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饮料行业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食品饮料行业分析报告

食品饮料行业分析报告

食品饮料行业分析报告食品安全行业报告篇一20xx年9月2日,镇人大主席和政法书记组织辖区内的县人大代表、镇人大代表以及食品安全监管员调研食品安全,本次活动先后调研了生活超市两家,小摊点一家,食品企业一家,学校食堂一家,饭店两家,并到市场集市调研了生熟食,最后到医院调研病人,由院长介绍全年因食用不洁食物造成疾病及中毒情况。

代表们探讨食品安全控制办法。

本次活动由镇工商局的同志全程配合,向代表讲解合格食品的辨别办法。

代表们调研后认为:我镇的食品安全监管同其他地方一样按环节监管,按照一个监管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的原则,明确划分了各部门的具体监管职责,较好的解决了交叉监管,多头监管的问题。

但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职责不清的问题,诸如对前店后厂的熟食店,流动的小食品加工商贩,既有加工环节,同时又属于流通环节,日常监管应归哪个职能部门不好确定,保健食品销售按环节应归工商部门,但管理法规执法主体为卫生行政部门。

一、我镇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1、农民在种植上为了防治病虫害、除草、促使农作物增产增收、农药、化肥的使用率较高。

2、小食品生产加工作坊无证生产的`现象比较普遍,对所生产的产品不能检测,卫生条件比较差。

3、从业人员素质低,技术力量薄弱,效率低下,不具备市场竞争能力,产品质量保证能力严重不足,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4、食品经营点、农贸市场还有无《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经营食品的现象,食品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比较差,进货制度不健全,没有验收记录及索票证明。

5、餐饮食堂内卫生状况较差、生熟不分,没有必要的消毒设施;街头饮食摊点和夜市大排档的卫生状况堪忧。

绝大多数的碗筷等用具消毒不够,食用油的购进渠道不正,加之管理涉及各个部门,容易形成监督的盲点,是一个病从口入的隐患。

6、农村成为假劣食品的主要倾销地,低价位的假劣食品有一定的生存土壤。

二、食品安全监管对策食品安全涉及面广,牵涉部门多,在目前监管体制下,做好这项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食品饮料行业分析报告

食品饮料行业分析报告

食品饮料行业分析报告食品饮料行业分析报告一、定义:食品饮料行业是指生产、加工、销售各种各样食品和饮料的产业。

二、分类特点:1. 食品与饮料是生活必需品,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健康安全性要求高;2. 产业链条长,分工趋于专业,由原材料采购、加工、生产、销售、物流等环节组成;3. 食品饮料行业具有很强的国际性和时效性,市场需求变化较快;4. 行业内创新和技术改革发展速度较快,技术含量不断提高;5. 行业对外贸易比重较高,市场竞争较激烈。

三、产业链:食品饮料行业的产业链包括原材料采购、加工、生产、销售、物流等环节。

其中,原材料采购环节面临着来自环境、气候、疾病、行业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加工环节是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的关键;生产环节要求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销售环节则需要加强对市场需求的研究和分析,提高渠道和客户服务水平;物流环节需要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保证货物及时送达。

四、发展历程:中国食品饮料行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在长期的市场竞争和行业政策的推动下,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行业。

从传统食品饮料向现代化饮食、绿色食品饮料、保健食品饮料和功能性食品饮料的转变,中国食品饮料行业在科学技术、生产工艺、品牌营销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发展。

五、行业政策文件:最近几年,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促进食品饮料行业的发展,如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促进食品安全生产,优化食品安全监管服务等。

六、经济环境:中国食品饮料行业市场需求巨大,消费增长受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结构变化和国家政策支持的影响。

但也面临竞争激烈、价格波动、原材料溢价、生产成本高等问题。

七、社会环境:中国社会对食品安全问题关注度越来越高,对质量更加要求,对保健食品和绿色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同时,消费者在健康问题上的咨询、诉求与投诉也时有发生,这也成为企业进行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动力之一。

八、技术环境:食品饮料行业受到科技进步、消费升级、环境污染、资源限制等多方面影响,对绿色、健康、营养、方便等多样化需求的加强,使得企业创新、升级、转型成为趋势。

食品饮料行业分析报告

食品饮料行业分析报告

食品饮料行业分析报告一、市场概况食品饮料行业作为消费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发展下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本报告将对食品饮料行业市场概况、行业发展趋势、竞争格局和投资前景等方面进行分析。

