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技风险常见漏洞

信息科技风险常见漏洞
信息科技风险常见漏洞

一、SQL注入漏洞

SQL注入攻击(SQL Injection),简称注入攻击、SQL注入,被广泛用于非法获取网站控制权,是发生在应用程序的数据库层上的安全漏洞。在设计程序,忽略了对输入字符串中夹带的SQL指令的检查,被数据库误认为是正常的SQL指令而运行,从而使数据库受到攻击,可能导致数据被窃取、更改、删除,以及进一步导致网站被嵌入恶意代码、被植入后门程序等危害。

通常情况下,SQL注入的位置包括:

(1)表单提交,主要是POST请求,也包括GET请求;

(2)URL参数提交,主要为GET请求参数;

(3)Cookie参数提交;

(4)HTTP请求头部的一些可修改的值,比如Referer、User_Agent等;

(5)一些边缘的输入点,比如.mp3文件的一些文件信息等。

SQL注入的危害不仅体现在数据库层面上,还有可能危及承载数据库的操作系统;如果SQL注入被用来挂马,还可能用来传播恶意软件等,这些危害包括但不局限于:(1)数据库信息泄漏:数据库中存放的用户的隐私信息的泄露。作为数据的存储中心,数据库里往往保存着各类的隐私信息,SQL注入攻击能导致这些隐私信息透明于攻击者。

(2)网页篡改:通过操作数据库对特定网页进行篡改。

(3)网站被挂马,传播恶意软件:修改数据库一些字段的值,嵌入网马链接,进行挂马攻击。

(4)数据库被恶意操作:数据库服务器被攻击,数据库的系统管理员帐户被篡改。

(5)服务器被远程控制,被安装后门。经由数据库服务器提供的操作系统支持,让黑客得以修改或控制操作系统。

(6)破坏硬盘数据,瘫痪全系统。

解决SQL注入问题的关键是对所有可能来自用户输入的数据进行严格的检查、对数据库配置使用最小权限原则。通常使用的方案有:

(1)所有的查询语句都使用数据库提供的参数化查询接口,参数化的语句使用参数而不是将用户输入变量嵌入到SQL语句中。当前几乎所有的数据库系统都提供了参数化SQL 语句执行接口,使用此接口可以非常有效的防止SQL注入攻击。

(2)对进入数据库的特殊字符('"\<>&*;等)进行转义处理,或编码转换。

(3)确认每种数据的类型,比如数字型的数据就必须是数字,数据库中的存储字段必须对应为int型。

(4)数据长度应该严格规定,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比较长的SQL注入语句无法正确执行。

(5)网站每个数据层的编码统一,建议全部使用UTF-8编码,上下层编码不一致有可能导致一些过滤模型被绕过。

(6)严格限制网站用户的数据库的操作权限,给此用户提供仅仅能够满足其工作的权限,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注入攻击对数据库的危害。

(7)避免网站显示SQL错误信息,比如类型错误、字段不匹配等,防止攻击者利用这些错误信息进行一些判断。

(8)在网站发布之前建议使用一些专业的SQL注入检测工具进行检测,及时修补这些SQL注入漏洞。

二、跨站脚本漏洞

跨站脚本攻击(Cross-site scripting,通常简称为XSS)发生在客户端,可被用于进行窃取隐私、钓鱼欺骗、窃取密码、传播恶意代码等攻击。

XSS攻击使用到的技术主要为HTML和Javascript,也包括VBScript和ActionScript等。XSS攻击对WEB服务器虽无直接危害,但是它借助网站进行传播,使网站的使用用户受到攻击,导致网站用户帐号被窃取,从而对网站也产生了较严重的危害。

XSS类型包括:

(1)非持久型跨站:即反射型跨站脚本漏洞,是目前最普遍的跨站类型。跨站代码一般存在于链接中,请求这样的链接时,跨站代码经过服务端反射回来,这类跨站的代码不存储到服务端(比如数据库中)。上面章节所举的例子就是这类情况。

(2)持久型跨站:这是危害最直接的跨站类型,跨站代码存储于服务端(比如数据库中)。常见情况是某用户在论坛发贴,如果论坛没有过滤用户输入的Javascript代码数据,就会导致其他浏览此贴的用户的浏览器会执行发贴人所嵌入的Javascript代码。

(3)DOM跨站(DOM XSS):是一种发生在客户端DOM(Document Object Model文档对象模型)中的跨站漏洞,很大原因是因为客户端脚本处理逻辑导致的安全问题。

XSS的危害包括:

(1)钓鱼欺骗:最典型的就是利用目标网站的反射型跨站脚本漏洞将目标网站重定向到钓鱼网站,或者注入钓鱼JavaScript以监控目标网站的表单输入,甚至发起基于DHTML 更高级的钓鱼攻击方式。

(2)网站挂马:跨站时利用IFrame嵌入隐藏的恶意网站或者将被攻击者定向到恶意网站上,或者弹出恶意网站窗口等方式都可以进行挂马攻击。

(3)身份盗用:Cookie是用户对于特定网站的身份验证标志,XSS可以盗取到用户的Cookie,从而利用该Cookie盗取用户对该网站的操作权限。如果一个网站管理员用户Cookie 被窃取,将会对网站引发巨大的危害。

(4)盗取网站用户信息:当能够窃取到用户Cookie从而获取到用户身份使,攻击者可以获取到用户对网站的操作权限,从而查看用户隐私信息。

(5)垃圾信息发送:比如在SNS社区中,利用XSS漏洞借用被攻击者的身份发送大量的垃圾信息给特定的目标群。

(6)劫持用户Web行为:一些高级的XSS攻击甚至可以劫持用户的Web行为,监视用户的浏览历史,发送与接收的数据等等。

(7)XSS蠕虫:XSS 蠕虫可以用来打广告、刷流量、挂马、恶作剧、破坏网上数据、实施DDoS攻击等。

常用的防止XSS技术包括:

(1)与SQL注入防护的建议一样,假定所有输入都是可疑的,必须对所有输入中的script、iframe等字样进行严格的检查。这里的输入不仅仅是用户可以直接交互的输入接口,也包括HTTP请求中的Cookie中的变量,HTTP请求头部中的变量等。

