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合集下载

豆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501)

豆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501)

豆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豆制品是指以大豆或其它杂豆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产品。

按照加工工艺的不同分为发酵性豆制品和非发酵性豆制品两大类。

实施食物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发酵性豆制品是指以大豆或其它杂豆为原料经发酵制成的豆制食物,包括腐乳、豆豉、纳豆等产品。

实施食物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非发酵性豆制品是指以大豆或其它杂豆为原料制成的豆制食物。

包括豆腐、干豆腐、腐竹、豆浆等产品。

实施食物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豆制品分为2个申证单元,即发酵性豆制品和非发酵性豆制品。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和申证单元名称,即发酵性豆制品、非发酵性豆制品。

豆制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2501。

二、大体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一)大体生产流程。

(二)关键控制环节。

1. 选料和清洗。

2. 菌种的选择、发酵的温度和时间。

3. 煮浆温度和时间。

4. 凝固成型。

5. 生产加工中环境卫生的控制。

6. 成品的贮藏和运输。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1.杂菌的污染,造成半成品和成品的腐败变质;2. 蛋白质和氨基酸态氮含量太低;3. 食物添加剂的超量和超范围利用;4. 加工中利用非食物原料。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一)生产场所。

厂房设计合理,应有与生产产品相适应的原料库、加工车间、成品库、包装车间,生产发酵豆制品的企业应有相应的发酵场所。

加工车间必需具有良好的通风,包装车间应密闭有消毒办法,生产场所应与生活区分开。

(二)必备的生产设备。

1.原料处置设备(如浸泡罐等);2. 制浆设备(如磨浆机、煮浆罐等);3. 蒸煮设备(如蒸煮罐等);4. 成型设备(如切块机、压榨机等);5. 发酵设施(如发酵笼、屉等);6. 干燥设施(如干燥机等);7. 包装设施(如包装机等)。

除以上设备之外,生产企业按照其不同的生产工艺流程,必需具有其相应的生产设备和设施。

如灭菌、油炸等相关设备。

腐乳生产企业必备生产设备为:一、二、4、五、7。

2023年豆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2023年豆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2023年豆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____年豆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豆制品生产行业,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对申请豆制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及其产品进行审查和评估。

第三条能够提供以下材料和信息的企业,方可进行豆制品生产许可证的审查申请:1.公司营业执照;2.生产车间设施图纸;3.生产工艺流程图;4.产品配方及原料清单;5.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章企业资质审查第四条申请企业需具备以下资质条件方可申请豆制品生产许可证:1.具备独立法人资格;2.拥有自有生产厂房,并配备先进的生产设备;3.具备完备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4.拥有合格的生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第五条企业应在申请豆制品生产许可证的前一年内,保持良好的生产和经营状况,并能提供相关财务报表和纳税证明。

第六条对于申请豆制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应进行现场审查,对其生产车间、设备、工艺流程、原料的储存和使用等进行检查,并抽取样品进行检测。

第三章产品质量评估第七条企业申请的豆制品样品,应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安全标准和质量要求。

第八条样品经过符合标准的食品检测后,应对其进行质量评估,包括:产品外观、口感、气味、色泽、营养成分等方面的评估。

第九条对于申请豆制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应进行产品退样审核,以确保所申请的产品与实际生产的产品相符合。

第四章审查结果与许可证发放第十条审查结果分为通过审查和未通过审查两种。

第十一条审查通过的企业,应颁发豆制品生产许可证,并公示在企业的窗口及主要销售场所。

第十二条审查未通过的企业,应针对审查中的问题进行整改,重新申请豆制品生产许可证。

第五章监督检查和处罚第十三条对于已获得豆制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应定期进行监督检查,以确保其生产过程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第十四条对于违规生产或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企业,应依法采取相应处罚措施,并吊销其豆制品生产许可证。

第六章附则第十五条对于在执行本细则过程中出现的其他问题,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处理。

豆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豆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豆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豆制品是指以大豆或其它杂豆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产品。

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分为发酵性豆制品和非发酵性豆制品两大类。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发酵性豆制品是指以大豆或其它杂豆为原料经发酵制成的豆制食品,包括腐乳、豆豉、纳豆等产品。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非发酵性豆制品是指以大豆或其它杂豆为原料制成的豆制食品。

