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生化考研大纲

09年四川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化学》考试大纲(150分)

课程内容、考核要求和比例
第一章 蛋白质化学
第一节 概述
1. 了解蛋白质的生物学意义(功能等)
2. 了解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第二节 氨基酸
1. 掌握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
2. 熟悉氨基酸的分类和一些重要的理化性质(紫外吸收、两性解离及等电点、
茚三酮反应、Sanger反应、Edman反应、荧光胺反应)
第三节 蛋白质的结构
1. 熟悉肽和肽键的结构
2. 掌握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
3. 掌握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4. 掌握蛋白质的重要理化性质(两性电离及等电点、胶体性质、沉淀反应、变性与复性、紫外吸收、颜色反应)
5. 了解蛋白质分子量测定的常用方法
第二章 核酸的化学
第一节 概述
1. 了解核酸的概念及重要性
2. 熟悉核酸的种类、分布及功能
3. 掌握核酸的化学组成(戊糖、含氮碱基、核苷、核苷酸和核苷酸的连接方式)
第二节 DNA的结构
1. 熟悉DNA的一级结构
2. 掌握DNA二级结构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要点、碱基配对规律
3. 了解DNA的三级结构
第三节 RNA的结构
1.了解RNA的类型和结构特点
2. 掌握tRNA、mRNA和rRNA的结构和功能
第四节 核酸的性质
1. 熟悉核酸的一般性质、紫外吸收及稳定性
2. 掌握核酸的变性、复性及分子杂交
第五节 DNA和基因组(了解)
第三章 酶
第一节 酶的概述
1. 熟悉酶的催化作用及特点
2. 掌握酶的化学本质和化学组成(酶蛋白与辅助因子、酶的活性中心与必需基团、酶原的激活、同工酶与变构酶)
3. 了解酶的分类及命名
第二节 酶的催化作用机理
1. 掌握酶的专一性(结构专一性、 立体异构专一性)
2. 了解酶促反应的机理(活化能、中间产物学说)
3. 熟悉使酶具有高催化效率的因素
第三节 酶促反应动力学
1. 掌握酶活力测定的基本原则,酶活力单位的概念
2. 掌握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米氏方程、米氏常数及其意义)
3. 掌握酶浓度、pH值、温度、激活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4. 掌握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不可逆抑制、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
第四节 酶活性调节
1. 掌握别构效应调节(变构酶)
2. 掌握共价修饰调节
3. 掌握酶原的激活
第五节 酶的分离提纯(了解)
第四章 维生素与辅酶
1. 了解维生素的概念和种类
2. 掌握水溶性维生素与辅酶的关系(维生素B1-3 、维生素B5-7 、叶酸、硫辛酸、维生素C)
第五章 糖代谢
第一节 多糖和低聚糖的酶促降解
1. 了解蔗糖的水解
2. 了解淀粉的水解和磷酸解
第二节 糖的分解

代谢
1. 掌握糖无氧酵解的基本反应过程、限速酶、ATP的生成、生理意义及调节
2. 掌握糖有氧分解的基本反应过程、限速酶、ATP的生成、生理意义及调节(三羧酸循环)
3. 掌握乙醛酸循环的化学历程、特异酶及生理意义
4. 熟悉磷酸戊糖途径的反应过程,掌握其生理意义
第三节 糖的合成代谢
1. 熟悉蔗糖和淀粉的合成
2. 了解糖原的异生作用
第六章 生物氧化
第一节 生物氧化的概念和特点(了解)
第二节 电子传递过程和氧化呼吸链
1. 熟悉两条呼吸链(NADH和FADH2)的主要组成成份以及电子传递顺序
2. 掌握三类电子传递抑制剂作用的部位
第三节 氧化磷酸化作用
1. 掌握氧化磷酸化的概念、P/O比概念、氧化与磷酸化偶联部位(即ATP形成部位)及其影响因素(解偶联剂)
2. 了解线粒体外NADH转运进入线粒体的机制
3. 了解氧化磷酸化的机制(化学渗透学说)
4. 熟悉ATP的生理功能(高能磷酸键、高能磷酸化合物)
第七章 脂类的代谢
第一节 脂类的酶促水解
1. 了解脂类的种类和功能
2. 了解甘油三酯(脂肪)的水解
第二节 脂肪酸和甘油的分解代谢
1. 熟悉甘油代谢
2. 掌握脂肪酸的氧化(脂肪酸活化、转运和β-氧化过程)
3. 掌握酮体代谢途径(酮体的生成和利用)
第三节 脂肪的合成代谢
1. 掌握脂肪酸的从头合成(合成的原料、关键酶)
2. 了解甘油-α-磷酸和甘油三酯的合成
3. 熟悉脂代谢与糖代谢的关系
第四节 磷脂代谢
1. 了解甘油磷脂的水解
2. 熟悉磷脂的合成(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胆碱)
第八章 氨基酸代谢
第一节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了解)
第二节 氨基酸分解代谢
1. 掌握脱氨基作用(氧化脱氨基、转氨基、联合脱氨基及非氧化脱氨基4种方式)
2. 掌握脱羧基作用
3. 熟悉氨的去向(尿素循环、酰胺的合成)
4. 了解α-酮酸的代谢
第三节 氨基酸合成代谢
1. 了解一碳单位的概念、来源、转变和功能
2. 掌握氨基酸合成的六大类型(合成的起始物)
第九章 核酸代谢
第一节 DNA的生物合成——复制
1. 掌握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及其补充
2. 掌握DNA的半保留复制(复制的原料、模板、复制起点和复制单位、参与复制的酶类和因子)
3. 熟悉DNA复制的基本过程(DNA的半不连续复制、冈崎片段)
4. 熟悉真核生物DNA的复制
5. 掌握反转录过程(反转录酶、反转录的生物学意义)
6. 掌握DNA的损伤与修复(光修复、暗修复)
第二节 RNA的生物合成——转录
1. 掌握转录的原料、模板、酶及转录的基本过程
2. 熟悉转录后RNA的加工(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mRNA、tRNA及rRNA的加工)
3. 了解RNA复制(噬菌体QβRNA的复制,病

毒RNA复制的主要方式)
第五节 核苷酸代谢
1. 了解核酸的酶促降解(核酸外切酶、核酸内切酶、限制性内切酶)及碱基的分解
2. 了解核苷酸的从头合成和补救途径
第十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
第一节 蛋白质合成体系的组合
1. 掌握遗传密码的概念及特点
2. 掌握各种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mRNA—模板、tRNA—携带氨基酸、rRNA—构成核糖体)
3. 熟悉核糖体的组成、结构和功能(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第二节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过程
1. 熟悉蛋白质合成的基本过程(氨基酸的活化与转运;肽链的起始;肽链的延长——进位、转肽、脱落、移位;肽链的终止和释放)
2. 熟悉翻译后加工过程的方式
第三节 基因工程
1. 掌握基因工程的相关概念(克隆、DNA重组技术、工具酶、目的基因、基因载体)
2. 熟悉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原理及过程(目的基因的获取、克隆载体的选择和构建、外源基因与载体的连接、重组DNA的导入、重组体的筛选、克隆基因的表达)
3. 了解基因工程广阔的应用前景
第十一章 代谢调节
第一节 物质代谢的相互关系
熟悉糖、脂、蛋白质代谢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二节 酶水平的调节
1. 熟悉酶合成的调节(乳糖操纵子、色氨酸操纵子)
2. 掌握酶活性调节(变构调节、共价修饰)
3. 细胞内酶的隔离分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