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情绪障碍及其他常见心理行为障碍

儿童情绪障碍及其他常见心理行为障碍
儿童情绪障碍及其他常见心理行为障碍

?继续教育?

[收稿日期]2006-10-24[作者简介]黄 红,女,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上海市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青少年预防AIDS 培训中心主任,上海医学伦理学会副会长,《教育生物学报》副主编,《实用儿科临床杂志》《临床儿科杂志》编委,承担多项科研项目,主编专著3部,发表论文30余篇,研究方向为儿童保健。

儿童情绪障碍及其他常见心理行为障碍

黄 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200025)

[关键词]情绪障碍;行为障碍;儿童

[中图分类号]R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5X (2006)23-1678-03

随着社会发展,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各种应激因素也在增加,给儿童的健康成长带来不利影响,使儿童情绪障碍等心理卫生问题明显增加,已经成为儿童保健工作中的重点之一。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于2004年4月印发的《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中提出:“加强儿童、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减缓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上升趋势,到2005年,在校学生心理保健知识知晓率达到40%;到2010年达到60%。到2005年,遏止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总患病率上升趋势;到2010年,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总患病率降低到

12%”,同年9月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进

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也要求“降低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重视儿童和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预防和干预”。具有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儿童,往往首先咨询儿科医师,在儿科、儿童保健门诊就诊患儿的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但儿科医师对此类问题的识别率和正确诊断率较低,因此,有必要加强儿科医师儿童心理卫生知识培训。在此介绍儿科中常见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症状、诊断和治疗原则。

一、儿童分离性焦虑症

分离焦虑是一种相当常见的焦虑障碍,与依恋对象分离或将要分离时产生的与发育水平不符的过度焦虑,发生在18岁前并持续至少4周。美国的研究报告显示,分离焦虑障碍平均发生年龄为7.5岁,拒绝上学的发生年龄10.3岁。分离焦虑障碍在年幼儿童中常见,随年龄增长而减少。儿童早期分离经历、儿童气质、成长环境、应激易导致分离焦虑,如亲人死亡,家长的过分保护、需求或抑郁等。

分离焦虑在不同年龄有不同的表现。幼小儿童如果主要依恋者不在身边则不愿意入睡,当将要分离时过度沮丧(如发脾气),做与分离有关的噩梦;离开家与依恋者分离时,非常想家。年长儿童和青少年还可出现生理/躯体症状并造成问题,如头晕,恶心、呕吐,腹痛,头昏眼花,肌肉疼痛或心悸,家长经常因孩子出现以上问题而四处就医。学龄儿童容易表现为对家长和依恋者的过分担心,并拒绝上学,外出参加集体活动时

(如野营、学校活动在外过夜)过度忧伤。

治疗目标是帮助儿童恢复正常的发展功能,心理干预与药物治疗同时进行,鼓励儿童和家庭尽量正常学习和生活,预

防功能受损。同时预防继发合并症,但不要对躯体问题过于关注,谨慎对待。药物可用小剂量的抗焦虑药或52HT 再摄取抑制剂(SSRI )。如能得到早期诊断和包括儿童和家庭治疗,则预后良好。

二、儿童恐惧症

儿童恐惧症指儿童不同发育阶段是对一些特定的情景或物体恐惧的特定恐惧情绪。起病常有刺激经历,或从周围的成人或儿童处习得。恐惧的内容多样,因年龄而异。如:恐惧乘飞机、某种动物、鲜血、打针、乘电梯、高处空旷地区、学校等,有时可同时恐惧几种事物。暴露于所恐惧对象时,儿童会出现焦虑不安,过分、不合理恐惧,表现为哭闹、发脾气、发呆或黏人,导致回避或影响正常的活动、学习。如恐惧对象很少接触则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

治疗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预后良好,恐惧往往随年龄增长而减轻或消失。

三、儿童社交性焦虑障碍

儿童对新环境或陌生人产生恐惧、焦虑情绪和回避行为。多在青春早期起病,一般在12岁左右被发现有社交恐惧。临床表现如怕自己说话或行为愚蠢,怕当众出丑、怕被同伴拒绝、怕说话脸红、怕当众失败等。同伴关系、学校功能和家庭功能因社交恐惧而受损。儿童往往不能认识到自己在社交场合的过分不安,而是表现为行为问题,如不肯离开父母,他们见不熟悉的人就发脾气,拒绝与朋友玩,以躯体不适为由回避社交场合。在学校和家中的恐惧有不同表现。

认知行为治疗(CB T )和药物治疗(抗焦虑和抑郁剂)结合效果较好。

四、广泛焦虑障碍

指持久、过分和不现实的担心,无特定对象或情景。美国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儿童和青少年发生率2.9%~4.6%,在

12~19岁青少年中较5~11岁儿童更多见。儿童期男女比例

无差异,青少年期男女比例为1∶6。父母情感问题、破坏性的依恋、应激生活事件、创伤经历等对本病发生产生影响。表现为比其他儿童更过分担心他们在学校或一些活动中的成绩和能力,担心个人和家庭成员的安全,或担心自然灾害和将来要发生的不良事件。因过分担心,导致在日常生活、学习等各项活动能力受损,因经常要寻求重复保证而干扰他们的个人成长和社会关系。常见有躯体症状,如气急、心动过速、出汗、恶心、呕吐或腹泻、尿频、手脚湿冷、口干等;也可出现肌紧张、战栗、颤抖、抽搐、摇晃感、肌肉酸痛等,患儿经常抱怨腹痛、头痛等。经常同时伴其他焦虑障碍、抑郁或破坏性行为障碍,共病率较高。

需要采取综合干预。心理治疗中的行为和认知行为技术比较有效。药物是辅助方法,SSRI抗抑郁剂是焦虑障碍的一线药物,但18岁以下慎用。苯二氮 类有镇静催眠和抗焦虑作用,宜短期使用。家庭教育中,给儿童提供一个稳定和支持性的家庭环境对预防和治疗焦虑有重要意义。家长需要参与治疗过程,了解焦虑发生和持续原因,明确治疗目标、过程和预后。

五、选择性缄默症

儿童在特定场合如学校或陌生人面前持续沉默不语或几乎无语,而在其他环境中言谈自如。缄默时常伴焦虑、退缩、违抗等情绪。这种情况持续至少1个月,但不包括初入幼儿园或入学的第1个月。临床表现除在特定场合沉默不语外,还表现为非言语性焦虑症状,如回避对视、不安等;回避需要讲话的场合;非言语性参与或活动受限;合并其他焦虑。病因可有:1.气质特点为退缩倾向、适应慢;2.抚养人有害羞、焦虑的特点;3.言语/语言障碍;4.进入不同社会文化环境(如移民);5.家庭、学校和社会支持差。

以心理行为治疗为主,如暴露、系统脱敏。如果是在幼儿园/学校缄默则采用以学校为基础的方法;如与家庭有关则需要家庭治疗。对伴随症状可联合药物对症治疗。经过治疗和积极环境支持,多数1年内恢复正常,很少有长期持续。对不需要言语表达的学习和生活影响不大。

六、强迫性障碍

美国报道,儿童青少年中发生率约2%,1/3的成人强迫症是从儿童期发展而来,强迫症起病年龄7.0岁,平均年龄10.2岁。男女之比为3.2∶1。

常见的强迫思维如怕脏,强迫性怀疑,强迫性回忆,强迫性对立观念,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性意向。强迫行为如洗涤,触摸,检查,计数,涂写,排序,询问,整理,阅读,贮藏,强迫仪式动作等。强迫行为是过分或不合理的。强迫思维通常伴随烦躁不安情绪。患儿起初常会努力忽视、压抑或否认强迫思维,以强迫行为为主。慢性强迫症患儿症状往往不典型。

基因、神经影像和神经递质研究均提示强迫症有神经精神病理基础。心理因素有精神应激因素;个性特点如胆小、追求完美;父母影响,如父母具有焦虑、刻板或强迫性人格特点;教养方式要求过高、控制严格。

