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理念文章

创新设计理念文章
创新设计理念文章

实践科学发展观创新公路设计理念

长沙博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李文波

摘要:结合“人性化设计”“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等科学发展观思想在具体设计工作中的体现,探讨分析公路设计如何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创新理念与提高设计水平,并提出今后的工作设想与部署。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公路设计创新理念

在公路设计工作中,如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创新设计理念,提高设计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一、我院公路设计工作取得的成绩及不足

设计是公路建设的前提,是工程管理的龙头,是工程质量的基础。这项工作的完成情况,不仅影响到公路建设的各个环节,还直接影响到后期的运营管理。可以说,没有好的设计,就不可能有高品质的建设成果。设计工作做好了,就能为整个公路项目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随着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在投资数额不断增加、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我院设计工作者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经受住了前所未有的考验,保证了公路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为实现交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主要表现在:

——资质成功晋升乙级,设计队伍不断壮大。在以“着力培养和引进技术精、业务熟的专业技术人才,懂经营、善管理的企业管理人才,把我院建设成为公路管理局的一个人才库”的思想指导下,我院一批中青年技术骨干经过长期的培养与锻炼,现已在实践中脱颖而出,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成为公路建设的中坚力量。这不仅成功推进了我院的资质升级,更为公路勘察设计界建成了一支生力军,为实现公路事业与人才的和谐发展铺就了希望之路。

——设计水平不断提高,设计手段日益丰富。我院积极引进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测设方法和技术设备,不断扩大与兄弟院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了物探技术的应用研究,购臵了先进适用的设计软件。设计文件和图表做到CAD出图,计算机出图率达到100%。设计手段和水平已接近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设计理念不断更新。以我院参与设计的长沙金洲大道项目作为设计示范工程,在实现公路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得到了行业和社会的高度评价。设计中高度重视环保与动态跟踪,应用“珠链”景观设计理念,使公路上一系列贴近自然的景观被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同时突出公路的功能设计,从而使设计成果的整体风格和谐统一,整条公路与周围自然环境相互交融,给道路使用者以独特的视觉感受,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第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公路。

——质量保证体系日臻完善。通过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实行竞争上岗、持证上岗制度,建立了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效率不断提高。完善了“一校三审”的质量保证体系,设计质量明显提升。

但我们也应看到,与大院及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我院设计工作还存在不足之处。一是设计理念还不能够完全适应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要求,考虑工程本身、专业内部要求较多,从全社会、环境保护角度考虑较少,环保意识、服务意识、安全意识、资源忧患意识不足,对自然尊重不够,工程大挖大填现象比较突出;二是“用心”设计不够,设计“制作”多于“创作”,有特点有特色的设计少,套标准图等照抄照搬现象较多;在技术标准指标掌握上,机械或保守地使用,不能因地制宜,生搬硬套现象比较普遍;在一些项目中,地质勘测深度不够,而在某些专业设计中又趋于保守,在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上缺乏内在动力,创新意识不强。灵活创新思维还很缺乏,这些都需要我们一一克服,逐步完善。

二、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创新设计理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科学发展观揭示的是发展的普遍规律,对全国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各地区各部门都要结

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解决自身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更快更好地推动各项事业发展”。而在公路建设工作中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则必须首先在勘察设计工作中真正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内涵,坚持按照科学发展观来谋划发展大计。

在设计工作中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首先必须把更新理念这个源头性、前提性、战略性的重要问题解决好。不仅专业技术人员要把新的理念贯彻到业务工作中去,各级领导干部更要用新的理念指导公路建设。要通过新理念的确立,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建设任务,真正使我们的各项工作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新的历史时期,公路设计行业要将公路建设工程,作为落实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公路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示范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贯彻“安全、舒适、环保、美观”的建设方针,真正体现科学发展观思想。而这一思想具体落实到设计工作中,则必须做到“五贯彻,五确立”。

第一,贯彻人本理念,确立安全至上的原则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核心理念。在公路建设中,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就必须改变“建设就是发展”的传统观点,坚持把“用户需求臵于公路工作的核心”,树立“用户第一,行者为本”的新理念,把不断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

展,作为交通工作的最终目的。勘察设计工作的着力点,则要把满足人的出行需要作为根本,在施工细节之处,体现对人的关怀,体现人性化的要求,注重公路安全性、方便性、舒适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如我们可以在设计过程中引入“分段设计”理念,根据不同的地形设计不同的行车时速,既提高公路通行能力,又让驾驶员开起车来更加便捷、舒适。

同时,在工程设计中要将安全性放在首位,综合考虑公路功能、行车安全、自然环境等因素,既要坚持地形选线、地质选线,更要做到安全选线;既要充分考虑公路设施的自身安全和运营安全,又要消除公路事故多发点和安全隐患;要尽量采用改善平纵线形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行车安全问题。努力为公路使用者提供安全保障和人性化的服务,切实提高公路交通的安全水平和服务水准。

第二,贯彻和谐发展理念,确立努力建设“两型社会”的指导思想

首先,要坚持公路与自然相和谐,确立环境友好型的理念。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公路建设离不开环境与资源的支撑,对自然环境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如公路建设经常遇到湿地、野生动植物栖息地、自然保护区等重要生态区。这些区域,对保持生态平衡和多样性起到重要作用。过去,当建设资金受限时,往往压缩前期的环保投入,最终

导致生态失衡,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期损失与长期影响。今天,我们要汲取过去的经验教训,树立“绿色交通”的理念,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尊重自然规律,倍加爱护和保护自然。如在设计工作中转变公路选线理念:由“选线地质”转变为“地质选线”;由线路服从构造物转变为构造物服从于线路;由被动地质改造,创造人工景观,转变为主动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之路。把工程防护与生态防护结合起来,把设计作为改善环境的促进因素,摒弃先破坏、后恢复的陋习,努力实现环境保护与公路建设并举、公路发展与自然环境相和谐,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设计生态路和环保路,减少交通公害,为人民创造秀美清新的生活环境,使更多的人享受现代科技和文明带来的实惠与便利。

其次,贯彻可持续发展,确立资源节约型的理念。有限的自然资源只有节约才能持久利用。在公路建设中,对合理使用土地资源必须高度重视。公路建设是线性工程,规模大,对土地资源有很强的依赖性。特别是在一些地域内有限的通道上进行合理规划,本身就是开发和节约国土资源不容忽视和回避的问题。公路建设决不能以浪费土地、破坏资源环境为代价。无论是在设计环节,还是在施工过程中,都要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远近结合、综合利用”的原则,正确处理适当超前与可承受能力的关系,做到“三个合理”。一是合理利用线位资源,确定合理的路线方案,避免重复建

设或工程衔接不合理造成的资源浪费;二是合理确定建设规模,以满足功能为主要目标,不片面追求不符合实际需要和经济能力的高标准,不建盲目追求政绩的形象工程,不搞不切实际的贪大求洋;三是合理确定建设方案,能利用老路进行改扩建的不要新建,确需新建的要尽量避免占用耕地良田。

第三,贯彻质量优先,确立群众满意的理念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更是一个行业的生命。一个高品质的公路工程项目,不仅是实体质量、功能质量、外观质量的完美结合,是结构安全、经久耐用、外表美观的优质工程,还应当是公众认可、使用方便、人民满意、有高水平服务质量的社会产品。如果社会公众得不到便利、有效的服务,不能给予认可,就称不上是好工程。所以,我们不仅要站在交通行业自身的角度去搞工程设计,体现公路特有的线形美和工程结构物的建筑美,体现精细的工程质量要求,更应站在行车使用者的角度去设计公路。过去,受勘察手段和设计技术的限制,部分设计项目对当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状况了解不深。尤其是没有充分考虑当地群众的具体利益和实际需求,特殊地区和特殊情况没有特殊处理,以至于在设计原则掌握上出现一些偏差,影响了沿线群众的切身利益。

