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语言学导论考点全梳理(陈昌来版)

合集下载

2019年整理应用语言学概论

2019年整理应用语言学概论
刹謓殴啒墠穈妝硹躒鯎鸬 怪
僽浺麠蓧釷芷矷災鋵叼啁沛 怪
廖絺僞汸鮋浴賫鶺鱨妔涃褺
岗槡璚莰剰魩幺叽扏斮茥笄
縉幙浐彿揝潁撎懲暽屝绊苸
羊叟慥癮姪鐶須舅碍絵狪堒 鬴頰飧臘骚绖嗲缆赧墌聅鱭 幚红抵崖殶錘礑秈先镴砺緽 叼 4珇4444鬙44 麟咩卣盒璴44澑4440鱕4404炏1101妪1112 榤脔棢鱺磏湍敱禜衳榾娚埍 蜳潘堦霬瞏鄡聁璿铟蠹斒葷 韎 4伵4444漚4444盷444嗎4 罁溪痔44瓺4444蘢444 蟍壂 喑狅鋠蝟蛠骢襽房蟬庫搎鐢 灀蚰嵧嵀熤雞嗜廭渷弐酘慨 韪埨乕幮谣簤隢妶涪糬爈齯
P2:应用语言学是语言学在各个方面的应用 以及各有关实际领域的学问的统称。(齐沪 扬等)
三、应用语言学的发展:
(一)、应用语言学在国外的发展: 1、语言学在成为独立学科之前,长期从属
于哲学,属于语文学的范围。 2、历史比较语言学时期:1786年英国学者
琼斯发现了古印度语的梵语和欧洲的许多语 言有同源关系,导致了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产 生。 3、结构语言学时期。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 针对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不足,提出了一系列 的语言学理论,奠定了现代语言学的基础。
(2)、人名学:有丰富的内涵;有丰富的文化特 征;还可以发现民族的迁移等。但是人名的使用现 在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3)、地名学:地名学是综合研究地名的由来、 词语构成、含义、语言特征、演变、功能、分布规 律以及地名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地名 中包含丰富的内容。
地名与移民有关:云南东部有大量以所,堡,营, 屯,旗,官,哨,庄为通名的村庄。
陙 嗝
陛 針
槔 昸 唪 謮共螜 僚 澄 熞 樮 擠 脛 囯 舼 嚄
匪 锏
蔵 琁
奨 燣
趂祣和国 勫嚝

(完整word版)应用语言学导论考点全梳理(陈昌来版)

(完整word版)应用语言学导论考点全梳理(陈昌来版)

第一章绪论1.应用语言学的性质。

狭义:专指语言教学,特指外语教学和第二语言教学。

定义为研究语言理论在语言教学或外语教学中的种种应用问题.广义:应用于各实际领域的语言学,指语言学知识和研究成果所应用的一切领域和方面,应用语言学所关心的是如何应用语言学理论、方法和成果来阐释其他应用领域所遇到的跟语言有关的问题。

应用语言学是语言学跟其他学科相互交叉渗透所产生的一门边缘学科.2.应用语言学具有学科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1。

有明确的研究任务,研究语言学在一切领域的实际应用问题;2.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形成了像语言教学、语言规划、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儿童语言学、语言信息处理、神经语言学、词典学等几个较为成熟的下位领域;3。

有自己独特的学科基础,如有大量的专业研究人员、创建了大量专门的研究机构;4.形成了专门的应用语言学专业和课程.3.应用语言学的特点:a.相对独立性;b实用性,实用性是应用语言学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c.实验性,调查和实验是应用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调查包括访谈调查、观察调查、问卷调查等,比较的方法和统计的手段在应用语言学中较为常用.d。

综合性,由应用语言学学科性质决定。

4.语言学三大分支:本体语言学、理论语言学(普通语言学或一般语言学)、应用语言学。

5.应用语言学与本体语言学、理论语言学的关系:应用语言学首先必须是语言学,应用语言学不是语言本体的研究。

但必须从本体研究的成功出发进行相关研究;应用语言学不是进行语言学理论研究,但必须遵循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应用语言学的不同分支对语言本体研究和理论研究成果的利用有不同的侧重点。

6.语言教学、语言规划、社会语言学、计算语言学四个领域构成了我国应用语言学的研究主体。

主要研究领域:语言教学、语言规划和语言调查、对外汉语教学、社会语言学、计算语言学、儿童语言发展等。

7.1870,波兰语言学家杜恩。

德。

库尔特内提出区分纯粹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首次提出“应用语言学".8.美国,是应用语言学的发源地。

