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各种各样的水果ppt课件
《水果世界》幼儿园 班本课程PPT课件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认识常见的水果,知道水果的名称。 2. 教育幼儿多吃水果。
课程网络图
课程网络图
课程实施与反思
课程实施
孩子们的视野不光光是在校园内,更应该在广阔的 人际环境中,于是,我们的家长,就带着孩子们去 了水果店。
课程实施
走 进 水 果 店
课程实施
走 进 水 果 店
课程实施
走进水果店
课程实施
亲子调查: 我喜欢的水果
课程实施
环境创设:《水果世界》
课程实施
环境创设:《水果世界》
课程实施
观察发现: ①《摘桔子》 ②《喝果汁》
观察发现:摘桔子
课程实施
观察发现:喝果汁
课程实施
动手制作:水果变变变
课程实施
动手制作:剥桔子大赛
课程实施
动手制作:剥桔子大赛
课程实施
剥 桔 子 大YUN CHUANG DESIGN
课程目标
课程网络图
课程实施与反思
课程缘起
课程缘起
甜甜的水果是每个孩子都非常爱吃的,每位小朋 友都有自己喜欢吃的水果,都有自己认识的水果, 我们班就抓住这个大自然给的契机实施班级微课 程,让孩子们通过各种方式认识秋天的水果及各 种各样的水果。
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
绘本阅读:《好饿的小蛇》
课程反思
在主题开展过程中,发动家长的力量,与幼儿一起逛水 果超市、搜索有关水果的经验、制作水果拼盘等活动, 增进了幼儿与亲子之间的关系,同时还激发了幼儿的想 象力、创造了和语言表达能力。
感谢您的观看
课程实施
集体教学: 1.音乐活动:苹果
课程实施
集体教学: 2.科学活动:水果品尝会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水果》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水果》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各种各样的水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认识常见的水果,了解水果的营养价值,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说出至少五种水果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特点。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水果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能够描述水果的特点,理解水果的营养价值。
重点:认识水果,学会观察和描述水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水果(如苹果、香蕉、葡萄、橙子、草莓等)若干,水果图片,水果切切乐玩具。
学具:画纸,彩笔,水果切切乐玩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拿出一篮子水果,邀请幼儿观察并说出水果的名称,引导幼儿关注水果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分别拿出苹果、香蕉、葡萄、橙子、草莓等水果,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出示水果图片,让幼儿说出水果的名称,并描述其特点。
(2)幼儿用画纸和彩笔,画出自己喜欢的水果。
4. 水果切切乐游戏(10分钟)(1)教师演示如何使用水果切切乐玩具,让幼儿了解水果的内部结构。
(2)幼儿动手操作,切开水果,观察水果的内部结构。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让幼儿说出自己认识的水果,以及水果的特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各种各样的水果2. 板书内容:水果名称:苹果、香蕉、葡萄、橙子、草莓水果特点:颜色、形状、大小、味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水果,并描述其特点。
2.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的水果是草莓。
它红色的,形状像心形,味道酸酸甜甜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认识水果、描述水果方面的掌握情况,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1)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所学的水果知识。
幼儿园小班科学课教案《各种各样的水果》

幼儿园小班科学课教案《各种各样的水果》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材《快乐认识大自然》的第三章《多彩的水果世界》,详细内容为介绍各种各样的水果,包括苹果、香蕉、橙子、葡萄等常见水果的名称、特点和分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认识常见的水果,知道它们的名称和特点。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和分类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水果的分类方法。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常见的水果,培养观察和描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果图片、水果实物、分类卡片、PPT课件等。
2.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水果实物和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水果的名称,激发幼儿对水果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课件展示,讲解各种水果的特点、分类方法以及水果的营养价值。
3.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进行水果分类游戏,让幼儿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5分钟)让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水果,并说出喜欢的原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各种各样的水果》2. 内容:水果名称:苹果、香蕉、橙子、葡萄等水果特点:形状、颜色、味道等水果分类:按形状、颜色、果实类型等分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画出你喜欢的水果,并标注名称。
(2)与家人分享本节课所学的水果知识,让家人说出自己喜欢的水果。
2. 答案:(1)示例:画出一个苹果,标注“苹果”。
(2)无标准答案,鼓励幼儿与家人进行交流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以及对水果分类方法的掌握程度,针对不足之处进行反思和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认识更多水果,了解其生长环境和季节特点,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水果的分类方法。
2. 教学重点:认识和了解常见水果,培养观察和描述能力。
小班科学课教案《各种各样的水果》

小班科学课教案《各种各样的水果》一、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科学领域的小班教材,主题是《各种各样的水果》。
