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面积地基的真空预压处理技术(2013年第2篇论文)
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大面积真空预压加固技术

43 /象,要求套接长度至少达10cm;产生的接头均使用铁丝绑扎(使用卡箍效果更好),并以滤管规格为参考,挖沟用于放置滤管,通常深度约25cm,结束埋管作业后使用中粗砂回填。
值得注意的是,铺设时应针对滤管滤膜采取防护措施,以免其受到损伤。
膜下设置有测量采气端(即指的是真空测头),其作用在于检验真空度的实际情况,所用装置为真空表,设置方式为将其中的集气塑料管置于预先设置好的硬质空囊中,再将该整体埋入滤管间,要求其深入砂层的部分至少达到30cm,同时与加固边界形成的间距至少达到5m。
设置好真空测头后,通过细管的连接作用使其从密封膜引出,并紧密连接至真空表,利用上述装置检测膜下真空度的实际情况。
5.3铺设密封膜(1)将待铺设区域清理干净,在成型的砂垫层上铺编制土工布,此部分主要作为膜下保护层而使用。
(2)以现场预压区尺寸为基本依据,要求每边增加4m密封膜,此部分材料的制作采取的是一次热合成型的方式。
(3)选择合适的时段完成铺膜作业,要求现场风力等级偏低,由于密封膜由2层构成,因此要依次完成各层的铺设;不可出现膜过度被拉紧的情况,各区域膜的松紧度应维持在相对均匀的水平。
(4)现场有多个真空预压分区,其产生的交界区对于操作工艺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预留适量的膜接头,确保整体铺设的紧密性。
(5)施工人员要对膜形成有效的保护,宜穿软底鞋,安排专员检查施工情况,若存在空洞应及时粘补,尽可能控制影响范围。
5.4踩密封膜密封墙处的密封膜施工作业方式较为特殊,选择的是人工踩膜的方式,且全程均为赤脚作业,依次完成各层踩膜操作。
5.5安装真空泵本项目施工中使用到真空泵系统,该设备可提供较强的真空压力,正常运行状态下至少为96kPa。
施作墩台,将其作为真空泵安装的基础平台,同时将水箱也置于该处,通过橡胶波纹管将墩台上各设备连接为整体,从而形成真空泵系统。
调整好真空泵进水口的位置,其应当与出膜口相平齐,此条件下真空泵的应用效果最佳。
真空预压施工技术论文

真空预压施工技术论文摘要:运用真空预压法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时,能够将真空预压和堆载预压的各自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可显著提高地基的固结速度,在较短时间内消除大部分固结沉降量和次固结沉降量,同时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此外,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应控制好真空预压软基加固施工质量,从而使该方法得到更好的运用。
前言真空预压法就是把土中的水、气抽出,使真空度向地基土进行传递、扩散使地基形成一定真空负压和压力梯度,来对软基进行加固的方法。
真空预压法已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地基加固措施,随着其施工工艺、加固机理等相关研究的不断发展,该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1真空预压加固软土地基原理真空预压法属于排水固结法,主要分为加压和排水两个子系统。
在加压系统中,地下水位降低后使土体从饱和容重变为湿容重而产生的附加应力,再加上是用真空泵形成负压以及密封薄膜上的外加堆载来组成不透气的薄膜,并于覆盖在砂砾垫层上;而后者则包括水平向和竖向排水系统,竖向排水系统一般由塑料排水板(或砂井、袋装砂井)组成,水平排水系统一般由砂垫层以及埋入其中的PVC排水管组成,地下水在上述荷载作用下产生径向渗流,汇集到砂砾垫层中(或排水管内)并由真空排水系统排出,使土体有效应力增加,同时达到土体固结的目的。