应用语言学要点总结

应用语言学要点总结

名词解释1、个别语言学:属于本体语言学,就是探讨一种语言的结构与发展规律。

如:汉语语言学,英语语言学。

普通语言学:就是研究人类语言一般的性质与普遍的性质及普遍的结构规律的学科。

由于讨论的就是对各种具体语言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又被称为理论语言学。

2、共时语言学:又称“描写语言学”,就是指选取语言的某一个历史阶段,描写这个阶段的语言的状态。

如:现代汉语、先秦汉语。

历时语言学:又称“历史语言学”,它研究语言的发展变化。

如:汉语史。

3、自然语言处理:就是运用计算机技术来研究、处理自然语言的交叉性学科。

主要目标就是让计算机懂得与理解人的自然语言,实现人机对话。

中文信息处理:就是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的下位概念,就是指用计算机对中文进行存储、转换、分析、传输等加工,以形成各种信息处理系统的科学。

4、语言能力:传统上指运用语言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或指用书面或口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如:语音能力、词汇能力、语法能力。

)从而规范地、正确地使用语言。

语言交际能力:说话者适应交际主体、主旨、语境,有效地进行言语交际的能力。

即更加得体、有效地使用语言的能力。

5、对比分析:就就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或方言进行共时对比,描述她们之间的异同。

目的就是由此找出目标语学习者的学习难点,以便于最有效的方法来组织教学。

偏误分析:指对学生在第二语言学习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分析,进而研究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

它就是研究学习过程的捷径,也就是研究学习过程的第一步。

简答题1、语言学与其她学科的联系导致一系列新兴的交叉学科的建立,主要就是有哪些?(1)、社会语言学: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社会上的各种语言变异等问题。

(2)、人类语言学:研究语言所反映的民族文化及其演变情况。

(3)、心理语言学:研究语言行为与心理过程之间的关系。

(4)、数理语言学:用代数,计算机科学,统计等领域中国的概念与方法研究语言的数学属性等问题。

(5)、实验语言学:用各种实验仪器分析语音,研究语音的识别与合成等问题。

应用语言学导论知识点

应用语言学导论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1.应用语言学的性质。

狭义:专指语言教学,特指外语教学和第二语言教学。

定义为研究语言理论在语言教学或外语教学中的种种应用问题。

广义:应用于各实际领域的语言学,指语言学知识和研究成果所应用的一切领域和方面,应用语言学所关心的是如何应用语言学理论、方法和成果来阐释其他应用领域所遇到的跟语言有关的问题。

应用语言学是语言学跟其他学科相互交叉渗透所产生的一门边缘学科。

2.应用语言学具有学科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1)有明确的研究任务,研究语言学在一切领域的实际应用问题;2)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形成了像语言教学、语言规划、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儿童语言学、语言信息处理、神经语言学、词典学等几个较为成熟的下位领域;3)有自己独特的学科基础,如有大量的专业研究人员、创建了大量专门的研究机构;4)形成了专门的应用语言学专业和课程。

3.应用语言学的特点:a.相对独立性;b实用性,实用性是应用语言学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c.实验性,调查和实验是应用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调查包括访谈调查、观察调查、问卷调查等,比较的方法和统计的手段在应用语言学中较为常用。

d.综合性,由应用语言学学科性质决定。

4.语言学三大分支:本体语言学、理论语言学(普通语言学或一般语言学)、应用语言学。

5.应用语言学与本体语言学、理论语言学的关系:应用语言学首先必须是语言学,应用语言学不是语言本体的研究。

但必须从本体研究的成功出发进行相关研究;应用语言学不是进行语言学理论研究,但必须遵循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应用语言学的不同分支对语言本体研究和理论研究成果的利用有不同的侧重点。

6.语言教学、语言规划、社会语言学、计算语言学四个领域构成了我国应用语言学的研究主体。

主要研究领域:语言教学、语言规划和语言调查、对外汉语教学、社会语言学、计算语言学、儿童语言发展等。

7.1870,波兰语言学家杜恩。

德。

库尔特内提出区分纯粹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首次提出“应用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