1.1 市场规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食品饮料行业市场需求持续增加。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食品饮料行业市场规模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年复合增长率达到X%。

1.2 消费结构消费结构是食品饮料行业发展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目前,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于健康食品和功能性饮料的需求逐渐增加。

此外,便利食品和婴幼儿食品也是消费者首选。

市场需求的变化不仅有利于产业升级,同时也给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二、行业发展趋势2.1 健康食品市场的崛起近年来,随着健康概念的普及,健康食品市场逐渐崭露头角。

消费者对于高营养、低热量、无添加的健康食品的需求越来越高。

因此,研发和推广健康食品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2.2 数字化转型的推动当前,数字化技术在各行各业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食品饮料行业也不例外。

包括电商渠道的发展、供应链管理的优化以及智能制造的推进等,都会对食品饮料行业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三、竞争格局3.1 品牌竞争激烈在食品饮料行业,品牌力是企业竞争的核心竞争力。

知名品牌往往具有更高的市场份额和较快的增长速度。

因此,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必须不断提升品牌形象和产品品质。

3.2 行业集中度逐渐提升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对产品品质的要求提高,食品饮料行业的行业集中度逐渐提升。

领先的企业通过产业整合、资源优化等手段,进一步加强了市场竞争力。

四、投资前景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升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食品饮料行业的投资前景较为广阔。

同时,政府加大对食品安全和产业规范的监管力度,为行业整体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外部环境。

然而,投资者在投资食品饮料行业时需关注的风险也不可忽视。

行业市场竞争激烈,而且原材料价格波动、技术创新等因素也会对企业经营产生一定的影响。

2024年食品饮料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食品饮料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根据最新的市场调查报告显示,2024年食品饮料行业依然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行业。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但同时也面临着供应链、竞争和消费者需求多样化等挑战。

首先,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是2024年食品饮料行业的重要趋势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饮食和功能性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消费者对于食品的营养成分、添加剂和食品安全的关注也更加关注。

因此,食品生产企业需要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营养价值,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其次,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品质和品牌的要求也不断增加。

消费者对于食品的品质和品牌的信任度越来越高,这也给品牌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品牌企业需要通过提高产品的品质、创新产品的研发和品牌宣传,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另外,食品饮料行业面临着供应链的挑战。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食品企业需要灵活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以确保产品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

供应链的透明化和智能化也是未来食品饮料行业发展的趋势。

此外,竞争激烈也是2024年食品饮料行业面临的挑战之一、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这个行业。

企业需要通过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如价格,品质,包装等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同时,企业还需要加大对市场的研究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以保持竞争力。

最后,消费者需求多样化也是2024年食品饮料行业的重要趋势。

消费者对于个性化、便捷、多样化的食品需求不断增加。

企业需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创新新产品,如速食餐品,方便食品,有机食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总结起来,2024年食品饮料行业依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企业需要关注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品牌竞争力,应对供应链的挑战和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并满足消费者需求多样化的需求。

只有通过有效的市场分析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企业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

2023食品与饮料行业分析报告

2023食品与饮料行业分析报告

食品与饮料行业分析报告一、行业概述食品与饮料行业是一个历史悠久且不断发展的行业,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与饮料的品质和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过去的几年里,该行业呈现出持续稳定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全球食品与饮料行业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23年达到10.4万亿美元。

二、市场现状行业发展趋势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人们对健康、安全和环保的日益关注,食品与饮料行业正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机遇。

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例如健康饮食、有机食品、无酒精饮品、功能性饮品等。

同时,食品与饮料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等方面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

行业竞争格局全球食品与饮料行业的竞争格局比较分散,市场份额分布较为均衡。

在市场上,一些大型的跨国公司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例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雀巢、丹麦嘉士伯等。

此外,国内的一些龙头企业也在国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行业热点事件近年来,食品与饮料行业的安全问题和质量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些食品安全问题的曝光事件,如非洲猪瘟疫情、肉类质量问题、奶粉质量问题等,对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同时,一些新兴的食品品类和饮品品类也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如奶昔、气泡水、咖啡、茶饮等。

