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NA选择性剪接的分子机制_cropped

合集下载

mRNA的剪接与可变剪接

mRNA的剪接与可变剪接

mRNA的剪接与可变剪接mRNA剪接是一种基因表达的重要调控机制,可以使同一个基因组产生多种不同类型的成熟mRNA,进而编码出多种不同功能的蛋白质。

这一过程是通过剪接酶和其他辅助蛋白质在转录后的nRNA分子上进行的,但是由于剪接位点的多样性和调控机制的复杂性,剪接过程往往是动态和可变的。

这种可变剪接(alternative splicing)现象在调控基因功能和多样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剪接的定义和重要性mRNA剪接是指由mRNA分子中的阻塞肽(intron)和编码肽(exon)片段通过剪接酶的作用,选择性地将阻塞肽排除,只保留编码肽,从而形成成熟的mRNA分子。

这一过程在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可以使一条mRNA分子编码出多种不同蛋白质。

相比于原核生物中的转录后修饰方式,如靠核酸酶剪切等修改mRNA的方式来形成成熟mRNA,真核生物的剪接过程更为复杂且灵活。

剪接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增加基因的功能多样性:通过剪接,一个基因可以产生多个变种的mRNA,这些mRNA会编码出具有不同功能的蛋白质,进而扩大了基因的功能多样性。

2. 调控基因的表达水平:剪接过程中,不同的剪接位点选择会影响编码肽的长度和结构,这些差异可能会导致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发生变化。

3. 调控基因的调控序列选择:剪接还可以通过排除或保留某些剪接位点,调控基因调控序列的选择,从而影响基因在特定细胞或组织中的表达模式。

二、可变剪接的机制和调控可变剪接是指剪接过程中,选择不同的剪接位点或剪接方式,导致同一基因在转录后形成多种不同的mRNA。

这一过程受到一系列的剪接调控因子的影响,包括剪接酶、转录调控因子和RNA结合蛋白等。

1. 剪接位点选择:可变剪接中,剪接酶会选择不同的剪接位点进行剪接,以保留或排除某些编码肽片段,从而形成不同的mRNA。

这些剪接位点的选择受到剪接序列和调控因子的影响。

2. 转录调控因子:转录调控因子可以通过结合剪接位点或剪接序列,调控剪接过程中剪接酶的活性和选择性。

mrna选择性剪接的分子机制

mrna选择性剪接的分子机制

mrna选择性剪接的分子机制mrna选择性剪接的分子机制:细胞核内前体mRNA的剪接的执行者是剪接小体,它能够在成熟mRNA出核和翻译之前识别剪接信号,移除不编码内含子,并将能够编码蛋白的外显子拼接在一起。

细胞核内前体mRNA的剪接需要经历2次转酯化反应化步骤去掉内含子才能将相邻的外显子拼接成成熟的mRNA。

在前体mRNA上有三个反应区域分别在5'剪接位点(5'SS),3'剪接位点(3'SS)以及分枝位点(图1)。

除了这三个反应区域外,在多细胞生物体的内含子上还拥有保守性的多聚嘧啶束,它位于3'剪接位点以及分枝位点之间。

图1选择性剪接发生过程示意图选择性剪接由内含子5'剪接位G和U2个核昔酸点以及3'剪接位点A和G2个核昔酸介导。

分支点A 核昔酸非常保守的,一般位于3'剪接位点上游20-50个核营酸。

剪接反应的过程发生2次转酶化反应,这个过程中需要5个snRNPs复合物(Ul,U2,U4,U5,andU6)。

这些复合物能够聚集在前体mRNA 上形成大分子的聚合物剪接小体,核内最大的RNP复合物,能够识别这些反应位点并催化前体mRNA发生剪接。

剪接小体中主要的模块是snRNPs复合物。

剪接小体一般包含5种snRNPs:U1、U2、U4,U5和U6 snRNP。

每一个snRNP包含了单个snRNA和至少7种蛋白亚基。

这些snRNP和另外的非snRNP相关蛋白(例如SF1、U2AF和Prp19复合物)一步步有序的聚集在前体mRNA上依次形成前剪接小体E,A,B以及C复合物(图1)。

在这有序的过程中,这些snRNP以及非snRNP相关蛋白和反应位点之间发生复杂的结合与去结合过程,这些复杂的过程为核小体提供了多次检查的机会以保证它们结合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位点选择的精确性。

