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 2589—2008)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 2589—2008)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 2589—2008)

企业使用能源折算系数

企业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包括:一次能源(原煤、原油、天然气等),二次能源(电力、热力、石油制品、焦炭、煤气等)和生产使用的耗能工质(水、氧气、压缩空气等)所消耗的能源。

企业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是指用于生产活动的各种能源。其包括主要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用能,不包括生活用能和批准的基建项目用能。在企业实际消耗的能源中,用作原料的能源也必须包括在内。

1、热力:

其计算方法是根据锅炉出口蒸汽和热水的温度压力在焓熵图(表)内查得每千克的热焓减去给水(或回水)热焓,乘上锅炉实际产出的蒸汽或热水数量(流量表读出)计算。如果有些企业没有配齐蒸汽或热水的流量表,如没有焓熵图(表),则可参下列方法估算:

(1)报告期内锅炉的给水量减排污等损失量,作为蒸汽或热水的产量。

(2)热水在闭路循环供应的情况下,每千克热焓按20千卡计算,如在开路供应时,则每千克热焓按70千卡计算(均系考虑出口温度90℃,回水温度20℃)。

(3)饱和蒸汽,压力1-2.5千克/平方厘米,温度127℃以上的热焓按620千卡,压力3-7千克/平方厘米,温度135℃-165℃的热焓按630千卡。压力8千克/平方厘米,温度170℃以上每千克蒸汽按640千卡计算。

(4)过热蒸汽,压力150千克/平方厘米,每千克热焓:200℃以下按650千卡计算,220℃-260℃按680千卡计算,280℃-320℃按700千卡,350℃-500℃按700千卡计算。按4.1868焦耳折算成焦耳。

2.热力单位“千卡”与标准煤“吨”的折算:

能源折算系数中“蒸汽”和“热水”的计算单位为“千卡”,但“基本情况表”中(能源消耗量中)“蒸汽”计算单位为“蒸吨”,在其它能源消耗量(折标煤)其中的“热水”计算单位为“吨”,因此需要进一步折算,才能适合“基本情况表”的填报要求,按国家标准每吨7000千卡折1千克标准煤计算:

3.电力的热值:

一般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按理论热值计算,另一种是按等价煤耗计算。每种方法各有各的用途。理论热值是按每度电本身的热功当量860大卡即0.1229千克标准煤计算的,主要用于火力发电。按等价煤耗计算,每年各不相同,为便于对比,以2007年国家统计局每万度电折0.404千克标准煤,作为今后电力折算标准煤系数,浙江省每万度电按0.3247千克标准煤折算。

4.常用燃料单位的折算:

原油:1L=0.00086吨;汽油:1L=0.00074吨;煤油:1L=0.00082吨;柴油:1L=0.00087吨;液化石油气:1L=0.00054吨;天然气:1公斤=1.38立方米(即1吨=0.138万立方米)

5.主要燃料平均低位发热量(千克/千卡):

原油 10000;汽油10300 ;柴油11000;煤油 10300;重油 10000;天然气9310;原煤5000;洗精煤6300。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 2589—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589—2008代替GB/T2589—1990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eneral principles for calculation of total production energy consumption

2008-02-03发布2008-06-01实施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 2589—1990《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本标准与GB/T 2589—1990相比,主要修改内容如下:

——修改了格式;

——更新了引用标准;

——增加了术语;

——进一步细化了能源种类;

——修改了综合能耗的分类;

——简化了计算公式;

——增加了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换进保护司、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标准一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技能监察信息网。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秀莲、李爱仙、陈海红、辛定国、张管生、郑彬。

本表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2589—1981;GB 2589—1990。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综合能耗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用能单位能源消耗指标的核算和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耗能工质 energy-consumed medium

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不作为原料使用、也不进入产品,在生产或制取时需要直接消耗能源的工作物质。

3.2 能量的当量值 energy calorific value

按照物理学电热当量、热功当量、电功当量换算的各种能源所含实际能量。按国际单位制,折算系数为1。

3.3 能量的等价值 energy equivalent value

生产单位数量的二次能源或耗能工质所消耗的各种能源折算成一次能源的能量。

3.4 用能单位 energy consumption unit

具有确定边界的耗能单位。

3.5 综合能耗 com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

用能单位的统计报告期内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按规定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分别折算后的总和。

对企业,综合能耗是指统计报告期内,主要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的综合能耗总和。企业中主要生产系统的能耗量应以实测为准。

3.6 单位产值综合能耗 com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 for unit ouput value 统计报告期内,综合能耗与期内用能单位总产值或工业增加值的比值。

3.7 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 com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 for unit output value 统计报告期内,用能单位生产某种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的综合能耗与同期该合格产品产量(工作量、服务量)的比值。

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简称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注:产品是指合格的最终产品或中间产品;对某些以工作量或原材料加工量为考核能耗对象的企业,其单位工作量、单位原材料加工量的综合能耗的概念也包括在本定义之内。

3.8 产品单位产量可比综合能耗 comparable com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 for unit outpit of prooduct

为在同行业中实现相同最终产品能耗可比,对影响产品能耗的各种因素加以修正所计算出来的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

4 综合能耗计算的能源种类和计算范围

4.1 能源种类

4.1.1 综合能耗计算的能源指用能单位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包括:

一次能源,主要包括原煤、原油、天然气、水力、风力、太阳能、生物质能等;

二次能源,主要包括洗精煤、其他洗煤、型煤、焦炭、焦炉煤气、其他煤气、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液化石油气、炼厂干气、其他石油制品、其他焦化制品、热力、电力等。4.1.2 耗能工质消耗的能源也属于综合能耗计算种类。耗能工质主要包括新水、软化水、压缩空气、氧气、氮气、氦气、乙炔、电石等。

4.1.3 综合能耗计算包括的能源种类,应满足填报国家能源统计报表的要求。各种能源不

得重计、漏计。能源的计量应符合GB 17167的要求。

4.2 计算范围

指用能单位生产活动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对企业,包括主要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用能以及用作原料的能源。