包括豆腐、干豆腐、腐竹、豆浆等产品。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豆制品分为2个申证单元,即发酵性豆制品和非发酵性豆制品。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和申证单元名称,即发酵性豆制品、非发酵性豆制品。

豆制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2501。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一)基本生产流程。

(二)关键控制环节。

1. 选料和清洗。

2. 菌种的选择、发酵的温度和时间。

3. 煮浆温度和时间。

4. 凝固成型。

5. 生产加工中环境卫生的控制。

6. 成品的贮藏和运输。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1.杂菌的污染,造成半成品和成品的腐败变质;2. 蛋白质和氨基酸态氮含量过低;3. 食品添加剂的超量和超范围使用;4. 加工中使用非食品原料。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一)生产场所。

厂房设计合理,应有与生产产品相适应的原料库、加工车间、成品库、包装车间,生产发酵豆制品的企业应有相应的发酵场所。

加工车间必须具备良好的通风,包装车间应密闭有消毒措施,生产场所应与生活区分开。

(二)必备的生产设备。

1.原料处理设备(如浸泡罐等);2. 制浆设备(如磨浆机、煮浆罐等);3. 蒸煮设备(如蒸煮罐等);4. 成型设备(如切块机、压榨机等);5. 发酵设施(如发酵笼、屉等);6. 干燥设施(如干燥机等);7. 包装设施(如包装机等)。

除以上设备以外,生产企业根据其不同的生产工艺流程,必须具备其相应的生产设备和设施。

如灭菌、油炸等相关设备。

腐乳生产企业必备生产设备为:1、2、4、5、7。

豆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范本

豆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范本

豆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豆制品生产许可证的审查工作,规范申请和审查流程,保障豆制品生产的质量与安全,制定本细则。

第二章申请材料的准备第二条申请人应当向相关主管部门提交完整的申请材料。

第三条申请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豆制品生产企业基本情况的申请报告;(二)豆制品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的详细说明;(三)豆制品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四)检验检测设备和仪器的购置证明;(五)从业人员的健康证明和岗位培训情况;(六)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和设备;(七)其他相关的申请材料。

第三章材料的审查第四条主管部门应当对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审核是否符合豆制品生产许可证的要求。

第五条审查材料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豆制品生产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资质;(二)豆制品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的安全性和合法性;(三)豆制品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四)检验检测设备和仪器的质量和准确性;(五)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和培训情况;(六)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和设备是否达到要求;(七)其他相关的审查事项。

第四章审查结果的公示第六条审查结果应当进行公示,确保申请人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

第七条公示内容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申请人基本情况;(二)审查结果;(三)公示期限和途径;(四)公示意见的反馈渠道。

第五章审查结果的决策第八条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审查结果,做出是否发放豆制品生产许可证的决策。

第九条决策结果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告知其申请被接受或被拒绝的理由。

第十条如申请被拒绝,申请人可以提出复议或者申诉,相关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处理。

第六章监督检查第十一条主管部门应当对持有豆制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进行定期的监督检查。

第十二条监督检查内容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豆制品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状况;(二)豆制品质量和安全的抽检结果;(三)生产设备和工艺的运行情况;(四)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五)环境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情况;(六)其他相关的监督检查事项。

豆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豆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豆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豆制品是指以大豆或其它杂豆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产品。

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分为发酵性豆制品和非发酵性豆制品两大类。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发酵性豆制品是指以大豆或其它杂豆为原料经发酵制成的豆制食品,包括腐乳、豆豉、纳豆等产品。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非发酵性豆制品是指以大豆或其它杂豆为原料制成的豆制食品。

包括豆腐、干豆腐、腐竹、豆浆等产品。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豆制品分为2个申证单元,即发酵性豆制品和非发酵性豆制品。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和申证单元名称,即发酵性豆制品、非发酵性豆制品。

豆制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2501。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一)基本生产流程。

(二)关键控制环节。

1. 选料和清洗。

2. 菌种的选择、发酵的温度和时间。

3. 煮浆温度和时间。

4. 凝固成型。

5. 生产加工中环境卫生的控制。

6. 成品的贮藏和运输。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1.杂菌的污染,造成半成品和成品的腐败变质;2. 蛋白质和氨基酸态氮含量过低;3. 食品添加剂的超量和超范围使用;4. 加工中使用非食品原料。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一)生产场所。