治疗采用药物和结构化的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是治疗儿童强迫症的常用方法。药物治疗中SSRI有效。三环类抗抑郁剂氯丙咪嗪,作为二线药物是治疗儿童强迫症最有效的药物,应注意适用年龄和不良反应。研究显示CB T与药物联合治疗可取得比任何一种单用更好的疗效。

七、癔症

在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中改称为分离(转换)性障碍,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Ⅳ)中列入躯体形式障碍中的转换性障碍,而在《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Ⅲ)中仍保留此名称。该症是由明显精神因素导致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感觉或运动障碍,可有意识状态改变,症状无器质性基础。女童比男童多。与城市相比,农村儿童患病率高。

个体素质与心理社会因素对发病有重要作用:1.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如情绪不稳、易受影响、暗示性强;2.家庭教养方式不当,使患儿形成以自我为中心、对挫折耐受性低、躯体疾病后产生继发获益;3.癔症性格,表现为情感丰富、有表演色彩、富于幻想。临床症状多样,呈发作性,发作受暗示影响,因继发性获益而反复出现。

1.癔症性精神症状(分离性障碍) 呈情感暴发。幼儿期表现原始情绪反应,如大哭大闹、四肢乱动、屏气、面色苍白或发绀、大小便失控等;较大儿童烦躁、哭闹、冲动,可表现为砸东西、拔头发、撕衣服,或在地上乱滚或四肢抽动。发作时间长短不一,发作时可有意识改变,如“昏厥”,但表现为缓慢倒地并在无危险地方、无大小便失禁,发作后部分遗忘。

2.癔症性躯体症状(转换性障碍) 表现为运动障碍和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如痉挛发作、肢体瘫痪、行走不能、失音、失语、抽搐、震颤、共济失调、步态不稳等。感觉障碍,如感觉过敏、感觉缺失、感觉异常、视觉和听觉障碍,以及表现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躯体形式障碍。癔症可有集体性发作,发作与同一原因有关,起初为一人发作,迅速发展至周围人群,症状相似。也可有为了获得赔偿在大人暗示下而发作。

以综合性治疗为原则,包括心理治疗、环境改善和药物治疗等。暗示疗法可获得戏剧性效果,适用于急性发作而且暗示性较强的患儿。系统脱敏治疗使诱发癔症的精神因素逐渐失去作用,减少发作直至达到治愈。家庭治疗和改善环境:家庭环境、学校以及有关社会环境的改善至关重要。在抚养中,改变对不恰当的养育态度和对儿童行为的反应模式,关注儿童积极行为,忽视消极行为,转移注意焦点,避免继发获益。药物治疗控制伴随的焦虑、抑郁等症状。癔症病情呈反复发作的倾向,多数患儿经治疗可获良好缓解。

八、应激相关障碍

1.急性应激障碍 以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作为直接原因,如亲人伤亡。在受刺激后立刻(1h之内)发病。表现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有一定盲目性;或精神运动性抑制,甚至木僵。如应激原被消除,症状往往历时短暂,预后良好,缓解完全。

2.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由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创伤事件引起,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1)反复发生闯入性的创伤性体验重现(病理性重现)、梦境,或因面临与剌激相似或有关的境遇,而感到痛苦和不由自主地反复回想;(2)持续的警觉性增高;(3)持续的回避;(4)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5)对未来失去信心。

3.适应障碍 儿童常因入幼儿园、入学、转学、升学、搬迁、家庭矛盾、同学冲突等环境变换引起,产生以烦恼、抑郁等情绪异常为主,同时有适应不良的行为或生理功能障碍,并使日常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受损。通常在应激性事件或生活改变发生后1个月内起病,一般不超过6个月。随着事过境迁,刺激的消除或经过调整形成新的适应,症状随之缓解。

九、抽动障碍

抽动是一种不随意的突发、快速、重复、非节律性、刻板的单一或多部位肌肉运动或发声。抽动多发生于儿童时期,少数可持续至成年。曾经有过暂时性抽动症状的比例可高至

12%。多数儿童抽动的严重程度、频率在青春期或成人期逐渐减轻,甚至完全消失,不足10%患者持续终生。

抽动症的病因及病理生理机制并未完全弄清楚。有家族聚集现象,电生理和影像学、生化等研究均有不同报道。各种社会心理因素造成紧张、过度兴奋刺激均会引起或加重抽动。有些患者的症状发生前有局部躯体因素疾病造成的不适,其他加重抽动的因素还有药物、发热、食物和环境过敏。抽动症状可能短时间受意志控制,但又会出现。放松可缓解抽动或发声。多数病例在睡眠时明显减轻或消失。

抽动症状的种类非常丰富,运动和发声抽动都可分为简单和复杂两类。并根据症状和时间分为短暂性抽动障碍(Tics)、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和Tourette综合征(TS,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

简单性发声抽动为简单、无意义的发声,如呼噜声、吸鼻、清嗓声、吼叫、咳嗽。复杂性发声抽动为有意义的音节、单词或词组,如秽语、模仿言语、重复言语。发声抽动症状可影响语言的流利,类似口吃、结巴或其他语言不流利性障碍。

运动性抽动症状可与独立的发声抽动同时出现。简单的运动抽动是突然的、简单的动作,涉及有限的几块肌肉或一组肌肉抽动,为一个或独立的重复方式。如眨眼、伸舌头、扮鬼脸、耸肩或转头。复杂的运动抽动表现为协调的、连续的运动方式,如跳、蹦、闻物、摸鼻、摸其他人或打自己的自伤行为。

治疗原则:轻度抽动通常不需要治疗,告诉家长一些有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当症状对功能造成影响时需要治疗。中度和重度抽动在必要时予药物治疗,并予指导性支持,及咨询或行为治疗。以减轻症状带来的不良影响为治疗目标,强调长期受益而非不惜代价地一定要迅速改善或症状完全消失。不论是否正在治疗,症状在某时期都可能缓解或加重。药物治疗剂量应个体化,小剂量开始,开始用单一药物合理剂量做试验性治疗,而非多种大剂量的药物治疗。

轻度患儿可用α2肾上腺素能阻滞剂(如可乐定),治疗前行ECG和血压检查。硫必利有抗多巴胺能的活性作用。中、重度患儿采用抗精神病药物,不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中有多巴胺22受体阻滞剂作用的药物作为一线药物,如匹莫齐特和利司培酮。传统抗精神病药物中,氟哌啶醇疗效最好,但不良反应大,常见且严重不良反应为锥外系反应,可同时使用盐酸苯海索片对抗。其他药物:抗癫 药物,如丙戊酸钠与抗精神病药物合用治疗难治性TS。其他治疗有放松技术、习惯重建等行为治疗,但对长期效果无报道。

十、刻板性运动障碍

指一种随意的、反复的、无意义的(常为节律性)运动,表现为摇摆躯体、摇摆头颅、拔毛、捻发、咬指甲、吮拇指或挖鼻孔等,这些刻板运动达到躯体受损的程度或显著干扰患儿的正常活动,症状至少1个月,不是由于任何其他精神病或行为障碍所致。起病往往与精神因素有关,去除相关因素,行为治疗为主。

十一、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儿童多动症)

是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存在明显的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及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发病率报道不一,学龄儿童一般为3%~5%,男女比例4~9∶1,中国报道1.3%~13.4%。主要表现注意障碍,活动过度,好冲动,与发育水平不相适宜,必须比同年龄、同性别儿童更严重,存在于几个不同场合,对日常生活产生影响,虽年龄而发生变化,可持续终生。符合症状标准6个月,达到适应不良及与发育水平不一致程度,部分引起损害的多动2冲动或注意力不集中症状出现于7岁前,由症状引起的损害存在于2个或2个以上场合(学校,工作或家庭),在社交、学业或职业等功能上,有临床损害的明显证据,症状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所解释。可同时有认知障碍,如学习困难、阅读障碍、重读、低自尊、被同伴拒绝、焦虑、抑郁,行为问题如攻击行为、说谎、逃学、酒药问题,易发生事故,家庭关系受损,合并抽动、运动笨拙等。其病理机制与遗传生物学基础和环境因素有关,神经生化研究发现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异常。患儿存在中枢神经系统成熟延迟、大脑皮层觉醒不足有关,执行功能降低。85%患儿至少有一种共患病。

