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恶性肿瘤放疗中的几个问题=孙
宫颈癌放射治疗常见问题

浅析宫颈癌放射治疗的常见问题【摘要】为提高女性宫颈癌治疗的预后,本文通过分析宫颈癌的放射治疗机制,就宫颈癌临床放射治疗易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突破与改进方法。
【关键词】宫颈癌;放射治疗;改进方法子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目前其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术、放射治疗或综合治疗为主。
根据figo国际年报,1982~1993年期间,在世界范围内,约80%以上的宫颈癌患者在治疗中接受过放射治疗[1,2]。
腔内近距离治疗(icbt)结合体外照射(ebrt)是目前最普遍使用的放射疗法,该法可使宫颈癌放疗5年生存率达70%左右。
适用于各期宫颈癌。
为提高宫颈癌的放疗疗效,临床上在放射治疗过程中需注意以下问题。
1 合理选择适当的消除量消除量是指外生型的大宫颈肿瘤被局部阴道放疗消除,使之大致恢复至宫颈外形的剂量。
临床上宫颈癌的放射治疗以“尽可能地保护正常组织和器官,采用适当的放射剂量,通过合理的布局,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消灭肿瘤的目的”为原则。
中国医学科学院常规以源旁1cm 作为剂量参照点。
一般消除量为10~20gy,消除剂量次数不宜多,特别是组织间治疗,应注意肿瘤消除需要时间,一般2周后才能见到肿瘤消除的程度,不应过早的进行再次消除,否则,剂量浪费,正常组织受量未能减少。
故当治疗开始之初,在全盆照射时给予消除量,当全盆照射结束时,宫颈外形方可逐步得以恢复。
2 提高肿瘤靶区设计的准确性放射治疗的基本目标是努力提高放疗的治疗增益比,即最大限度地杀灭肿瘤细胞,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周围正常组织。
肿瘤靶区的设计宫颈癌的放射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
2.1采用imrt技术代替常规体外放疗宫颈癌放射治疗过程中,外照射引入了适形调强放疗(imrt)技术,采用磁共振成像(mri)进行放疗照射野的设计,能够更好地明确靶体积范围,同时应用mri能很好地判断预后。
采用imrt技术代替常规体外放疗能减少膀胱、小肠和直肠受照容积,其优势随着计划靶区的扩大而减少,靶区的精确勾画和定位的高度重复性,以及对内在器官运动的了解,是imrt的基础。
妇科恶性肿瘤防治策略考核试卷

D.阴道癌
2.以下哪项不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
A. HPV感染
B.多个性伴侣
C.早婚早育
D.长期使用口服避孕药
3.关于卵巢癌的防治,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定期体检可提高早期诊断率
B.卵巢癌有遗传倾向
C.口服避孕药可降低卵巢癌发病风险
D.手术治疗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4.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3.针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阐述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
4.请结合实际,论述如何提高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 C
3. C
4. A
5. D
6. D
7. A
8. D
9. C
10. C
11. D
12. D
13. D
14. D
15. C
16. D
17. C
18. D
19. D
A.高龄
B.未生育
C.慢性宫颈炎
D.长期使用口服避孕药
17.妇科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方法包括哪些?()
A.手术治疗
B.放疗
C.化疗
D.靶向治疗
18.以下哪些情况下不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A.患者一般状况差
B.肿瘤已广泛转移
C.患者拒绝手术
D.肿瘤体积小
19.妇科恶性肿瘤的早期症状可能包括哪些?()
A.阴道分泌物增多
