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2019届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及参考答案

上海市松江区2019届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及参考答案
上海市松江区2019届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及参考答案

上海市松江区2019届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27题。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造化钟神秀,。(杜甫《望岳》)

2.,尘暗旧貂裘。(陆游《诉衷情》)

3.向来枉费推移力,。(朱熹《观书有感》)

4.,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论战》)

5.日星隐曜,。(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诗歌作者是(人名),钱塘湖就是《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地名)。(2分)7.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水面初平”勾勒出潮水平湖堤的早春轮廓。

B “早、新”二字描绘了莺和燕新来时的动态。

C “渐欲、才能”表现出花草欣欣向荣的趋势。

D “行不足”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留恋。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桃花源记(节选)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9.下列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问所从来”表明源中人对外人持有戒备之心。

B “与外人间隔”致使源中人不知道已改朝换代。

C “皆出酒食”说明源中人生活富足且安于享受。

D “不足为外人道”是源中人对外人的谦虚说辞。

10.节选语段表现了桃花源的淳朴风尚,同时也表达出人们

的愿望。(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终南之山有棘满径,枝柔而刺密。触之者恒胶结不可解①,不受伤不已。人畏其刺,咸迂其途避之。一人义形于色,蹇裳而入②,欲节节而断之。孰知左断于指,而右曳于臂,下钩其裙,上牵其袖,惫已甚。君子曰:“斯人之疾恶是矣,疾之而不以其道,苟持斧,求其本而艾之③,何棘不去?”

【注释】①胶结:粘住。②蹇(qiān):撩起。③艾:同“刈”,割。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一人义形.于色形:

(2)何棘不去.去:

12.下列对划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这人的疾病是非常严重的

B 这人对害人的东西很痛恨

C这人痛恨害人的东西是对的 D 这人的病恶化到如此程度

13.斯人在断棘时“惫已甚”的主观原因是(用文中的语言回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5分)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20分)

工匠精神

①两把菜刀摆在你面前,“张小泉”和“双立人”。

②“张小泉”创建于1663年,当年用龙泉之钢铸造,六十六道工序,曾被列为贡品,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得过银奖,还是唯一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的刀剪类商品,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百年品牌。“双立人”创建于1731年,它所在的索林根小城地处德国西部,是欧洲不锈钢技术的发源地,也是1915年,双立人在旧金山世界博览会上独揽4项大奖,是如假包换的德国百年品牌。

③如今的“张小泉”亦步亦趋地走在先人开拓的路上,材料不变,工序不变,款式不变,被视为“百年传承的工匠精神”;而双立人则百般求变,不断更新不锈钢锻造技术,生产工艺全面创新,款式、门类层出不穷。

④在商店里,张小泉菜刀的价格是双立人菜刀的1/20,至于销量和销售区域,差距可能更大。

⑤中国不乏匠人,但却缺乏新工匠。全国的老字号品牌超过1.2万个,摊开来,家家都有一个与传承和工匠精神有关的“神话”。可是有的苟延残喘

....,有的容光焕发,查之根源,正是因为有新旧之别。

⑥云南白药由云南名医曲焕章发明于1902年,被视为止血神药。早年的云南白药,为粉末状,用小瓶封装。一姓单传,百年不变。

⑦也是从十多年前开始,这家企业在王明辉的带领下大开大合,先后从散剂开发出胶囊剂、创可贴等新品类,甚至还进入牙膏、洗发水等快消品领域,成为老字号企业中第一家年销售额突破百亿的公司。

⑧,真正的工匠精神不是回到传统,一味地向前辈致敬,而是从传统出发,让“上帝”先“死掉”再“复活”,在当代的生活和审美中重新寻找存在的理由。也就是说,工匠精神应该要在传承中求创新发展。

⑨美国社会学家理查德·桑内特在《匠人》一书中对匠人的解读是:通过制造的物品去了解自身,体现时代的生活品质和审美特征。在他看来,“制造就是思考”。

⑩因此,我们在寻找的“匠人”,必须是一个“新工匠”。如何成为一个新工匠?首先要有手艺人精神。他专注于产品本身,尊重制造的基本规律。产品是他的人格投射,是专业精神的一次物质性呈现。新工匠也必然要具备现代性,也就是要与当代有关,与当代的一切新技术、新思维、新生活方式有关。百年前的生活趣味一定与当代的生活趣味不同,与当代有关,才可能存在于当代。此外,新工匠还要有颠覆能力。他必须与众不同,必须足够“奇葩”,能够在最普通的商品中重构审美,最极致的,他能够重新定义一个商品。

(有改动)

14.第⑤段加点字“苟延残喘”在文中的意思是。(2分)

15.下列对第①-④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 通过两把菜刀的比较,引出论题和作者的观点。

B从典型的社会现象入笔,更能激发读者的思考。

C这些事实和现象是作者阐发自己观点的有力证据。

D借助中西方的比较来批判中国传统产业因循守旧。

16.下列关联词中,填入第⑧段划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但是

B 而且

C 况且

D 因此

17.作者认为,要成为一个新工匠,应具备三个条件:(1);(2)要具备现代性;(3)。这三个条件的顺序不宜颠倒,因为。(7分)18.有人说,云南白药的事例可以从文中删除,你觉得呢?请简述理由。(5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0分)

一诺千金

秦文君

①我做女孩时曾遇上一个男生开口向我借钱,而且张口就是借两元钱。在当时,这相当于我两个月的零花钱。我有些犹豫,因为人人都知道那男生家里很穷。他母亲几乎每年都给他生一个弟弟或妹妹。她留给大家的印象不外乎两种:一种是腹部隆起行走pán shān;另一种是刚生产完毕,额上扎着布条抱着新生婴儿坐在家门晒太阳。

②我的为难令男生难堪,他低下头,说借钱有急用,又说保证五天内归还。我不知道怎么拒绝他,只得把钱借给了他。

③时间一天天过去,到了第五天,男生竟没有来上学。整个白天,我都在心里责怪他。骂他不守信用,惶惶忽忽地总想哭上一通。

④夜里快要睡觉时我忽然听到窗外有人叫我,打开窗,只见窗外站着那个男生。他的脸上淌着汗,紧紧攥着拳头,哑着喉咙说:“看我变戏法!”他把拳头搁在窗台上,然后松开,手心里开花似的展开了两元钱纸币。