DSM-Ⅳ分为注意不集中为主型,多动2冲动为主型和混合型。采取综合性治疗,如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特殊教育项目、躯体训练项目、父母教育。药物治疗以中枢兴奋药为主,常用盐酸哌甲酯。匹莫林因肝损害而基本不用,右旋苯丙胺,抗抑郁剂(如可乐定),对冲动多动的效果优于注意缺陷,近几年新开发的Atomoxetine等长效制剂。

十二、特定性学校技能发育障碍

表现为在校学习技能显著损害的一组障碍,并非由其他已知障碍和因素直接引起,但可伴其他临床综合征或发育障碍。病因不明但是由于生物学因素所致。发病率5%左右。是儿童学习困难的原因之一,常分为以下3类型:1.特定性阅读障碍:省略、替代或填加单词,阅读速度慢,始诵错误,“不知读到哪里”,颠倒句中的词序,不能回忆、总结阅读内容,在童年后期和成年期拼写困难比阅读缺陷更严重。常有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史,伴有情绪和行为紊乱。2.特定性拼写障碍:拼写技能显著受损,但无特定阅读障碍病史。3.特定性计算障碍:设计对基本的计算技巧即加减乘除的掌握,非抽象的数学技能。

诊断要点:阅读、拼写或计算能力有一种或以上显著低于同龄、同年级儿童(较应有水平低1年以上或标准化学业成就测验结果落后);损害与智力发育水平不符合,智商大于70分;非情绪、视力、听力、神经和精神异常的直接结果;无充分的外在因素导致学习困难;损害在上学前几年就已存在。

儿童心理行为障碍诊断诊断标准参见CCMD-Ⅲ、ICD-10精神疾病诊断标准或美国的DSM-Ⅳ,无专门针对儿童的标准时可参考成人标准。在严重程度、时间标准上不能符合标准但有存在相关症状的,可诊断为某问题。

(本文编辑:张耀东)

情绪与行为障碍

《情绪与行为障碍》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情绪与行为障碍(英文emotional disorder) 【课程代码】 【适应专业】特殊教育专业 【授课对象】普通本科 【课程简介】情绪与行为障碍是特殊教育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本课程涉及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常见行为异常与情绪障碍的症状、原因、治疗方法和家庭教育指导等内容。了解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知识和从事相关特殊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情绪与行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以及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教育特点有初步了解;培养从事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相关工作的感情和事业心。 【参考学时】36学时 【参考书目】 1.James M. Kauffman等著. 情緒及行為障礙學生教育[M].台湾:心理出版社,2010. 2.李雪荣编著.儿童情绪与行为障碍[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3.刘智胜主编. 儿童心理行为障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4.王如明主编.儿童心理行为障碍的诊断与治疗[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情绪与行为障碍概述 §1情绪与行为障碍的概念 §2情绪与行为障碍流行病学资料 §3情绪与行为障碍的相关理论 ●基本要求: 1.理解情绪与行为障碍的概念,掌握其流行病资料。 2.了解情绪与行为障碍的研究现状。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情绪与行为障碍的概念及流行病资料。 教学难点:情绪与行为障碍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提示:课堂教学为主,介绍情绪与行为障碍的基本知识。 ●参考学时:2学时(理论讲授2学时) ●第二单元焦虑障碍 ●§1 焦虑障碍的概念 §2 焦虑障碍的分类 §3焦虑的鉴别与诊断 §3焦虑障碍的理论解释 §4焦虑障碍的成因 §5焦虑障碍的治疗 ●基本要求: 1.掌握焦虑障碍的分类及相应的治疗。 2.了解焦虑障碍的成因及相应的理论解释。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焦虑的分类与治疗。 教学难点:焦虑障碍的理论解释。 ●教学方法提示: 课堂讲述与个案分析相结合,使学生将学习理论知识与具体个案联系起来,使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个案的相关图片与视频材料。 ●参考学时:6学时(理论讲授4学时,讨论教学2学时) ●第三单元抑郁障碍 ●§1 抑郁障碍的概念 §2抑郁障碍的鉴别与诊断 §3抑郁障碍的理论解释 §3抑郁障碍的成因 §4抑郁障碍的治疗 ●基本要求: 1.掌握抑郁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2.了解抑郁障碍的成因及相应的理论解释。

10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

10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 (1)儿童焦虑症:焦虑症是指一组以恐惧与不安为主的情绪体验。多见于女孩。儿童焦虑症有三种类型:其中一种是分离焦虑,儿童与依恋对象、家庭或其他熟悉环境分离时出现过分焦虑;其二是社交焦虑,儿童与陌生人接触式出现持续的过分退缩,妨碍与同伴正常交往;其三是恐怖性焦虑,患儿总是提心吊胆地害怕可能遇到的事物或情景。 (2)学习障碍:是学龄前儿童较常见的问题之一,它是指不存在智力低下学习技能忽的障碍和视觉、听觉障碍,也没有环境和教育剥夺以及原发性情绪障碍,人出现阅读、书写、计算、拼写等特殊学习技能获得障碍的一组综合症。 (3)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又称儿童多动症,是儿童心理行为疾病中常见的一种问题。主要特征是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持续时间短暂,多动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或品行障碍。 (4)儿童抑郁症:儿童抑郁症是指发生在儿童时期持续的心境不愉快,以抑郁情绪为主要特征。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报告,儿童和青少年的抑郁症分别达到2.5%和8.3%。患儿表现为对游戏没兴趣,食欲下降,睡眠减少,哭泣,退缩,活动减少。患儿还可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能力下降:自我评价低,记忆力减退,自责自罪,对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不感兴趣,容易激动,有时出现自杀念头或自杀行为。 (5)品行障碍:主要表现为持久的、严重的违纪行为,在较大儿童中很常见,如逃学、偷窃、破坏公物和攻击行为。 (6)儿童恐惧症:恐惧情绪是儿童比较常见的一种心理问题,几乎每个儿童在其心理发展的某个阶段都曾出现过恐惧反应。儿童中最常见的是害怕动物、死亡、昆虫、黑暗、学校等。 (7)儿童强迫症:主要表现为反复地、不合理地担忧,不得不通过行为来抵消所担忧的危险以得到安心,有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两种类型,常伴有抑郁、焦虑。 (8)抽动症:指局限于身体某一部位的一组肌肉或两组肌肉出现抽动。表现为眨眼、挤眉、皱额、咂嘴、伸脖、摇头、咬唇或模仿怪相等,并可伴发其他行为障碍,多见于5

儿童心理障碍常见的10种表现

儿童心理障碍常见的10种表现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父母的心头肉。现在,孩子健康平安是家长的基本要求,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们更重视孩子心理是否健康发展。但是有部分家长对孩子心理有没有障碍,自己也不是很清楚,也不知道心理障碍会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多动症 多动症又名轻微脑功能障碍,儿童主要表现在对任何事注意力都不集中,经常做些小动作,情绪起伏大,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生活、学习都受到严重影响。 二、焦虑症 焦虑症是指没有任何身体原因时,突如其来的出现恐惧状态。主要表现在自信不足,过分敏感,饮食差,容易哭闹。 三、抽动症 抽动症主要表现在身体的某些部位经常不由自主的、无目的的,重复的出现肌肉的快速痉挛现象。同时,性格表现紧张、自卑等。 四、攻击症 有这类症状的孩子经常东奔西跑,爱搞恶作剧,捉弄、讽刺别人,对美好的事物不知道珍惜,喜欢打架。 五、失眠症 有失眠症的孩子入睡困难,睡前胡思乱想,睡中容易惊醒,有时会梦游,天亮后什么也不记得,睡眠质量很差,白天精力不足,影响生活学习。 六、恐惧症 有恐惧症的孩子对一些事物或场景莫名的产生害怕的心理,想赶快离开。有时遇到打雷、闪电等表现的很紧张、害怕等。 七、贪婪症 贪婪就是对一切都不满足,极端自私,甚至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占有欲强,不会为别人考虑。

