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对立统一原理”的认识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a
20
矛盾次要方面不可轻视
• 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蝼蚁之穴,溃千 里之堤。
???成语说明什么?
A、不可忽视矛盾次要方面。支流也能阻碍主 流的发展。如果任其发展不加控制,就有可 以影响和改变事物性质和发展方向。
B、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a
21
2、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既看主要方面 又看次要方面
要 全 面
统 一
两点是
有重点
的两点
(不是均衡 论)
重点是
复杂事物:把握主要矛盾 抓
重点论
每一矛盾:把握主要方面 抓住主流
重 点
两点中
的重点 (不是一 点论)
a
26
3.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辨证关系原理 的方法论
①既要统筹兼顾,又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看问题时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抓主流.
矛盾统一体
矛盾主要方面
我国所有制结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
核能
公有制经济
大陆 社会主义制度
优越性
矛盾次要方面
非公有制经济
香港澳门台湾 资本主义制度
危险性
中国入世
有利机遇
a
有弊挑战
19
2、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1)含义:
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每一个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 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 方面
联
1.都讲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都是矛盾特殊性的第三种情形 。
系
2.都是重点论所要把握的重点a。3.主次矛盾都有各自的主次方面2,9事物
问题:如何区分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 要方面?
对立统一原理的心得

对立统一原理的心得对立统一原理是中国共产创立的科学方法论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强调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是由矛盾的对立和斗争推动的,同时也强调了事物的矛盾双方的统一与相互依存。
通过研究对立统一的原理,我深刻认识到事物发展的复杂性和矛盾之间的辩证关系,为我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首先,对立统一原理教会我如何正确看待事物的发展。
传统的思维方式往往将事物看作是静止的、孤立的。
而对立统一原理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这个发展过程是由矛盾的对立和斗争推动的。
事物内部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这些矛盾既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事物发展的制约因素。
只有通过研究矛盾双方的辩证关系,我们才能准确地把握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其次,对立统一原理教会我如何正确处理矛盾关系。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原动力,但矛盾又是对立双方的斗争和冲突体现。
如何正确处理矛盾关系,避免矛盾的消极影响,实现事物的有效发展,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对立统一原理告诉我们,矛盾的斗争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不能简单地用排斥或消灭的方式来解决矛盾,而是要通过正确处理矛盾双方的辩证关系来推动事物的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要具备全面、客观、科学的思维方式,善于发现和分析问题的本质矛盾,找出解决问题的矛盾的关键点,从而实现事物发展的良性循环。
第三,对立统一原理教会我如何正确看待事物的统一。
对立统一原理强调了事物矛盾双方的统一与相互依存。
事物的矛盾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只有在这种对立与依赖的统一下,事物才能得以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不能片面地看待事物的一方面,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实现全面发展。
在工作中,我们要具备全局观念,善于分析事物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内部矛盾还是外部矛盾,都要追求统一和谐的解决方法,从而实现事物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最后,对立统一原理教会我如何正确运用科学方法论。
对立统一原理与方法论

对立统一原理与方法论
对立统一原理是中国哲学家毛泽东提出的重要思想,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含着关于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基本理念,主张任何事物都是由对立面相互作用、斗争、排斥、统一而存在和发展的。
对立统一原理贯穿于各个领域,包括自然界、社会历史和思维等方面。
该原理的核心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对立面:事物内部存在着对立的双方面,如事物的存在与消亡、正反面、量的增减等。
2. 统一性:对立面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转化,最终形成事物的统一体。
3. 斗争和发展:对立面之间存在着相互斗争、相互排斥的关系,这种斗争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对立统一方法论则是基于对立统一原理,应用于实践中的一种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和实践方法:
1. 正确认识对立面:意识到事物内部存在的对立面,并正确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不片面看待事物。
2. 善于把握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通过对对立面的斗争和统一的认识,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指导实践。
3. 善于运用对立统一原理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和指导实践中,运用对立统一原理进行分析和处理,寻找问题的矛盾所在,并寻求对立面的统一解决问题。
对立统一原理和方法论强调了事物发展中对立面的相互作用和
统一,指导着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它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解决问题,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
辩证法的原理

辩证法的原理辩证法是一种哲学思维方式,它强调事物的矛盾运动和对立统一的规律。
在辩证法的指导下,人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
辩证法的原理是哲学思维的基本方法,它包括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质量互变、必然性和偶然性等基本原理。
首先,对立统一是辩证法的核心原理。
对立统一指的是事物内部存在着矛盾的双方,这种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例如,事物的存在与消亡、内因与外因、必然与偶然等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立统一原理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是由矛盾的斗争推动的,只有正确处理矛盾,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其次,否定之否定是辩证法的发展规律。
否定之否定指的是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否定与肯定的过程。
当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它会被新的事物所否定,但同时也会保留并超越之前的事物,形成新的事物。
否定之否定原理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每一次否定都是对前一次否定的肯定和超越。
质量互变是辩证法的重要原理之一。
质量互变指的是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质的变化。
这种质的变化不是简单的数量积累,而是在一定条件下由量的变化引起的质的飞跃。
质量互变原理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当事物的量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质的变化,从而推动事物的发展。
此外,必然性和偶然性是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之一。
必然性指的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和内在必然性,而偶然性则是事物发展中的偶然因素和外在影响。
必然性和偶然性原理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既有其内在的规律性,也受到外在的偶然因素的影响,必须全面考虑内外因素,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总之,辩证法的原理是哲学思维的基本方法,它强调事物的矛盾运动和对立统一的规律。
正确理解和应用辩证法的原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指导实践,推动社会的发展。
因此,学习和运用辩证法的原理,对于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论(矛盾观)