⑤我惊喜地叫起来,他也快活地笑了,仿佛我们共同完成了一件大事,让一块悬着的石头落了地。他反复说:“我是从旱桥奔过来的。”

⑥后来我才知道,他当时借钱是给患低血糖的母亲买葡萄糖。为了如期归还借款,他天天到北站下的昌桥帮菜家推车。到了第五天的拂晓,他终于攒足了两元钱,乏极了,就倒在桥洞中,本想略睡一会儿,没想到竟酣睡了一个白天和黄昏。醒来后他就开始狂奔,所有的路人都猜不透这个少年为何十万火急地穿行在夜色中。

⑦这是我和那个男生惟一的一次交往,但是它给我留下的震撼却是绵长深切的。以后再看到“优秀”之类的字眼,总会联想到他,因为他身上奔腾着一种感人的一诺千金的严谨。

⑧据说那个男生后来果然成就了一番事业,也许他早已忘记了我们相处的那一段,可我总觉得那是他走向成功的源头。

⑨去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天降大雨,那是场罕见的倾盆大雨。我打着伞去车站接一个朋友,我们曾约定,风雨无阻。我在车站久等也没见朋友露面,倒是看见一个少年,没带伞,抱着肩瑟瑟地站在车牌边,我把伞伸过去,他感激地说谢谢,告诉我说,他在这儿等一个朋友,车一辆一辆开过,雨在伞边形成一道道雨帘,天地间茫茫一片,怎么也不见我们所盼望的人。我对少年说他们也许不会来了,可少年固执地摇摇头。又来了一辆车,从车上跳下一个少年,无比欢欣地叫了一声。伞下的少年一下子蹿了出去,两个人热烈地击掌问候,那份快乐是如此坦荡无愧,相互的欣赏流淌在那一击中,让目睹那画面的我感到一种灵魂的升华。

⑩我终于未能等到我的那份欣喜。我失望而归,却在家接到朋友的电话。她说雨实在太大,所以……我想说:约定时为何要说风雨无阻,完全可以说大雨取消;既然已说了风雨无阻,区区风雨又何足畏惧!不过,我什么也没说,只是轻轻地挂断了电话。我更愿腾出时间想想那两个相会在暴雨中的少年。

19.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pán shān

20.文章围绕“一诺千金”,主要写了两件事:(6分)

(1)我做女孩时,。

(2)秋天的一个傍晚,。21. 第④段划线句极富语言的表现力,请作简要分析。(4分)

22.第⑥段在文中的作用是。(4分)

23.对第⑩段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

A “终于”照应第⑨段中的“久等”一词,突出“我”的失望之情。

B 文中的省略号表明朋友说话啰嗦,摆出了很多为自己开脱的理由。

C “我什么也不说”是因为面对这样的朋友,“我”气得说不出话了。

D 以“更愿想想相会在暴雨中的少年”收尾,表达作者对守信的推崇。

四、写作(60分)

27.题目:美好的相遇

要求: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2019年松江区初中毕业学业模拟考试

初三语文评分标准与参考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共40分)

(一)(共15分,每小题3分,错、漏、改一字扣1分,扣完为止。)

1.阴阳割昏晓 2.关河梦断何处 3.此日中流自在行 4.吾视其辙乱 5.山岳潜

(二)(4分,每题2分)

6.(1+1分)白居易西湖

7.(2分) B

(三)(9分)

8.(3分)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去他们家做客(复、延、其)

9.(2分) B

10.(2+2分)热情好客厌恶战争、追求和平

(四)(12分)

11.(2+2分)(1)表露,表现(2)去除,除掉

12.(3分)C

13.(2+3分)疾之而不以其道要用正确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现代文阅读(共40分)

(一)(20分)

14.(2分)经济不景气,勉强维持

15.(3分)D

16.(3分)D 17.(2+2+3分)(1)要有手艺人精神(3)要有颠覆能力

手艺人精神是具备现代性和有颠覆能力的前提和基础,三者层层推进(2分);同时

与第⑨段理

查德所解读的匠人内涵相呼应(1分)。

18.(5分)不能删。该事例写了云南白药不断开发产品种类和消费领域,成为老字号企业中

第一家年

销售额突破百亿的公司(2分),与张小泉事例形成对比(1分),从正面论证了“工

匠精神应该

要在传承中求创新发展”的观点(2分)。(或作为中国老字号,和“双立人”事例一

起,从中外

不同的角度论证“工匠精神应该要在传承中求创新发展”的观点)

可以删。这个事例写了云南白药不断开发产品种类和消费领域,成为老字号企业中第一家年销售额突破百亿的公司(2分),与“双立人”属于同类事例(1分),都

证明“工匠

精神应该要在传承中求创新发展”这一观点(2分)。

(二)(20分)

19.(2分)蹒跚

20.(3+3分)(1)男生连续多日帮人推车,攒足钱后如期归还给我。

(2)两个少年冒着暴雨在车站如期相会。(要点:对象+事情+结果)

21.(4分)生动表现了纸币在手心展开时的优美姿态,表达了“我”和男孩内心的兴奋。22.(4分)运用插叙,补充交代了男孩借钱的原因和还钱的艰辛,体现了他的孝顺和守信。23.(2+2分)A D

三、综合运用(10分)

24.(3分)B

25.(2+2分)(1)文学类(2)感受科学魅力,启迪科学梦想,培养科学素养

26.(3分)要点例举:针对当前普遍碎片化阅读的现象,校长赠书有利于引导学生静心阅读

纸质书籍;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不断增长知识,提高个人的综合素养;寄予学

子崇尚阅读、积极思考、善于思考的期望。(写出两点意义得3分,一点得2分)

说明:

(1)题目不写扣2分.

