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

合集下载

云南省工伤事故赔偿项目及标准

云南省工伤事故赔偿项目及标准

省工伤事故赔偿项目及标准工伤事故赔偿项目及标准:未死亡的情况:一、医疗费:医疗费赔偿金额=诊疗金额+药品金额+住院服务金额。

注:除紧急情况外,职工应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且各项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条例三十条) 。

二、伙食补助费:伙食补助费赔偿金额=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元/人/天)*人数*天数(条例三十条) 。

三、交通食宿费:交通食宿费=交通费+食宿费+伙食费=职工因公出差交通费用标准*往返次数+职工因工出差住宿标准*天数+职工因工出差伙食标准*天数。

注:此项赔偿前提是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在统筹地区就医则不存在此项赔偿(条例三十条)。

四、辅助器具费:辅助器具费赔偿金额=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器具数量。

(条例三十二条)农民工一次性支付辅助器具费:辅助器具费=(75-领取一次性待遇时的年龄)÷辅助器具使用周期×初次配置辅助器具标准(《省农民工工伤保险暂行办法》第十五条)。

五、护理费:(一)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护理费=统筹地区月平均工资*50%;(二)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护理费=统筹地区月平均工资*40%;(三)生活部分不能自理:护理费=统筹地区月平均工资*30%。

注:该项赔偿自工伤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时开始至恢复自理能力时止(条例三十四条)。

六、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条例三十五至三十七条)一级伤残补助=本人月工资*27;二级伤残补助=本人月工资*25;三级伤残补助=本人月工资*23;四级伤残补助=本人工资*21;五级伤残补助=本人月工资*18;六级伤残补助=本人月工资*16;七级伤残补助=本人月工资*13;八级伤残补助=本人月工资*11;九级伤残补助=本人月工资*9; 十级伤残补助=本人月工资*7;七、伤残津贴:(条例三十五至三十七条)(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一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90%;二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85%;三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80%;四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75%;五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70%;六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60%注:五六级伤残只有在保留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且难以安排工作时才可获得。

2023年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年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一、鳍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28954.20亿元,比上年增长4.3%o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12.18亿元,比上年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10471.20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14470.82亿元,增长3.1%o三次产业结构为13.8:36.2:50.O o 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1716元,比上年增长4.7%o民营经济增加值15011.30亿元,增长4.4%,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51.8%,与上年持平。

图12018-2023年云南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全年全省财政总收入3456.74亿元,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因素后,比上年同口径下降0・9队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18.6%o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949.32亿元,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因素后,比上年同口径增长2.0%,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14.4%o其中税收收入1197.19亿元,同口径增长3.8%,自然口径下降20.9%;增值税322.82亿元,同口径增长22.5%,自然口径下降42.7%o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6699.74亿元,比上年增长10%。

其中,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增长18.4%;交通运输支出增长5.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4.0%;教育支出增长19机图22018-2023年云南地方一般公共情算收入及0. 增长速度.全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7%。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5.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7.9%o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下降3.3%o率均值为5.1%,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2.20万人,全年全省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1%o图32018-2023年云南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全年全省农民工总量[4]IO1O.6万人。

其中,本地农民工386.4万人,比上年增加25.1万人,增长7.0%外出农民工624.2万人,比上年增加21.4万人,增长3.5%。

全年全员劳动生产率[5]9.92万元/人,比上年提高5.0%o图42018-2023年云南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635.80亿元,比上年增长5.5%o其中,农业产值3629.90亿元,增长5.1%;林业产值492.20亿元,增长6.9%;牧业产值2192.30亿元,增长5.%;渔业产值119.90亿元,增长3.0%;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201.50亿元,增长7.1%。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下达云南省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下达云南省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下达云南省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主要指标的通知
【法规类别】行业计划
【发文字号】云政发[2003]68号
【发布部门】云南省政府
【发布日期】2003.05.24
【实施日期】2003.05.24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下达云南省2003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的通知
(云政发[2003]68号)
各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直各委、办、厅、局:
云南省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云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原计划(草案)主要指标中的2002年预计数已按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作了调整。

现将调整后的计划主要指标通知如下,请按调整后的指标安排指导工作。

1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总要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与方式,深入推进结构性改革,扎实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努力促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民生事业持续进步,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实现了“十二五”圆满收官,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676708亿元,比上年增长6.9%。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863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274278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341567亿元,增长8.3%。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0%,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5%,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0.5%,首次突破50%。