2真空预压法的影响因素2.1场地条件造成的影响真空预压法在加固渗透系数低的软土地基中适用,若地基土存在较高渗透系数时,通常加固效果则不太显著。
在土质相同的作用下,加固面积越大,形状会越与正方形接近,压实效果更好。
2.2地下水含量造成的影响持续开展抽气抽水会导致地下水位出现下降,引发土层固结问题。
运用真空井点法对地下水位进行降低时,由于大气压产生的影响,极限水位高度大约为10m,由于存在较低的实际使用效率,通常只能在6m以内。
2.3竖向排水体影响加固效果在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中,竖向排水体发挥着加快土体固结效果的作用,对负孔压渗流场的分布造成直接影响,所以,应对排水体的间距、材料类型、深度以及打设工艺等因素进行严格控制,使加固的效果得到有效保障。
围海造地吹填土超软基真空预压法处理

围海造地吹填土超软基真空预压法处理现今,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已是越来越发达,人口密集,可用于工程建设的土地资源已是越发紧张。
因此,围海造地是解决建筑用地紧张这一形式的最佳办法。
但此技术所形成的土体主要是海底齡泥和吹填龄泥组成,含水量高、流动性大,承载力低。
然而,真空预压处理技术在软土地基中的成功应用成了解决此问题的主要技术手段。
基于此,文章根据围海造地所形成的软土地基特点,通过对软体地基进行真空预压实验,提高了土体内部复合地基的稳定性、承载力及加固效果显著,为该工法的应用和發展提供了技术参考。
标签:真空预压;吹填土;软土地基1、围海造地软弱地基特点围海造地过程中,吹填材料从砂砾、粉砂和移山倒海土石混合料到细粒土,如粉土、粉质黏土、软弱的高塑性淤泥甚至流泥、浮泥等,吹填土性质变化多样,由此带来的岩土工程问题日渐复杂,对围海造地所形成的软弱地基处理技术要求也更高。
笔者根据个人多年的实践经验及查阅大量围海造地软弱地基的处理资料分析,总结了软弱地基的几个特点。
(1)围海造地区域规划面积一般都在数十万平方米至数十平方公里不等;(2)下部原状软黏土层一般为海相或三角洲相的饱和软弱淤泥土质,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强度低;(3)上部新近堆、抛、吹填土层的特性与其颗粒组成有关,此类土含水量较大,压缩性较高,强度低,具有软土性质。
2、真空预压法处理软土地基的试验方案试验采用能够承受较高外压负载的可注浆高真空竖向排水滤管替代传统的塑料排水板作为竖向排水通道,高真空竖向排水滤管采用塑料材质的波纹滤管,外层包土工膜,底部采用土工布密封,上端采用钢丝骨架渗水软管,下端连接预桩靴。
在真空预压时,形成了水平排水主管、支管及竖向排水滤管的大通道连接方式,降低了真空度沿土体深度的衰减。
在真空卸载后,预留在土中的竖向排水滤管既可作为注浆管,减少二次成孔的成本,又可做为排水排气管,有利于注浆时土中孔隙水和气从邻近未注浆的管中快速排出。
高真空竖向排水滤管经两次注浆后形成的水泥砂浆柱封闭了工后场地的排水通道,并同加固后的水泥土形成复合地基,减少了工后沉降,进一步提高了场地土的承载力。
真空预压方法在建筑工程软基处理的运用

真空预压方法在建筑工程软基处理的运用摘要:真空预压法是一种新型的高真空击密法,属于排水固结法的一类。
真空预压法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工程地基加固技术,在软土地基处理工作中有十分广阔的应用空间。
真空预压法主要针对超软地基进行作业,尤其是对于一些饱和均质粘性土以及含薄层砂夹层的粘性土。
本文主要针对真空预压法在建筑工程软基处理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真空预压法;建筑工程;软基处理;应用策略引言:在开展建筑工程地基加固工作时,不同的处理方法所呈现的效果也是不同的。
现阶段,使用频率最高的加固方法就是真空预压法。
在开展高速公路、港口、机场、码头以及建筑工程等建筑工程的建设时,借助真空预压法进行地基的处理,具备很多的优势。