能源及耗能工质在用能单位内部储存、转换及分配供应(包括外销)中的损耗,也应计入综合能耗。

5 综合能耗的分类与计算方法

5.1 综合能耗分类

综合能耗分为四种,即综合能耗、单位产值综合能耗、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产品单位产量可比综合能耗。

5.2 综合能耗的计算

5.2.1 综合能耗的计算

综合能耗的计算按式(1)计算:

E = ∑(ei×pi) (1)

式中:

E——综合能耗;

n——消耗的能源品种数;

ei——生产和服务活动中消耗的第i种能源实物量;

pi——第i种能源的折算系数,按能量的当量值或能源等价值折算。

5.2.2 单位产值综合能耗的计算

单位产值综合能耗按式(2)计算:

eg = E/G (2)

式中:

eg——单位产值综合能耗;

G——统计报告期内产出的总产值或增加值。

5.2.3 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的计算

某种产品(或服务)单位产量综合能耗按式(3)计算:

ej = Ej / Pj (3)

式中:

ej——第j 种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

Ej——第j种产品的综合能耗;

Pj——第j种产品合格产品的产量。

对同时生产多种产品的情况,应按每种产品实际耗能量计算;在无法分别对每种产品进行计算时,折算成标准产品统一计算,或按产量与能耗量的比例分摊计算。

5.2.4 产品单位产量可比综合能耗的计算

产品单位产量可比综合能耗只适用于同行业内部对产品能耗的相互比较之用,计算方法应在专业中和相关的能耗计算办法中,由各专业主管部门予以具体规定。

6 各种能源折算标准煤的原则

6.1 计算综合能耗时,各种能源折算为一次能源的单位为标准煤当量。

6.2 用能单位实际消耗的燃料能源应以其低(位)发热量为计算基础折算为标准煤量。低(位)发热量等于29 307千焦(kJ)的燃料,称为1千克标准煤(1 kgce)。

6.3 用能单位外购的能源和耗能工质,其能源折算系数可参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用能单位自产的能源和耗能工质所消耗的能源,其能源折算系数可根据实际投入产出自行计算。

6.4 当无法获得各种燃料能源的低(位)发热量实测值和单位耗能工质的耗能量时,可参照附录A和附录B。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 2589-2008)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耗能工质能源等价值

标准煤的折算系数

转自:时间:2006年10月11日

[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核准规则》(TSG Z7001-2004)及其修改单

附件1: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核准规则》 (TSG Z7001-2004)第3号修改单 (对2005年1月第1版和2007年第1号修改单、2009年第2号修改单的修改) 一、正文的修改 1.第五条修改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为核准机关。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受理、审批综合检验机构和无损检测机构,并颁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核准证》(以下简称《核准证》);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受理、审批其他检验检测机构(含只申请房屋建筑工程及市政工程工地的起重机械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检验的检验机构),颁发《核准证》。 “特种设备综合检验机构的核准条件分为甲、乙和丙三类。对获得核准的机构,分别简称为甲类、乙类和丙类机构,其中,乙类和丙类机构只能在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限定的区域内从事检验工作。” 2.第六条第(一)、(二)项修改为:“(一)有独立法人资格(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设立的检验机构和中央企业设立的检验机构除外); “(二)有与其承担的检验检测工作相适应的检验检测人员、专业技术人员;” 3. 第七条修改为:“核准程序包括申请、受理、鉴定评审、审批与发证。合并重组的机构,按附件3的规定执行。” 4. 第八条和第九条合并为第八条,修改为:“检验检测核准申请采取网上填报方式。申请机构应当登录负责受理的国家质检总局或者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行政许可业务 系统,填写《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核准申请书》(见附件4,以下简称《申请书》),并附以下扫描资料(PDF或者JPG格式)提出申请: “(一)《申请书》封面(加盖申请机构公章); “(二)《申请书》中的“申请核准项目”(机构法人代表人签字,加盖机构公章); “(三)法人资格证明文件 “(四)组织机构代码证书 “(五)现有核准证书(不适用于首次申请); “(六)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目录(也可为其他电子文本)。

GB-T9445-2008无损检测 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

GB/T 9445—2008/ISO 9712:2005《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损检测(NDT)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本标准适用于下列一种或多种方法: a) 声发射检测; b) 涡流检测; c) 红外热成像检测; d) 泄漏检测(不包括水压试验); e) 磁粉检测; f) 渗透检测; g) 射线照相检测; h) 应变检测; i) 超声检测; j) 目视检测(不包括直接目视检测以及应用其他无损检测方法时所采用的目视检测)。本标准的认证,提供了NDT操作人员通用能力的证明。但这并不代表操作授权,因为那是雇主的责任——经认证的雇员可能需要补充雇主方面的诸如设备、NDT工艺规程、原材料和产品等特性的专门知识。当法规和规范有要求时,操作授权由雇主根据质量工艺规程签发,该质量工艺规程规定了雇主必需的职位专业培训和考试,以验证持证人员了解被检产品所涉及的工业规范、标准、NDT工艺规程、设备和验收准则等相关知识。 本标准规定的体系也适用于具有独立认证程序的其他NDT方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7024 合格评定人员认证机构通用要求(GB/T 27024—2004,ISO/IEC 17024:2003,IDT)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授权的资格鉴定机构authorized qualifying body 独立于雇主的、经认证机构授权的负责准备和管理资格鉴定考试的机构。 3.2报考人candidate 提出申请资格鉴定与认证、并在有适当资格人员监督下取得工业经历的个人。 3.3证书certificate 由认证机构按本标准规定颁发的书面证明,证书上表明了持证人员所具有的能力。 3.4认证机构certification body 按本标准的要求,对认证过程进行管理的机构。 3.5认证certification 认证机构所实施的确认达到相关方法、等级、门类等资格鉴定要求以及颁发证书的过程。 注:颁发证书并不是授权操作,授权操作的权力只能由雇主授予。 3.6雇主employer 报考人的工作单位。 3.7考试中心examination centre 经认证机构认可的执行资格鉴定考试的中心。 3.8监考人invigilator

