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革命(第一部分)
能源革命_领悟_四个革命_与_一个合作_刘龙海

第29卷第1期2016年3月《燃气轮机技术》GAS TURBINE TECHNOLOGY Vol.29No.1Mar.,2016收稿日期:2015-12-20作者简介:刘龙海(1964—),男,江苏泰州人,大唐南京发电厂厂长,E-mail :datangxiadianllh@163.com 。
能源革命———领悟“四个革命”与“一个合作”刘龙海1,钟史明2(1.中国大唐南京发电厂,南京210059;2.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南京210096)摘要:学习与领悟习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与“一个合作”能源革命的实质与内涵,能源革命的主要对象是“煤炭”。
为何“革”煤炭的命?如何“革”煤炭的命?同时亦阐明为何、如何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逐步建成多元化、低碳化、无碳化的智能、安全、清洁、高效的新能源系统,保障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能源供给,为实现二个一百年的“中国梦”,建成美丽中国而努力。
关键词:能源革命实质与内涵;煤炭革命;化石能源;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中图分类号:F407.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2889(2016)01-0001-081能源革命的本质1.1人类经过三次能源革命能源革命是对人类生产和生产方式产生深远影响的根本性变革。
当今,多数学者认为人类经过三次能源革命:第一次能源革命是人工火的发明使人类从生食到熟食开始才真正从动物超脱而出,是人类文明开始的标志之一,从而人类进入柴薪时代;第二次能源革命是蒸汽机的发明催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轻工业开始发展,人类由柴薪时代进入煤炭时代;第三次能源革命是内燃机和电力的发明催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重工业加快发展,人类由煤炭时代进入油气和电力时代。
然而,在开发与利用能源时伴随着环境恶化与生态的破坏;随着人类对能源安全可持续与清洁、方便需求日益增加,以新能源为代表的能源革命受到人们的关注,拉开了新一轮能源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新时代的到来。
1.2进入第四次能源革命历次的能源革命都经过较长的时间酝酿、发展,从量变到质变,不可能一蹴而就。
关于能源革命的高中作文

关于能源革命的高中作文“哎呀,又停电了!”我抱怨着。
那天晚上,我正在房间里写作业,突然眼前一黑,啥都看不见了。
只听到妈妈在客厅喊:“儿子,停电啦,先别写了。
”我无奈地放下笔,摸着黑走出房间。
“这电怎么说停就停啊,真是烦死了。
”我嘟囔着。
“可不是嘛,这要是在以前,没有电可怎么活呀。
”爸爸也在一旁感慨着。
妈妈点起了蜡烛,微弱的烛光在黑暗中摇曳着。
我们一家人围坐在烛光旁,开始聊起了天。
“你们说,要是以后有永远都不会停电的能源就好了。
”我突发奇想地说。
“哈哈,儿子,你想得倒美。
不过呀,现在科技这么发达,说不定真有一天会有新的能源出现呢。
”爸爸笑着说。
“嗯,我觉得也是。
现在不是一直在说能源革命嘛,说不定真能改变我们的生活呢。
”妈妈也附和着。
我开始想象着未来的能源世界,那时候,不再有停电的烦恼,到处都是清洁又高效的能源。
汽车不用再加油,而是用一种神奇的能源就能跑很远很远;家里的电器也不再担心电费,随时都能尽情使用。
“要是真有那样的世界,那该多棒啊!”我兴奋地说。
“是呀,那我们的生活肯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爸爸说。
“对呀,对呀,那我们就不用再为能源担心啦。
”我越想越开心。
就在我们热烈讨论的时候,电来了,房间一下子亮堂起来。
我看着那明亮的灯光,心里暗暗想着:能源革命,快点来吧,我真的很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能源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就像空气和水一样重要。
没有能源,我们的生活将陷入混乱。
而现在的传统能源,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石油、煤炭这些能源会造成污染,而且还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所以,我们真的需要一场能源革命,来改变这一切。
就像我们从用蜡烛到用电灯一样,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那未来的能源革命,肯定会带来更加惊人的变化。
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不断探索,那个充满神奇能源的未来世界一定不会遥远。
能源革命从化石能源到新能源

能源革命从化石能源到新能源一、本文概述随着人类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和对环境保护的日益关注,能源革命已经从传统的化石能源转向新能源。
本文旨在探讨这一转变的过程、原因、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我们将首先概述能源革命的背景和必要性,然后分析化石能源的局限性以及新能源的优势和潜力。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新能源技术的最新进展,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
我们还将关注能源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如技术瓶颈、经济成本、政策支持等。
我们将展望未来的能源发展趋势,探讨如何实现可持续的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视角,以理解能源革命的重要性和意义。
二、化石能源的历史与现状化石能源,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长期以来的主要能源供应来源。
