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音乐课《爱的人间》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爱的人间》公开课教案

《爱的人间》公开课教案

《爱的人间》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爱的人间》这首歌曲的歌词内容,感受歌曲所传达的爱心和关爱他人的情感。

2. 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会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爱的人间》的歌词内容及其含义。

2. 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演唱技巧。

3. 音乐欣赏和分析。

4. 音乐表达和创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歌曲《爱的人间》的歌词内容、旋律、节奏和演唱技巧。

2. 教学难点:歌曲的高音部分和节奏变化。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歌曲的歌词含义、音乐特点等。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学习。

3.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逐一指导。

4. 创作法:学生创作音乐作品,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5. 互动法: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歌曲《爱的人间》乐谱、歌词。

2. 教学设备:音响设备、钢琴、吉他等乐器。

3. 教学场地:音乐教室或多功能厅。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爱的人间》歌曲,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歌曲学习:教师讲解歌曲的歌词含义,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所传达的爱心和关爱他人的情感。

3. 旋律分析:教师解析歌曲的旋律特点,讲解高音部分和节奏变化,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4. 节奏练习:教师带领学生练习歌曲的节奏,让学生熟练掌握节奏变化。

5. 合唱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教师逐一指导,纠正发音和姿势等问题。

七、音乐欣赏与分析1. 教师播放其他关爱主题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不同音乐作品的风格、旋律等特点,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八、音乐表达与创作1. 教师引导学生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

2. 学生分组进行音乐创作,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爱的人间》-人音版2023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爱的人间》-人音版2023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爱的表达方式。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爱的人间》这首歌曲的基本概念、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爱的主题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生活中发现和传递爱。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学唱歌曲的情况。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生活中传递爱与关怀”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爱的表达方式,分析如何通过音乐传递情感。
-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运用音乐元素进行创作,并提供反馈与指导,帮助学生突破创作难点。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爱的人间》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是否感受到过爱的力量?”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爱的主题在音乐中的表达。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歌曲旋律和歌词的理解,以及高音区的演唱技巧。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示范和练习来帮助大家掌握。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爱相关的主题,例如家人、朋友、大自然等。
2.歌曲学唱:为了加深对歌曲的理解,我们将学习演唱《爱的人间》,注意歌曲的节奏、音准和高音区的技巧。
2.教学难点
-歌曲高音区的演唱技巧:学生需克服高音区的演唱难度,确保音准和音色;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爱的人间》教案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爱的人间》教案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爱的人间》教案一. 教材分析《爱的人间》是一首富有感染力和鼓舞人心的歌曲,选自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

这首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展现了人间大爱的美好情感。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培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善于模仿和表现,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充分表现自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爱的人间》的曲调和歌词。

2.培养学生用优美的歌声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高音部分和节奏。

2.情感的表达和演唱技巧。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模仿。

2.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心得。

3.情感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的美好情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爱的人间》的乐谱和歌词。

2.准备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3.准备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爱的人间》,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然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乐谱,让学生了解歌曲的结构和旋律。

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发音和音准。

3.操练(10分钟)教师分别教授歌曲的高音部分和节奏,让学生反复练习。

对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和纠正。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心得。

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和鼓励。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表现歌曲中的美好情感。

学生相互展示,分享自己的感受。

6.小结(3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唱多练,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7.家庭作业(2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爱的人间》,第二天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爱的人间》公开课教案

《爱的人间》公开课教案

《爱的人间》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感受公益广告的力量,认识到广告在传播正能量、倡导社会公德方面的重要作用。

培养学生对《爱的人间》公益广告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1.2 教学内容展示《爱的人间》公益广告,引导学生关注其中的主题和信息。

分析广告中的创意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广告背后的深层含义。

1.3 教学活动播放《爱的人间》公益广告,让学生初步感受广告的魅力。

引导学生讨论广告中的主题和信息,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分析广告的创意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广告的意义。

第二章:公益广告的内涵与价值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公益广告的内涵,认识到广告在传递正能量、提升社会道德水平方面的价值。