(2)不仅要验证数据的类型,还要验证其格式、长度、范围和内容。

(3)不要仅仅在客户端做数据的验证与过滤,关键的过滤步骤在服务端进行。

(4)对输出的数据也要检查,数据库里的值有可能会在一个大网站的多处都有输出,即使在输入做了编码等操作,在各处的输出点时也要进行安全检查。

(5)在发布应用程序之前测试所有已知的威胁。

三、弱口令漏洞

弱口令(weak password) 没有严格和准确的定义,通常认为容易被别人(他们有可能对你很了解)猜测到或被破解工具破解的口令均为弱口令。设置密码通常遵循以下原则:(1)不使用空口令或系统缺省的口令,这些口令众所周之,为典型的弱口令。

(2)口令长度不小于8个字符。

(3)口令不应该为连续的某个字符(例如:AAAAAAAA)或重复某些字符的组合(例如:tzf.tzf.)。

(4)口令应该为以下四类字符的组合,大写字母(A-Z)、小写字母(a-z)、数字(0-9)和特殊字符。每类字符至少包含一个。如果某类字符只包含一个,那么该字符不应为首字符或尾字符。

(5)口令中不应包含本人、父母、子女和配偶的姓名和出生日期、纪念日期、登录名、E-mail地址等等与本人有关的信息,以及字典中的单词。

(6)口令不应该为用数字或符号代替某些字母的单词。

(7)口令应该易记且可以快速输入,防止他人从你身后很容易看到你的输入。

(8)至少90天内更换一次口令,防止未被发现的入侵者继续使用该口令。

四、HTTP报头追踪漏洞

HTTP/1.1(RFC2616)规范定义了HTTP TRACE方法,主要是用于客户端通过向Web服务器提交TRACE请求来进行测试或获得诊断信息。当Web服务器启用TRACE时,提交的请求头会在服务器响应的内容(Body)中完整的返回,其中HTTP头很可能包括Session Token、Cookies或其它认证信息。攻击者可以利用此漏洞来欺骗合法用户并得到他们的私人信息。该漏洞往往与其它方式配合来进行有效攻击,由于HTTP TRACE请求可以通过客户浏览器脚本发起(如XMLHttpRequest),并可以通过DOM接口来访问,因此很容易被攻击者利用。

防御HTTP报头追踪漏洞的方法通常禁用HTTP TRACE方法。

五、Struts2远程命令执行漏洞

Apache Struts是一款建立Java web应用程序的开放源代码架构。Apache Struts存在一个输入过滤错误,如果遇到转换错误可被利用注入和执行任意Java代码。

网站存在远程代码执行漏洞的大部分原因是由于网站采用了Apache Struts Xwork作为网站应用框架,由于该软件存在远程代码执高危漏洞,导致网站面临安全风险。CNVD处置过诸多此类漏洞,例如:“GPS车载卫星定位系统”网站存在远程命令执行漏洞(CNVD-2012-13934);Aspcms留言本远程代码执行漏洞(CNVD-2012-11590)等。

修复此类漏洞,只需到Apache官网升级Apache Struts到最新版本:https://www.360docs.net/doc/6315960672.html, 六、框架钓鱼漏洞(框架注入漏洞)

框架注入攻击是针对Internet Explorer 5、Internet Explorer 6、与Internet Explorer 7攻击的一种。这种攻击导致Internet Explorer不检查结果框架的目的网站,因而允许任意代码像Javascript或者VBScript跨框架存取。这种攻击也发生在代码透过多框架注入,肇因于脚本并不确认来自多框架的输入。这种其他形式的框架注入会影响所有的不确认不受信任输入的各厂商浏览器和脚本。

如果应用程序不要求不同的框架互相通信,就可以通过完全删除框架名称、使用匿名框架防止框架注入。但是,因为应用程序通常都要求框架之间相互通信,因此这种方法并不可行。因此,通常使用命名框架,但在每个会话中使用不同的框架,并且使用无法预测的名称。一种可行的方法是在每个基本的框架名称后附加用户的会话令牌,如main_display。

七、文件上传漏洞

文件上传漏洞通常由于网页代码中的文件上传路径变量过滤不严造成的,如果文件上传功能实现代码没有严格限制用户上传的文件后缀以及文件类型,攻击者可通过Web 访问的目录上传任意文件,包括网站后门文件(webshell),进而远程控制网站服务器。

因此,在开发网站及应用程序过程中,需严格限制和校验上传的文件,禁止上传恶意代码的文件。同时限制相关目录的执行权限,防范webshell攻击。

八、应用程序测试脚本泄露

由于测试脚本对提交的参数数据缺少充分过滤,远程攻击者可以利用洞以WEB进程权限在系统上查看任意文件内容。防御此类漏洞通常需严格过滤提交的数据,有效检测攻击。

九、私有IP地址泄露漏洞

IP地址是网络用户的重要标示,是攻击者进行攻击前需要了解的。获取的方法较多,攻击者也会因不同的网络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如:在局域网内使用Ping指令,Ping对方在网络中的名称而获得IP;在Internet上使用IP版的QQ直接显示。最有效的办法是截获并分析对方的网络数据包。攻击者可以找到并直接通过软件解析截获后的数据包的IP包头信息,再根据这些信息了解具体的IP。

针对最有效的“数据包分析方法”而言,就可以安装能够自动去掉发送数据包包头IP信息的一些软件。不过使用这些软件有些缺点,譬如:耗费资源严重,降低计算机性能;访问一些论坛或者网站时会受影响;不适合网吧用户使用等等。现在的个人用户采用最普及隐藏IP的方法应该是使用代理,由于使用代理服务器后,“转址服务”会对发送出去的数据包有所修改,致使“数据包分析”的方法失效。一些容易泄漏用户IP的网络软件(QQ、MSN、IE等)都支持使用代理方式连接Internet,特别是QQ使用“ezProxy”等代理软件连接后,IP版的QQ 都无法显示该IP地址。虽然代理可以有效地隐藏用户IP,但攻击者亦可以绕过代理,查找到对方的真实IP地址,用户在何种情况下使用何种方法隐藏IP,也要因情况而论。

十、未加密登录请求

由于Web配置不安全,登陆请求把诸如用户名和密码等敏感字段未加密进行传输,攻击者可以窃听网络以劫获这些敏感信息。建议进行例如SSH等的加密后再传输。

十一、敏感信息泄露漏洞

SQL注入、XSS、目录遍历、弱口令等均可导致敏感信息泄露,攻击者可以通过漏洞获得敏感信息。针对不同成因,防御方式不同。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监管评级定量和定性标准

