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水地区规划城市设计案例绝对好绝对

合集下载

滨水空间城市设计

滨水空间城市设计
关于城市滨水地区类型空间类型环水环湖夹江环海湾等巴尔的摩内港环西湖地区什刹海关于城市滨水地区类型空间类型纽约炮台公园黄浦江两岸地区关于城市滨水地区类型空间类型威尼斯苏州古城10关于城市滨水地区类型功能类型按其在城市中的功能及其与城市关系来看有旧工业区改建的滨水区与居住区相连的滨水区与市中心相连的多功能滨水区旅游休憩的滨水区新开发的滨水区生态保护的滨水区11关于城市滨水地区类型功能类型市中心相连的多功能滨水区多重功能的混合公共性较强12关于城市滨水地区类型功能类型旅游休憩的滨水区13关于城市滨水地区类型功能类型生态保护的滨水区生态保育为主多位于城市边缘区或不同组团的隔离绿带14关于城市滨水地区类型功能类型旧工业区改建的滨水区横滨21世纪未来港简称mm21原来三菱造船厂与城市旧工业仓储码头区向连接的滨水地区16城市滨水地区的发展机遇发展历程17城市滨水地区的发展机遇发展历程形成时期18城市滨水地区的发展机遇发展历程兴旺时期19城市滨水地区的发展机遇发展历程衰落时期20城市滨水地区的发展机遇发展历程复兴时期随着以人为本价值的回归也伴随着城市经济发展环境改善的要求滨水地区再次成为城市的重要区域承担着城市的重要功能环境优美公共活动集中
2021/5/18
54
2021/5/18
55
城市与海岸的结合,设计将原有城市道路系统和样式扩展到滨水地带以联系起
现有城市肌理,设计强调了一个长1097.3米的圆形码头和一个2.63公顷的开放
式圆形广场,圆形码头不仅起到防洪堤的作用,还将为市民提供一个尽览城市
风光和海湾景色的地方以及休闲散步的场所,而圆形广场更为市民提供了公众
2021/5/18
36
城市滨水地区的城市设计理念
城市设计控制——边界
● 保证滨水地区边界的连续性; ● 营造滨水地区边界的韵律感(重在城市轮廓线及地标的引导 和控制)。

南京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初探

南京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初探

南京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初探摘要:滨水景观的设计是近年来研究的热门话题,城市滨水空间的合理规划设计,影响着整个城市的发展。

在现今全球都关注环境的时代,人们对公共环境的质量也愈来愈关注,城市对于河流、水道的期待也就愈来愈多,因此,城市与水的关系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城市滨水景观的塑造,再度成为城市设计的重点。

关键词:滨水景观;现状分析;南京玄武湖;沿长江段景观资源;规划设计滨水区往往是城市发展的起点,河流、湖泊、海洋往往与城市形成有着重要的关系,世界上许多大城市滨水地区的发展规律一般为:发展、繁荣、衰败、复兴,因此,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核心内容,即是对滨水区自然要素“人文化”的过程。

滨水地区,特别是滨临通航水道的地区,不仅是城市经济发展、建设的重要空间,也是塑造城市景观特色的重要地区。

南京是滨江城市,但是它起源于秦淮河,滨水区的建设有着悠久的历史。

20世纪80年代,以夫子庙为龙头的南京“十里秦淮”风光带改造建设颇有成效;玄武湖景区周边有紫金山及其余脉、明代城墙、神策门公园、红山以及一些现代城市景观,一起构成了南京古都风貌的总体格局,是南京城市意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南京沿江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和山、水、城、林交融一体的滨江景观特色尚未得到相应的开发建设。

随着省、市加快沿江发展战略的实施,滨江景观建设遇到了难得的开发建设机遇,滨江景观建设不仅应纳入沿江开发总体战略,并且应与产业发展、城镇化发展战略等同步推进,全面打造南京滨江城市形象。

一、南京市滨水景观资源现状分析:南京位于长江中下游,长江南京段从江宁铜井镇南开始,至江宁营防乡东为止,长95km,自然岸线总长198.2km,其中南岸长98.8km,北岸长99.4km。

