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灵魂跟上脚步

合集下载

放慢脚步让灵魂跟上 放慢脚步,让心灵跟上

放慢脚步让灵魂跟上 放慢脚步,让心灵跟上

放慢脚步让灵魂跟上放慢脚步,让心灵跟上很欣赏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的电影《云上的故事》中的一段台词:“一群富人想从低处搬到山顶上去住,于是请来工人搬迁,工人们走着走着就停下不走了,无论富人怎样催促,他们就是不走。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后,他们又开始走了,到了山顶富人不解地问:你们刚才为何不走了?回答:刚才走得太快了,把灵魂落在后面了。

”之所以喜欢这段话,实在是深有感触。

试想我们中又有多少人如这些工人,愿意或者敢于放慢脚步。

我们总觉得“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要生存,要活得更好,就要不断加速,只有比别人更快,才能拔得头筹。

但人们却在这样的忙乱中把自己的灵魂落下了。

种种心理上的忙碌所带来的损害,可能超出了我们的承受能力。

披头士的灵魂人物约翰・列侬的话有点刻薄但却颇有道理:“人,如果没有时间来慢生活,那么,他会有充分的时间来生病!”试想,我们中有多少人越来越不快乐,有人焦虑了,有人抑郁了,有人自杀了……在约翰・列侬看来:“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

”而我们却总在不知不觉中刻意遗忘当下忙碌的脚步,把希望寄托在将来。

治疗这种“延缓幸福症”的最好方法就是进入“慢生活”。

这种慢是一种智慧,是对所有事物新的、平衡的权利。

毕竟现实的生活节拍未必真能慢下来,但贵在保有一种快中求慢、动中求静的心态。

放下速度,欣然看被遗忘的生活点滴,重新发现新的可能。

简单地说,“慢生活”应该是一种高质、感性、细致、浪漫的认识世界和创造世界的方式。

这种慢是闲,是在高效之后的抑扬节奏。

就如林语堂在《人生盛宴》中所说:“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

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

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

天下之乐,孰大于是?”让我们用“慢”的心境,去生活、去体悟、去理解自我的使命与意义。

感谢您的阅读!。

让灵魂跟上脚步

让灵魂跟上脚步

让灵魂跟上脚步有时候我们的身体在一个地方,而我们的心灵却在另一个地方。

这种情况下,我们感觉到的就是灵魂没有跟上脚步。

灵魂的追赶,意味着我们要找到平衡,让内心的世界与外在的世界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和谐、流畅的生活状态。

如何让灵魂跟上脚步呢?我们需要意识到自己内心的需求和感受。

我们通常会忽视自己内心的声音,因为外界的压力和纷扰让我们无暇顾及。

当我们不停地忽视内心的声音时,我们就会感到疲惫和无助。

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留出一些时间,关注自己的内心。

可以通过冥想、阅读、写作等方式来静心,释放内心的压力和焦虑,让自己的内心得到滋养。

与他人建立真诚和深刻的连接也能够让灵魂跟上脚步。

人是社会动物,与他人的互动对于我们的心灵健康非常重要。

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从他人的经历中获得启示和教益。

也能够得到他人的支持和理解。

这种相互的支持和理解,可以让我们的灵魂感受到归属感和安全感。

与此我们还需要找到自己热爱的事物,追求自己真正的梦想。

每个人都有自己内心的声音,告诉自己希望实现的梦想。

由于各种原因,我们往往放弃自己的梦想,选择适应现实的生活。

当我们背离自己的梦想时,我们的灵魂就会感到迷失和空虚。

我们应该勇敢地追随自己的内心声音,寻找并实现自己的梦想。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灵魂跟上脚步,感受到内心的喜悦和满足。

我们还需要定期对自己进行反思和修正。

生活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成长和变化来适应和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

有时候,我们的灵魂可能会落后于自己的成长,导致我们感到不安和困惑。

我们应该定期回顾自己的生活和目标,并对自己进行调整和改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灵魂跟上脚步,与自己的成长和变化保持一致。

