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脑血栓

合集下载

脑血栓的中医治疗医案

脑血栓的中医治疗医案

靳×× 女 76岁
[主证]素有高血压病史,性多急躁,突由前日,左半身逐渐无力,口眼歪斜,不时太息,口干饮少,大便干燥,3日未行,舌暗红有瘀点,脉左弦劲,右弦细,间有涩结之象(血压正常)。

[辨证]肝热中风,经络瘀滞。

[治则]平肝化瘀,通经活络。

[方药] 夏枯草 15克 茜草根30克 嫩 桑枝 30克 南 红花 9克 桃仁 泥15克 川芎 片3克 当归 须9克
按:上方服药4剂,病即好转,14剂后病情大有进步,患手已有拉力,且能上举后背,动作较为灵敏,口眼歪斜亦瘥,纳可便畅,舌略暗红,脉来沉弦,左仍有力,右脉结涩之象已消。

后以上方加赤 白芍 各9克,又连服10余剂,已能自由走动,舌质亦如常人,右脉弦劲已缓,嘱勿断药,每隔日1剂以巩固疗效。

上方未变,一直连服数十剂,证显大效,只是左脉失柔,右脉显示涩结,后才加入赤白二芍育阴柔肝,散瘀活血。

方中以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结,重用入肝经之茜草根、嫩桑枝通经络以活血脉,茜草更有去瘀生新之能。

辅以红花、桃仁、川芎、当归须等活血化瘀行络之品,集中药力,抓住舌暗瘀点、脉弦劲、有结涩之肝经瘀血主证,在平肝柔脉化瘀的基础上通经活络,故虽年迈,亦使病有转机之势。

茜草,异名血见愁,为茜草科,茜草属,多年生蔓草,根供药用。

性味苦凉,入肝经,有凉血止血,去瘀生新的功用。

李时珍:“通经脉……活血行血”,曾有人专以新鲜茜草一味酒浸少饮,治中风偏瘫,效果良好,此种用法可能系风中经络(脑血栓)尚未入于腑脏者方可斟酌,也就是经络瘀滞,须以此活血行血者,用之当有效验。

——本文摘自《临证治验录》。

72例脑血栓患者中医治疗分析论文

72例脑血栓患者中医治疗分析论文

72例脑血栓患者中医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脑血栓患者的中医治疗方法及疗效。

方法将140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68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7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对比两组生存率及疗效。

结果观察组生存率98.61%与对照组生存率97.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37%优于对照组的78.79%,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2cm者23例。

观察组72例:男38例,女34例;年龄41-79岁,平均(53.6±7.4)岁;有意识障碍者24例,病灶直径>2cm者26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诊断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ct、mri确诊。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年龄14天。

1.4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主要包括一般对症治疗、抗血小板、抗凝、保护脑细胞等,符合溶栓适应症的在与家属沟通后给予溶栓治疗,病情稳定后给予系统康复训练。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①给予中药汤剂口服,基础方:天麻15g、钩藤12g、全蝎12g、黄芩15g、桑叶15g、半夏9g、胆南星9g、丹参15g、川芎15g、杜仲12g、桑寄生12g、牛膝12g;每日一剂,水煎400ml,早晚分服;②病情稳定后在系统康复训练之上加用针灸,针灸主要取手足阳明经穴。

两组患者均治疗14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生存率及治疗前后功能缺损评分。

1.5 疗效标准根据存活患者2疗程后功能缺损评分变化率(治疗前后评分差与治疗后评分比值的百分数)参考相关文献制定[2]85%;显效:80%>变化率≥50%;有效:50%>变化率≥20%;无效:变化率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疗效对比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疗效具体数据,见表1。

3 讨论3.1 发病机理脑血栓是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病,其主要病因为脑动脉粥样硬化,故又叫作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

中医药治疗脑血栓37例疗效

中医药治疗脑血栓37例疗效

内蒙古中医药组别n 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对照组30217293.3%观察组30158776.6%床症状的改善情况,采用心电图监测等。

1.3临床疗效评定标准:患者心绞痛分级改善大于2个级别或者心电图下移的ST 段恢复大于0.1Mv ,为显效;患者心绞痛分级改善1个级别,或者心电图下移的ST 段恢复大于0.05Mv ,为有效;患者心绞痛分级没有改善,心电图也没有改善,甚至出现恶化,为无效。

1.4统计学分析:对两组患者所得数据建立数据库,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两组患者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 <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根据临床效果评定标准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评定结果注: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定,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讨论祖国医学认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属于“胸痹”进一步发展的严重病证。

胸痹亦名厥心痛、卒急心痛、胸痛等。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为本虚标实,本虚为阴阳气血的亏虚,标实为气滞、血瘀、痰浊、寒凝,亦可交互为患而出现心脉不通、心血瘀阻的病症[1]。