1.早期筛查和诊断方法包括宫颈涂片检查、超声波检查、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等。这些方法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妇科恶性肿瘤,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2.综合治疗策略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根据患者病情、肿瘤类型和分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妊娠合并恶性肿瘤诊疗过程中注意点

妊娠合并恶性肿瘤诊疗过程中注意点妊娠合并恶性肿瘤是一种罕见但情况严重的疾病,对于患者和医生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妊娠期间进行恶性肿瘤的诊疗需要考虑到母体和胎儿的安全。
以下是妊娠合并恶性肿瘤诊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重要方面。
1.多学科团队合作:由于这种特殊情况的复杂性,需要建立一个多学科的团队,包括妇产科医生、肿瘤学专家、放射科医生、麻醉科医生和心理支持团队。
这个团队将共同协调保护母亲和胎儿的安全,并确保恰当的治疗方案。
2.早期诊断和分期:早期诊断是关键,对于妊娠合并恶性肿瘤,妊娠期间的体检和筛查更为重要。
分期是指肿瘤的大小、扩散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的评估。
在妊娠合并恶性肿瘤的治疗过程中,分期是指手术前的病理学评估,以确定病人的治疗计划。
3.风险评估和决策:在制定治疗计划时,需要进行母体和胎儿的风险评估。
这包括考虑治疗对母体的影响,以及对胎儿的潜在风险。
医生需要与患者充分讨论治疗的可能副作用和风险,并共同决定最佳治疗方案。
4.手术治疗:在确定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案时,需要权衡手术对母体和胎儿的风险。
优先考虑保护胎儿的安全,必要时可以进行选择性剖宫产术。
如果肿瘤位于较大的器官上,可能需要进行单纯或多脏器切除术。
5.放疗和化疗:对于一些类型的恶性肿瘤,放疗和化疗是治疗的关键。
在妊娠期间,放疗的使用必须非常谨慎,以避免对胎儿造成伤害。
化疗的使用通常在妊娠的早期或晚期进行,并且可能需要调整剂量和药物选择。
7.继续妊娠管理: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继续进行妊娠管理,包括定期产检、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羊水穿刺等。
这些措施可以确保胎儿的生长和发育正常。
8.跟踪和监测:在恶性肿瘤治疗结束后,仍然需要进行定期的跟踪和监测。
这可以包括临床检查、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肿瘤标志物的监测。
定期的随访对于早期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非常重要。
总之,在妊娠合并恶性肿瘤的诊疗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母体和胎儿的安全。
一个多学科的团队、早期诊断和分期、风险评估和决策、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心理支持和管理、继续妊囊管理、跟踪和监测等都是需要注意的重要方面。
卵巢癌患者放疗的副作用分析

卵巢癌患者放疗的副作用分析卵巢癌是妇女生殖系统的一种恶性肿瘤,往往会侵袭患者的卵巢,引起腹部疼痛、恶心、腹泻等不适症状。
对于卵巢癌患者来说,手术和放疗是两种常用的治疗方式。
然而,放疗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也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这些副作用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引起重视。
首先,卵巢癌患者的放疗可能会引发放射性肠炎。
放射性肠炎是由于放疗过程中,放射线对肠道黏膜的作用导致的一种炎症反应。
患者会出现腹泻、腹痛、便血等不适症状。
在放疗过程中,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减少该副作用的发生。
其次,卵巢癌患者的放疗可能会导致性功能障碍。
女性卵巢癌患者的放疗区域涉及到了盆腔区域,这也是女性生殖器的重要部位之一。
因此,放疗过程中可能会引起患者性功能障碍,包括阴道干燥、性交痛苦等问题。
这些症状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体和心理负担,对于治疗放疗副作用可以采用局部应用激素,物理治疗或药物治疗等方法。
此外,放疗还可能影响卵巢功能。
放疗对卵巢组织的放射损伤导致激素水平下调,从而会出现月经失调、不孕等不良后果。
如果患者在放疗前未有计划好生育,这些后果会对她们的家庭生活产生不利的影响。
因此,在接受放疗治疗前,医生应该与患者讨论其计划的生育问题,以避免影响患者未来的家庭规划。