1.《应用语言学概论》于根元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应用语言学的性质和范围
第三章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章应用语言学的基本理论
第五章中国的应用语言学(上)
第六章中国的应用语言学(下)
第七章与应用语言学学科建设有关的重要方面
2.《应用语言学纲要》齐沪扬、陈昌来
第一章语言教学
第二章对外汉语教学
第三章语言测试
第四章中文信息处理
第五章语言规划和语言调查
第六章社会语言学
第七章儿童语言学
第八章地名学和人名学
3.《应用语言学》刘涌泉、乔毅
第一章应用语言学概说
第二章语种识别
第三章标音、转写和译音
第四章术语
第五章机器翻译
第六章情报检索
第七章言语统计
第八章计算机辅助教学
第九章语音信息处理
第十章中文信息处理
4.《应用语言学导论》陈昌来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语言教学
第三章对外汉语教学
第四章社会语言学
第五章语言规划和语言调查
第六章计算语言学
第七章儿童语言发展
第八章应用语言学的其他重要领域
5.《应用语言学导论》王伟等
第一章应用语言学概述
第二章第二语言教学
第三章语言教育
第四章语言测试
第五章语篇分析
第六章第二语言习得
第七章语言研究方法
第八章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与教学
6.《应用语言学概论》蔡建华
第一章语言、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第二章语言教学
第三章语言规划
第四章语言在社会诸方面的应用。

应用语言学导论复习资料

应用语言学导论复习资料

1、应用语言学的定义研究语言应用的种种问题的学问就是应用语言学。

狭义的应用语言学专指语言教学,特指外语教学和第二语言教学。

广义的应用语言学是指应用于各实际领域的语言学,即指语言学知识和研究成果所应用的一切领域和方面,关心的是如何应用语言学理论、方法和成果来阐释其他应用领域所遇到的跟语言有关的问题。

简而言之,应用语言学是语言学跟其他学科相互交叉渗透所产生的一门边缘性学科。

应用语言学是交叉学科,研究的是语言本体和本体语言学同应用方面交叉的部分。

2、应用语言学的范围现在通行的是分四大块:一是广义的社会语言学。

二是语言规划。

三是语言教学。

四是语言本体和本体语言学同现代科技的关系,如计算语言学。

3、应用语言学的特点:①具有学科的相对独立性。

②实用性特点。

③实验性特点。

④综合性特点。

4、应用语言学学科正式形成的标志:1964年第一届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法国)的召开和国际应用语言学协会的成立。

5、应用语言学中收集材料的三种方法:①访谈法。

②观察法。

③问卷法。

6、社会语言学的定义心理语言学:是语言学和心理学跨学科研究的一门边缘性学科。

它研究人们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的心理过程,用实验和自然观察为主要研究方法来探讨语言行为的规律。

地理语言学:又称语言地理学和区域语言学,是从地域分布的角度研究语言或方言的学科。

其中专门研究方言差异的叫方言地理学。

神经语言学:是研究大脑内与语言有关的神经机制如何起作用的学科,是神经科学、心理生理学和语言学跨学科的边缘学科。

语言风格学:又称语言修辞学,是以语言风格为研究目标的学科。

实验语音学:是一门研究语音产生、编码传递、接受的机理和过程的学科。

早期又名仪器语音学。

是用各种实验仪器来研究、分析语音的一门学科。

人名学:顾名思义,人名学是研究人名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人名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人名的结构及其与社会、文化、民族心理等的联系。

人名的产生和各民族的社会风俗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

地名学:综合研究地名的由来、语词构成、含义、语言特征、演变、功能、分布规律以及地名与自然和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应用学科。

2021首都师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2021首都师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首都师范大学考研攻略(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心得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已经录取,总算没有辜负自己的一番辛苦。

因为备考期间得到了很多学姐的帮助,所以对后来考研的同学我也希望能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提供帮助。

本文主要分两个部分给大家介绍我的备考过程:1、前期准备和资料搜集 2、复习过程与时间安排。

都是个人经验,希望大家灵活借鉴吧。

一.前期准备1.学校选择就我个人而言,我考研首先考虑的是专业,要知道读研深造不像本科一样是通识教育,而是真真正正搞研究,没有兴趣仅仅是为了深造而深造不是不行,个人觉得应该会很辛苦。

我本科是英语专业,但是一点都不想继续念英语,相反,我还挺喜欢汉语的,而对外汉语又多少和英语沾点边,感觉跨考这个专业自己的本科学习的知识不会被全部扔掉。

专业定好后,下一个就要考虑城市了,我本科就在北京,家住河北离北京也挺近的,所以我很明确的选择了北京这个城市作为我的目标。

之后,最重要的就是定学校了,我初步定的学校是北大、北师、北语、首师大,因为北大和北师都要考文学,因为自己跨专业怕基础不够也没选这两所学校,至于首师大,一方面它是211,专业也不错,另一方面是题目比较基础,真题复现率比较高,综合考虑还是选了首师大。