在核小体组装之前,U1 snRNP占据5'剪接位点,而SF1结合在分枝位点,这2个过程是ATP依赖的并最终形成前剪接小体E复合物(图1)。

mrna剪切原理

mrna剪切原理

mrna剪切原理mRNA剪切原理mRNA剪切是指在基因转录过程中,获得的原始mRNA分子根据特定规则进行修饰和剪切,生成成熟的mRNA分子的过程。

mRNA剪切是真核生物中基因表达的关键调控过程之一,它能够增加基因表达的多样性,提供更多的蛋白质编码信息。

在真核生物中,基因的DNA序列包含非编码区(intron)和编码区(exon),在基因转录成mRNA的过程中,包含非编码区和编码区的前体mRNA(pre-mRNA)被合成。

而这些非编码区并不会编码蛋白质,因此需要通过剪切过程将其去除,保留下编码区,形成成熟的mRNA 分子。

mRNA剪切的过程是通过一个复杂的剪切体系进行的,其中包括剪切酶(spliceosome)和辅助蛋白质。

剪切酶是由多个snRNP(small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粒子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它们能够识别和结合到pre-mRNA的剪切位点上。

剪切位点通常由两个序列组成,即供体位点(donor site)和受体位点(acceptor site)。

供体位点一般是一个GU二核苷酸序列,而受体位点则是一个肘位点(branch site)和一个AG二核苷酸序列。

在剪切过程中,剪切酶首先识别并结合到pre-mRNA的供体位点和受体位点上,形成一个剪切酶-剪切位点复合体。

然后,剪切酶通过催化剪切反应,将供体位点和受体位点之间的非编码区剪切掉。

剪切反应的过程中,肘位点上的腺苷酸会攻击供体位点上的磷酸二酯键,将非编码区与编码区分离。

剪切完成后,剪切酶将编码区连接起来,形成成熟的mRNA分子。

mRNA剪切的机制非常复杂,其调控过程涉及到多种剪切因子和剪切调控元件的参与。

剪切因子可以通过结合到pre-mRNA上的剪切位点,调控剪切的发生。

而剪切调控元件则是一些特定序列或结构,它们可以增强或抑制剪切的发生。

通过不同的剪切因子和剪切调控元件的组合,可以实现多样性的剪切模式,从而产生多种不同的mRNA异构体。

RNA剪接的分子机制和调控途径

RNA剪接的分子机制和调控途径

RNA剪接的分子机制和调控途径RNA剪接是指在基因转录后的前体RNA(pre-mRNA)分子中,通过去除不必要的序列,选取剩余序列并连结在一起,生成成熟的mRNA(mature mRNA)分子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以将同一个基因产生的pre-mRNA剪切成多个不同的mRNA分子,从而产生不同的蛋白质编码信息。

RNA剪接是调节基因表达和维持生命的重要过程,在组织特异性、生物酶功能、免疫反应、神经发育和疾病发生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RNA剪接的分子机制可以概括为两个关键阶段:剪切位点选择和剪切反应。

在剪切位点选择过程中,预-mRNA上的剪切位点被识别并进行选择,这一过程涉及到多个剪切因子的介入,许多剪切因子是蛋白质,它们在预-mRNA的剪切位点上形成复合物,并通过相互作用调节位点选择。

这些剪切因子包括剪切酶U1、U2、U4/U6和U5等,在位点识别和选择过程中扮演特定的角色。

选择了剪切位点后,剪切反应就开始了。

剪切反应通常需剪除exon链,剩下的exon链将相接并形成成熟的mRNA,然后被转录翻译成蛋白质。

剪切反应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其中涉及了多种酶的作用,如核三糖体RNA(snRNA)和小核RNA(snRNA)。

具体来说,snRNA和snRNA与蛋白质的复合物形成小核糖核蛋白粒子(snRNP),这些粒子与成为剪切启动子的GU和AG剪切位点结合并进行剪切反应。

除了这些在剪切位点选择和剪切反应中起作用的酶和剪切因子外,RNA剪接还涉及到与整个pre-mRNA分子相互作用的RNA结构,例如RNA独特的伸展结构和球形结构等。

RNA结构上的变化可能会对基因表达产生影响,同时RNA结构也可能是调节剪接活性的调节因子。

RNA剪接的调控途径也是十分复杂的。

该领域的研究表明,RNA剪接受到多层次的调节,并受到许多不同的生物过程影响,例如信号转导、翻译、RNA稳定性和新陈代谢等。

这些生物过程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RNA剪接过程。

mrna的剪切名词解释

mrna的剪切名词解释

mrna的剪切名词解释自从20世纪70年代发现mRNA的剪切现象以来,这一生物学过程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

mRNA(messenger RNA)是一类重要的核酸分子,它在基因转录过程中的剪切过程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mRNA的剪切现象以及与其相关的概念和机制,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生物学过程。

