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滨水景观案例分析PPT

滨⽔景观案例分析PPT滨⽔景观案例分析⼩组成员:案例⼀滨海新区于家堡CBD起步区总体景观设计项⽬背景于家堡⾦融区位于天津市塘沽区海河北岸,东西南三⾯临海河,北到新港路,规划⽤地⾯积3.44平⽅公⾥,是天津滨海新区中⼼商务商业区的核⼼地区。
海河总体开放空间框架渠⼝湿地及步道⽣态城城市⼴场湿地城市农⽥艺术公园⾃然岸线CBD⽔岸城市公园在世界级的城市中⼼区来说,于家堡CBD具有得天独厚的特殊优势,那就是其三⾯环⽔⼤型开放空间系统。
本⽅案是滨海河的于家堡CBD的起步区域的设计。
此次汇报主要对其中的街道景观以及邻近海河的滨⽔公园进⾏详细的分析设计原则与⽅法⾏⼈优先-提供续不打断的开放间体系为⼈创造适愉悦的步体验-提供公共交通和专门的⾃⾏车道,⿎励街道空间的使⽤和街道⽣活的发⽣-在城市中设置步⾏街来激发城市公共⽣活-以街道家具,⾏道树和铺装等建⽴街道的独特识别性⽣态城市-利⽤开放空间体系建⽴完善的⾬⽔管理系统确保城市可持续性-运⽤本地植栽,维持地区⽣态体系-利⽤开放空间体系,⽀持候鸟⽣态总平⾯图滨⽔公园设计功能慢跑、⾏⾛、⾃⾏车、滑板、喷泉游戏、午餐、运动、烟⽕观看、观穿等,景观设计结合餐饮休息亭。
滨⽔公园设计摆渡码头、⼈性步道、栈道、亭⼦。
基本满⾜观景、休憩功能滨⽔公园设计灵活机会的空间、休息构筑物及建筑与⼈性步道之间有机结合延续整个商业区的路⽹结构,利⽤⼤⽚的绿化滨⽔公园设计交通流线提供⼤量的公园内步⾏、⾃⾏车路线结合的机会,以⿎励公园⼩径和⼈⾏道的使⽤。
交通系统由海滨游憩场、散步场所、步⾏道、路边⼈⾏道和变宽⼈⾏道组成。
滨⽔公园设计元素:种植、树⽊、座椅、公共艺术、垃圾回收、饮⽔喷泉、表演喷泉、电话亭、照明、标识和公共设施等。
滨水区规划案例分析

9
10
11
中环:中环及上环区可说是港岛区的中心地带。上环是住宅区,中环区则为香港的商业、金融及银行中心,也是特区政府决策及权力中 心,特区政府总部及立法会大楼均坐落于此。
商业:中环是香港其中一个最著名的购物中心,中外多间名牌旗舰店林立在德辅道中及皇后大道中,还有大型商场如置地广场及太子大 厦等。近年云咸街及安兰街一带开设了一些新兴而又富有特色的时装商店。而区内售卖古董的荷李活道更刚被选为世界十大购物街之一。各类 型的店铺包罗万有。
26通过综合发展商务和住宅区滨海南将更加便利人们在工作地点附近居住生活和休闲在面积为215公顷的城市中心区域滨海南将成为中心商务区延伸出的绿野和生态友好型都市社区不仅为人们提供9000套住房更通过可持续发展原则设计的绿化美化交通模式建筑标准等基础设施为人们打造花园中的城市使之成为城市绿色空间的有机组成
地铁:港岛线
12
生活+工作/过境 历史/中间 公民
文化&艺术
水上乐园
遗产 水上娱乐
休闲
13
14
滨水项目
连云港东部滨海地区发展战略规划
15
关键节点设计
将在该市红线界限内进一:海滨城镇中心
• 节点二:旅游度假村
• 节点三:国际化码头
对于每一节点,将有更为详细的开发
交通方面,“滨海南”以快速轨道交通和步行与骑行为主,主路实现无机动车辆,区域内任意地点可以步行5分钟到达最近的公交节点。 步行网络的核心是经过景观美化的长800米、宽30米的步行街,两侧以绿色和开放空间为主,分地表和地下两层,是漫步路线和社区活动的主 要场所。此外,滨海南还将架设高架通道并进行空中绿化,专供行人来往于东西两侧的海岸线和滨海湾花园。
滨水景观案例分析PPT

滨水公园设计
灵活机会的空间、休息构筑物及建筑与人性步道之间有机结合 延续整个商业区的路网结构,利用大片的绿化
滨水公园设计
交通流线
提供大行道的使用。
交通系统由海 滨游憩场、散 步场所、步行 道、路边人行 道和变宽人行 道组成。
滨水公园设计
生态城市
- 利用开放空间体系建立完善的雨水管理系统确保 城市可持续性 - 运用本地植栽,维持地区生态体系 - 利用开放空间体系,支持候鸟生态
总平面图
滨水公园设计
功能