在公路建设的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区域社会经济的发

展要求,从实际出发,尽可能体现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公路选线应尽量避开村镇和环境敏感建筑物,尽量避免由于公路阻隔影响居民往来、农耕和水资源利用,尽量避免大规模的拆迁安臵,并要充分体现国家安臵补助政策。农用通道要保证排水通畅、使用方便。大力提倡公众参与,增加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透明度,是减少工作后遗症、提高社会认可度的重要措施。在公路建设前期工作中,要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特别要注意听取沿线群众的意见,使公路建设贴近大众需求,满足社会公众需要。这有益于完善设计方案,有益于保证后期建设的顺利实施。

第四,贯彻合理选用技术指标,确立设计创作的理念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地理地质条件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异,为保证公路交通网的畅通,需要有全国性的公路技术标准的规范。但要正确理解和执行标准、规范,切忌不分强制性标准还是推荐性标准,照抄照搬。要加强总体设计工作,充分考虑地区之间、不同地理条件之间的发展差别和不同情况,坚持针对工程项目所处的自然、地理、地质条件的特点,尊重每一个区域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在满足安全性、功能性条件下,通过对工程方案和技术经济进行优化比选,科学确定技术标准,合理运用技术指标。

我国具有丰富的地理地质形态,需要建设各种形式、不同规模的公路工程项目。可以说,我国是世界上公路和桥梁

实践形式最丰富的国家。这些都给广大设计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实践舞台。只要用心设计,精心创作,就一定能够设计出、建造出一大批有代表性、有特点、有风格的精品项目。因此,设计人员要树立设计创作理念,变设计工作为设计创作,把设计产品变为设计作品。要大胆创新,合理、灵活地运用技术指标,精雕细琢,抓住重点,突出功能实效,以“更安全、更环保、更经济”为目标,在“精、细、美”上多下功夫,高度重视线形、结构以及每个局部、细节的技术处理。同时,要以追求自然、朴实为导向,强化景观设计。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和特大桥梁,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文化景观,凝聚着设计人员的辛勤劳动和智慧,闪耀着现代文明的光辉,往往会成为一个区域的风景,成为一座文化丰碑。公路设计要充分考虑与当地自然及文化景观相协调,追求自然,突出自然,使公路建设与自然景观达到完美的结合,成为经得起历史和社会检验的优秀品牌。

第五,贯彻全面统筹的思想,确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

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局部最优不等于系统最优。公路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设计工作要统筹考虑规划、建设、养护、运营的全过程,系统解决工程结构的耐久性、抗疲劳性,人车行驶的安全性,养护维修的可行性,防灾减灾的有效性,以及环境景观的协调性等问题,实现公路使用寿命更长、环

境更美、行车更舒、投资更省的总体目标,推动公路建设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过去,由于建设资金严重不足,设计阶段对控制工程造价、节约建设资金考虑过多,忽视了由于先期投入不足,增加了运营期间的养护费用;忽视了由于养护设施设臵不当,不能应对突发性公路灾毁和保证施工作业的不阻断、不拥堵,降低了公路服务水平,并由此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由于先期投入不足,造成工程使用寿命缩短,大修提早到来的例子屡见不鲜。要确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在可能的条件下,宁肯先期投入大一些,也要减少后期养护费用,延长使用寿命,从而减少交通干扰,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坚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需要出发,不盲目追求和攀比我们力所不能及的高指标、高要求,继续倡导科学合理的经济设计理念,用好每一分建设资金。要增加成本意识,采用合理的工程规模、技术标准和建设方案,在确保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工程造价,节约工程投资。还要积极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通过提高技术含量,达到最佳的技术经济效益。

上述五个新理念,是我们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出发提炼出来的,是我们从多年来大规模公路建设的成败教训中摸索出来的,是我们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吸收人类文明的创造成果总结出来的,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公路

设计工作,具有很强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三、工作设想与部署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做好公路设计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前提,以实现公路行业跨越式发展为目标,以提升设计理念为先导,以提高设计水平为主线,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为动力,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完善措施,全面提高公路设计质量,努力开创公路设计工作新局面。为此,我院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总结推广成功经验

在提高设计理念,实现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选择部分即将开工的建设项目,进行点上示范,探索在不同地区、不同地质条件下设计的新经验,取得成功经验后,及时总结推广。通过典型引导,结合当地实际,推广示范成果,推动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使设计质量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不断提高设计质量,落实在管理上,主要是抓好以下六项工作:第一,严格设计审查咨询工作。设计审查是主管部门实施公路设计质量监督和管理的重要举措。安全、环保、土地节约等方面达不到设计深度的文件,坚决不予批准,避免把本阶段应该完成的工作内容和深度留给下一阶段,产生

遗憾工程。要坚持优势互补,坚持科研、设计工作紧密结合,适时提请国内外专家就关键技术问题进行咨询、审核,为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奠定坚实基础;对项目前期或关键阶段的关键技术,聘请专家或委托有资质、水平高的勘察设计单位进行咨询评估、方案优化和设计复核等,提高设计质量、降低工程造价。

第二,要严格设计变更管理。当前不少工程变更设计频繁发生,有勘察设计深度不足引起的,也有其他人为原因。变更设计的过多、过滥,就是对劣质勘察设计项目的认可,也为滋生腐败提供了条件。应当明确,设计文件一经批准,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施工中随意修改和调整。确需修改的,应由原设计单位完成或经原单位书面同意,由项目法人委托的其他具有相应资质的勘察设计单位来完成。重大设计变更必须进行充分论证,按程序逐级审查报批。要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杜绝项目报批前有意降低工程造价和变更设计中随意增加工程造价的行为,坚决杜绝利用变更设计谋取不正当利益。

第三,明确设计单位人员的质量责任。实行设计质量终身责任制和质量问责制。勘察设计单位要对建设项目在合理使用年限内的勘察设计质量负责。设计单位要强化企业自律机制,建立健全质量体系,把质量责任逐级分解,落实到人头,并保证切实贯彻。同时,要坚持设计回访制度和现场设

计代表派驻制度,搞好设计后续服务,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为业主、施工和监理单位当好参谋。

第四,要严格控制设计周期。合理的设计周期是保证设计质量的前提,也是降低建设成本的必要条件。由于地质、水文等自然环境及项目功能、规模的不同,不同公路工程项目之间有共性,更有差异。当前,由于设计周期不足带来的设计质量低劣较为突出,给工程质量留下隐患。正确处理发展速度与工程质量的关系,给设计留出足够的工作周期,以优质的设计成果、良好的诚信,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

第五,实施公路运营安全评价制度。按国际上通常做法,道路设施运营安全评价,是由具有丰富的道路交通专业和非道路交通专业知识的个人或组织,从道路使用者的角度,对影响道路运营安全的专业设计或已有道路设施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措施。推广这项制度,是落实“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理念的具体举措。

(三)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完善设计硬软件升级机制

设计既是一门多学科、多门类的应用科学,也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没有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作支撑,不论多好的设计思路和方案,只能是一纸空谈。落后的技术,同陈旧的思想、保守的设计一样,都是我们必须扬弃的包袱。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及时总结前一时期公路建设技术经验的基础上,紧密跟踪国际先进技术的最新发展

动向,积极消化、吸收、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研究推广和自主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新技术、新手段。要高度重视公路行业共性、前瞻性的新技术开发研究,使公路建设逐步向集成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实现勘测手段和设计方法的创新,向国际一流水平看齐。

(四)注重人才培养,加强人才建设

设计企业是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提供智力服务的企业,企业的根本资源是人力和智力资源。只有拥有充足的高素质人才资源,才能保证我们事业的兴旺发达。因此,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应是设计企业的核心任务之一。