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数百万年前,当时生物在地球上繁衍生息,通过光合作用和食物链积累了大量的太阳能。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生物遗骸在地下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逐渐转化为化石能源。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化石能源在全球能源消费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特别是在工业革命之后,煤炭的大量开采和使用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飞跃。
随后,石油和天然气的发现与利用更是加速了全球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然而,这种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的,其储量有限。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化石能源的开采速度也在加快,这使得其储量日益减少。
据估计,按照目前的开采速度,全球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将在几十年内耗尽。
化石能源的开采和使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煤炭和石油的开采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土地破坏、水资源污染等问题。
同时,化石能源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也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化石能源的使用也带来了能源安全问题。
由于化石能源的分布不均,一些国家和地区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较高,这使得他们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处于不利地位。
化石能源的供应中断也可能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建国周年见证中国的能源革命

建国周年见证中国的能源革命中国是世界上最人口众多的国家之一,为了满足国内巨大的能源需求,中国早在建国初期就开始了能源革命的艰苦探索。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中国在能源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并成为全球能源革命的重要推动者之一。
第一节:能源革命的背景和意义建国初期,中国经济基础薄弱,能源供应不足成为制约国家发展的重要瓶颈。
为了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不得不寻求自给自足的能源经济体系,同时探索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利用。
中国政府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能源政策体系,明确了能源发展的战略目标和路径,标志着中国能源革命的开启。
能源革命对中国的意义重大。
首先,能源革命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
建设绿色低碳的能源体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其次,能源革命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核心举措。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通过推动清洁能源发展,中国为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最后,能源革命是国家安全和民生福祉的重要保障。
加强能源独立性和多样化供应,能够减少对外能源依赖,提高国家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第二节:煤炭能源的转型与优化中国的能源革命首先面临的是煤炭能源的转型与优化。
长期以来,煤炭是中国主要的能源来源,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为了减少对煤炭的依赖,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
首先,中国加大了对煤炭产业的治理力度。
关闭高污染、高能耗的小煤矿,推进煤矿企业的兼并重组,提高产能和生产效率。
其次,中国大力发展清洁煤技术,推广超低排放和脱硝脱硫技术,以降低煤炭燃烧所产生的污染物排放。
此外,中国还加大了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提高了能源结构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第三节: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可再生能源是中国能源革命的另一个重要方向,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等多种形式。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消费国和最大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国。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包括国家补贴、税收优惠、上网电价等,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建设可再生能源项目。
能源革命的四个革命是什么

能源革命的四个革命是什么
钻木取火是人类在能量转化方面最早的一次技术革命.从利用自然火到利用人工火的转变,导致了以柴作为主要能源的时代的到来.这就是人类的第一次能源革命。
蒸汽机的发明是人类利用能量的新里程碑.人类从此逐步以机械动力大规模代替人力和畜力,它直接导致了第二次能源革命.
物理学家发明了可以控制核能释放的装置--反应堆,拉开了以核能为代表的第三次能源革命的序幕.