三、市场规模与趋势近年来,食品与饮料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中国食品行业总规模达到7.8万亿元,同比增长8.4%;饮料行业规模达到2.6万亿元,同比增长6.9%。

同时,随着消费者对健康、营养、品质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高品质、特色化的食品和饮料产品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

预计未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高品质、特色化、营养健康的食品与饮料产品需求将进一步增长。

同时,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也将不断提高,食品企业需要加强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提高产品品质,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食品饮料研究报告

食品饮料研究报告

食品饮料研究报告1. 引言食品饮料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品质与安全性备受关注。

本研究旨在对食品饮料行业的发展趋势、市场需求、消费者偏好以及食品安全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

通过本报告的撰写,旨在为相关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并为行业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

2. 调查方法与数据分析本次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市场观察和统计数据分析等方法。

我们在不同地区的超市、餐厅和食品饮料展销会上进行了实地观察,并通过在线问卷调查收集了大量的消费者反馈信息。

此外,我们还收集了相关的经济数据和行业报告,以全面了解食品饮料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 食品饮料市场的发展趋势近年来,食品饮料市场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

消费者对健康、安全、方便的需求不断增加,对原料的选择和营养价值的关注也越来越高。

有机食品、天然成分和功能性饮料等产品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另外,休闲食品和餐饮外卖市场也日益壮大,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便利需求。

4. 消费者偏好与品牌影响力消费者对食品饮料的偏好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产品口感、包装设计、品牌形象和消费者口碑等。

我们的调查发现,在年轻消费者中,对产品口感和体验的重视程度较高,而在中老年人中,对产品的安全性和健康价值更为关注。

此外,大型知名品牌的影响力较强,品质口碑好的品牌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和购买意愿。

5. 食品安全与合规性食品安全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本次调查显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担忧较高,他们更愿意选择具有食品安全认证和质量保证的产品。

政府和行业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加大,食品企业也积极采取措施提升产品质量,以满足消费者的安全需求。

6. 市场竞争与发展机遇食品饮料市场竞争激烈,新品牌和产品不断涌现。

在这个竞争环境下,企业需要加强研发创新,提升产品品质和品牌形象,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和忠诚度。

同时,市场细分和差异化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根据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推出特色产品或服务,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全球食品饮料行业市场分析及报告

全球食品饮料行业市场分析及报告

全球食品饮料行业市场分析及报告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深入,食品饮料行业作为一个重要的消费领域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本篇文章将对全球食品饮料行业的市场进行分析,并提供详尽的报告。

一、行业概况食品饮料行业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行业,包括食品生产、加工、销售、餐饮等多个环节。

从食品方面来看,涵盖了肉类制品、乳制品、饼干糕点、冷冻食品、方便食品等众多品类。

而饮料包括了碳酸饮料、果汁、咖啡、茶饮料等。

全球食品饮料行业市场规模庞大,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和口味的需求不断提高,促进了行业的快速发展。

二、市场规模及趋势根据市场研究数据,全球食品饮料行业市场规模在近几年持续增长。

2019年,全球食品饮料市场总收入超过8.5万亿美元。

预计到2025年,全球食品饮料市场规模将达到约10.2万亿美元。

这一增长得益于全球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以及消费升级等多种因素。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增加,健康、天然、有机等概念逐渐成为食品饮料行业的发展趋势。

消费者对于高品质、低糖、低脂、低盐的食品需求不断增长,有机食品和天然饮料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三、全球市场分析1. 区域分析全球食品饮料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

北美地区是全球食品饮料行业的重要市场,美国和加拿大市场规模较大,消费者对创新产品和高品质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欧洲食品饮料市场以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为主导,消费者对有机食品和功能性饮料的需求较高。

亚太地区是全球食品饮料市场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中国、印度、日本等市场潜力巨大。

2. 产品分析食品饮料行业中的产品多种多样。

在食品方面,肉类制品和饼干糕点是市场规模较大的产品类别。

消费者对高蛋白、低脂肪肉制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而饼干糕点的口味创新也受到欢迎。