要把加强人才培养,作为提升设计理念、提高设计质量的重要手段,积极创造条件,为优秀人才培训和外出技术考察交流提供机会,鼓励他们更新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要调整人才结构,注重技术骨干的培养和选拔。创新人才工作机制,营造一个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环境,形成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氛围。教育他们发扬优良传统,刻苦钻研,勤学苦练,扎实工作,精益求精,努力提高理论修养和专业素质,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业务技能。

(五)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自觉形成的,并为广大员工信守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

合反映。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灵魂,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也是企业管理的最重要内容,它决定着企业的兴衰存亡。对一个企业而言,企业文化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它事关立企之本、治企之道、兴企之路。

我院要牢牢把握机遇,进一步强化市场竞争意识和经营管理理念,立足市内市场,开拓省内市场,做强设计主业,拓展咨询业务,力争年内自主投标取得新的突破,为今后发展奠定扎实基础。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创新设计理念,提升设计水平,打造设计品牌。始终坚持把质量作为设计的灵魂、企业的生命,树立“精品设计”理念和“精细管理”思想,落实全面质量管理,以质量赢得市场、树立企业品牌。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质量公路”、“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公路”,创新设计理念,多采用节能、环保、合理节约材料和资源的新技术,为构建和谐公路作出新贡献。进一步强化改革意识和人才兴院理念,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建好队伍,和谐发展。要以改革推进企业和谐发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以转变经营管理机制,调动发挥职工积极作用,提高经济、社会效益为目标,树立“以人为本,人才强司”的管理理念,着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企业改革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我们感到机遇与挑战并存,动力

与压力同在。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我们就能赢得主动;只要我们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创新设计理念,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就一定能开创公路设计工作新局面,为实现长沙公路新的跨越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西安建筑特色

建筑,是城市中凝固的音符;建筑,是城市中永恒的风景。 近年,西安房地产市场上“欧陆风”、“澳风”劲吹,建筑风格没有主导方向,更谈不上体现古城特色。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张绮曼教授指出,西安建筑风格应朴素一些、雅致一些,要用传统风格统一建筑新貌,虽不主张复古,但也不能完全摒弃古城传统的符号、文脉和地域特色———西安是一个拥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千年古都。从建筑方面看,雄伟古老的城市建筑风格,培养了西安浑厚的城市性格,“雄浑、厚重”可以提炼为“西安城市精神”,陕西师范大学的王继教授说。同时,他认为,建筑风格要弘扬和发掘古城西安建筑的精髓,建筑风格的拷贝、借鉴、发展与创新,关键在于能否体现古城特色,建筑形象能否体现“城市精神”。 从房地产开发角度来讲,建筑风格应如何规划才能体现古城特色,其形象才能体现“城市精神”?针对此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政府部门、规划专家和业内人士。 西安市副市长乔征: 传统神韵和现代风格相结合 城市建筑要和西安的古城建筑风格相融合,体现建筑的西安特色,但并不是主张做大屋顶或雕梁画栋。西安市副市长乔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建筑可以用现代的材料,用现代的建筑手法,但要把建筑的厚重感体现出来。西安的建筑物总的特色是厚重。古经上讲究“势”,建筑物的“势”到了,就会让人感到有一种厚重感。特别是在做一些大型公益性建筑时,不要求一味地追求“形似”,也就是说,并不要求建筑的形象像钟楼、南门,但一定要“神”似。这里的“神”就是建筑物的“气势”,且“气势”要跟整个古城墙相融合。 乔征谈道,西安很多传统建筑都比较厚重,有一种文化气息的厚重感。建筑本身就要通过文化内涵去挖掘、去体现。西安作为一个千年古城,建筑既要体现传统的“神韵”风格,又要符合现代城市发展的潮流和气息,要有活力和现代感。西安市规划局局长和红星:应体现西安历史文化特色 建筑风格应体现古城的历史文化特色,建筑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要能体现出“城市精神”。在紫薇MALL建筑设计论证会上,西安市规划局和红星局长说,“西安的建筑风格下一步应如何规划,如何让建筑在特定地段体现西安文化艺术的复兴,我们要朝这个方向引导。否则,建筑没有古城西安特色,和其他城市没有区别,怎么体现西安的城市特色和文化呢?我们就是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找到适合西安的、具有西安特色的发展道路。” 规划专家韩冀: 古要古到家新要新到位 建设部城乡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西安市规划委员会总规划师韩冀对记者说,20世纪,许多现代建筑考虑结构、材料比较多,对地域特点考虑得较少,出现了“千城一面”现象。因而,国际建筑协会提出21世纪国际建筑的发展方向是:“现代建筑地域化,地域建筑现代化”,总的方向是现代化,但要考虑到地域特色。

关于创新与实践的一篇作文

……………………………………………………………最新资料推荐………………………………………………… 创新与实践 生活中,要想获得成功,创新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缺少了实践,创新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样,便难以成功。只有既懂得发扬自己的特色,勇于创新,又善于继承前人的传统,才会更易成功。 创新,并不是所谓的闭门造车,不是靠自己的主观臆造去随意地瞎编乱造,而是要注意实践的成果,在别人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创新才会显得更有意义。英国17世纪的科学巨匠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的三大定律,创新不可谓不丰富。可当别人问及他为什么会取得如此的成绩时,他说:“如果说我看得更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虽然这只是一时谦虚之词,但细细想来,如果没有伽利略夜观星空,如果没有第谷数十年如一日研究天体的运行规律,那么牛顿想要总结出物体运行的三大定律,似乎要大费周折了。可见,实践和创新是不可分的,只有在取得其精髓去其糟粕的实践中创新才是可取的。 马克思作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用毕生的心血写成了光辉巨着《资本论》,他的创新精神鼓舞和造就了一大批的仁人志士为社会的进步而奋斗。诚然,大英博物馆的一桌一椅见证了他的冥思苦想之后的豁然开朗,之后的奋笔疾书,见证了他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理论。但是如果没有他翻前人之作时的专注,摘抄资料时的认真,圣西门、傅立叶他们的空想理论,他也不会成功的。甚至可以断言,如果没有他们,《资本论》也许不会这么快地完成,我们也许还要在黑暗中摸索着前进。可见,在继承中创新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其实不用更多的证明,那指导我们走上富裕之路的邓小平理论,那真知灼见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便雄辩地说明了实践和创新的关系。 盲目的创新往往会弄巧成拙,让人传为笑谈。君不见那“邯郸学步”的郑国人,总想学习别人的步法,以便自己跟本国的人走路不一样,似乎是创新了,但是动机不纯,方法不对,不知继承,落了个爬回去的下场。前几年的小品《如此包装》也是说的这个道理,本来评剧便是一门值得继承的艺术,可是那个“总监”非要进行“创新”,将原来风马牛不相及的流行音乐与民族艺术强行配伍,结果是可想而知的。那“创新”出来的“四不像”让我们津津乐道了好些年。若不得要领,便很容易犯同样的错误。 实践和创新是雨与水的关系,没有了实践如同只有鱼没有水,再好的创新也会成为空中楼阁,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而只有水没有鱼似乎更表现出只有实践没有创新的死寂,毫无生气。只有鱼和水统一在一起,才会变得有生气。正如创新和实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才会结出成功的果实一样。 创新是重要的,但是实践同样是重要的。你要想获得成功,实践和创新是必不可少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了实践便是无源之水,而没有了创新便是一潭死水,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创新,才会真的“清如许”了。 1

