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恶性肿瘤新分期解读
妇科常见恶性肿瘤的化疗方案

妇科常见恶性肿瘤的化疗方案一、子宫颈癌的化疗方案:1.晚期或复发的子宫颈癌:常用的方案是顺铂联合紫杉醇和替加氟。
-顺铂是一种含有铂的化疗药物,能够通过干扰肿瘤DNA的合成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分裂。
-紫杉醇是一种微管抑制剂,能够阻碍肿瘤细胞的正常微管形成,使之无法完成有丝分裂,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替加氟是一种抗代谢类药物,能够抑制体内多种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2.早期子宫颈癌:常用的化疗方案是顺铂联合草酸铂或奥沙利铂。
-草酸铂和奥沙利铂也是一种化疗药物,通过与DNA结合从而干扰肿瘤细胞DNA的合成和修复,从而杀死肿瘤细胞。
二、卵巢癌的化疗方案:1.早期卵巢癌:常用方案为顺铂和环磷酰胺联合。
-环磷酰胺是一种免疫抑制剂,通过干扰DNA的合成和干扰细胞的DNA修复机制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分裂。
2.晚期或复发的卵巢癌:常用方案为顺铂和依托泊苷联合。
-依托泊苷是一种新型的化疗药物,通过激活由乳酸脱氢酶等组成的细胞内和细胞外三磷酸腺苷酸(ATP)代谢途径,从而引导肿瘤细胞的程序性死亡。
三、子宫内膜癌的化疗方案:子宫内膜癌的化疗通常在手术之后进行。
常用方案为顺铂和长春新碱。
-长春新碱是一种抗肿瘤药物,通过与DNA结合从而阻止DNA的复制和转录,从而干扰肿瘤细胞的分裂和增殖。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化疗方案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定制,包括病理类型、肿瘤分期、患者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
此外,化疗常常会引起一系列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脱发、免疫功能下降等,因此患者在接受化疗时应密切监测并及时处理副作用。
另外,化疗通常与手术、放疗等综合治疗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宫颈癌的病理分期有哪些种类及其详细内容

宫颈癌的病理分期有哪些种类及其详细内容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理分期是判断宫颈癌发展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目前,国际上最常用的宫颈癌病理分期系统是国际妇产科联合会(FIGO)发布的第8版分期系统,其将宫颈癌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第Ⅰ期宫颈癌:-Ⅰa期:肿瘤仅侵犯宫颈上1/3或更浅的深度组织。
-Ⅰb期:肿瘤侵犯宫颈下2/3或更深的深度组织。
Ⅰb期根据肿瘤的大小分为两个亚类:-Ⅰb1:肿瘤直径小于4厘米。
-Ⅰb2:肿瘤直径大于等于4厘米。
2.第Ⅱ期宫颈癌:-Ⅱa期:肿瘤侵犯宫颈上2/3或更多的深度组织,但未侵犯骨盆壁。
Ⅱa期根据肿瘤的大小分为两个亚类:-Ⅱa1:肿瘤直径小于4厘米。
-Ⅱa2:肿瘤直径大于等于4厘米。
-Ⅱb期:肿瘤侵犯宫颈下2/3或更多的深度组织,但未侵犯骨盆壁。
3.第Ⅲ期宫颈癌:-Ⅲa期:肿瘤侵犯骨盆壁,但未侵犯腹壁或膀胱。
Ⅲa期根据肿瘤的大小分为两个亚类:-Ⅲa1:肿瘤直径小于4厘米。
-Ⅲa2:肿瘤直径大于等于4厘米。
-Ⅲb期:肿瘤侵犯腹壁或膀胱。
4.第Ⅳ期宫颈癌:-Ⅳa期:肿瘤已经扩散到膀胱或直肠。
-Ⅳb期:肿瘤已经扩散到远处器官,如肺、骨、肝等。
宫颈癌病理分期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肿瘤的深度侵犯程度(包括浸润深度和累及范围)、淋巴结的受累情况以及是否存在远处转移。
此外,对于宫颈癌的分期,还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宫颈活检结果以及术中所见进行综合判断。
宫颈癌的病理分期对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早期宫颈癌(Ⅰ、Ⅱ期)手术切除或放疗的治愈率较高,预后也相对较好。
而晚期宫颈癌(Ⅲ、Ⅳ期)治疗相对困难,预后较差,需要综合运用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
