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政治制度比较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选修1 同步讲义 课时3 区域性国际组织

高中政治选修1 同步讲义 课时3 区域性国际组织

课时3区域性国际组织课程标准知能目标核心素养识别主要的区域性国际组织,评价区域性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1.了解欧盟的产生和发展、宗旨和机构2.正确认识欧盟在世界多极化中的地位和作用3.理解中国与欧盟关系4.知道亚太经合组织的宗旨及组织方式5.理解东盟、非盟的组成、目标以及中国与它们的关系科学精神:结合时事政治分析欧洲联盟、亚太经合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非洲联盟的地位、作用一、欧洲联盟: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1.地位: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2.宗旨:实现各成员国的共同目标:促进和平,追求公民富裕生活,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确保基本价值标准,加强国际合作。

3.作用:欧盟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并力争在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上有所作为。

近年来,欧盟经受了多重冲击,暴露了一些深层次问题。

4.中国与欧盟的关系:中欧各具经济优势,互补性强。

四十多年来,中欧关系发展迅速。

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政治互信不断深化,经贸联系日益密切,人员交流持续频密。

二、亚太经合组织1.地位: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

2.宗旨:支持亚太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繁荣,建设活力和谐的亚太大家庭,捍卫自由开放的贸易和投资,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鼓励经济技术合作,保障人民安全,促进建设良好和可持续的商业环境。

3.独特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方式:承认多样性,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原则;单边行动与集体行动相结合。

4.中国与亚太经合组织中国在亚太地区举足轻重,是亚太经合组织的重要成员。

中国积极参与各层次各领域合作,为促进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东南亚国家联盟1.性质:亚洲最令人瞩目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2.作用:东盟成为推进区域合作和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平台。

3.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中国倡议与东盟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关于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研究

关于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研究

着区内市场的扩大以及来自内部和外部竞争的加剧,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 的争 端 ,以及中 日韩海洋权益的分歧 ,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等 问题 。尽 管
家或一个 区域的 经济发 生危 机后会 迅速 扩散到 全世 界。面对 金融危 易区坚 实的经济基础。
机 ,任何 个国家都难以做 到独善其身 ,国际经济 问题已经成为 国际安
另外 ,中日韩三国的经济上 具有很强 的互补 性。这 种互 补性主要
全问题 ,而各国为维护经 济安全 ,更应 该相 互协作 ,团结起来 。东北亚 体现在四方面 :自然资源的互补 ,劳 动力资源 的互补 ,产 业结构 的互补
中日韩自由贸易 区的建立设 想最早 由韩 国前总 统金大 中在 1998 +3”框架之外单独进行正式的接触。峰会主要讨论 三国如何 联手防御
年的马尼拉“10+3”会议上提出 。这一 设想是在东 亚国际地 区主义意 金融危机 ,加强区域合作 。2009年 10月 l0日 ,中日韩 三国政府首脑在
的日本和韩国经济虽然发达 ,但国内的经济体制存在着 问题 ,预防 国际 及市场环境的互补。这种 互补的 条件是区域经 济发展 的优势 ,有 助于
经济风险的能力差 ,20世纪末的亚洲 金融危机 就是证明 。中日韩自 由 三国建立良好的经济合作关 系,取长补短 ,促进各自的经济发展。
贸易区的构建有利于保 障经济安全 ,凭借日本经济强 国的实力 ,韩 国新
三 、建 立 中 日韩 自 由贸 易 区 的制 约 因素
型工业化国家的优势及 中国不断增强 的国际竞争 力 ,构筑 区域经 济组
1、政 治 缺 乏 互信 ,区域 争 端 恶化
织有利于防范国际金融危机 ,抵御外来风 险的入侵 。
中日韩三国在 社会制度 方面存在很 大的差异 ,其中最 难弥合 的是

中韩两国文化比较的分析

中韩两国文化比较的分析

中韩两国文化比较的分析中韩两国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中韩两国地理相邻、文化相近,民间交流在两国关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两国的饮食,礼仪,服装文化既有同又有异。

中韩两国文化饮食文化服装文化一、中韩两国饮食文化比较(一)中国饮食文化1、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俗是以植物性食料为主。

主食是五谷,辅食是蔬菜,外加少量肉食。

形成这一习俗的主要原因是中原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

但在不同阶层中,食物的配置比例不尽相同。

因此古代有称在位者为“肉食者”。

以热食、熟食为主,也是中国人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

这和中国文明开化较早和烹调技术的发达有关。

中国古人认为:“水居者腥,肉臊,草食即膻。

”热食、熟食可以“灭腥去臊除膻”(《吕氏春秋·本味》)。

中国人的饮食历来以食谱广泛、烹调技术的精致而闻名于世。

史书载,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的厨师,一个瓜能变出十种式样,一个菜能做出几十种味道,烹调技术的高超,令人惊叹。