信息科技风险(Information Technology Risk) (一)信息科技治理(15分) 1、信息科技治理组织架构(8分) (1)就是否确立董事会、高管层信息科技管理职责。 (2)就是否建立完善的信息科技管理制度体系。 (3)就是否建立完善合规的信息科技“三道防线”以及信息科技三道防线的实际运作。 (4)就是否明确信息科技治理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公司治理。 评分原则:(1)考察董事会、高管层的信息科技治理职责就是否完整,信息科技发展战略不经董事会审批,或者本年内董事会 会议不形成年度信息科技工作决议的此项最高得分4分。 (2)考察就是否建立信息科技管理制度的起草、发布、修订等工作流程,信息科技管理制度就是否涵盖系统开发、项目管理、系统运行、信息安全、外包管理、业务连续性等领域。 (3)考察就是否明确信息科技管理、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与信息科技风险监督的“三道防线”职责,“三道防线”部门设置就是否合规;就是否设立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成员来自高管层、信息科技部门与主要业务部门,并定期向高管层汇报工作。 (4)考察商业银行就是否以正式制度(文件)明确信息科技治

理应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公司治理;就是否制定了信息科技治理运作效果考核指标并定期进行评价。 2、信息科技对业务发展的专业支持与匹配度(7分) (1)信息科技战略与业务发展战略的匹配度。 (2)信息科技人员、信息科技投入等与业务发展的匹配度(定量)。 (3)董事会、高管层等决策人员就是否具备足够的信息科技专业知识能力。 评分原则:(1)考察就是否建立明确、可实施的信息科技发展战略;就是否定期评价信息科技战略规划实施效果,建立信息科技战略与业务战略的协调一致机制。 (2)考察信息科技人员数量、信息科技人员占比、信息科技投入占比与商业银行发展水平就是否匹配,低于同质同类商业银行平均值的此项酌情扣分;考察商业银行信息系统建设与业务发展的支撑与匹配程度。 (3)考察具有信息科技管理经验的高管人员在董事会、决策层就是否具有一定的占比;就是否设立首席信息官,直接向行长汇报,并参与重大决策,首席信息官就是否具有一定的信息科技专业背景或从业经验。

基层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表现及防范对策

基层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表现及防范对策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基层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表现及防范对策 随着信息科技在银行业经营管理全过程的推广运用,银行对信息科技的依赖程度显着提高,在促进银行改进流程、加快发展的同时,银行业机构信息科技风险防范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信息科技风险事件凸现。加强基层银行业机构信息科技风险防范,对于维护银行业机构以及整个银行业体系的安全稳定至关重要。 一、当前银行业机构信息科技风险的主要表现 (一)数据大集中引发的风险 数据的集中直接带来了银行金融产品的升级和服务、管理手段的提高,但银行数据大集中后,可能带来的风险隐患也随之加大。一是不可抗力引发的风险。一旦出现突发的灾难事故,将导致系统性的业务停顿与客户流失,甚至会引起业务系统瘫痪,造成社会不稳定。二是系统安全维护工作不及时引发的危险。在数据大集中前,系统架构相对简单,原有的各地方数据中心均由技术人员负责辖内各系统的安全维护工作。由于他们对原系统涉及的各个环节比较熟悉,与系统软件开发商的联系较为密切,与区域内的网络运营商的协调能力较强,因此能迅速调动各种技术力量解决问题,对客户的响应时间较快。而数据集中后,虽然在管理上便于维护、升级,但由于数据集中后的系统的架构变得更加复杂,牵扯的各方面因素比原来大大增加,而且很多问题由于权限问题在市级分行层面漂统前置立韵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往往需要向总行数据总中心反映,才能得到根本的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现有数据中心技术人员应急抗灾能力和应变管理能力。三是外包风险。数据大集中后,对系统开发、网络管理、运行维护等的要求更加专业化了。 随着IT 外包服务的概念逐步被各银行业机构接受,各银行业机构开始尝试实施IT 服务外包,这既有利于银行降低运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本帖最后由 infosec123 于 2009-9-23 17:16 编辑 背景 为加强商业银行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提升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能力,09年3月份银监会正式发布了《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这是继出台有关《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和《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等一系列的监管文件之后,银监会发布的又一重要风险管理指引。该指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法人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贷款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等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参照执行。 信息科技风险是指信息科技在商业银行运用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技术漏洞和管理缺陷产生的操作、法律和声誉等风险。它和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一样,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现阶段商业银行已经基本完成了信息化建设,在金融管制放松、业务全球化、金融创新步伐加快以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国际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息科技风险有增大的趋势,国际银行业和监管当局都日益重视信息科技与操作风险的管理和监管。目前,国际上宣布实施新资本协议的国家和地区都按照新协议的要求,明确将操作风险纳入资本监管的范畴,而信息科技风险是操作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 需求分析合规性需求: 近年来,国家各部门不断推出了各种监管要求,对IT管控领域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中与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相关的法律、法规与行业监管指引有: 2002年,美国国会发布了SOX《萨班斯[url=; 2004年9月30日,中国银监会发布了[url=; 2006年,银监会发布《电子银行安全评估指引》、《[url=;

银行安全评估工作总结最新总结

银行安全评估工作总结 银行安全评估自查报告-自查自纠 xx商业银行安全 评估工作自查报告 市行: 根据攀商银发[2xx]154号《关于转发《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xx监管分局xx市公安局关于开展xx银行业金融机构安全评估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积极成立了安全检查小组,我支行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开展了自查自纠工作,现将安全评估工作汇报如下: (一)、安全自查工作情况 (一)、营业场所安全 (1)、物防方面: (1)、柜台与外界相通的出入安装有尾随门,在其余出入口均安装有坚固的金属防护门金属防护门锁具符合标准,柜xx有防爆功能的透明防护屏障;此次对支行营业室手动卷帘门、进出营业室的防尾缓冲式电控联动门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查,使用情况正常。对营业大厅具有防爆功能的透明防护屏障进行检查,有一道落地玻璃有严重裂痕,目