需要指出的是,病理分期的结果需要由病理学家根据手术标本或活检标本来进行评估,并在临床上得到确认。
因此,在日常临床工作中,应注重病理学的重要性,以便为宫颈癌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
以上是关于宫颈癌病理分期的详细内容。
FIGO妇科肿瘤新分期(2009)

FIGO新分期(2009)外阴癌1988年起外阴癌采用手术分期,1994年对Ⅰ期再分亚期(表1)。
近年随着对不同期别的外阴癌患者5年生存率的研究,发现94分期存在3个问题:①I期和II 期生存率接近,分期不能很好地反映预后。
②按该分期的Ⅲ期患者预后差异太大,生存率波动在100%~34%。
③该分期没有考虑到阳性淋巴结的数量和形态学对预后的影响。
因此,2009年分期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修订(表2)。
在新分期中,Ⅰ期保A期;也即持不变,因为这是唯一一组可忽略淋巴结转移风险,将原Ⅱ期并入ⅠB将没有邻近器官侵犯和无淋巴结转移病例,不管病灶大小,都分为Ⅰ期。
侵犯邻近器官无淋巴结转移者分为Ⅱ期;有淋巴结转移者分为Ⅲ期,有淋巴结转移者还需结合受累淋巴结的数量和大小及有无囊外扩散进行细分期,但忽略单侧或双侧淋巴结转移。
新分期重视了淋巴结状态。
肿瘤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新分期条理性较强,可粗略地将分期分为:Ⅰ期病灶局限于外阴,侵犯邻近器官为Ⅱ期,有淋巴结转移为Ⅲ期,远处转移为Ⅳ期,易懂易记。
针对新分期,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策略:术前活检取材需包含部分邻近正常皮肤及皮下组织以明确浸润深度,以浸润深度>1mm作为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指征。
术前常规行腹股沟区CT或MRI检查了解淋巴结状态;推荐系统切除腹股沟淋巴结而不采用取样或活检;病理报告应包括阳性淋巴结的数量、大小和是否囊外扩散。
表1外阴癌1994 FIGO分期0 原位癌(浸润前癌)I 肿瘤局限于外阴或外阴和会阴,最大径线≤2 cmI肿瘤局限于外阴或外阴和会阴,最大径线≤2 cm,间质浸润≤1.0 mm*A肿瘤局限于外阴或外阴和会阴,最大径线≤2 cm,间质浸润>1.0 mm*IBII 肿瘤局限于外阴或外阴和会阴,最大径线>2 cmIII 肿瘤侵犯下列任何部位:下尿道、阴道、肛门和(或)单侧区域淋巴结转移IV肿瘤侵犯下列任何部位:膀胱黏膜、直肠黏膜、上尿道黏膜;或骨质固定和/或双IVA侧区域淋巴结转移任何部位(包括盆腔淋巴结)的远处转移IVB注:* 肿瘤浸润深度指肿瘤从接近最表皮乳头上皮-间质连接处至最深浸润点的距离。
FIGO-2009-妇癌新分期解读

• 新分期
III 肿瘤侵犯下列任何部位:下尿道、阴道、肛门和(或)单侧区域淋巴结转移
III 肿瘤有或(无)侵犯下列任何部位:下1/3尿道、下1/3阴道、肛门,有腹 股沟-股淋巴结转移
IIIa (ⅰ)1个淋巴结转移(≥5mm),或(ⅱ)1~2个淋巴结转移(<5mm) IIIb (ⅰ)≥2个淋巴结转移(≥5mm),或(ⅱ)≥3个淋巴结转移(<
III IIIa:肿瘤侵犯外阴以外部位,但无腹股沟淋巴结转 移 IIIb:肿瘤局限于外阴但有可疑腹股沟淋巴结转移
IV IVa:有腹股沟淋巴结转移 IVb:肿瘤侵犯膀胱黏膜、直肠黏膜、尿道黏膜或骨 骼 IVc:任何远处部位或盆腔深部转移
外阴癌 1988 FIGO 手术分期
0
原位癌(浸润前癌)
I
肿瘤局限于外阴或外阴和会阴,最大径线≤2cm
• 新分期
III 肿瘤侵犯下列任何部位:下尿道、阴道、肛门和(或)单侧区域淋巴结转移
II 肿瘤侵犯下列任何部位:下1/3尿道、下1/3阴道、肛门,淋巴结未转移
外阴癌09分期主要修订3
• 腹股沟-股淋巴结转移分为III期,根据受累淋巴结的数量和大小 及有无囊外扩散再进行细分期,但忽略单侧或双侧淋巴结转移
• IIa期:文献中数据分析表明,IIa期的病灶大小,对预后的影响 与Ib期相似
• 原分期
• 新IIa分期无宫旁浸润
IIa 无宫旁浸润 IIa1 肉眼可见病灶最大径线≤4cm IIa2 肉眼可见病灶最大径线>4cm
新分期对临床决策的影响
• 实际上从2003年第二版《FIGO和IGCS妇科恶性肿瘤临床实践 指南》起就在宫颈癌的治疗分类中将IIa期分为: • IIa最大径线≤4cm,治疗归入Ib1期 • IIa最大径线>4cm,治疗归入Ib2期
2009年FIGO妇科恶性肿瘤新分期——外阴癌

Ob t tGy e o p o 0 , 2 0 se n c l Re r d Bi l 0 7, 1 4: 1 7—1 6 3 4 5.
