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干湿度的检测
农业气象(土壤水分部分)

土壤水分分册第一章土壤水分测湿度测定的一般规定观测地段种类:固定观测地段作物观测地段辅助观测地段测定时间固定地段:每旬第三天和第八天用中子仪各进行一次测定。
作物观测地段:作物从播种到成熟,多年生植物从第一个发育期到最后一个发育期的时段内,每旬第八天用烘干称重法测土壤湿度。
固定观测地段在下午测定,作物观测地段土壤湿度测定在上午进行。
固定地段:测定深度一般位2米,每10厘米读数一次。
作物观测地段:测定深度一般位50厘米,分0 ┄10厘米,10 ┄20厘米…… 40 ┄50厘米等5个层次。
测定重复固定观测地段和作物观测地段各层均取4个重复计算项目:土壤重量含水率,土壤相对湿度、土壤水分总贮存量和有效水分贮存量特殊情况处理的规定:降水和灌溉影响取土时,可顺延到降水或灌溉停止可以取土时补测,当顺延日期超过下旬第3天时,则不再补测。
烘干称重法测定土壤湿度烘干称重法是用土钻从观测地段取回各个要求深度所有的重复的土样,称重后送入一定温度的烘箱中烘干再称重,土壤含水率与干土百分比即为土壤重量含水率。
仪器工具土钻、盛土盒、刮土刀、提箱托盘太平(载重量为100克、感应量为0.1克)、烘箱、高温表。
盛土盒盒身,盒盖应标上号码,号码要一致,每年第一次取土前应称量盛土盒的重量,以克为单位,取一位小数。
天平要定期送往计量部门检定。
测定顺序1. 下钻地点的确定:观测地段分成4个小区,作上标志,每次取土各小区取一个重复,取土下钻地点应距前次测点1-2米且在两行作物中间。
2. 钻土取样垂直顺时针下钻,按所需深度,由浅入深,顺序取土当钻杆上所刻深度达到所取土层下限并与地表平齐时,提出土钻,即为所取土层的土样。
将钻头零刻度以下和盒土钻开口处的土壤及钻头口外表的浮土去掉,然后将钻头平放,采用剖面去土的方法,迅速地用小刀刮去土样40-60克,放入盛土盒内,随即盖好盒盖,再将钻头内余土刮净并观测记录该土层的土壤质地。
按上述步骤依次取出各个重复各个深度的土样。
干湿表的使用方法

干湿表的使用方法一、什么是干湿表干湿表是一种用于测量表面的湿度的工具。
它通常由一段吸水性纸带和一个标尺组成。
干湿表可以用来测量各种物体的湿度,例如土壤、木材、混凝土等。
它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测试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建筑、地质和环境科学等领域。
二、干湿表的使用步骤使用干湿表进行测量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2.1 准备工作•购买合适的干湿表。
根据需要测量的湿度范围和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干湿表。
市面上有各种型号和品牌的干湿表可供选择。
•仔细阅读干湿表的说明书。
不同型号的干湿表可能有一些特殊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需要在使用前进行了解。
2.2 设置测量位置根据需求确定要测量的位置。
在确定测量位置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位置。
测量结果应该能够反映出整个区域的湿度水平。
2.避免干扰因素。
避免在阳光直射、风口或者其他可能影响湿度的地方进行测量。
3.确保表面平整。
干湿表需要贴附在测量表面上,因此表面应该平整、干燥,以保证准确的测量结果。
2.3 进行测量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测量:1.将干湿表贴附在要测量的表面上。
确保吸水性纸带与表面充分接触,避免空隙导致不准确的测量结果。
2.等待一段时间,通常为几分钟到几小时,让干湿表充分吸湿。
吸湿时间的长短取决于要测量的物体和环境条件。
3.检查干湿表上的刻度。
纸带上的标尺会根据吸湿程度显示湿度的变化。
根据标尺上的刻度读取湿度值,并记录下来。
2.4 分析和解读结果根据测量得到的湿度值,可以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解读。
一般来说,越高的湿度值表示物体越湿润,越低的湿度值表示物体越干燥。
可以将测得的湿度值与标准值或者预设的范围进行比较,来评估表面的湿度状况。
三、干湿表的注意事项在使用干湿表进行测量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3.1 校准干湿表干湿表的准确性可能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而下降,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校准。
可以参照干湿表的说明书或者咨询专业人士进行校准操作。
3.2 防止干湿表受到外界干扰在进行测量时,要尽量避免外界因素对干湿表的干扰。
怎样判断花盆已经干了