前已重新更换。大厅和金库配备有自动应急照明设备3台;(2)、现金出纳柜台已采用砖石或钢筋混凝土结构,柜台高度、宽度都符合检查机关的相关要求;现金业务柜台的台面设置和收银槽长宽高均符合要求; (3)、对营业大厅空调、饮水机等大功率设备进行检查发现,如果空调等设备正常运行,就会造成ATM机的电压不够,出现自动关机情况,针对该情况,支行专门请电工和攀钢的供电所人员一起,对引入支行的电路问题进行了改造; (4)、对营业大堂、ATM机网点消防用灭火器摆放位置合理和能否正常使用进行了检查,通过检查更换了2个过期灭火器; (5)、对营业室柜台配备的催泪瓦斯、狼牙棒、电警棍进行了检查,均能正常使用,并多配置了2个狼牙棒; (6)、对机房和金库、档案室进行了检查,存在机房和金库杂物比较多,文件柜顶上乱堆杂物,墙上电线紊乱,卫生状况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批评,并购买了铁皮柜放置在机房和金库中,将祼露在外的纸质资料和杂物归置在柜中。档案室一直保持整洁,并配备有防火、防水、防潮、防鼠等设施,每日由档案管理员检查; (7)、我行设立了一台大功率柴油发电机,功率充足,特殊情况下,应急照明设备能自动启动。对发电机房,进行了安全检查,由于雨季到了,发电机房顶棚流入的水容易溅入发电机内造成危险,为保证其安全使用,重新加固了顶棚,安置了水槽。

入职管理技巧与劳动合同法风险规避(附表格)

劳动者入职管理操作实务及应对技巧 1、入职审查的导入和适用 实践中用人单位招聘过程的简单化、形式化,不注重入职审查,加上劳动合同法对双重劳动关系的间接承认,轻视入职审查将对用人单位用工带来很大风险。《劳动合同法》第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第二十六条规定,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第九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风险分析】 ◆如不进行入职审查,劳动者以欺诈手段入职的,可导致劳动合同无效; ◆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应对措施】 ◆招用劳动者时,要求其提供与前单位的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证明,并保留原件。如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其原单位出具同意该员工入职的书面证明。 ◆核实劳动者的个人资料的真实性,比如学历证明、从业经历,要求劳动者承诺未承担竞业限制义务,并向原单位进行核实,以免发生不可预测的诉讼风险。 2、关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告知义务的新规定以及对劳动合同效力的影响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告知义务(知情权)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我们注意到这里企业的告知内容是比较广泛的,基本上涵盖了劳动关系的全部内容,而劳动者的告知义务相对少很多,只限于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实践中不外乎就是年龄、家庭住址、教育背景、学历、工作经历、是否与前单位解除合同等,而对于与劳动合同没有直接关系的情况,劳动者可以不回答。

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科技风险非现场监管报表

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科技风险 非现场监管报表 (征求意见稿) 1 目录 第一部分年度报表 (1) I信息科技风险调查问卷 (1) Q-R-1 信息科技风险调查问卷 (1) II基本情况报表 (8) T-B-1 信息科技治理基本情况表 (8) T-B-2 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情况表 (10) T-B-3 信息科技内外部审计与评估基本情况表 (12) T-B-4 应急管理基本情况表 (14) T-B-5 信息科技项目基本情况表 (15) T-B-6 灾备基本情况表 (16) T-B-7 外包基本情况表 (18) T-B-8 各类中心基本情况表 (19) T-B-9 数据中心及灾备中心机房基本情况表 (20) T-B-10 重要信息系统统计表 (21) T-B-11 网络基本情况表 (23) T-B-12 电子银行业务品种统计表 (24) T-B-13 电子银行业务量统计表 (25) 第二部分季度报表 (27) T-B-14 重要信息系统运行基本情况报表 (27) T-B-15 组织机构、人员重大变动表 (30) 第三部分报告 (31) R-R-1 信息化建设与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年度报告 (31) 附录参考定义 (32) 2 填报须知 一、本报表作为银监会信息科技风险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 分及信息科技风险识别、评估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旨在全面收集和监测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科技风险状况。

二、本报表主要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政 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外资法人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 三、本报表是为针对信息科技风险而设的专门报表,银行业 金融机构应当对所填报数据的真实性负责。 四、本报表应由风险管理部门组织填报。 五、本报表分为年度报表、季度报表和报告。年度报表统计 周期为12个月,即上一年10月1日至本年度9月30日,报送截止时间为每年10月15日;季度报表报送时间为季后10日内;报告报送时间为自然年后40日内。 六、报表中未特别说明统计范围的,皆指全行范围。 七、填报过程中,对于需要特别说明的项目或问题,请在备 注栏中描述具体情况。 八、报送截止后,对于存在疑问的报表,监管人员可要求机 构提供详实材料予以核实或重报;如有必要,将发起现场检查,并以现场检查结果为准。 九、本报表附有术语参考定义,填报过程中可供参考。 1 第一部分年度报表 I信息科技风险调查问卷 Q-R-1 信息科技风险调查问卷 填报机构:填报人:责任人:填报日期:年月日

银行信息科技风险防控报告

信息科技风险防控报告 一、风险防控工作的组织开展情况 我行面临的主要信息科技风险: 1.业务中断风险 保障业务连续性是我行信息科技工作中的最重要的部分。我行面临的首要的问题是信息系统建设的相对滞后跟不上业务高速发展的脚步。一旦产生软硬件故障、系统超负荷运行、主干网络中断、病毒传播、人为非法操作造成系统不稳定等因素,极易造成银行业务的中断。 2.数据安全风险 数据是我行的基础,我行要为客户提供一个可靠的环境确保数据资料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随着业务的发展,数据量不断增大,数据安全风险凸显。数据安全风险包括两方面:一是数据窃取,主要是数据遭到窃取或者恶意篡改,导致客户信息资料外泄,引发客户不满,引发法律风险问题;二是数据丢失,主要是受到自然灾害、房屋倒塌等突发事件造成的存储介质毁坏,导致存储介质中数据丢失。 3.电子银行与网络金融风险 电子银行风险主要是电子支付安全问题,包括ATM诈骗以及利用钓鱼、木马程序盗取客户的账号和密码等一些行为导致的客户资金的损失。网络安全是网