生 旦 箜 鲞 筮 舅
C i J l bt ye l aur 21, o 1 , o1 h Ci O s t ne Jnay 00V 1 1N . n n eG o .
发生 。本研究 中 ,发现患者侵蚀 后给予雌激 素治疗 , 大部分补片侵 蚀 的患者 可治愈 ,说 明术 后 雌激 素的 使用也是预 防补片 侵蚀 的很好 的方 法 。而 且本研 究 近期 的患 者 (09年 以后 )术后 常规雌 激 素治 疗 , 20
2 0 0 5, 1 : 3 9—3 4 6 8 9.
[ 3 Defu 5 fe xX,d ya Hu l i e rc Ta R, eC,e 1 t .Vaia meheo a gnl s r—
s n atrt s a n l e aro y te l u i n e s 1 i f ,a v g a p i f so ee s g Gy me h07 o e r n i r c n
JP li F o rD s n t 0 9 0 0 e c l y f c ,2 0 ,2 :1 3—1 1 v o u 1.
1] ActrC,Hicc - 4 hai sokR,O'el A,e 1 s atr fr R iyB l ta.Ri fc s o k o
me h eo in atr ta s a ia u g r sn oyey u ig p lp o ye
子宫内膜癌2023新分期解读 PPT课件

医生应根据新分期标准,为患者提供更具体的生活方式建议,如 饮食、运动等方面,以降低复发风险。
05
临床实践中注意事项及挑战讨论
患者心理支持与沟通
焦虑与恐惧管理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 、恐惧等情绪,医生应提 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和情绪 疏导。
教育与知情同意
确保患者充分了解疾病分 期、治疗方案及可能的风 险和预后,促进患者做出 自主决策。
分子生物学标志物
分子生物学标志物在预测疾病预后和指导治疗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 到重视,新分期系统也将其纳入考虑。
影像学和手术病理分期
影像学和手术病理分期在子宫内膜癌的分期中具有重要意义,新分 期系统对此进行了优化和改进。
分期系统与标准
分期标准
新分期系统采用了国际妇产科联 盟(FIGO)制定的分期标准,将 子宫内膜癌分为I-IV期,其中I期 为早期,IV期为晚期。
开展多学科协作与综合诊治
加强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强化妇产科、肿瘤科、放射科等多学科合 作,提高诊治水平。
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
THANKS
感谢观看
3
重视影像学和手术病理分期
新分期系统更加强调影像学和手术病理分期在子 宫内膜癌分期中的重要性,提高了分期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
03
新分期下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 策略
早期诊断方法
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01
详细了解患者月经史、生育史、家族肿瘤史等信息,进行盆腔
检查以初步判断。
影像学检查
02
采用经阴道超声、磁共振成像(MRI)等技术,观察子宫内膜
04
新分期对预后评估影响分析
生存率变化预测
生存率提高
新分期标准将早期病例纳入更细致的 分期,有望提高生存率预测准确性, 进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病理分级标准 宫颈癌

病理分级标准宫颈癌
宫颈癌的病理分级标准主要依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
一般来说,宫颈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鳞癌、腺癌和腺鳞癌。
其中,鳞癌是最常见的类型,可以进一步分为三级,分化程度越低,恶性程度越高,预后越差。
此外,根据肿瘤的发展程度,宫颈癌可以分为四期。
第一期是肿瘤局限在子宫内,是病发的早期阶段。
第二期是肿瘤已经超出子宫,但还未到达骨盆壁或阴道下1/3的位置。
第三期是肿瘤扩展到了骨盆壁,可能出现直肠受累和肾脏部位积水、肾功能下降等症状。
第四期是肿瘤已经超出了骨盆范围,可能侵犯到膀胱、直肠黏膜等其他组织。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分期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学标准来确定。
