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施工图设计指引
公路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总说明1 概述绵玄路是绵竹重要的县道公路,沿线经过绵竹城区、遵道镇通至金花镇,也是绵竹沿山经济开展、旅游开发的重要通道。
“5.12”特大地震使该路受到严重破坏,遵道镇、金花镇境内破坏尤为严重,原砼路面板块断裂、沉陷、山体滑坡、路基缺陷、桥涵损毁、交通工程设施损坏。
在?绵竹市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根底设施建设规划〔2021-2021〕?交通网络布局调整中明确提出绵玄路绵竹至遵道段8公里按一级公路改建,沥青混凝土路面。
本工程对遵道、金花镇灾后重建意义重大,急需进展道路恢复,完善功能结构。
我公司受绵竹市交通局委托,经实地踏勘,资料搜集,对该路段进展路面改建设计,以确保道路满足使用要求。
1.1任务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国家部委有关的技术标准和标准。
1.2设计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并结合公路现状,分段实施改造设计,工程采用以下技术指标:公路等级:一级公路;设计速度: 60km/h路基宽度: 22m行车道宽度: 4×3.75m中间带宽度: 2.5m中央分隔带宽度: 1.5m硬路肩宽度: 2×2.25m路面结构类型:水泥混凝土路面路拱横坡: 2%超高方式: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Ⅰ级涵顶横向宽度:与路基同宽设计洪水频率:路基及大、中、小桥、涵洞及小型排水构造物1/100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15g1.3测设简况,设计方案拟定和推荐方案确实定测设简况根据工程相关规划资料,在1:5000地形图上,进展方案初拟工作;外业测量前组织路线、路基路面等技术人员人员进场实地踏勘,并根据踏勘成果拟定路线方案。
首先对拟定的路线线位进展全线实地放线,并完成了相应的路线、路基、地质、桥涵、筑路材料以及经济等方面的测量与调查工作。
在进展测量的同时,各专业组对本路段进展广泛、全面的根底资料收集、调查和勘测工作,实测了有关控制点坐标,收集了沿线有关城镇、水电、路网规划资料。
农村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 --桥涵施工图 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及审查意见执行情况1.1设计依据(1)建设单位与我公司签订的设计合同;(2)忠县乌杨新区至磨子农村公路工程勘察设计详勘成果文件:(3)实测逐桩地面线;(4)其它相关资料。
1.2前一阶段审查意见执行情况初步设计推荐的桥型选择和孔跨布置基本合理,原则同意:犀牛河大桥采用5X2Om钢筋混凝土现浇箱梁结构。
初步设计内容齐全,编制内容满足编制办法要求,同意通过评审。
以下意见请设计单位进一步核实:1、本项目为三级公路,设计荷载应为公路一11级,若采用公路一1级应写明原因。
【执行情况】:本项目重车过多,因此设计荷载采用公路一1级。
2、工程地质纵断面应补充工程地质描述和岩石的试验参数等内容。
【执行情况】»按审查意见执行,在工程地质纵断面补充工程地质描述和岩石的试验参数等内容。
3、终点桥台高度较高,若放坡没有要求,锥坡建议第一级采用1:1.25-1:1.5,1:1.15偏小:并且坡脚建议增加护脚。
【执行情况】I按审查意见执行,增加坡脚防护,详见C4T3K0+165.5犀牛河大桥锥坡一般构造图。
4、2号墩盖梁的纵向宽度1.8m偏小,建议采用2-2.2m。
【执行情况】I按审查意见执行,将2号墩盖梁的纵向宽度改为2«,并修改相应构造图及钢筋图。