因此,深入研究真空预压法在软基处理中的应用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一、真空预压技术简述真空预压法的全称为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
真空预压法在实施时,首先需要在加固软土地基内设置砂井或塑料排水板等竖向排水通道,然后在地面上铺设水平排水层,水平排水层主要由砂砾垫层组成,最后还需要再加设不透气的土工密封膜。
借助专门的砂砾垫层吸水通道,使用真空装置进行抽气,把土工密封膜中的气体抽出,此时密封膜会产生特定的气压差,利用这个气压差能够为地基提供适量的路堤荷载。
伴随着密封膜内空气含量的降低,气压差会变得越来越大,这会进一步导致密封膜中的水蒸汽等逐渐减少,进而让地基固结。
采取真空预压联合路基堆载处理软土地基,在进行堆载操作时,地基内部的土壤会发生侧向挤出变形的现象,此时,真空荷载也会提供一个侧向收缩变形的作用力,这两个作用力会相互消除。
此外,经过真空荷载处理后的地基土壤已经固结,强度也有了适当的提升,因此可以进行较快的堆载操作。
二、真空预压法在建筑工程软基处理中的应用(一)在建筑工程深层软基处理中的应用在实施建筑工程深层软基处理操作的过程中灵活使用真空预压法,能够有效减少软基处理操作所需的时间成本,在较大真空压力的配合下,能够大幅提升相关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超大面积地基的真空预压处理技术

庄志华 :超 大面积地基 的真空预压处理技 术
①
塑 料 排 水 板 施 工 主 要 工 艺 流 程 为 :铺 设 水 平 排 水 垫
层一 测 放 各施 工 分 区边 界线 ,定 出塑 料 排水 板 位置 并做 好
标记 一 打 设机 定位 ,在 套管 内穿入 塑 料排 水板 一 安 装 管靴
碾 压 ,将填 土压 实厚度控 制在2 5 c m。碾 压时 由两边逐 渐 向 中 间 ,碾 压 要均 匀 、机 械 行进 速度 适 中 ,碾轮 每 次重 叠 宽
度 为0 . 5~1 m,依 次进 行 ,避 免 漏压 ( 图3) 。
2 0 l 建 筑 施 工第 3 5 卷第 1 期
3 . 3 场地分层填筑碾压
分层 填筑 前 ,必 须进 行 回填 土原 材料 的监 测 和检 测 。
具体 流程和 要点如 下
( a)场 地 填筑 在 明暗 浜 处理 完毕 后 、地 基 处理 前 进
本 工程 设计 对填 筑 材料 指标 要 求高 ,对所 采用 的土 方
原材 料 均有 明确 、详细 的要求 ,同 时业主 对于 本 工程 使 用 土 源所 含 的各 类化 学成 分及污 染 物评 价指 标均 有 极高 的要
在 本 工程 实 施 阶段 ,围 场 河 与 中心 湖 、 明浜 填 埋 工
程 、 园区 临时道 路 工程 以及地铁 等 工程 同步 施 工 ,大 面积 土体 深层 位移 和 沉 降必 然会 对 周边 土体 带来 影 响 , 因此 , 对周边 影响程 度及 范围 的控 制要 求高 。
为4 4 块地块 ,各地块 的区域面积在9 1 9 0~4 1 2 8 3 m 之间 ,真 空预压 的 目标沉 降值 在3 0 0~9 0 0mm之间 ( 图 1) 。
真空预压法在超大面积地基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1 工 程 概 况
川 沙A 一 1 地块位 于上 海市 原浦东 新 区和原 南汇 区 的交 界 处 ,规 划总面 积约 7 k m ,一期 实施范 围3 . 9 k m 。场 地形 成 工程 总面 积 1 . 7 4 k m 。根据使 用功 能不 同 ,分为高等 级 、中
强度 、高灵 敏度 等 特点 ,是造 成将 来 场地 在 大面 积填 土 和
使用 荷 载条 件 下发 生较 大 沉 降量 的主 要土 层 ,也 是场 地 形
1 . 1 工 程 分 区 工程 区域共 划成4 7个地块 ( 图1 ),其 中4 4个地 块 约 1 4 0 万m 采用 真空 预压 法处理 , 目 标 沉 降值 分 别从3 0 0 mm  ̄ i J 9 0 0 mm不等 ;其余 3个地块 采 用分层 碾压 法 处理 ,无 目 标 沉 降值 要 求。 限于 篇 幅 ,本文 仅 述及 真 空预 压 处理 地块