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创新研究

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创新研究 摘要:人类的发展离不开建筑,它是一个重要的部分。社会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建筑设计也要适应经济的发展,将现代设计理念和传统的自然理念相融合,实现设计的创新,是我国的建筑设计满足人们对建筑的要求。本文从多个方面对现代化建筑设计的创新理念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创新 0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国建筑业的发展迅速和房地产市场的火热,人们对建筑设计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建筑设计在整个建筑行业起到了决定性的基础作用。为了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要求。我们就要对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创新加以认识、提高。理念的创新是建筑设计的生命之泉,它对于建筑设计这个行业来说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设计者来说是一种动力。许多的优秀建筑设计都源于创新。只有大胆的创新,大胆的尝试才能有好的作品,这些作品才会被人们所认同。经典的建筑作品已经被作为人类文明的辉煌载入史册。许多保留至今的古老经典建筑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成为城市,甚至是国家的标志性建筑。人们把能够代表和影响城市形象的重要建筑称为“标志性建筑”。它们吸引了大批旅游者前来参观,同时也为城市创造了丰厚的收入。而与之相比,那些枯燥乏味没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已经或即将被历史所淘汰。所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设计中建筑设计理念的创新决定了建筑设计师能否成功,也决定了今后建筑业的发展。 1建筑设计创新理论应具备的基础 创新,就是具有创造新鲜事物的能力。在建筑设计中,就是要具备创造新鲜、与众不同的建筑设计的一种思维能力。这就对设计师们提出了一个很高的要求。随着生

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新鲜事物的追求与日俱增,普通的建筑作品很难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要求。而很多建筑师,设计者们不敢大胆尝试、创新、改革,而是因循守旧,照搬硬套,故而很难有好的建筑作品。往往好的建筑作品需要有好的灵感,没有好的灵感、动力很难有好的想象力及创造力,更别提好的建筑作品。而创造性思维是现在设计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他在一个多元化的设计领域中起到了主导的作用。这里的创新性思维是广义的,并不是单纯的创新,它囊括了兴趣、爱好、信仰、独立性等多种心理因素,以及丰富的想象能力、强大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建筑设计经验、阅历和扎实的基础知识,并且对地理、环境、历史、政治、文化、宗教等一系列也要有一定的了解。有了上述这些强大的理论实践武器来武装自己,这是成为一名一流的建筑设计师的必备条件。所以在千变万化的国际化建筑设计的竞争中,要不断完善自己,充实自己。不被淘汰甚至于领导潮流,创新是建筑师们重要的武器,创新是设计的灵魂。 2建筑设计创新设计方向 2.1生态设计 生态建筑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主要研究建筑与生态关系。生态建筑是多种技术集成的结果,是指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保护环境的要求,把建筑物与种植业、养殖业、能源、环保、美学、高新技术等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有效满足各种使用功能的同时,能够有益于使用者的身心健康,并创造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工作和生活空间。生态建筑是今后建筑发展的大趋势。例如Chuckanut Ridge住宅,太阳能成为设计的亮点。屋外的电伏板为房间夜间照明提供能源,大大的落地窗充分接收阳光的明媚,房间内一片温暖。该住宅的设计极大地响应了低碳世界的口号。现在的居住建筑只讲求快速建筑,大的居住容量,忽略了人们的居住感受,居住需求。普通楼盘的楼间距在越来越小,窗户也是能矮多少就矮多少,到处充斥着廉价房的感觉,售价却是天价。政府与

文化特性与城市建筑――以杭州为例

文化特性与城市建筑——杭州案例研究 现代城市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实力的竞争,更是文化、城市形象等软实力的竞争。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三千多年的城市建设史,然而在过去几十年里,因为飞速的经济发展和快速的城市化,中国的城市面貌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多数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在现代化建设中失去了可识别的身份,众多城市的历史街区和古老建筑在现代化进程的滚滚潮流中轰然倒地。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在城市营造者的眼中沦丧。而城市居民内心深处的欲望和危机感与日俱增,缺乏地域文化的城市也使得居民缺乏城市认同感。如何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保持和发扬建筑的文化特性,是值得城市居民和城市营造者深思的。 一、当代中国建筑文化的缺失 1.1传统建筑文化的缺失 任何建筑都和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紧密相关。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精神的体现,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物我一体的自然观以及阴阳有序的环境观一直作为基本的建筑理念影响和制约着中国建筑的发展,使中国建筑表现出强烈的人文意识和理性精神。 这种精神在当代建筑中理应得到继承与发展。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西方文化思想的强势冲击,加上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近现代文化精神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没有正确的应对策略,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一种截然相反的文化冲击下变为了弱势。中国当下建筑,大都沿袭西方建筑的模式,摩天大楼、欧陆风情随处可见,一些标志性建筑以其新颖和现代的造型刺激着人们的眼球,然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却缺失了。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有着浩瀚如海且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我国城市建筑的文化遗产资源也极为丰富,几乎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生命历程,它不但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城市文明的现实载体。如何保存城市的历史面貌,延续城市的历史生命,对当下城市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令人遗憾的是,在我国现有的城市建设中,这方面的工作却做得不够。当年梁思成谈北京城的规划与建筑时,曾感叹“伟大的北京城墙”被人们所忽视,他说,北京城墙的产

英式建筑风格设计说明

爱伦堡住宅小区规划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目录 一、项目概况 二、规划设计依据 三、设计策划 四、设计原则 五、规划设计概念 六、规划设计整体框架 七、道路系统规划 八、绿地景观系统设计 九、建筑设计 十、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十一、结构设计 十二、电气设计 十三、给排水设计 十四、消防设计 十五、节能设计 十六、卫生防疫与环保设计 十七、四新技术及智能化的应用 一、项目概况 基地分析 江苏省沛县爱伦堡住宅小区工程位于沛县经济开发区汉兴路西侧,樊哙路北侧,总用地面积73985平方米,合111.00亩,详见范围见用地红线图,性质为商住用地。 基地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位于沛县经济开发区,开发区创建于2001年12月,是江苏省政府批准的省级开发区,沛县经济开发区在参与评选的200多家国家和省级开发区中脱颖而出,被评为长三角地区最具投资价值最具投资潜力的省级开发区,是实施城市规划居住组团的关键所在。 基地现状地形较为平坦,现状建筑较少,有利于开发的迅速推进。 二、规划设计依据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 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3.《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99(2003年版) 4.《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5.《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 6.《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8.《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 9.《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10.《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11.《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 12.《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13.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 14.建设单位提供的开发用地红线图和项目设计任务书等文件 三、设计策划 1、沛县文脉

