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课堂实录

《分数的意义》课堂实录
《分数的意义》课堂实录

《分数的意义》课堂实录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分数的意义》课堂实录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分数的意义》课堂实录分数的意义是小学阶段最为抽象的一个概念,这节课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在后续学习中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及工程问题的理解。可以说,我对概念课的教学是最没有心得的,每次听了优秀教师的概念课的教学,我都会认真做好笔记,认真反思。下面是我听了吕老师的《分数的意义》一课以后,对整个课堂实录进行的整理和反思。

教学内容:数学第十册分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理解单位1及分数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经历分数形成的过程,探索分数的意义,充分感知体验分数概念中的各要素,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学难点:认识单位1和概括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你能估计一下我们教室的人数吗?

生1:50

生2:45

师:这是一个整数。

师:你能用米作单位说出自己的身高吗?

生1:我的身高是1、53米。

生2:我的身高是1、36米。

师:这是一个小数。除了整数和小数,我们还学过什么数?

生:除了整数和小数,我们还学过分数。

师板书:分数

师:你已经知道了分数的哪些知识?

生1:我知道分数怎么读,怎么写。

生2:我知道分数由分子、分数线和分母组成。

生3:我知道二分之一表示把一个物体分成了两份,取其中的一份。师语速很慢:是分成了。。。。。。

生3补充:是平均分成了两份。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分数的意义》课堂实录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分数的意义》课堂实录

师:在生活中经常用到整数和小数,小数是分母是10、100、1 000、10 000的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实质上是特殊的分数。什么是分数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的意义。

二、探究新知

(一)理解1/4

1、(出示1/4)

师:这是什么数?

生:这是个分数,1/4。

2、师:你们能不能利用桌上的材料表示1/4?

学生独立操作,尽量想出不同的方法,教师巡视学生可能出现的表示形式。

3、展示汇报

师:谁愿意上台来展示一下你的成果?

生1:我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长方形的1/4;

生2:我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4;

生3:我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都是它的1/4;

生4:我把4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师:(指生4 的图,问)这样能用1/4来表示吗?

(学生先思考,再小组讨论,自由发表意见)

生1:我认为不能。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1个苹果,所以每份不是1/4;

生2;我认为能。因为在这里把4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

生3:我认为能。因为把4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4。

师: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都强调了要把4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也就是几分之几?(1/4)是几个苹果?(1个)

师: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生:把1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1个苹果的1/4。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先后呈现的两副图)

师: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副图的?

生1:一种是把1个苹果平均分,一种是把4个苹果平均分;

生2;两种都是平均分,每一份都能用分数1/4表示。

揭示并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反思:以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引导学生用整数、小数的概念表示事物的数量,进而回忆认识过的分数,不仅使数的概念得以横向扩展,而且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并对学习新知产生亲切感。(二)理解2/3

1、组织学生操作体会2/3的意义

师:请看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什么分数?(出示2/3)2/3表示什么呢?这个问题我想请同学们一起来解决。要求每两人一组,选择桌上的材料表示2/3,然后组内交流。

2、学生自由组合,利用桌上的材料操作交流,教师巡视

3、反馈

师:哪两位同学愿意把你们的表示形式向全班同学展示一下?

生1:把3条金鱼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1份是这个整体的1/3,2份是这个整体的2/3;

生2:把6瓶可乐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2份是这6瓶可乐的2/3。

师:你真了不起!想出了与众不同的方法。2/3在这里表示几瓶可乐?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分数的意义》课堂实录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分数的意义》课堂实录

生2:4瓶。

生3:把9朵花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2份是这个整体的2/3。

师:有创意!请问,剩下的1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生3:1/3。

生4:把一张纸平均分成3份,阴影部分是它的2/3。(图略)

师:想一想,阴影部分还可以用什么分数来表示?

生4:4/6。也可以看作把它平均分成6份,其中的4份就是它的4/6。师;真聪明!2/3就等于4/6!还有谁想展示一下你是怎样表示1/3的?(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及时针对有创新的展示汇报给予肯定与鼓励)(三).基本练习:

(1)第63页1~4

(2)师:生活中人们常用分数来进行表述。谁能说说下面这些分数的具体含义?

(1)长江干流约3/5的水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2)某市小学生患近视眼的人数是学生总数的7/50;

(3)我们学校男教师人数是全校教师总数的2/41。

师:看到这些分数你想到了什么?

生1:把河流水体看成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5份,其中已有3份被

污染了,五分之二没被污染,污染太严重了,该治理治理了。

师:你的环境意识真强!