让灵魂跟上脚步是一个需要持续努力的过程。

只有当我们关注内心的需求、与他人建立深刻的连接、追随自己的梦想、定期反思和修正自己的生活方式时,我们才能实现灵魂与身体的一致,获得内心的平衡和和谐。

别着急,让灵魂跟上前行的脚步

别着急,让灵魂跟上前行的脚步

别着急,让灵魂跟上前行的脚步每个孩子都是灵动的,当踏进学校的大门之后,TA肩负着太多的希望与梦想,虽然还处在懵懂之中浑然不觉。

此时,年轻的父母们,你们任何的一个想法、做法和观念,都可以造就你想像不到的结果,也许如愿以偿,那是因为你走对了路,也许痛苦不堪烦恼重重,只因你在育子路上摸着石头过河,你想错了!你做错了!你选择了错误的方法!请记住:每个孩子都是灵动的,都是可以优秀的,你必须坚信这一点。

为此,我们要了解人优秀的最终体现是什么?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是为了给孩子将来“有一个更好的自我发展空间和更好的生活质量”打下一个基础。

要让孩子更多地享受学习的乐趣,培养自己的爱好,发展自己的特长,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提升名次。

最终让每个孩子根据自己的条件与爱好,找一份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并享受用自己的努力得到的那一份生活,平淡也好,辉煌也好,每个人都能够有尊严地活着,都可以快乐地活着。

你只有了解了培养孩子的终极目标,然后朝着这个目标和孩子一起成长,才能保证你的育子方向不能偏离。

所以,我们学校提出了人才培养目标是:做礼和气质和旺盛精气神的时代人。

所谓的礼和气质就是“健康、阳光、向上、睿智”,健康是基础,阳光是心态,向上是方向,睿智是目标。

而为什么要培养旺盛精气神的时代人?古语有言:天有风火云,人有精气神。

没有了精气神,人也将无所谓人了。

所以,你要时常用“健康、阳光、向上、睿智”来提醒自己,暗示孩子,经常扬扬眉头挑起嘴角对自己和孩子说:做一个有旺盛精气神的人。

有了这样的育子目标之后,那么如何让这些灵动的孩子能健康成长,我为家长支几招:一是放慢脚步,静待花开。

你可能总是盼着孩子长大,事实上“有苗不愁长”,一转眼的时间孩子就上小学了,不知不觉上了初中高中,当华发初上时,你经常有这样的感慨:被孩子比老了!在家庭教育中,有不少家长“胸怀大志”,要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要让孩子在班级考第一,要让孩子将来能成龙成凤出人头地,过高的期待经常是失望更高乃至放弃最初的希望。

让灵魂跟上自己的脚步,让心和灵魂同步!

让灵魂跟上自己的脚步,让心和灵魂同步!

让灵魂跟上自己的脚步,让心和灵魂同步!
我们都有病,让灵魂跟上自己的脚步[祈祷]
这个时代跟我们开了一个巨大的心灵玩笑:
我们周围的东西都在增值,只有我们的人生在悄悄贬值。

世界一直往前奔跑,我们在后面慌乱的紧追不舍。

你有病,我有病,他有病,我们心里都有病。

人们对自己的灵魂黑洞总是避之不谈,那却是可以抵达火葬场的秘密。

今天,多数的教导都在告诉你一定要成功,成功标准是有好房子、开好车,成功了你才有价值,否则就没价值。

我们在这个世界停留的时光原来这么短暂,趁还来得及,一定要不留遗憾地去做点有意义的事情,时间不用拿着鞭子追赶也会走过,等一等自己的灵魂,在还来得及的时候,让灵魂跟上自己的脚步,让心和灵魂同步!。

