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常见恶性肿瘤及内异症复发率存活率
子宫肉瘤诊断标准

五.xx肉瘤诊疗指南子宫肉瘤就是生殖道肉瘤中最常见得一种,发病率低,占子宫恶性肿瘤得2%-6%。
子宫肉瘤多发生在40-60岁。
子宫肉瘤虽少见,但组织成分繁杂,主要有子宫平滑肌肉瘤、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与子宫恶性苗勒管混合瘤。
子宫肉瘤缺乏特异性症状与体征,术前诊断较为困难,常需术中冷冻切片以及术后石蜡病理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子宫肉瘤恶性度高,由于早期诊断困难,易远处转移,术后复发率高,放疗与化疗不甚敏感,预后较差,5年存活率为30%-50%。
5-1.分类子宫肉瘤常见类型有三种,最常见得就是子宫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 of uterus,LMS),其来源于子宫肌层或子宫血管得平滑肌细泡,可单独存在或与平滑肌瘤并存。
其次就是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ESS),来源于子宫内膜间质细胞。
较少见得就是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亦称恶性苗勒管混合瘤(malignant mullerian mixed tumor,MMMT)或癌肉瘤(carcinosarcoma),它来源于苗勒管衍生物中分化最差得子宫内膜间质组织,同时含有恶性得上皮成分与恶性得间质成分,即癌与肉瘤成分。
5-2.诊断5-2-1.临床表现5-2-1-1.发病年龄子宫平滑肌肉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一般为43岁-56岁。
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发病年龄较年轻,平均发病年龄为34、5岁,而高度恶性者平均年龄为50、8岁。
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平均发病年龄57岁。
5-2-1-2.症状子宫肉瘤一般无特殊症状,可表现为类似子宫肌瘤或子宫内膜息肉得症状。
(1)阴道不规则流血为最常见得症状(67%)。
(2)下腹疼痛、下坠等不适感(25%)。
(3)压迫症状肿物较大时则压迫膀胱或直肠,出现尿急、尿频、尿潴留、便秘等症状。
如压迫盆腔则影响下肢静脉与淋巴回流,出现下肢水肿等症状(22%)。
(4)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常与肥胖(40%)、糖尿病(15%)、不育(25%)等伴发。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分享|发布时间:2013年12月25日点击数:4137 次字体:小大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宫腔被粘膜覆盖以外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简称内异症。
EMT以痛经、慢性盆腔痛、不孕为主要表现,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该病的发病率近年有明显增高趋势,发病率约占育龄妇女的10%~15%,占痛经妇女的40%~60%。
在不孕患者中,30%~40%合并EMT,在EMT患者中不孕症的发病率约40%~60%。
该病一般仅见于生育年龄妇女,以25~45岁妇女多见。
绝经后或切除双侧卵巢后异位内膜组织可逐渐萎缩吸收,妊娠或使用性激素抑制卵巢功能可暂时阻止此病的发展,故EMT 是激素依赖性疾病。
EMT虽为良性病变,但具有类似恶性肿瘤远处转移、浸润和种植生长能力。
异位内膜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最常见的种植部位是盆腔脏器和腹膜,以侵犯卵巢和宫底韧带最常见,其次为子宫、子宫直肠陷凹、腹膜脏层、阴道直肠膈等部位,故有盆腔EMT之称。
一、发病机制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关于异位子宫内膜的来源,目前有多种学说。
1.种植学说妇女在经期时子宫内膜碎片可随经血倒流,经输卵管进入盆腔,种植于卵巢和盆腔其他部位,并在该处继续生长和蔓延,形成盆腔EMT。
但已证实90%以上的妇女可发生经血逆流,却只有10%~15%的妇女罹患EMT。
剖宫产手术后所形成的腹壁瘢痕EMT,占腹壁瘢痕EMT的90%左右,是种植学说的典型例证。
2.淋巴及静脉播散子宫内膜可通过淋巴或静脉播散,远离盆腔部位的器官如肺、手或大腿的皮肤和肌肉发生的EMT可能就是通过淋巴或静脉播散的结果。