秦淮河全长103公里;到南京武定门外分两股,一股为干流,称外秦淮河,绕城经中华门、水西门、定淮门外由三汊河注入长江;又一股称内秦淮河,由通济门东水关入城,在淮清桥又分为南北两支,南支为“十里秦淮”,经夫子庙文德桥至水西门西水关出城,与干流汇集,北支即古运渎、经内桥至张公桥出涵洞口入干流。

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第一章滨水景观设计的基本环境形态特征

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案第一章滨水景观设计的基本环境形态特征

第一章 滨水景观设计的基本环境形态特征
• 1.3滨水环境设计理论发展轨迹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环境运动的高涨和生态意识的觉醒,滨水地区的复兴 成为环境保护的一大课题。
第一章 滨水景观设计的基本环境形态特征
• 1.3滨水环境设计理论发展轨迹
滨水环境研究的前沿课题 (1)历史遗迹保护和改造 (2)进行用地功能重组 (3)滨水地区的交通线路组织 (4)场地特征的塑造 (5)生态恢复
第三章 滨水景观的生态保护规划与设计
• 3.1 保护水质和处理水污染,利用水资源 • 3.2 保护和建立完善的生态体系 • 2.3 运用天然环保材料和做法 • 2.4 采用可再生能源 • 2.5 生态教育
第三章 滨水景观的生态保护规划与设计
• 3.1 保护水质和处理水污染,利用水资源
水污染主要是浮游物以及有机物、氮和磷等营养盐类、重金属离子、有毒物质等 水中溶解质造成的。这些浮游物和水中溶解质会使水中动植物的生活及水体性质 本身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从而造成不同程度的水污染。 在进行滨水生态保护与设计时,水资源的最大化和最优化节约和利用也是重点考 虑内容之一,主要体现在:
东京世田谷区多磨川北城市肌理关系图
第二章 滨水景观设计的范畴和方法
• 2.3 滨水景观的设计原则
2.3.1 保护与开发平衡的原则 2.3.2 突出滨水空间公共性的原则 2.3.3 积极推动公众参与的原则 2.3.4 延续和挖掘深层的地域文化涵义的原则
第二章 滨水景观设计的范畴和方法
• 2.4 滨水景观的设计方法
第一章 滨水景观设计的基本环境形态特征
• 1.3滨水环境设计理论发展轨迹
工业革命之前的滨水空间,是城市生活的核心地带
第一章 滨水景观设计的基本环境形态特征

城市滨水空间规划设计探讨——以六安母亲河淠河为例

城市滨水空间规划设计探讨——以六安母亲河淠河为例

关键词 : 滨水; 划设计 ; 规 六安
中图分类号 : U 8 .1 T 9 41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 — 3 92 1 )3 0 4 — 2 1 7 7 5 (0 0 — 0 7 0 0 1
1 背

格 均得益于淠河 , 但居 民未 能享受 到亲水环境 。月亮 岛与两岸 沟通薄弱 , 难以有效融入城 市活动 , 且在安全疏散 方面 留有 并
隐患 。 23与周边城市资源缺乏联 系 . 城 区内以及 滨河沿线 尚有较多 自然 和历史人文景观 资源
水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生活要素 ,人类古文明大多发源于滨
水地 区。 水对于城市生活而言具有多方面的综合价值 , 以说水 可
是城市的生命 。9 0 17 年美 国“ 滨水复兴 ” 的运动兴起 , 随后传播到 欧洲伦敦 、 汉堡和 日本 的东京 、 阪等地 , 大 使城市滨水空 间这一
空间层面上 , 阔的水域视 野及 自由活泼 的水 系 , 广 成为创造城
市特 色最重要 的标志空间。

严重降低 , 本应成为城市休 闲活动 中的地带却无所 作为地沉默
着。
方面 , 们要保护 自然水体 资源 , 我 防止城市建设 对母亲

22可达- , _ 眭差 没有很好地利 用亲水空 间
母亲河在城市 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 其两岸的景观规 划与更
新应提出多层 面的复合 目标 。在生态层面上 , 水的 自然 品质使