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9351元,比上年增长6.3%。

全年国民总收入[3]673021亿元。

(见图1)(见图2)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746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8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711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6.10%,比上年末提高1.33个百分点。

全年出生人口1655万人,出生率为12.07‰;死亡人口975万人,死亡率为7.11‰;自然增长率为4.96‰。

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4]2.94亿人,其中流动人口[5]2.47亿人。

人均预期寿命76.34岁。

(见表1)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451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0410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5%。

2015年平凉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5年平凉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5年平凉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5年平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平凉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平凉调查队(2016年3月23日) 2015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集中全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全力落实各项任务措施,确保了全市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进步。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47.7亿元,增长7.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4.21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96.95亿元,增长5.7%;第三产业增加值156.54亿元,增长11.3%。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16595元,增长7.3%。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4.2:35.9:39.9调整为27.1:27.9:45.0,与上年相比,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下降8个百分点,第一、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2.9和5.1个百分点。

全年文化产业增加值7.37亿元,增长18.17%,占生产总值的2.12%,比上年提高0.34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1%。

食品上涨1.5%,烟酒及用品与上年持平,衣着下跌0.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下跌0.8%,交通和通讯上涨0.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跌1.3%,居住上涨4.4%。

全市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3%。

二、农业全年粮食总产量113.21万吨,减产1.15%。

其中,夏粮产量38.63万吨,减产4.02%;小麦产量38.45万吨,减产4.02%;秋粮产量74.58万吨,增产0.42%;玉米产量50.26万吨,增产1.78%。

全年谷物产量92.58万吨,减产0.01%。

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23.79万亩,比上年增加4.1万亩;油料种植面积57.66万亩,减少2.63万亩;蔬菜种植面积93.2万亩,增加4.14万亩;果园面积152.36万亩,减少0.12万亩。

云南省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云南省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云南省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云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2014年4月2013年,云南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审时度势、科学谋划,统筹部署、攻坚克难,协调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全省呈现经济稳中向好、社会和谐稳定、民生不断改善、改革深入推进、对外开放水平提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良好局面。

一、经济增长初步核算,2013年全省生产总值[2](GDP)达11720.91亿元,比上年增长12.1%,高于全国4.4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895.34亿元,增长6.8%;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927.82亿元,增长13.3%,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897.75亿元,增长12.4%。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6.0:42.9:41.1调整为16.2:42.0:41.8。

全省人均生产总值(GDP)达25083元(折合4050美元),比上年增长11.4%。

非公经济增加值实现5397.48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6.1%,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图1.2008-2013年云南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全省公共财政实力不断增强。

全年财政总收入达2975.68亿元,比上年增长13.4%。

全省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610.69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其中增值税完成147.68亿元,下降0.2%;营业税完成418.58亿元,增长22.9%;企业所得税完成146.33亿元,增长7.7%。

全省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4096.56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和交通运输支出分别增长1.7%、15.1%、12.5%、3.9%和76.9%。

图2.2008-2013年云南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及其增长速度全年稳定物价成效明显。

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03.1,比上年上涨3.1%;其中,食品价格上涨5.5%。

中国统计年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民经济主要指标(2015年)

中国统计年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民经济主要指标(2015年)
875.1
5224.3 7337.1 4798.1 11342.3 8487.3 18189.4 13503.6 12955.4
7069.4 14293.2
4146.9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内蒙古 广西
Yunnan Tibet Shaanxi Gansu Qinghai Ningxia Xinjiang Inner Mongolia Guangxi
3702.8
12802.6 14274.1 15083.7 22005.6 16723.8 37010.3 29550.2 29047.2
15717.3 30103.1 10502.6
Primary Industry
Secondary Industry
140.2 208.8 3439.5 2384.0 109.8 3987.9 1832.8 2117.7 4979.1 3344.8 855.8
6790.2 5340.8 7652.1 8206.6 6463.5 14611.3 12736.8 12760.2
5492.8 376.2
9360.3 2494.8 1207.3 1379.0 3565.0 9200.6 7694.7
注:1)本表绝对数按当年价计算。 2)本表各省、市固定资产投资数据不含跨区投资和农户投资。
3)本表交通数据均不含民航数据。 Note: a) The values in this table are calculated at current prices.
Eastern Region Beijing Tianjin Hebei Liaoning Shanghai Jiangsu Zhejiang Fujian Shandong Guangdong Hainan Central Region Shanxi Jilin Heilongjiang Anhui Jiangxi Henan Hubei Hunan Western Region Chongqing Sichuan Guizhou