八、懦弱症 有这种症状的儿童遇事没有主见,缺乏自信心,心理素质低,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甚至受到伤害时也不会自我保护。 九、嫉妒症 有嫉妒症的孩子很难容忍别人比自己优秀,看到别人成绩好,自己没成功的事别人成功了会心理不平衡,甚至会说别人的坏话等。 十、性过敏症 这类儿童容易被原始的性欲左右,有时甚至会沉浸在自己的性幻想性中,或者不敢同异**往,捉弄异性等,甚至会强行发生性行为。 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否,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我们不仅希望孩子身体健康,更要让孩子心理健康。儿童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差,家长多耐心观察孩子的言行,及早发现,及早矫正

青少年心理问题8种成因及应对

少年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少年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较低,思维形式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但形象思维仍占优势地位。好奇心、模仿力强,情绪化较强,情感、理智水平较低,言行易受情绪和情境影响。自我意识发展较快,个人评价易受他人评价的影响。近几年来,在少年儿童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一些专家调查发现,所有问题的出现,无一例外地与少年儿童心理方面的原因有关,这使教育工作者和关心教育的人们感到不安。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关系到他们以后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全民族的素质,如何加强和促进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已成为家长和所有教育工作者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少年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少年儿童处于快速发育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的身心变化急剧,内心的冲突和矛盾频繁迭出,因此是心理问题的多发时期。少年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有以下方面。 (一)自卑心理 部分少年儿童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屡犯错误,所以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他们受到的批评多于表扬、指责多于鼓励、惩罚多于引导。于是自认为不可救药、低人一等,变得心灰意懒、委靡不振,自暴自弃、消极颓废,形成一种我不如人的自卑心理。还有部分少年儿童并不是本身有某些缺陷和短处,而是不能悦纳自己,常把自己放在一个低人一等、不被喜欢的位置上,并由此心灵笼罩上愁云。他们缺乏自信心,优柔寡断,没有竞争意识,享受不到成功的欢愉。(二)逆反心理 很多少年儿童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疑虑心理重,往往不能正确对待家长的一片苦心和老师的批评教育。他们怀疑一切、目空一切,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对榜样及先进人物无端否定,对不良影响产生情感认同,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消极抵抗。 (三)孤独心理 一些少年儿童很少和别人交往,爱独自活动,寡言少语,人际关系疏远和淡化,崇尚做“超人”和“怪人”,而他们内心却感到孤独、郁闷。有人调查少年儿童的孤独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境遇型。由于家庭迁移、升学、转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中,适应能力较差,缺乏主动交往的能力和意向,变成一名孤独者。(2)自我封闭型。有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差,自信心不足,便把自己封闭在狭小的个人天地里。(3)行为方式型。现在的少年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到大总是以独处的方式生活、学习,难于了解别人,也难于让别人了解,因而感到孤独。(4)性格自傲型。有的学生自高自大、自命清高、自以为是、孤芳自赏,因而滋生孤独。 (四)嫉妒心理 在学校里,一部分少年儿童因漂亮的容貌、优异的成绩、优越的家庭条件受到教师的宠爱,也会引发另一部分少年儿童的嫉妒之心。具有嫉妒心理的少年儿童,一旦在学习和其他方面不顺利时,就会怨天尤人,而不能冷静地自我反思。在极端的情况下,有些少年儿童甚至发生人身伤害等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五)惧怕心理 就少年儿童群体来说,存在着优等生惧怕同学的竞争、中间生惧怕掉队、后进生感到前途无望等现象;就少年儿童个体来说,存在着惧怕数学或作文、惧怕使父母的希望落空、惧怕记忆力忽然衰退等现象。一旦惧怕惯了,就容易产生

儿童常见心理障碍及行为矫正教案资料

儿童常见心理障碍及行为矫正 在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儿童都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他们必须处在发展计划的最中心位置,他们的健康、能力、知识和精力都将会决定世界上的农村、城市和国家的将来。我国卫生部在《2002—2010年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指出:“要开展重点人群的干预,……应高度重视儿童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和干预,使学生心理行为得到及时发现和适当的处理。目前,从我院心理门诊量看,儿童和青少年存在心理行为问题的数量逐年上升,并来就诊时已经到很重的程度。近几年来,特别是儿童自闭症病人数每年剧增,在这些患儿中,有55.2%自闭症儿童存在发育性共济失调,并伴有多动、抽动、品行、焦虑、情感障碍、抑郁等共患病。下面就儿童常见的主要心理障碍,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儿童心理常见病的主要分类 1、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主要特征:冲动、多动和维持注意的能力减低 (学龄前期儿童) ●过分的喧闹和捣乱,不好管理,惹人厌烦 ●明显的攻击性行为,经常惹祸 ●无法接受幼儿园教育 (6—12岁儿童)

* 不安静/好动 * 注意力难于集中 * 好发脾气/行为冲动/自我控制力差 * 和同学搞不好关系 * 学习成绩不佳 * 品行问题 (青少年) ●主观感到自己注意力集中困难 ●学子成绩大幅度下降,厌学 ●做事不考虑后果,经常和父母顶嘴、与老师争执,与同学 缺乏合作精神,对一些不愉快的刺激做出过分反应 易发人群 (按着严重性主次顺序) * 婴幼儿和学龄前出现活动水平增加 ●幼儿时期家长的批评/强制性行为 ●ADHD家族史 ●母孕期吸烟、饮酒、体质差 ●母孕期并发症多(尤其是早产和/或与颅内出血有关的低 体重) ●单亲家庭,同时文化水平低(提示家长可能存在ADHD症 状) ●婴儿期身体素质差,运动、言语发育迟缓。

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复习资料.

复习资料 一、美国《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对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定义。 情绪障碍儿童可能具备以下一种或者多种特征,并持续较长的时间,程度较为严重,已对学生的学业和生活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1.既不是由智力、感官残疾,也不是由其他健康条件引起的学习低能。 2.不能与同龄人、伙伴、家长、教师建立或维持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 3.在正常的环境条件下,也会出现过度的情绪困扰和令人难以接受的行为方式。 4.长期伴有不愉快的心境和抑郁、沮丧、压抑感。 5.在个人和学校的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有出现生理症状或恐惧倾向。 上述描述特别强调了如下三种情况:一是长时间情绪与行为异常;二是达到一定的严重性;三是学校适应困难,学业不良。 二、情绪与行为障碍的特征有哪些? 两个维度,三个方面。维度是外倾型和内倾型。方面是学业方面、人际交往方面和智力方面。 1.外倾型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特征 通常表现为固执,好斗,爱挑衅,也包括反社会行为,也被描述为对抗挑衅型行为障碍。 2. 内倾型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特征 内倾型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明显表现是社会性退缩、沮丧、自卑和焦虑,甚至陷入深度的抑郁。 3. 学业成绩 美国特殊教育领域相关的研究认为,大多数鉴定为有情绪与行为障碍的儿童,从小学开始在学业成绩水平上就表现出低于同龄儿童1年或1年以上,其中,有些儿童在阅读和数学方面都有明显的学习困难,大部分至少遇到一种确定的学习障碍。 4. 社会技能和人际关系 多项研究都显示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比正常的同龄人更少对他人有同情心,更少参与课程活动,更少与朋友联系,因此也很难建立起高质量的友谊。 5. 智力 大多数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智力在通常情况下比正常儿童要低。