培养学生对公益广告的敏感度,激发他们关注社会问题的意识。

2.2 教学内容介绍公益广告的定义、特点和作用,让学生了解广告的社会意义。

分析《爱的人间》公益广告中的主题和信息,引导学生认识到广告在传递正能量方面的价值。

引导学生讨论公益广告的定义、特点和作用,让学生了解广告的社会意义。

分析《爱的人间》公益广告中的主题和信息,引导学生认识到广告在传递正能量方面的价值。

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曾经接触过的公益广告,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第三章:广告创意与表现手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广告创意的重要性,认识到创意对于广告效果的影响。

培养学生对广告表现手法的认识,提高他们欣赏和评价广告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广告创意的概念和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创意在广告中的作用。

分析《爱的人间》公益广告中的创意和表现手法,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广告的效果。

3.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讨论广告创意的概念和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创意在广告中的作用。

分析《爱的人间》公益广告中的创意和表现手法,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广告的效果。

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一则公益广告,培养他们的创意思维和表达能力。

第四章:广告与社会责任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广告公司的社会责任,认识到广告在传递真实、积极信息方面的作用。

音乐《爱的人间》教案

音乐《爱的人间》教案

音乐《爱的人间》教案教学目标:1.能用优美自然的声音演唱《爱的人间》。

2.能从中感受歌曲丰富的情感内涵,并能借助手语体会聋哑儿童的心声。

3.关注弱势群体,感受到社会之爱,乐于表现对他人的关爱。

教学重、难点:1.用自然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体验到人与人之间互相关怀的美好情感,懂得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

教材分析:《爱的人间》是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专门为盲童写的一首歌。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颁布实施10周年之际,“为了六千万”大型慈善公益晚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张海迪在晚会上演唱了谷建芬的这首新作。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欣赏导入1.今天请大家看一段视频,这是一位获得星光大道年度总冠军的歌手,他也是一位残疾人,那他又是谁呢?你能介绍他吗?)欣赏录象片段盲人歌手杨光《你是我的眼》【简介:盲人歌手——杨光,来自中国哈尔滨的一位29岁的盲人男孩,他8个月就因为病魔而夺去了光明,他的脑海里根本就没有关于这个世界的任何影像记忆,直到现在,他的头脑里没有任何颜色的概念;虽然他的眼前是一片漆黑,但他的心中永远是明亮的。

在星光大道的舞台上夺得了总冠军,通过自己执著的努力,还走上了我们国家的令人瞩目的春节联欢晚会的大舞台,他的表演深深地打动了十几亿观众。

】三、新授歌曲(一)介绍歌曲曲作者及歌曲背景(让学生对作者和作品都有所了解)师:接下来给大家介绍的残疾人是谁呢?(出示照片)——她叫张海迪阿姨,她五岁因换脊髓病瘫痪在轮椅,医生说她活不过27岁,但她现在已经五十多岁了。

但她顽强的自学成材,出版了很多书。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颁布10周年之际,著名作曲家谷建芬特意为盲童创作了这首歌曲,张海迪阿姨在晚会上唱了一首令所有人都感动流泪的歌曲——《爱的人间》。

歌曲带有怎么样的感情令所有人都感动了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唱的歌曲。

(二)反复聆听歌曲1.初听歌曲《爱的人间》。

说出歌曲情绪。

师:请同学们带着以下两个问题,一边听一边思考:(1)情绪如何?(2)歌曲采用了何种演唱形式?【生答师总结:歌曲总体情绪是温馨而甜美的。

小学音乐(演唱)爱的人间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演唱)爱的人间教学设计

(演唱)爱的人间教学设计1新设计实施生命教育是促进青少年生命健康成长的需要,是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一个人不应该仅仅爱自己,也要爱他人、爱社会,要将善意投注在他人身上。

只有这样,才能够为自己和他人营造出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在社会中幸福的生活。

《爱的人间》是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专门为盲童写的一首歌,歌曲以亲切委婉的曲调、深沉的情感,刻画出盲人心中的美好世界。

本课的教学设计围绕体验歌曲中“爱”这一主线,引导学生递进式欣赏、多形式演唱、多感官感受、创造性表现和表达,让学生主动地学、开心地学,进一步感悟“人间有爱”的温暖,理解歌曲蕴含的深刻内涵。

