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鲁迅故里实习汇报PPT
绍兴红色旅游社会实践报告

重走红色旅游景区——XXXX学院社会实践报告【纪实一】2011年7月8日晚,暑期赴绍兴鲁迅故里和鲁迅纪念馆红色寻访团队的准备工作进入了最后阶段。
为保证第二天的顺利出行,团队成员再次对活动计划和进程以及紧急情况预案进行最后的核实。
就活动计划来说,此次实践活动主要分成两块内容,第一块是在鲁迅故里以鲁迅纪念馆、周恩来纪念馆、秋瑾故里为重点的进行参观学习;另一块则是对鲁迅纪念馆的相关负责人进行采访,获取更多关于鲁迅纪念馆以及鲁迅先生的信息,以完成我们此次红色寻访任务。
组长傅浩钦再次明确此次社会实践的行程和任务,并就拍照、记录等进行了详细的分工,希望寻访过程更为顺利。
通过对实践地点资料的获取,我们进行了较为仔细的经费预算,并由每人出资构成了我们此次的活动经费,交由先前分工时确定的资金管理的同学进行统一管理,使我们的经费合理化,高效化。
由于此次寻访的目的地在绍兴,距离杭临安并不远,且团队成员中又有绍兴人,对于鲁迅故里及其周边环境都较为熟悉,因而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很小。
但我们还是对于可能会发生的紧急情况进行了考虑,将意外发生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
待计划和紧急预案的准备完成后,我们进行了准备工作的最后一步,购置了汽车票,预订了酒店,力求将衣食住行安排的稳稳当当,杜绝意外和不便的发生。
在明确了自己的任务和职责之后,大家都对第二天的寻访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一切就绪,我们整装待发。
【纪实二】2011年7月9日上午8点00分,我们准时搭上了开往绍兴的火车。
中午12点左右,我们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鲁迅故里。
作为全国先进红色旅游基地,鲁迅故里于2008年向公众免费开放之后,红色旅游事业开展的更是如火如荼。
随着如织的人流我们参观了鲁迅故里。
鲁迅故里主要包括鲁迅祖居(周家老台门)、三味书屋(寿家台门)、鲁迅故居(周家新台门)、鲁迅笔下风情园和鲁迅纪念馆共五个部分,寻访团队着重参观了鲁迅纪念馆。
绍兴鲁迅纪念馆始建于1973年。
2003年初,为恢复鲁迅故里的传统风貌,与环境尺度不协调的陈列厅被拆除,恢复为周家新台门。
鲁迅故居考察报告

鲁迅故居考察报告参观鲁迅故居有感参观鲁迅故居有感鲁迅先生是中国最伟大的灵魂,我敬爱鲁迅先生,喜欢他犀利的文字和不屈的脊梁。
有人曾评价:鲁迅先生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
鲁迅先生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
鲁迅先生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怀着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之情,我们党校实践小组决定五一假期到位于阜成门内的鲁迅故居兼博物馆参观,来追寻先生的痕迹,以陶冶情操,令五一假期更有意义。
一行人下了公交车,信步前走,拐弯处不远,正对着一个古式风格的大门,这便是鲁迅先生故居。
虽然离喧嚣的马路不足200米,但这里的清幽冷寂却与外面的热闹相隔天壤,入门正对着的是鲁迅先生的石塑雕像,安放在片绿茵草坪之上,左右的花树繁华满枝,春风吹过,飘散的花瓣撒满一地,满院清香。
进入陈列厅一层,整个大厅清幽素雅,正中放置着放大的石制手稿,边缘翘起,像是刚从书桌上落下来着地的瞬间的书集。
四面淡青色石壁上或凸或凹刻嵌着鲁迅先生的作品集名和篇名,夹以木制的刻板,显得幽雅而又庄重。
右手上楼梯是二层展厅,正对墙面上是一幅素描荒原图,四周墙面柜台上陈列的先生的图像图片图片、手迹、书稿、微缩模型和先生的语录展示了鲁迅先生一生的行踪和创作轨迹。
出了展厅,便到了先生的西三条故居,又称“老虎尾巴”,不算大的四合院正中种着鲁迅先生手植的白丁香,正值盛放,香气袭人。
后院有两颗枣树和一丛黄刺梅。
隔着玻璃,看到屋内陈设极其简单,但却在这极简单的屋里,鲁迅先生用匕首一样的笔杆子创作了《华盖集》等二百多篇伟大作品。
观其居,思其人,鲁迅先生生逢国势剧变时期,饱尝世态炎凉,目睹国家丧权辱国之状,身经离乱,路途多变,面对明枪和暗箭不屈不挠,英勇反击,在坚守中披肝沥胆,呕心沥血,在敌人所加的伤痛围困中辗转,在无路可走之时坚持战斗,用血踏出一条路来,这是怎样的勇气。
走进绍兴综合实践案例

悠悠鉴湖水,浓浓古越情——《走进绍兴》综合实践案例一、设计思路:综合实践活动是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而开发和实施的。
其目的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