宫颈癌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在早期诊断和治疗。
如果发现任何疑似症状,请立即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卵巢癌TNM分期标准

卵巢癌TNM分期标准卵巢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发现时常已经晚期。
因此,对卵巢癌的分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TNM分期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癌症分期系统,它包括肿瘤的大小(T)、淋巴结的受累情况(N)和远处转移情况(M)三个方面,通过对这三个方面的评估,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肿瘤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情况。
首先是T分期,T分期是根据肿瘤的大小和侵犯范围来进行评估的。
T1期表示肿瘤仅限于一个卵巢,T2期表示肿瘤扩散到子宫附件或盆腔其他器官,T3期表示肿瘤扩散到腹膜表面或腹腔内其他器官,T4期表示肿瘤侵犯肠道或泌尿系统。
通过T分期的评估,可以初步了解肿瘤的侵袭程度和范围。
其次是N分期,N分期是根据淋巴结的受累情况来进行评估的。
N0表示淋巴结无转移,N1表示盆腔淋巴结受累,N2表示腹腔淋巴结受累。
通过N分期的评估,可以了解肿瘤是否已经开始向淋巴系统扩散。
最后是M分期,M分期是根据远处转移情况来进行评估的。
M0表示无远处转移,M1表示有远处转移。
通过M分期的评估,可以了解肿瘤是否已经向其他器官进行转移。
综合T、N、M三个方面的评估,可以得出卵巢癌的最终分期。
根据不同分期的情况,医生可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
同时,分期也可以帮助医生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对患者的生存期进行初步估计。
总的来说,TNM分期是对卵巢癌进行评估和分级的重要方法,它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肿瘤的情况,制定更科学的治疗方案,对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初步预测。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对卵巢癌患者进行TNM分期评估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为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提供重要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9月初,FIGO分期执行理事会正式批 准了外阴癌、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的新 分期并于2009年5月予以公布。 以下分别对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新分期及 其与旧分期的异同解读。
宫 颈 癌 新旧分期解读
从1953年开始FIGO就采用的宫颈癌临床分期至今未 改变。
本次新分期变动也不大,有些细微变动,如浸润深 度以3 mm为界或以>3 mm为标准等。 较大变化是在新分期中将IIa 细分为IIa1 和Ⅱa2 两个亚期。因为在旧分期中,不论宫颈肿瘤病灶本 身的大小,只要肿瘤侵犯阴道,哪怕仅有一点点, 都分为Ⅱa期。实际上笔者在临床上发现,有些宫 颈肿瘤病灶较小的Ⅱa期患者,即使肿瘤已侵犯阴 道穹窿,其预后要比I 期好。
近 距 离 放 疗 ( A 点
± 盆 腔 放 疗
有 生 育 要 求 者
广 泛 宫 颈 切 除 + 盆 腔 淋 巴 结 切 除
± 主 动 脉 旁 淋 巴 结 取 样
75-80Gy)
广盆 泛腔 子淋 宫巴 切结 除切 除
± 主 动 脉 旁 淋 巴 结 取 样 ( 一 级 )
近 距 离 放 疗
盆 腔 放 疗 ( A 点
盆腔放疗 阴道近距离放疗 ± DDP同期化疗
切除肿大淋巴结
淋巴结(-)
盆腔放疗 DDP同期化疗 ± 阴道近距离放疗 ± 主动脉旁淋巴结放疗
肿瘤大 间质深层浸润 淋巴血管间隙浸润 盆腔放疗 ± 阴道近距离放疗
盆腔放疗 DDP同期化疗 ± 阴道近距离放疗 ± 主动脉旁淋巴结放疗
子宫内膜癌 新旧分期解读
2009年宫颈癌、子宫内 膜癌新分期解读