5、防撞护栏建议采用C35。
【执行情况】»按审查意见执行,采用C35混凝土防撞护栏.6、数量表中盖梁有挖土石方,请核实。
【执行情况】»按审查意见执行,核实并修改数量表中相应数据,7、下阶段建议根据计算建议第一联采用单箱双室结构。
【执行情况】«按审查意见执行,施设阶段根据计算结果选用结构类型.8、防撞护栏不要采用顶部带钢管的,后期养护费用高。
【执行情况】,按审查意见执行,将防撞护栏修改为不带顶部钢管的钢筋混凝土护栏.9、设计说明建议补充桥型方案比选的内容。
【执行情况】:按审查意见执行,在设计说明中补充桥型方案比选内容,详见C1-2总说明书中6.9大、中桥概况及桥型方案比选.2工程概况本册桥梁工程主要包括1座主线桥,长度107m。
某省院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通用指导书

某省交通勘测设计院通用技术指导书公路施工图设计(桥涵、隧道部分)编号:301-2005编制部门:技术质量部编制日期:2005年4月30日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4、桥梁、涵洞通用规则4.1基本要求4.1.1主要技术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02)《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 022-8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024-85)《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范》(JTG/T F81-01-2004)《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4.1.2桥涵结构计算和设计须使用有效版本清单中的计算和绘图程序。
4.1.3桥涵上部构造形式应尽量做到标准化、系列化及施工工业化,以加快建设速度。
同时注意美观设计,使之与景观协调。
4.1.4相同的上部结构(主要包括T形梁、空心板和矩形板)和下部柱式墩台应尽量使用通用设计图纸,全线应尽量做到结构形式的统一。
4.1.5桥涵设计说明书的组成内容及文章结构应按《文件编制办法》要求并结合本工程项目实际情况编写,其主要内容应包括:▲基本概况▲采用的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设计基本资料▲桥涵总体设置和布置▲桥涵上下部主要结构和附属结构介绍▲主要材料▲主要设计和施工要点▲结构耐久性设计要求▲其它要求4.2桥涵设计标准4.2.1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Ⅰ级。
4.2.2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大中小桥:1/100;涵洞:1/100。
4.2.3结构设计安全等级:特大桥、大桥:一级;中桥,小桥:二级;涵洞:三级。
(特大、大、中桥系以桥梁单孔跨径确定,对多跨不等跨桥梁,以其最大跨为准)。
4.2.4地震烈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的桥涵工程应按具体动峰值加速度进行抗震设计,对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10g的主线和地方一级公路的大桥和特大桥(桥梁规模以单孔跨径确定)可仅按《抗震规范》规定设防,其余构造物除有特殊规定外,可采用简易设防措施。
桥梁施工图设计注意要点

桥梁施工图设计标准1、设计车速:主线100 Km/h。
2、路基宽度:整体式路基为26.00 米。
分离式路基为13.00 米。
3、桥涵设计荷载:公路-I 级。
4、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大、中、小桥、涵洞等构造物1/100。