(2)字迹不清楚,书写不规范,卷面不整洁扣1—2分(符合任意两项即扣2分)。

(3)错别字总扣1分(满2个即扣)。

2018—2019高三月考语文试卷教学内容

2018—2019学年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试卷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注意事项: ①为保证书写效果,请用0.5毫米黑色水签字笔答题。 ②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包括标点),字迹清楚。 ③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得分。 ④违反以上①或②规定者均酌情扣3至5分。 一、文言基础知识(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 ..的一项是() A.①失其所与.,不知亲附,结交②独.畏廉将军哉唯独 B.①纵一苇之所如.如愿②谨.庠序之教认真从事C.①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②逮.奉圣朝及、至D.①不如因善遇.之对待②虞常果引.张胜延请 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用法相同 ..的一项是() A.①吾属今为.之虏矣②君为.我呼入 B.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①余船以.次俱进②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D.①不知老之.将至②寡人之.于国也 3.下列文言实词的解释正确 ..的一项是() A.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病: 疲惫 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夹杂 C. 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过:经过 D.樊哙从良坐。从: 跟随 4.下列文言实词的解释正确 ..的一项是() A.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当:应当 B.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去:离开 C.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形容词,仔细,周详 D.从郦山下,道芝阳间行。道:道路 5.下列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 ..的一项是() 例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以其无礼于晋 B.此亡秦之续耳 C.为击破沛公军

D.举孝廉不行 6.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有误 ..的一项是() A.“千乘之国”中的“乘”是指车辆。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3人,步卒72人,称为一乘。“参乘”亦作“骖乘”,是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B.“吾妻来归”“始适还家门”“吾妻归宁”中的“来归”“适”“归宁”均是指女子出嫁。 C. 下九:古代农历每月十九为下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 D. 孝廉:汉代以来推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 7.下列各项有关文学文化常识有误 ..的一项是() A.“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署”“权”则表示暂代官职。 B.疏,又称“奏议”“奏疏”,是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其本意为“疏通”,这里引申为分条说明的文字。 C.“视事”指官吏到地方检查公务,“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指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致政”则指官员到任到职。 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刘安世,字器之,魏人。从学于司马光,咨尽心行己之要,光教之以诚,且令自不妄语始。调洺州司法参军,司户以贪闻,转运使吴守礼将按之,问于安世,安世云:“无之。”守礼为止。然安世心常不自安,曰:“司户实贪而吾不以诚对,吾其违司马公教乎!”光入相,荐为秘书省正字。光薨., 宣仁太后问可为台谏 ..于吕公著,公著以安世对。擢右.正言。时执政颇与亲戚官,安世言:“祖宗以来,大臣子弟不敢受内外华要之职。自王安石秉政,务快私意,累圣之制,扫地不存。今庙堂之上,犹习故态。”因历疏文彦博以下七人,皆耆德魁旧,不少假借。章惇以强市昆山民田罚金,安世言:“惇与蔡确、黄履、邢恕素相交结,自谓社稷之臣,贪天之功,侥幸异日,天下之人指为‘四凶’。今惇父尚在,而别籍异财,绝灭义理,止从薄罚,何以示惩?”会吴处厚解释确《安州诗》以进,安世谓 其指斥乘與,犯大不敬 ...,与梁焘等极论之,窜之新州。同文馆狱起,蔡京乞诛灭安世等家,谗虽不行,犹徙梅州。惇与蔡卞将必置之死,因使者入海岛诛陈衍,讽使者过安世,胁使自裁。又擢一土豪为转运判官,使杀之。判官疾驰将至梅,梅守遣客来劝安世自为计。安世色不动,对客饮酒谈笑徐书数纸付其仆曰我即死依此行之顾客曰死不难矣客密从仆所视皆经纪同贬当死者之家事甚悉判官未至二十里,呕血而毙,危得免。家居未尝有惰容,久坐身不倾倚,作字不草书,不好声色货利。其忠孝正直,皆则象司马光。年既老,群贤凋丧略尽,岿然独存,而名望益重。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四》,有删改)

浙江省临海市2019届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有答案)