2015年来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5年来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5年来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5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市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坚持调整型、追赶型、特色型、绿色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主动作为,综合施策,攻坚克难,经济运行在新常态下稳中向好,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

一、综合年末全市总人口为265.84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54万人,常住人口为218.20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82.1%,城镇人口88.76万人,城镇化率(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40.7%。

全年出生人口4.46万人,出生率为14.44‰;死亡人口1.26万人,死亡率为5.91‰;自然增长率为8.53‰。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557.70亿元,比上年增长3.4%。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6.60亿元,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218.05亿元,增长2.1%;第三产业增加值203.05亿元,增长6.7%。

第一、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4.5%、39.1%和36.4%,第一、三产业分别同比提高0.3、2.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同比回落2.3个百分点。

其中,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8.4%,比上年回落3.1个百分点。

三个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2.0%、30.0%和58.0%。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5667元。

图1“十二五”(2011-2015年)来宾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城镇新增就业17189人,比上年减少1329人,下降8.7%。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2%,比上年末下降0.27个百分点。

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人数46294人,下降12.5%。

我市私营企业10662户,从业人员12.71万人,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6.9%、20.0%,其中,市直3968户,从业人员5.74万人;个体工商户58483户,从业人员11.43万人,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3.5%、9.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云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2016年3月2015年,面对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的形势,云南省委、省政府积极谋划部署,牢牢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不断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的政策措施,保持了经济稳中有进、进中有好的良好态势,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全面深化改革有力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各族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的圆满收官。

一、经济增长国民经济稳中有进。

初步核算,2015年全省生产总值[2](GDP)达13717.88亿元,比上年增长8.7%,高于全国1.8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055.71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5492.76亿元,增长8.6%,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6169.41亿元,增长9.6%。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5:41.2:43.3调整为15.0:40.0:45.0。

全省人均生产总值(GDP)达29015元,比上年增长8.1%。

非公经济增加值实现6389.69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6.6%,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全省公共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年财政总收入达3250.02亿元,比上年增长3.0%。

全省地方公共一般预算收入1808.14亿元,比上年增长6.5 %;其中增值税完成190.25亿元,增长2.2%;营业税367.68亿元,下降7.2%;企业所得税完成147.44亿元,下降7.6%。

全省地方公共一般预算支出完成4712.9亿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农林水支出、住房保障支出和教育支出分别增长11.0%、20.0%、8.0%、29.4%和13.7%。

全年稳定物价成效明显。

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101.9,比上年上涨1.9%,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4%;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5.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3.1%;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0.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1%,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上涨1.3%。

表1 2015年云南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食品 3.4 3.8 2.7 其中:粮食 1.4 1.2 1.6 油脂-3.2 -2.8 -3.6肉禽及其制品 5.2 5.0 5.7 烟酒及用品 3.9 3.8 3.9 衣着 2.0 2.0 1.9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1.0 1.3 0.5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2.5 3.1 1.6 交通和通信-1.7 -1.3 -2.5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1 1.1 1.0 居住0.6 0.9 0.1注:居民消费价格及相关价格指数由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提供。

全省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0.92万人,年末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6%。

2015年全省农民工总量为719.5万人。

其中,本地农民工266.1万人,比上年增加11.7万人,增长4.6%;外出农民工453.4万人,比上年减少28.1万人,下降5.8%。

全年全员劳动生产率为41070元/人[3],比上年提高7.2%。

二、农业2015年,全省农业总产值达3383.09亿元,比上年增长6.0%。

其中,农业产值1840.61亿元,增长6.1%;林业产值317.52亿元,增长9.7%;牧业产值1031.48亿元,增长4.0%;渔业产值81.67亿元,增长8.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11.80亿元,增长10.1%。

全年粮食总产量[4]达 1876.4万吨,比上年增长0.8%。

油料产量65.87万吨,增长1.8%;烤烟产量89.53万吨,下降5.3%;蔬菜产量1873.9万吨,增长8.0%;园林水果产量656.32万吨,增长8.4%;茶叶产量37.19万吨,增长10.8%;鲜切花产量86.85亿枝,增长1.7%。

全年猪、牛、羊、禽肉总产量[5]达375.5万吨,与上年持平;牛奶产量55.0万吨,下降5.5%;禽蛋产量26.0万吨,增长7.1%。

表2 2015年云南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三、工业和建筑业工业生产平稳增长。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925.18亿元,比上年增长6.7%。

规模以上工业[6]增加值3623.08亿元,增长6.7%。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6.4%,集体企业增长7.6%,股份制企业增长6.3%,私营企业增长9.2%。