敲击位置
在花盆不同部位进行敲击 ,如上部、中部和底部。
力度适中
敲击力度要适中,既要能 听到声音,又不能损伤花 盆。
声音特点识别技巧
清脆声
若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说明花盆土壤较干燥。
沉闷声
若声音低沉、浑浊,则表 示花盆内土壤仍含有较多 水分。
空心声
若敲击时听到空心声,可 能是土壤过干或者花盆内 有空隙。
定期称重
每隔一段时间(如每天或每两天) 对花盆进行称重,并记录数据。为 确保数据准确,建议在相同的时间 点进行称重。
注意环境变化
在称重过程中,要关注环境湿度、 温度等因素的变化,以便更准确地 判断花盆的干燥程度。
数据分析与结论
数据对比
将每次称重的数据与初始重量进行对比,观察重量变化趋 势。
判断干燥程度
绿叶植物
这类植物(如绿萝、吊兰等)需要较多的水分,但也要注意避免过 度浇水。
开花植物
这类植物在花期需要更多的水分,而在其他时期则需要适度控制水 分。
环境因素影响
温度
高温会加速土壤水分的蒸发,而低温则会减缓蒸发速度。
湿度
高湿度环境下,土壤水分蒸发的速度会减慢;反之,低湿度环境 下土壤干燥的速度会加快。
竹签或木棒
选用直径适中、表面光滑的竹签或木 棒,插入土壤后根据拔出时的难易程 度判断湿度。
插入深度及时间控制
插入深度
将工具插入花盆土壤深度的1/2至2/3处,确保能够准确检测到整个花盆的湿度情 况。
时间控制
在晴朗的天气条件下,一般每隔2-3天检测一次;在阴雨天气或多雨季节,可适 当增加检测频率。
读取结果并判断
光照
强光照射下,土壤水分蒸发速度会加快;而阴暗环境下,土壤干 燥速度会减慢。
土壤湿度测试原理

土壤湿度测试原理
土壤湿度测试是通过测量土壤中水分含量的方法来反映土壤水分状况的一种科学手段。
其原理基于土壤的物理性质和水分与电阻的关系。
土壤是由固体颗粒和 pore(孔隙)构成的,其中 pore 中填充
有水和空气。
土壤颗粒之间的孔隙空间可以用来存储和运输水分。
土壤湿度测试常用的方法包括电阻法、电容法和红外线法,其中电阻法是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
电阻法通过测量土壤对电流的电阻来间接反映土壤中的水分含量。
土壤中的水分含量较高时,水分分子与电流之间会发生碰撞,阻碍电流的通过,从而导致电阻增大。
相反,当土壤中的水分含量较低时,电流容易通过,导致电阻变小。
在电阻法中,一般会使用两个电极将电流引入土壤中。
一个电极会放置在土壤中,起到探测土壤电阻的作用;另一个电极则位于土壤表面或者近邻的环境中,作为电流的出口。
通过测量电极之间的电阻值,可以反映土壤中的水分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土壤湿度测试只能测量土壤中的水分含量,无法直接测量土壤的含水量。
对于不同类型的土壤,其电阻与水分含量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存在差异,因此在具体的测试中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土壤进行校准和调整。
除了电阻法之外,还有其他测试方法如电容法和红外线法,它们的原理和应用也各有特点。
综合选择适合的测试方法可以更
准确地了解土壤湿度状况,为农作物的生长和土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基于单片机的土壤温湿度检测计设计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土壤温湿度检测计设计设计土壤温湿度检测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一个问题,可以帮助农民掌握土壤中的环境条件,从而更好地管理农作物的生长环境,提高农作物产量。
本文将基于单片机设计一个土壤温湿度检测计,在介绍设计方案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土壤温湿度检测的原理和要解决的问题。
1.土壤温湿度检测原理土壤温湿度检测的原理主要是利用温湿度传感器测量土壤温湿度的值。
温湿度传感器通常是通过变化的电阻来测量温湿度的。
当温湿度发生变化时,传感器内部的电阻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通过连接到单片机的模拟输入引脚,可以将传感器的输出电压转化为数字信号,从而获取温湿度的数值。
2.设计方案基于以上原理,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土壤温湿度检测计。
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2.1 单片机选择:单片机是控制整个系统的核心部件。
在选择单片机时,首先要考虑单片机的性能和资源是否足够满足我们的需求。
同时,还要考虑单片机的价格和易用性。
常用的单片机有STM32系列和Arduino等。
我们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单片机。
2.2传感器选择:温湿度传感器是关键的部件。
我们可以选择适用于土壤温湿度检测的传感器,如DHT11或DHT22、传感器的选择要考虑到准确性、精度和稳定性等因素。
2.3电路设计:电路设计是整个系统的基础。
首先需要根据所选择的单片机和传感器,设计合适的电路连接,包括连接单片机的引脚、传感器的引脚和其他组件的引脚。
其次,还要设计相应的电源电路,以提供所需的电压和电流。
2.4 程序设计:程序设计是实现功能的关键。
通过编程,我们可以将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转换为温湿度数值,并将其显示在LCD屏幕上。
在程序设计时,我们可以使用相应的编程语言,如C语言或Python等,根据单片机型号和开发环境选择合适的编译器和开发工具。
3.功能扩展除了基本的土壤温湿度检测功能,我们还可以对设计进行功能扩展,提供更多的便利和实用性:3.1数据存储:设计一个存储功能,可以将土壤温湿度数值存储到存储器中,以便后期分析和比较。
土壤湿度检测讲解

