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资源是自然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

合集下载

第三章 生态文明及

第三章 生态文明及
三、我国水资源的主要问题 1、我国水资源人均和亩均水量少 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 3、水土流失严重,许多河流含沙量大 4、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各地很不平衡
四、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措施 1、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开辟第二水源 2、调节水源流量,增加可靠用水 3、加强水资源管理 4、增加下水道建设,发展城市污水处理厂
建设生态文明,以把握自然规律、尊重自然为前提, 以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 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 消费模式以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着眼点,以建设资源节 约型、环境友好型为本质要求。
三、生态文明的特征(P58)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P59)
1、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 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包括两方面,一是环境保护产业发
展政策,二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环境政策。 (1)环保产业发展政策
环保产业:定义(P76) 2、环境保护的行业政策 3、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 所谓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是指运用税收、信贷、财政补贴、 收费等各种有效经济手段引导和促进环境保护的政策。 4、环境保护的技术政策 所谓环境保护的技术政策是指以特定的行业或领域为对象,在 行业领政策许可范围内引导企业采取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生产和 污染防治技术的政策。
四、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考过) 1、发展经济的途径上, 2、在自然资源的分配上, 3、在自然资源的核算上 4、在自然资源的使用管理上
五、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
1、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体系 2、综合开发资源,加强资源开发管理 3、提高可更新资源的生产力 4、大力发展不可再生资源的可代替资源 5、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6、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
2005年,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 首次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列为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2009年9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 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

中国地大物博

中国地大物博

地大物博的中国教学目标:了解我国主要有哪些资源和不同地区的分配,意识节约利用资源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我国都有哪些资源教学方法:讲解法、提问法、讨论法课时分配:2课时教学过程:一、我国的钓鱼岛和黄岩岛都有哪些资源?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不仅蕴藏有大量石油资源,在其他方面也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这里是我国东海靖鱼场。

太平洋黑潮流经这里,带来了大批鱼群,所以我国浙江、福建和台湾等地的渔民经常到这一带捕鱼。

在钓鱼岛与东南方的北小岛、南小岛之间,有一条宽达l000多米的“蛇岛海峡”,风平浪静,成为渔民的天然避风港湾。

在这个海峡港湾中,还盛产飞花鱼,台湾省基隆、苏澳两地渔民,常靠此渔区生存。

钓鱼岛面积居八小岛之冠,岛上基岩裸露,尖峰突起,土层基薄,缺乏淡水,山茶、棕榈、马齿苋随处可见,仙人掌遍地丛生。

这些植物显然为了适应海上强风的自然环境,都长得又矮又粗壮,其中很多便是名贵药材。

有一种叫海芙蓉的海草,生长在沿岸的岩石缝中,是防治风湿症和高血压的良药。

我国沿海采药者有不少人祖辈在钓鱼诸岛采摘中草药。

位于钓鱼岛东北的黄尾屿,陡岩峭壁,屹立于海中,成千上万的海鸟栖居在这里,又称为“鸟岛”。

黄尾屿除鸟多外,还有丰富的海产。

这里的龙虾特别肥大,最大的甚至有鸭子那么大。

岛上另一著名的生物是蜈蚣,它们身长约20-30厘米,有红色、黑色两种,都生长在阴暗的石缝中,在阳光下行走时,闪闪发光。

鸟多、蛇多南小岛蛇多,简直遍布全岛,最大的有碗口粗,最小的则如小手指头细。

蛇的颜色一般以黄色、黑色居多,但都是无毒的。

菲方染指黄岩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黄岩岛海域资源丰富。

同南沙群岛一样,黄岩岛海域不仅是重要的海上通道,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而且水产资源十分丰富。

这里盛产经济价值较高的金枪鱼、红鱼、章鱼、梅花参及各种贝类产品,特别是珊瑚种类繁多、经济价值高。

二、我国主要资源分布1.土地资源我们常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地为根。

自然界形成的土地,在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土地一旦与人类联系在一起,便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自然综合体,它是人类生产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