泰国建筑风格

泰国建筑的特色 1、建筑形式多样化。泰国的建筑形式有传统式、现代式、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及传统式的变异等几种形式。总的来讲,泰国建筑具有浓郁的佛教文化色彩和传统的民族特色,充分体现了泰国七百多年的历史文化。 2、注重小环境的建设。在考察中,我们从所到的景点、园林、酒店及沿途建 筑上处处都领略到了泰国建筑的风采,深深感受到泰国建筑的自然、古朴、精细、别致、和谐;泰国建筑从规划、设计到施工的各个环节都非常精细周密,非常注重质量和效果,层层进行严格把关,真正体现质量第一的标准和要求;施工过程中其工艺技术更是独具匠心,建筑精品的形成,是各个环节精心设计严格把关的结果。 3、突出绿化在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泰国的建筑之所以自然和谐,是因为 有绿化点缀在环境建设中。无论是山体建筑、城市道路,还是城市中的小环境建设都以精巧的园林艺术,来体现热带雨林的园林式、花园式的建筑特色,环境园艺绿化是泰国小环境建设的重要特色,是体现以人为本、与大自然和谐的重要特征。 4、山体建筑和山体园林绿化搭配成功。如清莱府的莱东花园,从花园大门外 道路两边的条木花盆、休息木凳和花饰园艺开始,到公园内部的整体布局、山地 建设、园艺绿化、建设小品等整个公园的建设都在坡度较大的山体上依山就势地 进行布局建设,整个公园无论山体坡度多大都没有看到一座挡土墙,除建筑体外, 全部保存了完整的生态植被和人工园艺绿化,展示出了与原始生态相融合的璀灿 亮丽的人文景观,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这种建设模式和经验,较适合磨憨 实际,值得认真学习和借鉴。 吸取泰国建筑文化精华打造磨憨精品口岸小城市 泰国的建筑是东南亚建筑的典型代表,磨憨边境贸易区的建设一方面要 吸取借鉴其精华,努力打造东南亚特色精品,同时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突 出特色,发挥优势。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在建筑设计时要比目前的常规设计更进一步细化。细才能体现特和精,这是 特色建筑的必然要求。目前我们没有东南亚特色建筑的工艺师,只能在设计方面 进行细化完善,施工人员按图施工,设计人员在施工中不断加强现场指导,把自 己的设计理念和构想通过施工人员充分体现出来,才能打造出精品。这一点在我 们考察后深有体会和感触,我们在今后的开发建设中要力求做到。 2、要打造东南亚特色建筑品牌,除严把设计关外,建筑材料也是重要因素。目前我们尚没有泰国及东南亚特色建筑的材料,从现在起我们要着手通过招商引资和内引外联的方式,积极引进东南亚特色建筑材料的生产和加工设备和技术,并在区内进行生产和加工,降低进口材料的成本;同时,我们也要因地制宜,尽量使用我们当地的材料,这样既能节省投资,又能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体现地方特色。 3、建筑的细部处理是体现建筑特色和气势的关键。泰国的建筑不管是高层建筑,

关于如何打造城市风貌和风格

关于如何打造城市风貌和风格 ------城市印象(特色) 城市风貌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性格、底蕴、格局的外在展现和历史、文化及社会发展程度的综合反映,是通过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所体现的城市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环境特征。而城市风格是一座城市的内容和形式,它是明显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个性特征,是城市社会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外在表现。两者相同之处在于都与城市形象有关,不同之处在于城市风格侧重于城市可视形象特征区别于其他的表现,也是一个城市特色表现。城市风貌特色不仅仅是建筑技术和学术流派问题,而且是事关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大问题。塑造城市风貌特色具有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和文脉传承的历史意义。 我县的城市建设这些年来得到迅猛发展,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到处盖新楼、修马路,互助县城变样了、变大了、变绿了,可是,随着城市建设空前发展。同时暴露出很多美中不足的缺憾,如互助的味道没有了,即特色不再明显,除了它自身的地理环境有特色外,大多数新建的建筑可以放到省内任何一个县城都合适,而我们城市的新定位是“具有地域民族特色,高原田园风光的国家级休闲度假旅游名城”,所以说,一个城市的风格才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塑造城市的特

色是城建工作的生命。下面,我就如何打造和提升我县城市风貌和风格作一研讨发言,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塑造我县城市风貌特色的主要途径 城市特色的产生、发展是由其所处地理环境、历史沿革及经济社会发展等诸多因素所决定,既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我县独特的自然环境,丰富的人文资源,快速的经济增长为塑造城市特色奠定了良好基础。关键是要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处理好多样与协调、重点与一般、继承与创新、发掘与借鉴的辩证统一关系,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塑造城市特色。(一)顺应自然地理环境。城市都是依据自然环境形成鲜明而永恒的城市特色。我县有着“三山三水”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要充分尊重、顺应、利用所处地理环境优势,着力构建“城在山中、市在林中、水在城中”的生态城市格局。围绕三河形成主要XX生态景观轴和围绕地块片区特色形成历史老城、山水新城、城南休闲度假、城西民俗旅游、三河交汇生态旅游、绿色产业等风貌区及城市多点景观节点的“六轴、六区、多点”的城市风貌系统。 (二)挖掘民族文化内涵。我县是以土族为主的15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各族人民在独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积淀,是塑造城市风貌特色的重要基础。城市风貌特色的塑造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背景。土族文化所

八大风格 设计理念

八大风格设计理念 现代简约风格主要特点:简洁和实用是现代简约风格的基本特点,空间以 线条简洁的家具和装饰为主,重视室内空间的使用功能。主张废弃多余繁琐的 附加装饰,在色彩上和造型上追随流行时尚。简约不即是简单,它不是简单的"堆砌"和平淡的"摆放",而是利用这些简洁的元素通过设计整合、得出的设计和思路的延展。 现代简约风格夸大功能性设计,线条简约流畅,色彩对比强猎冬这是现代 风格家具的特点。此外,使用钢化玻璃、不锈钢等新型材料作为辅材,也是现 代风格家具的常见装饰手法,能给人带来前卫、不受拘束的感觉。这是一种经济、实用、舒适的设计风格,很适合追求时尚、轻松、自然生活状态的年轻人 选择。 雅致温馨风格:雅致主义风格是介于现代简约风格和古典风格之间的一种 装修风格,他没有现代风格的简约和干练、也没有古典装修风格的繁琐、豪华。这个风格夸大温馨、舒适、精致唯美,是对简约和古典的一种完美融合,这种 风格能很好营造家温馨舒适的氛围,受到很多人的追捧。 这种风格夸大比例和色彩的*。人们开始会把一堵墙的上部分与天花同色,而墙面使用一种带有淡淡纹理的墙纸。整个风格显得十分优雅和舒适,不带有 一丝的浮躁。 适合追求温馨、茶花品种安静的业主选择。 新中式装修风格特点:中国风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复古明清,而是通过中式 风格的特征,表达对清雅蕴藉、端庄丰华的东方式精神境界的追求。新中式风 格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中国传统风格文化意义在当前时代背景下 的演绎;一是对中国当代文化充分理解基础上确当代设计。新中式风格不是纯 粹的元素堆砌,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熟悉,将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结合在一起,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来打造富有传统韵味的事物,让传统艺术在当今社会 的到合适的体现。

产品设计与建筑风格之建筑风格主要类别介绍

建筑风格主要类别介绍 [日期 2006-11-04] 1.按国家(民族)和地区分 中国风格、日本、新加坡风格、英国风格、法国风格、美国风格、等。 常用一个地区概括,如:欧陆风格、欧美风格、地中海式风格、澳洲风格、非洲风格、拉丁美洲风格等 2.按建筑物的类型分 住宅建筑风格、别墅建筑风格、写字楼建筑风格、商业建筑风格、宗教建筑风格、其他公共(如学校、博物馆、政府办公大楼)建筑风格等 3.按照历史发展流派分 (1)古希腊建筑风格,约公元前800年至公元300年 (2)古罗马建筑风格,约公元前300年至公元365年,罗马建筑风格正是欧洲建筑艺术的重要渊源 (3)欧洲中世纪建筑风格,公元400年至1400年,封建领主经济占统治地位,城堡式建筑盛行 (4)文艺复兴建筑风格,公元1420至1550年,建筑从经验走向科学化,不断冲破学院式、城堡式的封闭 以上四类可称为古典主义建筑风格 (5)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 这一风格曾三度出现,最早一次是1750至1880,他是欧洲古典主义的最后一个阶段,其特点是体量宏伟,柱式运用严谨,而且很少用装饰。另一次出现在1900-1920年,带有一定的复古特征。第三次出现在1982年,其主要特征是把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结合起来,并加入新形势,这一风格在当今世界各国颇为流行。 (6)现代评论风格,1960-1975。缘自西方60年代兴起的“现代艺术运动”他是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建造适应现代生活的建筑,外观宏伟壮观,很少使用装饰。