3.体腔上皮化生学说卵巢表面上皮、盆腔腹膜都是由胚胎期具有高度化生潜能的体腔上皮分化而来,在反复经血逆流、炎症、机械性刺激、异位妊娠或长期持续的卵巢甾体激素刺激下,易发生化生而成为异位症的子宫内膜。
4.免疫学说免疫异常对异位内膜细胞的种植、粘附、增生具有直接和间接的作用,表现为免疫监视、免疫杀伤功能减弱,粘附分子作用增强,协同促进异位内膜的移植。
卵巢肿瘤 (rq)

病理
2 卵巢黏液性肿瘤
粘液性囊腺瘤(mucinous cystadenoma) A 常见, 占卵巢良性肿瘤的 20%
B 多为单侧,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灰白色,体积 较大或巨大 C 切面常为多房,囊腔大小不一,腔内充满胶冻样粘液 含粘 蛋白或糖蛋白 D 镜下囊壁为纤维结缔组织,内衬单层 高柱状上皮,产 生粘液 E 恶变率为 5%~10% F 可自行穿破。粘液性上皮种植在腹膜 上继续生长并分 泌粘液 ,在腹膜表面 形成许多胶冻样粘液团块,外观 极像 卵巢癌转移称为腹膜粘液瘤 ,多限于腹 膜表面生长不浸润脏器的实质。
一侧或双侧卵巢肿瘤,伴盆腔内扩散 蔓延和(或)转移到子宫(或) 输卵管 蔓延到其他盆腔组织 IIa 或IIb肿瘤,腹水或腹腔冲洗液中含 恶性细胞
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
Ⅲ期 一侧或双侧卵巢肿瘤,伴显微镜下证实 的盆腔外的腹腔转移和(或)区域淋巴结 转移,肝表面转移定为Ⅲ期 Ⅲa 显微镜下证实的盆腔外的腹腔转移 Ⅲb 腹腔转移灶直径≤2cm Ⅲc 腹腔表面种植直径>2cm和(或) 区域淋巴结转移 IV期 远处转移,超出腹腔外的转移。(胸见的妇科急腹症,约10%的卵巢肿瘤并发扭转 ⑵ 好发于瘤蒂长、中等大、活动度大、重心偏于一 侧的肿瘤(如皮样囊肿) ⑶ 诱因:突然改变体位或向同一方向连续转动、妊娠 期或产褥期子宫位置 改变均易致蒂扭转 ⑷ 蒂的组成: 骨盆漏斗韧带 卵巢固有韧带 输卵管
并发症
⑸ 扭转后,首先静脉回流受阻,瘤体急剧增大 ,最 后动脉血流受阻,肿瘤坏死变为紫黑色 ⑹ 症状:突然发生一侧下腹剧痛,伴恶心、呕吐甚 至休克 ⑺ 妇检:扪及肿块张力较大,有压痛, 以瘤 蒂部位最明显 ⑻ 手术:急诊手术。 在蒂根下方钳夹, 不可回复扭转, 以防栓塞脱落的危险
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文章目录*一、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1. 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2. 妇科恶性肿瘤的高发人群3. 如何预防妇科恶性肿瘤*二、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病原因*三、妇科恶性肿瘤有什么症状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1、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1.1、宫颈癌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是人体最常见的癌瘤之一,不但在女性生殖癌瘤中占首位,而且是女性各种恶性肿瘤中最多见的癌瘤,但其发病率有明显的地区差异。
宫颈癌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各国、各地报道也有差异,我国发病年龄以40~50岁为最多,60~70岁又有一高峰出现,20岁以前少见。
1.2、子宫内膜癌又称子宫体癌。
据报导80%的子宫内膜癌发生于50岁以上绝经前后的妇女。
近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据欧美国家的报导,它与子宫颈癌的比已由过去的1∶8变成目前的2∶3甚至1∶1。
我国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近来亦在持续上升。
绝经后阴道出血和排液是该病的常见症状,必须提高警惕。
1.3、卵巢癌卵巢肿瘤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其中卵巢恶性肿瘤占10%。
卵巢癌的发病率虽略低于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但是由于难于早期发现,常在晚期才被诊断,死亡率超过前二种癌。
2、妇科恶性肿瘤的高发人群早孕、多孕、性生活过早的女性:据媒体数据显示,20岁以前结婚的女性宫颈癌患病率是26岁以后结婚女性的7倍。
分娩次数越多,患病率增加。
有多个性伴侣的女性:性伴侣的个数与宫颈癌的发生有相关性。
因为HPV病毒是可以通过男性传染给女性的。
35-50岁女性:媒体报道显示,我国宫颈癌发病通常在35岁以后,45-50岁女性属于高发人群,30岁以下女性比较少见。
但最小宫颈癌患者是16岁。
感染HPV病毒或曾感染过,以及长期患有宫颈病变的女性,也属于宫颈癌高危人群。