在饮料方面,碳酸饮料和咖啡市场较为成熟,但消费者对低糖、功能性饮料的需求逐渐增加。

果汁和茶饮料则受到健康、天然饮品的追捧。

四、未来发展趋势及建议未来全球食品饮料行业将迎来更多的创新与发展机遇。

食品饮料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食品饮料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食品饮料行业发展分析报告一、行业概述食品饮料行业是指以食品和饮料生产、销售等为主要经营活动的行业。

该行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人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和饮料选择。

食品饮料行业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消费者对于品质与安全性的要求不断提高,这为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二、市场规模和趋势1. 市场规模食品饮料行业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包括了众多的子行业,如粮油、肉类制品、饮料以及乳制品等。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食品饮料行业的市场规模在持续扩大,预计将继续增长。

2. 市场趋势随着消费者对于健康和品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食品饮料行业呈现出以下市场趋势:(1)健康食品受追捧:消费者对于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如有机食品、低糖/低脂产品、植物蛋白替代品等;(2)个性化定制:消费者对于个性化定制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个性化的包装、口味的选择等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3)绿色环保:消费者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提高,食品饮料企业需要注重环保意识和绿色发展;(4)电商渠道崛起: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对传统的食品饮料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企业需要寻找新的市场策略。

三、竞争力分析1. 品牌竞争力食品饮料行业中,品牌的竞争力尤为重要。

消费者对于品牌认可度高的产品更具有信任感,同时也导致了一些大品牌企业对市场的垄断。

2. 产品创新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创新能力是企业在行业内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通过不断推陈出新、满足消费者需求来提升产品竞争力。

3. 渠道拓展能力食品饮料行业的渠道拓展能力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传统的线下销售模式逐渐被线上渠道取代,企业需要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新渠道模式。

四、政策环境分析1. 食品安全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并加强监管力度,推行相关法规和标准,同时提倡食品企业自身加强质量控制,这对行业发展具有长期意义。

2. 减税政策为促进食品饮料行业的发展,政府适时推出减税政策,降低企业的税负,为企业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饮料行业研究报告目录第一部分行业概述一、食品的概念及本报告研究围二、中国食品工业发展现状分析(一)中国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二)上半年食品行业整体运行情况(三)中国恩格尔系数趋势分析(四)食品安全问题对消费者构成严重威胁三、国际食品工业生产、消费和技术发展趋势第二部分行业细分市场分析一、食品加工业1、制糖业2、肉制品加工业二、食品制造业(一)乳制品制造业(二)冷饮品制造业(三)食醋制造业三、饮料制造业(一)软饮料工业(二)酿酒制造业(1)白酒制造业(2)啤酒制造业(3)葡萄酒制造业(4)黄酒制造业第三部分食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一、食品工业将是我国未来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新增长点二、21世纪食品工业发展趋势第四部分行业投资机会及重点上市公司分析1、伊利股份2、光明乳业3、三元食品4、双汇发展5、草原兴发引言食品工业是人类的生命工业,也是永恒不衰的工业。

食品工业现代化和饮食水平是反映人民生活质量高低及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食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关系国计民生及关联农业、工业、流通等领域的大产业。

食品工业作为农产品面向市场的主要后续加工产业,在农产品加工业中占有最大比重,因而对推动农业产业化作用巨大。

1999年全世界食品工业的销售额为2.7万亿美元,居各行业之首,是全球经济中的重要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品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1年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食品工业企业的总产值、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分别为9244.64亿元、8826.71亿元和442.69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的9.69%、9.42%和9.35%。

食品工业行业职工人数达260万人,占全国工业企业职工总人数的6.77%。

从下表1996-2001年年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以上食品行业主要经济指标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大型食品企业的利润总额增幅非常之快,尤其是1998年以后的增速显著加快,表明行业集中度在提高,行业环境趋好,同时表明食品行业正面临一个良好的发展阶段。

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是衡量一个国家食品工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我国食品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值在0.3-0.4∶1之间,其中西部省区仅为0.18∶1,远低于发达国家2-3∶1的水平。

我国粮食、油料、水果、豆类、肉类、蛋类、水产品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但加工程度非常低。