厂房设计合理,应有与生产产品相适应的原料库、加工车间、成品库、包装车间,生产发酵豆制品的企业应有相应的发酵场所。

加工车间必须具备良好的通风,包装车间应密闭有消毒措施,生产场所应与生活区分开。

(二)必备的生产设备。

1.原料处理设备(如浸泡罐等);2. 制浆设备(如磨浆机、煮浆罐等);3. 蒸煮设备(如蒸煮罐等);4. 成型设备(如切块机、压榨机等);5. 发酵设施(如发酵笼、屉等);6. 干燥设施(如干燥机等);7. 包装设施(如包装机等)。

除以上设备以外,生产企业根据其不同的生产工艺流程,必须具备其相应的生产设备和设施。

如灭菌、油炸等相关设备。

腐乳生产企业必备生产设备为:1、2、4、5、7。

豆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范文(三篇)

豆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范文(三篇)

豆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范文1. 申请材料申请人应提交以下材料:1.1 申请表格:包括申请人基本信息、企业经营状况等;1.2 营业执照或工商登记证明副本;1.3 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和原材料使用情况的详细说明;1.4 企业的生产设备、仓储条件和环境卫生情况的照片;1.5 检测报告:包括产品质量、原材料安全性等相关检测报告;1.6 相关许可证明文件:如食品经营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等。

2. 审查程序2.1 受理和初审:对申请材料进行形式审查,确认是否符合法定要求;2.2 现场检查:对申请人的生产设备、工艺流程、卫生条件等进行现场检查;2.3 技术评估:对申请人的生产工艺、原材料使用等进行技术评估,并提出改进意见;2.4 检测评估:对产品质量、原材料安全性等进行检测评估,并查看是否符合相关标准;2.5 综合评议:对以上审查结果进行综合评议,提出是否批准许可证的意见;2.6 决定审批:根据综合评议意见,决定是否批准许可证,并作出相应决定通知。

3. 审查要求3.1 申请人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包括食品安全法、豆制品生产标准等相关法规;3.2 申请人的生产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能提供有效的维护和保养记录;3.3 申请人应具备相应的生产管理体系,并能提供有效的生产管理记录;3.4 申请人应注重原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确保原材料符合质量和安全要求;3.5 申请人应具备相应的产品检测和监测设备,能够定期进行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检测;3.6 申请人应具备合理的包装和储存条件,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3.7 申请人应具备相应的员工培训和健康管理制度,确保员工符合生产要求;3.8 申请人应配备相应的食品安全责任人,并能提供其相关证明文件。

4. 审查结果4.1 批准许可证:符合审查要求的申请人,将颁发豆制品生产许可证,申请人可依法经营;4.2 限期改正:不符合审查要求的申请人,将被要求在一定期限内进行改正,并重新提交审核;4.3 拒绝申请:对严重不符合审查要求的申请人,将拒绝其申请,并告知不予许可的理由。

豆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豆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豆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豆制品是指以大豆或其它杂豆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产品。