它从现实生活出发,又超越现实生活,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认真观察,深入采访,勤于思考,勇于创造,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我们生活在美丽的浙江,在我们浙江省,风光如画、美不胜收的地方数不胜数,是全国有名的旅游大省。
由于我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个地方,数浙江地区的最多。
我们年级组通过综合实践课,携手走进了美丽的浙江。
同学们将自己家乡的民俗风光介绍给大家,杭州西湖、宁波溪口、舟山普陀等等。
为了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一个城市,我们年级组进行了分工,每班选择一到两个浙江的城市,让学生多方面地了解它,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最后展示出各班的成果。
于是,我班选择了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远的城市,确立了这次综合实践的主题——《走进绍兴》。
二、学生分析:我班学生的形象思维十分活跃,语言和行为欢快活跃。
他们可以熟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并能把自己的想法简单地记下来。
无论写字、绘画还是课余时间的游戏都比较自如。
因此我在综合实践中安排了几个让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
学生们有强烈的竞争意识,他们已经能够判断自己的能力大小,所以在发现别人的表现比自己好或者差时,相应地会引起心理的变化。
当别人不如自己时,内心暗暗感到自豪得意。
在活动中,我设计了大部分竞赛的环节,如比一比谁的动手能力强,比一比谁记得多,比一比谁说得最棒、写得最棒等。
我班学生集体荣誉感很强,他们不再认为荣誉仅仅是自己一个人的。
因此我也在课堂设计中几乎以小组合作为主,安排小组讨论、交流,提出疑问、记录感受,还有动手折一折绍兴乌篷船,画一画绍兴风光等。
三、活动目标:1.通过“走进绍兴”,让学生感受绍兴的人文美、风情美,对绍兴充满向往。
绍兴鲁迅故居和黄酒文化的探究报告(个人)上海交通大学社会实践作业

绍兴鲁迅故居和黄酒文化的探究报告(个人)“绍兴”两个字,从小学学习《少年闰土》的时候,就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那时,把“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背得相当熟稔,这样的一段记忆,相信已在所有国人的心里流淌成一脉中国文化的清流。
一直到后来,得知那些响亮的名字都来自绍兴:大禹、勾践、范蠡、王充、贺知章、王羲之、陆游、王冕、马臻、虞世南、徐渭、元稹、蔡元培、六小龄童……顿时,那个人杰地灵的一方江南乡土有了更深的吸引力。
我们这次出行绍兴的考查,着实让人兴奋很久。
不过,最主要的行程还是学习黄酒文化和感受鲁迅故居。
位于绍兴的中国黄酒博物馆,建筑面积一点六万平方米,是中国最大的黄酒博物馆。
气势辉煌的正门,就让人感受到酒文化的蓬勃和力量。
正门的大酒具模型上,用金篆隶草楷行等字体刻着金色的“酒”字。
两旁有很多酒樽的模型,仿佛氤氲了千年的酒,正从遥远的时代漫下它扣人心弦的香味来。
(中国黄酒博物馆正门)走进博物馆,我们对所有展馆都进行了细致的学习,包括黄酒的酒史、酒俗、酒业、酒技等。
最后还参观了酿酒的地窖并亲自体验了四种最典型的黄酒——元红、善酿、香雪和加饭。
(中国黄酒博物馆序厅)在这次的学习中,我了解到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源于中国,且唯中国有之,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
约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时代,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
黄酒产地较广,品种很多,著名的有山东即墨老酒、江西吉安固江冬酒,无锡惠泉酒、绍兴状元红、绍兴女儿红、张家港的沙洲优黄、吴江的吴宫老酒、百花漾等桃源黄酒;上海老酒、鹤壁豫鹤双黄、福建闽安老酒、江西九江封缸酒、江苏白蒲黄酒、江苏金坛和丹阳的封缸酒、河南双黄酒、广东客家娘酒、张家口北宗黄酒和绍兴加饭酒(花雕酒等)。
(花雕酒模型)在酿造的过程中,黄酒以大米、黍米、粟为原料,一般酒精含量为14%—20%,属于低度酿造酒。
黄酒含有丰富的营养,含有21种氨基酸,其中包括有数种未知氨基酸,而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依靠食物摄取8种必需氨基酸黄酒都具备,故被誉为“液体蛋糕”。
故乡鲁迅PPT课件