络金融风险的关键,一旦网络安全受到破坏,网络金融风险将一发而不可收。 4.系统漏洞风险 系统漏洞风险是银行信息系统开发缺陷被发现和利用的风险。系统漏洞风险在系统设计之初难以发现,随着系统的推广及运行,风险将逐渐暴露,一旦被人利用,会对我行造成极大影响。另外,系统的密码泄露和破解,也影响着系统的安全。 5.外包风险 外包风险主要是外包服务商能否长期稳定地为我行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能否及时响应并修复系统故障,确保外包业务连续性。我行如果过度依赖外包服务商,一旦出现突发情况,势必会影响我行业务持续开展。 二、风险防控工作采取的具体举措和成效 针对我行面临的主要的信息科技风险,我行在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方面采取以下策略。 1.强化数据质量及安全管理 建立数据质量常态化管理机制,积累真实、准确、连续、完整的部和外部数据,确保外围管理系统数据应用质量要求,把控数据外泄风险。 上线数据库审计系统,对数据进行监控。能够实时记录数据库活动,对数据库操作进行细粒度审计的合规性管理,对数据库遭受到的风险行为进行告警,通过对用户访问数据库行为的记录、分析和汇报,用来帮助用户事后生成合规报告、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动态监测规程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动态监测规程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监管的及时性和前瞻性,实现对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的持续和动态监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信息科技风险动态监测是针对商业银行信息科技活动中的重点风险领域,通过选取关键风险指标,持续开展风险监测,动态跟踪风险趋势、前瞻研判风险态势并及时采取监管措施的过程。 第三条信息科技风险动态监测遵循分级负责、属地监管、重在法人、风险为本的原则。 第四条信息科技风险动态监测体系由监测指标、监测数据管理、指标运用及监测工作流程组成。 第五条本规程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商业银行,包括中资商业银行、外资独资商业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 政策性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以及经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批准成立的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参照执行。 第二章动态监测指标选取原则及分类

第六条信息科技风险动态监测指标由商业银行信息科技基础运行数据经采集、加工、计算形成,综合反映了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水平及风险管控能力。 第七条监测指标选取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一)代表性:能够反映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水平和控制效果,体现信息科技对业务的支撑能力; (二)综合性:能够涵盖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存在的主要环节,反映信息系统多种要素的风险状况; (三)敏感性:能够通过指标波动直接体现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水平的变化情况; (四)可获取性:能够通过商业银行信息系统直接获取或通过定量计算间接获取,具备明确、可靠的数据来源。 第八条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动态监测指标分为稳定性指标、安全性指标和规模性指标三类。其中稳定性指标、安全性指标直接反映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状况,规模性指标主要反映信息科技对业务的支撑能力,间接反映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状况。 第三章动态监测指标体系 第九条稳定性指标表示商业银行信息系统对业务提供支持和满足业务需求的有效、可靠程度,包括系统可用率、系统交易成功率、投产变更成功率等。

银行卡信息泄露风险自查报告

银行卡信息泄露风险自查报告 关于银行卡系统科技风险现场检查通知 的自查整改报告 近年来,银行卡在我省迅速发展,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购物消费、存取款、转账支付等金融活动的重要载体,但在银行卡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诸多风险,有效地防范和控制风险是当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根据豫银监办发号文关于开展银行卡系统科技风险现场检查 __,我社对银行卡业务的相关管理情况进行了自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制度建设和岗位设置方面:县联社关于银行卡业务方面制定了详细的相关管理规定和操作细则,我社根据市银行卡中心相关管理规定对我社银行卡业务涉及的各岗位进行了明确的岗位分工,组织员工学习了关于银行卡操作的具体流程、重点风险防范和控制等内容,对于银行卡的开卡、收回、销卡等都设置了授权复核、专项登记等,务求达到外部监督和内控管理的有效结合,相互制约和防范银行卡操作风险。 二、关于业务管理情况方面:对于银行卡的开销户、挂失、冲销、补正等分险类交易我社在实际业务操作中都严格按照县联社的相关

管理规定进行操作,严格审查客户资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杜绝违规操作,同时,我社也时常向客户派发关于银行卡安全用卡方面的宣传手册给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向他们宣传有关防范银行业务风险的相关知识,确保我社银行卡业务健康安全地向前发展。 三、关于自助设备业务管理情况方面: 1是ATM保险柜钥匙和密码必须双人分别掌管,即管理员管ATM保险柜密码,出纳员掌管ATM 保险柜和电子门钥匙。2是密码必须不定期更换,每月至少更换一次。3是装入或取出ATM现钞,必须做到双人操作(特别是离行式的ATM 机)、及时清点,交叉复核,中途不得换人。4是所有加钞、点钞、清机过程必须选择监控器下进行。5是装钞完毕对外营业前,管理员必须进行实地测试,检查钱箱位置放置是否错位及吐钞面额是否正确,测试无误后方可投入使用。6是在外部服务商提供ATM维护服务时已经做到全程陪同,保证ATM机不受到外部人员控制,确保ATM机正常运行。 四、关于科技开发管理情况方面:此项业务主要由县联社相关部 门负责。 五、关于检查监督情况方面:对于银行卡的各项业务操作,包括 开销卡、挂失、冲正、卡保管等我社领导班子都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县联社稽核部门也会不定期派人前来进行检查指导工作,务求对

企业如何规避劳动合同风险

企业如何规避劳动合同风险? (2013-05-09 13:25:39) 转载▼ 分类:法律大讲堂 标 签: 财 经 近年来,随着《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实施,劳动纠纷案件不断增加,劳动者的维权意识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劳动者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提出民事诉讼,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加之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法律优先保护劳动者的利益,可以说,企业所面临的劳动合同风险已成为企业经营中必须面对的重要风险之一。如何避免发生劳动纠纷,应该是企业经营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本文拟在劳动争议容易出现的环节就企业存在的风险作初步论述,以便企业在劳动合同履行、管理上做好风险防控。 一、签订劳动合同如何规避风险 1、及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在实践中,很多企业不注重与劳动者及时签订劳动合同,大部分劳动争议纠纷都与不及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有关。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0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本条规定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企业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必须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二是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时间必须是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三是劳动关系的建立时间是自用工之日起建立,而不必定是签订劳动合同之日。 如果企业不按照《劳动合同法》上述第10条规定及时签订劳动合同有什么风险呢?风险在《劳动合同法》第82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和第14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上述两条的意思即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则用人单位承担两方面风险,一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不满一年的,应按超过的时间按月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双倍工资的支付时间最高不超过11个月;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满一年的,则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如果是劳动者不愿意及时签订劳动合同,企业该怎么办?很多用人单位没办法只能让劳动者签一个自愿不签订劳动合同,并放弃因不签订劳动合同所享有的所有权利的承诺书。但在司法实践中,劳动者签的承诺书一般被认作无效,因为签订劳动合同,依法缴交社保费等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不是劳资双方可以协商的范围,用人单位不能规避,劳动者也不能承诺放弃。此种办法无法规避上述风险。用人单位只能与拒绝签订劳动合同但仍要求保持劳动关系的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并办理有关手续。 二、试用期如何规避风险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银监发2009[1].19)