2教学目标1.能用柔美、连贯的声音演唱《爱的人间》,并用真挚的情感来表现歌曲,理解歌曲所表现的内容,在丰富的音乐表现形式中感悟“爱”的主题。

2.关注弱势群体,感受到社会之爱,乐于表现对他人的关爱。

3学情分析《爱的人间》是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专门为盲童写的一首歌。

歌曲以亲切委婉的曲调、深沉的情感,刻画出盲人心中的美好世界。

在设计教案时,我以“爱”为主线,通过“爱的呼唤”、“爱的体验”、“爱的升华”、“爱的奉献”等内容层层推进,整节课融听、唱、看、动于一体,寓爱的情感教育于生动的音乐教学之中,意图让学生在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感悟爱的主题。

4重点难点1.用柔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

2.通过听、朗诵、唱、动等音乐活动,体验人与人之间互相关怀的美好情感,懂得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

3.能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后十六分音符、附点、休止符等。

5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爱的人间》教学设计一、课前游戏1.游戏:追迷藏上课前我们一起做个游戏吧。

我们做个捉迷藏的游戏。

今天我们改一改游戏规则。

请听好:捉的同学带好眼罩后,老师倒数五秒,请同学们轻声并迅速的找好自己的位置。

在游戏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音乐的节奏,跟着音乐捉和躲。

捉的同学要说出摸到同学的名字,在这个过程中任何同学不能发出声音。

2.上课说感受:请同学说说带了眼罩后,你有什么感受?(体验盲童的感受)师:同学们,请大家闭上眼睛体验一下,如果有一天你的生活中再看不到任何的事物,你会有什么感受?导入:同学们,我们真是幸运,我们有一双眼睛。

爱的人间教案公开课

爱的人间教案公开课

爱的人间教案公开课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通过一系列的互动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爱的真谛,学会关爱他人,营造一个充满爱心的人间。

本课程共包含十个章节,本教案为前五个章节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爱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 引导学生学会表达爱意,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三、教学内容1. 第一章:爱的定义讨论爱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爱是一种关心、关爱、付出和奉献。

分享名言警句,让学生深刻体会爱的力量。

2. 第二章:关爱他人讨论如何关爱他人,引导学生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如家人、朋友、同学。

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体验关爱他人的快乐和满足感。

3. 第三章:乐于助人讨论助人的意义,引导学生乐于帮助他人,传递正能量。

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完成一项助人任务,如帮助清洁工人打扫卫生。

4. 第四章:表达爱意讨论如何表达爱意,引导学生学会用言语、行动等方式向他人表达爱意。

进行创意表达活动,让学生用画画、写信等方式表达对身边人的爱意。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了解社会需要关爱和帮助的地方。

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公益活动,如探访孤寡老人、支教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爱的定义、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等概念。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 实践活动:组织角色扮演、小组活动、创意表达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关爱他人、表达爱意的过程。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积极性。

2. 学生表现: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成长。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案。

六、教学内容6. 第六章:家庭中的爱引导学生了解家庭中的爱,学会珍惜家人间的感情。

通过家庭故事分享,让学生感受家庭中爱的力量。

7. 第七章:友情的重要性讨论友情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引导学生珍惜友谊。

进行友情主题活动,如“友情接力”,让学生体验友情的力量。

8. 第八章:爱情教育引导学生了解爱情的含义,学会处理恋爱中的问题。

歌曲《爱的人间》教案

歌曲《爱的人间》教案

歌曲《爱的人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歌曲《爱的人间》,感受歌曲的美感。

2. 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对人间大爱的理解和感悟。

3. 通过对歌曲的学唱,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唱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爱的人间》的词曲介绍。