组长:林强 组员:王策 毕占谨
1
主要内容
1 设计内容 2 主要器件选择 3 软件程序设计 4 程序脱离虚拟机运行
1 设计内容
✓实现湿度的采集; ✓设计实现湿度采集中断; ✓调试程序,实现程序固化。
2 主要器件的选择
1)主控制器芯片ARM2410cl
➢韩国三星公司推出的基于 ARM920T内核和AMBA( Advanced Microcontroller Bus Architecture )总线的 一款微处理器; ➢使用0.18um CMOS工艺 ; ➢集成LCD、UART、IIC、 SPI、IIS、USB、SD控制器 等片内外围接口; ➢支持ROM和NAND Flash 引导; ➢适合面向功耗较低、成本 敏感、应用环境较好的消费 类电子产品.
/ /检测时间设定
4)程序运行界面
/*读取GPIO_B5引脚的状态*/ { unsigned char ret;
ret = read_gpio_bit(GPIO_B5); 读取引脚电平 0,1 copy_to_user(buf,&ret,1); 将内核地址空间送到用户空间
return 1; }
qt控制代码部分
MyLed::MyLed()
fd = open("/dev/s3c2410-leds", 0);//设备未找到 if (fd < 0) {
printf("open error\n"); } }
void MyLed::test()
{
read(fd,&buf,1);
if((int(buf))==1)
/ /湿度未达到阈值
{
砂土干测标准和湿测标准

砂土干测标准和湿测标准
砂土是土壤中的一种常见类型,其干测标准和湿测标准是土壤工程中非常重要的参数。
砂土的性质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对砂土的干测和湿测标准有着严格的要求。
本文将介绍砂土的干测标准和湿测标准的相关内容,以便工程技术人员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标准。
砂土的干测标准是指在砂土的干燥状态下对其进行的一系列测试和评定标准。
首先,对于砂土的颗粒分布和含水量的测试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颗粒分布测试,可以了解砂土中各种粒径颗粒的含量和分布情况,这对于确定砂土的工程用途和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含水量的测试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砂土的含水量会直接影响其密实度和强度特性。
此外,砂土的干密度和孔隙比等参数也是干测标准中需要考虑的内容。
在进行砂土的湿测标准时,需要考虑到砂土的含水量对其工程性能的影响。
湿测标准主要包括砂土的含水量测试和压缩试验。
砂土的含水量测试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常见的有干燥法和速效含水量仪法等。
通过含水量测试可以了解砂土中水分的含量,从而为工程施工和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而对于砂土的压缩试验,则可以评定砂土在不同含水量条件下的变形特性和承载力特性,这对于工程的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的来说,砂土的干测标准和湿测标准是土壤工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于工程建设和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工程技术人员需要深入了解和掌握这些标准,才能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希望本文介绍的内容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提高他们对砂土干测标准和湿测标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路基干湿类型的判定计算