2018学年第二学期月考试题 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是(3分) () A.习总书记亲自布署(shǔ)的粤港澳大湾区,为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创造了新机遇。伴 随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大湾区融合发展的引擎(qín)已经启动。 B.中产阶级对教育的焦虑,从不断高涨的学区房价和愈(yù)发火热的补习班便可一窥 (kuī)全貌。其背后的原凶是全社会对教育的浮燥,由“坐立不安”走向“剧场效应”。 C冬天来临,天气越来越冷,很多耄耋(dié)老人都因过不了冬天这一关而去逝,他们的家人多悲怆( chàng)欲绝,难以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 D.曾创作多部脍(kuài)炙人口的武侠小说的金庸先生驾鹤西去,永别江湖,引发无数感慨与回 忆。金庸作品再次掀起热潮,在部分书店售罄(qìng)。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5分) 电影界中存在一种残酷的“马太效应”。那些获得极大的关注度、被最大范围的观众 看到且能激发踊跃 ....耕耘多年的导演,一个在业..讨论的电影,[甲]背后往往存在着一个呕心沥血 内非常强势的制片方或发行方,一段维持了多年的合作关系,以及一双深谙行业游戏规则的“推手”。在这些因素的合力作用下,名声在外的欧美电影节很大程度上反而成了“被选择”的平台。[乙]在16年的时间里,促成《儿子的房间》《华氏911》《孩子》……等作品赢得金棕榈奖的法国发行人文森·马拉瓦赫总结过他30年的从业经验:如果认为在戛纳影展的入围和得奖能成为影片的市场助力、能让导演往后的职业道路顺畅,这是对电影节的错觉。[丙]时任 戛纳国际电影节艺术总监的蒂耶里·福茂在2002年看到了阿彼察邦的《祝福》,决定不遗余 ... 力.地在戛纳的平台上推荐这位泰国导演, 于是 ..在8年后《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得到金棕棡奖时,阿彼察邦在众多东西方记者的眼中仍是个陌生人。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踊跃 B.呕心沥血 C.不遗余力 D.于是 3.文中划线的甲、乙、丙三句,标点符号有误的是(2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上海市 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 1.默写 (1)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______,一览众山小。(《望岳》) (3)下见小潭,______。(《小石潭记》) (4)______,以尽吾齿。(《捕蛇者说》) (5)回看射雕处,______。(《观猎》) 二、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11.0分) 2.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世界湿地日”,市绿化市容局发布了上海湿地生态旅游地图,并公布了7大湿地公园:崇明西沙湿地公园、吴淞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东滩湿地公园、金海湿地公园(在建)、世博后滩公园、南汇嘴观海公园、明珠湖公园。详见图。 (1)看完上述材料,从下面四句中选择一句作为你想说的话,并简要说明理由。 A.全市七大湿地公园,有三个在崇明。 B.全市七大湿地公园,有三个在崇明? C.全市七大湿地公园,有三个在崇明! D.全市七大湿地公园,有三个在崇明-- 我选______ 原因是______ (2)请为崇明湿地旅游设计一句广告宣传语。 (3)下面是游览崇明三个湿地的四种路线设计,最不便捷 ....的一项是______ A.崇明西沙湿地公园--明珠湖公园--东滩湿地公园 B.明珠湖公园--东滩湿地公园--崇明西沙湿地公园 C.东滩湿地公园--崇明西沙湿地公园--明珠湖公园 D.东滩湿地公园--明珠公湖园--崇明西沙湿地公园。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3.阅读《送友人》,完成问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1)诗中的“孤蓬”与“______”都喻指题目中的“友人”。 (2)全诗抒写了作者对友人______的情感。 四、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4.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问题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_》,作者是汉代史学家______。 (2)为发动起义,陈胜吴广杀两尉以扫清障碍,______以鼓动人心,诈称扶苏、项燕以______,由此可见他们______的特点。 5.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势利鬼吴生有吴生者,老而趋势。偶赴盛宴,见一布衣者后至,略酬其揖①,意色殊傲。已而见.主人待之甚恭,私询之,乃张伯起②也。吴生更.欲殷勤致礼,张笑曰:“适已领过半揖,但乞补还即可,勿复为劳。”时人嗤之。 【注释】①酬其揖:鞠躬还礼。②张伯起:张凤翼,明朝著名戏曲作家,字伯起。 (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①见.主人待之甚恭______ ②更.欲殷勤致礼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时人嗤之。 (3)吴生“略酬其揖”的原因是______,“更欲殷勤致礼”的原因是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4)哪个成语用以概括吴生对张伯起的不同态度最为准确?______ A.趋炎附势B.前倨后恭C.刮目相看D.见风使舵。 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40.0分) 6.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季羡林①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他们也从来不考虑这样的哲学问题。走运时,手里攥满了钞票,白天两顿美食城,晚上一趟卡拉OK,玩一点小权术,耍一点小聪明,甚至恣睢骄横,飞扬跋扈,昏昏沉沉,浑浑噩噩,等到钻入了骨灰盒,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活过一生。 ②其中不走运的则穷困潦倒,终日为衣食奔波,愁眉苦脸,长吁短叹。日子 还能过得去的,不愁衣食,能够温饱,然而终日忙忙碌碌,被困于名缰,被缚于利索。同样是昏昏沉沉,浑浑噩噩,不知道为什么活过一生。 ③对这样的芸芸众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从何处谈起呢? ④我自己也属于芸芸众生之列,也难免浑浑噩噩,并不比任何人高一丝一毫。如 果想勉强找一点区别的话,那也是有的:我,当然还有一些别的人,对人生有一些想法,动过一点脑筋,而且自认为这些想法是有点道理的。 ⑤我有些什么想法呢?话要说得远一点。当今世界上战火纷飞,人欲横流,“黄

2019届朝阳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9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语文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 春节上映的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成了一个热议的话题。因为原著作者是刘慈欣,因为主演是吴京, 更因为这是一部以大片标准呈现的中国原创硬科幻。《流浪地球》将天马行空 ....的想象与前沿的科技“无缝 对接”,并用高密度的细节把这两大板块铆牢 ..,宇航服、强化外骨骼、行星发动机等细节的设定完全不输 给《环太平洋》等海外大片,片中地球坠入木星时的大气流失逸散,空间站中的重力变化,也都有相对严 谨的表现。 “这个梦想已经很久了。”刘慈欣曾说,“我最想做的莫过于把我写的小说拍成电影,哪怕就一部。” 作为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小说拉向世界顶尖水平的作家,他面对中国电影工业时却曾经无力。原因很简单,科幻电影往往代表了电影工业的最高水准,作为一种类型片,科幻电影还原并视觉化科幻理念,不仅需要 巨大的资金投入,更需要参与者对科学有足够的理解,而中国科幻的银幕呈现一度并不尽如人意。《流浪 地球》弥补了此前中国原创科幻电影因欠缺科学逻辑而导致的硬度不足的最大短板。 《流浪地球》是一部硬科幻电影,也是一个纯粹的中国故事,它表现的亲情观念、英雄观念、故土家 国情怀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 影片故事中,因为太阳加速老化,将要吞没地球,于是地球上建起了许多行星发动机,将地球加速到 逃逸速度飞出太阳系。“为什么不建造飞船飞离地球?”无论是原著小说中的人物,还是现实中的海外电 影人,都有这样的疑问。影片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既关乎科学设定,也反映出中国文化对家园的理解。导 演郭帆说,将地球带走,“带着家园流浪”的想法表现了中国人对故土的情感。正是这样的人文内核,撑 起了与好莱坞不一样的属于中国的科幻大片。 对故土的眷恋,在影片中通过一家祖孙三代在灾难面前的选择体现出来。吴孟达扮演的姥爷看上去谨 慎得有些懦弱,却为了外孙、孙女牺牲了自己。吴京扮演的航天员父亲为了任务十多年没有见到儿子,倔 强的他和叛逆的儿子之间似乎没有什么话可说,却最终两代人合力完成了保住地球家园的使命。在飞出太 阳系的科幻背景下,传达的是中国人最熟悉也最刻骨铭心的主题——回家。 观众会发现,在这些平时含蓄而内敛的家庭成员之间,有着东方式亲情的默契——他们彼此依赖却并 不表现出来,小心地保有着一份温度。这样的温度激发了对家国责任的热度,灾难面前,没有超级英雄, 每个平凡人都是英雄。