2018版钢结构无损检测规定合同样板

钢结构项目工程无损检测合同 委托人:(简称:甲方) 检测机构:市实瑞建筑技术(简称:乙方) 依据《中华人民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国建筑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某某某建筑中的钢结构项目工程无损检测事宜由乙方进行,为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本着平等自愿、互惠互利的原则,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以资共同遵守。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某某某建筑 2)工程地点:省市 3)业主:三 4)监理:四 5)设计单位:市某某 6)总承包:市某某集团 二、承包围、方式、容: 1)承包围:项目中的钢结构无损检测 2)承包方式:固定含税综合单价包干 3)承包容:钢结构工程的现场安装焊缝无损检测工作及出具符合业主、国家标准及市场规要求的检测报告。 三、工期及报告出具

1)检测工期:检测工期暂定为2014年-2016,具体须满足业主、总承包的施工进度计划。要求能完全满足现场安装进度要求;现场焊接完成、乙方接甲方通通后8小时,进行检测。 2)报告出具:乙方在检测完成后应及时出具检测报告。具体为:有检测人员签字、盖章的检测情况报表2天向甲方提供;正式完整的检测报告(符合工程所在地档案馆要求),最迟在当次检测工作完成后7个工作日提供;所有资料均要提供不少于10份(原件)。如遇特殊或紧急情况,乙方应全力配合,按甲方提出的要求和时间出具相关检测证明。 四、检测质量要求:符合国家、地方工程质量验收的合格标准及本工程的相关质量要求。 五、技术要求: 1)技术要求:设计要求全焊透的一、二级焊缝应采用超声波探伤进行部缺陷的检查,超声波检测时不能对缺陷做出判断时,应采用射线探伤,其部缺陷分级及探伤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11345)或《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 3323)的规定。其中一级焊缝应进行100%的检验,二级焊缝就进行抽检,抽检比例应不小于20%。所有焊缝检测必须满足钢结构设计说明要求及甲方、业主验收要求。 2)探伤检测标准:按照《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和《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5)的相关规定及本工程设计说明执行。 3)本工程现场安装焊接焊缝质量等级及检测比例分别如下表(具体以施工图纸所述的技术要求为准):

钻具及三吊一卡无损检测管理规定-修改

关于规范钻具及三吊一卡无损检测的 通知 局、分公司所属各单位及承包商: 依据《关于在甘陕工区引进专业技术服务队伍的通知》等相关规定,为规范钻具及三吊一卡检测工作防范钻具、工具事故,经指挥部研究决定由胜利黄河钻井管具等公司承担工区钻具及三吊一卡检测、检验工作,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甘陕工区钻具及三吊一卡的使用管理,杜绝因钻具及三吊一卡失效而引发的钻井井下复杂和事故,确保钻井本质安全。 1、本通知所谓三吊一卡是指吊卡、吊环、吊钳以及钻杆卡瓦、钻铤卡瓦及安全卡瓦等井口工具。普通大钻具是指钻铤、方钻杆、加重钻杆、无磁钻铤、配合接头、提升短节等。 2、本通知所谓“检测、检验”是指具有中石化队伍资质,符合《关于在甘陕工区引进专业技术服务队伍的通知》条件的管具技术服务人员在施工现场或管具车间对三吊一卡、普通大钻具等进行的无损检测、检验。 第二条本通知适用于承担甘陕工区钻井施工作业和提供技术服务的单位。 第三条甘陕指挥部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责 1、工程技术部负责钻具及三吊一卡无损检测执行情况的抽检。 2、驻井监督负责钻具及三吊一卡使用与管理的日常监督检查。 第四条管具技术服务方的职责 管具技术服务由胜利黄河钻井管具公司承担(除五普、川庆钻探之外),负责报检单位钻具及三吊一卡的检测、检验、并出具检测报告,建立无损检测工作台账,并按规定督促施工单位按时进行检测、检验。 第五条施工单位的职责 1、负责在用钻具及三吊一卡的日常使用与维护、保养管理工作。 2、负责按钻具及三吊一卡无损检验周期或作业现场实际需求报检,并提前2-3天通知管具技术服务方上井检测或送检。 3、配合检测方做好钻具及三吊一卡的现场检测或送检工作,提供必要的检测条件,并配合协助。 第六条检测、检验单位资质、人员资格以及检验设备、仪器、工具等应符合《石油钻修井用吊具安全技术检验规范》(SY/T6605-2011)、《石油钻具的管理与使用--方钻杆、钻杆、钻铤》(SY/T5369-1994)标准中的相关要求。

电力行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修订说明

电力行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 修订说明

2013年11月 DL/T 675-201X《电力行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 修订说明 1、任务来源 《电力行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是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09年第一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能科技【2009】163号文)的要求,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牵头,组织黑龙江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河北电力研究院、山西电力科学研究院、山东电力科学研究院、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天津电力科学研究院、四川电力试验研究院、上海明华电力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湖南电力试验研究院、华电郑州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苏州热工研究院、西安热工研究院、天津电力建设公司、浙江火电建设公司及电力行业相关专业人员组成标准修订组,修订本标准。 2、修订背景和原则 DL/T 675-1999《电力工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在规范电力无损检测人员考核工作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电力行业电力体制改革及无损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1999版标准已远远不适应或满足不了目前的管理及技术要求,所以需要对原标准进行修订。 本次修订的原则主要有: 1)各级考委会均纳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体系管理,这种管理方式与当前社会改革与发展相适应,也便于与国内、国际相关考核认证机构合作。 2)注重人员的继续教育与培训,对培训学时提出具体要求;注重对人员的技术与能力的考核,尤其是电力行业专门采用的材料或设备,如新型耐热钢P91/P92、瓷绝缘子等;注重人文精神,对连续换证达5次的进行审核换证(免试)。 3)关注新技术的应用,将成熟的新技术如超声衍射时差检测技术(TOFD)、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PA)等列入考核规则中。 4)采用国际、国内其他行业考核规则的先进内容,并对其他行业的资格证书进行适当方式的认可。 3、编制过程 《电力行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标准的修订组于2010年7月在黄山召开了关于标准修订的首次工作会议,在随后的标准修订过程中,修订组多方征求意见,并多次到不 同的管理部门、电力科研单位、检验检测机构和电力相关企业进行调研,于2011年6月31日完成了标准讨论初稿的修订工作。