5、涵洞与路基同宽,桥梁比路基两侧各少25cm(桥台与路基同宽)。
6、被交叉道路净高要求(净宽可根据原路情况调整)。
高速、一级、二级公路净高:5.00m;三级、四级公路净高:4.50m;城镇道路按规划要求;汽通净高:3.50m,净宽不小于6.0m;机通净高:2.70m,净宽不小于4.5m;人通净高:2.20m,净宽不小于4.0m。
对现有道路宽度大于标准尺寸的采用现有道路宽度,桥下净高地方有特殊要求的,可能的前提下原则上满足地方要求,但桥型布置图立面中通道净高设置应按照规范要求标准标注。
对现状有道路通行要求的,应考虑预留桥下必要的施工空间。
7、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0.05,Ⅵ设防。
设计深度应满足《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的要求。
图表格式应满足交通部《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图表示例》的要求。
其余技术指标均按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执行。
桥梁施工图设计需收集的资料1、路线平面图及直、曲线一览表、超高渐变表,路线断链设置表;2、路线纵断面设计图及竖曲线表;3、路基标准横断面、桥梁标准横断面;4、桥梁工程一览表、涵洞工程一览表、分离式立体交叉工程一览表、通道天桥一览表、互通区结构物一览表;5、桥梁水文资料,对跨河、溪沟中、小跨径桥梁、排水涵洞,要求有调查水位及行洪流量计算。
6、工程地质柱状图、勘察报告。
7、标准图及图框。
8、桥位地形资料(即路线平面图)。
9、桥涵现场调查资料。
10、各类测量资料,如地形复杂位置(主要是桥台、桥墩位置)横向地面线实测资料。
11、其他设计所需资料。
桥涵设计这些点必须注意1、总体布置与要求⑴要求每座桥梁设计时,需首先完成桥型布置图、桥位平面布置图设计,设计人员应对桥位及桥跨合理性作出判断,并将自查意见提交项目分项负责人,分项负责人汇总设计人员意见及桥型布置图提交院评审,根据评审意见继续完成其他设计图纸,项目分项负责人负责与各专业信息沟通。
桥梁设计指导书

桥梁、涵洞设计指导书为明确设计要求,提高工作效率,优质、按时完成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特编制桥涵、分离式立交设计指导书(本设计指导书适用于常规结构,对特殊的桥梁结构要根据具体情况另行确定)。
具体内容如下:一、技术标准及主要技术指标1、公路等级: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及农村道路桥梁2、设计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Ⅰ级(二级公路及以上),公路-II级(二级公路以下)3、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 1/300大、中、小桥、涵洞、路基 1/100注:其余未列出部分根据桥规定执行4、地震设计烈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基本烈度为VI度,按Ⅶ度设防。
(湖北省内可适用)5、被交叉道路净高要求(净宽可根据原路情况调整,净高统一按以下标准标注)。
高速、一级、二级公路净高:5.00m三级、四级公路净高:4.50m城镇道路主干路汽通净高:3.50m,净宽不小于6.0m机通净高:2.70m,净宽不小于4.5m人通净高:2.20m,净宽不小于4.0m对现有道路宽度大于标准尺寸的采用现有道路宽度,桥下净高地方有特殊要求的,可能的前提下原则上满足地方要求,但桥型布置图立面中通道净高设置应按照规范要求标准标注。
汽通、机通、人通,净高要求扣除道路路面铺装结构层厚度。