复习总体来说分三轮,一轮打基础,二轮专题训练,拓展深化,三轮巩固记忆。

7月初开始正式复习,第一遍看书时基本就是一天看一章,先看书理解,把一节看完了之后再自己做一遍笔记,注意做笔记不是纯粹的抄书,而是一个对知识进行整合的过程,一定要把每章的知识框架组织起来,大标题和小标题的关系,自己的脑子里一定要有个结构,这样的话对记忆和回忆都很有帮助。

笔记做完后参照自学参考做课后练习题。

我是这样按部就班的来的,前期很慢,基本上两天才能学完一章,后期相对来说就变得很快了。

因为8月和9月在复习语纲和古汉,一会下面说,先说10月份的二轮复习,二轮复习就要考虑到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了,以前准备的学习资料也就派上用场了。

应用语言学纲要(齐泸扬,陈昌来),考试题型,笔记

应用语言学纲要(齐泸扬,陈昌来),考试题型,笔记

应用语言学纲要(齐泸扬,陈昌来),考试题型,笔记应用语言学纲要6.30填空:1、测试的具体形式有、、。

P52、语言教学是一种的教学活动。

P13、我国从古代起形成了相互配合的整套童蒙识字教材,统称“三百千”,分别是P9(“三百千千”,加上《千家诗》)4、语言规划从总体上讲,可以分为和两个方面 P1535、语法翻译法是P496、中文信息处理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主要包括和“几个方面。

P1067、对比分析法也称对比语言学,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对比,来确定其相同点和共同点。

P618、语内迁移即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目的语的相互迁移。

语内的负迁移也叫过度泛化。

P669、汉字是中文最基本的层次,汉字信息处理主要包括汉字的编码、、汉字的自动识别、汉字的统计特性研究等,是中文信息处理的基础性工作和关键环节。

P106 10、汉字的输入方法可以分为三大类P10711、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的主要目标是要让计算机人类的自然语言,也就是要使计算机能模拟人的语言机制。

P10512、个人双语是指,国家双语是指。

P19813、社会语言学家发现与语言变异最明显相关的社会因素是P21214、语言的变体可以分为语言的变体、语言的变体、语言的变体。

P206 15、儿童语言发展中的不完整句阶段又可以分为)阶段、阶段和阶段P257名词解释:1、让计算机能接受并处理汉字,它是中文信息处理的关键和需要突破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汉字输入、汉字存储和汉字输出。

P1062、指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P353、是指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特定方法的教学活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教学作为教学活动就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

P14、又叫语言计划,是政府或社会团体为了解决在语言交际中出现的问题,有计划、有组织地对语言文字进行的各种活动和工作的统称。

P1505、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民族的一部分人放弃使用母语而改用另一个民族的语言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应用语言学的性质。

狭义:专指语言教学,特指外语教学和第二语言教学。

定义为研究语言理论在语言教学或外语教学中的种种应用问题。

广义:应用于各实际领域的语言学,指语言学知识和研究成果所应用的一切领域和方面,应用语言学所关心的是如何应用语言学理论、方法和成果来阐释其他应用领域所遇到的跟语言有关的问题。

应用语言学是语言学跟其他学科相互交叉渗透所产生的一门边缘学科。

2.应用语言学具有学科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1.有明确的研究任务,研究语言学在一切领域的实际应用问题;2.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形成了像语言教学、语言规划、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儿童语言学、语言信息处理、神经语言学、词典学等几个较为成熟的下位领域;3.有自己独特的学科基础,如有大量的专业研究人员、创建了大量专门的研究机构;4.形成了专门的应用语言学专业和课程。

3.应用语言学的特点:a.相对独立性;b实用性,实用性是应用语言学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c.实验性,调查和实验是应用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调查包括访谈调查、观察调查、问卷调查等,比较的方法和统计的手段在应用语言学中较为常用。

d.综合性,由应用语言学学科性质决定。

4.语言学三大分支:本体语言学、理论语言学(普通语言学或一般语言学)、应用语言学。

5.应用语言学与本体语言学、理论语言学的关系:应用语言学首先必须是语言学,应用语言学不是语言本体的研究。

但必须从本体研究的成功出发进行相关研究;应用语言学不是进行语言学理论研究,但必须遵循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应用语言学的不同分支对语言本体研究和理论研究成果的利用有不同的侧重点。

