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复发原因以及再手术效果研究
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原因分析及处理

医学信息 2 1 年 0 月第 2 卷第 7 M d a I o 1i .u.00 VJ2. 0 00 7 3 期 ei ln rao J12 1. 0 3 N c f n tn . 7
结构功能 , 增强免疫机制 , 预防和控制感染 , 促进创 面愈合 。因为在 引流液 中含有大量 的蛋 质 以及创伤状态下的高代谢 反应,所 以应 给予营 养支持 治疗, 鼓励 患者进 食高 蛋f , L 高热 量 以及 富含维生 素 、 l
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11一 般资料 2 . 4例患者均 为我院收 治的腹股 沟疝无 张力修补术 后复发患者 , 2 男 2例 , 2例; 女 年龄 2 ~ 0岁 , 58 平均 6 ; 07岁 单侧 复 发 2 例( l 左侧 6例 , 右侧 1 5例)舣侧 复发 3例 ; , 复发疝种类 : 斜疝 2 0 例, 直疝 3例 , 股 1 ; 洲 复发时 间为术后 1 7 , 月~ a 平均 l 6个月 ; 伴 前列腺肥大 5例 , 伴慢性咳嗽 3例 , 件便秘 3例 ; 复发 的原因: 因初次 手术经 验不足 , 未找到真 正痛囊 而导致短期 内复发 8别 , 因腹 内压 增高造成复发 6例 , 因补片感染复发 4例 , 因内环较大未选择合适补
疮 患者 , 因长期 卧床 , 缺乏主动性运动 :所以功能锻炼是创面愈合的
一
个 重 要 环 节 , 期 正确 的 功 能 锻 炼 可 以 促 进 局 部 血 液 循 环 , 快 组 加
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原因的分析及处理

股 沟 疝 无 张 力疝 修 补 术 19 5例 患 者 的临 床 资 料 。结 果 复发 2 6 2例 , 发 率 1 1% 。首 次 复 发 时 间 为术 后 0 5~ , 均 复 复 .2 . 9a 平 发 时 间 为 ( 3± ) 月 , 环 充 填 式 复 发 率 17 % ,i tnti 发 率 0 9 % 。再 次 行 无 张 力 疝 修 补 术 均 获 得 成 功 。 结 论 2 8个 疝 .4 Lc es n复 h e .2 无 张 力 腹 股 沟疝 修 补 术 后 复 发 的 原 因主 要 与 手 术 、 片 、 者 自身 的 高 危 因 素 有 关 , 首 选 手 术 治 疗 。 补 患 应
【 键 词 】 腹 股 沟 疝 ; 张 力 疝 修 补 术 ; 发 疝 关 无 复
【 中图分类号 】 R 5 . 1 6 62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 号】 10 8 9 (0 1 O O 1 —0 07— 9 1 2 1 ) 6一 15 2
随 着 无 张 力 疝 修 补 的 普及 , 股 沟 疝 的术 后 复 发 率 已 较 腹 传统疝修补显著 下降。现 回顾性 分析 我 院 20 0 1—0 2—2 1 00
参 考 文 献
[ ] 中华 医 学 会 神 经 科 学 会 . 类 脑 血管 疾 病 诊 断要 点 [ ] 1 各 J.
中华 神经 科 杂 志 ,9 6 2 ( ) 3 9 1 9 ,9 6 :7 .
[ ] 李 检 生 . 型 自 由基 清 除 剂 依 达 拉 奉 的脑 保 护 作 用 [ ] 2 新 J.
修补术 1 0 6例 , 环 充 填 式 修 补 术 4 9例 。复 发 2 5 疝 5 2例 。 现 将复发 原因及治疗方案报告如下 。
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原因及再手术方法分析

重并发症 ; 患者知情 同意。其 中男 4 2例 , 女3 8例 ; 年龄 2 l 一 8 O岁 , 平均( 6 4 . 2 5± 4 . 5 8 ) 岁, 中位年龄 6 5 . 5岁。腹股 沟疝类
型: 斜疝 2 8例 , 直疝 3 O例 , 复合疝 2 2 例。 1 . 2 治疗 方法 : 所 有患 者都采用 无张力 疝修补 术 , 都选 择硬
疝的缺损主要在里层 , 所 以利用腹 腔镜从里面修 补 , 相 对而言 更加合理有效 J 。所 有患者 完成 手术后均 痊愈 出院 , 发生 并 发症 3例。术后 随访 3个 月 , 复发 7例 , 复发率为 8 . 8 %。 在复发因素中 , 发现 年龄 、 合并 内科疾病 与疝类型 为导致 复发的主要独立危险 因素 ( P< 0 . 0 5 ) 。
斜疝 的唯一方法 , 传 统 的手术是 将缺 损边缘组 织直接 拉起 来 填补 “ 漏洞 ” , 患者恢复慢 J 。无 张力疝 修补术 一方 面可避 免
或减少对腹壁腹股沟区的神经 、 血 管造成损伤 , 另一方 面还可 以发 现隐匿性腹股沟疝。实际上 , 腹 壁是一个多层 次的结构 ,
腹 股沟疝患者 8 0例 , 纳入标准 : 择 期腹股沟疝手 术患者 ; 无严
完全置于疝 环内 , 再将 Me s h 补 片置 于精索后 方与周围组织 固 定, 从耻骨结节铺到内环 , 然后进行缝合 。 1 . 3 观察指标 : 观察手术治疗的效果 , 包 括手术情况 、 并发 症
前方约 4 c m处横 断疝 囊 , 缝 扎疝囊 内翻之 并置 入充 填物 ; 将 补片 自然平铺并 固定 于精 索后 方肌 肉及腹横 筋膜 表面 , 与耻
方法 , 现报告如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 资料 : 选择 2 0 1 0年 1 O月 ~ 2 0 1 3年 1月我院收治的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前后入路的疗效观察

