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_ 自由平等的追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由平等的追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平等意识和珍视自由的意识,树立自由平等的理念,努力践行平等,共同构建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

2.能力目标:在日常生活中增强依法行使权利的意识以及与不平等行为作斗争的能力。3.知识目标:了解追求自由平等的主要措施。

【教学重点】

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

【教学难点】

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漫画《不还钱别想出来》《他是差生》对比分析,漫画给我们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漫画所显示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明确,自由平等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紧密相关。

二.开展自主学习:

1、如何珍视自由?

2、如何践行平等?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本课基本知识点,一方面对本课所学内容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另一方面锻炼学生的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三.新授环节

目标导学一:珍视自由

活动一:

八年级学生田某经常上学迟到,不按时完成作业,老师督促他,他却说:“什么时间上学、做不做作业是我的自由。”田某有时抽烟喝酒,强行向同学索要财物,老师批评教育他,他振振有词:“这是我在校外的活动,是我的自由。”

问题:(1)田某的这些行为真的是他自由吗?

(2)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相关规定,对田某的言行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进一步认识与法治自由的观点,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

法律连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4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14、15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不得吸烟、酗酒……

总结:田某没有认识到上学、做作业既是他享有的受教育权利,也是他必须履行的受教育义务。至于利用校外活动时间抽烟、喝酒,这是不良行为,而向同学强行索要财物,实际上是违法行为,如果数额较大,情节严重的,将触犯刑法。所以我们要珍惜权利,珍视自由。

活动二:

唐某在微博上发表一首七律,网友关某读后提出意见,称唐某的七律“格律不对”,导致唐某不满。唐某回帖辱骂关某,称其驴唇不对马嘴,并虚构了关某行为不检的诸多事例,该回复在网上被大量转发。

问题:(1)请评论唐某的行为。

(2)如果你是关某,你会如何做?

设计意图:理解当自己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理解珍惜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知道要学生依靠法律小结知识,学会用所学观点分析问题。

目标导学二:践行平等

活动三:故事展现

1944年,陈云主持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和供给保障工作。由于身体不好,出汗多,他穿的军装破得快,打了不少补丁。管后勤的同志看到后,找电话通知有关部门送给陈云一套新军装。陈云知道后,非常严肃地对这位同志说:“你是只给我发新军装,还是给陕甘宁边区所有的同志都发?现在不到发军装的时候,任何人都不能例外”。陈云的言行体现了什么原则?

总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

设计意图:理解什么是特权及特权在生活中的表现。通过案件理解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权利。

活动四:漫画赏析

“特供食品吗”“特权住房”“特权车辆”“特权医疗”思考:漫画反映了什么现象?

总结:所谓特权,就是法律、制度规定之外的特殊权利。

设计意图:漫画与陈云的故事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帮助学生理解特权是平等最大的敌人,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活动五:社会观察

材料一:犯罪嫌疑人参加硕士论文答辩;

材料二:一审被判死刑还该不该重金抢救?

总结: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

设计意图: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活动六:运用你的经验:你能想到我国现在的一些歧视的现象吗?

总结: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就业歧视等不平等现象,损害了公民的人格尊严,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设计意图:面对不平等的现象要敢于说“不”

四. 课堂小结

五. 课堂练习

六. 板书设计

自由平等的追求⎩⎪⎨⎪⎧珍视自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必须依法行使权利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七.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不多也不难理解,主要探讨了两个方面的问题。关于珍视自由,就是要了解自己的权利,学会依法行使权利,结合具体例子较容易理解;关于践行平等,知识的理解较为容易,难的是如何做到。关于反对特权,对于学生来说,还不太好理解,正确认识社会中不平等现象也需要下功夫。

《自由平等的追求》教材分析

本框“运用你的经验”中的案例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学生感觉似乎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虽然案例中田某的行为并不具有普遍性,但富有典型性。个别

学生常常把上学迟到、不按时完成作业当成他的自由,甚至把抽烟喝酒、勒索财物也当成他的自由。对此,教师应旗帜鲜明地加以反对,不仅仅从校纪班规的层面加以及时制止,更应从法律的角度进行有效管理,不能置之不顾或放任自流。教材中倡导学生查阅义务教育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相关规定,如果条件不具备,教师应主动查阅并加以阐述,剖析此种行为的危害性,指出这种不珍惜受教育权利以及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的不良行为,实质就是不珍视自由的行为。

本框共安排两目内容。

第一目“珍视自由”。本目引导学生理解如何实现自由的追求。要实现自由的追求,就要珍视自由。要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必须依法行使权利。因为自由在法律上的体现,就是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的各项权利。

第二目“践行平等”。本目引导学生理解如何实现平等的追求。要实现平等的追求,就要践行平等。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拓展空间”活动,让学生办一期板报,目的在于增进学生对践行平等重要意义的认识。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鼓励作品的原创性,强调形式必须为内容服务,要以践行平等为主题。

《自由平等的追求》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富有生命的活力,精力旺盛,求知欲强,但认知能力、思维方式和社会经验等有待进步发展。对于自由和平等的认识尚处于懵懵懂懂的初始阶段,少数学生不认真履行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受教育的法定义务,不珍惜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受教育的神圣权利,欺凌弱小同学,随意旷课、逃学甚至辍学,错误地认为“这是我的自由”。一部分学生尽管知晓自由和平等都不是绝对的,但对二者的认识停留在浅表层面。例如,仅仅认为自由受班规和校纪的约束和限制,很难把自由与法治联系在一起。对于平等的认识,更多的是在道德层面上有相关的生活经验,很难从法律的高度“法眼看平等”,尤其从宪法的角度来理性地加以看待。

《自由平等的追求》效果分析

引入新课部分:以漫画的方式导入新课,一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