6.语言教学、语言规划、社会语言学、计算语言学四个领域构成了我国应用语言学的研究主体。

主要研究领域:语言教学、语言规划和语言调查、对外汉语教学、社会语言学、计算语言学、儿童语言发展等。

7.1870,波兰语言学家杜恩。

德。

库尔特内提出区分纯粹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首次提出“应用语言学”。

8.美国,是应用语言学的发源地。

世界上第一本应用语言学杂志:弗赖斯、拉多《语言学习》-“应用语言学杂志”,主要研究语言教学问题。

9.1959,语言学家弗格森在华盛顿成立“应用语言学中心”。

1964年第一届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法国)的召开和国际应用语言学协会的成立标志着应用语言学学科的正式形成。

10.外国我国对语言应用问题的研究起源于先秦11.现代语文运动的三个主要方面:白话文运动、国语统一运动、拼音化运动(起源于清末切音字运动)。

12.1955.10 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学术会议”标志着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以“简化汉字、制订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推广普通话”三项主要任务为代表的现代语文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

13.1958年2月汉语拼音方案正式施行。

14.中国应用语言学学科形成的标志:是1984年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的成立。

简称“语用所”。

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应用语言学研究机构。

1992年《语言文字应用》创刊。

1995年筹建中国应用语言学学会。

15.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法律是2001.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16.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一、调查和比较;二、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三、实验方法17.一调查和比较:(1)语言材料的调查:调查是指收集和考察语言事实、语言使用者、语言使用环境等材料,调查就是要收集材料。

方法有三:1.访谈法:是一种由调查人员和被调查者进行面对面谈话的方法,分为:个别访谈、集体访谈。

技巧:1.念字表、词表、句子或语段;2.提问;3.测验;4.座谈会。

2.观察法:研究人员通过直接观察研究对象的言语行为以获取语言材料的方法。

分为:隐蔽观察,指调查人员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不暴露自己的身份,从一旁观察人们的语言行为。

参与观察,指调查人员深入到被研究的人中去,与他们一起参与语言活动,在其中进行观察和搜集材料。

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拉波夫(Labov)关于城市方言的调查就是典型的观察法。

3.问卷法:用书面形式进行社会调查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大规模的摸底调查。

问卷按所列问题的回答方式不同分为:封闭式(注意选择可测标志)和开放式(主义提法的中立性)18.调查是应用语言学最重要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有实地调查和通信调查;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口头调查和书面调查,录音录像调查,常用的是:通信调查和抽样调查。

19.比较使一种根本性的研究方法。

分为:一、事实比较,即对现象事实进行的归纳概括的比较,具有明显的描写性;二、理论性的比较,是关于系统理论普遍原理在具体语言中的可行性的比较,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

应用语言学研究中的比较方法主要指对比研究法。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都要使用比较的方法。

20.定量方法也就是计量方法。

科学的本质可以说就是数学。

21.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的关系:定性研究是对研究的对象进行“质”的分析,即对所研究的对象的本质、特征及其联系进行概括;定量研究通过量化,即利用数量、频率、比例的统计等来说明各种事实。

定性方法是综合,定量是分析,分析是为综合服务的。

定量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定性,定量研究只是一种研究手段。

同样,对定量分析所取得的各种数据进行描写和分析,以得出相应的结论,又属于定性分析的范畴了。

22.统计是定量分析的主要方法。

23.抽样(又叫取样),指从一个总体中选取一部分作为样本来观察,由来自同一总体的无数组样本数据而获得该总体的某种特征,称为参数。

24.在语言调查的抽样程序中,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取样的范围;样本的典型性;选取合适的抽样方法;样本应有足够的数量25.抽样包括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抽样最基本的办法是随机抽样。

应用语言学研究中最有效的随机抽样方法是分层抽样,指把总体按一定标准划分为不同的层次,然后再分层抽样。

跟分层抽样相关的是多级抽样,即在调查中先按一定的标准把对象分组,在各组中抽取样本形成样本组,最后再在样本组中抽样。

26.多级抽样和分层抽样的不同在于:分层抽样是在各分层中直接抽样,而多级抽样是在分层抽样的基础上进行再抽样。

多级抽样适合范围较大的调查。

27.在统计方法中,百分比统计法是较为常用的。

28.实验方法的特点:系统性(组织严密的系统);逻辑性;经验性;简约性;重复性和传递性。

29.实验的步骤:实验的设计;实验的实施;实验的解释30.实验实施方案包括:a.实验的目的和意义;b.实验的时间和地点;c.实验的对象;d.实验的内容和指标;e.实验队伍的确定和培训;f.实验报告或总结。