生2:某市学生总数看成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50份,其中已有7份患近视眼了。

师:我们应该保护我们的眼睛。

生3:学校老师总数看成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60份,其中男老师有3份,真是太少了。

反思:通过研究找到的分数,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体会学习分数的价值,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示出来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进行合理的评价,并让学生感悟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对分数产生亲切感

(四)深化1/□

1、组织学生利用三角形图探究它的1/□ (开放题)

师:你们还想研究别的分数吗?(出示1/□)这是个分数吗?它好特别!特别在哪儿?(分母没有分数)它读作什么?(出示12个三角形),请你们涂上颜色来表示这些三角形的几分之一。大家先思考,再小组分工合作,看看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来表示。

2、学生分小组思考、操作交流,教师巡视,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

3、反馈

师:请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台以接力赛的形式汇报,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已经说过的方法就不再展示。

(学生一边展示,一边叙述是怎样表示几分之一的)

生1:我们把12个三角形平均分成2份,涂红色的部分是这个整体的1/2;

生2:我们把12个三角形平均分成3份,黄色部分是这12朵花的1/3;生3:我们把12个三角形平均分成4份,不涂色的(涂了9朵花)是这个整体的1/4;

生4:我们把12个三角形平均分成6份,涂橙色部分是这个整体的1/6;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分数的意义》课堂实录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分数的意义》课堂实录

生5:我们把12个三角形平均分成12份,紫色部分是这个整体的1/12;教师把学生汇报的情况汇总在一起。

观察这组分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了都是把12个三角形平均分成几份;

生2:我发现了分子都是1,也就是都只取其中的一份;

生3:我发现了分母越大,每份所表示的花的朵数就越少;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的知识!

(五)理解□/□

1、组织学生探讨□/□的意义(开放题)

师:(出示□/□)猜一猜,老师想让你干什么?

生:填分数,理解它表示什么?

师:很好!请大家先看要求。

(1)小组内先确定一个分数;

(2)说一说------组内互相说说这个分数在实际生活中表示什么。

2、学生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说一说分数的意义,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展示

(六)学生讨论、概括分数的意义

师:像这样,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都通称为单位1或整体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这也是分数的意义。而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板书)刚才我们认识了哪些分数单位?2/3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它里面有几个1/3?

(七)小结与质疑

师: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生1:我知道了单位1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多个物体。

生2:我知道了什么是分数,什么是分数单位。

生3:我想知道2/3和1/4谁大谁小?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

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师:关于分数还有很多知识我们以后再学,希望同学们能向今天这节课一样多动脑、多思考。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

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反思:这堂课给我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使我得到很多启发。教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基础上,能用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一是体现在教师能大胆放手,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学习平台,重视直观教学,通过观察、判断、交流、动手操作抽象出分数的意义。二是体现在开放性习题的设计非常大胆。先由1/□,再由□/□,逐渐加大思维难度。可想而知,长期这样训练,学生的思维肯定非常活跃。

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评课稿

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评课稿 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评课稿 曾读过这样的一段话:“一个以人为本的教学预设,定会为师生的智慧潜能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性地发挥提供条件,定会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积极活动的机会。”本节课中,宋老师富有生成空间的预设以及在生成中智慧地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有效建构令人暗暗折服。 课堂伊始,宋老师鼓励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通过折一折画一画来表示1/4这句话就像一颗小石子扔进了平静的水面,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为各个层次的学生留足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个有弹性的预设,让学生生成了很多精彩,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分别找出了圆,正方形,线段一盒巧克力,12个园片和8根小棒的1/4,通过学生有序的反馈、思维的碰撞,教师引领学生对单位“1”的认识走向清晰,也正是这样的过程,自然而又巧妙地诠释了本节课的第一个重难点。 解读新课程标准,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是教学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而“发展”又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研究分数的意义时,宋老师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准备的材料五角星创造出学生自己喜欢的分数,根据学生创造的千变万化的分数,教师的有效引导,师生共同合作。精彩地生成了什么是分数的意义,巧妙地突破了第二个重难点。 由于宋老师在教学中预设得巧妙,学生才有了自由发挥却不失灵性的空间,课堂上才会飞扬着学生学习的智慧和教师教学的智慧,从而让人享受着数学知识从生活化生成到数学化的过程。 课堂结束很久了,但我依然沉浸在宋老师的课堂中,品位与思考之余,我想,应该说宋老师的课堂为我们找到了课堂预设的导航,在以后的课堂中,我也会在预设中多下功夫,将直线性设计柔化为板块式的弹性设计,少去多余、繁杂的教学环节,争取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体验,生成更多扎实、有效的数学化课堂!