农业生物资源及其利用 PPT

农业生物资源及其利用 PPT
• 我国是多种大田作物如稻、粟、荞麦、大豆、小豆及虹豆 等的起源地之一。
• 经济作物及果类方面有茶、桑、竺麻、柑橘、荔枝、梨、 枣、杏、李、板栗、樱桃、山檀、杨梅、称猴桃等;还有 许多蔬菜品种、药用植物都起源于我国。
3.有多种形式的间、套、复种、轮 作制度
• ①南方稻区水旱轮作复种制。一般有麦稻稻、油 稻稻三熟复种轮作,稻棉、稻薯、稻蔗轮作,水 稻花生轮作等。
• 一类是粮食作物,包括稻谷、小麦、玉米、 薯类、豆类及其他杂粮;
• 二类是经济作物,包括棉花、油料作物、 麻类作物、糖类作物、烟草、桑、茶、果 等;
• 三类是其他作物,包括蔬菜,饲料作物及 绿肥等。
• 我国种植业生产的结构是以粮食作物生产 为主体,围绕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其他 作物三大门类进行安排,重点在于粮食作 物和经济作物比例的合理安排,各类作物 之间又呈现出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不可 分割的关系。
1)粮食作物的分布特点
• 我国粮食作物多种多样,有些作物几乎遍 及全国。但由于各类作物所具有的生态适 应性,形成了各类作物的主产区。
• 粮食生产是以地方性自给为主,尽力避免 远距离大调大运。
1.水稻
•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 面积占粮食作物面积的近1/3。
• 由于水热条件的差异,分布特点是南方多 而集中,北方少而分散。
• 玉米是一种高产作物,间、套、复种是我 国玉米栽培的主要特点。
• 根据自然生态和间套复种种植制度的不同 特点,玉米划分为6个区:
北方春玉米区;黄淮海套复夏玉米区; 西南山地套种玉米区;南方丘陵玉米区; 西北灌溉玉米区;青藏高原玉米区。
根据全国稻作区域的自然条件,品种类型分 布,以种植制度的地带性为基础,积温作为 分带的重要指标,我国划分为6个稻作带:

生物资源学第一章绪论

生物资源学第一章绪论

植物资源的分类系统
• 1989年王宗训在《中国资源植物利用手册》中将植 • 物资源分为:纤维植物、淀粉及糖类植物、油脂植物、鞣
料植物、芳香油植物、树脂植物、树胶植物、保健饮料食 品植物、甜味剂植物、色素植物、饲料植物、农药用植物、 皂素植物、寄住植物等14类;

在《植物资源学》中将植物分为 成分功用
• 例如:退化森林或单一人工林中生物多样性低,容 易爆发虫、鼠害,树木长势也差。在环境污染严重 的今天,生物多样性还起着美化环境、清除污染的 作用。某些细菌、植物可以吸收工业污水中的铀、 砷和其它有毒金属物质。此外,生物多样性对一个 国家、地区的旅游、文化、艺术等事业的影响也是 很大的。
全球每年出现的新物种名约 万个
第二节 生物资源的特性
1、生物资源的系统性
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相互关联制约 个体进入其他群落,引起物种入侵
2、生物资源的可更新性(再生性)
生物资源与非生物资源的最大区别在于生物资源可以不 断的更新,即通过繁殖使其数量和质量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动物:松鼠、狐等中、小型哺乳动物更新周期为3-4年 水生浮游动物:20-60天;鱼类:几个月-几年不等
非消费使用价值: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基因交流、水 土保持、调节气候等;
选择价值:为防止野生生物的灭绝而采取的生物的、经 济的、社会的手段;如保护生物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 区等;
存在价值:有些物种和栖息地,尽管不能直接从其中获 得好处和利益,但是仍然期望后代能够从这些物种的存 在获得更多好处。
植物:草本植物100天、木本植物几年-上百年 水生浮游植物:1天
生物资源的特性
3、生物资源的地域性
不同的生物资源分布在不同的区域 相同的生物资源分布在不同的区域:数量、质量都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知识与答题套路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知识与答题套路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知识与答题套路1、自然地理环境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人类圈组成的有机整体。

自然地理环境五要素:气候、地貌(地形)、水文、土壤、生物(植被)。

2、整体性: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牵一发而动全身表现:①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发展的,每一个要素都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②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③某一要素的变化,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3、土壤: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陆地疏松表层。

肥力是土壤的本质属性。

成土母质:成土母质是指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后形成的风化物,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