慢跑、行走、自行 车、滑板、喷泉游 戏、午餐、运动、 烟火观看、观穿等, 景观设计结合餐饮 休息亭。
滨水公园设计
摆渡码头、 人性步道、 栈道、亭子。 基本满足观 景、休憩功 能
• 运用树种形成街道特色 • 乔木,灌木与地被的交错运用,要 显现四季特色 • 活用开花植物,建立城市记忆 • 重点运用白蜡树,强调天津人文
滨水公园设计
视觉强调:
沿内部城市道路种植高大树木进行视线遮挡,临水种植低矮植物保证行人视 线开敞。视觉上强调东西的步行连接。 安全性 利用灌木和低矮的自然种植或便道避免行人落水,当其他机械装置可用时可 以不适用安全护栏,提供可掌的照明方案
滨水景观案例分析
小组成员:
案例一
滨海新区于家堡CBD起步区总体景观设计
项目背景
于家堡金融区位于天津市塘沽区海河北岸,东西南三面临海河,北到新 港路,规划用地面积3.44平方公里,是天津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商业区的核心 地区。
海河总体开放空间框架
渠口湿地及步道
湿地
生态城
城市农田
艺术公园
自然岸线
城市广场 CBD水岸城市公园
在世界级的城市中心区来说, 于家堡CBD具有得天独厚的特 殊优势,那就是其三面环水大 型开放 空间系统。
滨水景观设计案例说明报告

滨水景观设计案例说明报告1. 简介滨水景观是指以河岸、湖边、海滨等水体边缘为蓝图,通过景观设计来创造一个宜人、美观、可持续的休闲空间。
本文将介绍一个具体的滨水景观设计案例并分析其设计理念、功能区域和景观元素的运用。
2. 案例背景本案例位于某城市河岸的一块空地,原本是一片荒废的土地,靠近城市的滨水区域。
为了改善城市居民的休闲环境,市政府决定对这片土地进行滨水景观设计。
3. 设计理念设计团队以“融入自然、提供休闲体验、激发创意灵感”为设计理念。
通过利用水体的特色,将人工元素与自然元素融合,打造一个和谐、宜人的环境,同时为市民提供多样化的休闲体验。
4. 功能区域设计团队将场地分为五个功能区域,每个区域具有不同的特色和用途。
4.1 水景区水景区是整个滨水景观的核心,设计团队在此区域设置了一个人工湖泊。
湖泊周围种植了各种花草植物,形成一个和谐的自然景观。
区域中心有一个小型喷泉,提供清凉的水雾,为市民带来愉悦的感受。
4.2 休闲区休闲区是供市民休息娱乐的场所。
设计团队设置了长椅和遮阳棚,为市民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
区域中央设置了一个大型游乐设施,吸引着很多孩子前来玩耍。
4.3 绿化区绿化区是设计团队特别注重的区域,通过大面积的绿化植物的种植,使整个滨水景区呈现出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
团队选择了一些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4.4 活动区活动区是供市民举办各种户外活动的场所。
设计团队在这个区域设置了一个露天舞台,为市民举办音乐会、演出等活动提供场地。
此外,还设置了一个开放的草地,供市民进行各种体育活动。
4.5 步行区步行区是整个滨水景观的环绕区域,设计团队精心设计了一条环绕湖泊的步行道。
步行道两侧种植了众多花草植物,形成一个美丽的走廊。
市民可以在这里散步、跑步,欣赏湖泊的美景。
5. 景观元素的运用设计团队运用了不同的景观元素来营造滨水景观的美感和功能性。
5.1 水景水景是滨水景观的核心,设计团队通过人工湖泊、喷泉和水雾等元素,营造出一个清凉、宜人的环境。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2010.04.01
21世纪未来港,横滨
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21世纪未来港 地理位置:横滨 工程性质:濒海中心商贸区 业主和开发商:21世纪未来港
公司 主要规划设计者:以大高正人