分数的意义(优质课)

分数的意义 慧芬 教学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并掌握单位“1”的意义,分数的 意义,并了解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利用广阔的学习资源,让学生通过各种学习渠道,了解分数产生 的背景。 3、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和愉 悦。 教学重、难点: 1、单位“1”概念的抽象和分数意义的归纳。 2、把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引出数,并板书(数)。 问:这是一节什么课呀?数学课数学课肯定跟数有关,这节课就来研究数。 2、1 问:老师这里有一个神奇的数,它的本领可大了,你想知道是几吗? (1 板书)1可以表示几?(板书:一个苹果等) 这还不算什么神奇,实际上你不管说多大的数量,我啊都可以用

“1”表示,信不信?我们来试一试。(板书:56人 47个等) 3、单位“1”,及与1的区别。 (1)这个神奇的“1”与平常的1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是啊,它不仅表示单个的物体,还表示56人 47个等等的 多个物体,象这样的多个物体我们把它看作一个整体,也是单位“1”。 (3)那你觉得单位“1”还可以表示哪些? 4、折纸 这纸也可以用“1”表示。对折,21表示什么?再对折,4 1。 (过渡:除了这两个分数外,你还知道哪些分数?) 二、 展开 (一) 单位“1”的教学 1、展示图。问:你能画一幅简单的图表示你喜欢的分数吗?或在老师的提供的5个图中任选一幅图表示出你喜欢的一个分数? 2、学生操作,师巡视。 3、同桌互说。问:你是怎么表示的? 4、汇报交流。问:你是怎么表示的?再问:把什么看作单位“1”? 说明(谁)占(谁)的几分之几?(板书) 5、完整单位“1” 问: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称单个物体,也可看作单位“1”。现在你知道单位“1”可以指哪些?一个计量单位除1分米外,还可以是哪些?

部编五年级数学《分数的意义》梁伟雄教案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北京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梁伟雄 学情分析: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已经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的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数大小还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设想:本节课的教学,单位“1”和分数单位这两个概念非常重要,应从直观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用利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适当展开概念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在过程中获得者得感悟,自己构建这些概念的意义。教学目标: 1、在学生原有分数知识基础上,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2、经历认识分数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利用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养质疑和验证科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明确分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含义。 教学难点:对单位“1”的理解。 教具和学具:卷尺、四张长方形白纸、四条一米长的绳子、

若干个小立方体和一捆绘画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温故引新。 1、师: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板书:分数)谁来说几个分数?(板书:如1/4)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板书):师:那你们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 二、教学分数的产生。 1、请一个学生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说一说,用“米”做单位,看看测量的结果能不能用整数表示。那剩下的不足一米怎么记? 2、在古代,人们就已经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师用一根打了结的绳子演示古人测量的情况)。课件呈现情境图,介绍分数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3、总结:在测量、分物的时候,可能得不到整数的结果,需要用一种新的数表示——分数表示。所以分数是人类为了适用实际需要而产生的。 4、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平均分配一些东西,也常常会遇到不能用整数表示的情况。比如两个小朋友平分一个橘子、一块月饼、一块饼干等,每人分到的能用整数表示吗?用什么分数表示? 三、教学分数的意义。 1、师:下面老师要先考考大家,你能举例说明1/4的含义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 分数的意义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课稿分数的意义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分数的意义》。 2.教学目标 (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2)让学生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等实践活动中理解单位“1”,感受并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 (4)通过创设互相协作,积极探索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渗透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3.教学重点 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4.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的概念。 二、说教学方法 学生学习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习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是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在

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方法,并穿插自学练习,通过直观观察思考,让学生充分感知,再通过分析讨论,比较归纳突破了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是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迁移、抽象、把握概念的本质。 三、说学法指导 学生学习过程的始终,都离不开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学法的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1.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教师为学生准备一把米尺,让学生测量黑板的长度,在测量中发现不能正好得到整数,那么引发学生想到用分数去表示剩余的不足,这就引出了分数的产生。 2.让学生利用学具一个圆片、一根细绳、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纸片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画一画、折一折表示1/4,领悟出可以把一个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单位“1”。然后出示五个苹果和六个熊猫的图片让学生表示其中的1/4,让他们用八支水彩笔自己去分一分表示1/4,领悟出单位“1”不仅仅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达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3.在学生动手操作比较归纳出单位“1”也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让学生再次动手操作体会由于分的份数不同,取得份数不同,产生的分数也不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分数的意义,训练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五年级下册数学《真分数和假分数》评课稿

五年级下册数学《真分数和假分数》评 课稿 五年级下册数学《真分数和假分数》评课稿 《真分数和假分数》是人教版教材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这一课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比较分数的大小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 翁老师首先由复习分数单位引入新课,这样不仅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同时也为新知识的教学做好了铺垫和孕伏。本节课翁老师能够运用自己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灵活把握课堂教学的主线,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如教学中通过直观,比较,发现等实践活动,启发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参加讨论,从而对真分数与假分数的意义与特征理解透彻。课堂教学主次分明,重点突出,难点也解决得轻松自如,学生在本节课中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整节课练习题题型多样,由易到难,层次清晰,环环相扣,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不断强化了新知,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使我受益匪浅。 听完翁老师这节课后本人有两点建议: 1、根据学生的实际,是否能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如:

我可以用故事导入,教师可以先讲述《猪八戒吃西瓜》故事,要求同学们认真听,把藏在故事中的分数找出来,这样的导入是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提高了技能。 2、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探究,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关键问题是要给予学生多大的探究空间。“看到了今天的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立即想到“分数还分真假吗?”“什么是真分数?什么是假分数?”等问题,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为了帮助学生建立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翁老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涂圆片的等分的直观材料,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含义,除了这一种直观教学方式,是否也能用数轴上的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突出知识的形成过程,进一步揭示真分数,假分数的大小以及与1的关系,这样“双管齐下”,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五年级《分数的意义》公开课

《分数的意义》公开课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折一折、涂一涂等体验中深刻理解单位“1”,感受什么是分数,进而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充分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由整数1引入,揭示单位“1”的意义 1.板书数字1,提示单位“1”的概念。 1个苹果、一张白纸、一根绳子…… 学生回答 一群羊、一箱苹果、46人组成的一个班集体…… 师:对于数字1如此丰富的实际意义,数学家们就给它加上引号,起名叫作单位“1” 2.寻找学具中的单位“1”。 师:请大家倒出你桌上信封内的学具,分一分、说一说,哪些能把它看作单位“1”? 3.小结:像我们刚才所说,一个苹果这样的一个物体,一张长方形纸这样的一个图形,1分米这样的一个计量单位,以及由许多同样的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用单位“1”来表示。

二、研究分数的意义 1.操作学具,得出分数,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师:研究分数的意义,肯定需要分数,但老师不提供分数给大家,我们研究要用的分数需要靠大家来创造。 ⑴请大家根据自己已掌握的分数的有关知识,分一分手中的单位“1”,你能得到哪些分数呢? a.每人操作一种学具,说说所得到的分数及表示的意义,在小组内交流; 要求: b.小组交流时要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对不准确的地方要加以修正; 学生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①只平均分圆形纸片、长方形纸片、一根棉线而得出相应的分数的现象; ②有平均分8个正方形方块和12根小棒而得出相应的分数的现象; ⑷引导归纳,揭示分数的意义 师:请大家想一想,你们是怎样得到这些分数呢? 生:把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便得到了分数。 师:大家刚才平均分的一个圆、一张长方形纸……,用我们今天学的知识可以说是把什么平均分的?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新人教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 一、说教材 首先我对教材进行简要的分析。《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理解不仅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许多物体看作的一个整体也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为进一步探索分数的基本原则,学习分数的四则运算,运用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纵观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对教材的剖析,我们确立该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建立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猜测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与态度:让学生积极的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树立学生对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对热爱数学的情感。 这样的目标设计,打破了传统概念教学的规律,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根据教材的特点和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情况,我制定以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为: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为:认识分数单位,理解单位“1”。 三、说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将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观察以及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的过程中,体会分数的意义,在小组交流中,抽象出单位1的含义以及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进而认识分数的单位,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得他们能够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的学习数学。为了掌握这部分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通过动手写一写,动脑想一想,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说教学程序 这节课,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了如下几个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激活记忆 首先,用课件出示情境图,两个小朋友在分东西吃,“把一个月饼、一个西红柿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人分到多少?”根据学生的已有经

分数乘分数评课稿

《分数乘分数》评课稿 中南小学罗毅显 我听了丘主任执教的《分数乘分数》这节数学课,内心充满兴奋和震撼。 ?? 这是一节充满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的完美的课,条理非常清晰,环节很紧凑,把画图这种方法(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对学习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期间还应用了“举例—猜测—验证——归纳”这样的学习方法。教师的启发性语言巧妙,引导性语言精确,评价性语言真挚,不多不少,字字珠玑句句真言,全部送到学生耳朵里,使师生思维和谐互动,时时碰撞出火花。 一、量体裁衣,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 《分数乘分数》的教学目标一是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二是经历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由于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的道理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不是很容易,所以利用图形可以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所以丘主任采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先放手让学生动手折和画,怎样用图形表示分数乘整数,了解学生已有操作上的知识体验,并把学生的方法贴在黑板上。图形清晰,这样学生对用图形表示分数有了初步的轮廓,为后面用算式表示图形,深化“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意义,降低了难度。丘主任重视了学生已有的这些知识体验,较好地达成了以上的两个教学目标。? 二、有效操作,让智慧在指尖上跳跃。?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工具和镜子。”新课标强调学生经历教学活动的过程,操作活动有助于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研究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时,丘主任把探究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用图形怎样表示1/4的1/2,充分地渗透了图形结合的思想,学生真正经历了探究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动手折分数、给分数涂色,使学生在动手中体会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进而帮助孩子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丘主任还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联系学过的小数来解决新问题,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引导观察,善于用语言来表述结果。?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有序的操作有利于学生形成清晰流畅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师同样要引导学生用语言来表述自己操作的结果,促进语言与思维的融合。丘主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学生较好地总结出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然后丘主任形成工整的板书,加深了学生的记忆。?