上海市黄浦区2020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上海市黄浦区2020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题。 2.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 盈盈一水间,。(《迅迅牵牛星》 2.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 知否,知否,。 (李清照《如梦令》) 4. ,得之心而寓之清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5.土地平旷,屋舍伊然,。(陶渊明《桃花源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 -7题(4分)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的。(2分) 7.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正确的项是(2分) A.“横”字写出水之动态。

B.“绕”字写出山之静态。 C.尾联抒发难舍难分的情感。 D.通篇都在写秀丽的自然美。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黔之驴 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愁愁然,莫相知。 ②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通;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日,“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啊,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8.下列对第①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船载以入”意思是用船运载一头驴进入黔地。 B.“以为神”意思是把它当做神奇的东西。 C.“蔽林间窥之”意思是驴躲在林间偷看。 D.“莫相知”意思是不了解驴究竟有多大本领。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以为且噬已也 10.以下是老虎认识学的心理过程,请用自己的话填空。(4分) 最初最后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文正公在睢阳掌学,有孙秀才者索游上谒,文正赠钱一千。明年,孙生复道睢阳谒文正,又赠一千,因问:“何故汲汲○1于道路?”孙秀才戚然却色曰:“老母无以养,若日得百钱则甘旨○2足矣。”文正曰:“吾观子辞气,非乞客也,二年仆

2019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18届上海市崇明县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一、积累应用(10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7分) (1)不应有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宋·苏轼《水调歌头》)(2)位卑则足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唐·韩愈《师说》)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断桥头卖鱼人散。(元·马致远《寿阳曲·远浦帆归》) (4)舞台上遭逢苦难久别重逢的夫妻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此时可以用《琵琶行》中哪两句诗句来形容这种场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黄庭坚作诗善于锻炼熔造前人诗句,《登快阁》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便化自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在下文中横线上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我是一个具有癌细胞的基地,这些癌细胞为什么不能施展它们的魔法与威力呢?这是因为人体里有一种特殊的抗癌机制,能够及时而有效地制止这些致癌基因向周边渗透和蔓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质网能细致地辨认出病里头的致癌基因,当它们发现这些坏家伙后,会立即停止该基因的蛋白质折叠。 A.这种抗癌机制能负责将氨基酸折叠成蛋白质的是内质网 B.它们就是人体细胞内负责将氨基酸折叠成蛋白质的内质网 C.这种抗癌机制负责将氨基酸折叠成蛋白质的内质网生成 D.它们就是人体细胞内的内质网负责将氨基酸折叠成蛋白质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3-8题。(16分) 漫说“散文心” 沈扬 ①前些年在旧书摊淘到一本名为《文心》的书,1934年由夏丏尊、叶圣陶合作撰写并出版,是一本关于国文写作的指导性通俗读物。《文心》一书在提出用功求学用心作文的要求后,具体到写作的过程,讲述了确定“中心意旨”对于写

山东省曲阜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2019.9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北宋哲学家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既是先贤圣道,亦隐喻家国大义。因此,家国情怀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从未缺席的主题,诗词中的家国,既有“边塞况味”,也有“忧国忧民”。 “边塞况味”,莫如盛唐四大边塞诗人王昌龄、王之涣、岑参、高适,他们开启了中国边塞诗词的巅峰之门。王昌龄有感于汉将李广的英雄气概而作的《出塞》句句宣誓,字字慷慨,尽显盛唐人保家卫国的决心。王之涣留存于文学史的诗作已不多,但《凉州词》的余响不绝于耳,尤其是那两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与杨柳,春风与玉门关,离家已经平添几分忧思,而更为堪忧的是,面对这茫茫荒漠,连表达思念的杨柳枝都找不到。玉门关,自古就隐喻着边塞情绪,诗人把它放在这里,更显回乡之路漫长悠远。忧愁虽然有,但比忧愁更强烈的是慷慨,乡愁之上,还有家国荣誉,这远远高于个人悲情。边塞将士们的坦荡着实令人叹服。于是,我们不难理解,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何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悲壮却不凄凉了。 “忧国忧民”诗词所体现的则是国与民在争战中的苦难。忧国,既有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又有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更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捐躯赴国难”这面旌旗下,辛弃疾一腔热血奔赴《破阵子》,陆游逝前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殷切期待。忧民,最深情的则非杜甫莫属了。朱熹论杜甫人格,将他与颜真卿、诸葛亮、韩愈、范仲淹并举为“君子”,意为“品格高尚”的人。朱熹认为他们“其所遭不同,所立亦异,然求其心,则皆光明正大,疏畅洞达,磊磊落落而不可掩者也”。杜甫的“磊磊落落”是他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他的“三吏”、“三别”像一部史诗,记录着战争中百姓的艰辛。“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的年轻人,“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的老人,“存者无消息,死者为沉泥”的受难者,这些形象直指人心。杜甫爱民之情丹心耿耿,情义相照。 家国情怀,成为中国古典诗词积淀于文化中的审美基因。它深隐于华夏灵魂深处,昂而不傲,光而不妖。它内敛、融达,成就了中华文化昂扬的自信:“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种文化自信与古典诗词偕隐同行,玲珑剔透,流光溢彩,超越了空间,点亮了时代,烛照千秋,辉映未来。 (摘自2018年2月12日光明网《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家国情怀是中国古典诗词永恒主题之一,使得张载名言具有“先贤圣道,家国大义”。 B.文中的“边塞况味”,或表现为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或流露出比乡愁更强烈的家国荣誉。 C.文中引用《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句,意在表达王昌龄对李广英雄气概的敬佩。 D.朱熹认为“君子”就是“品格高尚”的人,尽管他们遭遇各不相同,但其“磊磊落落”中必然有对民众生命的人道关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引用张载名言,对其解释后,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B.作者以王之涣的《凉州词》为例,意在论证即使在乡愁如此浓郁的诗里,家国情怀也未曾缺席。