目前,对宫颈癌的预防除了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之外,最有效的手段是注射宫颈癌疫苗。
3、如何预防妇科恶性肿瘤加强防癌健康教育,对人们特别是癌症的高危人群,应提高他们对癌症的认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子宫内膜癌分期及存活率是多少

子宫内膜癌分期及存活率是多少子宫是女人非常重要的器官之一,许多女人都说没了子宫就不是个完整的女人。
但是现在的癌症也是相当的猖狂啊,什么器官都是有可能发生癌症,当然子宫也是一样的,那子宫内膜癌分期及存活是许多人都在关心的问题,一起来关注这方面的问题。
子宫内膜癌分期及存活率是多少1、Ⅰ期,肿瘤局限于宫体;Ⅰa期,子宫腔长度≤8cm;Ⅰb期:子宫腔长度>8cm;Ⅱ期:肿瘤累及宫颈;Ⅲ期:肿瘤播散于子宫体外,局限于盆腔内(阴道、宫旁组织可能受累,但未累及膀胱、直肠);Ⅳ期:肿瘤播散于盆腔内累及膀胱或直肠(黏膜明显受累),或有盆腔以外的播散。
2、子宫内膜癌病人存活率,专家强调,子宫内膜癌是近年来女性中发病较高的癌症,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
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年龄以55~60岁的中年妇女居多,近些年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发展。
而子宫内膜癌存活率因治疗效果及患者身体机能而异。
子宫内膜癌的症状1、阴道会出血,产生不规则阴道出血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常为少量至中等量的出血。
在年轻女性或围绝经期妇女常误认为是月经不调而被忽视。
在绝经后女性多表现为持续或间断性阴道出血。
有些患者仅表现为绝经后少量阴道血性分泌物。
晚期患者在出血中可能混有烂肉样组织。
2、阴道排液也会不正常,跟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阴道排液。
在早期可表现为稀薄的白色分泌物或少量血性白带,如果合并感染或癌灶坏死,可有脓性分泌物伴有异味。
有时阴道排液中可伴有组织样物。
应该在了解清楚一个子宫对女人的重要性之后,女人一定要爱护自己的身体。
那在平时生活中还是不要有太大的脾气,经常生气是对身体没什么好处的,放松心情,人还是要乐观一点。
定好自己的生活作息,按时吃饭,才会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享受生活。
134例宫颈癌手术治疗病例分析

134例宫颈癌手术治疗病例分析目的:观察和评价宫颈癌患者采取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134例Ⅰ、Ⅱ期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均采取广泛性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治疗,观察分析治疗效果及存活率。
结果:手术并发症主要有尿潴留、泌尿系感染、尿漏、肠梗阻、淋巴囊肿、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腹壁切口感染等;复发或转移4例,复发率为3.0%,134例患者Ⅰ期、Ⅱ期五年生存率分别为89.3%、78.7%。
结论:手术是治疗Ⅰ、Ⅱ期宫颈癌患者的有效手段,具有较高的存活率。
标签:宫颈癌;手术治疗;临床分析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近年来该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1]。
对女性身体健康及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提高患者预后及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手术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主要手段。
2003年1月-2013年9月本院共收治Ⅰ、Ⅱ期宫颈癌患者134例,均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以求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现将治疗情况及预后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34例宫颈癌患者均经临床病理证实,年龄29~66岁,平均(46.8±7.4)岁;孕次1~8次,平均(3.6±1.4)次;产次0~5次,平均(2.1±0.8)次。