依据加工工艺的不同分为发酵性豆制品和非发酵性豆制品两大类。

实施食品消费容许证管理的发酵性豆制品是指以大豆或其它杂豆为原料经发酵制成的豆制食品,包括腐乳、豆豉、纳豆等产品。

实施食品消费容许证管理的非发酵性豆制品是指以大豆或其它杂豆为原料制成的豆制食品。

包括豆腐、干豆腐、腐竹、豆浆等产品。

实施食品消费容许证管理的豆制品分为2个申证单元,即发酵性豆制品和非发酵性豆制品。

实施食品消费容许证管理的豆制品分为3个申证单元,即发酵性豆制品、非发酵性豆制品和其他豆制品。

在消费容许证上应注明获证产品称号和申证单元称号,即发酵性豆制品、非发酵性豆制品。

豆制品消费容许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2501。

在消费容许证上应注明获证产品和申证单元称号,即豆制品〔发酵性豆制品、非发酵性豆制品、其他豆制品〕。

豆制品消费容许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2501。

二、基本消费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一〕基本消费流程。

〔二〕关键控制环节。

1. 选料和清洗。

2. 菌种的选择、发酵的温度和时间。

油炸豆制品 卤制豆制品 炸卤豆制品 熏制豆制品鸡素3. 煮浆温度和时间。

4. 凝结成型。

5. 消费加工中环境卫生的控制。

6. 成品的贮藏和运输。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平安效果。

1.杂菌的污染,形成半成品和成品的糜烂蜕变;2. 蛋白质和氨基酸态氮含量过低;3. 食品添加剂的超量和超范围运用;4. 加工中运用非食品原料。

三、必备的消费资源〔一〕消费场所。

厂房设计合理,应有与消费产品相顺应的原料库、加工车间、成品库、包卸车间,消费发酵豆制品的企业应有相应的发酵场所。

加工车间必需具有良好的通风,包卸车间应密闭有消毒措施,消费场所应与生活区分开。

〔二〕必备的消费设备。

1. 原料处置设备〔如浸泡罐等〕;2. 制浆设备(如磨浆机、煮浆罐等);3. 蒸煮设备(如蒸煮罐等);4. 成型设备(如切块机、压榨机等);5. 发酵设备(如发酵笼、屉等);6. 枯燥设备(如枯燥机等);7. 包装设备(如包装机等)。

豆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豆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豆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豆制品是指以大豆或其它杂豆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产品。

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分为发酵性豆制品和非发酵性豆制品两大类。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发酵性豆制品是指以大豆或其它杂豆为原料经发酵制成的豆制食品,包括腐乳、豆豉、纳豆等产品。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非发酵性豆制品是指以大豆或其它杂豆为原料制成的豆制食品。

包括豆腐、干豆腐、腐竹、豆浆等产品。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豆制品分为2个申证单元,即发酵性豆制品和非发酵性豆制品。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和申证单元名称,即发酵性豆制品、非发酵性豆制品。

豆制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2501。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一)基本生产流程。

(二)关键控制环节。

1. 选料和清洗。

2. 菌种的选择、发酵的温度和时间。

3. 煮浆温度和时间。

4. 凝固成型。

5. 生产加工中环境卫生的控制。

6. 成品的贮藏和运输。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1.杂菌的污染,造成半成品和成品的腐败变质;2. 蛋白质和氨基酸态氮含量过低;3. 食品添加剂的超量和超范围使用;4. 加工中使用非食品原料。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一)生产场所。

厂房设计合理,应有与生产产品相适应的原料库、加工车间、成品库、包装车间,生产发酵豆制品的企业应有相应的发酵场所。

加工车间必须具备良好的通风,包装车间应密闭有消毒措施,生产场所应与生活区分开。

(二)必备的生产设备。

1. 原料处理设备(如浸泡罐等);2. 制浆设备(如磨浆机、煮浆罐等);3. 蒸煮设备(如蒸煮罐等);4. 成型设备(如切块机、压榨机等);5. 发酵设施(如发酵笼、屉等);6. 干燥设施(如干燥机等);7. 包装设施(如包装机等)。

除以上设备以外,生产企业根据其不同的生产工艺流程,必须具备其相应的生产设备和设施。

如灭菌、油炸等相关设备。

腐乳生产企业必备生产设备为:1、2、4、5、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豆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
豆制品是指以大豆或其它杂豆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产品。

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分为发酵性豆制品和非发酵性豆制品两大类。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发酵性豆制品是指以大豆或其它杂豆为原料经发酵制成的豆制食品,包括腐乳、豆豉、纳豆等产品。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非发酵性豆制品是指以大豆或其它杂豆为原料制成的豆制食品。

包括豆腐、干豆腐、腐竹、豆浆等产品。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豆制品分为2个申证单元,即发酵性豆制品和非发酵性豆制品。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和申证单元名称,即发酵性豆制品、非发酵性豆制品。

豆制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2501。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
(一)基本生产流程。

(二)关键控制环节。

1. 选料和清洗。

2. 菌种的选择、发酵的温度和时间。

3. 煮浆温度和时间。

4. 凝固成型。

5. 生产加工中环境卫生的控制。

6. 成品的贮藏和运输。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1.杂菌的污染,造成半成品和成品的腐败变质;
2. 蛋白质和氨基酸态氮含量过低;
3. 食品添加剂的超量和超范围使用;
4. 加工中使用非食品原料。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
(一)生产场所。

厂房设计合理,应有与生产产品相适应的原料库、加工车间、成品库、包装车间,生产发酵豆制品的企业应有相应的发酵场所。

加工车间必须具备良好的通风,包装车间应密闭有消毒措施,生产场所应与生活区分开。

(二)必备的生产设备。

1. 原料处理设备(如浸泡罐等);
2. 制浆设备(如磨浆机、煮浆罐等);
3. 蒸煮设备(如蒸煮罐等);
4. 成型设备(如切块机、压榨机等);
5. 发酵设施(如发酵笼、屉等);
6. 干燥设施(如干燥机等);
7. 包装设施(如包装机等)。