人类历史上的四次能源革命
第一次能源革命,人类学会钻木取火,从此告别愚昧,进入原始社会;
第二次能源革命,煤炭石油伴随着柴薪燃料、蒸汽机的技术革新,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在机器轰鸣中拉开序幕;
第三次能源革命,现代物理学使人类开发利用核能,科技进步在核能利用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现在,我们迎来了能源的第四次革命浪潮,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兴IT手段正在改造和提升传统能源。
实现能源革命前提
在人类历史上,每当新的能源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时候,往往预示着新一轮工业革命的爆发,从而催生世界格局的重新构建。
英、美两国正是抓住了前两次工业革命的机会,先后崛起成为世界的霸主。
如今,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和信息技术结合为特征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成为了全球格局改变的新契机。
在这次工业革命中,中国史无前例的站在了领跑者的位置,并完全可以领先一把。
“新能源替代”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增速替代”,化石能源和新能源绝对数量同时增长,但是新能源增速大于化石能源。
第二阶段是“增量替代”,新能源在增长的绝对数量上高于化石能源。
第三阶段是“主体替代”,即新能源最终成为主体能源。
相信到2035年,全球将有50%的传统能源被新能源所替代。
四、能源革命

1、人类进步的阶梯
第二次能源革命:蒸汽机的发明(化石能源) 第二次能源革命:蒸汽机的发明(化石能源)
1、人类进步的阶梯
可控核能释放装置——反应堆,拉开了以核能 反应堆, 可控核能释放装置 反应堆 为代表的第三次能源革命的序幕
2、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
能量的转移、能量的转化, 能量的转移、能量的转化, 都是有方向性的。 都是有方向性的。
四、能源革命
能源革命
人类历史上不断进行着能量转化技术的能源革命:人工取火(柴薪) 第一次能源革命:人工取火(柴薪)
1、人类进步的阶梯
第二次能源革命:蒸汽机的发明(化石能源) 第二次能源革命:蒸汽机的发明(化石能源)
1、人类进步的阶梯
第二次能源革命:蒸汽机的发明(化石能源) 第二次能源革命:蒸汽机的发明(化石能源)
五、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 、21世纪的能源趋势
能源消耗量迅速增长, 能源消耗量迅速增长,可能会出现能源危机
2、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2、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人类不应当无限制地向大自然索取, 人类不应当无限制地向大自然索取,我们必须在 提升物质文明的同时,保持与自然、 提升物质文明的同时,保持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与平衡。 与平衡。
3、未来的理想能源
未来的理想能源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未来的理想能源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⑴必须足够丰富 ⑵必须足够便宜 ⑶技术必须成熟 必须足够安全、 ⑷必须足够安全、清洁
能源革命与能源危机历史小短文

能源革命与能源危机历史小短文大约5000年前,人类步入文明社会,5000年间,人类历史上一共爆发了3次工业革命。
几乎每隔百年一场工业革命,每次都能掀起一个新浪潮,将人类带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自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大踏步跨越式发展,日新月异,可是能量总归是要守恒的,有得必有失,正所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一得一失之间,平衡之道。
人类社会工业革命的背后,是对大自然疯狂地掠夺和海量资源的消耗。
虽然当今之世,仍旧是一个高速发展的和平时代,但是盛世之下危机暗生,能源危机的风险已然迫近人类社会,近期世界小范围内的电力短缺便是一次警醒。
01 煤炭危机18世纪60年代英国本土爆发第一次工业革命,机器取代人力、畜力成为生产的主力,机器劳作取代纯手工方式,凭借着海上运输的便利性以及英国遍布全球的殖民地,英国以仅仅24万平方公里的本土面积居然能在巅峰时期控制全球近300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疆域,一跃成为世界霸主。
