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拓扑图
材料科学和工程导论(ppt 16页)

材料的地位和作用
材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先 导,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里程碑和划 时代的标志。材料和能源、信息被 称为人类社会的“三大支柱”。
5
材料的地位和作用
一种重要新材料的发现和使用, 都把人类支配自然的能力提高到一 个新水平,材料科学技术的每一次 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技术的重大 变革,甚至引起一次世界性的技术 变革,从而把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 文明推向前进。
学 与 工
程
结构
陶瓷 电子材料 金属 高分子材料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纵向或横向分类方法
15
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 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 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人生就有 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 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 信念。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 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 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成就,甚至一生无 你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更强
进行改革;
• 按照“四要素”原则重新构建材料科学与
工程的大材料学科。
13
基本性能效能
ba
受环境影响 (气氛 温度
受力状态)
成合分成/制备
组织结构
制备与 加工
结构效/能成分 (使用性能)
性质
理论及材料 与工艺设计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内涵
14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形成和发展 材料科学与工程
使用
材
料
四 加工
科
要 素 性能
6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形成和发展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形成与发 展,反映了学科发展从细分 到整合(综合)的基本规律。
7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形成和发展
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下的材料类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建设】高等院校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国家科技与产业发展需求,培养服务于社会的专业人才。
工程技术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点,为现代社会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
大量优秀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是我国成为科技与产业大国的重要前提。
截止2010年,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1003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0%;接受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达到371万人,研究生47万人。
但与此同时,长期以来我国许多高校一直是以高水平研究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忽视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这与我国大学生教育早已走下神坛,逐渐成为大众化教育的现状相脱节。
为此,2010年起,国家教育部提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高校本科教育不再是为研究型人才培养服务,而要将为社会培养高水平、国际化、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作为己任,让学生学致以用、人尽其才[1,2]。
同年,同济大学作为国内首批试点高校,开始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积极致力于“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并作为主要单位发起成立了“卓越人才培养合作高校”联盟。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并不是否定研究型人才的培养,而是要求从适应国家发展需求出发,根据各高校自身特点和国家教育体系中所处位置确定合适的培养计划,分层次地培养包括研究型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在内的各种所需优秀人才。
本科教学作为卓越工程师计划中的一个基座,肩负这两种人才培养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和学生发展方向制定适合社会人才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以满足优秀科技人才培养的需求。
一、材料类专业的沿革和课程体系现状材料学科主要研究材料的组成、结构、工艺、性能及应用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进而展开涵盖金属、无机非金属、高分子及复合材料等各类材料的科学级工程技术研究。
材料科学研究是各种工程技术研究的基础和重要保证,在我国几乎所有的综合性大学中都开设了材料类的本科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授课计划及课程表(培训课件.doc

材料科学与工程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授课计划及课程表(学术型硕士)*为C类课程,专业必修课,每个学生须至少选修2门C类课程;**授课方式为参与导师所在实验室或课题组的科学研究和组会,学习掌握研究技能;***专题培训包括:文献检索(管理),如何做实验记录,如何处理实验数据,如何提高实验效率,如何规范做图,如何写好科技论文等;****总计4学时,单独安排上课时间,现代工学院新生(外校考入)必修,考试合格方能进实验室注:1)硕士生英语-综合、硕士生英语-阅读、硕士生英语-听力以及硕士生英语-口语均为网上选课;需要上硕士生英语的学生只需任选以上四门课程中的一门即可;2)本学期上课时间:2016年8月29日(新生至9月12日)至2016年12月25日(共17周);复习考试时间:2016年12月26日至2017年1月8日(共2周)光学工程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授课计划及课程表(学术型硕士)*为C类课程,专业必修课,每个学生须至少选修2门C类课程;**授课方式为参与导师所在实验室或课题组的科学研究和组会,学习掌握研究技能;***专题培训包括:文献检索(管理),如何做实验记录,如何处理实验数据,如何提高实验效率,如何规范做图,如何写好科技论文等;****总计4学时,单独安排上课时间,现代工学院新生(外校考入)必修,考试合格方能进实验室注:1)硕士生英语-综合、硕士生英语-阅读、硕士生英语-听力以及硕士生英语-口语均为网上选课;需要上硕士生英语的学生只需任选以上四门课程中的一门即可;本学期上课时间:2016年8月29日(新生至9月12日)至2016年12月25日(共17周);复习考试时间:2016年12月26日至2017年1月8日(共2周)*为C类课程,专业必修课,每个学生须至少选修2门C类课程;**授课方式为参与导师所在实验室或课题组的科学研究和组会,学习掌握研究技能;***专题培训包括:文献检索(管理),如何做实验记录,如何处理实验数据,如何提高实验效率,如何规范做图,如何写好科技论文等;****总计4学时,单独安排上课时间,现代工学院新生(外校考入)必修,考试合格方能进实验室注:1)硕士生英语-综合、硕士生英语-阅读、硕士生英语-听力以及硕士生英语-口语均为网上选课;需要上硕士生英语的学生只需任选以上四门课程中的一门即可;2)本学期上课时间:2016年8月29日(新生至9月12日)至2016年12月25日(共17周);复习考试时间:2016年12月26日至2017年1月8日(共2周)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授课计划及课程表(博士生)专题研讨课主要面向二年级和三年级的直博生、硕博连读生和普通博士生。
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最终)