对净高满足、但净宽不符合规范要求的通道,列入涵洞工程设置表。
对通道+排灌结合设计的涵洞,边沟侧向应考虑设置护栏设施。
其余技术指标均按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执行。
设计深度应满足《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的要求。
图表格式应满足交通部《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图表示例》的要求。
图纸右下方文字部分统一称“附注”。
二、施工图设计内容第四篇桥梁、涵洞1、说明2、桥梁设置一览表3、主要工程数量表4、桥梁设计图(1)桥位平面图(桥下有道路穿过的桥梁须示意桩位)(2)桥型总体布置图(3)全桥桩位坐标表(4)桥梁上部构造图(采用标准图的应在桥型图附注说明中说明清楚)(5)桥台一般构造图及相应钢筋布置图(桥台一般构造图应标示出控制点标高、支座垫石位置及布置大样、地面横向地面线(横向地形起伏较大时);钢筋图包括肋板、承台、桩基或扩大基础钢筋图;台帽、支座垫石、耳背墙、牛腿、挡块、U台侧墙钢筋图及U台台后排水统一绘制通用图)(6)桥墩一般构造图及相应钢筋布置图(桥墩一般构造图应标示出控制点标高、支座垫石位置及布置大样、地面横向地面线(横向地形起伏较大时);钢筋图包括墩柱钢筋图、系梁钢筋图、承台钢筋图、桩基或扩大基础钢筋图;墩帽、支座垫石、挡块钢筋图统一绘制通用图)(6)附属结构(桥面系平面布置、护栏、泄水管(集束排水构造)、锥坡、搭板)(采用标准图的应在桥型图附注说明中说明清楚);5、涵洞设置表(各种涵洞列同一表)6、涵洞工程数量表(各种类型涵洞分列)7、涵洞设计图(各种类型涵洞分别绘制,要求一涵一图)第六篇路线交叉1、互通区桥梁设置一览表2、分离式立体交叉设置一览表3、分离式立体交叉主要工程数量表4、分离式立体交叉设计图同第四篇桥梁、涵洞,但桥位平面不出5、通道、天桥设置、渡槽一览表三、施工图设计出图要求1、图纸格式按制图标准,严格区分线条粗细、类型,要求图纸整洁,布局合理,同一图纸内同一性质的数字及汉字应统一字体类型和大小,图框必须采用标准图框(图框采用外部参照)。
农村公路施工图设计说明

设计总说明一、概述1.1工程概况开县金峰镇青橙村村级公路硬化工程是金峰镇青橙村村民出行的主要通道。
原路为泥结碎石路面,由于道路等级较低,下雨时,路面泥泞不堪,为当地人民群众的出行及物资的运送造成极大阻碍。
因此,该项目的改建已势在必行。
1.2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义乌市交通设计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受中开县金峰镇青橙村村委委托,对《开县金峰镇青橙村村级公路硬化工程》进行设计。
该项目由于任务紧张,我公司在接到委托任务后立即成立项目组开展工作,于2014年7月上旬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就项目建设方案与业主方主要负责人达成一致:利用既有公路进行建设,路线平、纵面不作大的调整,局部地段改线,调整纵坡,完善排水设施,增设挡防设施的增设、错车道的设置、安保设施的设置等工作。
我公司项目组在接到任务后立即组织人员进驻现场进行勘察测量,采用现场实地选线,并结合实际地形地貌进行调整,并据此再次对路线进行局部优化调整。
勘测工作中,各作业组严格控制测量精度,对资料认真进行自检、自查,确保各项资料的搜集齐全和完整。
经详细的测量、实地放线、细致的资料搜集、调查,外业勘测资料精度达到勘察测量规范规定的要求。
整个外业勘测工作于2014年7月中旬完成,随后项目组全面展开内业设计,内业设计工作中,工程技术人员严格把关,对项目通过认真、细致的设计,在确保结构物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尽量做到优化设计,使设计文件更加经济、合理,可行。
