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检查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护理安全质量检查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范文

护理安全质量检查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范文护理安全质量检查是医疗机构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通过护理安全质量检查,可以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下面是一篇关于护理安全质量检查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的范文,供您参考。
一、原因分析1.护理人员配备不足:护理人员配备不足是导致护理安全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护理人员不足会导致工作量大,护士疲惫,无法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和观察。
2.护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护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也是导致护理安全质量问题的原因之一。
部分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和素质不高,无法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需求。
3.护理规章制度不健全:护理规章制度不健全,导致护理工作无序、混乱,无法确保护理安全质量。
4.护理管理不到位:护理管理不到位,对护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不够,导致护理安全质量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和整改。
5.护理人员安全意识不强:部分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安全意识,导致护理工作中存在安全隐患。
6.护理记录不规范:护理记录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记录不规范、不完整,会影响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和治疗。
7.患者及家属沟通不足:患者及家属沟通不足,导致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配合度不高,影响护理安全质量。
二、整改措施1.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医疗机构应根据患者数量和护理工作量,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确保护理质量。
2.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和素质,确保护理安全质量。
3.完善护理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护理规章制度,明确护理工作流程和标准,确保护理工作有序、规范进行。
4.加强护理管理: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和整改护理安全质量问题。
5.增强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护理安全。
6.规范护理记录:加强对护理记录的培训和管理,确保护理记录规范、完整,为患者治疗提供准确信息。
护理质量检查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护理质量检查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护理质量检查是医疗机构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护理质量进行及时检查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护理质量检查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检查不到位、整改不及时等。
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检查的效果,本文将从护理质量检查的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进行探讨。
一、原因分析1.护理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直接影响着护理质量检查的效果。
如果护理人员对工作不认真负责,可能会导致护理质量不达标。
例如,有的护理人员工作中懒散敷衍,对患者的护理工作不够细心,导致患者出现并发症或者感染。
这种情况下,护理质量检查难以做到全面有效,影响护理质量的整体提升。
2.护理操作规范不到位护理操作规范是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
如果护理操作规范不到位,护理人员工作中可能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手部消毒不彻底、穿戴不整齐、操作不规范等。
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护理质量检查的效果,使得护理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3.护理管理不科学护理质量检查的效果还受到护理管理的影响。
如果护理管理体系不够科学,护理质量检查无法得到规范化。
例如,有的医疗机构对护理质量检查的要求不明确,导致护理人员无从下手;有的医疗机构缺乏有效的奖惩机制,护理人员没有积极性进行护理质量检查。
这些问题都会影响护理质量检查的效果,使得护理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4.护理质量检查工作不到位护理质量检查工作如果没有做到及时、全面和细致,就无法发现问题,也就无法及时整改。
例如,有的医疗机构护理质量检查只是做表面工作,没有深入护理工作实际情况;有的医疗机构护理质量检查只是随意检查,没有规范化和科学化。