为首的规划委员会 规划设计时间:1983年至今 建设时间:1984年至今 用地面积:186公顷 总建筑面积:约3700万平方米 规划人口:190000人的就业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发展策略与规划框架
沿海滨地带作为城市公园设计,它和区内的步行绿地共同形成绿带, 把商务区包围在中间。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发展策略与规划框架
三道轴线为骨架——皇帝轴线(King Axis)、皇后轴线(Queen Axis)和 大摩尔轴线(Grand Mall Axis)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城市设计准则
天际线 海景——城市 城市色彩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浙江省温岭市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基地——城市分析
从城市空间结构角度 以中华路为南北向发展主轴的带状组团式城市结构。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基地——城市分析
土地。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发展策略与规划框架
一个全球性的国际化文化中心 一个21世纪的信息城市 一个有水有树有历史的人文城市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发展策略与规划框架
把关内区和横滨站区连成一体,并完善了横滨的城市结构。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案例介绍
发展策略与规划框架
把关内区和横滨站区连成一体,并完善了横滨的城市结构。
滨水城市空间规划设计(美国AOA案例研究)

3,250m2 z 地区人口规模 : 23,000
approx z 近期住宅销售价格 : 93m2
(1,000ft2) = USD394,000 (i.e. USD4,240 per m2)
温哥华南部滨水区现状
历史背景 History
案例七: 大阪道顿堀滨水区
道頓堀のルーツを探る~道頓堀の歴 史~
道頓堀の「景観」は、この街が開拓さ れ繁華街として有名になり、それを求 めて人び集うようになったことで、その 価値が認められるようになった。この 街の「景観」はように生まれたのだろう か。本節では歴史を紐解き、道頓堀が 代表的な繁華街としてした経緯を述べ たい。
本区域特点: 水网体系自由穿插在规则的城市 格网中。路网和河道叠加在一起 形成丰富有趣的城市空间。 Free waterways combine with inerratic urban grids. 沿河布置公共步行区域和滨水活 动空间。Place pedestrian paths and recreation space along rivers. 城市开放空间与当地节事文化与 休闲活动相结合。Put culture events and recreation activities into public open space.
本区域特色景点
案例三: 荷兰阿姆斯特丹
荷兰王国的首都阿姆斯特丹 (Amsterdam)位于艾瑟尔湖西南 岸,人口73.5万(2003 年)。阿姆斯特尔河从市内流过, 从而使该城市成为欧洲内陆水运 的交汇点。
阿姆斯特丹的水上面积超 过了这座城市总面积的四 分之一,运河数量超过了 威尼斯,桥梁总数则超过 了巴黎。市内地势低于海 平面1—5米,被称为“ 北方威尼斯”.全市共有 160多条大小水道,由 1000余座桥梁相连。 漫游城中,桥梁交错,河 渠纵横。从空中鸟瞰整个 水系状似蛛网。
国内外滨水城市更新案例

谢谢!