中年之后放慢脚步,让灵魂追赶

中年之后放慢脚步,让灵魂追赶

人到中年以后,应该放慢脚步,让自己的灵魂跟上来。

这句话并不适用于年轻人,年轻人应该发愤图强,用充沛的精力去努力工作。

这句话是对于中年人,特别是45岁以上的人说的。

这个阶段的人应该回顾和总结一下自己学过的文化知识,将其沉淀下来。

这个时候,人的经验最为丰富,性格也趋于稳定。

相比之下,年轻人更焦躁,因为他们面临着买房、结婚、孩子上学等经济压力。

因此,我觉得这句话并不适用于年轻人。

然而,还是有两种年轻人适用于这个观点。

第一种是事业有成的人,比如我认识的一个在IT行业的人。

他最早在扬州工作,非常厉害,每个员工都能得到丰厚的回报。

后来他到了上海,每个员工都能得到房子。

他非常成功,他可以放下脚步,让灵魂跟上自己的前进步伐。

另一种年轻人是一事无成的人,他们在年轻时的创业折腾中翻了个底朝天,此时他们也可以放慢脚步,回顾自己的过程,反思一下自己。

但是大多数年轻人都需要努力奋斗。

那么,对于45岁以后的人来说,他们对自己前面的工作会感到迷茫。

他们没有时间去思考,整天忙于满足上级领导和客户的各种要求。

所以,他们应该将工作沉淀下来,回顾自己十几年、20年的工作历程,总结经验,思考如何上一个台阶。

这个过程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对我来说,我不敢说别人,因为有时候我的话可能会刺伤别人的内心。

当时我还在向前冲的阶段,当我做俱乐部亏钱的时候,我开始反思是否太超前了。

当时我做旅行业时,很多人还只是以出差为名玩两天,我太超前了。

后来我卖汽车时,个人购买汽车的人非常少,我太超前了。

到了90年代,我觉得汽车有后市场需求,所以我又回到汽车俱乐部,为后市场提供服务,但我又觉得自己又做早了。

所以我有一个远见,但却没有具体的操作范本。

生活和事业中有很多东西是没有固定模式的,如果你是一个先驱者,你可以去开创模式,但当你不成功的时候,你就成了一个失败者。

经过这么多工作经历,我觉得应该有所沉淀。

一方面是回归,重新回到自己擅长的领域,比如我回到海南做旅行社的时候,是因为当时家里没人照顾,我觉得我应该回上海照顾父亲。

让灵魂跟上脚步

让灵魂跟上脚步

让灵魂跟上脚步走出家门,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这是我们每个人渴望的人生之路。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发现自己的灵魂却跟不上我们匆忙的脚步,甚至迷失方向。

如何让灵魂跟上脚步,让心灵回归清明?为了让灵魂跟上我们的脚步,首先必须清晰地知道自己的目标。

只有明确自己的目标,我们的每一个行动才有意义,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对于自己的目标并不清楚,甚至糊涂到迷失方向。

此时,我们就要耐心接受自己的困惑,试着从心灵深处找到答案。

我们可以找一份安静的工作,在工作之余思考自己的人生和目标。

或者,到大自然中漫步,让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景色沉淀我们困惑的心灵。

或者,阅读一些有启发性的文章或书籍,让自己的思想得到启迪,开启心灵的门扉,了解自己的目标与方向。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跨出舒适圈,去尝试一些不同的事物,扩展自己的视野和思想。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挑战,会感到困惑、无助和恐惧,但正是这些挑战让我们成长。

只有试错,我们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

让灵魂跟上脚步,还需要我们面对内心的恐惧和焦虑。

很多时候,我们对未来充满焦虑,害怕失败和挫折。

我们不敢尝试新的事物,不敢面对内心的担忧,这样会让我们的灵魂越来越萎缩,遗失对于生活的热情和勇气。

因此,我们必须学会面对内心的恐惧和焦虑,尝试着勇敢迎接挑战。

面对恐惧和焦虑,我们可以通过放松身心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我们可以找到一处安静、舒适的场所,做些舒缓身心的活动,比如瑜伽、冥想、散步等。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深入自己的内心,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从而安然面对内心的难题。