j- - ¨ l l l i l l i
注 :本项目 ̄ J  ̄l l m科委资助项 目,编号为1 1 D 2 o 5 0 3 o
作者简介:晏 浩 ( 1 9 7 6 - ),男,硕士 ,工程师 通讯地址 :上海市江杨南路l 6 4 6 号 ( 2 O o 4 3 1 ) 收稿日期 :2 O l 3 - 0 3 - o 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
i
2 0 . 5 m ( 图2)。
置 深层 土体水 平位移 和地 表水平 位移观 测点 。
3 . 1 理论计算
在 示 范 区施工 阶段 一 、 以及流 水 施工 阶段 二 的前 期 , 同时 施工 地块 数 量 少 ,监 测 数据 信 息 可 以手工 整理 分 析 。
2 真 空预压质量控制
关于大面积软基处理真空预压施工工艺改进的探讨

关于大面积软基处理真空预压施工工艺改进的探讨摘要:作为一种经常应用于大面积软基处理的施工方法,真空预压施工技术表现出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但同时也由于其设备能耗高等因素,使得真空预压的经济效益受到了一定影响。
文章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四期扩建西货运区6号地块智能货站工程为例,从新型水气分离变频真空预压装置与排水板打桩机防回带装置两个角度分析了大面积软基处理真空预压施工工艺,并进行了技术对比与结果分析,总结了技术经济效益,希望能够为同行业工作者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大面积软基处理;真空预压施工;引言:真空预压主要用于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包含了排水、抽真空以及密封三点主要内容。
经由多年发展,真空预压施工技术已经逐渐成熟,但依然存在设备能耗高等问题,因此存在改进的必要。
为此,从真空预压装置与防回带装置两个角度分析真空预压施工工艺要点,进而解决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经济效益问题,改进并完善关键技术应用流程。
1 项目概况1.1工程概况工程位于浦东新区浦东机场西货运区6#地块。
总用地面积约222011㎡。
场地呈矩形,长宽约为570m×400m。
图1:地理位置图东侧为空侧机坪,北侧为东航货运站用地及在建西货运区3号货运站二期项目,西侧紧邻河滨西路,南侧为UPS转运中心用地。
1.2 场地软基情况举例项目场地主要为空地,原有建筑已经被全部拆除,包含了一个水塘,并在其西侧分布有高度在2至3米的堆土,西北处堆放有部分碎石料,整体地势较为平坦,其地面标高在3.63至4.96米范围内,局部有起伏表现。
基于现有勘探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拟建设的场地的北部主要为古河道沉积区,南部则为正常的沉积区,在这一区域的65米深度范围内可按照自上而下将其划分为多个层级。
填土层包含了杂填土(0.7至4米)与浜土(0.0至2.5米),其中浜土多为灰黑色粘性土,整体土质较差,需要对其采集地基处理措施;沉积层包含了灰黄色粉质黏土、灰色淤泥质粉质黏土、灰色淤泥质黏土、灰色黏土、灰色粉质黏土、灰色黏质粉土、灰绿色粉质黏土、暗绿色粉质黏土、草黄或灰黄色砂质粉土层、灰黄或灰色粉砂层以及灰色砂质粉土层。
真空预压在地基加固处理的应用

真空预压在地基加固处理的应用摘要:”真空预压”加固地基的方法在岩土地区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淤泥质土比较厚的地区。
采用真空预压大大改善了淤泥质的性质(淤泥质土的性质为天然含水量高,空隙比大,压缩性高,强度低,渗透系数小),降低地基的沉降,深受沿海地区的业主、施工单位和设计人员的普便欢迎。
