海滩景观归还市民,市民沿滨海路即可便捷地到达不远处的奥林匹克场馆。

铁路设施在城市中心区域也曾形成巨大的割裂,重新将铁路基础设施整合到城市环境中有多种解决方案,政府部门倾向于采用类似上述沿海铁路的解决办法,即将铁路设施覆盖于地下的工程解决途径,弱化铁路设施与城市的边界以增加连通性,这是因为城市中心节省出的大片土地为重大城市建设开发项目及城市公共空间更新改造项目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由于难度较大,花费较高,地方政府积极寻找房地产开发公司和各种融资渠道,以帮助实施此类城市更新工程。

3.融入城市的高铁区域规划引入巴塞罗那城区的高铁线路规划设有三个提供旅客乘车服务的站点,目前已投入使用的是位于城区南部的桑兹站(Sants)。

原桑兹车站初建于20世纪70年代,其一直是巴塞罗那市民出行最主要的车站,2008年完成改扩建工程后,站房重新投入运营。

位于城区北部的萨格雷拉站(La Sagrera)做为桑兹车站的功能补充,未来以服务北部和东部城区为主。

两站通过一条长约5.6km的地下隧道相连接(图1)。

线路网还计划引入位于城区南端机场区域的布拉特站(El Prat),形成铁路与航空的联运系统。

3.1 桑兹站及周边区域规划作为贯穿巴塞罗那城区线路的关键节点,桑兹站一直是该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2008年,配合高铁线路的开通,新扩建的桑兹站投入使用,容纳了巴塞罗那区域铁路、西班牙国家铁路、欧洲国际铁路等多条线路。

车站规模为7个站台14条线路,全部轨道均布置于地下一层,地面一层则为候车及换乘大厅,城市轨道交通3号线5号线、公交站、出租、私家车等各种换乘设施紧邻车站布置,车站上方被一座涵盖了餐饮、购物、住宿等多种功能的高层建筑所覆盖。

地下站的形式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对地面道路、景观、公共设施的影响,提高了地面空间的利用率。

高铁建设对现有基础设施也是一个全面改造的机会。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铁路曾经把桑兹区到列拉布兰卡(Riera Blanca)大街之间约800m的距离内分割成为几乎互不连通的两部分,如何连接这两侧区域成了主要挑战,与此同时线路周边的住宅还面临着严重的噪声污染。

最终,政府部门于2002年决定启动桑兹地区铁路走廊的城市更新项目。

工程方案采用将轨道线路完全覆盖于建筑物之下(图2),两侧用玻璃封闭,既可以使往来的市民看见列车从中穿梭,又避免了噪音的干扰。

建筑物由预制混凝土构件组成,屋顶上绿色植被和各种公共设施共同构成了一个800m长的空中休闲公园,三条巨大的绿色坡道供行人由地面爬升至屋面平台。

该公园还被设想未来可以沿着铁路走廊延伸至科内利亚(Cornellá)地区,形成一条约5km长的城市绿色走廊(图3)。

经过十余年的设计及施工建设,这段铁路走廊更新项目于2016年完工供市民使用。

政府的决策成功地将地面空间恢复给了公众,营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并使之成为了桑兹地区的标志性区域。

正处于建设中的萨格雷拉站旨在成为城市东北部的综合交通枢纽。

为此,车站综合楼集约化布置各种交通方式,所有的交通方式都通过大厅和联系通廊连通,尽量缩短旅客换乘流线,为旅客提供方便快捷的使用体验。

车站主体采用三层平面布置,最下一层为地方铁路站台层(4站台8线),线路一侧为地铁设施;中间层为候车及换乘大厅层,来自各个方向的客流由此交叉汇合,大厅两侧布置带夹层的汽车蓄车场;最上一层为高速铁路站台层(4站台8线);屋面平台作为线性公园的一部分,为旅客提供了休憩、活动的场所(图5)。

4.总结现今城市的发展离不开铁路基础设施的支持,铁路也就成为了现代城市肌理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占据了大量城市空间。

怎样降低铁路基础设施对城市功能的影响,将其完全融入城市生活,是城市寻求可持续发展道路上亟待研究的问题。

面对不断增加的城市铁路设施和不断降低的城市公共空间活力两大压力,巴塞罗那以现有的城市形态结构为基础,采用更新城市功能和改善公共空间相结合的手段,弥合了城市中老旧铁路设施对城市肌理的割裂。

巴塞罗那利用新建高速铁路所提供的城市更新机遇,创造了一种以铁路设施做为公共空间载体来实现高密度城市空间发展的新途径,带动了城市区域健康持续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1] F.S.Vázquez,R.G.Sánchez,J.M.S.Nú?ez.Urban integration of high speedtrain.GSTF Journal of Engineering Technology[J].2014(07):88-95.[2] C.Mota,M.A.López.Urban renovation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of a high-speed railway station[J].WIT Transactions on The Built Environment,2014(Vol.138):641-651.[3]李倞,徐析.巴塞罗那交通基础设施的公共空间再生计划,1980-2014[J].风景园林,2015(09):77-82.[4]郭莹.关于铁路既有土地利用规划的探讨[J].铁路运输与经济,2014(07):84-87.[5]邰娜.高铁枢纽城市建设与发展研究[J].城市建筑,2013(22):301.[6]胡侃,彭建东.速度?活力?梦想——浅谈高速铁路客运枢纽影响下城市地区的发展策略[J].华中建筑,2009(09):104-120.[7]成超男,陈凯翔,胡凯富.基于交通基础设施更新的公共空间设计案例研究[J].城市建筑,2016(20):330.作者简介:张文杰,男,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建筑分院,工程师,2009年天津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