闰土是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作者运用对比手法,从不同角度写了他的变化。请细读课文,看看闰土二十多年来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西瓜田里的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外貌
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红活圆实的手——健康、壮实
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头戴破毡帽,身穿极薄的棉衣,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饱经风霜
01
小说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故事情节?
02
小说以( )为序,以( )为线索
03
依据这个线索可以分为
04
“ 回故乡 ——在故乡——离故乡三个部分。
05
时间
06
“我”在故乡的见闻感受
01
第一部分描写了故乡的萧条景象和“我”见到故乡的复杂心情,并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
03
第三部分写“我” 离开故乡时种种感触和矛盾心情。
01
添加标题
写出衰败荒凉的农村景象,衬托“我”悲凉的心情。
02
3、如何理解第3段的含义?本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先用一个感叹句“阿!”再用一个否定的疑问句。这样写是因为故乡的景象出乎“我”的意料,因而产生怀疑,但又的确是“我”的故乡。对怀疑加以否定,反映“我”的复杂思绪,沉重的心情,为下文作铺垫。在文章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语 言描写
“终日坐着”人称“豆腐西施”“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
凸颧骨,薄嘴唇,50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 “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
“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绍兴鲁迅故里实习汇报PPT

为一项传统旅游相较于其他
2.50% 纪念品 观光 特色饮食 住宿
方面有较大的优势。
鲁迅故里调研分析
由右图游客来源情况可以发现,客源主要以 本省为主,而外籍则为0%,说明绍兴鲁迅故里景 区对外国游客的吸引力不高。客源市场的单一, 侧面说明了景区在旅游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认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绍兴鲁迅故
2.典故线索组织空间
鲁迅笔下风情园为例
园内划分为四个主题区:“绍俗祝福”、“越俗漫话”、“迎神赛会”、
“男婚女嫁”。“绍俗祝福”展现就是绍兴新年的风俗习惯。“越俗漫话” 以丰子恺的漫画配合周作人的题诗,用木板雕刻的形式表现绍兴民俗。“迎 神赛会”以微缩景观展现赛会时的盛况。“男婚女嫁”用几组不同的彩塑人 物演示了迎亲、婚礼、洞房等情节。通过四组主题场景的展示,帮助游客解 读鲁迅有关作品。百草园、三味书屋、咸亨酒店也可视作以典故线索设置的 景点。
则是按照鲁迅生活的年代进行了复原修建,包括桂花明堂、
鲁迅卧室、鲁瑞卧室、朱安卧室、长弄堂、厨房等多个空 间。 鲁 迅 祖 居
1.时间线索组织空间
鲁迅祖居与故居的对比
鲁 迅 故 居
因此,祖居与故居虽然建筑格局上类似,但是陈列和表现 的内容却存在一个时间差,这样安排向游客展示了周氏家族的 兴衰,也能够对鲁迅及其直系亲属的生活环境有一个具象的认 识。
娱乐类以及购物类等设施,尤其是 住宿类的基础设施,这一设施直接 关系到了游客在当地的滞留时间, 其次其购物类及娱乐类项目是旅游
业中盈利较高的项目,应当加强这
一方面的设施。
鲁迅故里调研分析
在对鲁迅故里景区参与性项目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
一半以上的游客认为景区参与性项目数目一般,10%的游客认为较少。一 半以上的游客希望重现小说场景和增加人物扮演这一活动,40%的游客希望增 加作品只是趣味问答,这与景区参与性项目参与少的问题契合。 在游览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在鲁迅故里景区游览时,主要是以参观为 主,能让游客参与体验的项目少之又少。仅是以观看为主的游览,很难深入了 解和领略绍兴独特又底蕴丰富的历史人文,也很难让人产生重游的欲望。而且 现代旅游模式正在逐步由单一的观光度假走向多元化,体验式旅游是其中的主 流模式之一。所以,这种现象是不利于鲁迅故里景区的可持续发展的,因此, 景区内部游客参与体验项目少也是问题之一。