得城市 中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与 自然之间达到和谐平 衡的发展 ,成 为现代都市 “ 建筑森林 ” 中的呼吸空 间。在经济层面上 , 令城 市具备高 品 水
质的旅游 和休 闲资源潜质 , 成为城市发展 的新 机能生长点 。在

绿色宜居的滨水新城设计

绿色宜居的滨水新城设计

绿色宜居的滨水新城设计作者:王楠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05期摘要:本文介绍了庄河市xx镇商住片区的城市设计,突出绿色宜居滨水新城的规划理念。

并对同类型新城城市规划与设计提出了相应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新城;绿色;宜居;滨水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sign of Zhuanghe town of XX City Commercial District, planning ideas prominent green livable waterfront metro.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on the same type of Metro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Keywords: metro; green; livable waterfront;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一、开发条件1、区位优势xx镇地处庄河东部30公里处,大连、丹东两座城市中间,是庄河市城市化率最高的乡镇。

在大连全域城市化的蓝图上,该镇是大连全域城市化“九节点”之一的重要乡镇。

该镇有史以来,就是庄河以东、东港市大孤山镇以西的经济、文化、交通、贸易中心。

本次规划区位于该镇西南部,板桥河东侧,201国道南侧,是旧镇区拓展,新镇区开发建设的重要“黄金点”。

缩短了新老城区的距离,为该镇发展带来机遇。

2、环境资源优势规划范围内水网条件非常好,水面丰富,是绝佳的生态财富。

因此在规划中特别突出对滨水宜居生活环境的塑造。

二、城市发展定位1、功能定位规划区要打造成未来该镇建设发展的主要节点,成为该镇的人气集聚区,公共服务中心区,展现城镇功能和品质的重点区,是基础设施完备、生态环境优秀、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的新镇区发展启动区。

2、形象定位运用优越的区位,良好的现状水文等条件,突出水网,塑造水城,形成“宜居”、“宜商”的景观生态商住区。

城市设计经典案例分析及启发

城市设计经典案例分析及启发

城市设计经典案例分析及启发——以巴尔的摩内港区改造案例为例2021级住建厅研究生班城市建立与规划专业X蕾摘要:巴尔的摩内港区改造为城市滨水区设计经典案例,我们将通过对巴尔的摩内港区改造案例的分析与研究,从中找到对于城市滨水区设计新的启发。

关键:巴尔的摩内港区城市设计滨水区分析启发1.工程背景巴尔的摩是美国大西洋沿岸重要的海港城市,它位于切萨皮克湾顶端的西侧,离美国首都华盛顿仅有60多公里,港区就在帕塔帕斯科河的出XX附近。

从这里经过海湾出海到辽阔的大西洋还有250公里的航程,但由于港口附近自然条件优越,切萨皮克湾又宽广,航道很深,万吨级远洋轮可直接驶入巴尔的摩港区。

这个港口属于马里XX,向来是美国五大湖区、中央盆地与大西洋上联系的一个重要出XX。

巴尔的摩现在是美国经济兴旺的东北区的著名海港之一,港区的自然、经济条件非常优越。

它有纵深的港湾、口袋形的入口、很长的码头和适中的地理位置,港湾内潮差小,港区水深15米,航道深达20米,冬季最冷时也因受大西洋暖流影响从不结冰,不影响船只出入港口。

目前港内已建成多处现代化防波堤和凸堤码头及深水泊位,密集的铁路线和公路线深入到港区,现代化、机械化作业水平相当高。

港区北面靠近巴尔的摩市中心区一带有一些高大的烟囱直耸云霄,这里有火力发电厂、化工厂和冶炼厂,港区南部和西南部是造船、军火、机械工业和铁路站场集中的地区。

铁路干线将工厂区与码头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为工业生产和国际贸易提供了十分便利的运输条件。

巴尔的摩市中心和内港区地图2.历史沿革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经济构造转型,重工业衰退,巴尔的摩市中心逐渐衰落。

巴尔的摩港区日益萧条,码头仓库空闲,城区的楼宇空置,街道上呈现出颓败的景象。

从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巴尔的摩内港区一直不断地进展改建和重建,内港区的面貌也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成为整个美国、乃至全世界的典X。