2018-2019学年高三英语12月月考试题

浙江省建人高复2018-2019学年高三英语12月月考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称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will the man do? A.Move the desk. B.Check the computer. C.Look at the employee paperwork. 2.What will the woman read first? A.The sports page. B.The entertainment section. C.The international news section. 3.Who are Bob and Angela? A.The woman’s parents. B.The man’s co-workers. C.The woman’s colleagues. 4.When is the train leaving? A.At 10:15. B. 10:30 C. At 10;40. 5.Where might the two speakers be? A.In a pool. B.In a mountain. C.At a playground.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7题。 6.How does the girl feel in the beginning? A.Tired. B.Angry. C.Stressed. 7.When will the man help the woman? A.Tomorrow after school. B.All night tonight. C.On Friday.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8-10题。 8.What time is it now? A. A quarter to nine. B.Nine o’clock. C.A quarter past nine. 9. What does Bobby ask the woman to do? A. Read him a story. B. Give him some cookies and milk. C. Let him finish watching a movie. 10.What is the woman’s attitude toward Bobby? A.Patient and firm. B.Violent and mean.

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II )卷

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II )卷 一、基础积累 (共4题;共8分) 1. (2分)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划线的读音和字形正确的一组() A . 哺(pǔ)育九曲(qū)连环污秽(huì)田垄(nǒng) B . 重荷(hé)踌躇(chóu chú)深邃(suì)妇孺(rú) C . 博(bó)学多识积攒(zhǎn)蟠(páng)龙嶙峋(lín xún) D . 祈(qí)祷雪霁(jì)睥睨(pì nì)污秽(huì) 2. (2分)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 . 俗不可奈煞费苦心名付其实索然无味 B . 趾高气扬身名狼籍心有余悸人情事故 C . 萍水相缝兴高采烈认劳认怨销声匿迹 D . 猝不及防棱角分明司空见惯心血来潮 3. (2分)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草坪上,一个个花枝招展的彝族小女孩,踩着梦幻般的舞步,哼着不知传唱了几千年的古老歌谣。 B . 近年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民营艺术院团如雨后春笋,异军突起,焕发出蓬勃生机。 C . 在这个偏僻的小镇,居然有这么一家豪华餐厅,虽说店面不大,但脍炙人口的饭菜却引来了络绎不绝的顾客。 D . 北国初春,乍暖还寒,冰雪尚未消融的龙江大地吊塔林立,机器轰鸣,早早吹响了项目开复工的号角。 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杭州作为一座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的城市,凭借独特的自然坏境和众多的发展机遇,已成为外籍人眼中当之无愧的魅力之城。

B . 《二泉映月》自始至终让人感受到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同时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演奏技巧与风格也让人叹为观止。 C . 近些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热中,杭州独有的“杭剧”,被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其发展与传承终于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D . 正在打造的中国第一家“低碳科技馆”,将成为杭州第一个具有示范意义的绿色建筑典范。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4分) 5. (24分) 冰海小精灵 在南极和北极的冰冷海域中,生活着一种轻盈美丽的浮游动物,它们的名字是“冰海小精灵”。最近,这种可爱的动物却现身于日本兵库县附近相对温暖的海域中。这种小生物“盲流到非居住地”,说明海洋环境出现了问题,环保人士对这种不明原因的迁徙表示担忧。冰海小精灵学名为Clionelimacina,又被称为“冰海天使”。当它们在海水里展翅游泳时,小翅膀看起来像天使的翅膀。这些小生物有些看上去像水母,也有些像萤火虫,其实它是一种翼足类软体动物。这种生物通体透明,在水中冉冉飘动,姿态十分优雅。它们透明的身体包含了头、腹、尾3个部分,身体中央有着红色的消化器官,看起来像一颗火热的红心。冰海小精灵体形最大不过3 cm,通常生活在离岸水域,人们对它的生活习性至今仍不是十分清楚。它们的口部位于头部顶端,肉食性,以浮游性小卷贝为食。发现小卷贝时,头部那两个像是触角的东西会突然爆裂开,从体内瞬间伸出6条触手,将小卷贝扯入体内消化。冰海小精灵为雌雄同体,然而它们不能自我受精,必须和其他同类进行交配才能繁殖后代。在进行交配时,两只冰海小精灵会结合在一起,互相为对方体内的卵子受精。冰海小精灵幼年期有壳无翼,但在成熟过程中,外壳会退化,足部渐渐特化成透明的翅膀。这些“翅膀”大约每秒拍动两次,让它们能在海洋环境中畅游。 冰海小精灵大多终身飘浮在结冰的海水之下,北极圈北纬45°以北、太平洋和大西洋都可以发现它的踪迹。它们主要生活在南极和北极附近的冰冷海水中,在日本寒冷的北海道海域也有发现。然而,日本兵库县属于日本中部的温带地区,海水相对温暖,按理这里不会出现寒带的生物。这也是人们第一次在寒带之外的海域发现冰海小精灵。由于水土不服,这些迁徙的小精灵已经开始大量死亡。 为了保护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一些环保组织招募人员对这些冰海小精灵进行饲养。据负责照料这些浮游生物的一位饲养员介绍,他和他的同事们正致力于保护这些小生命。但是,目前这些浮游生物的生活情况并不是很好,由于对其生活习性的不了解,饲养员们负责照顾的冰海小精灵也出现了大量的死亡现象。 这种动物为何会出现反常的迁徙?环保专家还在寻找其中的原因,但是一些生态学家表示,这一定是海洋环境