采用2009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的临床分期标准:Ⅰb1期65例,Ⅰb2期43例,Ⅱa期17例,Ⅱb期9例。
病理类型为鳞癌98例,腺癌24例,腺鳞癌9例,透明细胞癌3例。
组织分化程度为高分化48例,中分化64例,低分化22例。
术后病理有淋巴结转移为Ⅱa期3例,Ⅱb期1例,均未发现卵巢转移。
1.2 临床表现及诊断以阴道不规则出血和接触性出血为最主要临床表现,分别为67例(50.0%)和43例(32.1%);阴道流液7例(5.2%);白带异常10例(7.5%);腹胀、腹痛3例(2.2%);无明显临床症状者4例(3.0%)。
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与手术治疗

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与手术治疗一、引言妇科恶性肿瘤是指攻击女性生殖系统的癌症类型,包括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等。
这些恶性肿瘤在女性中十分常见,并且具有高度的致死率。
手术治疗是治疗这些妇科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与手术治疗,以期提供对这类癌症的更深入了解。
二、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A. 宫颈癌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约有50万新确诊案例。
该癌症在发展中国家尤为普遍,主要原因是缺乏良好的预防和筛查系统。
感染高风险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导致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B. 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癌是妇女中第四常见的癌症,每年约有20万新确诊案例。
与宫颈癌相比,子宫内膜癌通常发生在更年期后的年龄段。
高体重指数、长期使用雌激素替代疗法和糖尿病等因素与该类型肿瘤的发生有关。
C. 卵巢癌卵巢癌是最致命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略低于前两者。
然而,由于其不易察觉且难以早期诊断,五年存活率极低。
家族史、遗传突变、肥胖和使用不孕药等因素被认为与卵巢癌的风险相关联。
三、手术治疗A. 宫颈癌手术治疗目前,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式是手术切除,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切除范围。
对早期宫颈癌患者进行子宫全切除(hysterectomy)和盆腔淋巴结清扫(pelvic lymph node dissection)已成为标准治疗策略。
对于晚期宫颈癌,放化疗也是常规治疗方案的一部分。
B. 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手术治疗方式是子宫全切除,通常同时切除附件(卵巢和输卵管)。
没有扩散到宫颈或其他器官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可以通过单纯手术达到治愈效果。
对于晚期或有转移风险的患者,手术通常结合放化疗以提高治愈率。
C. 卵巢癌手术治疗卵巢癌的外科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在评估前清楚地确定了肿瘤是否可切除之后进行。
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进行卵巢保留、单侧切除或双侧卵巢切除。
对于晚期卵巢癌患者,一般采用综合性手术(细胞学洗腹+肿瘤根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来提高存活率。
常见妇科三大恶性肿瘤的流行及疾病负担研究现状

常见妇科三大恶性肿瘤的流行及疾病负担研究现状一、本文概述妇科恶性肿瘤是全球女性健康的重大威胁,其中乳腺癌、宫颈癌和卵巢癌更是妇科领域最为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
这些疾病不仅严重影响了女性的生活质量,也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疾病负担。
本文旨在综述乳腺癌、宫颈癌和卵巢癌的流行病学特征、疾病负担以及当前的研究现状,以期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为全球女性健康事业的进步贡献力量。
本文首先将对三大妇科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发病率、死亡率、年龄分布、地理分布等方面的数据,以揭示这些疾病的流行趋势和影响因素。
