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计流程(更新标准法规)

电力设计流程(更新标准法规)
电力设计流程(更新标准法规)

目录

前言

一、各设计阶段的工作流程说明

(一)可行性研究阶段

1 电气一次主设人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进行的工作和设计流程

2 电气二次主设人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进行的工作和设计流程(二)初步设计

1 电气一次专业主设人在初步设计阶段应进行的工作和设计流程

2 电气二次专业主设人在初步设计阶段应进行的工作和设计流程

3 设计人在初步设计阶段应进行的工作和设计流程

(三)施工图设计

1 电气一次专业主设人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应进行的工作和设计流程

2 电气二次专业主设人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应进行的工作和设计流程

3 设计人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应进行的工作和设计流程(不分专业)

4 校核人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应进行的工作和设计流程(不分专业)

二、设计组织机构图

1变电站设计组织机构

2 变电电气室设计组织机构

三、设计流程图

1变电工程设计过程流程图

2变电电气设计工作流程图

3可行性研究流程图

4初步设计流程图

1)初步设计变电电气一次主要程序图2)初步设计变电电气二次主要程序图5施工图流程图

6主设人工作流程图

7设计人工作流程图

8校核人工作流程图

9设计验证校审程序

10图纸会签程序

1)初步设计阶段图纸会签

2)施工图阶段图纸会签

附件:

1 主要规程规范

2 国家电网公司有关文件

3 图纸会签项目

一、各设计阶段的工作流程说明

(一)可行性研究阶段

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作的重点是变电站站址选择和投资估算。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它来进行。在国家电网公司《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试行)》中规定,要求进行工程设想。

1 电气一次主设人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进行的工作和设计流程

(1)设计准备

1)参加项目经理召开工程启动会,接受工程选址设计任务、明确工程设计进度(包括内部接口资料内容进度和设计成品交付时间)、掌握可研设计计划的内容和要求。

2)接收系统资料,掌握变电站可研设计规模、变压器容量台数、近远期各级电压出线回路数及出线方向、无功补偿的配置等,要了解对端变电站的地理位置,为主接线设计和电气总平面设计进行准备。

3)进行工程设想,并按工程设想,收集所需要的主接线和电气总平面参考资料。(2)选址前的内业工作

1)根据规程规定,结合工程特点,按工程远期规模进行可研阶段的主接线设计。

2)根据远期主接线设计规模和各级电压出线方向进行电气总平面设计,其中注意对端变电站的地理位置,以确定出线间隔位置和排序,避免线路交叉跨越。电气总平面布置尺寸要满足选址的需要,即使选址的站地面积能够覆盖初步设计的总平面,保证投资估算将来能够覆盖初步设计概算。

3)将电气总平面图提交变电土建专业,作为变电站总平面设计和选址的依据。

4)编写现场选址时的收资提纲,包括收资内容和所到单位名称。主要包括:站址位置的污秽等级、站外备用电源等。

(3)现场选址的工作

1)参加现场踏勘。注意所踏勘的站址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出线走廊、土地和周围环境等,关注站址附近的通信设施、机场、易燃易爆品库,了解城乡规划、水文气象、交通、矿产资源、历史文物并做相关记录。用于站址比选、配电装置布置、接地设计和环境影响等,并要对选址全面情况有所了解。

2)现场收资。到变电站所属超高压局或供电公司收集变电站站址的污秽等级或地区电瓷污秽区域图。了解站址站外电源引接方案,包括引接电源的变电站名称、站外电源的电压等级、引接电源的变电站扩建工程量、线路长度、导线截面。

3)从电气一次角度,对所踏勘的站址进行初步比选,在现场站址比选内部会议上提出,并参加讨论。

4)参加选址工作会议。

5)要求运行单位作好站外电源方案的可研设计,进行比选,提供推荐意见,供编制可行性研究站用电设计设想使用。

(4)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试行)》进行可研设计。

1)编写站址方案比选说明书和工程设想说明书

①站址方案比选说明书至少包括:按工程最终规模出线回路数及串补装置套数,规划出线走廊及排列次序;说明站用电源的引接方案及工程量;说明站址所在区域环境情况,初步分析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特性,提出站址区域污秽等级等。在站址方案技术经济比较中,电气部分应包括:出线条件;本期和远期的高压、中压出线工程量(不同部份),分期建设情况;站用电源等。在收集资料情况和必要的协议中要有供电的内容。

②工程设想说明书至少包括:

●电气主接线和主要电气设备选择(在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对电气主接线和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提出初步意见。对新技术的采用进行简要分析。对采用紧凑型设备和大

容量电气设备方案,需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推荐意见。对大容量变压器选用三相或单相、是否设置备用相应有推荐意见等);

●电气布置(说明各级电压出线走廊、排列顺序,串联补偿装置的布置,全站电气总平面布置方案。各级电压配电装置型式选择、配电装置的间隔配置及近远期配合措施,根据土壤情况分析确定接地网形式);

●设备选用低损耗情况的节能分析;

●采用新技术及标准化情况等说明;