现代医学认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是急性心肌缺血所致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又包括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病理生理学研究表明,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改变基础上,粥样硬化斑块出现破裂和紧随的血栓形成而引起临床症状。

在此发病过程中,血小板的粘附、活化和聚集起着非常重要作用。

四妙勇安汤出于《验方新编》,药物组成:金银花、玄参、当归、甘草。

方中金银花清热解毒为主;玄参泻火解毒为辅;当归补血活血;甘草缓急止痛,配合金银花加强清热解毒并调和诸药,本方药虽四味,但清热解毒、活血通脉,疗效突出,归脾汤出于《严氏济生方》,药物组成:白术、茯神、黄芪(去芦)、龙眼肉、酸枣仁(炒,去壳)、人参、木香(不见火)、甘草(炙),功能健脾益气,补血养心。

中医治疗脑梗的好方法

中医治疗脑梗的好方法

中医治疗脑梗的好方法
中医治疗脑梗的好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针灸:中医认为脑梗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脑血栓形成,针灸可以通过调节气血运行来缓解血液供应不足的问题。

常用的穴位包括百会、足三里等。

2. 中药治疗:中医认为脑梗是由于阴阳失衡导致气血不通,中药可以通过调节阴阳平衡来改善气血循环。

常用的中药有天麻、当归、黄芪等,但用药需遵循中医的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药物。

3. 推拿按摩:通过推拿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瘀血和淤积物,改善脑组织的供血情况。

4. 调整饮食:中医强调平衡饮食。

建议减少高脂、高盐和高糖的食物摄入,增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如鱼类、豆类、蔬菜和水果。

5. 调节情绪:中医认为情绪不稳会导致气血失调,进而影响脑血液供应。

因此,保持积极的情绪、避免压力和焦虑对于脑梗患者的康复十分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脑梗应该结合现代医学的诊断和治疗,服用中药时需咨询经验丰富的中医师,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另外,对于严重的脑梗患者,应及时
到正规医院接受专业治疗。

中药将成为溶血栓的主要方法

中药将成为溶血栓的主要方法

中药将成为溶血栓的最好方法
脑血栓可以说是众多老人的健康杀手,一旦得了脑血栓随时都会有复发的可能,而西药治疗脑血栓的副作用极容易引发肝脏肾等的疾病,造成更多的健康隐患。

所以很多医生都会推荐用民族中医药来治疗脑血栓,龙灯胶囊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溶血栓中药,已经证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目前中医临床对中风治疗多采用活血化淤和通络开窍的药物,龙灯胶囊用中药治疗脑血管病副作用小,安全性高,作为血栓溶解剂同时具有其他作用,即: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血、抑制血栓形成、改善脑血流量、扩张脑血管、改善脑缺氧状态等作用。

我国中药资源丰富,研究表明,从传统中医药出发,利用生物分离提取方法和科学技术手段寻找新药源将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彝族新药龙灯胶囊,就是秉承中医治血栓理论研发而成的溶血栓抗凝血的新药。

鲜地龙所含蚓激酶具有促纤溶,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红细胞膜稳定性等作用,溶栓作用与尿激酶极为相似
血栓性疾病是人类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生主要是由于体内的纤溶系统与凝血系统失调造成的。

预防血栓形成及溶解血栓是防治血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

已有研究表明,活血化瘀中草药具有不同程度的抗凝血、血小板聚集及溶解血栓的作用[1-3],其中溶解血栓的药物由于具有溶解已形成血栓的能力而倍受重视。

本文由医药招商网-我邀药商一起发提供。

脑血栓怎么治疗。中医偏方疗效好【医学养生常识】

脑血栓怎么治疗。中医偏方疗效好【医学养生常识】

脑血栓怎么治疗。

中医偏方疗效好文章导读脑血栓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饮食的不规律等,发病率也越来越高。

脑血栓对与人们有很大的危害,可能会引起偏瘫问题的产生,严重时可能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

那么脑血栓可以怎么治疗呢?一: 巴豆醋糊 1: 配方:巴豆50克,食醋适量。

制用法:将巴豆研末,取药末约15克与食醋拌和,调成稠糊状,备用。

用时取巴豆醋糊填脐孔中,上加薄姜片,放上艾炷,点燃灸之,至患者苏醒为止。

功效:祛风通络,开窍。

适用于中风闭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噤不开,手足厥冷,面目昏暗,两手握固,或大小便失禁。