(word完整版)2019年高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推荐文档

机密★启用前 青山中学2019年高考一模卷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作为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先行者,危地马拉作家阿斯图里亚斯为其发展奠定了基调,后来的拉美作家或多或少循着他的路子创作。阿斯图里亚斯是他们中最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家。 《玉米人》没有核心故事,其线索是漫溢散射式的。小说围绕土地争夺战展开,印第安酋长伊龙率领的部落,在政府骑警队和投靠政府的印第安人的双重围攻下惨遭屠戮,部落萤火法师临死前施下毒咒,多年后毒咒一一实现。小说的时间设置非常别致,以断线跳脱而非连续性的方式铺设,其中的罅隙埋伏了种种人生的悬念。 阿斯图里亚斯笔下的魔幻色彩,主要是心理上的超现实主义。作者精确地抓住了人的种种心理状态,将之投影于外物,通过外物施之视觉、听觉等感觉上的变形,反映人心的扭曲和变形。托马斯先生设毒计害死酋长伊龙后,看到一只预示断子绝孙的“嘤嘤哀鸣的小鸟”不离妻子左右,即是其恐惧的心所造的幻影;骑警队夜过森林遭遇颠簸起伏的大地、缠绕虬结的树枝、殷红似血的月亮、如蝗虫漫天飞舞的落叶,则是群体参与屠戮恶有恶报的心理反应。作者写得最妙的是盲人戈约,他失明时才能认识玛丽亚的美善,复明后反而认不出她了,亦即他借以“看见”玛丽亚的是“心眼”,注入了满满的关于爱情、信仰和生活的美好想象。而“真眼”复明,“心眼”闭合,他看到的则是满目丑恶,不拘世间的抑或人心的。书中写到大量的印第安神话和传说,这些东西当然是愚昧的,但其产生有人文、社会和心理上的渊源,它们是人类情感的寄托。此外,书中关于“人神合一”“人兽合一”的描写,特别是相当一部分叙述在邮差尼丘和野狼、巫医库兰德罗和七戒梅花鹿之间来回切换,则代表了印第安民族特有的世界观。 玉米是人的血肉的来源,人因之繁衍子孙,人死后作为养料供玉米茁壮成长。这种“人-玉米土地”的共生关系使印第安人形成一种朴素的伦理观:卖玉米和土地即卖血肉和子孙,烧荒毁林不啻截断土地的经脉,滥垦滥伐更是污染其血液。这种观念与其说挑战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和道德制度,毋宁说是某种人类共同价值的阐发——信仰万物有灵,尊敬我们的地球,总要好过竭泽而渔式的发展。《玉米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值得我们深思。 (摘编自黄夏《魔幻视闽中的拉丁美洲风俗志——读<玉米人>》,有删改)1.下列对《玉米人》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没有核心的故事,采用漫溢散射式的线索和断线跳脱而并不连续的情节设置。 B.运用了把人物心理投影于外物,再通过外物使感觉变形的超级现实主义手法。 C.写到了大量的虽有愚昧之嫌但有人文、社会和心理渊源的印第安神话和传说。 D.叙述了代表印第安民族特有的世界观的关于“人神合一”“人兽合一”的内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介绍了阿斯图里亚斯开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之先的文学地位。 B.文章第二段分析了<玉米人》漫溢散射、断线跳脱、多设悬念的情节特点。 C.文章第三、四段评析了《玉米人》的写作特点、主题及给予我们的深远思考。 D.文章用举例、对比、比喻论证,着眼于魔幻视阈,对作品进行了客观分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阿斯图里亚斯由于对“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有杰出贡献,因而成为拉美作家的一面旗帜。 B.骑警队夜过森林遭遇种种怪象是因为他们内心的恐惧投射于外物而使景象变形。 C.各国神话传说的产生总有人文、社会和心理上的渊源,寄托了人类的情感。 D.被称为玉米人的印第安人之所以被屠戮,是因为他们与玉米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一条河流和我的命 韩浩月

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卷(带答案)

应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9月月考 语文试题2018.9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在世界上汉文化正热,但是西方人普遍认为汉语难学,包括华人后代。尤其语法这块,目前的汉语语法实际上是通过西学框架加大量特殊句式来描述的,没有一个本质贴切的原理可以指导实践。这些都促使我们去深入思考:汉语有没有自己土生土长的语法?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是什么样的关系? 孟昭连教授的《之乎者也非口语论》给了我们极大的启示,他描述了文言文形成、成熟的整个过程,揭示了文言文不是口语的简单记录,更从文言文法重要方面的“辞”说清了文言文区别于口语的具体方式,也就为我们解构文言、读懂古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之乎者也非口语”结论虽小,但折射了语言、文字、文学、历史文明等方方面面,书中详尽的考证展示了独到的见解和合理的推论,虽有个别值得商榷之处,但仍是引人深思。 孟教授在书中阐述的主线之一是传统文字“意内而言外”的概念,以及作为具体体现的“之乎者也”之类“辞”的运用。语言和文字的作用都是要表达“意”,但是文字和语言特点不同,有很多场景下的对话不仅仅有吐字发音,更有声音的长短徐疾、停顿等以体现出的当事人心态、话外之音、逻辑意向等等,文字记录时不仅要记下具体声音所对应的字,还要加进去“辞”来足意,“之乎者也”就是典型的“辞”,是口语中没有但文字里面非常必要的部分。 到了清末民初时期,文言区别于口语的理念在“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的西方语言学观点冲击下渐渐模糊,尤其是《马氏文通》出版后,一系列混淆概念的虚实字分类,颠覆了人们对传统文字的认识,并一直延续到现代汉语的研究中。孟教授在书中详尽剖析了马氏对后人的误导。 孟教授还提出了一个问题:既然古代文章、文法这么发达,为什么没有产生像西方那样发达的语法学?也就是说,我们现今的汉语语法研究,是不是在填补古人的空白?这是发人深思的问题,其回答促使我们更好地审视语言实践的方方面面,包括上溯汉语的渊源、发现汉语本质,甚至汉语应该教什么和怎么教,等等。 孟教授的这本书破开了“西学中用”造成的百年误区,剥离着西学强加给汉语的框框。更重要的是,我们去哪里寻找华文的根?去哪里寻找汉语的本质?孟教授给我们做了示范。那就是,在传统语言文字中找,在古典文学中找,这一切巨大的财富,是汉语乃至华夏文化回归的希望所在。 (摘编自子明《跳出西学框框回归汉语本质——评孟昭连教授〈之乎者也非口语论〉》)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 ..的一项是() A.由西学框架并结合特殊句式所描述的当下汉语语法,不是土生土长出来的,因为缺少本质贴切的原理,所以不能指导实践。 B.“之乎者也非口语论”结论虽小,但涉猎极广,全书既有独到见解,引人深思,又能指导实践,提供途径,值得全面学习。 C.与“语言”不同的是,文字除了记下应有的字外,还要加上各种“辞”,以弥补文字因脱离具体