性囊肿之 一( 又称 巴氏腺 囊肿 ) 。位 于大
阴唇 后 部 , 球 海 绵 体 肌 覆 盖 , 黄 豆 大 被 如 左 右 各 一 , 管 细 长 ( 一 e , 内侧 开 腺 I 2 m) 向 口于 阴道 前 庭 后 方 小 阴 唇 与 处 女 膜 之 间
个, 碘伏棉球 3个 ,0 l 2 m 注射器 1具 ,O l lm 注 射 器 1 , 布等 。 具 胶
资 料 与 方 法
1次 , 1周后患侧 肿 、 红痛症状消 失。局部
检查可见小硬结 , 不适症状 、 床治愈 。 无 临 1 月来 复查 , 部 硬 结 消 失 。 中 心 妇科 个 局 门诊 对 患 者 跟 踪 随 访 。 3个 月 ~ . 0 5年 对 随 访 的 患 者 观 察 ,
索, 修补 主要利用 髂耻束 和耻 骨梳韧 带 , 既 可以缝 合修 补 , 可 以用 单 层 网 片进 亦 行 修补 。
股 沟疝 ( 中 2 其 2例 为 双 侧 疝 ) 机 分 为 前 随
入 路 组 12例 , 入 路 组 1 1例 , 较 。 结 2 后 2 比
股 沟 疝手 术入 路 di 1 . 9 9 j i n 1 7 o:0 3 6 /.s 00 s
腺体分泌 , 使囊腔粘连 闭锁 , 失去功能 , 不 易复发 , 过临床观察 中 , 开缝合术后 , 通 切
患 侧 的 分 泌 功 能 减 弱 。对 非 急 性 感 染 的
对 前 庭 大 腺 脓 肿 , 同 时控 制 急性 炎 需
囊肿效果最佳 。碘酊在囊腔 内吸收缓慢 ,
损伤腺管 。前庭 大腺囊 肿可继发感染 , 形 成脓肿并反复 发作 。 20 0 8年 ~ 0 9年 1 20 2月 收治 前 庭大
无张力修补术后腹股沟复发疝再手术的探讨

.
5 0 2 C ia 1 1 0, h n
Co rs n n u h r:CHEN hu n ,E— repo dig a t o S ag mai:y zu@ 1 .c r l ys 63 o n
【 bt c】 0 jcv T vsg et ass feur c fres n r e i lt ad A s at r bete oi ei t h cue o r r neae t i —e hro a y n i n ta e c e t n o f e n p s
论 著
无 张力 修 补 术 后 腹股 沟复 发疝 再 手 术 的探 讨
杨斌 赖 东明 江志鹏 张 育超 周军 陈双
【 要 】 目的 探 讨腹股 沟疝 无张力 修补 术后 复发 的原 因及再 手术 治疗 的原则 。方法 对 摘
20 07年 1 至 20 月 0 9年 6月 间 3 例 腹 股 沟 疝 无 张 力 修 补术 后 复发 患 者 的 资料 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复 发 1 时 间 为 前 次 术 后 3个 月 至 1 0年 , 均 (2±1 ) 月 。 既 往 手 术 方 式 : 环 填 充 式 修 补 术 1 平 3 0个 疝 4例 , 片 平
sr r t r uee a( 2±1 )m n s(ag o ots o1 )yasT eeae1 cr n css ug y o e r ew s 3 e c n 0 ot rnef m 3m nh t 0 er. hr r 4 r ur t ae h r e e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再手术的临床研究论文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再手术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研究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及再手术方法。
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6月2011年6月的30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再手术患者的手术方法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30例患者在再手术中都有不同程度的网片位移,再次手术均以网塞补片行无张力修补。
术后随访1年无复发。
结论:操作技术与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有密切关系,无张力疝修补术应作为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的理想术式。
【关键词】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复发【中图分类号】 r65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0066-02腹股沟疝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传统疝修补术由于存在张力大,组织相容性差,术后的复发率高达 10%~15%[1]。
无张力修补术最早源于1986年lichtenstein一篇关于以聚丙烯网片修补腹股沟疝的报道,是当前疝外科最主要的手术方法。
由于此方法不会对正常解剖结构造成破坏,无张力缝合方式快速、简单、恢复快、疼痛少等优点,且复发率较低,据国内报道的复发率为 0.6%~1.6%[2]。
现将我院自1997年6月2011年6月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腹股沟复发疝患者30例病例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 30例,男 26例,女 4例,年龄 23~70岁,平均 43岁。
斜疝25例,直疝 4例,斜疝并直疝 1例。
在第一次手术中,有25例患者为平片修补,有5例患者为网塞加平片修补。
合并高血压冠心病 10例,慢性支气管炎并肺气肿 2例,前列腺增生 13例,慢性便秘 1例,糖尿病 3例。
复发时间为第一次手术后 35 d ~2 年。
1.2 手术方法材料: 采用美国bard 公司的定型产品,一套锥形疝环充填物和成型补片。
由于患者在再手术中都有不同程度的网片位移,再手术时根据患者情况用原切口进路,且继续使用网塞补片行无张力疝修补。
38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再手术分析

