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冶火法冶炼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20年版)(word精排版)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职业编码:6-17-05-03

重冶火法冶炼工

(2020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

说明

为规范从业者的从业行为,引导职业教育培训的方向,为职业技能鉴定提供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国情,贯彻新发展理念,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需要,强化工匠精神和敬业精神,建立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体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重冶火法冶炼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一、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为依据,严格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技术规程(2018年版)》有关要求,以“职业活动为导向、职业技能为核心”为指导思想,对重冶火法冶炼工从业人员的职业活动内容进行了规范细致描述,对各等级从业者的技能水平和理论知识水平进行了明确规定。

二、本《标准》依据有关规定将本职业分为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一级/高级技师五个等级,包括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权重表四个方面的内容。本次修订内容主要有以下变化:——充分考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的影响,完善了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要求。

——具有根据科技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符合培训、鉴定和就业工作的需要。

——顺应时代和社会要求,强化有色金属冶炼安全及环境保护的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要求。

在工作要求和权重表方面,本次修订内容主要有以下变化:

——对标准的内容结构、格式要求进行了整体修订,在职业功能、工作内容等方面增加了部分内容。

——申报条件参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技术规程》进行了整体修订。

——对职业功能和工作内容进行了重新划分,对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要求进行了修订完善,每个等级的职业功能不少于4项,每项职业功能、工作内容和技能要求包含2项或2项以上内容。

——对权重表进行了修订,调整各等级理论知识、技能要求权重。

三、本《标准》由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组织专家和实际工作者共同完成。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参与起草单位: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四、本《标准》主要审定单位有: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营方圆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云南铜业高级技工学校、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五、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得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葛恒双、张灵芝等专家及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营方圆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云南铜业高级技工学校、北京诺斐释真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等单位的指导和大力支持,在此一并感谢。

六、本《标准》业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自颁布之日①起施行。

① 2020年11月13日,本《标准》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颁布物流服务师等18个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通知》(人社厅发〔2020〕102号)公布。

重冶火法冶炼工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2020年版)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重冶火法冶炼工①

1.2职业编码

6-17-05-03

1.3职业定义

操作冶金炉窑等设备,熔炼、分离炉料中铜、铅、镍等重有色金属与脉石,或将粗金属除去杂质提纯的人员。

1.4职业技能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一级/高级技师。

1.5职业环境条件

室内、高温、粉尘、噪声、有毒有害。

1.6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般智力、表达能力、计算能力;有一定的空间感和形体知觉;手指和手臂灵活,动作协调,能迅速、准确地完成规定的操作。

1.7普通受教育程度

初中毕业(或相当文化程度)。

1.8培训参考学时

初级工40学时,中级工60学时,高级工80学时,技师100学时,高级技师120学时。(取得上一等级后培训累计学时)

①本职业技能标准不区分具体工种。

1.9职业技能等级鉴定要求

1.9.1申报条件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五级/初级工:

(1)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①工作1年(含)以上。

(2)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学徒期满。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四级/中级工:

(1)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五级/初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4年(含)以上。

(2)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6年(含)以上。

(3)取得技工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②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或取得经评估论证、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及以上职业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三级/髙级工:

(1)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5年(含)以上。

(2)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并具有髙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或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并具有经评估论证、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

(3)具有大专及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并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2年(含)以上。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二级/技师:

(1)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三级/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4年(含)以上。

①相关职业包含电解精炼工、重冶湿法冶炼工、重冶备料工、重金属物料焙烧工、贵金属冶炼工、硫酸生产工、工业废水处理工等,下同。

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包含有色冶金技术、有色冶金设备应用技术、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等,下同。

(2)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三级/髙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的髙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毕业生,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3年(含)以上;或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预备技师证书的技师学院毕业生,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2年(含)以上。

——具备以下条件者,可申报一级/高级技师:

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二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4年(含)以上。

1.9.2鉴定方式

可分为理论知识考试、技能考核以及综合评审。

理论知识考试以笔试、机考等方式为主,主要考核从业人员从事本职业应掌握的基本要求和相关知识要求;技能考核主要采用现场操作、模拟操作等方式进行,主要考核从业人员从事本职业应具备的技能水平;综合评审主要针对技师和高级技师,通常采取审阅申报材料、答辩等方式进行全面评议和审查。

理论知识考试、技能考核和综合评审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含)以上者为合格。

1.9.3监考人员、考评人员和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中的监考人员与考生配比不低于1:15,且每个考场不少于2名监考人员;技能考核中的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不低于1:10,且考评人员为3人以上单数;综合评审委员为3人以上单数。

1.9.4鉴定时间

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不少于90分钟;技能考核时间:初级不少于20分钟,中级、高级不少于30分钟,技师、高级技师不少于50分钟;综合评审时间不少于15分钟。

1.9.5鉴定场所设备

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或计算机机房里进行;技能操作考核在工作场所、模拟工作场所等进行,具备满足鉴定所需的装备、工具、劳保用具和安全设施;综合评审在配备必要设备的场所等进行。

2.基本要求

2.1职业道德

2.1.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2.1.2职业守则

(1)爱国爱党,爱厂爱岗,勤奋敬业,尽职尽责。

(2)勤于学习,勇于创新,精通业务,效率优先。

(3)安全至上,科学管理,遵章守纪,廉洁自律。

(4)文明礼貌,优质服务,崇尚先进,团结进取。

2.2基础知识

2.2.1基础理论知识

(1)铜、铅、锌、镍等主要重金属及其合金的物理化学性质。

(2)铜、铅、锌、镍等主要重金属及其合金的主要化合物性质。

(3)铜、铅、锌、镍等主要重金属及其合金的用途及产销。

(4)铜、铅、锌、镍等主要重金属的矿物、矿石及精矿的组成和分类。(5)铜、铅、锌、镍等主要重金属及其合金的冶炼工艺知识。

2.2.2重有色金属冶金原理基础知识

(1)冶金炉渣基础知识。

(2)硫化物的火法冶金基础知识。

(3)氧化物的还原反应基础知识。

(4)化合物的离解——生成反应基础知识。

(5)粗金属的火法精炼基础知识。

2.2.3安全环保、职业健康知识

(1)劳动保护知识。

(2)安全操作知识。

(3)环境保护知识。

(4)职业健康防护知识。

2.2.4质量管理知识

(1)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知识。

(2)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

2.2.5设备、设施维护基础知识

(1)冶金炉窑及设施维护基础知识。

(2)机电设备维护基础知识。

(3)耐火材料基础知识。

(4)常规仪表控制系统基础知识

2.2.6相关法律、法规基础知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知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知识。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相关知识。

(4)《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相关知识。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相关知识。

(6)《中国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知识。

(7)《中国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的相关知识。

(8)《中国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相关知识。

3.工作要求

本标准对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和一级/高级技师的技能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涵盖低级别的要求。

3.1五级/初级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