鲁迅故里社会实践活动(2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鲁迅,原名周树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民族魂”。
他的作品深刻揭示了旧社会的黑暗,唤起了民众的觉醒。
鲁迅故里,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是鲁迅先生的出生地,也是他青少年时期生活的地方。
为了更好地传承鲁迅精神,弘扬民族文化,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我们组织了一次鲁迅故里社会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的1. 深入了解鲁迅先生生平事迹,感受鲁迅精神;2. 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3. 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文化自信;4. 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活动时间2022年10月1日-10月3日四、活动地点鲁迅故里(浙江省绍兴市)五、活动内容1. 参观鲁迅故居: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感受他的成长环境,体会鲁迅精神。
2. 参观鲁迅纪念馆:通过图片、实物等形式,深入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和革命活动。
3. 参观鲁迅墓:缅怀鲁迅先生,表达对先生的敬意。
4. 举办鲁迅作品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共同探讨鲁迅作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
5. 开展鲁迅文化宣传活动:通过制作宣传海报、撰写鲁迅作品读后感等形式,向更多的人宣传鲁迅文化。
6. 参观鲁迅笔下的绍兴景点:如百草园、三味书屋等,感受鲁迅笔下的江南水乡。
六、活动安排1. 第一天:上午,参观鲁迅故居;下午,参观鲁迅纪念馆。
2. 第二天:上午,参观鲁迅墓;下午,举办鲁迅作品研讨会。
3. 第三天:上午,开展鲁迅文化宣传活动;下午,参观鲁迅笔下的绍兴景点。
七、活动成果1. 参与活动的学生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对鲁迅先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感受到了鲁迅精神的力量。
2. 活动期间,共制作宣传海报30余张,撰写鲁迅作品读后感50余篇,提高了鲁迅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 部分学生表示,将把鲁迅精神融入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八、总结鲁迅故里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此次活动不仅让大学生们深入了解鲁迅先生,感受鲁迅精神,还提高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语文选修第14课《绍兴访鲁迅故居》课件

《孔乙己》是鲁讯小说 集《呐喊》中的一篇小说, 也是该篇小说的主人公。这 篇小说是鲁迅在五四运动前 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 二篇白话小说。这篇小说描 写孔乙己作为一个没有考上 秀才的读书人,缺乏实际技 能,只会诸如“‘茴香豆’ 的‘茴’字有几种写法”这 样的迂腐“知识”。
他丧失了做人的尊严,沦落为小酒馆“咸亨酒店”里人们嘲笑 的对象,后来因为偷书而被打断了腿。根据小说的内容,因为他姓 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 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小说暴露了当时的一些社会问 题──科举制度制造了大量只懂钻故纸堆,没有实际营生技能的读书 人。
书房正中上方悬挂匾 额,是清末著名书法家梁 同书所书。书屋中间是老 师的八仙桌和木椅,学生 都坐在窗前壁下。
东北角的一张有两只 抽屉的硬木书桌是鲁迅用 过的,桌面右上角那个一 寸见方的撛鐢字,是先生 当年亲手刻下的。有一次 鲁迅因故迟到,就在书桌 右上角刻“早”字以自勉。
三味书屋是三开间的小花厅,本是寿家的书房。寿镜吾在这里坐馆教书 达60年,从房屋建筑到室内陈设以至周围环境,基本保持当年原面貌。
谢谢!