--------------------------------------------------------------------------------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以及国家信息安全相关要求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法人商业银行。 政策性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贷款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等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参照执行。 第三条本指引所称信息科技是指计算机、通信、微电子和软件工程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商业银行业务交易处理、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等方面的应用,并包括进行信息科技治理,建立完整的管理组织架构,制订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第四条本指引所称信息科技风险,是指信息科技在商业银行运用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技术漏洞和管理缺陷产生的操作、法律和声誉等风险。 第五条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建立有效的机制,实现对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促进商业银行安全、持续、稳健运行,推动业务创新,提高信息技术使用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二章信息科技治理 第六条商业银行法定代表人是本机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本指引的贯彻落实。 第七条商业银行的董事会应履行以下信息科技管理职责: (一)遵守并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信息科技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落实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相关监管要求。 (二)审查批准信息科技战略,确保其与银行的总体业务战略和重大策略相一致。评估信息科技及其风险管理工作的总体效果和效率。 (三)掌握a主要的信息科技风险,确定可接受的风险级别,确保相关风险能够被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 (四)规范职业道德行为和廉洁标准,增强内部文化建设,提高全体人员对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五)设立一个由来自高级管理层、信息科技部门和主要业务部门的代表组成的专门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各项职责的落实,定期向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汇报信息科技战略规划的执行、信息科技预算和实际支出、信息科技的整体状况。 (六)在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科技治理,形成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相互制衡、报告关系清晰的信息科技治理组织结构。加强信息科技专业队伍的建设,建立人才激励机制。 (七)确保内部审计部门进行独立有效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审计,对审计报告进行确认并落实整改。

科技部网络风险自查报告

关于逊克支行网络科技风险 自查报告 关于我行按照市行相关的文件要求,组织科技人员对我银行中心机房和网点的设备及线路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各自职责 科技部为确实落实此次活动,成立了由陈经理为组长、科技部全员负责全行网络科技风险防范工作,并负责以后网络科技风险防范的统筹布署指导及网点信息科技工作的应急事项;对网点的易出现的故障点进行检查,切实做好风险防范工作,确保我行综合业务网络系统安全、持续、稳定运行。 二、组织开展自查,保障综合业务网络系统安全运行 一是对我行机房的设备、线路、电力保障系统、消防系统、防雷措施进行检查,检查中发现UPS电源逆变时存在故障,经与厂家维修人员联系更换了出现故障的老化蓄电池一块,及时的消除了隐患;并于网通公司联系,取得技术支持,密切关注网点的运行状态,出现问题及时沟通,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二是明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要求检察员对机房机柜设备、通讯线路、电力系统进行了自查,在检查中存在机柜上方摆放杂物,设备尘土过多等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和清理,以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并提出保障供电,出现问题及时启动发电机的应急设备,保证网点正常营业。 三、对备品、备件进行了检查,重新核实了备品、备件的数量,并对其进行加电测试,保证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出现故障时能够应急使用。 四、严格执行值班制度,科技部安排了节日期间值班表,密切关注营业期

间设备的运行状况,存在问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故障排查并及时解决;明确了网点的签到及签退时间,有特殊情况不能及时签退的必须与科技部联系说明情况。 五、对接入综合业务网络系统的PC机进行了检查,对存在的内、外网混用现象及时进行了整改,对杀毒软件未安装升级的及时进行了升级,有效的防范了网络病毒的攻击。 科技部 2011年4月19日

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规定

欢迎阅读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办法 编制部门:科技信息部 版次号:A/0 生效日期:20160509

目录 修改记录 (3) 第一章总则 (3) 第二章机构职责 (4) 第三章信息科技风险管理 (10)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附件.

修改记录 第一条为有效防范公司运用信息系统进行业务处理、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过程中产生的风险,促进我司各项业务安全、持续、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金融信息监督管理办法》、《互联网金融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以及国家信息安全相关要求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

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所称信息科技是指计算机、通信、微电子和软件工程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我司业务交易处理、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等方面的应用,并包括进行信息科技治理,建立完整的管理组织架构,制订完善 第二章机构职责 第五条根据我司信息科技治理的要求,法定代表人是本机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本管理办法的贯彻落实, 董事会应履行以下信息科技管理职责:

(一)遵守并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信息科技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落实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以下简称互金协会)相关监管要求。 (二)审查批准信息科技战略,确保其与公司的总体业务战略和重大策略相一致。评估信息科技及其风险管理工作的总体效果和效率。 (三)掌握主要的信息科技风险,确定可接受的风险级别,确保相关风 对审 (八)每年审阅并向互金协会及其派出机构报送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年度报告。 (九)确保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工作所需资金。 (十)确保公司所有员工充分理解和遵守经其批准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并安排相关培训。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现场检查指南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现场检查指南

目录 第一部分概述 (12) 1. 指南说明 (13) 1.1 目的及适用范围 (13) 1.2 编写原则 (14) 1.3 指南框架 (15) 第二部分科技管理 (17) 2. 信息科技治理 (18) 2.1 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 (18) 检查项1 :董事会 (18) 检查项2 :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 (19) 检查项3 :首席信息官(CIO) (20) 2.2 信息科技部门 (21) 检查项1 :信息科技部门 (21) 检查项2 :信息科技战略规划 (23) 2.3 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部门 (24) 检查项1 :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部门 (24) 2.4 信息科技风险审计部门 (25) 检查项1 :信息科技风险审计部门 (25) 2.5 知识产权保护和信息披露 (26) 检查项1 :知识产权保护 (26) 检查项2 :信息披露 (26) 3. 信息科技风险管理 (28) 3.1 风险识别和评估 (28) 检查项1 :风险管理策略 (28) 检查项2 :风险识别与评估 (29) 3.2 风险防范和检测 (29) 检查项1 :风险防范措施 (29) 检查项2 :风险计量与检测 (30) 4. 信息安全管理 (32) 4.1 安全管理机制与管理组织 (32) 检查项1:信息分类和保护体系 (32) 检查项2:安全管理机制 (33) 检查项3:信息安全策略 (34) 检查项4:信息安全组织 (34) 4.2 安全管理制度 (35) 检查项1:规章制度 (35) 检查项2:制度合规 (36)