情绪及行为障碍

情绪与行为障碍学生的定义与发生率 【案例一】 小华为小学六年级男生,从一年级开始,经常跑出教室、很难安静坐在位置上;他常打架、咒骂同学,一旦玩耍受到拒绝,就会向人吐口水,甚至曾用利器伤人,在学校人际关系很差。父母表示从小在家里就十分任性,拒绝其要求时,会大发脾气、摔东西、用脏话漫骂。 【案例二】 小斯是一位个子较小、文静的幼儿园大班学生。她是领养女,母亲是护士,父亲是医生。起初,老师没有特别注意小斯的文静性格,反而认为这是她适应幼儿园生活的表现,觉得她个好孩子。但是某日,老师注意到,小斯在自由活动时一个人蜷缩在教室的角落里,接近她时,她慢慢地跑开,不愿意和老师讲话。老师开始更多注意小斯,发现小斯在课内和课外活动时都不跟小朋友说话。她从不主动和大人说话,别人和她说话时,都是用单词和短语回答。她经常搓自己的手,咬指甲,低着头,凝视前方。 目前有许多不同的术语来描述这类学生,如:严重情绪障碍、情绪与行为障碍、严重情绪困扰、性格及行为异常、情绪及行为异常、情绪障碍、情绪及行为困难、行为障碍、道德行为偏差、思想行为与心理偏差、适应困难、行为问题等。 这类学生泛指持续地表现外向性的攻击、反抗、冲动、过动等行为,或内向性的退缩、畏惧、焦虑、忧郁等行为,或其它的行为问题,以至于造成个人在生活、学业、人际关系和工作等方面的显著困难,而需提供特殊教育或相关服务协助者。 一、情绪与行为障碍学生的定义 什么是有情绪与行为障碍的学生?目前国内外并未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有的将情绪和行为障碍分开,分别下定义。已有的定义大多只是进行了一些描述性的界定。有的从医学的角度,认为这是一种心理疾病;有的从教育学的角度,认为这是一种可矫正的情绪不稳和行为不良。近十多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从教育的角度来认识、矫治有情绪与行为障碍的学生,强调发挥他们的潜能并体现可教育性。 (一)美国的定义 美国在2004障碍者教育法(PL101-476,The 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Act简称 IDEA,2004)中对这类儿童和青少年作了以下的定义: 1. 无法学习又不能以智力、知觉、或健康因素加以说明者。 2. 无法与同侪和教师建立或保持满意的人际关系。 3. 在正常的情况下,有不恰当的行为或情感。 4. 常表现不愉快的情绪或沮丧。 5. 常因个人或学校的问题而感觉身体不适、疼痛或害怕。 6. 情绪困扰包括精神分裂症儿童,但不包括社会适应不良儿童,除非被认定具有严重的情绪困扰。 (二)台湾的定义 根据2012年台湾教育部颁布的身心障碍及资赋优异学生鉴定标准的定义:情绪行为障碍学生,指长期情绪或行为反应显著异常,严重影响生活适应者;其障碍并非因智能、感官或健康等因素直接造成之结果。情绪障碍学生之症状包括精神性疾患、情感性疾患、畏惧性疾患、焦虑性疾患、注意力缺陷过动症、或有其它持续性之情绪或问题行为。 (三)我国大陆地区 我国对情绪与行为障碍的界定多从人格障碍出发,也参照了美国和苏联的界定,从情绪与行为两者之间的关系来讲,更倾向于从行为的外在表现来进行界定。例如,由朴永馨主编的《特殊教育词典》中对行为障碍的界定是:“主要发生在儿童及少年期的行为偏离”。主要表现有:① 不良行为动作。如吮吸手指或衣物,咬指(趾)甲或其它物品、手淫、拔头发等;② 退缩行为。表现出胆小、害怕、孤独、退缩、不愿到陌生的环境中去,也不愿与其它儿童交往,常一人独处,与玩具相伴,但没有精神异常;③ 生理心理性行为异常。如遗尿症、遗粪症(4~5岁后仍不能控制大小便),厌食、夜惊、噩梦、口吃等;④ 习惯

少年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少年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侯曼 少年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较低,思维形式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但形象思维仍占优势地位。好奇心、模仿力强,情绪化较强,情感、理智水平较低,言行易受情绪和情境影响。自我意识发展较快,个人评价易受他人评价的影响。近几年来,在少年儿童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一些专家调查发现,所有问题的出现,无一例外地与少年儿童心理方面的原因有关,这使教育工作者和关心教育的人们感到不安。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关系到他们以后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全民族的素质,如何加强和促进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已成为家长和所有教育工作者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少年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少年儿童处于快速发育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的身心变化急剧,内心的冲突和矛盾频繁迭出,因此是心理问题的多发时期。少年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有以下方面。 (一)自卑心理 部分少年儿童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屡犯错误,所以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他们受到的批评多于表扬、指责多于鼓励、惩罚多于引导。于是自认为不可救药、低人一等,变得心灰意懒、委靡不振,自暴自弃、消极颓废,形成一种我不如人的自卑心理。还有部分少年儿童并不是本身有某些缺陷和短处,而是不能悦纳自己,常把自己放在一个低人一等、不被喜欢的位置上,并由此心灵笼罩上愁云。他们缺乏自信心,优柔寡断,没有竞争意识,享受不到成功的欢愉。 (二)逆反心理 很多少年儿童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疑虑心理重,往往不能正确对待家长的一片苦心和老师的批评教育。他们怀疑一切、目空一切,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对榜样及先进人物无端否定,对不良影响产生情感认同,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消极抵抗。 (三)孤独心理 一些少年儿童很少和别人交往,爱独自活动,寡言少语,人际关系疏远和淡化,崇尚做“超人”和“怪人”,而他们内心却感到孤独、郁闷。有人调查少年儿童的孤独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境遇型。由于家庭迁移、升学、转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中,适应能力较差,缺乏主动交往的能力和意向,变成一名孤独者。(2)自我封闭型。有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差,自信心不足,便把自己封闭在狭小的个人天地里。(3)行为方式型。现在的少年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到大总是以独处的方式生活、学习,难于了解别人,也难于让别人了解,因而感到孤独。(4)性格自傲型。有的学生自高自大、自命清高、自以为是、孤芳自赏,因而滋生孤独。

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的案例分析

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的案例分析 一、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的概念 什么是有情绪与行为障碍的儿童?目前国内外并未有一个统一而严格的定义,有的将情绪和行为障碍分开,分别下定义。已有的定义大多只是进行了一些描述性的界定。有的从医学的角度,认为这是一种心理疾病;有的从教育学的角度,认为这是一种可矫正的情绪不稳和行为不良。而本文发所讲的也主要是从教育角度来讲,一般指18岁以前的儿童和少年的各种行为和情绪异常。 二、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的分类 (一)从教育角度有学者将其分为: (1)人际关系问题(2)行为规范问题 (3)抑郁情绪问题(4)焦虑情绪问题(5)偏畸习癖 (二)按严重程度美国学者克里拉森将其分为三类: (1)轻度:对个人以及他人不会造成太大的困扰,能与别人维持一定程度的和谐关系,对生活、学习有轻度的影响; (2)中度:在情绪上感受到极大的痛苦,生活、学习及人际关系也深受其影响; (3)重度:如同生活在另一个世界,很难从事学习和处理日常事务,往往需要在隔离的环境,需要专门人员长期做辅导。 (三)从情绪和行为的控制程度可分为: (1)超控制型:过分控制自己的行为,表现出害羞、孤独、焦虑胆怯等行为特征;

(2)低控制型:主要表现出多动、侵犯、攻击、将自己的挫折转嫁到别人身上,情绪波动大。 三、情绪和行为儿童障碍的心里特征 (一)认知不协调 (1)认知过程和内容部协调,包括思维缺失和认知偏差 (2)认知成分和认知方式不协调 (3)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不协调 (二)负性情感体验强烈(三)自我中心倾向明显 四、学业特点和行为特征 (一)学业特点 1.大部分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的认知能力是正常的,但是大多数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在学习方面是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当学习跟不上,没有人帮助时,他们往往产生“习得无助”的绝望心态,情绪消极、抑郁、焦虑、恐惧。 2.焦虑表现:对外界事情反应过度敏感,会因一点小事烦躁不安,甚至出现恶心、心慌、头晕等身体上的不良症状。有的则产生恐怖症,害怕上学,设法逃学,害怕回答问题,也会有身体异常反应; 抑郁表现:经常出现不愉快的沮丧情绪,对活动不感兴趣,对自己的事情漠不关心,主导心境悲观。 (二)行为特征 1.焦虑、自卑和退宿、不成熟; 2.注意缺陷、多动 3.反社会行为