这些问题都会影响护理质量检查的效果,使得护理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二、整改措施1.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和教育医疗机构应该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
通过定期组织培训和考核,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护理质量检查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护理质量检查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一、原因分析1.人员素质不高:护士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是影响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
一些护士在工作中缺乏责任心、敬业精神和团队意识,导致护理质量下降。
2.护理技术不过关:护理工作是一项专业的技术活,护士应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操作和技术,如输液、换药、护理记录等,技术不过关会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和患者的安全。
3.机构管理不到位:医疗机构对护理部门的管理不到位是护理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机构在护理人员的培训、考核、督导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护理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较低。
4.工作环境不良:医疗机构的工作环境直接关系到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一些医疗机构的设施陈旧、设备故障频繁、人员不适应等问题会直接影响护士的工作质量。
二、整改措施1.提升人员素质: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护士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通过开展定期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
2.加强护理技术培训: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护理技术培训体系,定期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和技能竞赛,加强对护理技术的学习和掌握。
同时,护士可以通过互联网等途径进行自主学习,提高自身的护理技能水平。
3.加强机构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明确护理部门的职责和工作要求,完善护理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
同时,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日常督导和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整改。
4.改善工作环境:医疗机构应投入资金改善工作环境,更新设施和设备,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
此外,医疗机构还可以加强对护士的关怀和支持,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和团队凝聚力。
5.加强患者教育:护士可以在护理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通过患者教育,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合并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总结:护理质量检查是医疗机构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深入分析护理质量下降的原因,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措施,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护理质量检查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护理质量检查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护理质量检查是保证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护理质量检查可以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以下是护理质量检查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一、护理组织管理问题1. 个别护士仪表不符合要求,上班有玩手机的现象。
原因分析:护士责任心不强,工作态度不端正。
整改措施: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护士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加强工作纪律管理,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2. 护理规章制度、岗位职责、疾病护理常规及技术操作流程进一步完善、落实。
原因分析: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力度不够。
整改措施:完善护理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加强制度落实,确保护理工作有序进行。
3. 个别科室需要完善晨会及交接班制度没有床头交接。
原因分析:交接班制度不完善,护士对交接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整改措施:建立健全交接班制度,加强护士对交接班制度重要性的认识,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
4. 按要求完善业务学习,次数不够。
原因分析:护理培训制度不完善,护士学习意识不强。