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326.69亿元,增长10.6%;制造业增加值2731.98亿元,增长6.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564.41亿元,增长7.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烟草制品业增加值1300.17亿元,比上年增长4.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535.76亿元,增长7.9%。

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1255.4亿元,比上年增长5.6%。

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6.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3.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9%,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19.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4.2%,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下降16.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粗钢产量1418.08万吨,下降16.0%;钢材产量1695.37万吨,下降12.4%;十种有色金属产量332.83万吨,增长3.9%;水泥产量9305.31万吨,下降2.0%;卷烟产量780.73万箱,增长1.4%;成品糖产量249.58万吨,与上年持平。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税1750.31亿元,比上年下降1.9%,其中,实现利润461.99亿元,下降9.5%。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574.48亿元,比上年增长14.8%。

全年全省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3268.93亿元,比上年增长7.0%;实现利润120亿元,下降0.8 %;上缴税金115亿元,下降2.3%。

表3 2015年云南规模以上工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7]达13069.39亿元,增长18.0%。

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499.92亿元,增长61.9%;第二产业投资3145.92亿元,增长12.8%,其中工业投资完成3145.19亿元,增长12.8%;第三产业投资完成9 423.55亿元,增长18.1%。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5612.73亿元,增长8.4%,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2.9%。

基础设施投资完成4314.54亿元,增长21. 6%,增速较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33.0%。

表4 2015年云南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1670.27亿元,下降8.7%;办公楼投资162.04亿元,增长21.1%;商业营业用房投资508.91亿元,下降4.5%。

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20722.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4%;商品房屋竣工面积2546.74万平方米,增长42.4%;商品房销售面积3145.13万平方米,下降1.5%;商品房销售额1666.85亿元,增长4.4%。

表5 2015年云南房地产业发展主要指标情况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405.81亿元,增长9.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97.34亿元,增长11.8%。

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4359.06亿元,增长10.0%;餐饮收入额744.10亿元,增长10.9%。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8]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2.0%,饮料增长17.3%,烟酒类零售额增长9.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4.6%,化妆品类增长1.0%,金银珠宝类增长40.0%,日用品类增长5.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9.4%,中西药品类增长15.6%,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8.7%,家具类增长7.6%,通讯器材类增长4.7%,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5%,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5.2 %,汽车类增长2.9 %。

全年限额以上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的零售额10.24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倍。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245.27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7.2%。

其中出口总额166.26亿美元,下降11.5%;进口总额79.01亿美元,下降27%。

全年对欧盟进出口15.01亿美元,下降15.7%;对东盟进出口131.66亿美元,下降8%;对南亚进出口11.04亿美元,增长40.4%。

全年机电产品出口44.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8.3%;农产品出口40.6亿美元,增长40.2%;纺织品及服装出口13亿美元,下降19.9%;电力出口1.3亿美元,下降15.1%;有色金属出口2.5亿美元,增长57.9%。

在进口产品中,机电产品进口9.6亿美元,下降42.9%;金属矿砂进口17.6亿美元,下降19.1%;农产品进口8亿美元,下降44.6%。

全年共批准利用外资项目142个,比上年增长7.6%。

合同利用外资22.6亿美元,增长108.7%。

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29.9亿美元,增长10.6%。

全年非金融领域对外直接投资额13.4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0.4%。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业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为304.49亿元,比上年增长5.1%。

全年货物运输总量11.96亿吨,比上年增长3.3%。

货物运输周转量1482.45亿吨公里,增长5.3%。

表6 2015年云南各种运输方式货物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全年旅客运输总量5.01亿人次,比上年减少0.1%。

旅客运输周转量597.96亿人公里,增长4.5%。

表7 2015年云南各种运输方式旅客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1.56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2.5 %,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431.35万辆,增长14.7%。

民用轿车保有量 217.37万辆,增长13.6%,其中私人轿车201.27万辆,增长14.7%。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9]791.44亿元,比上年增长39.5%。

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5.3亿元,增长26.3%;电信业务总量756.14亿元,增长40.2%。

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6664.72万件,包裹业务135.87万件,快递业务量11109.14万件;快递业务收入20.12亿元。

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77.5万户。

其中,城市电话用户294.1万户,农村电话用户83.4万户。

新增移动电话用户41.3万户,年末达到3789.8万户,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823万户,4G移动电话用户1325.6万户。

年末全省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4167.3万户,比上年末减少11.06万户。

固定电话普及率下降至8.06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上升至80.86部/百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