EN12668-1-2000 超声波无损检测-郭成彬 教授修改

欧洲标准EN 12668-12000年9月 无损检测-超声检查设备的表征及验证-仪器本文件规范了脉冲式、模拟式和数字式的A显示手动无损检测用超声波检验装置电气性能的评定方法和验收标准。 关键词:无损检测、超声检测、试验装置、规范、性能评定、试验、一致性试验、可接受性 目录 前言 1.应用范围 2.参考标准 3.定义 4.符号 5.依从性的一般要求 6.超声仪器制造商的技术规范 6.1 综述 6.2 一般属性 6.3 显示 6.4 发射器 6.5 放大器和衰减器 6.6 数字超声仪器 7.超声仪器的性能要求

8.第1组测试 8.1 第1组测试所需要的设备 8.2 温度稳定性 8.3 发射脉冲参数 8.4 接收器 8.5 监视器闸门 8.6 带比例输出的监视器闸门 8.7数字超声仪器 9.第二组测试 9.1 第二组测试需要的设备 9.2 物理状态和外观 9.3 稳定性 9.4 发射脉冲参数 9.5 接收器 9.6 时基线性 附录A (标准化)具有对数放大器的超声仪器的特殊条件A.1 说明 A.2 基本要求 A.3 测试 参考书目

前言 (说明略) 本标准由下述部分组成: -EN12668-1 无损检测-超声检验设备的特性与认证-第1部分:仪器 -EN12668-2 无损检测-超声检验设备的特性与认证-第2部分:探头 -EN12668-3 无损检测-超声检验设备的特性与认证-第3部分:综合设备 1. 应用范围 本标准规范了对使用中心频率范围0.5MHz到15MHz的单晶或双晶探头,手动超声无损检测的模拟式与数字式A-扫描显示超声脉冲仪器评定电气性能的方法和验收标准。在本标准中不包括使用连续波的超声仪器。本标准也可以部分地应用于在自动化系统中的超声仪器,但是可能需要其他的测试来保证其性能令人满意。 2. 参考标准 (说明略) EN 1330-4:2000 无损检测-术语-第四部分:超声检测术语 EN 12668-3:2000 无损检测-超声检验设备的表征及验证-第三部分:组合设备 EN ISO 9001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与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ISO 9001:1994) EN ISO 9002 质量体系-生产、安装与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ISO 9002:1994) 3. 定义 本标准使用的定义按EN 1330-4:2000,以及下述定义。 3.1 放大器频率响应amplifier frequency response 放大器增益相对于频率的变化。 注:通常用增益(以峰值增益值为标准)对应于频率的图形来规定。 3.2 放大器带宽amplifier bandwidth 高、低截止频率间的频谱宽度。本标准将增益低于峰值3dB的点作为极限。 3.3 传输过程中的串扰阻尼cross-talk damping during transmission 确定超声仪器设置为双探头工作时(发射器和接收器分开)从发射器输出到接收器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机构级别评定标准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机构级别评定标准 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 2015年8月1日

前言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核准规则》自2005年3月1日实施以来,特别是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机构级别评定工作的开展,对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机构提升管理能力与技术水平,改善技术装备与检验、检测条件,提高检测质量与检测能力,完善制度建设与人才培训机制,增强责任意识与服务观念,规范行业自律与检测行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机构级别评定工作,已被社会广泛接受与认可。近十年来,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机构级别评定成为无损检测机构资源、能力、绩效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标志,是工程招标重要条件。期间,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的需要,2007年6月1日、2009年6月1日和2011年1月1日先后出台了《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核准规则》第1、2、3号修改单。 2013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颁布,将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机构作为专门一类机构进行监督管理,并要求特种设备行业协会承担起加强行业自律,推进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水平的重任。另外,2015年1月7日,国家质检总局颁布了《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机构核准规则》,要求特种设备无损检测行业协会“应当在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水平、加强行业自律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促进特种设备无损检测行业自律和诚信建设”。根据要求,由特种设备无损检测行业协会组织实施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机构的级别评定工作。 2014年4月,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组织有关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机构代表、无损检测专家成立了起草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机构级别评定办法》征求意见稿,于2014年12月征求意见。根据征求到的意见,2015年1月,起草组根据征求意见形成送审稿。2015年6月24日,协会将送审稿提交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机构理事单位、特种设备无损检测工作委员会主任和副主任单位进行审议,2015年7月17日,起草组根据审议意见修改后形成报批稿。2015年8月1日,本标准由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批准颁布。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和人员如下: 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沈钢姜国锋仇道太靳玉庆 天津石化装备研究院压力容器检验研究中心蒋仕良 中石化工程质量监测中心陈一民 湖北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李新成 北京捷安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麦年 杭州华安无损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张利明 安徽三兴检测有限公司景卫东 吉林亚新工程检测有限责任公司王斌 天津诚信达金属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董艳柱 辽宁劳安无损检测有限公司杜辉 山西科视无损检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赵岩涛 —- 1 -—