最后,放疗还可能产生神经系统的副作用。
放射线对脑部和颈部的影响会导致患者的头晕、乏力、意识模糊等症状,对于这种情况,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神经系统的系统治疗,以确保身体的正常运转。
综上所述,卵巢癌患者的放疗副作用是多种多样的。
针对不同的副作用,医生应该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进行及时的干预和处理,以降低副作用对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不良影响。
同时,患者也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心态,以提高恢复治疗,达到优良的治疗效果。
当前妇科肿瘤临床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妇科肿瘤临床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妇科肿瘤对女性的身体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卵巢肿瘤、阴道肿瘤、外阴肿瘤、输卵管肿瘤、子宫肿瘤均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妇科肿瘤类型,妇科肿瘤的发病率不仅较高,而且发病年龄也呈现日益年轻化的发展趋势,并且恶性程度较为严重。
虽然目前随着医疗科技的高速发展,对妇科肿瘤的研究已经进步,但是关于妇科肿瘤的临床特点以及诊断、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1.妇科肿瘤临床特点和存在问题1.子宫颈癌作为临床上一种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宫颈癌的死亡率很高,约为50%左右,其中鳞状细胞癌、腺癌与腺鳞癌分别占80%-85%、15%和3%-5%[1]。
研究资料显示,引起该病的基本因素就是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也就是说只要对HPV感染进行有效的根除和杜绝就能够避免子宫颈癌的出现。
但是我国目前的筛查机制还不够完善,CCT(计算机辅助的自动读片系统)、hC2检测(HPV DNA)、TCT(薄层液基细胞学)等检测手段还没有得到普及。
因此需要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来指定针对性的筛查策略。
2、卵巢癌女性发生卵巢癌的风险约为1/70,由于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经处于癌症晚期,因此该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妇科肿瘤[2]。
近年来,虽然随着治疗方案的改善提高了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但是晚期卵巢癌患者的治愈率却没有改善。
目前早期卵巢筛查主要采用超声诊断的方式进行,但是为提高筛查有效性就需要对卵巢癌的高危人群进行确定。
3、子宫内膜癌近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已经有超越宫颈癌发病率的趋势,以58-60岁的女性为主要的发病人群,以子宫内膜样癌这种病理类型最为常见,使用外源性的雌激素、未产、肥胖、晚绝经、糖尿病、高血压均是导致内膜癌的常见风险因素。
针对高危人群,需要通过宫腔镜、诊断性刮宫、超声波等方式进行定期筛查以及诊断,而手术、化疗、放疗以及激素治疗是目前治疗该病的常用手段,其中以手术治疗为首选。
4、滋养细胞肿瘤滋养细胞肿瘤主要是由于流产、足月产、葡萄胎妊娠等导致的,hCG是目前诊断和治疗该病的主要指标[3],因此在对患者进行葡萄胎清宫术后需要对血hCG 变化情况进行密切监测,如果血hCG值在术后两个月后仍未达到正常指标,就需要考虑侵袭性葡萄胎以及滋养细胞肿瘤。
妇科恶性肿瘤放射治疗的护理及相关健康教育

妇科 恶性肿 瘤放射治疗的护理及相关健康教 育 段摘源自要然张蓓
放疗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 , 由于肿瘤部位的特殊性及放疗 副作用 , 患者及 家属对疾病 和放疗知识 的缺乏 , 使得放 疗期 间的
专科护理及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总结 9 4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在放疗期问 的全程护理及健康 教育 , 主要 包括放疗前 、 放疗 中 的护 理和相关 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 。所有患者均按计划完成治疗 , 在放疗中对患者实施全程专科护理及健康教育 , 能减少并发症 , 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关键词 妇科恶性 肿瘤 ; 放射治疗 ; 护理 ; 健康教育