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论(矛盾观)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和方法论①对立统一原理原理:矛盾就是事物自身涵盖的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矛盾双方的矛盾和统一就是始终不可分割的。
方法论:要全面地看问题;要学会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②相互转化原理原理:矛盾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变,矛盾双方的转变就是现实的有条件的。
方法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使得矛盾向不利的方向转变。
③普遍性原理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用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地看看问题,秉持两分法,两点论。
④特殊性原理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即矛盾的特殊性。
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⑤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原理:普遍性和特殊性就是相互联系的,普遍性微旨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也有赖于普遍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就是可以相互转变的。
方法论:学会正确的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
(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⑥主、次矛盾关系原理原理:主次矛盾就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主次矛盾互相倚赖、互相联系。
主要矛盾处在支配地位和起至同意促进作用;次要矛盾也可以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化解。
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变。
方法论:既要揪中心、揪重点,又必须统筹兼顾,学会“弹钢琴”。
⑦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原理:矛盾的主次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规定着事物的性质;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影响。
在一定条件下,二者相互转化,主次方面转化了,事物的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
方法论:认识事物既要全面,又要抓住本质和主流。
⑧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原理原理:所谓两点论,就是在重新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必须看见主要矛盾,又必须看见次要矛盾,在重新认识某一种矛盾时,既必须看见矛盾的主要方面,又必须看见矛盾的次要方面。
所谓重点论,就是在重新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必须着重于把握住它的主要矛盾;在重新认识某一种矛盾时,必须着重于把握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矛盾的原理及方法论

矛盾的原理及方法论一、矛盾对立统一原理【原理内容】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A、既要看到矛盾的这一方,又要看到矛盾的另一方;B、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又要看到双方的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注重统一;)【反对】反对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一点论),反对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
【关键词】“既……又……;虽然……但是;双赢;双刃剑;成就……困难……;机遇…挑战;相反相成”【该原理经常应用于】用对立统一原理分析A和B的关系------(通常是一对反义词,二者之间存在冲突,顾此失彼)【答题模式】(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A与B是对立统一关系(2)一方面, A与B存在一定的对立性,……分析……另一方面, A与B也具有统一性……分析……(3)总而言之,我们必须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既要……又要……(或把……和……有机结合或兼顾……)例1:(2007·广东)“人生譬如滑雪,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
”这句格言说明事物是()A.相互依存B.相互转化C.相互渗透D.相反相成例2:(2009·江苏)“”汶川大地震后,温家宝总理在看望北川中学高三学生时,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多难兴邦”四个大字。
“多难兴邦”一词蕴含的哲理是()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②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二、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唯物辩证法)【世界观内容】矛盾具有普遍性: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⑵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自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要求】①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的认识

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的认识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和规律。
其中,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是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它们是,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首先,对立统一规律是指一切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矛盾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二者统一构成事物的发展动力。
这个规律强调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其次,质量互变规律是指事物的数量变化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质的变化,即数量的积累最终导致质的飞跃性变化。
这个规律强调了数量和质的辩证关系,指出了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和突变性。
最后,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指事物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的否定和超越的过程,新事物的产生是对旧事物的否定,但同时也包含了对旧事物的肯定,并在此基础上得到新的发展。
这个规律强调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渐进性,认为发展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从哲学角度来看,这三大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强
调了事物发展的辩证性和复杂性。
这些规律不仅适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现实,也适用于人类思维和认识活动。
因此,深刻理解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世界,指导我们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和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对立统一的观点原理和方法论