NBT 47013行业标准修改通知单

附件 行业标准修改通知单 NB/T 47013.2-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部分:射线检测》 第1号修改单 本修改单经国家能源局于2018年5月14日以第7号公告批准,自2018年7月1日起实施。 ①第2章第十三行中更改标准号: “JB/T 5075”更改为“GB/T 23910”。 ②4.2.6.1条第一行中更改标准号: “JB/T 5075”更改为“GB/T 23910”。 ③5.5.6.3条后补充新条文,5.5.6.4: “不要求100%检测的小径管环向焊接接头的透照次数由合同双方商定”。 ④7.1.1条改用新条文: 7.1.1“本条适用于壁厚T≥2mm,材质为钢、镍及镍合金、铜及铜合金的承压设备管子及压力管道熔化焊对接环向焊接接头射线检测结果评定和质量分级,适用的焊接接头的型式包括沿焊缝根部全长有紧贴基本金属的垫板的单面焊对接焊缝和不加垫板的单面焊对接焊缝。对于熔化焊对接纵向焊接接头(包括螺旋焊)按照第6章的规定执行”。 ⑤7.2.1条改用新条文: 7.2.1“本条适用于壁厚T≥2mm,材质为铝及铝合金的承压设备管子及压力管道熔化焊对接环向焊接接头射线检测结果评定和质量分级,适用的焊接接头的型式包括沿焊缝根部全长有紧贴基本金属的垫板的单面焊对接焊缝和不加垫板的单面焊对接焊缝。对于熔化焊对接纵向焊接接头(包括螺旋焊)按照第6章的规定执行”。 ⑥7.3.1条改用新条文: 7.3.1“本条适用于壁厚T≥2mm,材质为钛及钛基合金的承压设备管子及压力管道熔化焊对接环向焊接接头射线检测结果评定和质量分级,适用的焊接接头的型式包括沿焊缝根部全长有紧贴基本金属的垫板的单面焊对接焊缝和不加垫板的单面焊对接焊缝。对于熔化焊对接纵向焊接接头(包括螺旋焊)按照第6章的规定执行。”

无损检测报告要求(申请、指令)

各单位: 中石化总部工程部、质监总站2011年6月13-16日对160万吨/年柴油加氢精制装置进行了质量大检查,针对无损检测专业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现将无损检测申请、委托指令在现有格式的基础上,对有关内容进行补充,主要增加了检测时机、焊缝坡口形式、焊口标识的唯一性等内容。装置中焊口其标识应具有唯一性和可追溯性,检测探伤底片其编号应具有唯一性。要求各施工、监理、检测单位严格过程控制记录核查,确保实体质量受控。 此次表格修改仅对JNGC-WSJC-QM-02《无损探伤指令》是在2011年6月26日的基础上,针对2011年6月29日坠落事故,对检测单位审查意见一栏中补充了监理工程师对现场点口位置的检查、确认意见。 修改后表格自2011年7月15日执行 中石化股份公司济南分公司 2011年6月21日星期二

无损检测申请表 (JNGC-WSJC-QM-01) 项目名称: 济南分公司重质基础油光亮油生产基地编号:申报日期:年月日工程名称储运单元改造单位工程老渣油罐区管道/设备分部管道焊接方法GTAW+SMAW 检测地点坡口形式 检测方法/检测比例/合格级别检测时机焊后热处理后 序号管道编号焊口号焊工号 焊接 时间 材质、规格 外观 检查 1 合格2 3 4 5 6 7 8 9 10 11 施工单位申请人电话 监理单位签收人电话 第页

无损探伤指令 (JNGC-WSJC-QM-02) 项目名称: 编号:委托日期:年月日工程名称单位工程 管道/设备分部焊接时间 检测地点坡口形式 焊接方法检测时机焊接后热处理后 序号管线号/ 设备号焊缝批号/部位 焊 工 号 检测方法 检测比例 合格级别 抽检 焊口 焊接 时间 材质规格 1 2 3 4 5 6 7 8 9 10 附件:检测部位(管线为单线图,设备为排版图,要求装置中管道焊口标识必须具有唯一性、可追溯性,焊缝)。 工程 监理单位 委托人联系电话 检测 单位 接收人联系电话 监理、检测单位审查情况: 1、被检件外观质量、表面处理是否合格是□否□是□否□ 2、焊缝编号、焊工编号标识是否清楚齐全是□否□是□否□ 3、现场条件(脚手架搭设)是否满足检测要求是□否□是□否□ 4、是否需要临时设施是□否□是□否□ 监理工程师:日期:检测人员:日期: 第页

JB 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标准修订情况介绍《

JB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标准修订情况介绍 (磁粉检测部分) 湖南省特种设备检测中心 周志伟 前言 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标准是《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及有关的产品标准和GB150《钢制压力容器》等的配套标准,由全国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全国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造分会归口,原机械部、化工部、劳动部和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联合发布的强制性行业标准。该标准94年1月29日正式发布,94年5月1日实施。1995年2月原劳动部下达1995年第65号文“关于贯彻执行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标准的通知”,要求压力容器行业的设计、选材、制造、安装、使用、检验和修理等一律执行JB4730-94标准。 JB4730-94标准贯彻执行近10年来,对规范压力容器的管理,保障压力容器产品质量,提高压力容器行业设计、选材、制造、使用、检验水平,减少爆炸事故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贯彻执行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如有些《容规》中包括的有色金属材料制压力容器的检测方法在标准中尚没有反映;压力管道的检测内容缺口比较大;与锅炉行业的关系不够明确;射线检测部分尚有一些条款不尽完善,此外在用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的无损检测内容尚无标准规范可循等等。上述问题有的通过标准修改单和标准宣贯进行了修改和说明,有的则尚未解决。

2000年全国质量技术监督总局锅炉局及全国锅容标委决定对JB4730-94标准进行修订,现将磁粉检测部分的主要修订内容给大家作一个汇报。 第一章范围 1.检测范围 JB4730-94标准(磁粉篇)检测范围仅限于铁磁性材料制成的压力容器及其零件。JB4730-2005标准将检测范围扩大到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等承压设备。与承压设备有关的支承件和结构件,如有要求也可参照本标准进行磁粉检测。 2.标准编制依据 在60年代,国内不少单位对压力容器进行磁粉检测是采用苏联50年代的操作规范,有的是按1964年机械部无损探伤技术条件要求进行检测。到80年代,执行JB741-80《钢制焊接压力容器技术条件》的附录4(焊缝磁粉检测)和附录6(螺栓件磁粉检测)。JB3965-85《钢制压力容器磁粉探伤》(参照ASME SE-709磁粉检验推荐操作方法)和JB4248-86《压力容器锻件磁粉探伤》(参照ASME SE-275锻钢件磁粉检验方法)制订完成后,国内锅炉、压力容器行业的磁粉检测工作,基本上按照这两个标准执行。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是参照ASME SE-709和JIS G0565、JB3965-85、JB4248-86等标准起草的,在压力容器行业普遍使用。JB4730-2005标准磁粉检测部分主要参考了下列内容起草: (A) ASME SE-709(2001版)(等同于ASTM E709-95)磁粉检测标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机构级别评定标准第1号修改单