关键词:吹填造陆地基处理真空预压法abstract: “vacuum preloading” of the foundation reinforcement method widely used in geotechnical areas, especially the muddy soil comparatively thick area. apply the vacuum preloading has greatly improved the silt qualitative properties (and muddy soil for the nature of natural water content, high void, high, compressibility than low intensity, and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little), reduce the settlement of foundation, the coastal areas of the owner, by the construction units and design personnel’s general and welcome.keywords: on filling the land building foundation treatment vacuum preloading method中图分类号:tv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吹填造陆是解决土地资源紧缺的有效途径,以厦门海峡论坛会址吹填造地淤泥地基处理工程为例,采用真空预压技术加固新吹填淤泥地基,介绍了该技术的施工工艺,分析了现场管理的要点和注意事项,并进行了现场监测及检测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大面积地基的真空预压处理技术摘要:预压地基处理按加载方法不同可分为:堆载预压、真空预压、降水预压等3种不同方法。
上海市某地块场地面积巨大,共计分为44个区块,故该工程采用了真空预压的方法。
其处理过程较为完整,流程相对复杂,无论从施工组织、施工质量控制以及处理效果上来说,在国内外均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超大面积真空预压加载地基承载力检测1工程概况上海市某地块场地形成工程实施区域为3900000m2,其中场地形成工程占1740000 m2(1400000 m2,采用的是真空预压,340000 m2采用的是分层碾压)。
真空预压共划分为44块地块,各地块的区域面积在9190~41283 m2之间,真空预压的目标沉降值在300~900mm之间。
2工程难点本工程的真空预压地基处理面积共1400000 m2,共分为44块区域,采用真空预压为主的地基处理方法在上海典型的软土地基地区尚属首例。
本工程设计对填筑材料指标要求高,对所采用的土方原材料均有明确、详细的要求,同时业主对于本工程使用土源所含的各类化学成分及污染物评价指标均有极高的要求,环评检测项目共200余项。
另地基处理预压的最大沉降量高达900mm,质量要求高。
在本工程实施阶段,围场河与中心湖、明浜填埋工程、园区临时道路工程以及地铁等工程同步施工,大面积土体深层位移和沉降必然会对周边土体带来影响,因此,对周边影响程度及范围的控制要求高。
3施工方法及要点3.1工艺流程场地清表→场地分层填筑碾压→铺设砂垫层→密封墙施工→塑料排水板施工→排水主管及滤管铺设→真空膜施工→真空加载→卸载→大面积平整3.2场地清表清表的深度为30cm,其工艺流程为:测量放样→第1次清表→完成面标高测量→第2次清表→完成面标高测量→清表完成。
清表施工主要采用机械施工,人工配合。
施工机械主要选用干式履带推土机、湿式履带推土机、反铲式挖土机和自卸卡车。
对于水位高、含水量高、场地泥泞的区域使用湿式履带推土机。
3.3场地分层填筑碾压分层填筑前,必须进行回填土原材料的监测和检测。
具体流程和要点如下:(a)场地填筑在明暗浜处理完毕后、地基处理前进行,结合地基处理特点,填筑时需分区分块进行。
为便于地基处理,按每区块边长不大于50m进行分层填筑。
(b)场地填筑时应采用方格式分层拼接填筑,每块边长不宜大于50m,按顺序形成真空预压处理小区域。