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均有重要影响(继承关系)。

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和强度。

如:中等水热条件下,土壤有机质积累最多。

(温带半湿润环境下的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通过影响岩石的风化过程、地貌形态以及生物的活动)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如:湿热条件下风化壳最厚,土壤层厚度大。

干旱或者寒冷条件下,风化壳薄,土壤层也薄。

生物: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有机质含量的多少。

没有生物的参与(生物循环),就不会有土壤的形成。

(成土母质→低等植物生长→原始土壤→高等植物生长→成熟土壤)。

一般而言,森林土壤有机质含量要低于草地土壤。

地形: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作用于土壤。

如土壤的垂直地带分布。

陡峭的山坡:地表物质迁移速度快,难发育深厚的土壤。

平坦的地方:地表物质的侵蚀速度慢,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发育深厚的土壤。

阳坡:温度条件好,但蒸发旺,水分较差,阴坡反之。

人类活动:积极影响—改造自然土壤为各种耕作土壤;如水稻土消极影响—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等)4、环境的整体性要求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要有综合的考虑和对策。

保护生物学

保护生物学

一、名词解释:1、保护生物学:是研究从保护生物物种及其生存环境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科学。

2、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它们所包含的基因以及由这些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自然综合体(生态系统)。

3、遗传多样性:广义上讲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个体基因中的遗传信息的总和;狭义上讲主要是指种内不同种群之间或一个群体之间或一个群体内不同个体的遗传变异的总和。

4、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在物种水平上表现形式,是指一定区域内的物种的多样性化及其变化,包括一定区域内生物的(1)状况(如受威胁和特有性等)、(2)形成、(3)演化、(4)分布格局及其(5)维持机制等。

5、生态系统多样性: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变化的惊人的多样性。

6、关键种指一个物种的活动和丰富度决定种群的完整性,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系统的稳定,该物种被称为关键种。

7、栖息地:生物出现在环境中的空间范围与环境条件总和。

在生物圈内,我们把生物实际居住的场所称为栖息地。

8、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植被保存较好、生物种类丰富且特有程度较高的地区称为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

8、濒危物种:濒危物种指所有由于物种自身的原因或受到人类活动或自然灾害的影响而有灭绝危险的野生动植物。

一个关键物种的灭绝可能破坏当地的食物链,造成生态系统的不稳定,并可能最终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崩解。

9、生态恢复: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自然突变和人类活动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

10、自然保护区:是一个人为划定的、需加以保护的特殊地理区域。

10、自然保护区的分类:1)综合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11、保护对象:比较完整的有典型代表意义的自然生态系统。

生物资源学.doc

生物资源学.doc

复习提纲及答案植物资源第一节藻类资源1.藻类植物的特点?(没有根茎叶分化,含光合色素进行光合作用,生殖器官为单细胞,合子萌发不形成胚)2.分别举出2种食用蓝藻、绿藻、褐藻和红藻食用蓝藻(念珠藻——也叫地木耳或发菜、螺旋藻),食用绿藻(石莼、水绵),食用褐藻(海带、裙带菜),食用红藻(紫菜、石花菜)3.引起水华的主要是什么藻?(蓝藻)4.指出蓝藻、绿藻、褐藻和红藻相互区别的最明显的一个特征。