(7)后现代主义风格,亦称“后现代派”,1980年开始出现。这一风格的建筑在建筑设计中重新引进了装饰花纹和色彩,以折衷的方式借鉴不同的时期具有历史意义的局部,但不复古。 4.按建筑方式来分 (1)哥特式建筑风格。 盛行于众世纪1050-1550,以宗教建筑为多,最主要的特点是高耸的尖塔,超人的尺度和繁缛的装饰,形成统一向上的旋律。 (2)巴洛克建筑风格。 1600-1760,他是几乎最为讲究华丽、装饰的一种建筑风格,即使过于繁琐也要刻意追求。 (3)洛可可建筑风格。 1750-1790,主要起源于法国,代表了巴洛克风格的最后阶段,主要特点是大量运用半抽象题材的装饰。 (4)木条式建筑风格。 一种纯美洲民居风格,主要特点是水平式、木架骨的结构。 (5)园林风格。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流行,这种风格在深圳场当作概念炒作,其特点是通过环境规划和景观设计,栽植花草树木,提高绿化,并围绕建筑营造园林景观。 (6)概念式风格。 90年代开始在国际上流行,其实是一种模型建筑,它更多的来余人的想象,力求摆脱对建筑本身限制和约束,而创再出一种个性化色彩很强的建筑风格。

中世纪城市建筑特点总结归纳

中世纪欧洲建筑风格特征总结归纳 这学期学的是欧洲中世纪建筑文明,于是想把整个中世纪的欧洲建筑风格的特点归纳一下。中世纪欧洲城市建筑风格有三种,拜占庭风格,罗马式风格和哥特式风格。 首先是拜占庭建筑风格。拜占庭时代是指从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将罗马帝国首都从罗马东迁到到君士坦丁堡开始,一直到公元1453年奥斯曼帝国将拜占庭帝国灭亡为止。而拜占庭的建筑在6世纪以后与拉丁西方的建筑形式拉开了差距。一般来说,从建筑形制来说,拜占庭人更喜爱集中式的建筑布局。这种集中式形制在帝国境内和东欧、西欧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变体,这些教堂规模虽不及巴西利卡那样大,但比例适度,造型完美。从材料与构造技术来看,拜占庭建筑是一种砖砌或砖石混砌的结构,这是由当地的自然资源所决定的。从建筑装饰来说,由于建筑物的墙体是以砖层与石板层相重叠的方法来砌造,表面较为粗糙,必须加以装饰,这就促使拜占庭的大理石与马赛克贴面技术发达起来。 就比如说在查士丁尼时代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公元325年始建圣索菲亚大教堂,后受损于520-532年的平民暴动。查士丁尼大帝在平定这次暴动之后重建,于公元537年竣工,成为了基督教的宫廷教堂。前后历时5年多,耗资巨大,它代表着东罗马帝国建筑艺术的顶峰。圣索菲亚大教堂在于平面采用了希腊式十字架的造型,在空间上则创造了巨型的圆顶,而且在室内没有用到柱子来支撑,而是以拱门、扶壁、小圆顶等设计来支撑和分担穹隆的重量。教堂前部是一个华丽的庭院,周围有柱廊环绕,中央是水池。经过三联门便到了外前廊,其后就是宏伟的大前廊,分为两层,下层为新教徒与忏悔者使用,上层为教堂游廊的

一部分。 教堂的内部空间相当宏伟,既统一又富于变化,大小半圆顶错综变化。特别是中央大圆顶的支点,加之组成穹顶的40个柱子下部开设了40个窗子,当人们置身那幽暗的大殿中,斜射的阳光穿过窗户照到大殿中,这一圈窗子使穹顶宛如不借依托,飘浮于空中。 在建筑中最富有特色的是色彩的利用。圆顶用砖砌,外面覆盖着灰色的铅皮。墙身内部各处都贴上彩色的大理石,有白、绿、蓝、黑、红等颜色。柱子大多是绿色的,柱头镶有金箔,柱头、柱础和柱身的交界处有包金的铜箍。地面用马赛克铺成各种图案,拱顶与圆顶则为玻璃马赛克装饰,并用金子镶嵌了天使及圣徒像。整个大厅璀璨夺目,神奇非凡,使人感受到宗教的神秘色彩。 所以总的来说,拜占庭建筑的特点有四点第一点: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第二点:整体造型中心突出。在一般的拜占庭建筑中,建筑构图的中心往往十分突出。既高又大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围绕这一中心部件,周围又常常有序地设置一些与之协调的小部件。第三点: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其典型做法是在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仿佛一个完整的穹顶在四边被发券切割而成,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券承担,从而使内部空间获得了极大的自由。第四点:色彩的使用上既注意变化又注意统一,使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立面显得灿烂夺目。 而罗马式建筑可以说是公元4到5世纪早期基督教教堂的直接继承者,被罗马式建筑所汲取的是古罗马的拱券与拱顶构造技术,像筒形拱顶、交叉拱顶、圆顶等结构与构件在罗马式时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一般罗马式建筑具有巨大的

2020高考关于创新的作文素材精选

2020高考关于创新的作文素材精选 创新精神,使科学家硕果累累,使平凡劳动产生伟大业绩,使时代一代更一代。总之,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最根本的路。只有走创新之路才能使我们的事业,我们的社会更快地发展。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有关于创新的作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第1篇:创新.年代 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需要一种可贵的精神---创新。只有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改造,才会让国家繁荣昌盛,才会让国家得到好的保护。 记得在一本书上说过‘‘创新改变世界’’。这么一句话,虽然只是这么短的一句话,但却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令我有着无限的遐想。创新,它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还在进一步地为我们做贡献。在以前,创新只是我们的美好愿望,更多的是保守。但慢慢的,时代也在跟近着,创新也成了我们科学家的一个‘‘跟进者’’,让我们拥有了美好的生活。这难道不就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吗?要知道,是创新让我们跟紧了时代的步伐,是创新让我国的科学家不断研究着,是创新让我们从贫穷走上了富强的路,是创新...... 不过,最好的还是创新这种精神。因为人类们不就是凭借着这种精神走到今天吗? 第2篇:创新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创新,同样,创新来源于生活。没有创新,答案就会笼统单调;没有创新,世界就不会丰富多彩;没有创新,社会就不会发展进步。 今天我就在电视上看见了一篇报道。英国的一个城市的某个车站,每天的进

出人次在25万左右。环保局的人们就突发奇想,想利用车站的人体发热来给车站旁边的办公楼取暖。这个想法得到了证实,环保局的人们就利用人体供暖来使水沸腾,然后使沸腾的水贯穿整个办公楼,这样整个办公楼就非常暖和了。 这篇报道就是一个创新的例子,还有一个例子是我在三亚亲眼所见的。 三亚的海棠湾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是三亚市新开发出来的地方。瞧吧!海棠湾的公路上的路灯,每一个电灯杆上都有一个太阳能板和风车,利用三亚的太阳光和海风来发电。爸爸告诉我,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的话,地下就不用铺电线了,能节省许多的能源。而且,在电灯杆里有一个蓄电池,能储存电量。如果蓄电池满了还可以换电池,可方便了。虽然现在还只有海棠湾利用太用能和风能发电,但是以后三亚都会利用阳光和海风来发电了。 看吧,创新总是喜欢藏在生活中,让你去寻找它。 第3篇:2009上海高考零分作文《不敢“创新”的创新》 这题目一看,就知道你们想让我们写“创新”。我想你们在阅卷的时候已经有了基本统一的答案,比如说,写了创新给多少分,不写创新就算偏题等等。我估计,全上海7万多考生至少有6万人都会按你们的“创新”出题思路来写这篇文章,其余不写“创新”的一律按不会“创新”而跑题论处! 别忽悠我们了,小学6年中学3年高中3年,老师换了一茬又一茬,有的连爹妈都换了好几茬,哪个老师那个父母(不管是不是我们亲身的)会教我们创新?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我们学的听的就是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如何按照阅卷老师的喜好去答题!而现在的阅卷老师又是以前应试教育的杰作,所以,这些阅卷老师对创新的理解就是一个:按照规矩做题就能得高分。 在这样的环境下,你叫我们做这样的题目,不是让我们在毕业的最后一考继