附件1: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机构级别评定标准》 第1号修改单 (对2015年8月1日第1版的修改) 一、对正文的修改 1. 第五条修改为: “(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无损检测机构评定为A级: “1. Z≥90(见附件B); “2. Ⅲ级无损检测人员不少于6名,其中至少有3名已在该机构连续工作4年以上;Ⅱ级无损检测人员不少于45名,其中至少有25名已在该机构连续工作4年以上; “3. 四年内未发生直接责任的较大及以上由检测质量引起的特种设备事故或安全生产事故; “4. 四年内未发生直接责任的预警等级较大及以上的污染事件; “5. 四年内未发生虚假的检测行为; “6. 被核准的无损检测项目不少于2项(其中至少1项为常规项目); “7. 四年内检测责任过失赔付能力不低于600万元/年; “8. 固定办公场所(含试验场地)不少于1500平方米; “9. 取得B级《级别评定证书》满2年。 “(二) 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无损检测机构评定为B级: “1. Z≥80; “2. Ⅲ级无损检测人员不少于4名,其中至少有2名已在该机构连续工作2年以上;Ⅱ级无损检测人员不少于25名,其中至少有15名已在该机构连续工作2年以上;

“3. 四年内未发生直接责任的较大及以上由检测质量引起的特种设备事故或安全生产事故; “4. 四年内未发生直接责任的预警等级较大及以上的污染事件; “5. 四年内未发生虚假的检测行为; “6. 四年内检测责任过失赔付能力不低于400万元/年; “7. 固定办公场所(含试验场地)不少于800平方米; “8. 取得C级《级别评定证书》满2年。 “ (三) 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无损检测机构评定为C级: “1. 四年内(持《核准证》不满四年的,按实际持证年限计算,下同)未发生直接责任的较大及以上由检测质量引起的特种设备事故或安全生产事故; “2. 四年内未发生直接责任的预警等级较大及以上的污染事件; “3. 四年内未发生虚假的检测行为。” 2. 第十四条、第十五条删除,其它条款的序号顺延。有关条款中关于《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机构级别评定意见》(附录H)和《C级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机构级别评定意见》(附录I)的要求删除。 二、对“附件B 综合评定分(Z)评定办法”的修改

设计变更通知单

设计变更通知单 设计变更通知单 工程名称:昆明子君山生态旅游运动及配套工程项目办公用房建设工程 建设单位:云南宗逸置业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华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变更缘故和内容: 1、圆形花池高度调整为360mm,宽度调整为370mm。 2、方形树池高度300mm调整为240mm。 3、屋顶横向山墙(1-10轴)圈梁处,砖砌体向上提高180mm,构造柱相应提高,构造柱钢筋焊接锚入上部圈梁钢筋,浇筑圈梁砼高度可进行微调,以便檩条在同一水平面上。 4、(1)-(2)轴B轴处取消门安装,门洞口保留,(2)A-B轴处砌筑120砖墙至窗顶,抹灰刷白(同室内饰面)。 5、原瓷砖800800部分(包含其他公司办公室),除大厅及走廊不变,其余部分改为木地板,木地板踢足线相应改为木质踢足线,木地板铺设预留厚度为15mm。800800瓷砖四周边设波打砖。 6、茶水间瓷砖改为800800。 施工单位意见:________________ ____年____月____日 设计单位意见:________________ ____年____月____日 监理单位意见:________________ ____年____月____日 建设单位意见:________________ ____年____月____日

第二篇:设计变更通知单 编号:通知日期:年月日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设计图号 施工单位

变更缘故: 变更内容: 设计变更人 项目设计负责人设计单位 (签名) (签名) (公章) 年月日

第三篇:设计变更通知单 工程名称: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编码 单项工程 建设单位

无损检测人员的资格鉴定和证书规定

无损检测人员的资格鉴定和证书颁发实施细则 1 适用范围 1.1 众所周知,无损检测(NDT)的应用效果依赖于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和证书颁发的准则,无损检测人员应对指定从事的无损检测方法的应用、验证、监控或评价具有相应的技术理论知识。 1.2 本实施细则提供了制定资格鉴定和证书颁发程序的准则。 2 无损检测方法 2.1 按本细则进行无损检测人员的资格鉴定和颁发证书,适用于下列各种方法: (1) 射线照相检测(RT) (2) 磁粉检测(MT) (3) 超声检测(UT) (4) 液体渗透检测(PT) 3 资格等级 3.1 资格鉴定分为三个基本等级。 3.2 正在申请资格和领取证书过程中的无损检测人员应为学员看待。学员只能与有证人员一起工作,不得单独进行任何检测、解释、评定检测结果和报告检测结果。 3.3资格鉴定的三个基本等级如下: (1) I级——经鉴定的I级无损检测人员应能按照指导文件正确地进行特定的校准、检测以及对合格与否做出评定,并记录结果。I级人员应接受有证的II 级或III级人员必要的指导和监督。 (2) II级——经鉴定的II级无损检测人员应能调整和校准仪器,根据采用的法规、标准和技术条件,解释和评定检测结果。II级人员应十分熟悉其所获资格的检测的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同时应负责在职人员的培训工作并对受训者及I级人员进行指导。II级人员应能制定指导文件、组织检测工作和写出检测