分数的意义公开课教学设计

分数的意义 滨海园区恒兴小学杨忠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引出分数: 师:同学们,今天杨老师给大家带来了4个数字谜,想不想猜一猜?听仔细了。“一分为二”、“七上八下”、“百里挑一”、“十拿九稳”,各打一个数(板书学生的答案) 师:还认识它们吗?是什么数? 2、引入:同学们,我们在三年级的时候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在以前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分数,大家有信心学好吗?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理解意义 1、教学例1 (1)出示例1组图 提问:你能用分数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吗?好,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完成例1,填上分数。 好,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点多媒体) (2)追问:你能说说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吗?(点多媒体)同学们可以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提问:你认为这些图中分别是把什么平均分的?平均分成了几份?用分数表示是其中的几份? (3)在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一个饼可以称为一个物体,一个长方形是一个图形,“1米”是一个计量单位,而第四个图形是把6个圆看作一个整体。 (4)说明: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多媒体出示,板书) (5)提问:①在这几个图形中,分别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的?(点多媒体) ②分别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用分数表示这样的几份? ③从这些例子看,怎样的数叫做分数呢?(多媒体出示)同学们可以在小组内交流讨论一下。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小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多媒体出示) 指出: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多媒体出示) 2、教学试一试 (1)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说说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以及各有多少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好,我们交流一下,我请同桌两人合作回答,一人说分数,另一人说分数单位。这个分数中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3、完成“练一练” (1)各图中的涂色部分怎样用分数表示?请大家在作业纸上填空。 (2)好,我们交流一下,你是怎样想的? (3)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各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三、练习巩固,深化意义 1、练习六第1题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人教版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内容地位 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为以后学习分数的除法、真分数和假分数以及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四则运算、分数应用题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从而概括出分数的意义。由此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和学生的实际操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体会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12根小棒 二、说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打算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全面、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合作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类比,分析判断的能力。通过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开发与增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分数的产生 课件展示P45的情景图,从图中你能读到什么? 可能回答:“在进行测量时,有不足整数的线段。”或者“两个学生在分食物,每人只能得到1/2。”此时,我会指出:像这样的测量、计算、分物时不能正好用正数表示的情形在生活中经常出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代人们就引出了新的计数方法——分数。关于分数,我们在三年级就已经初步接触过,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的意义”。 (这样的设计采取简洁谈话、自然引入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分

小数的意义评课稿

篇一:小数的意义评课稿 《小数的意义》评课稿 韩秀 元 今天 有幸听了邬杰老师的《小数的意义》一课,我认为这是一节较成功的数学课,首先教师能以 “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建构”这一理念为统帅,整节课所有的课件简单而朴实,全是为了解 决问题而设计,每个环节的设计都珍视孩子个性化的体验,引发孩子深度的思考,尤其是教师 对教材的专业理解,不再是做教材的消费者,而是做教材的开发者和创造者,教师扮演的只是 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这一角色。 纵观 这节课,肖老师简约的设计、简单的方法,简练的语言,达到了教学的最大效果。尤其是很多 出彩的地方更是让我们值得借鉴。 1、新 知、旧知链接巧妙 先让 学生出示一条绳子,让学生上台测量,得出数据2米10厘米,要求把数据2米10厘米更改 为“米”做单位,得出2.1米,其间的0.1该如何表示,继而课件出示米尺,让学生猜、找、 表示出0.1米,整个流程环环相扣,紧凑而流畅,切入点快而准,尤其是绳子的长度更是教师 课前精心预设好的,足见教者的智慧,可见,只有课前精心的预设,课堂才会有无法预约的精 彩生成。 2、探 究深入、注重思想方法的渗透 数学 思想方法是是数学知识结构的灵魂。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更应 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本节课中,邬老师在教学1分米= 1\10米=0.1米时,渗透对应、 包含等数学思想,如“由0.1想到0.9,0.2想到0.8这是对应思想的渗透”,1里面有几个 0.1这是包含思想的渗透,这一渗透为后继学习“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十”做好了铺垫, 整个过程教师由扶到放,牵引的痕迹逐渐淡化,更多的是学生浓浓的探索味道; 可贵 的是教师在处理一位小数、二位小数、三位小数时,时间调控的非常科学合理,并不是平均使 用力量,而是把重心放在一位小数的探究上,通过观察、 想、对比等一系列的师生活动,进而逐步完善归纳出小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经历了 由此及彼、迁移类推出二、三位小数的意义。归纳小数意义时,在学生多层面、多角度丰富感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首先,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第45.46页《分数的意义》。本课的教学内容是本单元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课的内容不仅是学好本单元有关知识的前提,也是为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解答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基础。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课的3点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操作与交流活动,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理解分数的概念及单位“1”的含义;知道分子、分母的含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与愉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渗透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辩证观。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分数意义的归纳及单位“1”的理解。教学难点:多个物体组成一个整体看做单位“1”的理解。 二、说教法:为了是实现教学目标,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课一开始,我首先让学生回顾以往对分数的认识和了解导入新课,然后通过操作活动做数学,让学生经历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研究型素材来组织探究。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直观演示、实验操作、引导探究,观察比较,问题讨论等教学方法。并有效运用启发性谈话,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概念的生成与建构,逐步的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明确单位“1”的含义。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在有知识和表象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说学法。课堂教学要教学生学会,更要教学生会学。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虽然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那是对一个具体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的感知,而本课的单位“1”,还可以指由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这种由个体到群体的变化,学生是难以理解的。为此,根据本课内容的特点及新课标理念的要求,我让学生经历:细致的观察、主动的操作、及时的归纳、不断地反思等一系列探究过程。这样,伴随着一次次的发现、综合、归纳,学生不仅学会了观察、学会了操作、学会了分析比较的方法,还学会了从具体事物中抽象概括出