4.3 人员管理 (38) 检查项1:人员管理 (38) 4.4 安全评估报告 (39) 检查项1:安全评估报告 (39) 4.5 宣传、教育和培训 (39) 检查项1:宣传、教育和培训 (39) 5.系统开发、测试与维护 (41) 5.1开发管理 (41) 检查项1:管理架构 (41) 检查项2:制度建设 (43) 检查项3:项目控制体系 (44) 检查项4:系统开发的操作风险 (45) 检查项5:数据继承和迁移 (46) 5.2系统测试与上线 (47) 检查项1:系统测试 (47) 检查项2:系统验收 (49) 检查项3:投产上线 (49) 5.3系统下线 (50) 检查项1:系统下线 (50) 6. 系统运行管理 (52) 6.1 日常管理 (52) 检查项1:职责分离 (52) 检查项2:值班制度 (53) 检查项3:操作管理 (53) 检查项4:人员管理 (54) 6.2 访问控制策略 (55) 检查项1:物理访问控制策略 (55) 检查项2:逻辑访问控制策略 (56) 检查项3:账号及权限管理 (57) 检查项4:用户责任及终端管理 (58) 检查项5:远程接入的控制 (59) 6.3 日志管理 (60) 检查项1:审计日志检查 (60) 检查项2:日志信息的保护 (60) 检查项3:操作日志的检查 (61) 检查项4:错误日志的检查 (61) 6.4系统监控 (62) 检查项1:基础环境监控 (62) 检查项2:系统性能监控 (62) 检查项3:系统运行监控 (63) 检查项4:测评体系 (64) 6.5 事件管理 (65)

银行数据质量治理自查报告

银行数据质量治理自查报告 根据自治区农村信用社工作会议安排,我联社于今年五月起在全 辖集中展开了一次以提升联社形象为目的,以整肃行风行纪为目标, 以全体员工为教育对象,以信贷岗位人员为重点的“阳光信贷”整肃 行风行纪职业道德教育活动,通过此次活动,我对照自身自我检查, 现报告如下: 一、在学习上:作为一名部门经理,我在平时的工作中,能够积 极学习信贷业务及相关知识,较熟悉地掌握了业内知识,但仍不够努力,总是沿袭一些以往的经验办事,不能够满足个人和工作对知识的 需要,没有深层次的去钻研开创一些新的业务处理方法,所以在以后 的工作中仍应更加努力学习各类相关知识。 二、在思想上;对于此次”阳光信贷”活动的展开,我作为一名 中层干部,在思想上绐终高度重视,深知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不敢有 丝毫懈怠。我深刻理解到”阳光信贷”活动的展开,不但有效提升了 我社的社会声誉,进一步拉近了与农民的关系,缩短办贷时间,提升 了办贷的效率,而且实施“阳光操作”,把信贷工作置于社会和客户 的监督之下,从源头上防范了贷款道德风险的产生,整改报告。 三、在信贷管理上;自我被任命为部门经理以来,我能够时刻保 持清醒头脑,在调查及审查贷款手续时,力求完善,不出差错,确保 手续真实合法。但在贷后的检查上,存有一定的惰性,小部分的档案 信息没有完善,对一些几千元额度的小额贷款,总是片面的认为手续 办理的合规,片面的相信担保人,而没有更为细致的调查。此一问题 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做为重点予以改进,杜绝违规行为,降低贷款风险。 四、内控制度的执行上;多年来始终坚持按章办事,努力执行好 各项规章制度。但仍在一些细节的问题上出现漏洞,无截留贷款本息 行为、擅自挂息等经营违规行为;无虚报费用,私设小金库待为;无 擅自罚款,乱收手续费行为。

劳动合同风险规避

试用期如何规避风险 1.试用期也要签劳动合同 试用期的前提是劳资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试用期存在于劳动合同期限中。用人单位应当在用工前先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试用期。 2.不能只约定试用期 劳动合同包括劳动期限和试用期限,但不能只约定试用期。 3.不能超标约定试用期 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不得约定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不得约定试用期;非全日制用工不得约定试用期。 4.不能重复约定试用期 不管什么原因,企业再次招用该劳动者时(不管隔了多少年),均不得再次约定试用期。 5.试用期工资不要低于法定标准 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如果三者不一致时,取其中最高的那个标准; 企业可进一步细化公司岗位,制定更详细的职位等级和工资层级,并在劳动合同中只约定基本工资、奖金和效益工资应当通过对其

绩效考核按月或季度确定,以避免试用期工资过高。 6.试用期也要为员工缴纳社保 按照社会保险政策的相关规定,只要员工和企业存在劳动关系或事实,企业就必须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包括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五险。 7.试用期内也要给员工医疗期待遇 8 .试用期内不能随便解除劳动合同 试用期内解除合同需满足相关条件,如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违纪违法,因病,工作等;试用期内解除合同需要有充分证据。 9.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要符合法定程序 向劳动者说明理由;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制作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并送达劳动者。 10.小心预防员工在试用期内辞职的损失 慎重决定;如果确实要在试用期内提供专项培训等特殊福利的,可采取提前转正或签订服务期协议。