蓝藻:胞壁为多肽葡聚糖;含有蓝藻淀粉和蓝藻颗粒体。

绿藻:胞壁为纤维素;光合色素为叶绿素。

褐藻:胞壁为纤维素和藻胶;含有褐藻淀粉和甘露醇;藻体明显分为带片、柄部和固着器三部分。

红藻:胞壁为纤维素和藻胶;含有红藻淀粉和藻红素。

5.电泳、凝胶层析使用的琼脂,是从什么藻生产得到的?(红藻——红藻胶;紫菜、石花菜、江蓠等。

)冰淇淋的藻胶是以什么藻为原料的?(褐藻——褐藻胶;海带、裙带菜、绳藻等。

)第二节菌类资源1.菌类的特征?(细菌——工业用乳酸菌;农业用根瘤菌;医用大肠杆菌、黏菌、真菌)(没有根茎叶分化,不具光合色素,寄生或腐生。

)2.酿酒工业、面包食品、奶酪等的生产一般要用到什么菌?(乳酸菌、酵母菌——工业用真菌)3.举出五种食用真菌。

(香菇、平菇、金针菇、草菇、银耳、竹荪、猴头)(灵芝、茯苓、竹黄、黑木耳、虫草)第三节地衣资源1.地衣一般由什么组成?(真菌和藻类的共生复合体)2.地衣在生长过程中形成哪三种生长型?(壳状——附着在基质上,难以采下;叶状——假根或脐固着在基质上,可采下;枝状——树枝状或须根状,直立或下垂;)3.药用地衣—环裂松萝、石耳、雪茶分别生长在什么环境?(环裂松萝——深山的老树枝干或高山岩石上,呈悬垂条丝状;石耳——高山裸露岩石上;雪茶——高寒地带藓丛中,如丽江雪茶。

)4. 环境监测——SO2第四节苔藓植物资源1.苔藓植物主要有什么特征?1)小型的非维管高等植物;2)生殖器官为多细胞;3)受精卵发育成胚(属多胚、高等植物);4)世代交替明显;5)分布广,大多生于阴湿环境或树干及树叶上。

资源与环境概论

资源与环境概论

资源与环境概论名词解释:1生物资源:地球上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各种具有生命的有机体,构成了一类再生性的自然资源,即生物资源。

2生命延续性:指地球上的生命形式从低级到高级,从原始类到复杂类,都具有自我复制、繁衍再生的能力。

3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群落与其非生命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形成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动态复合体。

4生物多样性:指一定时间、空间内所有生物物种及其生态系统组成的复杂性和变异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

5草地:指草本与木本饲用植物所着生的土地;有天然草本植被着生的称为草原。

6脆弱生态环境:指对环境因素改变反应敏感,而维持自身稳定的可塑性较小的环境系统。

7结构性脆弱性:所谓结构型脆弱性是指生态系统结构本身存在着先天的不稳定和敏感性。

8胁迫型脆弱性:指由于外界的压力或干扰,易使生态环境系统遭受损失或产生不利的变化。

9水资源:指自然形成且循环再生,并能为当前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直接利用的淡水。

10水环境:指自然界各类水体在系统中所处的状况,即地球上分布的各种水体以及其密切相关的诸多环境要素的总和。

11水污染: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12土地资源:指在当前和可预见将来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所利用,能够创造财富和产生经济价值的那部分土地。

13土地利用: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人们为了某种目的,按照土地自然特性和社会经济属性,对土地进行的开发、使用等活动。

14土地覆盖:指自然营造物和人工建筑所覆被的地表诸要素的综合体。

15植物气候生产力:简单说,就是气候因素对生产力的影响。

16矿床:指在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其中所含的某些物质成分的质和量符合一定的经济技术要求,并能为国民经济利用的综合地质体。

17环境标准:进行环境监测和环境评价的基本依据,也是国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资源是自然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生物圈中对人类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动物、植物、微生物有机体以及由它们组成的生物群落。

生物资源在人类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人类的一切需要如衣、食、住、行、卫生保健等都离不开生物资源。

此外,它们还能提供工业原料以及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稳定。

生物资源是可以不断更新的,即通过繁殖而使其数量和质量恢复到原有的状态。

但是生物资源的可更新性是有一定的条件和限度的。

在正确的管理下,生物资源可以不断生长,人类可以持续利用,如果管理不当,破坏生物资源生长发育的基础,或者利用强度超过了其可更新能力,生物资源的数量就会愈来愈少,质量愈来愈差,继续下去,必将导致生物资源的退化、解体,以至灭绝。

因此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就愈显突出。

天山雪莲,又名“雪荷花”,当地维吾尔语称其为“塔格依力斯”。

属菊科凤毛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新疆特有的珍贵中草药,生长于天山山脉海拔4000米左右的悬崖陡壁之上、冰渍岩缝之中,那里气候奇寒、终年积雪不化,一般植物根本无法生存,而雪莲却能在零下几十度的严寒中和空气稀薄的缺氧环境中傲霜斗雪、顽强生长。