(c)素土分层填筑须控制填土厚度,一般采用机械碾压,将填土压实厚度控制在25cm。
碾压时由两边逐渐向中间,碾压要均匀、机械行进速度适中,碾轮每次重叠宽度为0.5~1m,依次进行,避免漏压。
(d)由于场地填筑面积较大,在填筑时极易产生积水情况,因此在填筑过程中应严格做好场地排水,以免场地长时间积水浸泡土体。
(e)填筑过程中的场地排水可以采用在分层填筑时设置排水坡的方式进行,坡度为0.15%。
(f)技术要点:场地填筑的主要技术控制指标为填筑土方的压实度。
现场填筑时通过对压实系数的测试进行质量控制。
填筑土方含水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碾压质量,在碾压前应预试验,以得到符合压实度要求条件下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少碾压遍数。
填土施工时,需要分层回填压实至要求压实度,而对松散土层进行分层回填时,每层厚度应<250mm。
3.4铺设砂垫层铺设厚度500mm,材料采用中粗砂,含泥量<5%,干密度>1.5g/cm3,渗透系数>0.1mm/s。
真空预压砂垫层采用推土机碾压并刮平,厚50cm砂垫层一次铺设完成。
砂垫层铺设前,按20m×20m插设竹竿,其上标注50cm的尺寸线。
砂垫层施工时,以竹竿上的标注为基准控制临近区域的铺砂厚度。
采用钢直尺随机测量砂垫层厚度。
发现有厚度达不到要求的区域,要加密抽测点,并令该区域返工。
施工前,将粒径>50mm的砾石除去;铺设过程中,遇尖利硬物、泥块及其它杂物等分捡出去。
砂垫层面层厚度4cm范围内不允许有带棱角的硬物颗粒。
铺砂要均匀,不得成堆,其干密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为控制施工进度,砂垫层可分区进行铺设,分区验收,以便打桩机尽早进场,形成流水作业。
水泥黏土搅拌密封墙采用P.032.5普通硅酸盐水泥,采用两喷三搅施工工艺,桩Φ700mm,搭接200mm,水泥掺量为5%,膨润土掺量为0.8%,Na2CO3掺量为膨润土掺量的5%。
根据设计要求,密封墙沉桩后渗透系数小于1×10-5 cm/s,而根据现场实际检测,其渗透系数在3.98×10-8cm/s左右。
3.6塑料排水板施工塑料排水板施工主要工艺流程为:铺设水平排水垫层→测放各施工分区边界线,定出塑料排水板位置并做好标记→打设机定位,在套管内穿入塑料排水板→安装管靴→沉设套管→打设至施工控制标高→提升套管→剪断塑料排水板→检查并记录塑料排水板打设情况→移机至下一板位。
塑料排水板打设的施工机械采用履带式打桩机,排水板外露长度>200mm,根据设计确定好单根排水板长度。
拔起套管后,锚靴连同排水板一起留在土中,然后剪断连续的排水板,即完成了1个排水孔插板操作。
在剪断排水板时,要留有露出原地面15~30cm的“板头”,其后在“板头”旁边挖起砂土20cm深成碗状的凹位,再将露出的板头折埋于砂垫层中,与砂垫层贯通。
3.7排水主管及滤管铺设按主管横向、滤管纵向布置,主管间距12m,滤管间距6m。
主管采用Φ75mm波纹管,滤管采用Φ63mm打孔波纹管。
主管和滤管之间采用软胶管连接,可以使整个管路系统能较好的适应地面的不均匀沉降(如图1)。
主管上下不开孔,滤管上应设置圆孔,滤管圆孔Φ10mm,滤管圆孔间距和排距均为40mm,外包1层土工布。
主管和滤管均应在砂垫层中开沟连接并埋设入内,埋设深度为250mm。
在铺设真空膜之前必须在砂垫层上先铺设1层无纺土工布,避免真空膜直接接触砂垫层或其他尖锐状物而受损。
将事先压制成型的密封膜,分2层铺设,要有一点余量,展开后每层要进行检查修补,四边埋入压膜沟里,深入沟底10~20cm,以确保膜的密封性。
密封沟设计深度1m,上宽为2.1m下宽为1.2m。
开挖密封沟时直接挖至搅拌桩顶面以下0.5m,要保证密封膜跟黏土搅拌桩紧密结合,防止漏气。
在密封沟底部设置300×300mm的凹槽,使密封膜伸入凹槽内,上部先采用厚300mm黏土回填,接着采用厚300mm的淤泥回填,最后上部覆水(如图2)。
3.9真空加载预压技术指标为膜下真空度≥80kPa;满载预压时间为100d(最终按卸载标准确定)。