上海太平桥更新改造
更新案例
案例概述 上海太平桥富有特色的石门建筑元 素,体现上海20年代建筑特色
核心问题 破旧、拥挤、恶劣的居住条件
主要策略
北里以保留石库门旧建筑为主,结 合现代文化建筑、装潢设备,变为 多家高级消费场所及餐厅。
南里以反映时代特征的新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针对这些城市问题,
自1989年起毕尔巴鄂市开始实施一个以艺术、
项目计划
文化、贸易及旅游设施建设为主导的综合性 城 滨市 水复 区兴 重计 建划 计,划目的标最是主将要毕推尔动巴力鄂包建括设:成优为秀
国 的际 公性 共的 设商 施贸 ,文一化流和交旅通游设中施心,。和新产业门类
的注入。
建设一系列展览、会议、娱乐、办 公、购物、旅游设施和与之相配套 的交通设施,注重城市环境的提升, 精心组织滨水开放空间,充分展示 这些新建的标志性公共建筑。
多伦多的旧城改造由政府主导,制 定了一系列宽松灵活的规划政策, 积极鼓励社会各方投资。在项目选 择方面,侧重于居住社区的改造, 提供更多的居住及工作设施,创造 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社区的凝聚 力和加强对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
主要策略 1.公共空间品质-更多的空间来共享 2.住房是基础-人人皆有住房3.社会 凝聚力和多元融合-最优先考虑人民 4.恢复经济活力-连接知识5.移动性 和基础设施-可持续性作为一项原则
秦淮河沿岸景观更新
更新案例
案例概述
核心问题 主要策略
作为古长江的支流之一,古秦淮河 两岸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自新石 器时代起,原始居民就开始在的秦 淮河的中上游建村立寨。时过境迁, 几经淤塞、改道和人工开凿后,秦 淮河成为了南京主城区的重要水系, 与主山城脉区共向同西构、建南了扩南张京,的建自立然河风西貌新。 城区,原先作为旧城护城河的外秦 淮河成为新老城区间的一条内河, 外秦淮河的景观函待更新。 以明城墙为及与其紧密联为一体的 秦淮河绿带为纽带,串联四大风景 区,作为“秦淮河+古城墙+绿色长 廊”的绿地系统的骨架,形成反映 南京融古都特色与现代化文明于一 体的“翡翠项链”。
【案例】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城市滨水设计

In a competition sponsored by The Minneapolis Park & Recreation Board and The Minneapolis Parks Foundation, Turenscape, teamed with six other firms, developed this proposal for miles of waterfront redevelopment along the Mississippi River. The team proposed using landscape as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and an integrative tool to address ecological, soci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challenges, and creating a 21st-century vision (to be implemented over decades) for a new landscape and urban fabric for this now neglected site.在一个由明尼阿波利斯市公园与市民休闲委员会与公园基金会赞助的比赛中,土人景观与其他6家事务所或公司一起为明市市内,延密西西比河长约英里的滨水地区的发展做出规划与设计建议。
土人团队建议通过以景观的方式作为生态基础设施策略以及将景观作为整合的媒介,来应对该地区在发展工程中所要面临的来自生态,社会,经济以及文化方面的挑战,并且能够为这个目前被城市发展所遗忘与抛弃的场地勾勒出21世纪的景观与城市发展架构的愿景。
Since Minneapolis’s founding, th e Mississippi River has been the engine of its development. The city and its riverfront have a rich industrial past, starting with lumber mills and then flour mills. Whereas the city’s lower riverfront can boast tremendous success, the upper riverfront is waiting to be rediscovered and designed. Challenges facing this zone include a diminishing industrial base and large-scale infrastructure that divides the river from surrounding communities.自明尼阿波利斯建市之日起,密西西比河就成为了这个城市发展的引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地——城市分析
从城市空间结构角度 以中华路为南北向发展主轴的带状组团式城市结构。
基地——城市分析
从城市生态结构和景观系统角度 城市景观主轴
基地——城市分析
从城市生态结构和景观系统角度 城市景观主轴
基地——城市分析
从城市生态结构和景观系统角度 城市景观主轴——中央水网保护区
基地——城市分析
发展策略与规划框架