西方社会开启大航海时代后,海上霸主何其多,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粉墨登场,可是没有谁能如英国这般建立起世界性霸主地位,支撑起英国霸主宝座,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这场爆发在英国本土的工业革命,一步领先,步步领先,第一次工业革命直接拉开了欧洲老牌列强之间的差距。
为什么英国本土能够爆发第一次工业革命?抛开诸多政治经济因素,从资源角度来说,英国本土埋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这些煤炭资源恰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工业能源,英国的资本家们疯狂挖掘、拼命雇佣更便宜的童工和妇女,终于为英国首都伦敦留下了雾都的“美名”,还有金钱背后洗刷不掉的血腥与罪恶。
伴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扩展,诸多国家先后进入工业时代,这时候能源分布的不均衡性暴露出诸多问题,能源危机摆在了很多国家面前,成为桎梏发展最大的障碍。
在英国本土工业革命的浪潮正在如火如荼展开的时候,欧洲大陆上的普鲁士王国也加快了统一的步伐。
伴随着德意志的国家统一,统一市场随之形成,资源不足的难题便摆在了德意志帝国的高层面前。
历史三次工业革命的整理

三次科技革命的知识整理1、发明动力机、能源一革命:动力机--蒸汽机能源—煤炭二革命:动力机---电动机、内燃机能源--电力、石油三革命:能源—原子能(核能)、太阳能、潮汐能、沼气能2、交通工具一革命:汽船(1807年美—富尔顿)火车(1825年英—史蒂芬孙发明旅行者号)二革命:汽车(1885年德—卡尔本茨汽车之父)飞机(1903年—美莱特兄弟)有轨电车(西门子)3、信息工具二革命:有线电话(美贝尔)有线电报(美莫尔斯)无线电报(意马可尼)三革命:国际互联网、电脑及电子邮件、手机4、对国家地位影响:第一次---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第一个工业化国)领先世界;第二次:使美国代替英国成为世界强国走在世界前列5、对中国影响第一次---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后为了获得原料及市场侵略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封建;第二次---促使进入垄断阶段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第三次---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实施863高科技计划,追赶世界先进水平6、对生产关系影响第一次---资本主义制度最终战胜封建制度;第二次---使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7、对国际关系、社会生活的影响第一次---西方先进东方落后(资本主义对世界统治)第二次---加剧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不平衡引发一战;第三次---促使世界经济全球化8、社会生活:第一次-工业化、蒸汽时代;第二次—电气化、进入电气时代;第三次—信息化,实现了生活的现代化(彩电、空调、电脑、手机)9、(时间)世纪年代主要标志时代第一次 18 60 蒸汽机的广泛使用蒸汽时代第二次 19 70 电力的广泛使用电气时代第三次20 40-50 电子计算机、原子能、航天技术信息时代生物工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 一、 能源简介
录
页码 3 7 11
二、 能源革命的缘由 三 、能源革命的内容
四、 能源生产
五、 能源传输 六、 能源储存 七、 能源消费
13
40 52 61
本期介绍前四部分
一、能源简介
能源释义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自然社 会的基本要素。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 基础。 能源是文明的原动力,能源的利 用局限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每一种新 能源的发现和利用,又强有力地推动了 人类文明的发展,因此能源的变迁史也 就是文明的发展史。
晶硅光伏产业
产业链包括硅料、硅锭、硅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应用系统6个环节。上游为硅料、
硅片环节;中游为电池片、电池组件环节;下游为应用系统环节。
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
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保定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
无锡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 保定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上海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