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材料是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之一,是支撑工业生产与工业技术的物质基础,新材料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先导。
材料科学与工程是研究有关材料成分与结构、合成与制备、性能和使用效能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技术与生产。
本专业始于1994年,由原成都理工大学测试分析研究中心、非金属矿物原料研究所、材料科学技术研究所等合并组建,是我校较早创办的集教学、科研、分析测试三位一体的非地学类专业系之一。
现设有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金属材料两个本科专业方向。
本专业是四川省省级特色本科专业,《四川省高等教育新世纪教改工程》省级材料类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材料学学科为四川省省级重点学科。
现有专职教师16人,其中教授8人(其中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博士生导师3人),副教授4人,讲师4人,专职教师均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
拥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权点。
二、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较宽广的基础知识,受到较系统的工程技术和研究技能训练,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能在半导体材料与元器件、建材、机械、电子信息、冶金、航空航天、交通运输、船舶、能源、环保、石油、化工、军工、矿产资源等材料科学与工程及其相关领域从事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技术改造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培养规格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求实创新、团结协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本专业学生通过系统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受到材料合成与制备、加工与改性、性能分析与检测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材料成分与结构、合成与制备、性能和使用效能及其相互关系的基本规律,掌握分析和解决材料科学与工程相关问题的基本技能。
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框架图

第 3-4 学期
验操作技能,了解各种实验方法在科研实践中的有关应用,提高观 察、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 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习惯。先修课程: 《无机化学》 、
化药学院
《有机化学》 。 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及胶体与界面化学相 物理化学Ⅰ、Ⅱ 96 第 4-5 学期 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加深对自然现象本质的认识,学会物理 化学的科学思维方法,为《材料化学》 、 《材料科学基础》 、 《材料工 艺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加深学生对《物理化学》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理解,使学生 掌握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 学会常用仪器的操 化学实验Ⅲ(1,2) 104(104) 第 5-6 学期 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良好的科学习惯以及科学的思维方 法。先修课程: 《无机化学》 、 《分析化学》 、 《物理化学》 。 使学生基本掌握常用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仪器的主要结构与 性能、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并能结合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仪器分 仪器分析Ⅰ 40 第 4 学期 析方法,提高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正确处理实验结果的能力,并 初步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课程是分析化学后续专业 基础课之一,在《现代材料测试分析技术》之前开设。 通过实验,要求学生对常用仪器分析方法方较深入的了解,提高学 仪器分析Ⅰ实验 40(40) 第 4 学期 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正确处理实验结果的能力, 并初步具有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先修课程: 《分析化学》 。 通过实验巩固和加强基础实验中学过的操作技能, 并运用这些技能 进行应用性实验;通过开设应用性实验,使学生熟悉材料化学实验 材料化学基础综合实验 40(40) 第 5 学期 的一些基本技术,了解和掌握若干材料合成及性能表征的基本手 段, 为今后工作和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在 《化学实验Ⅰ》 、 《化 专业课程 材料化学 32 第 5 学期 学实验Ⅱ》 、 《化学实验Ⅲ》等基础实验课程之后开设。 使学生从材料化学的角度,认识和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问题, 培养学生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选择和使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材料科学基础》之前开设。 材料化学实验 40(40) 第 6 学期 使学生加深理解课堂理论教学内容, 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实验方 法、实验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本原理,并在理论指导 材料化学 化药学院 化药学院 综合实验 化药学院 化药学院 仪器分析 化药学院 化药学院 物理化学 化药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探究