让灵魂跟上脚步,还需要我们学会爱护自己的身体和心灵。

只有身体和心灵的健康与平衡,我们才有足够的能量和动力去追求自己的目标。

因此,我们要注重自己的饮食、运动和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此外,我们还要学会如何调节内心的情绪,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让自己的心灵始终是明亮、坚定和宁静的。

总之,让灵魂跟上脚步,需要我们与自己的内心建立良好的联系,了解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勇敢面对内心的恐惧和焦虑,爱护自己的身体和心灵。

让灵魂跟上脚步_人生感悟

让灵魂跟上脚步_人生感悟

让灵魂跟上脚步年轻时,不懂得;中年时,舍不得;有些东西,当你完全拥有时,才觉索然无味;有些东西,当你永远失去时,方知珍贵无比。

人生苦短,要来得阻挡不了,要去的挽留不住。

得失之间,只要你耕耘过,播种过,浇灌过,收获多少不是成败的唯一标准,重要的是藏在细枝末节里那种使你痛、使你恨、使你爱、使你终身难忘的一次次痛心疾首、刻骨铭心的经历。

人生中有许许多多的事情是无法抗拒的,尽管我们所有的快乐的感悟都只是瞬间,最终并不能确定谁对谁错。

一抹绿意,一首清曲,一缕微风,清淡、静谧。

不吃油腻的东西,让身体更清洁;不做不可及的梦,让睡眠更安恬;不穿不合脚的鞋,让步伐更悠闲;不跟无谓的潮流走,让心情更宁静。

追随着、寻觅着,勾起我遐想的感受,以自己的思维方式记录流过的姿态与境界。

把精力放在好的思想和事物上会使人快乐,保持积极,想法积极,做事积极人生这一场,风雨里坚持,是放声一哭,还是欣慰一笑,命运这道风景线,需要我们去添些勇气去面对,结局如何,经过如何,不过是一回一笑而过,只要不辜负自己曾经的步伐,曾经的泪落。

生活中有许多事,可能你经过再多的努力都无法达到,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有限,要受各种条件的限制。

只要自己努力过、争取过,便也可以说声无愧无悔了。

有些事,实在办不到,就算了吧,千万别为难自己。

世上没有永远不犯错误的人,错了,别浪费时间后悔。

用过去的错误惩罚自己,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

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从错误中吸取教训,继续前行,比什么都重要。

平凡的生活,不经意的来去,都会给自己一点恬淡,给自己一点随意。

不缅怀无法回头的过去,让生活更快乐用心去爱,真诚去交,不求深刻,只求简单。

简单每一天,幸福每一天。

一直独守这份情愫,一直追随这份淡定,独在遐想的空间栖居,让灵魂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在人世里,为了自己生命的美丽,为了自己的生命存在,我们要好好面对一切,如此想来心头所有的云雾顷刻间都散开,再无迷惑,就如午夜梦回纯色天空的那份心境。

材料作文《让灵魂跟上你的脚步》

材料作文《让灵魂跟上你的脚步》

材料作文《让灵魂跟上你的脚步》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身体和灵魂至少有一个在路上,活着的意义不在于用脚步去丈量路的长短,而在于用内心真正体会世间百态。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①不少于800字;①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例文:让灵魂跟上你的脚步“当你走得太快的时候,请停一下脚步,让你的灵魂跟上来!”这句话是来自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探险家,到南美的丛林中找寻古印加帝国文明的遗迹,他雇用了当地的人作为向导在从林中探寻,那些印地安人尽管背负笨重行李,但仍是健步如飞,这样连续行走三天,到了第四天,那些土著人不愿意继续前行了,而是停下来就地歇息了,那位探险家百思不得其解。

当地的向导向他解释到,当地土著人自古以来便流传着一项神秘的习俗,在赶路时会竭尽所能地拼命向前冲,但每走上三天,便需要休息一天。

那是为了能够让我们的灵魂能够追得上疲惫的身体。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突然有种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感觉!是的,很多时候,我们盲目赶路,灵魂没有跟上我们的身体,以致于我们随波逐流、疲于奔命。