2. 歌曲的旋律分析和演唱技巧。

3. 合唱部分的编排和练习。

三、教学重点:1. 歌曲《爱的人间》的词曲特点。

2. 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表现力。

3. 合唱部分的协调和统一。

四、教学难点:1. 歌曲的高音部分演唱。

2. 合唱部分的节奏和音准。

3. 歌曲的情感表达。

五、教学准备:1. 准备歌曲《爱的人间》的歌谱。

2. 准备录音机或音响设备,以便播放歌曲。

3. 准备合唱用的麦克风和音响设备。

4. 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和参考书籍。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歌曲《爱的人间》,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歌曲介绍:向学生介绍歌曲《爱的人间》的词曲作者,以及歌曲的创作背景和主题。

3. 旋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如音域、节奏、旋律线条等。

4. 歌词解析:解读歌曲中的歌词,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5. 演唱技巧指导:教授学生正确的演唱姿势、呼吸方法、音准把握等演唱技巧。

6. 合唱编排:根据学生的嗓音条件,进行合唱部分的编排,并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7. 合练:将学生分成小组或全体合唱,进行合练,注意调整音准、节奏和音色等方面的协调。

8. 表演展示: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展示,鼓励他们大胆表现自己,提升自信。

七、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通过演唱歌曲,为学生提供示范,引导学生跟随学习。

2. 讲解法:教师通过讲解歌曲的词曲特点、演唱技巧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演唱,提高自己的音乐表现力和合唱能力。

4.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意识。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进步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的人间》公开课教案
张寨镇付庙小学何为设计思路:
《爱的人间》是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专门为盲童写的一首歌。

歌曲以亲切委婉的曲调、深沉的情感,刻画出盲人心中的美好世界。

在设计教案时,我以“爱”为主线,通过“爱的呼唤”、“爱的体验”、“爱的升华”、“爱的奉献”等内容层层推进,整节课融听、唱、看、动于一体,寓爱的情感教育于生动的音乐教学之中,意图让学生在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感悟爱的主题。

教学目标:
1、能用柔美、连贯的声音演唱《爱的人间》,并用真挚的情感来表现歌曲,理解歌曲所表现的内容,在丰富的音乐表现形式中感悟“爱”的主题。

2、关注弱势群体,感受到社会之爱,乐于表现对他人的关爱。

教学重点:
1.用柔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

2.通过听、朗诵、唱、动的等音乐活动,体验人与人之间互相关怀的美好情感,懂得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

教学难点:
能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后十六分音符、附点、休止符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1、视频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图
(让学生感受拥有一双明眸,可以看尽世间美好景物的幸福)
2、情境体验,闭目感受盲人的生活世界。

(体验盲人生活的黑暗、无助,与自己形成对比,让学生萌生关爱残疾人的爱心与责任心,从而引出歌曲《爱的人间》)
三、新歌教学
(一)介绍歌曲曲作者及歌曲背景
(让学生对作者和作品都有所了解)
(二)反复聆听歌曲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通过听录音范唱,感知歌曲的拍号、速度、情绪,感受盲童的内心世界)
2、朗读歌词
(引导学生进入歌曲的意境中,感受歌词的美,培养学生朗诵的能力。


3、教师范唱,学生思考歌曲可以分为几部分
(通过反复听赏,感知相似乐段的不同之处,感受歌曲各部分不同的演唱情绪)(三)学唱歌曲
1、随琴齐唱,找出难点。

2、解决难点
(采用划拍法、画线条法、教师范唱法、跟琴模唱法、手语代替法等方法引导学生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后十六分音符、附点、休止符,感受歌曲旋律)
3、歌曲处理,多种形式巩固歌曲。

(通过不同形式的演唱、表现歌曲,尽情抒发学生内心的爱,提高学生合作、参与的积极性)
四、拓展
1、欣赏舞蹈《千手观音》片段,领略残疾人的精彩人生。

2、爱的升华—感受“人间大爱”。

3、学习手语表演《感恩的心》,让“爱的人间”到处充满“感恩的心”。

(通过让学生了解中外史上残疾人力而获得成功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残疾人积极乐观的高尚精神,做残疾人的朋友,培养学生心存感恩、关爱他人的情感,进
一步感悟爱的主题,将本课推向高潮。


五、课后延伸
教师寄语,号召学生人人争当“爱心使者”,建立“爱心日记”,记录“爱的故事”,分享“爱的喜悦”。

(让学生在成长中常怀感恩之心,将爱延续。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