大多数太阳能电池厂家都是通过扩散工 艺,在P型硅片上形成N型区。P型多空穴, N型多自由电子,出现了浓度差,相互扩散 ,达到平衡后,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薄层产生 电势差,这就是P-N结。太阳光照在半导体 P-N结上,形成空穴-电子对,在P-N结电场 的作用下,相互扩散流动,接通电路后就形 成电流。
四、能源生产
明导电膜(TCO),然后依次用等离子体反应沉
积P型、I型、N型三层材料,接着再蒸镀金属 电极铝(Al),光从玻璃面入射,电池电流从透 明导电膜和铝引出,其结构可表示为
衬底 导电膜 PIN 电极
Glass/TCO/PIN/Al,可以使用玻璃、塑料、
陶瓷、石墨、金属片等材料当基板来制造。 薄膜电池厚度不到1μ m,降低了制造成本,而且具有可透光、可调整色彩、可 采用柔性衬底、可弯曲、可粘贴安装、可弱光发电等独有特点,但是缺点也很突出, 光电转化效率低,转化出等量的电能所需要的薄膜电池面积巨大,而且稳定性差,其 能量转换效率随着辐照时间延长而变化,数百或数千小时候才能稳定。
总量有限日益枯竭
化石能源是一种碳氢化合物或其衍生物。亿万年 前的生物经过地壳变化,被埋藏在地下,受地层压力 和温度的影响,缓慢地形成。随着人类的不断开采,化 石能源的枯竭是不可避免的。
截止2014年底,世界煤炭探明储 量为9542亿吨,中国为1145亿吨,占 12.8%;世界石油探明储量为2270亿 吨,中国为25亿吨,占1.1%;世界天 然气探明储量为194万亿立方米,中国
《能源百科全书》说:“能源是可以直
接或经转换提供人类所需的光、热、动
力等任一形式能量的载能体资源。”
一、能源简介
能源分类 按产生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一次能源即天然能源,又分为可再生能 源和非再生能源。二次能源指由一次能源直接或间接转换成其他种类和形式的 能量资源。例如:电力、煤气、汽油、柴油、焦炭、激光和沼气等。
四、能源生产
中国光伏产业现状
美国、日本、德国、中国等国通过政策扶持、财政投入带动民间资本投入,目前光伏 产业已经较为成熟,也是新能源中发展最快的产业。 就中国而言,短短的十二年时间,从无到第一,光伏电池产量占全球市场的60%,缔
造了一个产业传奇。但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也相当突出。
高能耗高污染
工业硅料的生产是产业链中高能耗、高污染的一环,中国多晶硅生产技术主 要基于改良的西门子法,再加上环境保护意识弱,监管不力,环保问题突出。
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暧通及光热发电
四、能源生产
太阳能光伏发电
光伏发电技术,它大致分为晶硅电池技术和薄膜电池技术两大类。 目前晶硅电池技术占据着绝对优势,全球90%的光伏电池是晶硅电池,且主要产自亚 洲,也就是中国 。而晶硅电池中70%是多晶硅。 晶硅电池技术 产 业 化 转 换 效 率 薄膜电池技术 理 论 转 换 效 率
硅 片 企 业
台湾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旭阳雷迪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 江西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韩国Nexolon Company Limited 西安隆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
电 池 片 企 业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 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韩国韩华新能源有限公司 中电电气(南京)光伏有限公司 东营光伏太阳能有限公司 新奥光伏能源有限公司 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能源简介
当前能源结构 在世界能源结构中, 化石能源极占绝对主导地位 ,新能源仅占13%;而中 国尤甚,由于资源禀赋、特 殊发展阶段和经济运行体制 等因素,造成了中国一次能
源结构的极不合理状况,即
中国现在的能源结构和一百年前世界的能源结构基本相当。
“一煤独大,油气短缺,新 能源偏小”。
二、能源革命的缘由—化石能源危机
新兴市场国家对能源的需求迅速膨胀
中国、印度等金砖国家经济增长大量进口
万亿人民币,预计
2015年进口量将超越 美国,成第一大原油 进口国。
人益增长的人口导致能源分配不足
1960(30亿)、1999(60亿)、2011(70亿)
奥巴马说:倘若十三亿中国人都过上美国人民那样的好日子,将会是世界的灾难,这从当前资源能源角度来说有一定道理。
光 伏 组 件 企 业
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江西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上海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 日本夏普太阳能公司 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有限公司 美国First Solar公司 韩国韩华新能源有限公司 美国SUNPOWER公司 日本京瓷株式会社