二: 乌梅冰片 1: 配方:乌梅6克,冰片3克。

制用法:加水少许,捣烂,搽牙龈即可。

功效:用治脑血栓口噤不开、牙关紧闭、不省人事。

三: 豆淋酒 1: 配方:马料豆、黄酒各适量。

制用法:将豆放入锅中炒焦,冲入热黄酒半杯。

趁热服,服后盖被卧,得微汗则愈。

功效:利水,祛风,活血,解毒。

用治妇女产后脑血栓之四肢麻痹、口眼歪斜。

四: 桑叶汤 1: 配方:桑叶3~6克。

制用法:水煎服。

日服2次。

功效:祛风,安神。

用治摇头不止、言语不清、口流涎水之脑血栓。

五: 龟血炖冰糖 1: 配方:乌龟3只,冰糖5克。

制用法:将乌龟头切下取血,碗中放入冰糖隔水共炖熟。

服食。

功效:养血通脉。

用治腰肌劳损,脑血栓、四肢麻木。

六: 四枝一皮汤 1: 配方:槐枝、柳枝、椿皮、楮枝、茄枝各500克。

制用法:煎水3大桶,大盆当洗,水冷添热,洗后覆被取大汗,禁风3~7日,如未愈再洗。

功效:治疗年久脑血栓。

七: 脑血栓是我们的生活中较常见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

脑血栓是一种危害我们身体健康的疾病。

当脑血栓的病情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导致偏瘫的情形发生。

面对这样的疾病最好的方法就是早发现早治疗。

脑血栓在中医是什么病症

脑血栓在中医是什么病症

脑血栓在中医是什么病症脑血栓是一类对患者日常生活和健康安全影响大的疾病,脑血栓合并脑梗死等情况,具有比较高的致残率、致死率,脑血管病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方式、不注意加强健康管理等会增加该疾病的发生率和风险性。

脑血栓的治疗通常采用西医的方法,结合急性期和恢复期不同情况,采用适合的治疗方法,以缓解脑水肿、改善微循环、稀释血液、扩张血管,以及采用溶栓、抗凝等方法治疗,脑血栓的治疗也可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通过中医辨证施和对症下药,取得更好的治疗和改善疾病效果,以及降低毒副作用和其他一些不良反应,并起到改善患者体质和生活质量的作用,尤其是对于那些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优势更明显。

1什么是脑血栓,有哪些症状表现?脑血栓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主要由脑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等疾病所引起,由于患者的脑动脉硬化,进一步引起患者管腔内膜粗糙、管腔变窄,在血压降低、血流缓慢、血液黏稠度增高、血小板聚集性增强等条件下,凝血因子在管腔内凝集成块,形成血栓,进一步还可能引起血管闭塞,血流中断,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软化、坏死等。

常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且男性群体的发病率要比女性群体偏高。

由于脑血栓的发生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存在一些差异。

临床上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病前一部分患者曾有肢体发麻的情况,以及运动不灵、言语不清、眩晕、视物模糊等征象,脑血栓患者经常会在睡眠中发病,或者是晨起的时候发病,患者的患肢活动无力或不能活动,还表现出说话含混不清或失语,喝水发呛等,大多数患者都会出现意识消失或轻度障碍的情况。

脑血栓轻微的患者一般表现为一侧肢体活动不灵活、感觉迟钝、失语等情况,如果疾病得不到科学有效的治疗,日常的护理管理不到位,造成疾病的持续加重,则可能引起患者昏迷、大小便失禁甚至死亡。

2脑血栓的治疗脑血栓的治疗,通常情况下都是采用中医治疗的方法。

脑血栓的西医治疗要结合急性期和恢复期不同情况,做到科学治疗。

急性期的治疗,主要是尽早改善脑缺血区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中医如何治疗脑血栓呢

中医如何治疗脑血栓呢

中医如何治疗脑血栓呢生活中有好多老年人不幸得了脑血栓,严重的导致半身瘫痪,生活都不能自理了,受尽了折磨。

不少脑血栓患者想用中医的方法治疗这个疾病,毕竟中药是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的。

那么中医如何治疗脑血栓呢?随着中医专家接着往下看吧,看完就知道怎么治疗了。

方法一把橘叶180克(新鲜的),鲜生姜120克,鲜大葱80克这三味一起捣烂成泥,加水,放到锅中蒸熟,取适量贴于头顶,每日一次,连续使用1-2个月。

中医如何治疗脑血栓方法二制当归、白附子、僵蚕、全蝎各30克。

放在一起研成细末,然后用热黄酒送服,每次3克,一日3次。

方法三制豨莶草50克,干地黄15克,盐知母20克,当归15克,枸杞子15克,炒赤芍29克,龟板10克,牛膝10克,菊花15克,郁金15克,丹参15克,黄柏5克。

用水煎服,每天用药一剂,每日服用2次。

可以养阴清热,通经活血。

方法四钩藤15克(后下),牡蛎30克(先煎),生石决明30克,生川军4.5克(后下),枳实12克,茯苓12克,黄芩9克,天竺黄9克,丹皮9克,炒槐花9克。

用水煎服,每天用药一剂,每日服用2次。

钩藤15克中医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病因体质来区分对待的,所以以上治疗措施一定要在老中医的监督下选择性治疗,以免出现意外的情况。