2、在饮食方式上,中国人也有自己的特点,这就是聚食制。

聚食制的起源很早,从许多地下文化遗存的发掘中可见,古代炊间和聚食的地方是统一的,炊间在住宅的中央,上有天窗出烟,下有篝火,在火上做炊,就食者围火聚食。

这种聚食古俗,一直至后世。

聚食制的长期流传,是中国重视血缘亲属关系和家族家庭观念在饮食方式上的反映。

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二)韩国饮食文化韩国人日常饮食中以大米为主食,韩国人的日常饮食是米饭、泡菜、大酱、辣椒酱、咸菜、八珍菜和大酱汤,并以肉类、豆类、海产品、泡菜、汤等为辅食。

其中,汤和泡菜在日常饮食中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辅食的味道往往因烹调者不同而异,尽管用的可能是同样的原料。

韩国人特别喜欢吃辣椒,辣椒面、辣椒酱是平时不可缺少的调味料。

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思考

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思考
建 立 中 日 韩 自 由 贸 易 区 的 思 考
谈秋娟 马 莹
( 西安 外 贸职 工 大 学 7 0 3 ) 1 0 8
【 摘 要】中 国 、 日本 和 韩 国 是 依 水 相 傍 的 近 邻 , 是 在 东 亚 经 济 中 举 足 也 轻 重 的 国 家 。 在 中 日韩 经 济 实 力 不 断 增 强 的 基 础 下 , 国 在 互 惠 互 利 三 的基 础上开展 了多个层 次的双 边和 多边 贸易 , 现 为 经 济合 作与 贸易 表 摩 擦 共 存 的 特 点 。 加 强 区 域 合 作 和 成 立 区 域 经 济 组 织 , 强 国 际 竞 争 增 力, 为三 国未 来面对 的问题 。 成 【 键 词 】自由 贸 易 区 ; 贸 合 作 ; 碍 关 经 障
金 额 已超 过 3 亿 日元 , 布 在 基 础 设 施 、 通 、 源 、 保 、 贫 万 分 交 能 环 扶 等广 泛 领 域 , 中 国经 济 建 设 发 挥 推 动 作 用 。 对 ( ) 二 中韩 经 贸 合 作 的现 状 。 中 国 与 韩 国 为 友 好 近 邻 , 往 历 交 史渊源流长 , 文化 背 景 极 其 相 似 , 为 中韩 贸 易 的发 展 提 供 了 良好 这 的条 件 。并 且 , 目前 两 国经 济 处 于 不 同 的 发 展 阶 段 , 构 互 补 , 结 各 有所需 , 也为 两 国 的经 贸 合 作 提 供 了 必 要 性 和 现 实 性 。 自 19 92年 8月 中韩 两 国正 式 建 交 以 来 , 易 形 式 从 间 接 贸 易 转 为 直 接 贸 易 , 贸 贸易 额 迅 速 增 加 。 中 国成 为 继 日、 之后 韩 国 的第 三 大 贸 易 伙 伴 , 美

区 也将 提 出更 早 的 贸 易 自由化 时 间表 。 第 二 , 于 争 取 对 我 国 有 利 的 自 由化 时 间 表 。根 据 A E 、 易 P C 东 南 亚 自由 贸 易 区 以及 东盟 大洋 洲 自由 贸易 谈 判 的 贸易 和 投 资 自由 化 时 间 表 , 论 讨 论 东 亚 自由 贸 易 区 , 是 讨 论 中 日韩 自由 贸 易 无 还 区 , 都 可 能 提 出 分 阶 段 实 现 贸 易 自由 化 的 时 间 表 。就 讨 论 东 亚 也 自由 贸 易 区 而言 , 果 以 2 2 年 前 后 为 目标 , 很 有 可 能 是 日本 、 如 00 则 韩 国 、 国台 湾 、 港 特 区 、 加 坡 在 2 1 前 , 国 、 来 西 亚 、 中 香 新 05年 泰 马

北朝鲜政治现状研究

北朝鲜政治现状研究

课题:北朝鲜政治现状的研究研究报告: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朝鲜文조선민주주의인민공화국,英译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是位于亚洲东部朝鲜半岛北部的社会主义国家1948年,朝鲜劳动党领导人金日成在朝鲜半岛北半部建国。