1. mRNA的基本概念mRNA是一类被编码基因转录产生的RNA分子,它具有将DNA上的遗传信息转化为蛋白质的功能。

在基因转录过程中,DNA被RNA聚合酶酶连接成RNA 链,形成原始mRNA(pre-mRNA)。

然而,原始mRNA并不是最终被翻译为蛋白质的形式,而需要经历一系列的后期修饰和剪切过程。

2. mRNA的剪切现象mRNA的剪切是指在剪切过程中,原始mRNA中的某些部分(称为内含子)被移除,而剩余的外显子(exon)片段被连接成最终的成熟mRNA。

这种剪切过程可以使一种基因产生多种不同的mRNA剪切体(mRNA isoform),这些形态不同的mRNA剪切体可以编码不同的蛋白质。

mRNA的剪切现象使得基因的信息含量得以扩增,也为细胞功能和适应环境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

3. mRNA的剪切机制mRNA的剪切机制涉及一系列的剪切信号,包括剪切位点(splice site)、支配位点(branch point)和剪切因子(splice factor)。

剪切位点是指内含子与外显子之间的特定序列,而支配位点是一个次要序列。

剪切因子是一类蛋白质,它们与剪切位点和支配位点相互作用,调控剪切的发生。

具体来说,剪切酶复合物将内含子与支配位点结合,然后切割内含子与外显子之间的骨架连接,最终将外显子连接在一起。

4. mRNA剪切的调控mRNA的剪切受到多种调控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表观遗传和环境因素等。

在基因组中存在着大量的剪切位点,通过调控剪切因子的表达和活性,细胞可以选择性地剪切不同的内含子和外显子。

这种选择性剪切过程可以产生不同形态的mRNA,进而编码不同功能的蛋白质。

MRNA剪接的分子机制及其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

MRNA剪接的分子机制及其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

MRNA剪接的分子机制及其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基因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mRNA剪接这一分子机制的研究也越发深入。

mRNA剪接指的是在转录后的RNA分子中移除含有内含子(intron)的部分,并将剩余部分连接成为成熟的mRNA分子,这一过程可用来增加或减少蛋白质编码的可能性,从而影响细胞的功能及特性。

在正常情况下,mRNA剪接是由剪接酶(splicing enzymes)完整的完成,这些剪接酶是由基因信息编码中所包含的小核将RNA蛋白质复合物(sn-RNP)所构成的,其中的小核将主要在RNA剪接中发挥关键作用。

但是,由于一系列因素的干扰,如蛋白质磷酸化的不同组合、RNA结构上的变化、RNA结合蛋白的调控等,都会导致mRNA剪接的异常,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基因突变所导致的疾病。

随着人们对于基因突变的研究,越来越多的基因突变被认定为与mRNA剪接的异常相关,包括多种红血球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肌肉疾病等。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它是一种运动神经元疾病,由于mRNA剪接的失控,导致谷氨酸受体(GluR2)编码区与阿尔茨海默病蛋白(tau)的相互作用,从而损坏神经元,最终导致病情加重。

所以,针对mRNA剪接的异常,人们开始尝试寻找治疗手段。

一些基于RNA 技术的药物研究,例如splicing糖核酸(splice-switching oligonucleotides, SSOs)和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ASOs),可引导mRNA剪接错误的修复或抑制目的基因的表达,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

其中,SSOs和ASOs两种技术,主要是通过靶向mRNA序列进行前向(forward)或反向(reverse)转录调控,使其改变mRNA组成中的剪接模式,从而纠正疾病基因的缺陷,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MRNA剪接机制中的基因重组和修复,以达到预防或治疗疾病的目的。

RNA剪接的分子机制与免疫调节

RNA剪接的分子机制与免疫调节

RNA剪接的分子机制与免疫调节RNA剪接(RNA splicing)是真核生物中基因表达的重要调控机制之一。

通过剪接,内含子(intron)被剪除,编码区(exon)被连接,生成具有不同功能的mRNA分子。

这是一种高度精确的调控过程,其错误剪接会导致功能受损的蛋白质产生,甚至引发疾病。

此外,最近的研究表明RNA剪接在免疫调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RNA剪接的分子机制以及其在免疫调节中的功能。