整改措施:制定完善的业务学习计划,提高护士的学习意识,确保业务学习次数和质量。
5. 完善科室质控、要有记录。
原因分析:质控管理制度不完善,护士对质控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整改措施:建立健全质控管理制度,加强护士对质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确保质控工作的开展和记录。
二、病房管理、安全管理问题1. 重症病人的床单元进一步完善,床下物品放置杂乱,窗台有杂物。
原因分析:病房管理不规范,护士对病房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整改措施:加强病房管理,制定病房管理制度,规范病房物品放置,加强护士对病房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2. 无床头牌,过敏标识不完善。
原因分析:病房设施不完善,护士对过敏标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整改措施:完善病房设施,加强护士对过敏标识重要性的教育,确保过敏标识的完善。
3. 办公室物品放置杂乱,加强高危药品的管理。
护理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_护理问题整改措施

护理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_护理问题整改措施一、原因分析1. 护士责任心不强:部分护士在工作中缺乏责任心,对患者术前评估不全,工作繁忙时未能及时巡视,导致患者需求得不到及时响应。
2. 患者家属参与度不足:部分患者家属在护理过程中缺乏参与意识,对患者的看护松懈,导致患者在起床入厕等活动中出现安全隐患。
3. 夜间光线不足:部分病房夜间光线不足,影响护士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和判断,也可能导致患者在夜间活动时发生意外。
4. 护士健康宣教不到位:部分护士对患者自理能力的评估不全,患者对自己的活动能力过于自信,未意识到骨折等疾病的严重性,导致护理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
5. 护士对患者评估不到位:部分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的病情评估不准确,导致护理措施无法针对性地实施。
6. 护士巡视病房流于形式:部分护士在巡视病房时未能认真查看患者,导致患者的需求得不到及时响应。
7. 护士交接班时未认真评估患者病情及皮肤情况:部分护士在交接班时未能认真评估患者的病情及皮肤情况,导致护理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
8. 护士评估病人病情及皮肤情况不到位:部分护士在评估患者病情及皮肤情况时不够细致,导致护理措施无法针对性地实施。
9. 护士操作不规范:部分护士在操作时未按照操作流程正确使用心电监护仪等设备,导致患者安全风险。
10. 护士对抢救药品物品掌握不全面:部分护士对抢救药品物品的使用掌握不全面,影响患者在紧急情况下的救治。
11. 护士缺乏法律意识:部分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法律性质认识不足,导致在护理过程中出现法律风险。
二、整改措施1. 加强护士责任心教育:通过培训、考核等方式,提高护士的责任心,确保患者需求得到及时响应。
2. 提高患者家属的参与度: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宣教,提高其参与护理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
3. 改善病房照明条件:确保病房夜间光线充足,便于护士观察和判断患者病情。
4. 加强护士健康宣教工作:护士应全面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并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疾病的严重性,提高其自我护理意识。
护理安全质量检查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范文(通用4篇)

护理安全质量检查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范文(通用4篇)【篇一】护理安全质量检查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一、基础护理存在问题:1、病人指甲脏、胡须长。
2、输液卡巡察填写不规范,巡察不适时,输液实际滴数与输液卡填写的不符。
3、实际吸氧流量与医嘱不符。
4、床头卡填写错误。
5、床单元不洁。
缺陷分析:1、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
2、基础护理工作落实不到位。
3、未严格按操作流程工作。
4、护士长督查力度不足,检查不认真。
整改措施:1、加强护士责任心,工作认真、认真。
2、加强基础护理。
3、加强安全意识,严格按护理规范执行。
二、整体护理存在问题:1、病人不知用药学问。
2、病人不知责任护士、护士长。
3、患者健康教育不到位。
缺陷分析:1、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
2、健康教育制度落实不到位。
3、护士长督查力度不足。
整改措施:1、加强护士责任心的教育。
2、认真落实健康教育制度。
3、护士长加大督查力度。
三、消毒隔离存在问题:1、吉尔碘无打开时间、过期。
2、医疗废物处置不规范。
3、配置的液体无加药时间,加药时间大于2小时。
缺陷分析:1、护士工作不认真,未按操作流程工作。
2、护士院感意识不强。
3、护士长督查力度不足。
整改措施:1、加强护士责任心的教育,严格按操作规范工作。
2、加强安全意识,认真学习院感学问,并落实。
3、护士长加大督查力度。
四、病区管理存在问题:1、床上床下物品多、功能带上有杂物,床头柜上物品多。
2、陪护多、坐、睡床上。
3、高危药品登记本记录不适时。
4、病房使用电饭锅。
5、使用非医院配制的被褥。
缺陷分析:1、护士责任心不强,制度落实不到位。
2、护士忙于护理工作,忽视病房管理。
3、护士长督查力度不足。
整改措施:1、护士长加大督查力度。
2、加强病房管理,让病人参加病房管理。
3、加强护士责任心的教育。
4、高危药品按规范管理。
五、管道护理存在问题:1、浅静脉留置针管腔内有血液沉积。
2、留置导尿管上有分泌物。
3、留置导尿管过期。