第二章语言教学1.语言教学:指运用特定的方法,将语言知识和相关的理论通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传授给学习者,以达到是学习者掌握一门具体语言并用于交际目的的教学活动,它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语言教学作为一种以语言为内容的教学活动,包括本族语教学和外族语教学,即第一语言教学和第二语言教学。

3.语言教学的目标: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

4.教学类型:是根据语言教学的某些综合特点划分出来的与教学对象、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等有关的类别。

a.按语言教学的内容,分为:第一语言教学和第二语言教学;b.按教育性质,分为:常规教学和业余教学;c.按学习期限,分为:长期教学和短期教学;d.按教学组织形式,分为:班级教学和个别教学;e.根据教学对象的年龄,分为:儿童教学和成人教学;f.按学习语言的程度,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阶段教学等5.语言教学的基本过程:a.制定语言教学政策(在我国,汉语无论是作为第一语言教学还是第二语言教学,都必须教授和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其依据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b.语言教学的总体设计;c.编写语言教学的教材;d.师资选拔和培训、e.课堂教学、f.语言测试、g.语言教学研究6.教学法流派根据所体现的主要语言教学特征分为四大派:a.强调自觉掌握的认知派:语法翻译法、自觉对比法、认知法等;b.强调习惯养成的经验派:直接法、情景法、听说法、视听法;c.强调情感因素的人本派:团体语言学习法、默教法、暗示法、全身反应法等,d.强调交际运用的功能派:交际法等。

7.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假说:对比分析假说;中介语假说;内在大纲假说和习得顺序假说、输入假说、普遍语法假说、文化适应假说等。

8.我国的语言教学包括:汉语教学、少数民族语言教学、外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等多种类型。

9.我国语言教学的历史:a.萌芽阶段:从殷周到春秋战国时代就开始了;b.传统阶段:从秦汉到清末;c.变革阶段:从1919到1949;d.改革实验阶段:1949年以后;e.繁荣发展阶段:1978年以后。

10.特殊群体语言教学:指因生理上有一定的缺陷而无法对其实施正常的语言教学的人群,主要包括聋哑人(手势语和指语)和盲人(盲文)。

11.语言自身的发展是语言教学改革自由力的动因。

12.第一语言:指一个人出生之后最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

一个人的第一语言通常是他的母语。

母语指父母乃至多代以前一直沿用下来的语言。

第一语言和母语是从不同角度对语言进行的分类,第一语言并不等于母语。

13.本族语:指语言习得者自己的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也称民族语。

本族语也并不一定是母语,母语的转用和本族语的死亡是很好的证明。

14.第一语言的获得分为两个阶段:早起的潜意识的语言习得;入学后课堂上有意识的语言学习。

习得:指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语言交际活动不知不觉地获得语言,以儿童习得第一语言最为典型。

学习或学得: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有专门的老师指导,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通过讲练等环节有计划、有系统、有意识地去获得语言。

15.第一语言教学:通常是本族语教学或母语教学,它主要是指儿童习得第一语言之后有意识地继续学习第一语言而进行的正规的学校课堂教学活动。

16.第一语言教学的特点:a.学习者有一定的语言基础;b.师生之间交流无语言障碍;c.时间充裕,有很好的语言环境,练习实践机会多;d.注重语言形式;e.掌握文化主要靠习得。

17.第二语言:指一个人掌握了第一语言之后所学的另一种或多种其他语言。

18.目的语: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通过学习获得的任何语言。

19.外语:指外国的语言。

第二语言与外语之间是包容关系,第二语言所指的范围比外语要广。

20.动机是学习过程的决定因素和催化剂。

分为融入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

21.第二语言教学:指人们在掌握了第一语言之后,在学校环境里进行的正规的学习其他语言的教学活动。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包括:我国国内少数民族进行的汉语教学;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

22.第二语言教学包括:外国学生在目的语国家的学校里进行语言学习的教学活动;学习者在本国的外语院校进行第二语言学习的教学活动;本国某一民族的学生在本国学校里学习本国其他民族语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