这种独有的生存习性和独特的生长环境使其天然而稀有,并造就了它独特的药理作用和神奇的药用价值,人们奉雪莲为“百草之王”、“药中极品”。

雪莲花从种子萌发到抽苔开花生长期需6-8年;最后一年七月到八月开花,其花形越大,品质越佳。

雪莲根、茎、叶富含生物碱、黄酮类、挥发油、内脂、甾体类、多糖及还原性物质,其花蕾更富含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具有活血通络、散寒除湿、滋阴壮阳等功效,可治一切寒症。

雪莲有着适应高山环境的生物特性。

它的叶极密,状如白色长绵毛,宛若绵球,绵毛交织,形式了无数…小室‟。

室中的气体难以与外界交换,白天在阳光的直接照射下,它比周围的土壤和空气所吸收的热量要大;到了夜间,它的温度又降低得很慢,所以能保暖御寒和防止水分强烈火蒸发。

而绵毛层又可使机体免遭强烈辐射的伤害。

雪莲种子在0℃发芽,3~5℃生长,幼苗能经受-21℃的严寒。

由于生长期短,它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发芽,生长,开花和结果,这也是它们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

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它的高度却能超过其他植物的5~7倍,它虽然要5年才能开花,但实际生长天数只有8个月。

这在生物学上也是相当独特的。

雪莲可以用种子繁镇,但种子成熟时,高热寒地区已经开始下雪,给采集种子带来麻烦,而且雪莲种子的发芽率低、繁殖不易、生长缓慢,人工栽培较难。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天山雪莲含有多种对人体机能的有益成份,它能对人体起到极好的调理和保健作用:一、性大热。

对风湿类风湿及肾虚引起的腰膝酸痛,性功能衰退,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均有很好的疗效。

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可有效地调节人体酸碱度,增强人体免疫力及抗疲劳,抗衰老作用。

雪莲:强筋壮阳、通经活血、暖经祛瘀、散寒除湿,主治风湿性关节炎,男性阳痿诸症、女性宫寒腹痛、月经不调等疾病。

三、含有天然雪莲黄硐类芦5,雪莲内脂、雪莲多糖等。

其防晒系数高达22DSE。

因此,可有效地保护皮肤受紫外线侵害,改善皮肤色素沉着,延缓人体衰老,使人常葆青春雪莲花具有生理活性的有效成分。

其中伞形花内酯具有明显的抗菌、降压镇静、解痉作用;东莨菪素具有祛风、抗炎、止痛、祛痰和抗肿瘤作用,临床上治疗喘急性慢性支气管炎有效率为96.6%;芹菜素具有平滑肌解痉和抗胃溃疡作用;对羚基苯配有明显的利胆作用。

特别饶有兴趣的是雪莲花中所含的秋水仙碱,该成分是细胞有丝分裂的一个典型代表,能抑制癌细胞的增长,临床用以治疗癌症,特别对乳腺癌有一定疗效,对皮肤癌、白血病和何金氏病等亦有一定作用。

对痛风急性发作有特异功效,12-24小时内减轻炎症并迅速止痛,长期使用可减少发作次数。

此外还具有雌激素样作用活性,能延长大鼠动情期和动情后期,而缩短间情期和动请前期。

但秋水仙碱的毒性较大,能引起恶心、食欲减退、腹胀,严
重者会出现肠麻痹和便秘、四肢酸痛等副作用。

由于雪莲花中含有疗效好而毒性较大的秋水仙碱,所以民间在用雪莲花泡酒主治风湿性关节炎和妇科病时切不可多服。

天山雪莲可用作家庭常备药物。

在6~7月开花时采收,拔起全株,除去泥沙,晾干,即可制成“雪莲花”(药名)。

雪莲20克,枸杞,红花各10克,白酒2500毫升,密封浸泡15日饮用,日服二次、每次10-20毫升,可治疗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支、肩周炎及老年性腰腿痛;雪莲5克,枸杞,红花各2克,水煎服.日服二次可治疗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及痛经引起的腰背痛、,小腹冷痛;雪莲5克,红枣30克,枸杞10克,炖鸡肉食用可治疗因寒湿引起的胃寒、胃痛等症;雪莲、枸杞各5克,红花2克,纱布袋包扎,炖鸡肉食用,可调经补血、滋阴补肾;雪莲,枸杞各5克,红花3克,洗净装纱布袋内与鸡肉同炖,文火2-3小时后食用可温肾壮阳、补中益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