从2006年开始,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开始了外阴
癌、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分期的修订工作。
经过多次讨论和与多个专门从事研究和治疗女性恶
性肿瘤的国际科学性机构,包括国际妇科肿瘤协会
(IGCS),妇科癌症团体(GCIG),美国妇科肿瘤学 会(SGO),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和国际妇科 病理学会(ISGP)的共同努力,于2008年3月初形成 新分期文件 。
有 生 育 要 求 的 Ib1 肿 瘤
广盆 泛腔 宫淋 颈巴 切结 除切 除
± 主 动 脉 旁 淋 巴 结 取 样
广盆 泛腔 子淋 宫巴 切结 除切 除
主 动 脉 旁 淋 巴 结 取 样 ( 2b 级 )
盆( 腔 放 疗 顺 铂 同 期 化 疗 )
( A 点 总 剂 量
近 距 离 放 疗
盆( 腔 放 疗 顺 铂 同 期 化 疗 )
2011年NCCN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
I期
Ia1
Ia2
脉管癌栓(一)
脉管癌栓(+)
筋 膜 外 子 宫 切 除
锥 切 ( 有 生 育 功 能 )
次盆 广腔 泛淋 子巴 宫结 切清 除扫
有广盆 生泛腔 育宫淋 要颈巴 求切结 者除清 扫
广 泛 子 宫 切 除 + 盆 腔 淋 巴 结 切 除
± 主 动 脉 旁 淋 巴 结 取 样
淋巴结(+) 切缘(+) 宫旁(+)
盆腔放疗+DDP的同期化疗(1级) ± 阴道近距离放疗(阴道切缘+) 主动脉旁淋巴结放疗 DDP同期化疗 盆腔放疗 ± 阴道近距离放疗 全身化疗± 个体化放疗
活检(-) 远处转移(+) 主动脉旁淋巴 结(+) 胸CT PET 远处转移(-) 活检(+)
主动脉旁淋巴结放疗 DDP同期化疗 盆腔放疗 ± 阴道近距离放疗
2011年NCCN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
单纯子宫切除后发现浸润性宫颈癌
Ia1
复诊病理切片
淋巴血管间隙 浸润(一)
淋巴血管间隙 浸润(+) Ia2 切缘(一) 影像学(一)
切缘(+) 大块残余病灶 影像学(+)
随访
淋巴结有肿大
淋巴结无肿大
宫旁广泛切除 阴道上段切除 盆腔淋巴结切除 ± 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 淋巴结(+) 切缘(+) 宫旁(+)
1971年起FIGO对子宫内膜癌采用临床分期
1988年FIGO将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改为手术分期
本次子宫内膜癌的分期改动较多:
首先,删除原来肿瘤局限在子宫内膜的I a期,将其与 原I b期合并为Ia 期。有宫颈内膜腺体受累原分期是 Ⅱa ,现应当认为是I期,而不再认为是Ⅱ期。 其次,腹水或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旧分期为Ⅲ 期, 但新分期中删去细胞学检查结果,即认为细胞学阳性 结果不改变分期。这基于近年多项大样本病例对照研 究结果.认为腹水细胞学阳性和腹腔或淋巴结的转移 不相关。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腹水细胞学阳性 与复发风险和治疗效果有何关系。 另外,在Ⅲc期中再细分Ⅲc1和Ⅲc2 期,将盆腔淋巴结 和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分开。
2003年第二版(FIGO和IGCS妇科恶性肿瘤临床实践指南》 起将Ⅱa期分为两个部分,将其中病灶最大径线≤4 cm者的 治疗归入IIa1期,而病灶最大径线>4 cm者治疗归入IIa2 期。 本次修订的新分期将此明确,以方便治疗上的描述和预后 判断。 由于相当部分宫颈癌单独采用放射治疗,这次修订仍未能 解决将宫颈癌临床分期改为手术一病理分期问题。因为如 果不采用手术一病理分期.就无法在分期中体现出影响预 后的主要因素一淋巴结状态。所以,在决定手术后的辅助 治疗和判断预后等方面,应结合手术中发现和术后病理结 果综合考虑。
( 距疗 离结 放束 疗后 全 子 宫 切 除 术 ( 级 )
≥85Gy)(1 DDP;DDP+5FU +
75-80Gy) DDP;DDP+5FU +
Ib1 IIa1
80-85Gy)
,
≤2cm
3
Ib2 IIa2
2011年NCCN宫颈癌临床实践指南
无高危因素 淋巴结(一) 大肿瘤 深层间质浸润 脉管癌栓 盆腔放疗(1级)± DDP为 基础的同期化疗(2b级) 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