除以上设备以外,生产企业根据其不同的生产工艺流程,必须具备其相应的生产设备和设施。

如灭菌、油炸等相关设备。

腐乳生产企业必备生产设备为:1、2、4、5、7。

豆豉、纳豆生产企业必备生产设备为:1、3、5、7。

豆浆、内酯豆腐等生产企业必备生产设备为:1、2、7。

豆腐、干豆腐等生产企业必备生产设备为:1、2、4、7。

腐竹生产企业必备生产设备为:1、2、4、6、7。

(分装企业必备生产设备为:7。


油炸等豆制品生产企业必备生产设备为:1、2、4、7。

(外购豆胚的企业必备生产设备为:7。


四、产品相关标准
GB2712-2003《发酵性豆制品卫生标准》;GB2711-2003《非发酵性豆制品及面筋卫生标准》;SB/T10170-1993《腐乳》;相关的地方标准、经备案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

五、原辅材料的有关要求
企业生产豆制品所用的原辅材料、包装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有关规定;不得使用变质或未去除有害物质的原料、辅料,油炸豆制品所用油脂应符合相关卫生标准要求,禁止反复使用。

发酵豆制品所使用的菌种应防止污染和变异产毒。

不得将次硫酸氢钠甲醛(吊白块)等工业原料作为食品添加剂在豆制品加工中使用。

所使用的稳定剂和凝固剂必须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

如使用的原辅材料为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必须选用获得生产许可证企业生产的合格产品。

六、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
(一)发酵性豆制品。

1. 分析天平(0.1mg);
2. 酸度计(PH0.01);
3. 天平(0.1g);
4. 干燥箱;
5. 灭菌锅;
6. 微生物培养箱;
7. 无菌室或超净工作台;
8. 生物显微镜。

注:豆豉、纳豆生产企业出厂检验设备不需要酸度计。

(二)非发酵性豆制品。

1. 干燥箱;
2. 天平(0.1g);
3. 灭菌锅;
4. 微生物培养箱;
5. 无菌室或超净工作台;
6. 生物显微镜。

七、检验项目
豆制品的发证检验、监督检验、出厂检验分别按照下表中所列出的相应检验项目进行。

出厂检验项目中注有“*”标记的,企业应当每年检验2次。

表1 发酵性豆制品质量检验项目表
注:依据标准SB/T10170、GB2760、GB7718、GB2712。

表2 非发酵性豆制品质量检验项目表
注:依据标准GB2760、GB7718、GB2711
八、抽样方法
发证检验抽样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进行。

根据企业所申请取证产品的品种,发酵性豆制品在企业成品库内分别随机抽取1种产品。

非发酵性豆制品优先抽取直接入口的产品,有腐竹的加抽一个腐竹产品。

所抽样品应为同一规格、同一批次的产品。

抽样基数:产品不得少于50kg。

抽样数量:同一批次的产品不少于2kg(腐竹可适当减少抽样数量),独立包装不少于8个产品,分成2份,1份检验,1份备查。

样品及抽样单内容经确认无误后,由抽样人员与被抽查单位在抽样单上签字、盖章,当场封存样品,并加贴封条,封条上应有抽样人员签名、抽样单位盖章及抽样日期。

九、其它要求
(一)对于保质期短且贮藏温度有特殊要求的豆制品,抽完样后,要按企业产品明示的贮藏温度保存样品并及时送达发证检验机构。

(二)次硫酸氢钠甲醛的检测依据按国质检执(2002)183号文关于印发《禁止在食品中使用次硫酸氢钠甲醛(吊白块)产品的监督管理规定》的通知及附件。

(三)腐竹允许分装,但必须符合本细则中的相应规定。

(四)保质期短的产品在贮存中应有保证产品质量的措施。

运输豆制品时,应严密遮盖,避免日晒、雨淋。

不得与有害、有异味或影响产品质量的物品混装运输,做到专车送货。

(五)在发证检验中,如果在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和产品标签上标注了审查细则规定以外的其他指标,发证检验时也要进行检验,并按相关标准、产品明示值进行判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