结果报告。 (3) III级—— III级人员应能确定检测方法和操作程序;解释法规、标准、技术条件以及操作程序;设计特殊用途的试验方法、技术要求及操作程序。III 级人员应负责与其资格相应的和指定的无损检测工作,并能依据现有的法规、标准和技术条件解释和评定检测结果。III级人员对所用的材料、制造方法和产品工艺应有足够的实际知识,以便能确定检测方法并能在没有其他标准可利用时协助制定验收标准。III级人员对其他无损检测方法应有一定的了解,并胜任对申请I、II级资格证书的无损检测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工作。 4 对申请人的文化程度,受训情况和经历的要求 4.1 取证人员应具有相应的文化程度,训练和经历,以保证能了解所申请项目的检测原理和操作方法。以前的证书文件可作为相应级别的资格凭证。 4.2 在制定实施细则之前,有证件证明申请人获得的训练和(或)经验相当于I、II和(或)III的要求时,则认为已符合4.3 节的标准。 4.3 申请人符合下述无损检测人员等级标准之一者,应考虑发给相应级别的资格证书。 (1) I、II级无损检测人员。 表4.3按不同文化程度和经历制订培训的课时要求,供制定I、II级取证人员资格鉴定实施细则时参考。 (2) III级无损检测人员 (a) 最低具有四年制理工大学毕业的文化程度,并有不少于一年的该无损检测方法的II级人员的工作经历。或者: (b) 至少具有二年制理工大学或技术学校毕业的文化程度,并有不少于二年的该无损检测方法的II级人员的工作经历。或者: (c) 至少具有四年该无损检测方法的II级人员的工作经历。 考核鉴定时,上述III级人员要求可部分地由II级人员或至少相当于本细则第2节列出的其它方法的II级人员的实际工作经验所取代。

无损检测标准

无损检测标准 1、通用基础 GB5616-1985 常规无损探伤应用导则 GB/T9445-1999 无损检测人员技术资格鉴定通则 GB/T14693-1993 焊缝无损检测符号 GB16357-1996 工业X射线探伤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JB4730-19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DL/T675-1999 电力工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 GB3805-93 特低电压(ELV)限值 2、射线检测 GB3323-1987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 GB5097-1985 黑光源的间接评定方法 GB5677-1985 铸钢件射线照相及底片等级分类方法 GB/T11346-1989 铝合金铸件X射线照相检验针孔(图形)分级 GB/T11851-1996压水堆燃料棒焊缝X射线照相检验方法 GB/T12469-1990 焊接质量保证钢熔化焊接头的要求和缺陷分类 GB/T12604.2-1990 无损检测术语射线检测 GB/T12605-1990 钢管环缝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透照工艺和质量分级 GB/T16544-1996 球形储罐γ射线全景曝光照相方法 GB/T16673-1996 无损检测用黑光源(UV-A)辐射的测量 JB/T7902-1999 线型象质计 JB/T7903-1999工业射线照相底片观片灯 JB/T8543.1-1997泵产品零件无损检测泵受压铸钢件射线检测方法及底片的等级分类 JB/T9215-1999 控制射线照相图像质量的方法 JB/T9217-1999射线照相探伤方法 DL/T541-1994 钢熔化焊角焊缝射线照相方法和质量分级 DL/T821-2002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

无损检测报告要求(申请指令)

无损检测报告要求(申请指令)

————————————————————————————————作者:————————————————————————————————日期:

各单位: 中石化总部工程部、质监总站2011年6月13-16日对160万吨/年柴油加氢精制装置进行了质量大检查,针对无损检测专业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现将无损检测申请、委托指令在现有格式的基础上,对有关内容进行补充,主要增加了检测时机、焊缝坡口形式、焊口标识的唯一性等内容。装置中焊口其标识应具有唯一性和可追溯性,检测探伤底片其编号应具有唯一性。要求各施工、监理、检测单位严格过程控制记录核查,确保实体质量受控。 此次表格修改仅对JNGC-WSJC-QM-02《无损探伤指令》是在2011年6月26日的基础上,针对2011年6月29日坠落事故,对检测单位审查意见一栏中补充了监理工程师对现场点口位置的检查、确认意见。 修改后表格自2011年7月15日执行

中石化股份公司济南分公司2011年6月21日星期二

无损检测申请表 (JNGC-WSJC-QM-01) 项目名称: 济南分公司重质基础油光亮油生产基地编号:申报日期:年月日工程名称储运单元改造单位工程老渣油罐区 管道/设备分部管道焊接方法GTAW+SMAW 检测地点坡口形式 检测方法/检测比例/合格级别检测时机焊后热处理后 序号管道编号焊口号焊工号 焊接 时间 材质、规格 外观 检查 1 合格2 3 4 5 6 7 8 9 10 11 施工单位申请人电话 监理单位签收人电话 第

无损探伤指令 (JNGC-WSJC-QM-02) 项目名称: 编号:委托日期:年月日工程名称单位工程 管道/设备分部焊接时间 检测地点坡口形式 焊接方法检测时机焊接后热处理后 序号管线号/ 设备号焊缝批号/部位 焊 工 号 检测方法 检测比例 合格级别 抽检 焊口 焊接 时间 材质规格 1 2 3 4 5 6 7 8 9 10 附件:检测部位(管线为单线图,设备为排版图,要求装置中管道焊口标识必须具有唯一性、可追溯性,焊缝)。 工程 监理单位 委托人联系电话 检测单位接收人联系电话 第

(完整版)无损检测工艺规范

目录 1范围 (4) 2规范性引用文件 (4) 3-般要求 (4) 4检验实施要求 (6) 5检验细则 (8) 6验收标准 (9) 7复检 (10) 8显示记录 (11) 9后清洗 (11) 10检验报告 (11)

无损检测工艺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使用着色渗透剂、荧光渗透剂实施液体渗透检验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核电站常规岛设备制造中所实施的液体渗透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规范性文件中的条文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下列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后的任何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则,但提倡使用本标准的各方探讨使用其最新版本的可能性。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5097 无损检测渗透检测和磁粉检测观察条件 GB/T18851.2 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2部分渗透材料的检验 JB/T473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 3一般要求 3.1 检验人员的要求 3.1.1检验人员资格 检验人员应按规定取得相应的资格。 3.1.2检验员的视力 检验人员的视力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不得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并需每年检查一次; ·不得有色盲。 3.2检验规程 检验部门在实施检验前应根据产品的实际情况,按照本文相关章节的规定编写具体的检验规程,该规程应经质保程序的规定认可,并至少要包括以下内容: 1)受检部件的类型和所使用材料种类; 2)检验所依据的标准或文件; 3)检验器材和用品; 4)检验条件(被检件材质、受检区域和表面状态); 5)渗透方法:对比试验、预清洗,施加渗透剂,去除多余渗透剂,表面干燥,施加显像剂,显示和观察及后清洗等要求; 6) 检验参数:检验温度和渗透时间; 7) 验收标准。