观其居,想其人,鲁迅先生生逢国势剧变时期,饱尝世 态炎凉和丧权辱国之状,身经离乱,路途多变,面对明枪和暗 箭不屈屹立,英勇反击,在坚守中披肝沥胆,呕心沥血,在敌 人所加的伤痛围困中挣扎,在无路可走之中坚持战斗,用血踏 出一条路来,这是怎样的勇气。他是深刻之人,于是无往而不 深刻,对人对事对景,都能直透内心,挖出他的深意来,于事 态、文学、文化与政治的关系等等问题的解析无不鞭辟入里。 他以医学、文艺来疗救人们从肉体到精神的病苦,对外物的掘, 向自我剖析,不放过世间任何的丑陋和黑暗,对这个国家、民 族始终保有忧切之心。
书屋后面的小园里有砖砌的小花坛,种着腊梅、天竹、桂花。三味书屋 从房屋建筑到室内陈设以至周围环境,至今仍保存得十分完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绍兴鲁迅故里为例
小组成员照片
小组分工
1、
4、
2、
5、
3、
目
录
一、实习路线 二、鲁迅故里旅游产品现状 三、鲁迅故里调研分析 四、鲁迅故里旅游产品开发建议
实习路线
图中箭头方向 即为小组实地 考察路线。我 们从游客中心 领票出发,依 次参观了鲁迅 祖居、鲁迅纪 念馆、鲁迅故
为一项传统旅游相较于其他
2.50% 纪念品 观光 特色饮食 住宿
方面有较大的优势。
鲁迅故里调研分析
由右图游客来源情况可以发现,客源主要以 本省为主,而外籍则为0%,说明绍兴鲁迅故里景 区对外国游客的吸引力不高。客源市场的单一, 侧面说明了景区在旅游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认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绍兴鲁迅故
第 四章
鲁迅故里旅游产品开发建议 增加游客体验性项目
强化原有品牌,主动营销
加强于周边景区的合作,进行旅游产品的整合
发展好传统观光旅游,增加商务、修学等 专项旅游,加强基础设施
实习心得
在本次的课程实习中,由于选题是旅游产品, 通过查阅资料,我们首先对其定义和内容有了基 本的了解。之后,在鲁迅故里的参观过程中,我 们也发现了绍兴是一个有着丰富文化资源的城市。 仅鲁迅故里,除了向我们展示了鲁迅先生生活的 场所和鲁迅先生的文学之外,也向我们展示了绍 兴的黄酒文化、水乡文化和独特的饮食文化。最 后实习结果的汇总阶段,对问卷数据进行整合和 分析然后提出旅游产品开发建议,将书本知识与 实地考察相结合,是我们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居、百草园和
鲁迅笔下风情 园。三味书屋
因当时正在整
修而未能参观。
第 二章
鲁迅故里旅游产品现状
组织空间采用多线索展开,而每一条线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时 间 线 索 组 织 空 间
典 故 线 索 组 织 空 间
功 能 需 求 线 索 组 织 空 间
1.时间线索组织空间
鲁迅祖居与故居的对比
在祖居建筑遗址内,参照周家鼎盛时期的历史背景作 了实景布置,向游客展示清朝大户人家的生活场景。故居
第 三章
50% 45% 40% 35% 30% 25% 20% 1分析
在对游客的消费倾向进
45%
行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多数 游客选择在观光上消费,再 次为特色饮食,再者是纪念
25%
27.50%
系列1
品,因此,观光可以作为一 个较大的消费项目,与之相 关的游客体验项目显得至关 重要,并且,观光旅游一向作
里景区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充分利用鲁迅的名人 效应;二是旅游产品单一,没有很好的与现代旅
25% 到游客对景点的游乐性、趣味性的要求。 25% 20% 15% 10% 5% 0% 购物类 交通类 住宿类 餐饮类 娱乐类 20% 17.50% 17.50% 系列1 20%