浅谈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创新理念

浅谈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创新理念 在建筑发展过程中,人类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想象力,将自身理念展现于建筑物中,而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一场以创新为核心的变革,而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创新更是重中之重。本文从建筑设计与城市发展相结合、建筑设计应充分体现人文精神、现代建筑的智能发展趋向、应用数字化技术和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等五个方面深入阐述了现代建设设计的创新理念和策略。 标签现代建筑;建筑设计;创新理念 建筑设计对整个建筑的使用功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在现代建筑设计中,除了体现建筑基本的使用功能外,还应具备欣赏性、科技性和环保性等特点,以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1]。笔者结合多年实际工作经验就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新理念和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与阐述,以深化对现代建筑设计水平与应用能力的了解与认识。 一、建筑设计与城市发展相结合 现代化建筑不是孤立存在的,建筑的外部环境及场所也对建筑设计构思产生积极影响,甚至包括空间因素、建筑形式等难以具体、形象体现的丰富的美学形式要素。其本质就是将建筑形态设计与环境形态相结合,体现建筑内在统一与和谐的逻辑规律。因此,现代建筑设计应尊重环境的多样性与整体性,将建筑与城市发展相结合,并融为一体,创造整体艺术形象。这既是现代建筑新美学观念的重要体现,也是现代建筑设计对环境文理与城市文脉的充分尊重与认同。 二、建筑设计应充分体现人文精神 现代建筑设计趋向于人们对美的认知和对美的映照与转换。因此,建筑中的艺术形象应具有强烈的冲击力与视觉表达能力,这样会引起人们对美感的共鸣。在市政建设发展迅速的新建筑中,既包含公众精神、首创精神,又具备人文精神,这些精神就是建筑的灵魂,承载着人们对新城市、新建筑的美的追求。建筑的人文趋向是人们心中归属感与认知感的聚焦,体现了现代人文精神的追求价值与象征意义,也是与人们自豪感相结合的全新美学意向,它们均通过城市现代化建筑反映出来[2]。在现代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尊重环境的多样性、整体性,是影响设计整体艺术形象与现代新美学建筑观念的重要因素。同时,也能反映建筑设计艺术的特点。 三、现代建筑的智能发展趋向 现代建筑的智能化就是将智能型计算机、智能保安、多媒体现代通信、环境监控等技术与建筑艺术相融合。此外,通过自动化监控设备,还可将信息资源及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情况与建筑优化组合,让建筑使用者的投资物有所值,既符合信息社会的需要,又能拥有舒适、灵活、高效、便利、安全的建筑空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工作环境及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智能建筑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这一发展趋势。在建筑中,人们能够获得现代化的办公条件与通讯手段,其中温度、照度、湿度等可以自动调节,并通过利用自然界的冷、热、光、大气等自动调节室内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的消耗,以创造人性化的生活环境[3]。 四、应用数字化技术 数字化技术不仅适用于信息存储与处理,而且是现代社会知识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建筑技术越来越趋向于人类发展

论建筑大师格罗佩斯的建筑风格和其代表作作品的艺术特征

历时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了,德国近四分之三的城市在战火中成为一片废墟,废墟上的整个德国都被战败的阴影笼罩着。 这时,在德国中部的小城魏玛,有一个人与所有沮丧的德国人不同,他以极大的热情致信政府,畅谈战后德国重建最需要的是建筑设计人才。他说,欧洲工业革命的完成使工业化生产必将进入未来的建筑领域,而目前欧洲建筑的古典主义理念和风格会阻碍建筑产业的现代化。所以,虽然现在国家百废待兴,但成立一所致力于现代建筑设计的学校是当务之急。 他就是著名的现代建筑大师格罗佩斯。 沃尔特·格罗佩斯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现代设计家、设计理论家和设计教育的奠基人。1907至1910年间,他师从德国著名建筑大师彼得·贝伦斯(PeterBehrens),也是他一生中所受的最大影响。后来他也受到勒·柯布西耶和密斯·凡·德·罗的影响,经常与建筑大师马塞尔·布劳耶(Marcel Breuer)进行合作。1911年,他成为德国劳工同盟组织中的成员,同时他们建立了一种新的设计方式,即:将创造性的设计师与机器作品相结合的制作方式。该组织反对模仿,同时讨厌为功能而行的简单理论。 1919年,格罗佩斯成为Grand Ducal Saxon艺术学校和艺术学院(Crafts Academy of Arts and School of Arts)的主任,并创立了魏玛国立包豪斯设计学校(Staatliches Bauhaus Weimar)。后来包豪斯成为“建筑的家园”,学校的座右铭是“艺术和建筑的新统一”。

沃尔特·格罗佩斯设计思想 在设计思想方面,格罗佩斯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和社会主义特征,他主张设计面向大众,采用钢筋混凝土、玻璃等现代新材料,为尽量压低造价,他强调摒除一切不必要的装饰。实质上,他是希望通过设计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建筑产品,希望人人能享受设计。他主张设计的团队精神和集体工作的方式。他认为设计应采用集体创作、标准化和模数等方法,来组成建筑与设计的合作关系,这可以说是他毕生追求的理想。此外,他还认为,要改变德国的设计现状,必须创办一所与工业紧密相关的学校,必须通过设计教育来改造德国,指出艺术家必须通过新设计教育体系,从接触大批量生产过程当中,探索表现形式。 格罗佩斯的上述思想、主张和愿望,最终导致了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包豪斯的诞生。 包豪斯与之前的欧洲建筑结构,〔造型复杂而华丽,尖塔、廊柱、窗洞、拱顶〕,无论是哥特式的式样还是维多利亚的风格,强调艺术感染力的理念使其深刻体现着宗教神话对世俗生活的影响,这样的建筑是无法适应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格罗佩斯针对此提出了他崭新的设计要求:既是艺术的又是科学的,既是设计的又是实用的,同时还能够在工厂的流水线上大批量生产制造。