三道轴线为骨架——皇帝轴线(King Axis)、皇后轴线(Queen Axis)和 大摩尔轴线(Grand Mall Axis)
发展策略与规划框架
三道轴线为骨架——皇帝轴线(King Axis)、皇后轴线(Queen Axis)和 大摩尔轴线(Grand Mall Axis)
滨水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 案例介绍
21世纪未来港,横滨
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21世纪未来港 地理位置:横滨 工程性质:濒海中心商贸区 业主和开发商:21世纪未来港
公司 主要规划设计者:以大高正人
为首的规划委员会 规划设计时间:1983年至今 建设时间:1984年至今 用地面积:186公顷 总建筑面积:约3700万平方米 规划人口:190000人的就业
开放空间与景观视线 公共设施走廊则承载着城市的人文精神
设计理念
开放空间与景观视线 沿中心区主轴线和三条东西向的河道形成主要的景观视线
设计理念
开放空间与景观视线 沿中心区主轴线和三条东西向的河道形成主要的景观视线
设计理念
开放空间与景观视线 沿中心区主轴线和三条东西向的河道形成主要的景观视线 交叉水系形成的水景公园和主要公共建筑等处形成主要的景观节点
这个构想提出,最早是为了改造横 滨西面沿海属于三菱重工的码头用 地,该用地的功能在70年代已完 全退化。80年代随着火车东站和 一些工厂的迁移,这些用地也一同 被整合到项目计划中。到90年代 初21世纪未来港完成了项目全部 的土地置换,186公顷用地由两部 分组成,其中110公顷是原有滨水 区土地,76公顷是填海而成的新 土地。
从城市生态结构和景观系统角度 城市景观主轴——中央水网保护区
基地——城市分析
从城市生态结构和景观系统角度 城市景观主轴——中央水网保护区——密集的水网
设计理念
规划结构和土地利用 通过对中心区用地功能的调整与集中,将部分功能疏解到两侧的次干道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设计理念
规划结构和土地利用 形成以北兴路为依托形成居住组团
发展策略与规划框架
三道轴线为骨架——皇帝轴线(King Axis)、皇后轴线(Queen Axis)和 大摩尔轴线(Grand Mall Axis)
发展策略与规划框架
三道轴线为骨架——皇帝轴线(King Axis)、皇后轴线(Queen Axis)和 大摩尔轴线(Grand Mall Axis)
发展策略与规划框架
沿海滨地带作为城市公园设计,它和区内的步行绿地共同形成绿带, 把商务区包围在中间。
发展策略与规划框架
沿海滨地带作为城市公园设计,它和区内的步行绿地共同形成绿带, 把商务区包围在中间。
发展策略与规划框架
沿海滨地带作为城市公园设计,它和区内的步行绿地共同形成绿带, 把商务区包围在中间。
空间体系与公共设施
空间体系与公共设施
空间体系与公共设施
空间体系与公共设施
空间体系与公共设施
空间体系与公共设施
空间体系与公共设施
空间体系与公共设施
空间体系与公共设施
开放空间
大摩尔轴线、临港公园、新港公园、日本丸纪念公园
开放空间
大摩尔轴线、临港公园、新港公园、日本丸纪念公园
开放空间
设计理念
规划结构和土地利用 以中华路为依托形成商业办公组团
设计理念
规划结构和土地利用 以横湖北路为依托形成文化与高尚居住组团
设计理念
规划结构和土地利用 东西方向上以交通导向发展为主
设计理念
开放空间与景观视线
设计理念
开放空间与景观视线 中央生态水网保护区代表着城市自然特色
设计理念
人口和10000人的居住人口 建设内容:商务办公楼,大型
购物中心,博物馆等文化设施
背景介绍
横滨在1859年成为一个开放贸易 口岸后,城市围绕着它的港口发展, 它的人口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在 20世纪末的信息化和全球化浪潮 中,横滨通过一系列城市改造工程 积极推动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其中 最引入关注的是它的“21世纪未来 港”(Minato Mirai21)项目。
临港公园
开放空间
日本丸纪念公园
开放空间
新港公园
城市设计准则
天际线
城市设计准则
天际线 海景——城市
城市设计准则
天际线 海景——城市
城市设计准则
天际线 海景——城市
城市设计准则
天际线 海景——城市 城市色彩
浙江省温岭市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
基地——城市分析
从城市空间结构角度 以中华路为南北向发展主轴的带状组团式城市结构。
发展策略与规划框架
三道轴线为骨架——皇帝轴线(King Axis)、皇后轴线(Queen Axis)和 大摩尔轴线(Grand Mall Axis)
发展策略与规划框架
三道轴线为骨架——皇帝轴线(King Axis)、皇后轴线(Queen Axis)和 大摩尔轴线(Grand Mall Axis)
发展策略与规划框架
一个全球性的国际化文化中心 一个21世纪的信息城市 一个有水有树有历史的人文城市
发展策略与规划框架
把关内区和横滨站区连成一体,并完善了横滨的城市结构。
发展策略与规划框架
把关内区和横滨站区连成一体,并完善了横滨的城市结构。
发展策略与规划框架
1983年的规划方案在形态上以方格形路网和街区为组织特征
发展策略与规划框架
三道轴线为骨架——皇帝轴线(King Axis)、皇后轴线(Queen Axis)和 大摩尔轴线(Grand Mall Axis)
发展策略与规划框架
三道轴线为骨架——皇帝轴线(King Axis)、皇后轴线(Queen Axis)和 大摩尔轴线(Grand Mall Axis)
设计理念
开放空间与景观视线 沿中心区主轴线和三条东西向的河道形成主要的景观视线 交叉水系形成的水景公园和主要公共建筑等处形成主要的景观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