1958年,朝鲜宣布完成了城市、农村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1970年宣布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1991年9月17日同韩国一道加入联合国。

朝鲜国旗朝鲜国徽朝鲜劳动党党旗在我们中国人的眼里,朝鲜是一个神秘的国度,因为除了朝核问题等国际事务,我们无法从内部了解这个近乎封闭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们只是大概知道,朝鲜人坚守着自己所认为的社会主义,盛行着近乎愚昧和疯狂的个人崇拜。

他们生活异常贫困,却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而美英日韩的国民却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

这跟三十五年前的中国是何其相似!几十年过去了,中国早已通过改革开放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朝鲜却还在体制的泥潭中苦苦挣扎。

金日成标准像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两个国家如此迥异的命运?是什么造成了朝鲜今日的落后?我想,领导人的不同观念是最主要原因。

也就是说,金氏父子应当对朝鲜的落后负责。

金日成父子建立的政权,可以说是当今世界上最为专制的政权。

朝鲜虽然自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可是国际社会还是把它当作“极权国家”。

金日成酷爱他的权力,在他把政敌全部清除之后,他在朝鲜建立了单一的主体思想并建立了对他的个人崇拜,把自己吹捧成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伟大领袖、朝鲜人民心中的太阳。

还让自己的儿子金正日接班。

现在,金正日又要金正云接班,竟然把整个国家当作金家的私有财产一样代代相传,祖孙三代居然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上建立了独裁王朝。

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似乎是为了让世袭如期进行,让大权顺利交接。

朝鲜的一些主要媒体还搬出了血统论。

朝鲜劳动党机关报《劳动新闻》中提到“血统继承”:“在血统的光辉继承下蕴含着主体革命的光明前途。

中韩差异

中韩差异

我眼中的中韩文化差异中韩两国虽同属东亚儒教文化圈,韩国历史的源头却与中国纠缠难分,在文化上受到中国的强烈辐射。

同质的社会、一样的文化,两国的民族性当然会有太多的共同点。

然而在诸多相同之下,却隐藏着一些我们不易体会到的微妙不同。

其中的一个差异就是对平等思想的认识。

过去,我一直认为,中韩两国都深受儒学影响,过去的历史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是令我震惊的是,与韩国“家长制”的“大男子主义”迥然不同,中国则更类似于“大女子主义”。

韩国人认为,隐身于男人背后,一心一意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才是女性典范。

因此韩国一直都不太尊重女性权利。

但中国男人却和妻子共同分担家务活,而且几乎所有中国女性都和男性一样,是上班族。

中国女性普遍都有“我能行”的自立与自主精神。

中国人还赋予颜色特殊含义。

在韩国,出去散步的时候,总是不时的看到几个年轻人戴着绿帽子走在大街上,给我的第一感觉那真是哭笑不得.在中国,如果你戴着一顶绿帽子走在路上,那你一定会成为焦点人物,吸引路上大多数人的目光."戴绿帽子",在中国是形容自己的妻子有了外遇,所以,走在街上,你不仅看不到绿帽子,而且在商店里也极难买到.自古以来,韩国极重礼仪,在语言方面,年幼者必须对长辈使用敬语,至于饮食方面,上菜或盛饭时,亦要先递给长辈,甚至要特设单人桌,由女儿或媳妇恭敬地端到他们面前,等待老人家举箸后,家中其他成员方可就餐。

至于席上倒酒,亦需要按年龄大小顺序,由长至幼,当长辈举杯之后,年幼者才可以饮酒。

另外,还有一个传统习惯,男女七岁不同席,女孩子到了七岁之后就不与任何男子(包括父亲和兄弟)在同一房间同席。

不过,这种习俗在大城市已渐渐破除,偶尔在乡间仍然可见。

现代的韩国人用餐习惯已有很大变化,不少是使用食品盘,每人的一份饭菜装在盘中,也有些更加摩登的家庭已不用食品盘,而是用碗盛饭了.虽然不端碗,但是你的左手绝不能放置于台面上。

韩国的烟文化和酒文化与中国也有很大的差异.在韩国,如果你给长辈敬酒,一定要用双手斟酒,表示你对长辈的尊敬;喝酒的时候,一定要避开长辈的目光,转身后方可饮酒.抽烟时也一样,路上碰见了长辈,一定要把烟藏在身后(其实长辈可能早已经发现,不过也只会一笑了之).在中国,给朋友让烟的时候,大老远的扔就可以了,但是在韩国,这却是绝对不允许的,韩国人会认为这是一种侮辱.当然,以上的这些仅仅是目前我所了解的中韩文化,相信在今后的韩国留学生活中,我还将经历更多有趣的事.不过,丰富自己的出国阅历,那也是一件满有挑战的事情啊.多元文化与单一文化许教授说:“儒道融合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化特色,而在古代的韩国,儒教的神圣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复杂外部形势下分领域深化中日韩产业合作