不同气候类型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不同气候类型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引言 自古以来,中国不同地区的居住者都有着共同的文化起源——中华文明,可是不同地区的民宅却在结构与色彩上有着很大的差异。这是因为中国大陆地区地域辽阔,所跨纬度较大,造成了各地区气候的差异,气候的不同就要求人们居住的房屋有着不同的抵御不利气候条件的特性,因为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样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结构和色彩。在不同的气候环境中需要建筑物有防雨、耐寒、坚固防风等等特性,起初建筑的外貌仅仅是有建筑的功能而决定的,但随着时代发展与生产力的进步,人们对房屋的审美要求也在不断地演变,最终形成了风格上的差异。 可以说,气候环境与建筑风格的关系是,气候环境影响建筑风格,建筑风格反映气候特点,并与环境达到协调或一致。 不同的气候条件对房屋建筑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我国从建筑热工设计的角度出发,把全国划分为五个区,即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和温和地区,并提出相应的设计要求。这样分区的目的就在于使民用建筑的热工设计与地区气候相适应,保证室内基本热环境要求。 1.气候的主要因素 地球上气候的形成,是由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作用形成的。落到地球上的太阳辐射热主要由地球表面大气层吸收,而地球表面与大气层向太空的长波辐射是地球向外界散热的主要方式。这样通过地球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地球表面向太空长波辐射才能维持地球表面的热平衡,保持了地球特有的长期稳定的气候条件。 “气候——影响着人类舒适——是温度、湿度、光照、风、大气压力和降水量等因素的综合结果。为了舒适的目的,这些因素的组合达成一定的平衡状况”。这些气候因素的变化与人体健康程度的关系极为密切,气候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我们的心理和生理活动。人类对气候的反应最明显也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在自身的居住上,不同地区的人往往会根据居住地环境的不同建造出适合当地气候的房屋。 2.气候对建筑的影响 2.1 温度条件对建筑的影响 由于墙壁厚度对于建筑是否保温起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气温高的地方一般墙壁较薄,气温低的地方墙壁较厚。有些地方为了抵御寒冷,将房子埋在土里,如中国陕北窑洞。由于窑洞深埋地下泥土是热的不良导体,这样夏天灼热阳光不能直接照射里面,冬天则起到了保温御寒的作用,朝南的窗户又可以使阳光充满室内。既节省了建筑材料,又可以充分保留房屋内的热量。一些气温高的地方,也选择了这种类型的建筑风格,如沙漠地带的民居。 温度对建筑的结构还有材料选择的影响,属于工程范围,这里不再介绍。 2.2 降水对建筑的影响 降雨多和降雪量大的地区,房顶坡度普遍很大,以加快泻水和减少屋顶积雪。降雨少的地区,屋面一般较平,建筑材料也不是很讲究,屋面极少用瓦,有些地方甚至无顶。我国西北有些地方气候干旱,降水很少,屋面平缓,一般只是在椽子上铺上织就的芦席、稻草或包谷秆,上抹泥浆一层,再铺干土一层,最后用麦秸拌泥抹平就行了。宁夏虽然也用瓦,但却只有仰瓦而无复瓦。降水多的地方,植被繁盛,建筑材料多为竹木;降水少的地方,植被稀疏,建筑多用土石;降雪量大的地方,雪甚至也是建筑材料,如爱斯基摩人的雪屋。我国东北鄂伦春人冬季外出狩猎时也常挖雪屋作为临时休息场所。

宁波建筑文化的特色-共12页

宁波建筑文化的特色 1、宁波简介 宁波,取自“海定则波宁”,简称“甬”古称明州,属于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批准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副省级城市,浙江对外开放的门户。宁波是历史文化名城,同时是首批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浙江省第一大湖东钱湖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天童森林公园为国家森林公园。宁波还有天童寺、阿育王寺和雪窦寺等著名寺庙。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保国寺、古代水利建筑它山堰、宁海的南溪温泉、余姚的四明湖旅游度假区、象山的石浦渔港,为众多中外旅游者所向往。以镇海招宝山为代表的明朝抗击外来侵略的海防历史遗迹和以四明山为中心的浙东革命斗争史迹给宁波增添了凝重的人文景观。 宁波文人荟萃,历史上曾有较高层次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学派,如四明学派、阳明学派、浙东学派,出现了虞世南、高则诚、王守仁、朱舜水、黄宗羲、万斯同、全祖望、张煌言、周徐生等一批文化名人。宁波的藏书文化深厚,涌现过一大批藏书数万卷的藏书名楼。天一阁是国内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国藏书文化的代表之作。在深厚的文化积淀中孕育而成的宁波传统工艺诸如骨木嵌镶、宁式家具、朱金木雕、金银彩绣等,用材讲究,手艺精绝,风格独特。二十里松行欲尽,青山捧出梵王宫,这是位居天下禅宗五刹之一的天童寺的写照,宁波的佛教文化举世闻名;阿育王寺珍藏着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雪窦山为全国佛教五大名山之一,保国寺是长江以南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 宁波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丰富而独特的文化类型。以建于北宋的江南第一楼保国寺为代表的建筑文化、以它山堰为代表的水利文化以及著名商帮“宁波帮”为代表的儒商文化等等。由此而形成的文化精神是丰富和多样的,即张扬个性的开拓精神、锲而不舍得务实精神、信誉至上的诚信精神和兼容并蓄的开放精神。 宁波城市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是与宁波文化的演变过程密不可分的。宁波作为一座沿海港口城市,其城市精神需要纳今更需要博古。和宁波许多逐渐消失的文化一样,作为宁波城市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浙东建筑文化也需要人们去搜

浅谈建筑创新的几点构想

摘要:现代建筑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和功能协调发展的的活动,对推动我国现代化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建筑节能技术发展以及开展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提出了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几点构想。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创新,绿色建筑设计 前言:建筑设计是艺术创作与科学技术的结合体,是创作构思加科学计算合成的产物,是运行过程中设计构思组合所产生出的全新理念。在建筑设计实践中,经常发现一些建筑师设计创新的意图强烈,但实现的设计方案严重脱离设计原则程度,存在功能或视觉效果不佳的问题。某些设计不分情形和建筑功能类型的差异,忽视建筑空间使用的差异性,用一种特例所采用的方式、硬套用在差异性很大的建筑类型中,片面追求奇异空间的体验。在空间尺度或组合中,片面追求精神要素的创新,忽视功能、经济等要素和效率的原则,这些所谓的设计创新是万万不可取的。一、现代建筑设计与传统设计的特点传统的设计性质偏重于技术,现代设计则面向功能目标,将技术、经济和社会环境因素结合在一起统筹考虑,具有工程性,既重视设计的内容亦强调设计进程的管理。(1)传统建筑设计特点;传统建筑设计在设计战略进程和战术步序上有随意性;主要以经验总结、规范依据为主,由电算器、图板加物册,个体手工作业完成设计方案;在设计部署上只限于从方案到工作图这个阶段。(2)现代建筑设计的特点; 现代建筑设计在设计进程上强调设计进程及其步序的模式化;在设计手段上充分利用电子设计机进行计算、自动绘图和数据库管理,集团分工协作;强调预测与信号分析及创造性人相互配合的设计方式;在设计部署上贯穿开发的全过程,除常规的设计外,还考虑了从用户需求到设计评价及施工阶段的结构设计工艺性,以及试运转和使用维修经验的反馈。二、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几点思路(1)搞好建筑节能发展建筑节能存在的问题和差距①对建筑节能性的认识不足部分地区的相关部门对于建筑节能设计不予重视,造成建筑节能工作进展缓慢,建筑节能管理和措施上存在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改进各完善。很多地方节能技术标准的执行比例还很低,尤其是小城市,节能工作的环节较为薄弱,尚未建立系统的建筑节能工作机制。②对于建筑节能投资过少有此地区对于节能工作没有委派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负责,管理松散,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另外,资金短缺致使供热体制改革所谓的基本数据无法收集完整,很多的研究项目和开发项目处于停滞状态,建筑节能改造等项目的具体落实难以实现,缺乏有效手段。改进建筑节能的措施①提高建筑节能意识首先,首先加快建筑节能的政策法规体系,鼓励地方各级政府出台适合本土建设的地方性法规,研究和制定与建筑节能相关的经济激励政策。其次,做好建筑节能改造节能建筑,早实现早受益。再次,做好技能培训以及技术储备工作。由主管部门带头对成熟的节能技术进行整编;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节能技术培训;将节能情况作为评优工程的主要标准之一。最后,为保证建筑节能的效果,必须建立规范的节能检测机构,对节能建筑施工的工序加以规范。②加大节能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建筑节能的监管行为,主要是对建筑项目从审批、设计、规划、施工以及验收、认证等环节加强监管力度。强化结于建筑施工图设计的审查,从源头上杜绝有关违反建筑节能标准的项目;强化建筑节能工程的验收过程,未达到标准的项目或者未经验收的项目均不允许办理相关竣工备案手续;对于建筑节能建设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动态监督;制定合理的节能审查和监督程序及工作要点,并依法严格执行。(2)建筑设计将向智能建筑发展智能建筑就是把智能型计算机、多媒体现代通信、智能保安、环境监控等技术与建筑艺术相融合在一起,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与建筑优化组合,使人获得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灵活的建筑空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对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智能建筑正顺应了这一趋势。在智能建筑里,人们可以获得现代化的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