缺陷分析:1、护士责任心不强。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范文(精选4篇)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范文(精选4篇)【篇一】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护理部对全院护理工作进行初步调查,发现现存的问题如下:1、普遍护理人员不注重仪表,缺少文明礼貌。
2、个别护士未认真执行护理常规,存在对病人不负责任的现象。
例:术前病人备皮不及时,术后病人铺床不到位。
病情观察不细致。
不巡视病房等等。
3、测量生命指征不认真,尤其是测量脉搏几乎不测。
4、打换药包和拆线包经常打错。
5、外科病人,手术病人有漏费现象6、医嘱执行不及时,有漏签字。
8、工作不够细心,交接班不够详细,服务意识淡薄,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
9、专业知识掌握不全面,对病情演变观察不到位,不能有效的对病人进行相关的指导和健康教育。
10、不认真执行无菌操作原则,个别护士操作不洗手,不戴口罩。
11、护理人员对抢救药品物品使用掌握不全面。
分析原因:1、责任心不强,缺少敬业精神和慎独的态度。
2、缺少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有虚假填写和应付差事的现象。
3、病区管理存在一定欠缺没规划,没规范。
4、护士缺乏法律意识,对护理交班的严肃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5、部分护理人员对待遇不满意。
整改措施:1、加强护理人员的素质教育和培训,逐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2、建立科室技术考核制度,加强学习和培训各项护理流程和应急预案。
3、指导护理人员日常工作的中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交流,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建立友好的护患关系。
4、严格拒绝事故和差错的发生,勤督促、勤检查,从而减少护患纠纷。
5、明确岗位责任制,定岗定位、各负其责,提高慎独能力。
通过考核考试,提问的方法,来提高对抢救药品物品的各种仪器使用和注意事项的能力。
6、加强提高护理安全教育学习,树立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的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的思想。
7、制定护理绩效考核细则【篇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1、护理人员必须根据医院及护理部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重点抓核心制度的落实。
护理质量检查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以及工作计划

护理质量检查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以及工作计划护理质量检查是确保医疗机构提供安全、高效、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手段。
通过护理质量检查,可以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本篇文章将对护理质量检查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进行探讨,并附上工作计划。
一、护理质量检查原因分析1. 护理人员配置不足护理人员配置不足是影响护理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
护理人员不足会导致工作量大,护士疲惫,不能全面关注病人需求,从而影响护理质量。
2. 护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护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表现在专业技术水平、工作经验、沟通能力等方面。
素质较低的护理人员难以满足病人需求,影响护理质量。
3. 制度不健全制度不健全主要包括管理制度、质量控制制度、培训制度等。
制度不健全导致护理工作无序、混乱,影响护理质量。
4. 护理设备不足或使用不当护理设备不足或使用不当也是影响护理质量的原因之一。
设备不足导致护理工作无法正常进行,使用不当则会直接影响护理效果。
5. 护理教育与实践脱节护理教育与实践脱节导致护理人员理论知识丰富,但实际操作能力不足。
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难以应对临床复杂情况,影响护理质量。
二、整改措施1. 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根据医院规模、科室需求等因素,合理配置护理人员。
增加护理人员数量,减轻工作压力,提高护理质量。
2. 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通过选拔、招聘等手段,选拔优秀护理人员,提高整体素质。
3. 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质量控制制度、培训制度等,确保护理工作有序、高效进行。
4. 加强护理设备投入与使用管理加大护理设备投入,确保设备充足且性能良好。
加强对护理设备的使用管理,提高设备使用率。
5. 深化护理教育改革改革护理教育体系,加强实践教学,提高护理人员实际操作能力。
三、工作计划1. 短期计划(1-3个月)(1)对现有护理人员进行全面评估,了解其业务水平、沟通能力等方面的情况。
(2)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提高护理人员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心医院护理质控问题汇总分析
根据2019 年护理部质量管理相关要求,在2018 年护理质控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加强质控管理,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2019 年上半年共组织院内临床护理质量检查6 次,专项检查6 次,现汇总检查过程中出现频次较高的问题,组织质控组人员进行讨论分析,并制定相关改进措施如下:
一、护理管理:
存在问题及出现频次:
1、护士长手册书写不及时,内容不全面2 次(3、6 月)
2、护士培训计划不具体,不全面,流于形式2 次(
3、5 月)
二、护理质量管理:
存在问题及出现频次:
1、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未达到100%,汇总分析及整改措施不全