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及根源

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表现的形式有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学习困难,考试焦虑,难于应付挫折,青春期性心理扭曲,情绪不稳定,自我失控,心理承受能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定,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 上述种种现象,我们对之进行了归类,大致可分为:学习类问题、人际关系类问题、情绪类问题、人格障碍类问题及青春期性心理类问题。 1、学习类问题占当前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大部分。 尽管近些年来,教育部门一直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阴影一直在困扰着广大青少年,加之父母的望子成龙心理,对子女寄予的过高期望,使青少年的身上承受着巨大的学习压力。据1998年北京《中学生时事报》的相关调查,34的被访中学生说,有时“因功课太多而忍住想哭”;58的接受调查的同学说,“父母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调查表明,45的被访中学生感到当前的学习压力太大,近半数的人经常担心学习成绩达不到父母的期望而受责备,57的中学生为“考试成绩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命运和前途”而担忧。青少年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多种症状出现。 考试焦虑在青少年学习类心理问题中占突出地位。大部分孩子都有考试焦虑情绪,只不过是严重的程度不同而已。考试焦虑可以使孩子产生一些身体上的障碍,最常见的是头痛、头晕、睡不好觉、吃不好饭。考试焦虑严重的孩子,常常在考前坐立不安、心神不定。如果经常有严重的考试焦虑,可能导致孩子形成胆怯、紧张、不安的个性心理特征。 2、人际关系类问题 青少年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及同学关系。 与父母的关系处理不当,从而引起青少年不良的心理反应,这一现象较为普遍。在孩子小的时候,亲子关系的矛盾关不突出。可是,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和父母的日渐年长,二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就显得愈来愈困难。尤其当孩子处于青春期而父母处于更年期之时,问题更为突出,部分孩子会产生压抑和抑郁,部分孩子则产生强烈的叛逆心理。 师生关系处理不当,对孩子的心理影响不言而喻。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抑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失望。更有甚者,如果教师对学生缺乏尊敬,随意贬低孩子价值的不良态度会使孩子的心理遭到严重的创伤。 与同学的交友和相处,可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学习生活质量。孩子们都希望在同学中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如果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 2、情绪类问题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王极盛先生对7050名中学生的调查,“对同学忽冷忽热者”者占44.1,“对老师时而亲近,时而疏远”者占35.8,“做作业情绪忽高忽低”者占73,“对学习的劲头时高时低”者占81.9,“心情时好时坏”者占71.2,“对父母时而亲热,时而冷淡”者占32.8。这些数据,活生生地证明了当今青少年的情绪不稳定性。情绪的不稳定主要是由于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所造成的,父母的性格特征、养育方式、教师对待孩子的方式也会对孩子的情绪稳定性造成影响。 3、人格障碍类问题 人格是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本质,也是各种精神症状和反映产生的基础。人格障碍是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它是以人格结构与人格特征偏离正常人为其特点。在目前的青少年人格障碍里,依赖型人格和分裂性人格较为多见。依赖型人格的突出的障碍是

儿童情绪障碍及其他常见心理行为障碍

?继续教育? [收稿日期]2006-10-24[作者简介]黄 红,女,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上海市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青少年预防AIDS 培训中心主任,上海医学伦理学会副会长,《教育生物学报》副主编,《实用儿科临床杂志》《临床儿科杂志》编委,承担多项科研项目,主编专著3部,发表论文30余篇,研究方向为儿童保健。 儿童情绪障碍及其他常见心理行为障碍 黄 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200025) [关键词]情绪障碍;行为障碍;儿童 [中图分类号]R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5X (2006)23-1678-03 随着社会发展,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各种应激因素也在增加,给儿童的健康成长带来不利影响,使儿童情绪障碍等心理卫生问题明显增加,已经成为儿童保健工作中的重点之一。卫生部、民政部、公安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于2004年4月印发的《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中提出:“加强儿童、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减缓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上升趋势,到2005年,在校学生心理保健知识知晓率达到40%;到2010年达到60%。到2005年,遏止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总患病率上升趋势;到2010年,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总患病率降低到 12%”,同年9月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进 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也要求“降低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重视儿童和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预防和干预”。具有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儿童,往往首先咨询儿科医师,在儿科、儿童保健门诊就诊患儿的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但儿科医师对此类问题的识别率和正确诊断率较低,因此,有必要加强儿科医师儿童心理卫生知识培训。在此介绍儿科中常见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症状、诊断和治疗原则。 一、儿童分离性焦虑症 分离焦虑是一种相当常见的焦虑障碍,与依恋对象分离或将要分离时产生的与发育水平不符的过度焦虑,发生在18岁前并持续至少4周。美国的研究报告显示,分离焦虑障碍平均发生年龄为7.5岁,拒绝上学的发生年龄10.3岁。分离焦虑障碍在年幼儿童中常见,随年龄增长而减少。儿童早期分离经历、儿童气质、成长环境、应激易导致分离焦虑,如亲人死亡,家长的过分保护、需求或抑郁等。 分离焦虑在不同年龄有不同的表现。幼小儿童如果主要依恋者不在身边则不愿意入睡,当将要分离时过度沮丧(如发脾气),做与分离有关的噩梦;离开家与依恋者分离时,非常想家。年长儿童和青少年还可出现生理/躯体症状并造成问题,如头晕,恶心、呕吐,腹痛,头昏眼花,肌肉疼痛或心悸,家长经常因孩子出现以上问题而四处就医。学龄儿童容易表现为对家长和依恋者的过分担心,并拒绝上学,外出参加集体活动时 (如野营、学校活动在外过夜)过度忧伤。 治疗目标是帮助儿童恢复正常的发展功能,心理干预与药物治疗同时进行,鼓励儿童和家庭尽量正常学习和生活,预 防功能受损。同时预防继发合并症,但不要对躯体问题过于关注,谨慎对待。药物可用小剂量的抗焦虑药或52HT 再摄取抑制剂(SSRI )。如能得到早期诊断和包括儿童和家庭治疗,则预后良好。 二、儿童恐惧症 儿童恐惧症指儿童不同发育阶段是对一些特定的情景或物体恐惧的特定恐惧情绪。起病常有刺激经历,或从周围的成人或儿童处习得。恐惧的内容多样,因年龄而异。如:恐惧乘飞机、某种动物、鲜血、打针、乘电梯、高处空旷地区、学校等,有时可同时恐惧几种事物。暴露于所恐惧对象时,儿童会出现焦虑不安,过分、不合理恐惧,表现为哭闹、发脾气、发呆或黏人,导致回避或影响正常的活动、学习。如恐惧对象很少接触则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 治疗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预后良好,恐惧往往随年龄增长而减轻或消失。 三、儿童社交性焦虑障碍 儿童对新环境或陌生人产生恐惧、焦虑情绪和回避行为。多在青春早期起病,一般在12岁左右被发现有社交恐惧。临床表现如怕自己说话或行为愚蠢,怕当众出丑、怕被同伴拒绝、怕说话脸红、怕当众失败等。同伴关系、学校功能和家庭功能因社交恐惧而受损。儿童往往不能认识到自己在社交场合的过分不安,而是表现为行为问题,如不肯离开父母,他们见不熟悉的人就发脾气,拒绝与朋友玩,以躯体不适为由回避社交场合。在学校和家中的恐惧有不同表现。 认知行为治疗(CB T )和药物治疗(抗焦虑和抑郁剂)结合效果较好。 四、广泛焦虑障碍 指持久、过分和不现实的担心,无特定对象或情景。美国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儿童和青少年发生率2.9%~4.6%,在 12~19岁青少年中较5~11岁儿童更多见。儿童期男女比例 无差异,青少年期男女比例为1∶6。父母情感问题、破坏性的依恋、应激生活事件、创伤经历等对本病发生产生影响。表现为比其他儿童更过分担心他们在学校或一些活动中的成绩和能力,担心个人和家庭成员的安全,或担心自然灾害和将来要发生的不良事件。因过分担心,导致在日常生活、学习等各项活动能力受损,因经常要寻求重复保证而干扰他们的个人成长和社会关系。常见有躯体症状,如气急、心动过速、出汗、恶心、呕吐或腹泻、尿频、手脚湿冷、口干等;也可出现肌紧张、战栗、颤抖、抽搐、摇晃感、肌肉酸痛等,患儿经常抱怨腹痛、头痛等。经常同时伴其他焦虑障碍、抑郁或破坏性行为障碍,共病率较高。