线等进行缝合 。另有研 究证 实 , 排除 其他 影 响因素 ,
与不吸烟者对 比, 吸烟者手术伤 口中的胶原 蛋 白聚集 较少 , 存在着异 常的结 缔组 织代谢 , 吸烟者 2年 后复
况评估不足 、 对基础疾病 的术 前纠正不足以及术 中操作问题等是疝复发 的重要原 因。复发疝的治疗应依据具
【 关键词】 腹股沟疝; 复发疝; 无张力修补术 【 中圈分类号】 R 6 5 6 . 2 I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4  ̄ 5 1 1 ( 2 0 1 3 ) 0 3 - . 0 2 1 5 4 3 2 复发病例 。
粗暴 , 不能正确判断腹股沟 区的缺 损情况进而 选择恰
对侧腹壁缺 损 ; 二是 虽术前 准备充 分 , 发 现对侧 不 存 在隐患 , 但患者 围手术期存在上述腹 内压异常增 高表 现而导致 复发 。我们 认为凡 怀疑 有对侧 隐患 尤其 是 高龄患者 , 一 次 同时施 以双侧无 张力修 补实 属必 要 , 同时术中积极 寻找并处理可能的复合疝 。
片后发生感染需再次手术取 出前次 补片 , 腹壁 的明显 及 隐性缺损 成 为二次 手术 时 的难 题 。 目前 无 张力 修 补技术 十分成熟 , 大部分外科 医生在手术 操作技术上 并不存在太大 问题 , 故而 围手术 期 的综合 治疗显得极 为重要 。对策包括 : 针对慢性支 气管炎患 者术前预 防
3例 , 对症处理后均痊愈 。随访 6个 月至 6年无再次
作者单位 : 4 3 2 8 0 0湖北 大悟 , 湖北省大悟县人 民医院普通外科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原因及再手术方法探讨(附108例报告)