听课反思 《分数的意义》听后感_说课稿

听课反思《分数的意义》听后感_说课稿 上周听了肖晓玲老师《分数的意义》这节课,让我印象很深刻。肖晓玲老师的语言富有亲和力,课堂很民主,孩子们都很乐学、好学,积极性挺高的。很多听课的老师针对这节课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评课,让我们都受益匪浅。 1、保证动手操作的有效性。 动手操作是不是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如果孩子们不经大脑思考就得出了正确的结果,不是通过操作加深对概念的深刻理解,动手操作成了玩儿了,这就没有必要去进行动手操作,也就是这样的操作是无效的。动手操作的技能还是有待提高的。最基本的作图工具人人都应准备齐全,时刻准备着。决不允许作图不用作图工具。这节课小玲老师给孩子们提供了充分的操作机会,涂一涂,画一画,分一分等,分数的意义在操作中不言而喻。 2、动手操作要学会控制。在备课时都应该预设孩子们操作中的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尽可能的去培养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的想象力,肖老师的课上进行了大部分的动手操作,尤其是让孩子们通过摆一摆,分一分发现很多的分数时,老师的预设是很好的,但是没考虑到孩子的基础和想象力,殊不知孩子们与自己的预设相差甚远,当遇到这种情况时,老师就应该让孩子们反复去说,如果孩子们,怎么引导都想不出老师预设的想要的结果,教师可以神秘的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教具进行示范是很有必要的。 3、在肖老师的这一节课中,视频导入很新颖,引导很到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立马有了,所以在创造分数的时候很是顺利,几乎没人遇到困难,我觉得必要的时候,人为的设些障碍(分实物创造分数时,课件出示不平均分,让学生判断是不是可以,学生肯定会认为不合理,从而更认定平均分的重要性),这样也是很好的。这样孩子们会对平均分感知深刻。 4、在一节课里过渡语言的设计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决定着一节课是不是连贯自然,否则就会让人觉得这个环节到另一环节很突然。 5、没有多样性,就没有交流的必要性。这句话是对动手操作活动的一个全面的诠释。在创造的过程中,老师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发挥充分的想象力,能有多种不同的分数的产生,对单位“1”的理解。本节课孩子们能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发现不同的分数,再和同桌交流,这是很有必要的,交流是为了让更多的孩子有更多的收获,交流是为了打开孩子们思维的源泉。 6、语言组织上很有针对性,小玲老师做的非常好。很多时候,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会发现,我们的提问和引导会让孩子们天马行空,课堂调控处于失控状态,这就会让老师不知所措,想想也是,如果没有组织好随口提问,不就是给自己画了一个圈关在里面出不来了吗?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在语言组织上还是要再三思量的,仔细斟酌。 7、最后作总结时,让孩子们畅所欲言。这样老师才能很清楚的知道孩子们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还要在强调学习。

分数的意义公开课教案

《分数的意义》 导入: 一、创设情境,温故知新 谈话:同学们,上课前,我们一起来做个猜谜游戏,好吗? 师:用以下成语各打一个数。 一分为二(1/2)百里挑一(1/100) 七上八下(7/8)十拿九稳(9/10) 同学们,真厉害。 那(1/2、1/100、7/8、9/10)这些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数呀?那关于分数,你都知道些什么?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接下来,老师想考考大家.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师:瞧: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说出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 学生口答 师:说的真好,同学们,你们发现第4副图与其他3副图有什么不同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ok。谁愿意和大家说一说。请你来说。 生回答。 师:的确是,一个月饼它是一个物体,一个长方形它是一个图形,一米是一个计量单位,6个圆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我们都可以把它们平均分。(板书1)小结:像这样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三、内化提升,达成共识 师:这里的1和我们以前学过的1有什么不同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看来呀,单位1可真神奇,那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把什么看做单位1呢?