一、RNA剪接的分子机制RNA剪接是在转录后的pre-mRNA分子上进行的一系列加工步骤。

首先,剪接位点(splice site)的序列特征将受到辅助因子(splicing factor)的识别。

辅助因子是一组蛋白质,包括剪接酶和调控剪接的调节因子。

它们会结合到剪接位点附近的序列上,形成剪接复合物。

然后,在剪接复合物的引导下,内含子被切除,外显子被连接,形成成熟的mRNA分子。

二、剪接因子和剪接调控剪接因子是调控剪接过程的关键蛋白质因子。

它们通过特定的结构域与RNA序列和其他蛋白质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剪接的准确性和选择性。

剪接因子的活性和调控受到多种信号通路的影响,包括细胞周期、细胞内信号传导和细胞外环境信号。

这些信号通过改变剪接因子的翻译或转录后修饰状态,进而影响剪接的选择。

三、RNA剪接与免疫调节最近的研究表明,RNA剪接在免疫调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通过剪接调控,免疫细胞可以产生不同类型的细胞因子,从而调节免疫反应的性质和程度。

例如,剪接变异可以导致溶酶体膜相关抗原(LAMP)的剪接产物转变,影响CD8+T细胞的活化和杀伤能力。

另一方面,RNA剪接也参与调控免疫细胞的分化和功能。

以B细胞为例,某些剪接变异导致免疫球蛋白的亚型选择不同,从而影响抗体的特异性和功能。

四、RNA剪接在免疫疾病中的作用RNA剪接异常与多种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存在多个与剪接相关的基因变异。

mRNA 的组成、选择性剪接 和全转录本表达谱芯片(Affymetrix)

mRNA 的组成、选择性剪接 和全转录本表达谱芯片(Affymetrix)

众所周知,信使RNA(Mrna)是一种生命周期很短的分子,它可以将细胞核以DNA形式储存的遗传信息转移到细胞质中,然后将这个信息翻译成蛋白质。

mRNA生成涉及两个步骤:转录和RNA 处理。

转录的过程就是以一个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作为模板,通过RNA聚合酶来指导互补RNA链合成的过程。

加强对可能转录方式的理解,例如3’末端不确定的转录本、截短转录本、转位、没有多聚一腺苷酸(PolyA tail)的转录本,对于获得涉及到整个基因组们眯转录活动的完整情况至关重要。