一般发达国家农产品产后加工能力都在70%以上,加工食品约占饮食消费的90%,而我国仅为25%左右。

此外,我国食品工业的综合利用也比较落后。

而这些差距的存在也说明了我国食品工业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1996-2001年年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以上食品行业主要经济指标:(计量单位:亿元)1、工业总产值:年份子行业工业总产值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食品制造业 925.89 1086.28 1213.97 1262.19 1442.52 1627.7食品加工业 3471.62 3792.47 2484.13 2711.32 3074.74 3401.71饮料制造业 1422.77 1619.6 1132.1 1288.89 2402.02 1460.34烟草加工业 1202.19 1296.03 930.22 923.53 919.33 958.45合计 7022.47 7794.38 5760.42 6185.93 7838.61 7448.22、销售收入:年份子行业销售收入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食品制造业 462.34 537.87 1119.88 1183.68 1353.07 1519.02食品加工业 739.97 800.78 3180.44 3211.99 3477.52 3823.51饮料制造业 678.58 826.56 1489.89 1560.2 1647.47 1727.21烟草加工业 570.37 699.15 1328.59 1369.81 1430.76 1756.97合计 2451.26 2864.36 7118.8 7325.68 7908.82 8826.713、利润总额:年份子行业利润总额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食品制造业 11.27 9.48 9.22 32.97 54.79 66.18食品加工业 -18.6 -23.7 -28.7 11 68.74 96.6饮料制造业 33.38 58.3 69.2 86.59 57.51 103.11烟草加工业 107.14 108.29 118.64 127.09 142.58 176.8合计 133.19 152.37 168.36 257.65 323.62 442.69第一部分行业概述一、食品的概念及本报告研究围目前最新“食品”的定义主要包括:供人和动物食用或饮用的各种物品;口香糖;用于制作上述食品的原料;包括但不限于水果、蔬菜、鱼、牛奶制品、蛋类、动物饲料(包括宠物食品)、食品及饲料的配料及添加剂(可饮用食品包装及其它与食品接触的物品)、食品补给品及其配料、婴儿喂养奶、饮料(包括含酒精饮料和瓶装水)、活动物、烧烤食品、小吃、糖果、罐头食品等。

食品工业主要包括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和烟草加工业等四大子行业。

食品加工业又可以细分为甘蔗糖业、甜菜糖业和肉制品加工业等子行业;食品制造业又可以细分为乳制品制造业、冷饮品制造业和食醋制造业等子行业;饮料制造业则可以细分为白酒制造业、葡萄酒制造业、黄酒制造业和果菜汁饮料制造业等子行业。

本研究报告由于受篇幅限制,主要对一些有较大潜力的子行业进行重点研究,如乳制品行业等。

本研究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联合国粮农组织、国家经贸委、轻工业统计局以及多种相关报纸杂志的基础信息以及食品行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资料,对我国食品行业的现状、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潜力子行业及上市公司等进行了分析。

二、中国食品工业发展现状分析(一)中国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此乃古今中外治国安邦之首要。

食物消费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位活动,食品工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

首先,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食品工业与其它产业具有很强的关联性,食品工业的发展可以带动诸如包装、机械、旅游和服装文化等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

其次,从消费、消费品工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食品工业实际上是农业的延伸和继续,与农业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食品加工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品不仅是农业要完成的中心目的,而且食品发展的方向也极大地影响着农业的发展。

我国各地兴起的食品加工业不仅成为农业经济的基础行业,决定着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方向和规模大小,而且还是发展生态农业,保证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食品工业不仅有利于合理利用和开发食物资源,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而且可以加速农业结构及其产品品质的优化调整,充分合理地利用国土资源和农产品资源,保证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据2001年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目前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在全国工业部门中所占的比重已由过去的第二位上升到第一位,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见表1),食品工业不仅是我国跨世纪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与人类共存亡的永恒产业。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提供的资料显示,2003年上半年我国食品工业又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全国食品行业销售收入约计达到5578.73亿元,同比增长19.18%,实现利润总额334.47亿元,同比增长%(见表2)。

值得一提的是乳品行业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上半年乳制品产量比上年同期增长31.13%,液态乳产量增长59.49%。

在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啤酒行业也是这样高速增长发展起来的。

截至4月份,行业生产企业共有528家,总销售收入达135.0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5.51%,利润总额达10.2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74.06%,利润总额的增长幅度明显超过销售收入的增长幅度,部分乳业龙头企业效益大幅提高。