对立统一的观点原理和方法论对立统一的观点原理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地反映了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我们认识事物、改造实践、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对立统一的观点原理和方法论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探讨其内涵和应用。
一、对立统一的观点原理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对立统一的观点原理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一切事物内部都存在着对立面,同时每一对立面又具有自己的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使得事物的发展具有普遍性,而特殊性则决定了事物发展的具体形式。
3.对立面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观点原理认为,对立面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
对立面之间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从而推动事物的发展。
对立面之间通过斗争和转化实现了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二、对立统一的观点方法论1.辩证思维的方法:对立统一的观点方法论强调辩证思维的方法。
辩证思维是与二元对立思维相对应的一种思维方式,它通过全面、具体、具有重点的观察和分析,辩证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矛盾,从而认识和解决问题。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对立统一的观点方法论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是在对立统一的观点原理指导下,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来认识和解决问题,而不是抽象地套用一般性的观点和理论。
3.重视辩证法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对立统一的观点方法论强调辩证法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辩证法是一种直接指导实践的方法,它注重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从经验中提炼原则,从原则中指导实践。
三、对立统一的观点原理和方法论的应用1.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对立统一的观点原理和方法论可以帮助我们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抓住事物发展的关键和矛盾点,为解决问题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2.分析问题和解决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原理和方法论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找出矛盾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推动事物的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立统一原理
——对立统一原理的理解
【内容摘要】对立统一规律就是关于事物矛盾运动的规律,它所要研究和揭示的主题就是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联系,进而揭示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规律,我们必须把握其发展规律以便跟好的运用到生活中。
【关键词】矛盾对立统一形而上学
对“对立统一原理”的认识
世界的发展是永恒的。
这种永恒的发展是通过三种形式,或者三条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进行的。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辨证的实质和核心。
它揭示了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实在内容动力和源泉。
对立统一规律就是关于事物矛盾运动的规律,它所要研究和揭示的主题就是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联系,进而揭示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那么什么是矛盾呢?黑格尔说:“既对立又统一,这就
是矛盾。
”马克思的唯物辨证法治用了黑格尔的这一定义。
尽管黑格尔哲学把客观的发展过程神秘化,黑格尔关于通过矛盾而发展的思想却包含着对于物质世界的现实规律性的猜测。
在黑格尔的本质论中,最有价值的是关于矛盾是运动的泉源,是发展原则的猜测。
他断言,概念具有内在的矛盾,由于矛盾,概念才表现出自己的活动,才会发展,本质起初是各种不同“规定”的同一,后来在这同一性中暴露出来发展成对立的差别,终于发生矛盾。
黑格尔认为,矛盾是促使概念运动、变化、转变为自己对立面的活动的动力。
在黑格尔看来,否认矛盾是形而上学的主要偏见之一;形而上学断言没有任何东西是矛盾的,它认为无论现实中的矛盾或者思维中的矛盾都是某种偶然和不正常的东西,然而现实却驳倒了这种错误的论断。
我国道家的创始人之一老子在他的《道德经》中也阐述了他的辨证法思想,这是学术界普遍认同的。
在这一章里,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对立面,失去其中的一方,另一方也就随之失去。
他也罗列了如下一些相互对立的事物;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等等,用以说明相互对立的事物存在的普遍形式,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
我国道教的另一位创始人庄子在他的《齐物论》里有这样几句话:“物无非彼”,物无非是。
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
之。
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彼是方生之说已。
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诽,因诽因是。
”因是“彼”的,也没有不是“此”的,从他物方面来看就看不到这方面,从自己这方面来了解就知道了,可以说:“彼产生于此,此依存于彼。
这就是彼此相生相存的理论。
犹如生的同时就出现死,死的同时就出现生;正确的同时就出现错误,错误的同时就出现正确。
这段话非常精确的述了矛盾是无能不在的,是普遍存在的,是相互对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即能够发展的。
总而言之,“对立统一”原理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由矛盾构成的。
矛盾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排斥,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并在一室条件下相互转化,构成了矛盾运动的真实内容,推动着事物运动发展和变化。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它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并贯穿于发展过程的始终。
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
每一矛盾及其发展过程的每个侧面又各有其特点,就是其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矛盾的特殊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
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个性就没有其性。
这种辩证关系的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这一原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理论基础,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
论根据,把这一原理用到实践中,应当既敢于揭露矛盾,又善于分析矛盾,坚持具体问题分析。
矛盾的不平衡性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特殊性的重要表现。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解决矛盾时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即“两点论”基础上的“重点论”,避免和克服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正如现代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无数的新新事物的产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同时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日新月异,机器人劳动代替人工作业劳动得到推广,机器人工厂的出现,使得制作出的东西更加精密和精准,而且效率更高,因为它无需休息,有电就能生产。
但同时也带来新的问题,一旦出现错误,很可能会造成很大损失,出现错误后必须人工进行修正,就意味着所有机器停产,而如果是工人则可以随时改良,无需所有机器停工。
但在各方面优点超过弊端,但前提是人们必须投入大量资金研制机器,而厂家必须花更多资金来购买这些设备,使的成本大大增加。
再者由于它替代了大量工人的手工劳动,使得一部分人就业产生困难,社会产生动荡,有些人会抵制机器代替人工。
因而新的事物的产生往往有好的而一面也有其不竟如人意的一面,因此事物两面性,既矛盾的对立面。
人是世界上万事万物之精华。
在认真学习并深刻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对立统一原理”以后,就能以一个科学的世界观看待身边和周围的人和事,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客观的分析自己人生道路上的“得与失”,“成功与失败”,作为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掌握各种事物提高自生修养和理论知识,以便更好的在社会生活中解决问题,提高自身水平,本着“以人为本,科学的发展观”充满信心地度过自己美好的一生。
【参考资料】:
1、《哲学史》敦尼克、约夫楚克、凯德洛夫米丁、特拉赫坦贝主编《欧洲哲学史部分》;
2、《老子庄子》(春秋)李耳著(战国)庄周著;
3、《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工科教材,一机部新属院校哲学教材编写组甘肃人民出版社;
4、《马克思主义常识》延涛、张晋卿、王房武、米发滋主编,党员系统教育读物甘肃人民出版社;
5、《马克思主义哲学》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