2014年7月下旬编制完成《开县金峰镇青橙村村级公路硬化工程》设计,并交付业主。
1.3原路状况本项目原有公路属于农村公路,路线沿山势展开,路线曲折,弯道多、平曲线半径小,路基宽窄不一,平纵面线形局部达不到重庆农村公路标准,存在超限问题。
沿线大部分路段无边沟或排水沟,全线部分涵洞经疏通维修后能继续使用。
原路防护工程大多为干砌片石,部分不满足要求的重新翻修为浆砌挡墙。
1.4建设标准本项目原则上按设计速度15km/h,部分路段依据《重庆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进行设计。
高速施工图设计指导原则(2009.9.10)

(1)桥台桩基配筋以1%控制。
(2)桥墩桩基配筋:
(a)墩高小于25m,配筋取0.7%;大于25m小于40m取0.8%;大于40m配筋取0.9%。
(b)同一墩两柱高相差超过40%时,空心板桩基础配筋取0.85%,20m以上跨径取0.9%。须保证桩基钢筋净距不小于8cm。
11、摩擦桩桩长计算时按不计桩底,桩侧摩阻力满足承载能力要求确定,总承载力富余10%左右。处于斜坡上的桩基础计算竖向承载力时,从柱基础边缘水平距离坡体边缘大于边缘3m处起计。
2、斜度系路线垂直方向与水流或涵轴线方向的夹角。为了便于通用图设计,构造物选用斜度为0~45°,每5°一级。
十、锥坡
1、锥坡基础,采用7.5号浆砌片石,顶宽30cm;
2、锥坡填心,计算范围至搭板尾端;
3、沙砾垫层,厚度15cm;
4、刷坡,采用六棱砖。
十一、桥梁上部构造
1、墩高在15m以下时采用20m空心板
6、桥台台帽、U台侧墙顶、防震挡块、桥墩帽梁、墩柱、墩柱系梁、桩帽等构件混凝土标号均采用C30。
7、配筋扩大基础、嵌岩桩基础、系梁、承台等构件采用混凝土标号采用C30。
8、U台侧墙、前墙、不配筋扩大基础等构件均采用C20混凝土。
9、桥台搭板采用C30配筋混凝土。
十四、桥型布置图
1、具体内容及格式参见《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中的规定。
(7)桥墩一般构造图及钢筋布置图(一般构造图应标示出控制点标高、支座垫石位置及布置大样、地面横向地面线;钢筋图包括墩柱钢筋图、系梁钢筋图、承台钢筋图、桩基或扩大基础钢筋图;墩帽、支座垫石、挡块钢筋图统一绘制通用图);预应力盖梁需给出预应力束布置图等。
(8)桥台锥坡布置图
(9)墩台基础坐标示意图
公路桥梁施工图设计指引

施工图设计指导原则桥梁设计小组二OO八年十月第一章桥涵设计一、设计采用的主要技术指标1、路基宽度参见“路基扩建宽度分布示意图(一)~(二)”,桥梁标准宽度主要为52m 和42m两种,同时结合相应上部结构横向布置图一起使用。
主线桥涵的汽车荷载等级:公路-I级;被交路,高速及一级公路:公路-I级,二级公路以及三、四级公路:公路-II级;四级以下:公路-II级乘以0.75系数采用。
2、地震作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等于0.05g,相当于基本地震烈度为VI度,特大桥及隧道等大型或重点工程按VII度设防。
二、设计深度1、普通大桥、互通匝道桥及等级路分离式桥(线外桥)设计内容包括:(1)桥位平面图(分离式立交桥应包含被交路平纵数据及图纸)(2)全桥工程数量表(3)桥型布置图(绘出结构分联示意图)(4)梁(或板)平面布置图(含弯斜桥的布置方法示意,直线桥梁无此图)(5)箱梁一般构造图、钢束布置图、钢筋布置图等(非预制结构绘制,预制结构统一绘制通用图)(6)桥台一般构造图及相应钢筋布置图(钢筋图包括肋板、承台、桩基或扩大基础钢筋图;台帽、座板、支座垫石、耳背墙、牛腿、挡块、U台侧墙钢筋图及U台台后排水统一绘制通用图)(7)桥墩一般构造图及钢筋布置图(一般构造图应标示出控制点标高、支座垫石位置及布置大样、地面横向地面线;钢筋图包括墩柱钢筋图、系梁钢筋图、承台钢筋图、桩基或扩大基础钢筋图;墩帽、支座垫石、挡块钢筋图统一绘制通用图)(8)桥台锥坡布置图(9)墩台基础坐标示意图2、特殊大桥及匝道桥,除上述图纸外,应有:(1)特殊结构相关图纸(2)施工工序图(3)对拆除重建桥梁要理顺新旧桥桩基础相对关系,桩基的利用原则。