那么大家都了解脑血栓的症状吗?相信还是有很多朋友对脑血栓的症状是一知半解的,下面就来和大家说说脑血栓的症状吧,帮助大家了解脑血栓。

脑血栓的症状1.呈突然起病,常开始于一侧上肢,然后在数小时或一、二天内其神经功能障碍症状进行性累及该侧肢体的其他部分。

2.多数不伴头痛、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较大动脉闭塞后数日内发生的继发性脑水肿可使症状恶化并导致意识障碍,严重脑水肿还可引起致命性的颅内结构移位(脑疝)的危险。

3.大脑中动脉及其深穿支最易受累,出现对侧偏瘫(程度严重)、偏侧麻木(感觉丧失)、同向偏盲,主侧半球(通常为左侧)受累时可表现失语,非优势半球受累时则发生失用症。

中医如何治疗脑血栓?上面文章当中已经为大家讲解得非常清楚了,如果您发现自己不幸得了脑血栓的话,又想着用中医治疗的话,就可以试试上面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疗脑血栓
文章目录*一、中医治疗脑血栓*二、如何预防脑血栓*三、脑血栓吃什么
中医治疗脑血栓1、中医治疗脑血栓
方法一
把橘叶180克(新鲜的),鲜生姜120克,鲜大葱80克这三味一起捣烂成泥,加水,放到锅中蒸熟,取适量贴于头顶,每日一次,连续使用1-2个月。

方法二
制当归、白附子、僵蚕、全蝎各30克。

放在一起研成细末,然后用热黄酒送服,每次3克,一日3次。

方法三
制豨莶草50克,干地黄15克,盐知母20克,当归15克,枸杞子15克,炒赤芍29克,龟板10克,牛膝10克,菊花15克,郁金15克,丹参15克,黄柏5克。

用水煎服,每天用药一剂,每日服用2次。

可以养阴清热,通经活血。

2、脑血栓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是本病基本病因,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常伴高血压病,与动脉粥样硬化互为因果,糖尿病和高脂血症也
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血栓栓塞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镰状细胞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引起者少
见;脑淀粉样血管病、Moyamoya病、肌纤维发育不良和颅内外(颈动脉、颅内动脉和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等罕见。

3、脑血栓临床表现
脑血栓形成多在安静或睡眠中发病,部分病例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前驱症状如肢体麻木无力等,突然出现偏侧上下肢麻木无力、口眼歪斜、言语不清等症状。

如何预防脑血栓每晚三杯水防脑血栓
防血栓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夜间多喝水。

夜间补水的具体方法是,准备一个能装500~1000毫升水的保温杯放在床头,临睡前喝200~300毫升水。

夜间小便后喝两三口水,大约100毫升左右。

晨起再喝300~500毫升。

如果夜间喝得少,晨起可多喝些。

这样的补水量,对于血液浓缩促成的血栓有一定效果。

当然,喝水过多会增加心脏负担,陈贺华提醒说,心肾功能不好时,要适当控制饮水量。

防脑血栓别饭后就睡
日常要注意饮食清淡、少食油腻,不要饭后就睡。

因为进食过饱,血液大量流向胃肠消化系统,脑部血流减少,如果此时倒头就睡,血压降低可使脑部血液进一步减少,血流更加缓慢;如此一来,脑血栓形成的几率上升。

脑血栓吃什么1、西红柿:不仅各种维生素含量比苹果、梨高
2~4倍,而且还含维生素——芦丁,它可提高机体氧化能力,消除自由基等体内垃圾,保护血管弹性,有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

2、洋葱:含有一种较强血管扩张作用前列腺素A,它能舒张血管,降低血液黏度,减少血管的压力,同时洋葱还含有二烯丙基二硫化物和含硫氨基酸,可增强纤维蛋白溶解的活性,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硬化的功能。

3、茄子:含有较多的维生素P,能增强毛细血管的弹性,因此对防治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作用。

4、苹果:苹果富含多糖果酸及类黄酮、钾及维生素E和C等营养成分,可使积蓄于体内的脂肪分解,对推迟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发作有明显作用。

5、茶叶:含有茶多酚,能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血脂,缓解血液高凝状态,增强红细胞弹性,缓解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

经常饮茶可以软化动脉血管。

6、大蒜:含挥发性辣素,可消除积存在血管中的脂肪,有明显降脂作用,是主治高血脂症和动脉硬化的良药。

7、玉米:玉米富含脂肪,其脂肪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亚油酸的含量高达60%以上。

有助于人体脂肪及胆固醇的正常代谢,可以减少胆固醇在血管中的沉积,从而软化动脉血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