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办法

XXXX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办法 总则 为XXXX银行有效防范银行运用信息系统进行业务处理、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过程中产生的风险,促进我行各项业务安全、持续、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营口沿海银操作风险管理指引》,以及国家信息安全相关要求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办法。 本管理办法所称信息科技是指计算机、通信、微电子和软件工程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我行业务交易处理、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等方面的应用,并包括进行信息科技治理,建立完整的管理组织架构,制订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本管理办法所称信息科技风险,是指信息科技在我行运用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技术漏洞和管理缺陷产生的操作、法律和声誉等风险。 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建立有效的机制,实现对我行信息科技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促进我行安全、持续、稳健运行,推动业务创新,提高信息技术使用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机构职责 根据我行信息科技治理的要求,法定代表人是本机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本管理办法的贯彻落实, 董事会应履行以下信息科技管理职责: 遵守并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信息科技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落实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相关监管要求。 审查批准信息科技战略,确保其与银行的总体业务战略和重大策略相一致。评估信息科技及其风险管理工作的总体效果和效率。 掌握主要的信息科技风险,确定可接受的风险级别,确保相关风险能够被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 规范职业道德行为和廉洁标准,增强内部文化建设,提高全体人员对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设立一个由来自高级管理层、信息科技部门和主要业务部门的代表组成的专门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各项职责的落实,定期向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汇报信息科技战略规划的执行、信息科技预算和实际支出、信息科技的整体状况。 在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科技治理,形成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相互制衡、报告关系清晰的信息科技治理组织结构。加强信息科技专业队伍的建设,建立人才激励机制。确保内部审计部门进行独立有效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审计,对审计报告进行确认并落实整改。每年审阅并向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报送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年度报告。 确保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工作所需资金。 确保银行所有员工充分理解和遵守经其批准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并安排相关培训。 确保本法人机构涉及客户信息、账务信息以及产品信息等的核心系统在中国境内独立运行,并保持最高的管理权限,符合银监会监管和实施现场检查的要求,防范跨境风险。 及时向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报告本机构发生的重大信息科技事故或突发事件,按相关预案快速响应。 配合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做好信息科技风险监督检查工作,并按照监管意见进行整改。 履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其他相关工作。 我行应设立分管信息科技的副行级领导,直接向行长汇报,并参与决策。副行级领导的职责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及防控策略研究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及防控策略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与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我国银行业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为商业银行业务拓展和创新提供有力支持,在为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提出更多、更大的挑战。因此,加强对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将对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以及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主要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加强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有效对策,从而推动我国商业银行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防控策略 前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大潮,我国银行业发展突飞猛进,特别是信息技术在银行业中的广泛应用,极大的促进了金融产品的迅速发展。然而,先进的信息技术会更加暴露商业银行的风险,构成一定的威胁。为了能够有效规避风险,深入了解信息科技十分重要。 一、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介绍 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主要是指信息科技在商业银行运用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技术漏洞和管理缺陷产生的风险。主要包含四个方面:其一,自然因素,例如:地震、台风等不可抗力影响;其二,系统风险,指信息系统内部软、硬件的缺陷造成的影响;其三,管理因素,指商业银行自身管理制度与组织结构等产生的影响;其四,人为因素,指工作人员违规或过失操作引发的风险。 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特别是信息科技风险,越来越多受到金融界的关注。 (一)外在因素 随着银行业迅速发展,我国对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将信息科技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监管部门通过现场和非现场手段,不断加大监管力度,定期和不定期开展信息科技风险检查工作,针对信息科技的重点环节制定明确的监管计划,约束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控制能

信息科技风险报告 - 副本

信息科技风险自查报告 按照上级领导的指示,认真贯彻《XX通知》(XX文件)精神,为充分做好重要时期金融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保障工作,防范信息科技风险,保障计算机系统运行和操作安全,建立和完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机制。对信息科技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自我评估及审查。现将审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组织架构、制度建设及管理情况 1、信息科技治理组织架构 信息系统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制定全辖应急处置的实施细则,统一组织、协调、指导、检查全辖应急处置的管理;负责全辖信息系统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组织协调和过程控制成立了信息科技部,加强了信息科技管理。 2、信息科技管理制度建设 (1)安全管理 对安全管理活动中的各类管理内容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了《南乐县农村信用社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等,并且及时发现缺漏或不足对制度进行修订。 (2)应急处理 建立较为完善的信息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办法,制定中心机房关键基础设施专项应急预案。 二、信息系统的技术措施情况

1、物理和环境建设 (1)机房的物理访问控制:机房实现门禁控制,严防外部人员进入机房擅自操作。 (2)系统密码均由专门人员掌管,计算机终端无人看管时锁定; (3)机房采用集中监控,监控清晰全面,参数实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岗位人员具备管理监控专业素质。 (4)机房供电系统均采用双路UPS供电,线路冗余性好,负载能力强,完全能够满足机房电力需求。 (5)机房空调系统的有效性和冗余性,给排风系统的有效性:机房空调系统安全有效,给排风系统工作正常。 (6)中心机房有配套防盗窃、防雷、防火、防水、防静电、温湿度控制、电磁保护等措施,确保机房正常运转。 2、网络服务连续性、冗余性 1.所有重要通信线路均有备份线路且采用不同运营商,确保网络无断点。 2.网络设备的冗余性:网络设备均有备份。核心网络设备,核心生产系统设备均采用双机热备,确保关键生产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3.访问线路的带宽完全能够满足各信息系统的带宽需求,无网络拥塞现象。 4. 网络设备管理配置均由专人分管负责,确保合理操作,

劳动合同有哪些风险

遇到法律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www.360docs.net/doc/6315960672.html, 劳动合同有哪些风险 《劳动合同法》有效促进了用工制度的完善,与此同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还存在一些误区,这些问题有可能损害劳资双方的切身利益。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结合已经处理的相关案例,提醒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应规避可能存在的六大风险。 风险1.玩伎俩胡乱签名盖章 孙某、李某在a公司工作一年后向法院起诉,要求a公司支付其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a公司称已与孙某、李某二人签订了劳动合同,向法院提交了两份劳动合同书,并称二人未与公司当面签订劳动合同,李某在合同书上仅盖有个人印章(未备案)。孙某、李某二人均否

认该签章的真实性,并要求进行鉴定。 风险:为督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规定了未签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制度。a公司如无法证明该合同系二人签署,则要承担败诉的法律后果。 提示:用人单位应该规范合同签订制度,确保所签合同为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可采取现场签订或按手印等方式,以避免张冠李戴,因工作需要向劳动者刻制手章的,应当在有关部门登记备案,并在发放时做好签字确认工作。 风险2.为避税签订阴阳合同 出于避税等因素的考虑,刘某与b公司在劳动合同上写明的月工资为1400元,但刘某实际月工资为5000元,其中1400元通过银行发放,剩余3600元现金发放。合同到期后,b公司要求以月实际工资1400元的标准“继续履行合同”,刘某不同意续签,遂产生纠纷。 风险:工资数额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待遇及在解除劳动关系时能够获得的补偿,在本案中刘某如无法提供另外3600元收入的证据,则只能按照1400元的工资标准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并且无法获得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