接着,文章将探讨这些疾病给社会带来的经济负担、心理负担以及对患者家庭的影响,全面分析妇科恶性肿瘤的疾病负担。
本文还将综述当前针对这三大妇科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包括病因学研究、诊断技术进步、治疗策略更新等方面,以期为未来的研究和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妇科三大恶性肿瘤概述妇科恶性肿瘤是全球范围内女性健康的重要威胁。
其中,乳腺癌、宫颈癌和卵巢癌被誉为妇科三大恶性肿瘤,它们不仅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同时也伴随着较高的死亡率。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新增病例约200万,死亡病例约60万。
乳腺癌的发病率与年龄、遗传、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且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不断提高,但仍有部分患者面临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全球新增病例约50万,死亡病例约30万。
宫颈癌的发生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密切相关,通过早期筛查和HPV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然而,由于部分地区医疗资源有限,宫颈癌的筛查和防治工作仍面临挑战。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中较为少见的恶性肿瘤,但其死亡率却相对较高。
每年全球新增病例约20万,死亡病例约15万。
卵巢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往往难以发现,因此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晚期,治疗难度较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率
复发时间多在1~3年之间。
复发率:保守性手术:50%。
(囊肿核除,保留生育功能)
半根治性手术:10~20%。
(切除子宫和病灶,保留卵巢)
根治性手术:3%。
(切除子宫和双附件)
术后用药:病变较轻或手术切除较彻底,可暂时不用药。
盆腔病变严重或不能彻底切除病灶,可用药3~6个月。
有生育要求3个月,无生育要求6个月。
妇科恶性肿瘤五年存活率
宫颈癌
1、临床分期。
总:Ⅰ期75.7% ,Ⅱ期54.6% ,Ⅲ期30.6% ,Ⅳ期7.2% 。
鳞癌:Ⅰ期81.6% ,Ⅱ期61.3% ,Ⅲ期36.7% ,Ⅳ期12.1% 。
腺癌:Ⅰ期60% ,Ⅱ期47% ,Ⅲ期8% 。
2、组织学类型:宫颈鳞癌>腺癌。
腺癌:宫颈内膜样腺癌>腺鳞癌>透明细胞癌。
子宫内膜癌
1、临床分期:临床分期:Ⅰ期75% 、Ⅱ期51%、Ⅲ期30%、Ⅳ期10%。
手术—病理分期:Ⅰ期89% 、Ⅱ期74%、Ⅲ期45%、。
2、组织学类型:腺癌及腺棘癌>子宫内膜浆癌(UPSC)、透明细胞癌(CCC)、鳞癌(SCC)、未分化癌。
子宫肉瘤
1、临床分期:恶性中胚叶混合瘤2年生存率:浅肌层浸润80%,深肌层浸润182%,子宫外播散0。
2、组织学类型:低度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00%,高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25%,子宫平滑肌肉瘤16.7%
恶性中胚叶混合瘤(恶性苗勒管混合瘤)14%
影响五年存活率的因素:
1、临床分期及组织学类型。
2、细胞分化程度:随分级上升生存率下降。
G3<G2<G1
3、淋巴及血管间隙受累:生存率低于无受累者。
4、淋巴结转移:无淋巴转移者>有淋巴转移。
5、肿瘤大小:
6、治疗方式:手术方式及彻底性,术后的辅助治疗。
7、内膜癌:腹腔冲洗液细胞学(+)为预后不良因素。
孕激素受体(-)者,预后差。
肌层浸润深度:深肌层浸润复发率>浅肌层浸润。
8、宫颈癌:无间质浸润者>有间质浸润者。
宫颈癌合并妊娠:预后差,尤产后的宫颈癌更差。
卵巢癌
浆液性囊腺癌:20~305 黏液性囊腺癌:40~50% 卵巢内膜样癌:40~50%
成熟畸胎瘤恶变:15~31% 无性细胞瘤:90% 内胚窦瘤:平均生存期1年
颗粒细胞瘤:80 % 远期复发恶性支持细胞-间质细胞瘤:70~90%
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90%
输卵管癌
5年生存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