说的真好。 师:我们刚刚写出的这些分数,都是把什么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涂色部分表示其中的几份呢?接下来,请大家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合作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合作要求: (1)小组合作时,组长要合理分配组员的任务,负责记录的同学要认真填写活动表格。(2)各小组试着创造一个自己喜欢的分数,并填写在表格中。 (3)活动完成后,组内的同学要互相说一说,每个分数是如何得到的? 你能结合刚才的例子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什么叫做分数? 教师小结: 同学们总结的真好,小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1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其中表示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分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四、学态检测,拓展训练。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分数的意义优质课教案

小学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 淮阳县刘振屯乡辛井小学吴林 教学内容: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学生知道分数是在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2、在正确理解单位“1”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应用分数解决有 关的问题。 3、通过操作、分析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1、在理解“整体”的基础上,理解单位“1”的含义。 2、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单位。 教具准备:橙子一个,水果刀一把,一盒粉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拿出一个橙子,指名要分给班里的两个同学,让学生想一想应该怎么分? (引导学生意识到要从中间平均分成两份) 2、教师演示不平均分的方法,让学生说一说可不可以,以此引导学生认识到要平均分。 3、提出问题:(1)每个人能分到整数个橙子吗?(不能) (2)每个人分到多少?1/2 (个) (3)引导学生认识到都得不到整数的结果,都是用分数表示的。 4、引导观看课本上的插图,介绍古时候人们在测量时也遇到了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问 题。 5、概括总结: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 表示。 大家已经对分数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我们来进一步探究分数的知识。 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教学整体的概念理解单位“1”的含义 (1)教师在黑板上写出自然数1,让学生说一说在自己身边关于1的例子。 (2)教师指名一位学生上讲台,让下面的学生用“1”说一说。然后教师走

上前和这个学生站在一起,再让大家想一想能不能用“1”来说一说。以此推广到班里的每一组或整个班级、整个学校都能看成是一个整体,都可用“1”来表示。 (3)出示插图1 的背面,让学生说一说这是什么?(一个圆形) 展示插图1,你能说说这里的1/4 的含义吗?(教师可作适当引导:把哪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了多少份,表示了几份) 插图1 插图2 插图3 插图2、插图3,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教师给予肯定和表扬。 (4)引导学生理解:整体可以很多,也可以很少,所以平均分的份数相同时,每份不一定一样多。如:4支粉笔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盒粉笔也可以看作一个整体,如果把这两个整体都平均分成相同的份数,那么其中的一份一样多吗? 教师说明: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 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5)课堂展示:你还能想出其他关于“整体”的例子吗?(鼓励学生多说一说) 2、概括分数意义。 (1)理解分数各部分的含义 提出问题:你能说出分数中分数线、分母、分子的含义吗?同桌讨论一下。 以3/4为例。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板书: 3 ……分子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分数线表示(平均分) 4 ……分母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 (2) 概括分数意义。 老师:通过上面的学习,同学们对于单位“1”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些物体。整体(单位“1 ”)可以很少,也可以很多。那么到底什么是分数,你能尝试用文字描述一下吗?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分数的意义》,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下面我将从说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的主产生,理解单位“1”,理解理解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 2.理解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应用意识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分数意义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的神奇魅力。 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三点依据: 一是基于对课程标准学段目标的理解。课程标准关于“数与代数”内容安排上,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会用分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是基于对教材的认识。《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是在三年级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的知识,学习好了本节课知识为以后学习分数的运算、性质等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数与代数知识。教材编排上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法,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帮助他们感受单位“1”,理解分数单位,所以学好本节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是基于对学情的分析。五年级学生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学习,认识了一些简单的分数,在教学时与相关的知识相结合。而本节课是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是一节概念性质的课程,而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因此,在引入分数的意义概念教学时,创设生活情境,化抽象为具体、直观,调动生活已有的经验来理解分数的意义。 也据此,我将教学重点确定为:“理解分数的意义”,由于学生第一次学习分数的本质意义进行学习,因此,我将教学难点定为:“理解单位1,认识分数单位。” 二、说教法 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解题训练,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本节课我的教法以启发探究和引导发现法为主,教会学生用语言表达分数的意义,并在生活中得以运用。 三、说学法 五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了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能力。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应当由足够多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计算、推理”的过程。因此,本节课,我的学法指导让学生采用自主实践、探究合作交流的形式进行实践突破难点。这样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四、说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新知。