最新EN欧盟无损检测NDT标准目录清单

无损检测欧洲标准目录EN 序号标准号 1.CEN/TC 121 Welding,焊接 2.CEN/TR 15135:2005 Welding - Design and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welds焊接焊缝 无损检测和符号 3.EN 12062:1997 Non-destructive examination of welds - General rules for metallic materials 4.EN 12062:1997/A1:2002 Non-destructive examination of welds - General rules for metallic materials 5.EN 12062:1997/A2:2003 Non-destructive examination of welds - General rules for metallic materials焊缝无损检测金属材料通则 6.EN 12517:1998 Non-destructive examination of welds - Radiographic examination of welded joints - Acceptance levels焊缝无损检测焊接接头射线照相检测验收水平7.EN 1289:1998 Non-destructive examination of welds - Penetrant testing of welds - Acceptance levels 8.EN 1289:1998/A1:2002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welds - Penetrant testing of welds - Acceptance levels 9.EN 1289:1998/A2:2003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welds - Penetrant testing of welds - Acceptance levels焊缝无损检测焊缝渗透检测验收水平 10.EN 1290:1998 Non-destructive examination of welds - Magnetic particle examination of welds 11.EN 1290:1998/A1:2002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welds - 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 of welds 12.EN 1290:1998/A2:2003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welds - 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 of welds焊缝无损检测焊缝磁粉检测 13.EN 1291:1998 Non-destructive examination of welds - 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 of welds - Acceptance levels 14.EN 1291:1998/A1:2002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welds - 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 of welds - Acceptance levels 15.EN 1291:1998/A2:2003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welds - 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 of welds - Acceptance levels焊缝无损检测焊缝磁粉检测验收水平 16.EN 1435:1997 Non-destructive examination of welds - Radiographic examination of welded joints 17.EN 1435:1997/A1:2002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welds - Radiographic testing of welded joints 18.EN 1435:1997/A2:2003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welds - Radiographic testing of welded joints焊缝无损检测焊接接头射线照相检测 19.EN 1711:2000 Non-destructive examination of welds - Eddy current examination of welds by complex plane analysis 20.EN 1711:2000/A1:2003 Non-destructive examination of welds - Eddy current examination of welds by complex plane analysis焊缝无损检测基于复平面分析的焊缝涡流检测

三(通)关于设计变更的管理规定

1.0 设计变更含义 1.1一般设计变更:对原设计欠合理、欠经济或错漏碰缺等地方进行的设计修改。 1.2重大设计变更:对于影响房屋功能、结构、立面效果等,可能引起客户投诉的变更, 或者设计变更会造成重大费用(如单次大于50万元)发生的设计变更。 1.3上述变更统称为设计变更 2.0设计变更的主要类型 2.1施工图纸因素:施工图出现的错、漏、碰、缺等情况,而导致做法变动、材料代换或其他 变更事项; 2.2政府政策、公司决策因素; 2.3市场、顾客(涉及销售合同)因素:甲方营销中心提出的改变建设标准、结构功能、使用 功能、增减工程内容等,而导致做法变更、材料代换或其他变更事项; 2.4管理职能因素:甲方设计中心、采购中心、成本管理部等提出的改变建设标准、结构功能、 使用功能、增减工程内容等,而导致做法变动、材料代换或其他变更事项; 2.5现场因素:甲方项目部、监理单位、承包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或其他技术措施及现场 施工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等,而导致做法变动、材料代换或其他变更事项; 3.0工作程序 3.1设计变更的实施及确认 3.1.1设计单位接甲方项目部或设计中心通知后进行变更设计,设计变更必须以“设计变 更通知单”为标题,并且载明变更的原因、编号、工程部位、施工要求、日期等;并作变更前后主要差异的简要说明。 3.1.2设计变更通知单应由设计单位作出,并经由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或其委托的代理 人签字、加盖设计单位变更专用图章,报送甲方发出变更指令部门,经该部门主管领导签字同意后及时发甲方项目部。甲方项目部负责的设计变更复印件加盖项目部受控章后发设计中心备案。

3.1.3甲方项目部接批准后的设计更通知后,及时交由监理按合同分类编连续号后发施工单位 进行施工。 3.1.4施工单位在完成《设计变更》后5天内以《设计变更实施确认单》的形式申报实 施的情况,监理在3天内确认,甲方项目部在5天内确认完成后,由监理返回施工单位。 3.2设计变更的审价与结算 3.2.1施工单位在收到已经确认的《设计变更实施确认单》后,10日内按合同原则编制 每份“设计变更通知单”的报价上报监理和甲方项目部,监理和甲方项目部审核后7日内发函至甲方成本管理部。特殊情况下(如涉及超过一半合同工期的设计变更),可在发出设计变更单后按上述程序报价。 3.2.2施工单位在每月的3号前将上月的“设计变更通知单”的审核情况形成跟踪汇总表 (按签“设计变更通知单”编号顺序编制),表中反映“设计变更通知单”在监理、甲方项目部、成本管理部处理的进展情况,经监理和甲方项目部审核后于当月8日前报甲方成本管理部(含汇总表的电子版)。审核后的报表反馈施工单位。3.3.3甲方成本管理部按合同计价原则对施工单位的报价进行核价或估价,并在每月的 成本月度简报中反映上月签证单审核情况。 3.3.4施工单位不得以未定价为由拒绝施工。 3.3.5结算时,施工单位报送的“设计变更通知单”的编号必须是连续号,不得断号,以 避免类似减少工程量、扣款等“设计变更通知单”的遗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