一、引言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产业结构转型必然带来人才资源需求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变化。
新材料是新能源、信息技术等战略新兴产业的先导,也是改造传统产业的基础与支撑。
近几年来,全国材料类专业每年培养的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也在急剧增加,为了让毕业生在大材料宽泛的研究领域中突出特色培养方向,凸显不同学校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培养方案修订,深入展开核心课程群建设,无疑是一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捷径。
同时,在教学资源有限的现实条件下,高校推行本科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制度,实施本科专业核心课程质量考核,也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切合学生与社会需要的可行策略。
所谓专业核心课程,指充分体现该专业的专业属性,鲜明体现该专业的学科特点,集中显示该专业存在价值的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效果的品质,对学生毕业后能否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确保教育教学质量、造就高素质的学科专业人才,根据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充分考虑课程间知识的融通和衔接,在确保学生有扎实的基础和科学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对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体系进行了大胆整合,着手核心课程群的建设。
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主要从事金属材料与表面工程、功能材料、复合材料相关的材料应用、材料制备工艺与设备的研究设计、材料科研和生产管理等行业的工作。
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是根据人才的市场需求,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竞争力,学生通过此类课程的学习,掌握走向社会所必需的素质与能力。
在与多名专家共同讨论的基础上,我们发现,专业核心课程不能太多,多了就起不到核心课程的作用了。
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标准上,只能选取最能代表专业的课程。
因此,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选择《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性能学》、《材料研究方法》、《材料制备与加工》和《金属学与热处理》这五门课程作为我们的专业核心课程群。
三、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的特点(一)以材料科学四面体为模型,构建专业核心课程群材料科学与工程是研究材料的制备或加工工艺、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材料宏观性能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一览表

96 1 48 2 32 6 176
需选择与所选选修课模块相对应的课程设计,修满1学分。
备注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一览表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MT366 MT367 MT368 MT369 MT370 MT371 MT372
智能与生物医用材料课程设计 金属材料科学课程设计 复合材料课程设计 液态成型与控制课程设计 材料连接工程学课程设计
学
3.0 48 48 48
4
3.0 48 48 48
5
4.0 64 64
5
4.0 64 64 64
5
总 66.0 1056 1056 968
72
备注
必修课
须修满全部
MT206 MT207 MT346 MT308 MT309 MT321 MT347
选修课
材料科学基础(1)
3.0 48 48 48
3
材料科学基础(2)
MT354
复合材料设计原理与力学
2.0 32 32 32
7
MT355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2.0 32 32 32
7
MT356
陶瓷基复合材料
2.0 32 32 32
7
MT407
金属基复合材料
2.0 32 32 32
7
MT481
表面复合材料
2.0 32 32 32
7
总 10.0 160 160 160
材料学方向-金属材料,全部修业期间需在A-F模块中任选一个模块修读8学分,总共修读10学分,其余2学分可跨模块交叉选择,卓工班学生需选择卓越工程师计划G模块。
塑性成形及数字化制造课程设计 卓越工程师计划课程设计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ppt【精品-ppt】(共48张PPT)

0713 材料科学类
(注:可授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
071301 材料物理
071302 材料化学
0802 材料类
教授 1
博士
教授
博士
教授
博士
副教授
博士
副教授
博士
副材料科学与工程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四要素”与结构 071302 材料化学
军事、体育类课程(教育部要求——健康保障)
(2) 电子衍射分析 ;
充分利用课堂时间
社出会的对 第材一料条科S-学N曲与线工,程开人辟才了的材要料求、组织与性成能分间(关系组的成)
新结构转化为材料与结构的演化过程
1.主要基础、公共课程设置
2.1、“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简介
2.2、材料工艺学
该课程目前是材料科学以及其它材料学 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内容包括 :工艺技术、基础原理和环境保护三部分, 涉及传统材料和新型材料。有大量的实验内 容。是各种专业课的基础课程。
080201 冶金工程
080202 金属材料工程
080202 无机非金属材料 工程
080204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本科新旧专业对照
071301 材料物理
071303W 矿物岩石材料
071302 材料化学
080201 钢铁冶金 080202 有色金属冶金
080203 冶金物理化学 080213W 冶金
提纲
工业的迅猛发展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科学技术与专门人才:十七 世纪中叶英国成立了皇家学会,之后又在大学设立工程学科,大大 促进了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在冶金/材料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必修课
专业选修课
素质与能力拓展课 程
实践教学环节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第五学期
第六学期
高等数学
线性代数
大 学 物 理B
物理实验
工程力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材料物理化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电工电子学 B
材料科学基础
胶凝材料工学 陶瓷工艺学 玻璃工艺学
Introduction to Materials
材料工程基础
程序设计基础 A
大学计算机基础
程 热玻工璃课程工设艺计学
热工过程与设备
材料测试方法 新材料表征技术 工程测试技术
计算机在材料科 学中的应用
新能源材料 生物材料
第七学期
第八学 期
材
料
制
备
材
技
料
术
工
厂
专
设
业
计
综
概
合
论
实
验
纳米材料 功能材料 薄膜材料 环境保护 企业管理 市场营销
毕
准业
就设
业计
实
( 论
习
文 )
大学人文教育
技能拓展与科技创新培养
工程制图 军事技能训练
机械设计基础 B
机械课程设计
军事理论 体
物理化学实验 计算机强化训练
认识实习
文筑 AutoCAD
大
学
英
语
思想道德修 养
与法律基础
中国近代史纲要 形势与政策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毛泽东思想和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概论
功能信息材料 生态环境材料 混凝土科学与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