在真核生物中,从DNA转录这一过程中而得到的超始RNA产物(最初转录本)含有内含子和外显子。

最初转录本要经历一个RNA处理过程来形成具有生理功能的活性的RNA种类——功能性RNA。

RNA处理包括主要的3个方面是5’端加帽、切割和3’端加多聚腺苷酸尾,以及RNA选择性剪接。

选择性剪接是高等真核生物蛋白质多样性的主要来源,经常是以发育阶段特异性或者组织特异性方式进行调节。

目前估计大约有40%—60%的人类基因具有不同的异构体形式。

同一基因来源剪接异构体可以产生在特征上有明显区别、功能上差异显著(甚至是具相互拮抗的)的蛋白质。

此外,涉及到人类疾病的大量遗传突变被定位在可调节剪接的剪接信号或者序列上。

因此,对剪接方式改变的理解在深入探讨生物调节和疾病机制方面尤为重要。

传统的3’端表达谱芯片仅仅能对标准转录本进行有效的分析。

全转录本表达谱芯片(Exon 1.0 ST 和Gene 1.0 ST)则是强有力的工具去检测转录方式的可能性。

而其一的Exon 1.0 ST 芯片更可以获得与选择性剪接相关信息,进而可以进行(1)选择性剪接调控的分子机理分析。

(2)药靶基因的新型选择性剪接异构体的发现,以及获得其组织特异性表达图谱。

(3)增进对遗传性变异所导致的下游效应的理解,从而可以将选择性剪接方式同生物表型变化联系起来。

表达谱芯片实验和数据分析流程与传统性3’端表达谱芯片相比,全转录本表达谱芯片实验的特点为:1)RNA的启始用量大幅度的下降(推荐采用100ng或1ug Total RN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RNA选择性剪接的分子机制_cropped Molecular Mechanism of mRNA Alternative SplicingZHANG Guo2Wei , SONG Huai2Dong , CHEN Zhu( )S hanghai Institute of Hematology , Ruijin Hospital , S hanghai 200025 , ChinaAbstract : Eukayotic pre2mRNAs are spliced to form mature mRNA. The pre2mRNAs alternative splicing greatly increases the di2 () versity of proteins and the complexity of genes expression. The recognition of splice sites can occur across intron intron definition () or across exon exon definition. There are many kinds ofalternative splicing patterns ,including the choice of alternative splicing sites ,the choice of alternative splicing ends ,the alternative splicing of mutually exclusive exons ,and an intron can be excised from or retained in mRNA. The splice sites choice process is regulated by many kinds of cis2acting and trans2acting elements and is closelyrelated with the basic splicing process. Some of the splicing factors in basic splicing process can regulate the alternative splicing. The alternative splicing is also a co2transcriptional process. Promoters can regulate alternative splicing and produce differ2 ent mRNA isoforms. Many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alternative splicing have beenproposed ,and it was also found that the RNA ed2 iting andtrans2splicing could also regulate alternative splicing.Key words : mRNA ; alternative splicingm RNA 选择性剪接的分子机制章国卫, 宋怀东 , 陈竺( )上海市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 , 上海 200025摘要 : 真核细胞 mRNA 前体经过剪接成为成熟的 mRNA ,而 mRNA 前体的选择性剪接极大地增加了蛋白质的多( ) ( 样性和基因表达的复杂程度 ,剪接位点的识别可以以跨越内含子的机制内含子限定或跨越外显子的机制外显) 子限定进行。

选择性剪接有多种剪接形式 :选择不同的剪接位点 ,选择不同的剪接末端 ,外显子的不同组合及内含子的剪接与否等。

选择性剪接过程受到许多顺式元件和反式因子的调控 ,并与基本剪接过程紧密联系 ,剪接体中的一些剪接因子也参与了对选择性剪接的调控。

选择性剪接也是 1 个伴随转录发生的过程 ,不同的启动子可调控产生不同的剪接产物。

mRNA 的选择性剪接机制多种多样 ,已发现 RNA 编辑和反式剪接也可参与选择性剪接过程。

关键词 : mRNA ; 选择性剪接() 文章编号 : 037924172 20040120102206 中图分类号 : Q522 文献标识码 :A1 ,31 机制对人类基因组的大规模测序使人们发现人类基。

Modrek 等人通过大规模的 EST 分析发因组所含有的基因数目远少于原来的估计 ,也远少 35 %,59 %的基因存在选择现在人类基因组中有于细胞中蛋白质的数目 ,这说明基因表达的复杂性性剪接 ,而这仍可能是一个明显低估的数值。

其中要远超过人们的想象。

已知可增加蛋白质种类和数 70 %,88 %的选择性剪接产生改变了的蛋白质产量的方式有 DNA 重组、RNA 编辑和选择性剪接等 , 物 ,大多数都涉及功能的改变 ,如改变了蛋白质的氨基端或羧基端、或者增删了某个功能区域等。

mRNA 的选择性剪接是产生如此众多蛋白质的主要收稿日期 :2003 - 04 - 07 ;修回日期 :2003 - 07 - 31() 作者简介 :章国卫 1970 - ,男 ,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遗传学。

E2mail :zhanggw @netease . com( ) 可以被选择保留或切除图 1 ,e; 多个外显子可以() 进行不同组合的可变拼接图 1 ,f;内含子可以被选 1 mRNA 剪接的基本模式() 择保留在 mRNA 中图 1 ,g等。

这些不同的剪接形以外显子和内含子为单元的基因结构形式在真 ,产生了不同的剪接产物。

式形成了不同的剪接组合核生物中普遍存在 ,人类基因中的大多数都含有内有时候这种剪接组合产生的产物数目是极其惊人含子。

因此通过切除内含子把外显子按一定的顺序的。

如果蝇的 Dscam 基因经选择性剪接产生的产物达 38 000 余种 ,超过果蝇整个基因组基因数目的两拼接起来形成成熟的mRNA ,再经过翻译产生蛋白质就是 1 种最普遍的基因表达方式。

现在已经知倍。

道 ,mRNA 的剪接是基于对剪接位点的识别基础上 , 由被称为剪接体的核酸蛋白复合物完成的。

剪接体包含了 5 种 SnRNP 和超过 200 种的蛋白质因子 ,这些蛋白质因子有富含精氨酸和丝氨酸的 SR 蛋白和4 非 SR 蛋白包括 hnRNP 、RNA 螺旋酶、激酶等。