3、需要拼接的桥梁,在拼接之前,原则上不能切除原桥防撞栏,除上述图纸外,应有:(1)拼接带的相关图纸(2)拼接时间及相关结构计算的计算书,包括整体纵向计算,拼接带横向计算。
4、更详细细节参见《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中施工图设计要求的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图设计指导原则桥梁设计小组二OO八年十月第一章桥涵设计一、设计采用的主要技术指标1、路基宽度参见“路基扩建宽度分布示意图(一)~(二)”,桥梁标准宽度主要为52m和42m两种,同时结合相应上部结构横向布置图一起使用。
主线桥涵的汽车荷载等级:公路-I级;被交路,高速及一级公路:公路-I级,二级公路以及三、四级公路:公路-II级;四级以下:公路-II级乘以0.75系数采用。
2、地震作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等于0.05g,相当于基本地震烈度为VI度,特大桥及隧道等大型或重点工程按VII度设防。
二、设计深度1、普通大桥、互通匝道桥及等级路分离式桥(线外桥)设计容包括:(1)桥位平面图(分离式立交桥应包含被交路平纵数据及图纸)(2)全桥工程数量表(3)桥型布置图(绘出结构分联示意图)(4)梁(或板)平面布置图(含弯斜桥的布置方法示意,直线桥梁无此图)(5)箱梁一般构造图、钢束布置图、钢筋布置图等(非预制结构绘制,预制结构统一绘制通用图)(6)桥台一般构造图及相应钢筋布置图(钢筋图包括肋板、承台、桩基或扩大基础钢筋图;台帽、座板、支座垫石、耳背墙、牛腿、挡块、U台侧墙钢筋图及U台台后排水统一绘制通用图)(7)桥墩一般构造图及钢筋布置图(一般构造图应标示出控制点标高、支座垫石位置及布置大样、地面横向地面线;钢筋图包括墩柱钢筋图、系梁钢筋图、承台钢筋图、桩基或扩大基础钢筋图;墩帽、支座垫石、挡块钢筋图统一绘制通用图)(8)桥台锥坡布置图(9)墩台基础坐标示意图2、特殊大桥及匝道桥,除上述图纸外,应有:(1)特殊结构相关图纸(2)施工工序图(3)对拆除重建桥梁要理顺新旧桥桩基础相对关系,桩基的利用原则。
3、需要拼接的桥梁,在拼接之前,原则上不能切除原桥防撞栏,除上述图纸外,应有:(1)拼接带的相关图纸(2)拼接时间及相关结构计算的计算书,包括整体纵向计算,拼接带横向计算。
4、更详细细节参见《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中施工图设计要求的规定。
三、桥面铺装1、需拼接桥梁,旧桥桥面铺装厚8cm,分为水泥砼和沥青砼两种类型,扩建桥桥面铺装厚10cm,铺装类型原则上与旧桥保持一致;新、旧桥桥面铺装方案详见“桥面铺装设计方案一览表”。
2、拆除重建桥梁及分离式路基围桥梁原则上采用沥青砼铺装,新桥桥面铺装方案详见“桥面铺装设计方案一览表”。
3、对需要顶升的中小桥(原桥),台后搭板桥面铺装应重铺,并结合搭板综合处理。
四、防撞设施1、主线特大、大、中桥外侧均采用加强型钢筋砼护栏,设计速度120km/h,采用防撞等级为SS级,宽度45cm,高度110cm。
其尺寸参见《桥梁标准横断面图》及《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JTG D81-2006)》;2、互通匝道桥及分离式立交跨主线桥外侧均采用加强型钢筋砼护栏,采用防撞等级为SA级,宽度45cm,高度100cm。
3、上跨主线、交通量较大道路及通航河流的桥梁(含匝道上跨)一律设置加强型护栏或组合式护栏,且外侧均应设置桥梁护网。
4、主线桥梁桥上护栏均与路基上护栏对齐且顺接。
五、桥头路基填土高度1、新建桥桥头路基填土高度原则上控制不大于7.0m。
在地质条件及原路基允许条件下,可适当提高,但最高不宜大于10m。