复杂外部形势下分领域深化中日韩产业合作

复杂外部形势下分领域深化中日韩产业合作作者:***来源:《开放导报》2024年第01期[摘要] 近年來,国际上产业保护主义抬头,对高技术等关键产业的干预尤为严重,以中日韩为主的东亚生产网络受到严重冲击,中日韩产业合作面临诸多挑战。

中日韩现有产业链供应链存在明显的脆弱性,体现在三国自由贸易协定水平偏低、政治互信程度不足、生产网络依赖性偏弱等。

通过构建包括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优势指数、贸易结合度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等多指标体系,对中日韩产业优势与产业合作分析可知,除受外部干扰较大的信息通信产业外,中日韩三国在食品、工业等很多传统领域具有很好的合作基础。

当前,要多措并举稳住中日韩产业合作;运筹大国博弈,巩固中日韩信息通信产业等重点领域合作;深耕中日韩食品、工业等传统领域合作,选择合作基础好的领域重点开拓;抢抓科技革命新机遇,开拓中日韩新兴领域合作。

[关键词] 中日韩产业合作产业竞争力东亚生产网络[中图分类号] F1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24)01-0083-10[作者简介] 孙晓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综合处副处长、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对外经贸、国际金融。

日韩是我国主要的外资来源地,我国自日韩进口大量中间品,日韩对我国贸易和投资以制造业为主,是我国产业链非自主环节的重要填补者。

近年来,中日韩关系受外部因素影响遇冷,中日韩产业链供应链受到严重冲击,在当前复杂外部形势下,分领域推进中日韩产业合作对三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与稳定以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日韩产业合作面临新的国际形势近年来,西方保护主义抬头,对关键产业自主性尤为关注,大量使用出口管制等手段试图控制全球产业链。

以中日韩为主的东亚生产网络是全球高技术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西方大国关注焦点,面临的挑战尤为严峻。

1. 美国转向产业保护主义近年来,美国政府抛弃了曾经推崇的贸易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转向产业保护主义。

中日韩三国民法现代化道路之比较

中日韩三国民法现代化道路之比较

中日韩三国民法现代化道路之比较法律现代化是时下在中国,抑或所有发展中国家都很流行的研究主题。

然而法律现代化的目标究竟是什么却始终令人感到模糊不清。

韩国民法典的修订是韩国民商法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总体上说,两者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但就其进展的速度和节奏来看却并不完全同步。

功夫在诗外,与其近邻中国一样,民法在韩国的发展主要并不在于其自身形式的完善或体制的进步,还有赖于诸多其它因素。

民法典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规范,社会自身的进步才是私法现代化的基础和根本驱动力。

韩国民法现代化的历程以及中国最近20年来的经历似乎在证实这样一个道理:民生的富庶、价值观念的转变、宪政的发展是民商法现代化的必要前提条件。

韩国介乎中国与日本之间,历史上与中国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分享着几乎相同的文化传统,在近代又有着大致相似的遭遇。

因此,以中、日作为比较的参照物,对韩国的民商法现代化道路加以研究势必会对中国自身的问题获得更清晰的认识。

一、民法典的制定韩国的法律在历史上长期受到中国法律的影响。

朴秉壕教授曾说:“尤须注意的是,近代以前,继受中国法是其特色。

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是,在悠远的历史进程中,从中国继受的儒家法律文化对韩国的传统法律及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将中国文化度外视之,就不可能真正了解前近代韩国法的特征。

”[1]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自同年9月7日起,朝鲜半岛北纬38度以南地区由美国实行军政统治,但实际上仍继续援用旧有的日本帝国主义时代的法令。

后来有学者批评说:“直接援用外国法律,对于一个独立国家来说是个很不体面的事情。

这些法令不仅是用外国语写成的,而且也不是按照本国国民的意思制定的。

”1948年8月巧日,大韩民国政府成立。

韩国政府急于构筑自己的法律体系,尤其是包括民法在内的与日常生活和裁判紧密相关的基本法律。

[5]民法典总则编设“通则”、“人”、“法人”、“法律行为”、“期间”、“消灭时效”7章,有关住所、失踪、物、期间的规定,属于民法全体的通则性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