o so ro eain arp r f 0 ae Z E GQ・h n , H I o gseg C n rfH ri Teay d f ep rt : e ot 18css H N i a g Z A D n — n . et e a hr o o c h eo n p o e rl hn , eaoiayS re , no o i lT ni Mei lC lg , u zog U i rt Si fcn a ia Hp tb ir ugr U i H s t ,ogi d a oee H ahn nv syo c t C l y n pa c l ei f —
cm n e h o o y, h n4 0 2 C ia r e a d T c n lg Wu a 3 0 2, h n i
【 bt c】 O j t e T v ta e ass f eu ec fnunl e i ae t s n r A s at r b c v oi e i tt ue o r r neo i i r a fre i -e ei n sg e h c c r g a hn t n o f e
中华 疝 和 度壁 外 科 杂志 ( 子 版 )0 8年 1 月 第 2卷 第 3期 C i JH ri bo ia Wa u Ⅱe 电 20 1 h e aA dmnl lS职( n n l
cV ro)N v20 ,0 2N . es n ,o 08 v l 。o3 i
・5 ・
.
ss eurdi r ayoea v oio , c d g 4csso s m nr eh 1 ae o i l e a h e c r pi r prt epsin i l i ae fut io s ,9css f s a dp t r e n m i t nun3 j o m d pc 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复发原因以及再手术效果研究【摘要】目的:探讨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复发的原因以及再手术效果。
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3年以来行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复发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原因,并再次行开放式疝环充填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年龄>60岁、腹内压增高因素、吸烟史及其他相关性疾病是腹股沟疝的重要危险因素,再次手术中均可见网片都有不同程度的移位,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过程中无严重并发症和复发病例。
结论:术中解剖不清、术中操作失误是腹股沟疝复发的主要原因,控制好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复发患者的危险因素,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仍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一种
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腹股沟疝;复发;再手术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是疝外科主要的疝修补方法,它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疼痛小等特点,而且复发率低,国内报道复发率为0.6%~1.6%[1]。
虽然复发率低,但其复发再手术治疗问题一直是困扰医学界的一大难题。
本院从2003年开展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术以来,共收治25例术后复发患者,笔者对其复发原因、再手术方法及疗效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收治25例腹股沟疝复发患者,其中男22例,女3例,年龄37~74岁,平均(59.4±1.2)岁。
腹股沟斜
疝17例,直疝8例。
复发时间为术后8 d~29个月,平均(8.3±2.5)个月。
首次手术方式:lichtenstein修补术8例,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15例,腹腔腹膜前修补法(tapp)2例。
首次手术时疝类型相同20例,疝类型不同5例(首次为斜疝、再次为直疝)。
1.2 再手术方法首先对患者发生腹股沟疝危险因素进行控制,如对吸烟史患者术前1个月禁烟,并积极控制围手术期感染的发生。
对于本研究中腹股沟疝复发患者,均采用开放式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修补材料为美国泰科平片及网塞。
再次手术时,首先应尽量将原网塞和网片取出,高位游离疝囊,回纳至腹腔,固定后将网塞填入并固定于腹横筋膜,将新的平片植入精索后方,并与联合腱腹、股沟韧带固定缝合。
1.3 随访对本研究患者进行为期10~28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1.5±5.3)个月,随访中对患者出现的并发症以及复原情况等进行观察并记录,方式采用电话随访以及定期复查方式。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excel软件统计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率及复发患者基本情况。
2 结果
2.2 再手术疗效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痊愈出院,切口周围出现硬结不适感3例,经理疗后缓解;无阴囊血肿、精索损伤、切口感染及排尿困难等并发症出现。
无失访病例,随访过程中无复发病例。
3 讨论
导致复发的因素导致腹股沟疝复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复发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60岁、腹内压增高因素、吸烟史以及其他相关性疾病等。
研究显示,复发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60岁的复发率高达50%[2],这与老年人胶原代谢障碍、腹壁肌肉薄弱等有密切的关系;除了先天的因素之外,腹内压的增高也与疝复发密切相关,如剧烈咳嗽、剧烈运动等造成的瞬时高压和慢性支气管炎、前列腺增生、妊娠等造成的持续高压等均可促使腹股沟疝的发生和发展[3]。
另外与吸烟者由于尼古丁等活性物质的作用可导致腹壁退行性变,使腹股沟区张力降低[4]。
笔者在仔细观察和分析再次手术过程中的问题,总结原因如下:(1)修补材料问题,腹股沟管后壁修补材料移位是疝复发的一个共同原因,如网片的皱缩、卷曲等导致疝突出位置覆盖不完全或者无法遮盖。
(2)缝合技术的缺陷,缝合时候过于靠边可导致网片纤维容易撕裂导致网片固定不牢,缝合固定网片时有张力,早期活动可造成网片撕裂移位等,另外对于腹直肌外缘显露缝合相对较难处,如果技术不过关均导致疝容易突出腹直肌外缘显露相对较难。
(3)手术经验欠缺,疝修补术是一种普通的手术,在各大小医院均可开展,各级别医生均可操作,而且很多是经验不足的医生来做疝修补术,其手术熟练性差,对腹股沟区解剖结果的不明确等均可导致疝复发。
(4)术中漏诊,本研究有4例患者短时期(术后2~3 d )再次手术时为不同的疝,这可能是第一次手术时已存在两种疝,出现漏诊导致其发生。
再次手术过程中,笔者均采用了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对于复发患者笔者主张再次手术仍主张行无张力修补术,根据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对各型疝的手术要求,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疝的修补,再次手术时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首先分析疝复发的原因,将受损的平片和网塞等小心设法取出(如果与组织粘连严重可不予取出),仔细观察疝环和腹横筋膜的特点,取大小合适的网塞和平片,并按照手术要求,以连续缝合固定于腹内斜肌腹横肌及联合腱,同时应积极处理导致腹内压增高的因素和控制患者吸烟等。
参考文献
[1] 王存良,刘劼.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52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1,40(2):243-244.
[2] 侯福康,简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0):114-115.
[3] 胡晓春,王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人复发性腹股沟斜疝的疗效分析-附28例分析[j].新医学,2009,40(10):665-667.
[4]韩重鑫,梁锦积.68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1(5):60-61.
(收稿日期:2012-08-07)(本文编辑:连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