2、原桥加宽路基填土高度原桥保持一致。
六、通讯设备预留槽拆除重建桥梁,桥台背墙应预留通讯管线槽。
七、桥面排水1、主线上各类桥梁排水方式原则上采用垂直排水。
桥面排水系统由排水沟、泄水管、排水管等,参照公用构造图,数量计入具体桥梁中。
2、泄水管不能直接向下泄至桥下主线、互通匝道路面上或有环保要求的流域,应作桥面排水系统设计,通过纵、横管道排至预定位置净化处理。
3、为了行车安全,上跨主线桥如天桥、分离式立交和匝道桥等桥梁桥面表面水采用封闭式排水。
桥梁长度较长或跨越规划区的桥梁应适当增加排水孔。
八、桥面连续与伸缩缝1、需拼接桥梁桥面连续及伸缩缝位置原则上与旧桥保持一致。
新建桥梁按下面几条办理。
2、主线桥和线外桥均采用不同规格的模数式伸缩缝,并以《桥梁公用构造》为准。
3、公用构造图中伸缩缝仅适用于装配式结构的桥梁,特殊桥梁参照型号使用;使用原则如下:(1)桥梁联长一般控制在100~120m,采用D80模数式伸缩缝;特殊桥梁根据桥长及桥长变化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伸缩缝。
(2)当桥梁长度小于等于20m时,不设伸缩缝,采用桥面连续。
(3)对于采用桥面连续的3孔~5孔一般大中桥根据实际情况在变形零点附近桥墩处合理设缝,桥台处采用桥面连续,以减少桥头跳车。
(4)对于采用结构连续的桥梁,在桥台处设置伸缩缝。
4、平缓的盆地地形时,应尽可能控制一联长度在100m以,采用D80型模数式伸缩缝;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可根据实际墩高分布状况,合理确定过渡墩位置,适当增减每联桥的长度。
5、原则上主线多孔桥梁,跨径小于等于20m,桥长或联长小于100m的可采用先简支后桥面连续型式;其它情况则一般采用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方式。
九、桥梁支座及支座垫石1、原则上空心板采用圆板式橡胶支座,T梁采用圆板式橡胶支座,现浇连续箱梁采用盆式支座。
2、标准装配式结构具体上构对应支座型号统一制定并编制入公用构造图中。
3、装配式桥梁和小跨径现浇桥梁支座体系的高度(自梁底至帽梁顶,包括支座上下钢板、支座、支座垫石高度)全线相同结构原则上统一。
公用构造图中仅包含装配式结构的支座安装图。
不同跨径的支座体系,根据支座高度调整支座垫石高度,支座垫石必须配置局部抗压钢筋网,并反映在具体设计图中。
4、原则上支座垫石高度规定如下(整体顶升的桥梁除外):10m~13m空心板采用10cm支座垫石,16m~20m空心板采用10cm支座垫石,16m~30mT梁采用10cm支座垫石,30m以上T梁采用12cm支座垫石。
详见下表。
通用结构支座参数表1.表中括号数据适用于四氟滑板支座。
2.钢板外露厚度根据实际坡度可适当调整。
3.板式橡胶支座的要求、规格系列及选用按《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规格系列》(JT/T663-2006)采用,并应符合《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T4-2004)技术性能要求。
十、桥头搭板1、原则上,桥梁两端桥台处均须设置桥头搭板。
原桥两侧加宽桥搭板长度与原桥等长。
2、当桥台处路基填土高度小于等于3m时或小桥明涵及桥式通道,采用5m长搭板;3、搭板与桥台背墙的连接一律采用Φ22螺纹钢筋,间距不大于45cm。
桥台设计文件中必须指出连接钢筋的预埋,数量计入桥台工程数量表中。
4、地方道路上跨的立交桥,除地方道路等级在二级及以上的桥梁设5m长的搭板外,其余桥梁不设搭板。
5、搭板顶面纵坡与路线设计纵坡一致,顺桥向近桥台端置于桥台或牛腿上,其顶面与桥面防水砼层平齐,并应保证其上10cm路面厚度。
横向设于路面及硬路肩的围之。
6、需整体顶升的桥梁,桥面连续或伸缩缝需解联,台后搭板原则上利用,在搭板上设整体层或加厚砼铺装处理。