在这个没有信仰、道德缺失、礼崩乐坏的年代,我们的灵魂安在?何处是安放我们灵魂的家园呢?当灵魂不在,我们只是一具行尸走肉,每个个体会变得冷漠、自私、无趣。

很多时候,当我们需要放缓脚步,放松身心的时候,灵魂其实已经离开躯体有些时日了。

我们焦虑、杂乱、功利过着每一天,没有想过停下来抖抖身上的浮尘,捋捋我们杂乱的思绪。

我们始终以埋头前冲的姿势行走,没有顾得上路边的风景、头顶的蓝天白云、清风明月。

我们生存的环境早已容不下诗意的理想,但我常常奢想,回到过去,哪怕回到农耕时代。

一块农田,一圈篱笆,种下我们生活所需的蔬菜瓜果,没有农药、没有添加剂,屋前屋后,种桑麻植花树,四季分明,看惯春花秋月,寒来暑往。

我想那块农田、那圈篱笆便是且是我们心灵的归处。

很多年前我们拥有过,很多年后我们自己迷失了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灵魂跟上脚步
观《志愿者》有感
我时常会羡慕麦田里的守望者,守林人的心境总是非常宁静,她常年与树木,松鼠,啄木鸟这样一些单纯的生命为伴,他自己的生命也变得单纯了。

麦田里有天真童趣和自然,悬崖下是空虚与物欲的深渊。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也是最坏的时代。

我们看见利益,却看不见真理,看见万物,却看不见美,看见世界,却看不见上帝,我们的日子是满的,生命却是空的,头脑是满的,心却是空的。

《志愿者》电影中,肖然这个音乐天才,他实现了自己的音乐梦,他站在一个灰色高度上,可他却走丢了灵魂,失去了音乐予他的快乐。

音乐不属于他了,他只能依靠着安眠药进入梦乡,让灵魂与音乐近距离接触。

有一天落寞的他在河边听到了天籁般的声音,悠扬而略带忧伤的歌声深深地震撼了他,从此他的生活改变了。

肖然在大理的风光中,在大理的歌声中,在大理的民风中,他重新找到了自己最初的坚持,他最终让秋霞重新找到了自己的歌声,也让自己重新回到自己信仰的路上,秋霞说:“肖老师,您是最好的老师”。

肖然听着老校长寄来的光碟,听到学生们的问候,尤其是再次听到秋霞的天籁之音,肖然明白了,这一路走来,他走的太快了,太快了,快到灵魂跟不上自己的脚步了。

最后他回到那个村庄,这里很宁静,这里有真正的自己。

我们总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但是我们却不知道怎样去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士兵突击》里,成才最后说,“许三多,你是一棵树,
有枝子,有叶子。

我是根电线杆儿,枝枝蔓蔓都被自己砍光了。

我要回去,回去找自己的枝枝蔓蔓了”。

我觉得很多时候的我们和成才,肖然一样,我们一股脑的追求自己的梦想,后来发现那只是个梦,我们走的太快,我们的灵魂跟不上了。

周国平老师说:“倘若一个人的灵魂总是缺席,不管他多么有学问或多么有身份,我们仍可以把他看做没有受过教育的蒙昧人”。

许三多告诉我们,他要活着做很多很多有意义的事,那我们呢?我想无论我们走到哪里了,我们都会停下来想一想,这一路下来,我们渐渐的少了些什么?
无论走向何方,都会有无数双眼睛跟随着你,从别人的眼里,我们认识了自己。

这个世界,我们不是单一的个体,这个世界,无论我们走向何方,我们唯一不能丢下的是灵魂。

时常走走停停,听听灵魂的呼唤,这个世界需要我们,需要我们做一个真正有意义地人。

用生命的七十分之一,营造一个奇迹。

用轻狂的羽翼,翱翔在这天地。

这雪蓝的生命,不该错过撩草。

让灵魂跟上脚步,这个世界需要我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