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评课稿

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评课稿 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评课稿 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第一次认识分数,相对整数有很大的区别,意义抽象,表达准确比较困难。通过邓老师的教学过程,使我对本节内容有了新的认识。 一、联系平均分引入新课,过渡自然。 本节内容大部分教师都采用这样的导入方法,但邓老师在这里,不仅让学生感受到分数和整数的不一样,而且还在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的表达上对学生加以规范,我想这样对学生后面叙述分数的意义有很大的帮助。 二、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学生描述粉饼的过程是,有小朋友说出每个小朋友分的二分之一。这时,教师追问,正方形的二分之一和刚才月饼的二分之一大小一样吗?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本中的描述,将重要的读出来、重读。随后教师点拨是这块月饼的二分之一。如果教师在这里能让学生比较自己的说法和书上有什么不同,我想学生会对“这块月饼的”理解的透彻一些,或许引导学生发现与分到整数个的结果的描述有什么不同,由此来理解分数与整数表示意义的不同。 三、有效预设将错误扼杀在摇篮中。 学生在读分数时会读,但写出读的方法时经常会大小学混淆,教师在课上故意出错引起学生注意吧,我想学生在练习时这样的错误会很大程度的降低。 四、多问为什么,激发学生的思考。 分数是1说明什么?分母不一样说明什么?为什么是四分之一不是六分之一? 等有价值的提问很好的帮助学生巩固了对分数各部分的理解。 五、练习给学生充分自我展示的平台,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群体的积极性。在形象的图形帮助下进一步巩固了对分数的认识。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内容地位 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为以后学习分数的除法、真分数和假分数以及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四则运算、分数应用题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从而概括出分数的意义。由此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和学生的实际操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体会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12根小棒 二、说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打算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全面、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在教学中,培

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合作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类比,分析判断的能力。通过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开发与增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分数的产生 课件展示P45的情景图,从图中你能读到什么? 可能回答:“在进行测量时,有不足整数的线段。”或者“两个学生在分食物,每人只能得到1/2。”此时,我会指出:像这样的测量、计算、分物时不能正好用正数表示的情形在生活中经常出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代人们就引出了新的计数方法——分数。关于分数,我们在三年级就已经初步接触过,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的意义”。 (这样的设计采取简洁谈话、自然引入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分数的产生的必要性,更让学生体会出数学就在身边,随时应用于生活之中。)2.引出平均分的概念 课件展示“一块饼平均切成2份”,并说明这是根据生活实际的需要产生的,并让同学举例说说生活中各种存在1/2的情形,有的学生可能会说:一个苹果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就是1/2……之后对比任意切成两份的情形,让同学们意识到平均分的概念。然后课件展示“一个图形平均分成4份”“一条线段平均截成5段”,由此深化强调平均分的概念。 (通过学生回顾已经知道的“分数“知识,使学生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探究新知做好准备。) 3.创设情境 课件展示P46主题图,结合图中的5幅图分别说说1/4各代表的含义,并让同学们说说将这五幅图归类(注重引导学生说出前三幅图是将一个物体平均分,后两幅图是将多个物体平均分)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把平均分一个物体和平均分一些物体联系起来,从而引起全体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积极性。 (二)启发引导,自主探究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XX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的第一课时——《分数的意义》。 一、说教材 《分数的意义》是在三年级学生已借助操作,初步直观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课在把若干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抽象出单位“1”的概念,概括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的单位。这课也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为之后学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假分数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奠定基础。二、说学情 1.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用分数表示。 2.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与同伴合作交流想法。 3.学生还掌握了一些数学学习的方法,具有一定的认识水平,能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去发现、探究新的知识。 三、说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并形成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察及创新能力,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3.情感目标:通过创设互相协作,积极探索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 趣,并渗透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四、说重难点 1.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2.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概念。 五、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每组一套学具,包括一米长的绳子、一张纸、4颗花生、10个小方块。 六、说教法和学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习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因此,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七、说教学流程: (一)展示资料,了解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通过谈话自然引入,让学生通过调查、把自己知道的说给大家听。使学生有满足感,产生对学习分数的兴趣,感受到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如:古人用绳子测量物体长度,测量时不够一个单位长度该怎样记录;再如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几个。)由此引出:“生活中不光是分东西时得不到一个整数,在测量或计算时往往也不能正好得到一个整数的结果,这时就用分数来表示。”(板书:分数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