十一、桥梁斜交角度与斜角1、桥涵斜交角度指路线前进方向顺时针旋转与水流或涵轴线方向的夹角。
2、斜度系路线垂直方向与水流或涵轴线方向的夹角。
为了便于通用图设计,构造物选用斜度原则上为0—45°,每5°一级,可结合各种跨径的实际情况,作相应增减。
十二、锥坡主要工程包括:(1)锥坡基础,采用7.5号浆砌片石,顶宽30cm;(2)锥坡填心,计算围至搭板尾端;(3)砂砾垫层,厚度15cm;(4)刷坡,采用7.5号浆砌片石。
十三、桥梁上部构造1、为达到美化效果,原则上要求上部构造采用带翼缘板的结构形式;2、装配吊装式上部结构尽量采用上部结构通用图,统一结构形式;3、上部结构基本型式参见桥梁标准横断面图及各跨径具体设计图纸;十四、桥梁墩台1、桥台结构形式原则上采用对旧桥路基、锥坡开挖较少的桥台形式(如座板台和柱式台),尤其是填砂路基处的桥涵;对于原桥台为肋板式桥台原则上采用开挖量较少的座板式桥台。
2、若桥台采用的形式需开挖较大时(特别是填土较高的桥台),需对台后填土进行加固处理,或采用安全可靠、可行的支护措施(如桥台注浆、打钢板桩、钢花管锚杆等),以免在开挖、施工过程中出现路基及锥坡塌方现象,影响正常通车。
这些措施需在相应的图纸中明确交待并细化。
3、建议对需开挖的桥台进行加固处理,台后进行压力注浆、桥台两侧需开挖的围进行袖阀管注浆;5m以上填土建议采用钢板桩进行辅助支护,确保开挖安全,以防不测。
4、桥墩原则上采用双柱式墩配桩基础,斜交角度大于20°可采用三柱(主要视柱间距的大小和加宽桥宽度而定),或由于基础影响而采用三柱的除外。
对于跨路需要的桥梁,可采用独柱或其它桥墩型式。
墩高大于6m时设桩顶系梁,否则可不设;盖梁原则上设计成普通钢筋砼构件,必要亦可设计为预应力砼构件。
5、薄壁桥台设计原则:1)、薄壁台原则上设置支撑梁,其位置可设置在桩头对应的承台底部或桩顶,其尺寸按80cm(高)x60cm(宽)采用,无特殊要求建议设置在承台底部。
2)、台身宽度:对于台身高度(承台顶面至台帽顶)在H≤500cm时,采用60cm;H >500cm时采用70cm。
3)、桥台桩基直径:一般采用D120,对于跨越河沟难以设置支撑梁(河沟较深造成支撑梁埋置很深)时,采用增大桩基直径处理,桩基直径采用D150,并作相应结构验算。
6、桩基配筋率原则上一般控制在8‰左右,同时要求柱中主筋中心到柱边缘的距离为6cm,桩中主筋中心到柱边缘的距离:Φ25主筋为7.5cm,Φ28主筋为8cm。
具体钢筋根数参见下表。
7、桩柱式、承台分离式、肋板式桥台耳墙设置与路基同宽,厚度30cm。
8、下构扩大基础需配置钢筋。
9、桥墩钢筋图中,桥墩各部位的工程数量应分开计列,如墩帽(含挡块)、墩系梁、墩柱、扩大基础、桩帽、桩基础等;桩基础声测管的数量,按照桩基础根数的50%的比例计入本桥,其中D120~D160桩径布置3根声测管,D180~D200桩径布置4根声测管。
10、下构初拟主要尺寸详见各跨径具体设计图纸。
11、埋置式桥台,台前溜坡采用1:1.5。
12、每个标段,大中桥桥梁结构形式尽可能统一,同一座桥梁下构尺寸也应尽可能统一,以方便施工。
13、台背填料采用石粉石屑。
十五、桥型布置图1、具体容及格式参见《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中的规定。
2、跨越河流、水库及道路的桥梁桥型布置图的平、纵面中应表示出河流及道路的宽度、高度、规划及走向。
3、桥型布置图需包括:设计高程、地面高程、坡度(%)/坡长、里程桩号、直线及平曲线。
4、作图比例:特大桥、大桥1:1000,中小桥、通道1:500。
5、附注要求及格式如下:注:1.本图尺寸以厘米计,桩号、高程以米计;2.荷载等级:公路—I级(或公路-II级);3.本桥平面位于半径R—0000m的左/右偏圆曲线上(缓和曲线上),纵面R—00000m 的凹/凸形竖曲线上(±0.00%的单/双向坡上);4.本桥平面布置采用弦线法[平分中矢],具体布置见《T梁/预制板平面布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