儿童心理障碍原因及对策

儿童心理障碍原因及对策 都说孩子是这个世界上最快乐的人,果真如此吗?有些孩子爱独处,不喜欢与别人交流,这是为什么呢?下面说说儿童心理学方面的问题,分析儿童心理障碍的原因及对策。 儿童心理障碍问题不容忽视 谁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聪明又健康,孩子的身体健康是家长们十分关心的,但家长们是否关心过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关专家指出,目前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卫生问题是较为常见的,家长们如不注意孩子的心理卫生保护,将会导致孩子在学龄期发生学习困难、交往困难等对学校适应不良的现象,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通常,新生儿在出生后1个月只有两种反应:一种是获得满足与舒适感后的愉快情绪;另一种是饥饿、寒冷、尿布潮湿等所引起的不愉快情绪。3个月的婴儿即可有欲求、喜悦、厌恶、愤怒、惊恐、烦闷等6种情绪反应。 婴幼儿时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由于营养摄入不足或不平衡造成婴幼儿的大脑和心理发育障碍、不良的进食习惯、睡眠习惯和大小便习惯、言语障碍、负性情感(如忌妒、恐惧、分离焦虑)以及某些不良的行为问题(如吮吸手指或衣物、咬指甲、拔毛发等)。1岁以上的儿童心理障碍主要是三大方面的问题: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障碍,情绪性格问题。孩子中有80%属于学习能力障碍,即感觉统合失调。 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之所以有这么多孩子有学习能力障碍的问题,与儿童的出生经历及早期教育有关。从目前情况看,造成学龄前儿童心理障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胎教的影响。现在很多母亲给胎儿听胎教磁带,但已发现有些幼儿由于听觉刺激不适当,反而造成失聪。胎儿应该有一个安静的生长环境,不应该受到无端的打扰。 二、没有经过爬行训练的影响。现在2/3的城市儿童缺乏爬行训练,过早地使用学步车。婴幼儿在爬行的时候,会努力抬头,四肢、手眼的协调能力得到训练。没有爬行经历的孩子,长大以后手可能会不听指挥,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时过慢。 三、缺少正规教育的影响。进过幼儿园的幼儿,活泼、开朗、易合群、守纪律、讲礼貌。而家居幼儿就显得过分害羞、怕见人,在陌生环境中难以适应。

青少年心里问题表现总结

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 一、适应不良 学校学习适应不良是学生中常见的一种适应型障碍。他们往往由于学校适应不良严重影响学习,跟不上班级,甚至造成中途休学或辍学。主要表现在情绪、行为、生理功能三个方面。 (1)情绪方面。抑郁、焦虑、强迫、恐怖、厌烦、退缩等是常见的表现. 具体表现为害怕学习,上课注意力涣散,思考乏力,听不好课,做不好作业,但又想把学习搞上去,产生焦虑;有些同学害怕或回避上学,或有恐惧反应,或呈萎靡状态;有些同学有矛盾观念和愤怒反应,易激惹,依赖性增强。 (2)行为方面。学习适应不良的同学均有行为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能力抑制。以往学习能力良好,成绩不错,适应不良后学习能力受到抑制,产生学习困难,上课无法做笔记,记忆力下降,作文写不出,稍复杂的题目无法解决等;因注意力不集中常常不能持续做一件事,莫名其妙地终止作业或看书,无目的地摆弄小物件或发呆等。 二,社会性退缩。与同学交往减少,学习、生活活动也减少,不愿发言,不想运动,体育课也提不起劲,成为同学活动的旁观者,游离于同辈群体之外。 三,品行絮乱。行为违反与年龄相符的社会规范和准则,如逃学、斗殴、说谎、偷窃、抽烟、离家出走等现象均有可能出现。还有些学生活动过度,寻求快乐和刺激,如沉溺于电子游戏机、不遵守纪律、袭扰他人。 四,行为倒退。行为像儿童,学习无目标,活动无计划,喜欢儿童游戏,不合群但不是因为退缩,而是和同学玩不到一块,谈不到一起。 (3)生理功能方面。表现在上课头昏、脑胀,入睡困难,以及腰酸背痛、心悸、乏力等,但身体检查没有特定的躯体问题。 二、自卑心理 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屡犯错误,所以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他们受到的批评多于表扬、指责多于鼓励、惩罚多于引导。于是自认为不可救药、低人一等,变得心灰意懒、委靡不振,自暴自弃、消极颓废,形成一种我不如人的自卑心理。还有部分学生并不是本身有某些缺陷和短处,而是不能悦纳自己,常把自己放在一个低人一等、不被喜欢的位置上,并由此心灵笼罩上愁云。他们缺乏自信心,优柔寡断,没有竞争意识,享受不到成功的欢愉。 三、逆反心理

儿童行为障碍的问题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儿童行为障碍的问题 导语:每个孩子都是家长们的心头肉,相信您的孩子也会一直牵动着您。那么,孩子的问题就不会是小问题。近些年来,我们的调查显示,儿童行为障碍成 每个孩子都是家长们的心头肉,相信您的孩子也会一直牵动着您。那么,孩子的问题就不会是小问题。近些年来,我们的调查显示,儿童行为障碍成为给孩子身体健康带来重大问题的一种病症,但是很多家长对儿童行为障碍并没有太多的理解,这会在孩子出现症状的时候出现重大的认知错误。请耐心看完以下的介绍,为您孩子的健康再多加一份保护。 发生于18岁以前的儿童和少年的各种行为和情绪异常。儿童行为障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儿童常见的生理心理行为偏异,如遗尿、厌食、偏食、夜惊、睡行、口吃等;一些是习惯性动作,如吮手指、咬指甲、习惯性抽动(如习惯性眨眼、咂嘴、扭头、耸肩等)。儿童的不良社会行为,属于儿童品行障碍,不属于行为障碍。儿童情绪障碍指的是儿童情绪反常,如过分害羞、恐惧、焦虑、暴怒发作等。行为障碍和情绪障碍在儿童中很常见,随着年龄的增长通常会自行改善,应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现象,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儿童行为障碍发生的原因包括:①多数与暂时性生理或心理发育延迟有关,例如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发育成熟,大多数遗尿会自然消失;②咬指甲、习惯性抽动等行为障碍属于习惯性质,开始是偶然发生的,但由于不断得到强化,便逐渐固定下来,形成习惯;③厌食、偏食、吮手指等行为障碍的发生,与环境影响不良、教养不当有关;④少数行为障碍是器质性疾病的结果,例如不到10%的儿童遗尿常见的器质性病因有隐性脊柱裂、膀胱及尿道发育异常或慢性炎症等。儿童行为