路基干湿类型的判定计算
1.收集土壤样本:在道路路段或者需要进行湿度判定的位置选取代表
性土壤样本,采集土壤样本时需保证样本的一致性,可以通过切割土壤、
土壤钻孔等方式采集。
2.测定土壤含水量:将采集的土壤样本放入干燥器中进行干燥,然后
称重,再将其放入加热器中进行加热,加热至土壤中的水分完全挥发为止。
再次称重,根据土壤样本的质量损失确定土壤的含水量。
3.测定土壤孔隙度:将土壤样本放入圆筒容器中,保持土壤样本的自
然状态,通过测量容器内的土壤体积和容器的有效容积,计算土壤孔隙度。
可以通过直接采用体积法、重量法或者压力法进行测定。
4.利用湿度指数计算:湿度指数是描述土壤干湿程度的一个综合参数,通常用含水量和孔隙度的比值表示。
湿度指数的计算公式为:湿度指数=
含水量(%)/孔隙度(%)。
5.判定湿度类型:根据湿度指数的数值范围,可以将路基判定为干、湿、紧实或松散。
一般地,湿度指数小于1表示路基为湿态,大于1表示
路基为干态。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计算方法仅为一种基本方法,实际的判定计算
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应性处理。
比如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结合其
他数据如土壤质地、渗透性等进行湿度判定,从而获得更为准确的结果。
同时,选取合适的判定标准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选择判定标准时,可
以参考相关文献、规范和经验,以确保判定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总之,路基干湿类型判定是一个重要的工作环节,准确的判定结果对于道路设计和施工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以通过土壤含水量和孔隙度等指标进行湿度判定,以便为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干湿度的检测
平时可以凭经验观察判断土壤的干湿度,但用一个简单的仪器测量显示出来则更科学准确,直观简便。
土壤湿度检测仪就是这样一种电子装置,它是通过发光管亮的数目反映出土壤的干湿程度。
工作原理
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它们在水中发生电离而导电。
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各种无机盐,土壤的含水量不同即湿度不同,导电性能也不同。
湿度大,导电能力强,即电阻小,土壤干,导电能力差,即电阻大。
通过大量的观察和测量:最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湿度,其电阻值一在5KΩ—10KΩ之间,低于5 KΩ过湿,高于10 KΩ过干,均不利于植物生长。
本检测仪正是利用土壤的湿度不同,电阻不同,通过电路使显示的发光管数目不同而制作
的。
本制作所用的核心元件是一块四电压比较器集成电路LM339,它内部含有四个相同的电压比较器,见图1(a),每一个电压比较器都有“+”“-”两个输入端,一个输出端,如图1(b),当输入端电压U+>U-时,输出端U0为高电压,U+<U-时,U0为低电压。
用它组成的检测电路如图(2)所示,R1-R5组成串联分压电路,使每个电压比较器的“-”端,固定不同的基准电压值,按图标阻值可以算得a.b.c.d的电压分别是7.5V 6V、4.5V、3V,所有比较器的“+”端接在一起与探针B相连,另一探针A接电池正极,两探针间测得的土壤电阻,与R6串联分压使各比较器得到一个U+值,凡满足U+<U-的比较器,其输出为低电压,所接的发光二极管导通发光,L1未接比较器而始终发光,R7-R11为各发光二极管的限流电阻。
例如两探针间的土壤电阻为8KΩ,则U+=9V×[10K/(8K+10K)]= 5V,低于a、b 两点电压,相应这两个比较器输出端为低电压,则L1、L2、L3发光,表示土壤湿度适中,适宜植物生长。
若两探针间的土壤电阻为1KΩ,U+=9V×[10K/(1K+10K)]= 8.2V,均高于a、b、c、d 各点电压,相应四个比较器输出端均为高电压,只有L1发光,表示土壤极湿,植物易烂根死亡。
这样土壤的湿度就通过发光管亮的数目直观形象的反应了出来。
各种情况如以下附表所示。
制作方法
本装置所用元件少,电路简单,可自行设计刻制线路板,附图(3)可供制作者参考。
为保证集成电路的焊接安全及调换方便,可在集成电路位置先焊接一只14脚集成电路插座,再焊接周围元件。
探针可用2颗5cm 长的铁钉(直径2mm左右的铜棒更好),3.5cm长作为探针,1.5cm段焊在
线路板上固定,两针相距2cm 左右,然后用导线连接9V叠层电池及小型附表:检测仪显示状态与土壤干湿度及植物生长情况一览表
按钮开关。
只要各元件选择、安装无误,本电路不用调试即可工作,此时按下按钮所有发光管都亮,用导线短路两针,只有L1亮,即证明电路工作正常。
最后找一个大小适当的塑料盒或用有机玻璃板粘制一个盒作外壳,尺寸约为4.5×10×2cm ,线路板及叠层电池放在盒内,两根探针伸出盒外,按钮露在盒外便于操作,5只发光管可露在外面,以便观察。
外形示意图如图(4)所示。
使用方法
本装置操作极为简单,手持检测仪,把两探针全部插入土壤,按下按钮,观察发光管亮数即可知道土壤湿度及植物生长状况,以采取相应措施。
例如:测量时四只发光管亮,表示土壤较干,植物生长缓慢,应该浇水,其它情况如附表。
本装置特别适合测量盒栽植物的土壤湿度,若应用于大
田土壤湿度测量,只需将探针加长至10cm,R6改为8.2K即可。
另外,土壤的电阻除主要决定于湿度,还与土壤的温度等有关,但这些次要因素对上表测量结果影响不大,同学们可在实践中进行观察总结,研究这些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及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