剪接复合体的形成开始于 U1snRNP 结合至5′剪接位( ) 点和 SF1 splicing factor 1、U2snRNP 结合至3′剪接位点处的分支点 , U2snRNP 的结合需要辅助因子 U2AF ,U2AF 由 65 kDa 和 35 kDa 两个亚基组成 ,U2AF65 识别多聚嘧啶区域 ,U2AF35 识别3′剪接位图 1 mRNA 选择性剪接的方式点的 AG ,随后 U2snRNP 结合到分支点上 ,从而形成Fig. 1 Patterns of mRNA alternative splicing 了剪接前体。

最后 U5 和U4Π6snRNP 的结合完成剪接体的组装 ,经过两个连续的转酯反应完成了内含5 3 内部外显子的选择调控子的切除和外显子的连接。

选择性剪接位点选择机制与基本剪接机制是紧选择性剪接的基本形式 2 密联系的 ,剪接体中的剪接因子也参与了对选择性剪接的调控。

剪接位点的选择受到许多顺式元件和在不同的真核生物基因中 ,外显子和内含子的反式因子的调控 ,顺式元件可以位于外显子内或位长度往往有很大差别 ,有的外显子很长而内含子很(于内含子内 ,反式因子可以通过识别正性剪接增强短 ,而大多数脊椎动物基因的外显子常常很短 ,一般) () 子或负性剪接沉默子的顺式元件对不同的剪接在 50,300 核苷酸 ,而内含子却很长 ,常常达到数万位点进行选择。

调控选择性剪接的反式因子有两核苷酸 ,平均长度有 3365 核苷酸 ,因此外显子之间类 :基本剪接因子和特异性剪接因子。

基本剪接因常被很长的内含子所间隔。

这两种结构形式的基因子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以及相对浓度的改变可的剪接位点的识别机制不同。

对于小内含子基因 ,以影响剪接位点的选择 ,特异性剪接因子可以调控剪接因子识别内含子两侧的剪接位点形成剪接复合特异的剪接过程。

() 体 ,称为内含子限定 intron definition;对于大内含子剪接增强子多位于它们所调节的剪接位点附基因 ,剪接因子寻找外显子两侧相匹配的3′和5′剪近 ,有助于吸引剪接因子到剪接位点上 ,变更它们的 ( 接位点形成剪接复合体称为外显子限定 exon defi26 位置可使剪接活性发生很大改变 ,甚至使它们转变 ) nition。

这预示着当剪接位点的突变或者其他因成为负调控元件。

一类富含嘌呤核苷酸的外显子剪素影响剪接体的形成时 ,就会影响外显子拼接的进() 接增强子 exon splicing enhancer , ESE是最常见的一 () 行 ,从而产生外显子被跳过 exon skipping的现象。

( ) 种剪接增强子。

如果蝇的 doublesex dsx 基因的第已经发现的选择性剪接形式有多种 ,几乎包括2 ,3 四个外显子中就存在这么一个 ESE ,通过促进对较了所有可能的形式:通过选择外显子上不同的5′弱的3′剪接位点的作用而促进上游内含子的剪 ( ) 或3′剪接位点进行选择性剪接图 1 ,a 、b; 对5′末 7 ,8 切。

调控因子 Tra , Tra2 和两个 SR 蛋白结合其 ( ) 端和3′末端的选择性剪接图 1 ,c 、d; 内部外显子上 ,从而促进了 U2AF 结合到前面的3′剪接位点完 ,还可以通过剪接装置自己结合到剪接位点附近的7 成剪接 ;在雄性个体中没有 Tra 的表达 ,此时第四外的调控位点而受到抑制。

如果蝇的 P 元件转位酶() 显子被跳过图 2 ,a。

也可以以类似的方式调控5′ 第三外显子中有 1个无功能的假5′剪接位点起了沉剪接位点 ,如果蝇的 f ruitless 基因的选择性剪接中 , 默子的作用 , 使 U1snRNP 结合在它上面 , 从而使真在雄性个体中较上游的5′剪接位点发生剪接 ,而在正的5′剪接位点上没有 U1snRNP 结合 ,导致剪接被雌性个体中 ,Tra ,Tra2 和 SR 蛋白结合到 ESE 上促使阻止而使得在果蝇的体细胞中第三外显子被跳3( ) 。

类似的在 caspase22 的 mRNA 前体中 ,在第九 U1 结合到较下游的5′剪接位点发生剪接图 2 ,b, 过( ) 内含子下游有一段 100 核苷酸长度的片段 IN100, ESE 也可以同时促进较弱的5′和3′剪接位点参与剪9 接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