本节课主要通过观察、品尝和操作活动,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常见的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等,同时让幼儿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水果的名称、颜色、形状和味道。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认识和命名至少五种水果,知道水果的颜色、形状和味道。
2. 技能目标:让幼儿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水果的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各种水果的特征,学会用语言描述水果。
难点:让幼儿能够准确地用语言表达水果的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果实物、水果图片、水果切开后的图片、水果盘、水果刀等。
学具:画笔、画纸、彩色糖果、水果拼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观察教室里的水果实物,引导幼儿说出水果的名称。
2. 观察水果特征:教师展示水果图片和切开后的图片,让幼儿观察水果的颜色、形状和大小,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水果的特征。
3. 品尝水果:让幼儿品尝水果,感受水果的味道,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水果的味道。
4. 操作活动:让幼儿用画笔和画纸画出自己喜欢的水果,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5. 水果拼盘:让幼儿用水果拼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六、板书设计水果颜色形状大小味道苹果红色圆形小甜香蕉黄色长形长软橙子橙色圆形适中酸甜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和父母一起找出家里常见的水果,观察水果的特征,并用语言描述给父母听。
2. 请幼儿尝试画出自己喜欢的水果,并展示给父母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品尝和操作活动,让幼儿认识和了解了各种水果的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但在课堂上,对于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孩子,可以适当引导他们用简单的词语描述水果,以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水果》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水果》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材《身边的科学》第三章《生活中的食物》第二节《各种各样的水果》。
主要内容包括水果的分类、识别和了解水果的营养价值。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说出常见的水果名称,如苹果、香蕉、橙子等。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分类的能力,能根据水果的形状、颜色等特点进行分类。
3. 让幼儿了解水果的营养价值,养成爱吃水果的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根据水果的特点进行分类,并说出水果的营养价值。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分类的能力,养成爱吃水果的好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葡萄等)的实物或图片,水果分类卡片。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各种水果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水果的名称。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水果,并说出为什么喜欢。
2. 例题讲解(5分钟)(1)教师通过水果分类卡片,讲解如何根据水果的形状、颜色等特点进行分类。
(2)教师示范如何将水果进行分类,并解释分类的依据。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分发水果分类卡片,让幼儿自己尝试进行分类。
(2)邀请部分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分类成果,并分享分类的依据。
4. 小组讨论(5分钟)(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讨论水果的营养价值和食用方法。
(2)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2)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1. 《各种各样的水果》2. 内容:(1)水果的分类:形状、颜色等。
(2)常见水果:苹果、香蕉、橙子、葡萄等。
(3)水果的营养价值: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喜欢的水果,并写上水果的名称。
2. 答案:根据幼儿绘画和书写水平,正确画出水果的形状,并写上对应的水果名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带领幼儿到果园实地观察水果的生长过程。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水果》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水果》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材第三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各种各样的水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水果,了解水果的营养价值,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识别并说出至少五种水果的名称。
2. 培养幼儿观察、描述水果特点的能力。
3. 增强幼儿对水果营养价值的认识,养成爱吃水果的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常见水果的名称和特点。
难点:引导幼儿理解水果的营养价值,培养他们爱吃水果的好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水果的实物、图片、水果拼图、挂图等。
2. 学具:画纸、彩笔、水果形状的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实物展示,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水果的名称,引导幼儿关注水果的颜色、形状、味道等特点。
2. 讲解(10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各种水果的营养价值,让幼儿了解多吃水果对身体的好处。
3.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进行水果拼图游戏,巩固对水果名称和特点的认识。
4. 例题讲解(5分钟):通过挂图展示,让幼儿观察并描述水果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5.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用画纸和彩笔,画出自己喜欢的水果。