放射治疗作为妇科恶性 肿瘤 的三大治 疗手 段之一 , 在妇
科肿瘤领域 中 占有 十分重 要 的地 位 J 由于 妇科 肿瘤 部位 。
担心治疗会 引起女性 特征 、 性功 能 、 育能 力等 的丧失 , 生 由此
而引起丈夫 、 朋友的鄙视 和遗弃 。同时 害怕 因患 病而失 去 职
的特殊性 , 放射治疗 的副作用及并发症 , 使患者在接受放疗时
对患者进行健 康指 导 , 答 患者 疑问 。( 集 中讲解 。利用 解 2)
2 2 2 营养指 导 向患者 强调饮 食对促进病 体康复 的重要 .. 性, 嘱患者 进食高 热量 、 高维 生素 、 蛋 白质 、 刺 激性 的食 高 无 物, 如鱼 、 牛奶 、 制 品、 鲜水 果 蔬 菜等 , 励 患者 多饮 肉、 豆 新 鼓
因放疗引起的不适或担心放疗后 对今后生活 的影 响导致放疗 中断乃至失败。因此 , 在放疗 过程 中加强 对妇科 肿瘤患者 的
业和地位 、 经济来源等 , 精神压力大 , 情绪极度消沉 , 而产生 从 恐惧 、 虑、 焦 悲观心理 。针 对患者 不 同心理状态 , 目的地做 有 好 宣教工作 , 向患者介 绍妇科 肿瘤放疗知识 、 可能出现的副反
放疗患者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放疗患者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作者:来源:《健康管理》2015年第09期放射治疗后可出现全身反应,如乏力、食欲差、恶心、呕吐等,但会逐渐好转或渐趋消失。
因此病人在放射反应恢复期间应增加营养,多吃高蛋白食物及维生素B和C,多进软食、流质以及易于消化的食物,多注意休息,避免太多消耗体力。
1.放疗病人在饮食上如何进行调整?病人在接受放疗时,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放疗反应,如口腔粘膜反应,食欲不振、口咽痛、血象下降等,由于这些反应的出现会影响患者食欲,导致反应的加重,恶性循环最终会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甚至中断治疗。
所以,放疗病人的饮食调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首先,病人饮食搭配要遵循“三高一低”的原则。
所谓三高即指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如瘦肉、海产品、新鲜水果、蔬菜等;一低指的是低脂肪。
以加强营养,配合放疗。
其次,病人进食要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忌油腻及辛辣,尽量做得味美醇正,使病人易于接受;第三,根据放疗中出现的反应进行食物调整,如白细胞下降后应注意吃一些动物肝脏、菠菜、豆制品等。
如果病人因放疗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可予少量多餐,在总摄入量不减少的前提下,分多次进食。
在放疗期间不主张忌口。
2.放疗中后的注意事项1、应保持照射区皮肤清洁,避免日晒、摩擦或机械性创伤,不滥用酸性、碱性、碘酒、油膏等药品,发现受照皮肤溃破时找医生处理。
照射野标记线,必须清晰可见;每日可用水清洗皮肤,严禁用香皂类清洗防止标记线洗掉,稍有模糊时要找医生用专用墨水重划,千万不要自作主张,自己描或家属划,以免造成治疗部位失误或不准确。
2、一般患者均能顺利完成整个放射治疗过程,一些体质很差的患者,即使已不能接受手术或化疗,但亦可完成放疗。
放射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全身反应一般比较轻微,因照射部位及体积剂量不同,加之有体质差异,每个病人对治疗反应不尽相同,少数患者稍有乏力,食欲欠佳或有恶心感,另有少数病人白细胞下降;后一类病人主要是化疗后,骨髓抑制,或大面积放疗所致,一般使用升白细胞的药物后,很快就会恢复;而单纯局部、小面积的放疗则无明显的白细胞下降。
放射治疗摆位中的几个问题

者 对影 响摆 位精 度 的 主 要 因素 进 行 了分 析 并 介 绍 了 多年 来在 实际 工 作 中的 一 点 经验 和 体 会 ,如 :定 位 性 摆 位 与
治疗性摆位 的一致性 ;热塑性 固定膜 与 负压真 空气垫 的制作 ;患者 身体标记 的 十字线 长度 对治 疗性摆 位 的影
响 ;治疗时患者的呼吸和精神 因素对摆位 的影响 ;医嘱对摆位 的影响以及 患者年龄 、胖瘦 、衣着对摆位 的影 响
法 律 、法 规方 面的 纠纷 。 3 患者 身体 标记 的十 字 线 长 度对 治 疗 性摆 位 的 影
响
通 过调 整治疗 床 的位置 ,使 患者 体侧 的标 记线 与激
光线 重 合 ,吸气末 法与 呼气末 法相 比 ,以呼气 末法