针对于当地需增设的基础设施,
游市场求新、求奇、求乐的需求相结合,无法达 我们可以看到当地还需增加住宿类、 30%
则是按照鲁迅生活的年代进行了复原修建,包括桂花明堂、
鲁迅卧室、鲁瑞卧室、朱安卧室、长弄堂、厨房等多个空 间。 鲁 迅 祖 居
1.时间线索组织空间
鲁迅祖居与故居的对比
鲁 迅 故 居
因此,祖居与故居虽然建筑格局上类似,但是陈列和表现 的内容却存在一个时间差,这样安排向游客展示了周氏家族的 兴衰,也能够对鲁迅及其直系亲属的生活环境有一个具象的认 识。
2.典故线索组织空间
鲁迅笔下风情园为例
园内划分为四个主题区:“绍俗祝福”、“越俗漫话”、“迎神赛会”、
“男婚女嫁”。“绍俗祝福”展现就是绍兴新年的风俗习惯。“越俗漫话” 以丰子恺的漫画配合周作人的题诗,用木板雕刻的形式表现绍兴民俗。“迎 神赛会”以微缩景观展现赛会时的盛况。“男婚女嫁”用几组不同的彩塑人 物演示了迎亲、婚礼、洞房等情节。通过四组主题场景的展示,帮助游客解 读鲁迅有关作品。百草园、三味书屋、咸亨酒店也可视作以典故线索设置的 景点。
感谢您的聆听
绍俗祝福
男婚女嫁
3.功能需求线索组织空间
鲁迅故居景观区中,分 布着大、小规模的资料陈列 厅。如周家新台门的香火堂, 本身为故居的一部分又兼具 陈列厅功能,展示周氏家族 情况。
新建成的鲁迅纪念馆对 鲁迅的生平进行了更加详细 的介绍。纪念馆主体 功能,其他的四个区域则分 别能满足观景、学术交流、 休闲、购物的功能需求。
娱乐类以及购物类等设施,尤其是 住宿类的基础设施,这一设施直接 关系到了游客在当地的滞留时间, 其次其购物类及娱乐类项目是旅游
业中盈利较高的项目,应当加强这
一方面的设施。
鲁迅故里调研分析
在对鲁迅故里景区参与性项目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
一半以上的游客认为景区参与性项目数目一般,10%的游客认为较少。一 半以上的游客希望重现小说场景和增加人物扮演这一活动,40%的游客希望增 加作品只是趣味问答,这与景区参与性项目参与少的问题契合。 在游览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在鲁迅故里景区游览时,主要是以参观为 主,能让游客参与体验的项目少之又少。仅是以观看为主的游览,很难深入了 解和领略绍兴独特又底蕴丰富的历史人文,也很难让人产生重游的欲望。而且 现代旅游模式正在逐步由单一的观光度假走向多元化,体验式旅游是其中的主 流模式之一。所以,这种现象是不利于鲁迅故里景区的可持续发展的,因此, 景区内部游客参与体验项目少也是问题之一。
第 三章
其他 离退休人员 商业人员 事业单位人员 工人 学生 0%
鲁迅故里调研分析
7.50% 2.50% 20% 系列1 27.50% 7.50% 35% 10% 20% 30% 40%
问卷主要人群为学生,其次为事业单位的人员,再者是商业人员,离退 休人员最少。因此,当地在旅游宣传与服务中应当多增加针对离退休人员的 项目,拓展客源市场;另外,问卷中的主要职业为学生,我们也可以知道鲁 迅故居的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作用意义显著,可以在这一方面多加提倡。
4.功能需求线索组织空间
对于某一个具体景点,景区设置了指引牌和介绍牌来引导参观流程,令 参观有序有效进行。指引牌和介绍牌文字采用中、日、韩、英多国语言,方 便各国游客的参观。
同时,
鲁迅故里作为旅游景区,也满足了一些特定功能需求,如卫 生间、餐饮、邮箱、垃圾箱、休息点、停车场等。在历史街区的 两边,沿街分布了大大小小的商店,特色餐饮、纪念品销售一应 俱全。新建了停车场,地面及地下停车场面积达3800 多平方米, 可停各种车辆近百辆。景区内还有乌篷船码头、人力三轮车车队, 为游客提供了多种交通方式选择,给游客体验水乡交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