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

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2017年初三二模徐汇区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7题(4份) ①题破山寺后禅院②山居秋暝 【唐】常建【唐】王维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两首诗都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第①首中的“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是以声衬静; 第②首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以动衬静。(2分) 7.下列对着两首诗理解不正确一项是()(2分) A.两首诗都描绘了幽雅宁静的环境。 B.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高洁的精神追求。 C.两首诗都写了富有诗情画意的风光。 D.两首诗都是格律诗中的五言绝句。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7题(4分) 6.(2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7.D 2017年初三二模闵行区 (二)阅读下面两首作品,完成第6-7题(4分)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 瘦。 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6.《如梦令》的作者是___________。“瘦”在词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7.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如梦令”和“四块玉”是词牌名,《别情》是题目。 B.“绿肥红瘦”和“杨花雪”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湖南省长郡中学2019届高三月考试卷

湖南省长郡中学2019届高三月考试卷(四)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从世界工厂到世界消费市场须跨过三个坎 中国有着14亿人的庞大而广阔的消费市场,这是足以傲视全球的经济优势,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能够实现快速增长的源泉所在。 如果说,过去的40年,中国得益于改革开放深入融入全球化进程,成了“世界工厂”,“中国制造”满天下。那么,到21世纪中叶要实现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中国具有这么大的内在消费动力,再过30多年,就完全可以成就一个“世界消费市场”。显然,从“世界工厂”转变到“世界消费市场”,符合中国的产业经济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的要求,也符合国家经济政策的取向。近几年我们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在又致力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是行进在这条转换的路途上。 然而,在未来十年,中国要真的实现从“世界工厂”向“世界重要消费市场”的跳跃,受到挑战的因素还会很多。依笔者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中国家庭居民消费升级还必须跨越三个。坎”,还要完成一段比较艰辛的爬坡过坎过程。 一是必须解决好消费结构问题。尽管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快于GDP增速,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速阶段性回落时保持相对稳定发挥了关键作用,但城镇房价不断攀升,改变了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安排。这几年居民家庭房贷负担不断加重,居民加杠杆有增无减,而收入远远被家庭债务抛下。2006年,负债收入比还只有18. 50/,2018年已经高达77. 1%。住房消费支出产生了对消费明显的挤出效应。2018年5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只有8.5%,远远低于预期,创下自2003年5月以来的15年最低。 住房问题本质上是经济结构的失衡,这透支了居民家庭社会购买力,而未来几年还存在大宗商品和食品价格通胀的趋势。如果处理不好结构性平衡问题,消费市场或存在一定的“断层”。 二是必须解决好社会保障账户充实问题。中国目前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这无疑提供了一个巨大的“银发市场”,养老市场的发育是绕不过去的话题。但目前养老体制改革还需要大力推进,最主要的是养老金“亏空”问题尚没有一个好的解决方案。 最近有关专家提出随着退休人员的不断增多,“养老金支付或要递减”就引发了不小的震动。在有效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减少的态势下,包括养老金、医疗费用支出在内的社会保障账户如何“填实”,将直接影响居民未来的消费预期稳定,进而压缩消费市场的成长空间。 三是必须解决好消费动力体系问题。现在比较看好的是随着经济新旧动能的转换,会孕育出一大批新的消费市场,特别是看好未来以新经济业态支撑的新型服务市场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会勃兴一批区域经济市场,但其背后必须解决好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否则,人口会不断向大城市集聚,将带来大量的城市社会治理问题。这一方面会造成消费市场结构性的畸轻畸重;另一方面也会形成“小众消费市场”对“大众消费市场”

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D卷

上海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D卷 一、基础积累 (共4题;共8分) 1. (2分)下面语段中划线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巍峨的高山,荫庇百样植被、万物生灵只是静默无言。因为他胸怀广大,谦虚在他那里才焕发出夺目的光彩,自然纯正。一个人可以不伟大、不高尚,但他一定要是个善良的人。远离了善良,你就会被自私狭隘裹挟,就会坠入嫉妒、仇恨的深渊,人生就会变得猥琐与卑劣。 A . bìài xiéjí B . pìyìxiájí C . pìài xiéjì D . bìyìxiájì 2.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盛夏季节,只要有树的地方,便可以欣赏到那此起彼伏,具有铮铮然、金属般穿透力,且缭亮悦耳的蝉歌天籁。 B . 只要你肯等一等,生活的美好,总在你不经意的时候,盛装莅临。 C . 湛蓝的海面上横着一条小船,船头战着一个纯洁的少女,看上去很是憔粹,但她的眼睛却是很清澈。 D . 他心系群众,立足基层,对新闻的热爱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通过新闻报道为群众排忧解难,经常为了采访报道而费寝忘食。 3. (2分)下面句中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那些只会高谈阔论的人,往往少有作为。 B . 敌人从背面突袭过来,他只有奋力冲上山峰,才有可能摆脱腹背受敌的困境。 C . 这个人向来刚愎自用,任何人的话都听不进去。 D . 他在群众面前盛气凌人,在领导面前却俯首帖耳。

4.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 B . 能否杜绝餐桌上的浪费,关键在于人们的正确认识和自觉行为。 C . “扶贫楷模”王新法同志的感人事迹被报道后,在全社会迅速引发了巨大反映。 D . 由于连降大雨,近期到南塔公园散步的人比以前减少了一倍。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8分) 5. (8分)阅读《中国石拱桥》两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A)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咪,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去,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 (B)①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②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③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④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⑤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⑦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⑧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⑨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能正确概括A段文字的大意的一项是 A . 说明赵州桥非常雄伟。 B . 说明赵州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C . 说明赵州桥结构的特点:结构巧,用料省,强度高,形式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