为佳 。主要是 前者 ,即使是 同一个 病人 ,每次 摆位 时其 吸气 的深 度 也 会有 所 不 同 ,且 深 度 变化 较 大 , 而导 致体 侧 的标记线 上 下变化 大 。通 常情 况深度 呼 气后 ,屏住 呼 吸保持 的 时间则会 更 长 ,其 对摆位 会
参考。 1 定位 性摆 位 与治疗 性 摆位 的 一致性
定膜 和 负压 真空 气垫 的制 作质 量及 过 程 ,也会 影 响 到摆 位 的精度 和 治疗 效果 。 制作 热塑 性 固定膜 与 气 垫时 ,要 注 意两 点 : ( )要 消 除病 人肌 肉的紧 张 ;( )包 裹 患 者 的 1 2 头部 和体 部要 充 分到 位 。常用 的热 塑性 固定膜 的厚 度 为 24TI 30ln . I 和 . l。对 于 固定 膜 的制 作 :首先 IT I l ' l 将 固定 膜 置于 6 ℃的恒 温 水箱 内 ,大约 1mn可完 5 i 全 软 化 。材料 完全 软化 的特征 为透 明状 ,注意 一定 要 待 完全 软化 后才 有利 于 材料 的塑 形 、固定 效 果 以 及 达 到病人 在 塑 形 过 程 中的 舒适 感 。其 次 塑 形 时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科恶性肿瘤放疗中的几个问题
孙建衡
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北京市100021
一、妇科恶性肿瘤放疗的特点
从事妇科恶性肿瘤放疗的医师包括妇科肿瘤医师及放疗科医师,必需首先明了妇科肿瘤放疗有它的特殊性。
其特殊之处可以简单归结以下几点:1.放射治疗早期即曾作为根治疗法治疗妇科肿瘤,如子宫颈癌,并一度处于主导地位。
一些有识的妇科医师曾转向放射治疗与从事放射专业
的医师共同发展了妇科肿瘤的放疗。
国内外均是这样。
我国镭疗大部
是由妇科医师进行。
所以,在此领域内,妇科与放疗有不解之缘。
不
管由谁从事治疗,都要有共同知识、经验和临床技能;
2.作为根治妇科恶性肿瘤的方法(如对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阴道癌的)治疗,是以腔内治疗和体外照射合理配合为基本方法;
3.妇科恶性肿瘤的放疗,不是局部治疗,起码应说是区域性治疗。
临床靶区(CTV)及计划靶区(PTV)均在盆腔。
包括了肿瘤的原发灶、浸润及淋巴
转移区。
盆腔内的亚临床灶当然也在其内;
4.妇科恶性肿瘤放疗的方案制定、肿瘤未控的判断、随诊是以临床检查为基本手段,与某些肿瘤是以影像学为依据不同。
近些年来影像学有
明显的进步,但对肿瘤的浸润,微小转移灶尚显示不清,尚未被承认作为
分期的依据。
大家均在关注影像学的进一步发展,希望能推动妇科恶
性肿瘤诊治进展。
5.治療方案更关心患者的生理、解剖的特殊性。
二、体外照射问题
体外照射是妇科恶性肿瘤放疗的重要部分,可用于术前、术中及术后治疗。
特别是术后照射运用最为广泛。
在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阴道癌的放疗中,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单纯体外照射是否能达到腔内治疗与体外照射治疗上述肿瘤同样的效果。
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曾在上世纪60年代初就试图以单纯60钴体外旋转及钟摆照射治疗子宫颈癌,前者子宫颈剂量6000~8000cGy,B点剂量4200~5600cGY,后者子宫颈剂量5900~7600cGy,B 点剂量6000~8000cGy。
结果前者3年生存率为18%,后者为42%。
同样有以体外盆腔大野、盆腔多野交叉及等中心照射,治疗结果均不理想。
关键问题在于无近距离照射剂量梯度下降快。
使原发灶及周围得到高剂量。
体外又弥补了近距离照射的不足。
当前,一些体外放疗新技术,如适形、调强治疗已在妇科肿瘤治疗中使用,它对提高某些部位肿瘤的剂量、复发肿瘤的治疗、保护正常组织颇有价值,但能否替代近距离照射,作为单一的根治疗法受到质疑,很多学者并不看好。
而且这些新技术尚存在一些放射生物、放射物理方面问题。
作为设计治疗计划的依据—影像学,尚不能很好的显示肿瘤的范围。
新技术新方法要与以往治疗方法作比较,要有好的长期生存率才能站得住。
过早的下结论或扩大其使用范围应慎重,而且治疗费用的高昂也应重视。
三、近距离照射问题
后装技术取代传统治疗方法后,近距离治疗进展缓慢。
从剂量学而言,
虽然解决了计算问题,并有参照平面(reference isodose surfice)及参照体积(reference volume)的概念,但临床仍难广泛接受和使用,主要原因是与临床实际有距离。
近年来在子宫颈癌的腔内治疗中有以影像学为依据的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的运用,在上述所提到一些问题未能很好解决之前,难以普及。
四、252锎治疗妇科肿瘤
252锎是中子源.。
它半衰期为2.65年,平均能量为2。
13MeV在衰变过程中释放γ线和中子。