情绪行为障碍儿童的教育方法

情绪行为障碍儿童的教育方法 一、同伴干预和支持 同伴群体的力量是使行为障碍儿童产生积极改变的一种有效方式。教同伴帮助另一个同学减少不适当行为的策略如下: 1.同伴监控。一个学生要学会观察和记录其同伴的行为,并且要作出反馈。 2.同伴对积极行为的报告。鼓励学生学会和加强对他人积极行为的报告。 3.同伴指导。作为相互间在学业和社会技能方面的指导者,情绪与行为障碍学生也能掌握更多更好的社会技能。 4.同伴对抗。同伴要学会面对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的不适当行为,要能解释为什么这种行为是个问题,而且要示范出适当的行为应答。 实施一种同伴支持方式、群体过程或示范比将一群儿童集中起来,然后让他们受到同伴间积极的影响要更加复杂。大多数有重度情绪与行为障碍的儿童并不是正常功能群体中的成员,那些有正常功能的群体的适当行为通常都是用来示范和评价的,而且他们也没有学会对他们的行为负起责任。对于教师来说,首要的也最困难的挑战就是促进群体间的凝聚力。 尽管群体治疗计划有很多形式,大多数都是结合了群体会议和以群体为主的偶发事件。每天都会举行两种类型的群体会议。每个早上都会召开一个计划好的会议,在会议上,大家先了解日常的安排,然后每个小组成员设定每天的计划,同伴提供支持和建议,最后使小组目标达成一致。在每天结束时,召开评估会议,讨论个人和小组目标是否达到,每个小组成员都必须给出评语和接受同伴的评价。当任何小组成员,包括教师,觉得需要讨论一个问题时,都可以召开问题解决会议。小组要确定问题,提出几个解决方案,讨论每个方案的后果,给最佳方案设定计划,为执行计划提出口头评语。如果他们的行为达到了某种标准,按照团体偶联契约,小组可以给予某种形式的奖励或特惠待遇。获得奖励的标准,以

儿童心理障碍事出有因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班上频频发生失物疑案,同学们的学习用品和零用钱经常不翼而飞,究竟被谁在暗中拿走了?花季小女孩为何以偷拿别人的东西为乐?是物质需要得不到满足,还是扭曲心理作怪?让我们一起来经历一段走过心灵阴霾的心旅历程…… 案例: 基本情况:心心,女,11岁,小学四年级学生,。 家庭情况: 1、父亲在公安局工作,母亲在保险公司工作,家庭条件非常好,物质方面的需要都能 得到满足。 2、母亲对孩子的关心和教育比较多,但方法存在问题,对待孩子的态度比较粗暴,说 服引导少,经常打骂孩子,埋怨孩子笨。 3、父亲对孩子比较溺爱,母亲管教的时候,父亲总是护着。 4、父亲节约意识比较强,在这方面对孩子的影响比较多。 个性特征: 1、极端厌学。上课什么也不学,玩东西,啃手指,左右乱转,要么去招惹别人,要么 只管自己做小动作。 2、学习成绩差。除了英语以外,其他学科全部不及格,学习成绩一塌糊涂。 3、不愿完成作业。只写英语作业,其他学科作业全不完成,数学是不会,语文不愿写。 4、没有朋友,同学们都不愿跟她玩,谁也不愿跟她坐同桌。 5、严重缺乏自信。和她对视,眼神总是飘忽不定,似乎总有什么事情怕你知道,感觉 她的心灵被蒙上了阴影,结成了冰,任凭阳光多么强烈,也别想照进来。 6、情绪变化无常。时而特别兴奋,大声尖叫,时而郁郁寡欢,独自一个人呆在角落里。 7、行为懒散,做事拖拉。写字很慢,但比较认真。 8、经常拿同学的东西,如:笔、本子、钱等。如果是在地上捡到的东西,就偷偷地据 为己有。 9、经常用偷拿到的钱买很多东西,送给别人,希望有人能喜欢她,跟她玩。 10、英语成绩非常好,每次考试不是满分,也很优秀。 11、对自己的学习用品或其他物品特别珍惜,很少弄丢或损坏,如果丢了她会到处找, 找不到会很伤心。 以上是我对孩子的一些了解,孩子的自身的缺点和出现的问题很多,在诸多的缺点和问题中,以偷拿别人的东西尤为突出,这也是引发众多问题的根源。但也不乏优点的存在,如:英语成绩特别优秀,写字认真,爱惜物品等。每当面对这个孩子的时候,我总是想:如果这 样发展下去,她的将来会是什么样子?教师的爱心和责任感都告诉我,这个孩子需要帮助。 我决定从“偷拿东西”这个根源入手,揭开孩子心头上那层阴暗的面纱…… 一、了解背景,分析成因 经过和心心妈妈及以前教过她的老师交流,了解到一些情况: 1、小学一、二年级时她就经常从学校拿一些小东西回家,如:橡皮、铅笔、粉笔豆。 当时父母也对此教育过她,后来就没有太在意。 2、一、二年级时,学习成绩不太好,经常被老师留下补课,学习兴趣不高。 3、三年级时,由于特殊原因心心所在的班级连续换了好几个老师,她的学习成绩更差 了,后来干脆伸腿不干了,据说她当时是被“枪毙”了(老师不管了)。我看过她三年级数学书 和快乐园,上面全是空白。

儿童行为障碍的问题.

儿童行为障碍的问题 2018-01-13 每个孩子都是家长们的心头肉,相信您的孩子也会一直牵动着您。那么,孩子的问题就不会是小问题。近些年来,我们的调查显示,儿童行为障碍成为给孩子身体健康带来重大问题的一种病症,但是很多家长对儿童行为障碍并没有太多的理解,这会在孩子出现症状的时候出现重大的认知错误。请耐心看完以下的介绍,为您孩子的健康再多加一份保护。 发生于18岁以前的儿童和少年的各种行为和情绪异常。儿童行为障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儿童常见的生理心理行为偏异,如遗尿、厌食、偏食、夜惊、睡行、口吃等;一些是习惯性动作,如吮手指、咬指甲、习惯性抽动(如习惯性眨眼、咂嘴、扭头、耸肩等)。儿童的不良社会行为,属于儿童品行障碍,不属于行为障碍。儿童情绪障碍指的是儿童情绪反常,如过分害羞、恐惧、焦虑、暴怒发作等。行为障碍和情绪障碍在儿童中很常见,随着年龄的增长通常会自行改善,应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现象,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儿童行为障碍发生的原因包括:①多数与暂时性生理或心理发育延迟有关,例如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发育成熟,大多数遗尿会自然消失;②咬指甲、习惯性抽动等行为障碍属于习惯性质,开始是偶然发生的,但由于不断得到强化,便逐渐固定下来,形成习惯;③厌食、偏食、吮手指等行为障碍的发生,与环境影响不良、教养不当有关;④少数行为障碍是器质性疾病的结果,例如不到10%的儿童遗尿常见的器质性病因有隐性脊柱裂、膀胱及尿道发育异常或慢性炎症等。儿童行为障碍的治疗强调医生、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改善环境和教育方法常可收到积极的效果。行为治疗对遗尿、口吃、习惯性动作有较好疗效。药物治疗有辅助价值,如丙咪嗪治疗遗尿有时有效。 儿童情绪障碍常以单一的症状为主,相对轻微,随着年龄的增长常可自行改善。表现:①过分害羞。怕见生人,怕到新环境,爱脸红,易哭泣,胆小,拘谨,行为退缩;②情绪不稳定。容易激惹,不顺心时发脾气,哭叫吵闹,毁坏东西,撒泼打滚,严重时还表现为迸气发作,可伴发紫绀和痉挛;③过分恐惧。很多幼儿怕黑暗、怕生人、怕动物、怕雷电、怕鬼怪等,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自行改善;如果恐惧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给儿童本人和家长带来困扰,便属于情绪障碍;④有的儿童容易烦恼,紧张不安;有的可出现分离性焦虑,即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反应。患儿依恋父母,寸步不离,拒绝上幼儿园或学校,并可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躯体症状。儿童情绪障碍的发生通常与精神刺激有关,如父母离异、亲人死亡、惊吓、恶劣环境等,慢性躯体疾病和某些气质因素可增加情绪障碍的易感性。治疗包括调整环境,正确教育,行为治疗和心理治疗,大多数患儿不需药物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