四、能源生产
薄膜光伏原理
薄膜技术也是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基于P-N结构,但运用了非晶硅材料。 以硅基薄膜为例,在衬底如玻璃上沉积透
三、能源革命的内容
全球聚集热点 国际组织 1992年5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通过; 1997年12月, 《京都议定书》签署; 2015年12月,巴黎气候大会将要召开。 主要国家 2014年4月,日本通过了新《能源基本计划》,推行节能和可再生能源; 2014年11月,中国公布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2015年8月, 美国《清洁电力计划》发布,增加了对可再生能源扶持力度; 2015年9月,欧盟推出新版战略能源技术行动计划,加速低碳能源体系转型升级。
四、能源生产
新能源类型
1980年,联合国对新能源的定义:以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基础,使传统的可再生能 源得到现代化的开发和利用,用取之不尽、周而复始的可再生能源取代资源有限、对
环境有污染的化石能源,主要有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和核能。
优点
资源丰富,具备可再生性,可永续利用 不含碳或含碳量很少,对环境影响很小 总体上分布广,有利于小规模分散利用
二、能源革命的缘由—化石能源危机
环境破坏污染严重 化石能源开采、加工破坏环境,更严重的使用过程中的排放,燃烧产生 有害气体和温室气体 ,带来的主要后果是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固 体颗粒物对大气的污染(固体颗粒物)等。未来环境治理成本高于当前发展 收益,得不偿失。
酸雨
温室效应
臭氧层破坏
固体颗粒物(雾霾)
不足
现开发利用成本较化石能源高(除水电外) 间断式供应,波动性大,持续供能不利 能量密度低,开发利用需要较大空间
四、能源生产
新能源类型
太阳能 风能
生物质能 海洋能 地热能
有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两种方式; 地球表面大量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
唯一一种可再生的碳源; 潮汐能、波浪引起的机械能和热能; 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的天然热能;
三、能源革命的内容
从生产到消费
能源生产
高效、清洁已 经成为世界能源发 展的方向,非化石 能源在能源结构中 的比重越来越大, 世界能源将跨入化
能源传输 能源储存
石能源、新能源并 能源消费
驾齐驱的新时代。
四、能源生产
新能源兴起
在目前的化石能源消费结构中, 石油和天然气作为主要的日常动力燃料 ,而煤炭作为主要的发电燃料。 在未来的能源消费结构中,洁净电 力(新能源发电)将成为能源体系中的 关键一极,并逐步取代化石能源。
消耗增加成本高昂
主要能源消耗国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经济负担沉重,而进口来源地和
海上运输通道也潜在着巨大的风险,一旦发生变局,经济甚至国家安全势必 遭受严重冲击。
发达国家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居高不下
美国石油消耗量占全球消耗量的20%
以中国为例, 2014年进口原油3.1 亿吨,对外依存度达 到60%,总值为1.4
为3.5万亿立方米,占1.8%。
在不考虑新增探明储量情况下,可用年限估算。
数据来自《BP世界能源统计2015》
二、能源革命的缘由—化石能源危机
分布不均受制于人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国家 俄罗斯 伊朗 委内瑞拉 沙特 美国 加拿大 伊拉克 卡塔尔 阿联酋 中国 科威特 已探明石油储量 (亿吨) 124 224 425 380 50 248 214 34 140 25 145 已探明天然气储量 (万亿立方米) 32.9 33.6 5.6 8.2 8.5 2.0 3.6 25.1 6.1 3.1 1.8 已探明煤储量 (亿吨) 1.57 -4.79 -2.37 0.06 ---1.14 -储量总价 (万亿美元) 40.7 35.3 34.9 33 28.5 20.2 18 16.4 13.8 13.2 11.8 人口 (亿) 1.44 0.75 0.29 0.27 3.15 0.35 0.31 0.02 0.1 13.7 0.04 人均 (万美元) 28.26 47.07 120.34 122.22 9.05 57.71 58.06 820.00 138.00 0.96 295.00
以能源之王石油为例,资源分布极不均衡。中东(
沙特、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等)储量占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