●附图包括电气主接线和电气总平面图。

2)进行各级设计验证并按验证意见进行修改,直至各级签署放行并进行初步质量评定。3)进行专业评审,参加院级评审并落实评审意见,进行相关修改。

4)向技经专业提出设备材料清单,作为编制投资估算的依据。需要时,向土建专业重提电气总平面资料。

5)会签相关专业图纸。

6)将设计成品送交项目经理进行验证签署。然后主管总工程师进行验证、签署和进行最终质量评定。最后由项目经理出版可行性研究设计文件。

(5)工程文件归档

可行性研究设计结束后,一个月内要按《电力勘测设计科技文件材料立卷归档办法》的要求,对工程文件进行归档。

2 电气二次主设人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进行的工作和设计流程

电气二次专业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作量较少,一般不配置设计人,全部设计工作由主设人一人承担,并且一般不参加现场选址。

(1)设计准备

1)参加项目经理召开工程启动会,接受工程选址设计任务、明确工程设计进度(包括内部接口资料内容进度和设计成品交付时间)、掌握可研设计计划的内容和要求。

2)接收系统和电气一次资料,掌握变电站可研设计规模、变压器容量台数、近远期各级电压出线回路数、无功补偿的配置及主接线等。为二次线设计进行准备。

3)进行工程设想,并按工程设想,收集所需要的二次线设计参考资料。

(2)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试行)》进行可研设计。

1)编写可行性研究说明书(工程设想)

工程设想说明至少包括:简述控制方式的选择,提出监控系统的主要设计原则。对需结合本工程改造的控制系统,应提出专题报告,说明监控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提出改造方案和投资估算。

简述直流电源系统电压选择,提出直流电源系统及交流不停电电源(UPS)装置配置方案。简要说明主要元件保护、GPS对时系统、图像监视系统等的配置原则。

简要说明控制室、继电器小室、串联补偿继电器室等二次设备布置的主要设计原则。2)进行各级设计验证并按验证意见进行修改,直至各级签署放行并进行初步质量评定。3)根据设计计划的规定或需要,进行专业评审并落实评审意见。

4)根据院级评审议题的需要,参加院级评审并落实评审意见,进行相关修改。

5)向技经专业提出设备材料清单。

6)会签相关专业图纸。

7)将设计成品送交项目经理进行验证签署。然后主管总工程师进行验证、签署和进行最终质量评定。最后由项目经理出版可行性研究设计文件。

(3)工程文件归档

可行性研究设计结束后,一个月内要按《电力勘测设计科技文件材料立卷归档办法》的要求,对工程文件进行归档。

3 设计人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进行的工作(当需要配备设计人时)

由于设计人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的工作,是主设人所分配的局部工作,难以进行具体说明,因此不分专业叙述。

(1)设计准备

1)接受设计任务,了解工程情况,明确设计的具体工作和完成日期。

2)向主设人要工作所需相关专业的内部接口资料。

3)根据工作内容收集所需要的设计参考资料。

(2)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试行)》,进行可研分配工作部分范围的设计

1)按照要求,编制可研说明和图纸设计。

2)对设计成品进行自校。

3)将设计成品送交主设人进行汇总,由主设人统一安排各级设计验证,并按验证意见修改设计,直至各级签署放行。

4)当各级设计评审意见需要修改设计人相关部份设计时,设计人应进行修改,并将修改后的设计文件送交主设人。

(二)初步设计

1 电气一次专业主设人在初步设计阶段应进行的工作和设计流程

(1)设计准备

1)参加项目经理召开的工程启动会,明确设计原则、商定内部接口资料项目及进度、成

品交出进度,掌握设计计划的全部要求。

2)与专业主管商定工程组人员组成,并给设计人下达初步设计的设计分工和进度。3)熟悉工程情况,掌握可研阶段设计评审意见及业主要求。

4)了解和掌握国家电网公司通用设计方案和“两型一化”变电站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研究有哪些改进和提高(只按通用设计,没有创新和提高,不能评为优秀设计)。

5)收集、了解我室和国内外优秀设计方案进行参考,进行工程设想。

5)研究本工程创优项目(包括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布置等)和需要结合本工程进行的科学试验项目。

6)当需要调研和收资时,编写调研收资提纲,进行调研收资,做好相关记录。

7)学习全寿命周期设计理念,研究在初步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2)按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开展初步设计

1)根据设计计划、可行性研究评审意见和业主要求开展初步设计。

2)以全寿命周期设计理念和方法进行方案设计、计算和论证,应用国家电网公司通用设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以期达到“两型一化”变电站的要求。

3)在基本方案形成后,参加项目经理组织的设计原则征求意见活动和现场收资。掌握业主要求,进一步明确站外电源的方案、污秽等级及进一步明确主变66kV(35kV)侧电压出线情况(包括线路名称、导线截面、线路排序等),并要求业主提供相关资料。4)初步设计的主要内容有:电气主接线、短路电流计算和主要设备选择、电气总平面和配电装置布置、绝缘配合、防雷接地、站用电(包括站外电源)、照明、电缆敷设和检修设施等。其中对主要方案,要有两个以上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和论证。

4)根据业主提供的站外电源方案和概算,进行评审,并在此基础上对站外电源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推荐意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