从经济和就业的效率来说,巴尔的摩内港区以5500万美元的资金启动,到1990年,市政府已可以从该工程每年获得税收2500万到3500万美元,每年吸引游客达700万人,这些游客在该处消费达8亿美元,在该开发工程中创造了3万个就业岗位。

珠三角快速工业化背景下的小城镇滨水区城市设计

珠三角快速工业化背景下的小城镇滨水区城市设计

珠三角快速工业化背景下的小城镇滨水区城市设计摘要:本文以丹灶两河三岸重点片区城市设计为例,通过两河三岸地区的城市设计及专题研究,探讨对于珠三角这种拥有良好滨水资源的工业消城镇,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的背景下,如何通过合理的滨水地区营造策略,寻求城市发展与滨水景观资源利用的和谐共生。

关键词:滨水地区、城市设计、快速工业化中图分类号:[f2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引言丹灶镇位于佛山市南海区西部,是典型的珠三角工业城镇,产业特色鲜明,曾获得中国日用五金之都、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等称号。

丹灶是传统的岭南水乡,桑基鱼塘星罗棋布、自然生态环境优越,拥有独特的两江三岸的城市滨水资源。

近年来,随着区位优势的日趋明显,交通的日渐便捷,丹灶进入快速工业化阶段,但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并未使城镇化质量与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仍存在城市建成空间面貌差、滨水地区未与城镇发展形成良好互动关系等问题。

为了应对这一系列问题,凸显滨水空间的活力,促使良好水城关系的形成,丹灶中心城区将向东移,依托北江及其支流南沙涌形成的两河三岸的优越自然环境,建设美丽的滨河城区,最终与现在的丹灶城区和金沙城区连为一体。

在此背景下,镇政府组织开展丹灶两河三岸重点片区城市设计,进一步探讨滨水地区利用和景观营造。

二、丹灶滨水区现状1、优越的滨水资源条件丹灶镇是传统的岭南水乡地区,规划区内桑基鱼塘星罗棋布,滨水地带还有大片果林和绿带,自然景观优美动人。

规划区东面有北江,中部有南沙涌贯穿。

其中南沙涌为北江支流,原本是丹灶镇和金沙镇的行政分界线,两镇合并后,南沙涌成为穿越丹灶镇域的内部河涌,将丹灶镇一分为二,河道尺度宜人,两岸风光优美。

重点片区内的南海大湿地公园占地3000多亩,靠近北江,周围多是农田水域,经过多年的水浸水退之后,已经形成了类似湿地的天然环境,在湿地开发利用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2、城市滨水空间利用现状(1)工业化推动下的沿路发展模式导致滨水利用差丹灶的工业化过程与“马路经济”的兴起密切相连,沿国道、省道等城市重要对外交通联系廊道布局大量工业区及交易市场,并以交易市场为平台组织起村镇工业的生产链条,带动村镇工业的生产。

城市滨水地区开敞空间规划设计的思考

城市滨水地区开敞空间规划设计的思考
107
柴笑虹 城市滨水地区开敞空间规划设计的思考
本刊 E- mail:bjb@mail.sxinfo.net 决策参考
心基础之上的, 可以说现代城市开敞空间已越来越呈现出向自然生态化 发 展 的 明 显 趋 势 。 尊 重 自 然 、依 从 自 然 过 程 的 设 计 理 念 和 方 法 已 经 被 国 际 城 市 设 计 和 景 观 设 计 界 普 遍 接 受 和 应 用 。它 是 自 然 生 态 规 划 设 计 观 的 一种具体表现, 其最大特征就是在设计建设城市开敞空间时, 努力协调 好人工与自然的关系, 尽可能地、最大限度地保持自然生态性。
LUO Nian-zhen
ABSTRACT: The forestry administrative permit, which is a kind of the environmental permit, possesse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our country’s construction of the fores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fields. Through the considerations about the concept, nature, target, principle and scope of the forestry administrative permit,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forestry administrative permit can be regarded as the special attribute of the environmental administrative permit, and give certain considerations to the perfect of the forestry administrative permit. KEY WORDS: forestry administrative permit system; environmental administrative permit; ecological benefi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