2、患者不知晓责任护士3 次(
3、5、6 月)
3、缺陷讨论内容无意义,分析不深入,整改措施缺乏针对性3 次(
4、
5、6 月)
4、科室上报的不良事件讨论分析整改不全面3 次(3、4、5 月)
三、责任制整体护理:
存在问题及出现频次:
1、高危患者评估与病情不符,缺少连续性3 次(
2、4、6 月)
2、责任护士对病情掌握不全,护理问题及措施欠全面3 次(
3、
4、6 月)
3、护理记录不全面,缺乏连续性3 次(3、
4、6 月)
4、健康教育效果差5 次(1、3、4、
5、6 月)
5、压疮高危病人措施不到位3 次(2、3、4 月)
6、坠床高危病人措施不到位5 次(1、2、3、5、6 月)
7、留置针回血,固定不规范3 次(4、5、6 月)
8、输液卡签字不全3 次(1、2、5 月)
9、患者指甲长,床单位乱3 次(1、3、5 月)
10、吸氧病人宣教差3 次(1、4、5 月)
四、患者安全:
存在问题及出现频次:
1、抢救车物品过期3 次(3、4、6 月)
2、换液核对不规范4 次(1、4、5、6 月)
3、病人未戴腕带3 次(3、
4、5 月)
五、药品安全:
存在问题及出现频次:
1、近期药品无标识3 次(
2、
3、6 月)
2、甘露醇结晶2 次(2、4 月)
2018 年上半年护理质控问题汇总分析一、护理管理:
(一)原因分析
1.未对上周出现的问题进行持续追踪
2.护士长对计划、检查内容考虑不全面
3.对轮转护士培训形式单一,内容单一,缺少专科特色
(二)整改措施
1.检查计划、内容加入上周出现的问题并进行持续追踪
2.护士长根据院护理部规划,结合科室实际工作,制定科室计划、检查内容
3.对轮转护士多形式、多时段的提问、考核,加入科室专科特色内容
二、护理质量管理:
(一)原因分析
1.护士长对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未亲自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的意义理解不到位,知识缺乏
2.入院时未做好责任护士宣教,责护为患者服务次数少、与患者交流少沟通少
3.对缺陷讨论内容的范畴知识缺乏,护士长对风险的认识不明确,未找到根因,讨论内容未做到全员参与
4.不良事件讨论分析不及时,未做到全员讨论分析,护士长对不良事件立即讨论分析整改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二)整改措施
1.护士长对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要亲自进行,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准确找到问题根源,学习患者满意度相关知识
2.入院时做好责任护士宣教,责护因时因事为患者服务、增加与患者交流沟通,反复多次宣教,更换家属时及时做好宣教
3.学习缺陷讨论内容知识,护士长提高对风险的认识,全员参与讨论内容,
直至找到根因
4.及时对不良事件讨论分析,全员参与,人人发言,护士长加强对不良事件立即讨论分析整改的重要性认识,通过讨论分析警示护士,提高安全意识三、责任制整体护理
(一)原因分析
1.对高危患者的评估方法知识缺乏,对高危患者评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患者入院时在护理站不结合患者实际流于形式用手持机评估
2.责任护士缺乏安全意识,对全面掌握病人的病情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专业知识缺乏,护士长检查不到位
3.护理记录:危急值、特殊用药及效果评价记录不全,专业知识缺乏,对护理记录的法律作用认识不到位,缺乏安全教育
4.健康宣教时间、内容、地点、方法不合适,患者及家属知识缺乏,依从性差,宣教内容不一致,宣教内容专业术语太多,病人不信任、不理解
5.对压疮的严重后果认识不到位,未按时为病人翻身,翻身时动作不标准
6.宣教不到位,对跌倒坠床的危害认识不足,缺少安全及法律意识,标识、床挡的作用未让患者及家属掌握,现场指导少,家属不理解
7.对留置针回血造成的危险认识不到位、知识缺乏,科室培训、考核不到位,未严格落实绩效考核
8.对输液卡签字的重要性不认识,科室安全教育不到位,未进行输液核对,未落实绩效考核
9.入院时未及时为患者处理好卫生,晨护晚护工作不到位,更换床单不及时,物
品准备不充足
10.对患者氧气吸入安全知识宣教不到位,用氧的相关安全知识未告知患者,患者及家属知识缺乏,患者离开时未及时通知护士,护士未按时巡视病房。
(二)整改措施
1.学习高危患者的评估方法,对护士进行安全教育,禁止在护理站不询问病人详情就用手持机机械上传
2.对护士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让护士意识到对全面掌握病人的病情重要性,专业知识培训,护士长每日检查
3.对护理记录:危急值、特殊用药及效果评价记录方法进行培训,学习专业知识,
进行安全教育
4.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根据时间、内容、地点进行宣教,科室宣教内容统一,宣教内容不用专业术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及家属交流,反复沟通,并发放纸质版资料
5.按时为病人翻身,翻身时动作不标准,进行安全知识教育
6.反复宣教,让患者及家属意识到跌倒坠床的危害,对护士进行安全及法律教育,标识、床挡的作用让患者及家属掌握,现场多指导、多协助
7.对留置针回血造成的危险知识教育,科室培训、考核,严格落实绩效考核
8.进行安全知识教育,让护士充分认识到输液卡签字的重要性,严格进行输液核对,落实绩效考核
9.入院时及时为患者处理好卫生,晨护晚护工作到位,根据患者需要及时更换床单,物品准备充足
10.对患者氧气吸入安全知识宣教,用氧的相关安全知识反复告知患者,患者离
开时及时呼叫护士,护士按时巡视病房。
四、患者安全
(一)原因分析
1.抢救车检查不及时,用封条的抢救车用药后签写新的封闭日期,造成简易呼吸器过期
2.护士缺乏安全意识,对换液核对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病房无执行单,手持机有黑屏现象未及时与微机室联系维修
3.对腕带的作用、重要性护士宣教不到位
(二)整改措施
1.抢救车检查及时,用药后签写原来的失效日期,到期后及时消毒
2.对护士进行安全知识教育,使其认识到换液核对的重要性,病房放执行单,手持机有黑屏现象及时与微机室联系维修
3.对腕带的作用、重要性护士反复宣教
五、药品安全
(一)原因分析
1.药品未检查,缺乏药品过期的危险意识,无标识贴
2.对使用结晶甘露醇的危害不重视,药品检查不到位,结晶未及时处理
(二)整改措施
1.药品按时检查,对药品安全知识进行教育,到药房寻求标识贴,及时粘贴
2.对不规范使用甘露醇的危害进行教育,按时对药品进行检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