食品工业的销售收入已经连续8年高于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流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位居第一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据2002年统计年鉴显示,食品行业工业总产值占比为9.69%,仍据各行业之首,但是占比有所下降。

表1 主要工业行业产出的比重、位次变化情况行业工业总产值比重(%)1985 1995 2001 位次1985 1995 2001食品、饮料、烟草 12.0 10.9 9.69 2 1 1冶金 8.6 9.5 9.49 4 2 2机械 10.9 8.2 7.11 3 3 4纺织 12.1 8.2 5.89 1 4 8建材 6.9 7.7 * 5 5 *化学 6.3 6.6 6.6 6 6 6交通运输设备 4.1 5.5 6.78 7 7 5服装、皮革 3.2 5.3 4.37 12 8 12电气机械及器材 3.8 4.7 5.74 8 9 10电力、煤气、自来水 2.7 4.0 5.88 10 10 9电子及通信设备 2.7 4.0 9.42 15 11 3金属制品 3.0 3.9 2.99 13 12 14橡胶及塑料制品 3.3 3.6 3.18 11 13 13石油加工 2.7 3.2 4.81 16 14 11造纸、印刷 2.8 2.9 2.65 14 15 16其他 3.8 2.4 6.46 9 16 7石油开采 2.3 2.1 2.91 18 17 15煤炭采选 2.6 2.0 1.6 17 18 18森工 2.1 1.7 0.9 19 19 19医药 1.4 1.5 2.14 20 20 17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注:2001年的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由于行业分类不同导致建材行业和其他行业的排名出现较大波动。

但是本研究报告主要是分析食品行业排名,所以可以忽略该因素。

表2:2003年1-6月行业经济累计增长情况:2003年1-6月行业经济累计增长情况销售收入(亿元) 同比增长(%) 本年利润(亿元) 同比增长(%) 不变价工业总产值(亿元) 同比增长(%)煤炭采选业 1084.39 21.74 57.27 48.20 584.30 17.49天然气原油开采业 1665.13 35.83 685.09 88.49 496.65 16.62食品加工业 2495.60 25.13 58.73 25.30 2274.59 22.94食品制造业 967.90 23.12 49.96 41.62 917.46 20.47酒精饮料业 1001.05 10.74 69.04 4.23 861.93 9.09烟草加工业 1115.68 11.98 156.74 29.87 589.97 8.61纺织品业 3273.91 24.19 94.77 39.77 3238.28 21.41服装业 1388.29 20.22 50.45 17.17 1410.33 19.60皮毛产品业 839.43 20.64 27.35 29.75 858.08 20.21家具制造业 286.40 24.24 11.46 33.97 277.10 23.47造纸业 1083.76 22.60 50.06 28.88 1039.08 19.78石油加工业 2940.67 40.44 39.62 548.87 1258.49 19.44化学产品制造业 4075.76 28.99 187.17 88.68 4008.86 20.79医药制品业 1295.02 21.14 126.18 38.07 1830.90 24.82纤维制造业 586.66 27.70 17.01 39.26 659.44 15.96橡胶制造业 537.92 24.36 27.53 52.42 575.86 20.03塑料制造业 1299.10 23.12 54.26 11.04 1341.88 20.61建材行业 2187.84 22.20 74.94 60.35 2180.14 21.55钢铁业 4297.90 44.36 261.60 132.48 2990.09 26.65有色金属业 1489.59 29.03 60.36 104.77 1369.39 23.53金属制品业 1601.70 30.03 67.02 54.73 1633.47 27.54普通机械设备制造业 2353.84 31.83 119.78 57.09 2479.04 29.11专用设备制造业 1681.44 34.46 77.29 117.53 1696.75 30.9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5003.41 38.12 390.84 106.67 5554.42 36.96电器设备制造业 3319.19 21.32 156.10 27.62 4208.25 22.37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 6268.72 29.81 228.21 10.02 8940.76 28.69仪器仪表业 677.40 29.81 31.41 55.93 734.37 25.54电力行业 4842.15 15.72 297.39 25.44 1144.69 16.82数据来源:国家信息中心从1980年到2000年,全国食品工业年均增长速度达1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