真空射流泵采用7.5kW以上功率的射流泵,每台射流泵的真空吸力空抽时应达到96 kPa以上。
按各施工区域图布设射流泵,并进行设备调试、试抽。
安装时按射流泵布设图进行,必须保证位置准确,连接处要密封,安装后进行调试,检查质量,做好抽气准备。
本项目真空预压不需采用覆水的方式进行加载,当膜下真空度观测记录数值稳定后,为便于保护真空膜不受意外破坏漏气,采取保护性覆水措施以保护真空膜完好。
在预压区边界设置300mm高覆水围堰,围堰的顶部宽度应在0.5m以上,需人员通行的围堰顶部宽度1m左右,底部先通长铺1层300g/m2土工布,对密封膜形成保护。
在围堰迎水面一侧应铺设1层防水膜。
围堰完成后进行灌水覆盖,覆水层深度200~300mm左右。
围堰的施工应在抽真空开始后,膜内真空度达到稳定,一般情况下15d在没有漏气的情况下,开始围堰施工。
3.10卸载本项目目标沉降值≥700mm区域的判定满足以下2点中的任意1点即可,以先到者为准:(a)达到该区块的目标沉降值;(b)在预压时间(真空度达到80kPa后) ≥90 d的同时,连续5d的实测平均沉降速率≤1.5mm。
目标沉降值<700mm区域达到该区块的目标沉降值,并需同时满足以下4点要求:(a)1个区块中所有沉降观测点沉降值的平均值不小于该区块的目标沉降值;(b)1个区块中85%沉降观测点的沉降值均不小于该区块的目标沉降值;(c)1个区块中所有沉降观测点的沉降值不小于该区块的目标沉降值的80%;(d)1个区块中小于目标沉降值的观测点应是随机分布的,且小于目标沉降值的任意2点不相邻。
3.11大面积平整工艺流程为:场地清理→标定整平范围→设置方格网→标高测量→计算填方量→分层填方、平整→分层碾压→填至设计标高。
地基处理完毕后即开始大面积场地平整工作,平整完成面标高要求符合设计场地等高线分布。
大面积平整场地填筑分层碾压每层压实厚度为25cm,压实度不小于93%(轻型击实标准)。
按轻型击实试验得出的最优含水率±4%控制分层碾压回填土施工含水率。
分层碾压各区域间做好搭接,并修筑一定比例的梯形边坡。
各区域每层接缝处应做成大于1∶1.5的斜坡,辗迹重叠在0.5~1.0m之间,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应小于1.0m。
分层填筑机械碾压应控制松铺厚度,预留下沉高度。
填筑过程中控制场地排水,填土区应中间稍高,两稍低,横坡保持在0.15%或以上。
大面积平整土方施工方法同场地填筑。
平整场地应做好地面排水,表面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一般应向排水沟方向形成>0.2%的坡度。
平整后的场地表面应逐点检查,检查点按20m×20m网络进行检查。
4地基承载力检测真空预压后的地基采用平板载荷的方式进行检测,验证其是能够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平板载荷试验采用1m×1m的钢板,测试深度为大面积平整后场地标高下1m,测试压力一般为100kN/m2、120 kN/m2,测试压力下允许沉降为25mm。
各区块的平板载荷测试数量按每5000 m2 1个点。
荷载板试验采用平板竖向静载荷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平台堆重反力慢速维持法,承压板面积为100cm×100cm,试验位置应根据设计图纸,试验高程为大面积平整后场地标高下1m,试坑尺寸应大于300cm×300cm,试压表面平整。
采用堆载法压重平台提供反力,堆载物为混凝土压块,平台堆重160 kN。
根据最大加载量,采用1个300 kN的油压千斤顶加载。
用4根钢管作为基准桩,打入深度为1m,基准桩应布置于试坑之外,且保持一定的距离,基准梁采用2根长6m的12#工字钢。
基准梁与钢管采用简支型式固定。
5结语该真空预压地基处理施工方法,在常规操作方法基础上采取了一定的改进措施,使各道工序质量得以保证,实际效果良好。
实际施工中的一些施工经验和方法可以为今后类似的大面积场地处理提供借鉴。
本文摘自《建筑施工》2013年第1期,借大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