后者的kerma当量率为其γ的15倍。
在1cm标准水模中吸收总量中80%来自中子,所以252锎被看着是中子源。
它的RBE高,
对氧依赖小,受照射生物体损傷大,及无亚致死损伤,所以被看着是一种优于γ线源。
在国外特别在俄罗斯对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取得好的疗效。
III
期子宫颈癌5年生存率达70%。
宫颈腺癌为84.6%,鳞癌为63.3%;子宫内膜癌宫内膜癌II、III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6。
2%及86。
3%,腺癌88.5%,鳞癌54.2%。
我国近几年来有10余家医院开展了252锎腔内后装治疗,从我了解的情况,效果不错。
特别是腺癌、大肿瘤。
但有些工作尚需深入做,要更多有条件单位参入。
有消息说,2007我国与俄罗斯合作,在我国将生产中子源。
可能价格会有明显降低,那将会对252锎的有关研究提供有利的条件。
五、子宫颈癌放化疗综合治疗问题
子宫颈癌腔内γ线源及体外60钴或高能加速器放疗,20余年生存率无明显提高。
放化疗综合治疗受到关注、是否可提高子宫颈癌的疗效。
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同步放化疗则被很多学者认为可提高疗效。
但国内外仍有相反意见。
客观评价较为困难,因有关报道可比性差,也缺乏随机、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而且各单位放疗水平有区别。
放化疗同步进行无疑增加了治疗反应和治疗费用。
治疗也应有适应症,早期病例也无必要化疗。
六、子宫内膜癌的放疗
20世纪50年代前,受”腺癌放射不敏感”影响,”手术在宫体,放疗在宫颈”
的观点颇为流行。
连子宫内膜癌的第一个分期也是按能否手术作为分期的标准,即I期病变范围局限于子宫(其中又分2组:①适于手术,②手术危险);
II期病变超出子宫,不能手术。
Heyman宫腔填充法,使子宫内膜癌的放疗的5年生存率达60%以上,肯定了放疗也是子宫内膜癌的根治疗法。
子宫内膜癌患者多系年老、肥胖者,所以成为颇为流行的选择方法。
从表1,表2可以看到在1988年FIGO手术分期以前,放疗及术前放疗是为治疗子宫内膜癌的的主要选择方法,特别在欧洲。
而且从国内外报道中可见,单纯放疗及术前放疗均有好的5年生存率。
表3是手术分期出现后,治疗模式的变化:单纯放疗及术前放疗减少了,手术及手术后放疗比例增大了。
近年来首选手术治疗已成趋势,而单纯放疗又恢复到有手术危险的病例了。
但从近年报道中即使手术高危病例仍有颇好的效果。
如2005年Tamim报道的不适于手术的I、II期子宫内膜癌,15年生存率达78%,I 期为90%,II期为42%(分化1级91%,2、3级为67%)。
所以一些学者认为即使不适手术的病例放疗也得到与手术一样的生存率,放射治疗作为低手术危险的子宫内膜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有何不可呢?当然, 子宫内膜癌的放疗较子宫颈癌放疗有一定难度和盲目性,我们曾强调过放疗与手术综合治疗子宫内膜癌。
七、妇科肿瘤医师能在新的条件下从事妇科放射治疗吗?
前面提到妇科医师对妇科肿瘤放疗的发展作过重要的贡献。
在我国传统的腔内放疗基本上是由妇科大夫实施的。
少部分由放射科或外科医师实施。
后装治疗用于临床后,部分改由放射科医师,治疗中存在问题不少.。
近年来,一些放疗新技术发展很快,γ刀、X刀、适形、调强等,对从事放疗的医师有新要求,知识深入了,但可以学起来,,并非高不可攀。
医师要懂其特点。
本文在开始我们就谈到妇科肿瘤放疗的特点,不了解这些特点,谁也作不好妇科放射治疗。
实际上现代放疗计划是由医师提出要求,由物理师来具体实施,医师同意,技术员执行,大夫的主要工作仍是临床。
所以有经验的妇科肿瘤医师不要放弃放疗,但应了解放疗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要与时俱进,否则是一个很大损失。
放疗科医师也能做好妇科肿瘤的放疗,但需经过培训和有实际的临床实践经验,加强协作。
八、要有多学科知识,与时俱进,提高妇科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水平
妇科放疗已有100余年的历史,已有颇为成熟的经验和在此基础上所总结出的治疗原则,如上述的腔内治疗与体外照射配合的治疗原则;剂量与临床相结合的原则;个别对待原则及精心的临床处理等。
但也要清楚的知道放疗本身也是有缺点的,如作为对子宫颈癌的根治疗法,尚有约40%-50%患者得不到根治,对疗后的生活质量存在问题,如何改进存在的问题是面临的重要课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关注相关学科的发展,了解相关学科知识,以有助于自己问题的解决。
当今科学发展飞速,要与时俱进,以新的科技知识丰富自己,使学科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