7. 互动环节(5分钟):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画的水果,并说出水果的名称和特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各种各样的水果》2. 内容:五种常见水果的实物或图片,配以文字描述其名称和特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一份水果拼图。
2. 答案:完成后的水果拼图,要求正确拼出五种水果的形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水果的认识程度,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更多水果的特点,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的实施6. 板书设计7. 作业设计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教学内容应贴近幼儿的生活,以幼儿熟悉的水果为切入点,通过实物、图片等多种形式,使幼儿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了解水果的名称、特点及营养价值。
幼儿园小班科学课教案《各种各样的水果》

幼儿园小班科学课教案《各种各样的水果》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材《快乐探索》第三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各种各样的水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水果的种类、特点和营养价值,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并说出至少五种水果的名称,了解它们的外形、颜色和味道。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和分类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水果的分类方法。
2.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各种水果,了解它们的特点和营养价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果实物(苹果、香蕉、橙子、葡萄、草莓等)、水果图片、分类盘。
2. 学具:画纸、彩笔、水果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带幼儿参观水果店,观察各种水果,让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水果。
2. 例题讲解:(1)教师展示水果实物,让幼儿说出水果的名称、外形、颜色和味道。
(2)教师引导幼儿将水果进行分类,如按颜色、形状等。
3. 随堂练习:(1)教师发放水果图片,让幼儿进行分类。
(2)教师邀请幼儿上台展示分类结果,并说出分类依据。
4. 巩固拓展: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水果连线”游戏,让幼儿将水果图片与相应的营养价值进行连线。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各种各样的水果》2. 板书内容:(1)水果名称:苹果、香蕉、橙子、葡萄、草莓等。
(2)水果特点:外形、颜色、味道。
(3)水果分类:按颜色、形状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喜欢的水果。
2. 答案要求:幼儿需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水果,并贴上相应的水果贴纸。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在本节课中,应及时关注幼儿的参与程度,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教师可组织幼儿开展“水果分享会”,让幼儿带水果到幼儿园,与同伴分享。
(2)教师可引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参与挑选水果、制作水果沙拉等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小班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水果

小班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水果一、教学内容1. 水果的分类:了解水果分为仁果类、核果类、柑橘类等;2. 常见水果的认识:如苹果、香蕉、橙子、葡萄等;3. 水果的营养价值:学习水果富含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4. 水果的食用方法:介绍水果的清洗、去皮、切片等食用技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常见水果的分类、特点和营养价值;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比较的能力;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水果的分类和特点;2. 教学重点:了解水果的营养价值和食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水果、水果图片、水果刀、砧板等;2. 学具:记录本、彩色笔、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水果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水果的名称,激发学生对水果的兴趣;2. 讲解:讲解水果的分类、特点和营养价值,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水果,进行分类和描述;3. 实践:分组进行水果拼图游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精神;4. 例题讲解:以苹果为例,讲解水果的营养价值和食用方法;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自己喜欢的水果,并描述其特点和营养价值;六、板书设计1. 水果的分类:仁果类、核果类、柑橘类等;2. 常见水果:苹果、香蕉、橙子、葡萄等;3. 水果的营养价值:维生素、矿物质等;4. 水果的食用方法:清洗、去皮、切片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水果,选择一种水果进行描述,包括名称、分类、特点和营养价值;2. 答案: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进行批改和反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水果的兴趣较高,但部分学生对水果分类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下节课加强巩固;2. 拓展延伸: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水果的生长环境和季节变化,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活常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水果的分类和特点;2. 教学过程中实践环节的设计;3. 作业设计中的描述要求;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